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9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9
子謂子貢曰:「女與回也孰愈?」對曰:「賜也何敢望回。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」子曰:「弗如也!吾與女弗如也。」
***
這是師生對話。

先看白話譯:
孔子對子貢說:「你和顏回比,誰強些?」子貢說:「我怎能和他比!他能聞一知十,我衹能聞一知二。」孔子說:「你是不如他,我也是。我同意你的看法。」

《章句》:
又問其與回孰愈,以觀其自知之如何。

這段對話,所描述的場景,又是有關「自知之明」。
「自知之明」的被展現,在論語用了幾個場景來透顯出來。

那顯然,「自知之明」是很重要的一種人之品質。

但重點是,人能自知之明嗎?如何自知之明?知的是對的嗎?
這才是更嚴重的問題。

理論上而言,人本來就有「自知之明」,在現象學哲學術語上稱之為「自識」。

其實,良心的顯露也是一種「自知」。

有一種聲音,來自於你自己,但卻又超越出你個體的自己。

但,自知是不是真的知道了什麼?要看其自知的「內容」。

子貢自己講了: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

有內容,就對了。

真的啊,你能「自知」的講出什麼「有意義的內容嗎」?
不容易。

孔子看到學生講出了「內容」,跟著高興,也就湊合著跟著講下去。
師生之間,很美。

***

我也是老師,也有不少學生愛來跟我聊天。

我愛問:
啊,你說的「那個感覺」是什麼,能不能清楚的講出來?

要清楚講出來,不容易。

其實,試著把自己心中的「感覺」用「語言講清楚」,是很重要的一種自我成長的方法。【很重要】

例如,新聞系到底在學什麼?

哈,講不出來了吧?

「講清楚」,對我而言,是重要的「修行」。
講清楚,其實是一種重要的「覺知」。
沒有「覺知清楚」,不可能講清楚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8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8
孟武伯問:「子路仁乎?」子曰:「不知也。」又問。子曰:「由也,千乘之國,可使治其賦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「求也何如?」子曰:「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可使為之宰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「赤也何如?」子曰:「赤也,束帶立於朝,可使與賓客言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
***
這是孔子對學生的評論。

先看白話:
孟武伯問:「子路的品行到達了仁的境界嗎?」孔子說:「不知道。」又問。孔子說:「子路可以做大將,不知他仁否。「冉求怎樣?」孔子說:「冉求可以當市長,不知他仁否。「公西赤怎樣?」孔子說:「公西赤可以當外長,不知他是仁否。」

說簡單,也是簡單。
這是談,德性與才能之間的關係。

才能是天生的,
會運動的,會算數學的,會拉小提的、會讀哲學的、愛講話的,
這是天生的,是天分。
雖然,練習可以加分。

才能天生的不平等。
別人做的到的,你練的半死,不一定能做個三分之一。

但,德性和天生無關。
人人德性俱足。
一件事「應不應該」,人人都有某種德性能力去「自知」出來,或是有聖靈去感應出來,
即良心,即佛性‘,即上帝的聲音…
但你要去「實踐出來」,如是而已。

這裡只有「想不想做」的問題。
這是德性的領域。
人人均有。

有沒有能力才能去做好,那是才情才氣的問題。
別人有你不一定會有。

才能天分,所以只要去順著,就會有。那不難。
德性,要的是自己對抗自己,所以,難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7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7
子曰:「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從我者其由與?」子路聞之喜。子曰:「由也好勇過我,無所取材。」
***
某個角度而言,公治長是我喜歡讀的篇章之一。
因為師生之間的生動,是如此的活潑潑。

先看白話譯文:
孔子說:「理想無法實現了,我準備乘筏漂到海上。會跟我走的,衹有子路吧?」子路聽說後很高興。孔子說:「子路啊,他比我勇敢,但缺乏才能。」

有時我都會想,為什麼要記載這情景下來,
這有沒有什麼更「弦外之音」的東東,想要讓我們知道。

子路很直接,聽到老師說只有他願意跟著去,
就爽的不得了了。
然後,什麼後續的要考慮的東東,都沒去想。

哈。
孔子看人很準的,不是嗎!

人的各種性情很多。
孔子都「如實」的欣賞。

子路這種「莽撞型」的學生,
孔子也能看出這種「特色」可以在那裡發光發熱。

「如實」的欣賞一個人,這不容易啊。

在儒家,「如實」的看一個人,並沒有太被強調,
因為更重視人在德性實踐過程的自我改變之可能。

但在佛家,「如實知之」就是重要的項目了。
《法華》的「十如是」就很有名:
唯佛與佛、乃能究盡諸法實相。所謂諸法:如是相;如是性;如是體;如是力;如是作;如是因;如是緣;如是果;如是報;如是本末究竟等。

人要如實的知之,如實的去感受,如實的去欣賞,本來不易。

大部分的人,都是用「自己想要的想像」去要求別人,去欣賞別。
雖然,他不一定有自覺,
雖然,他大概會用「普世價值」來包裝一下。

這也沒有什麼。人性如此。很難改的。

所以,「如實」是修行。並不容易。那要打掉很多可以讓你「活得有掌聲」的意識形態。

孔子就非常「如實」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6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6
子使漆雕開仕。對曰:「吾斯之未能信。」子說。
***
先看白話文:
孔子要漆雕開當官。漆雕開說:「我還沒自信。」孔子聽後很高興。

孔子在高興什麼呢?

二有種說法:
一、
《疏》:「子說」者,孔子見其不汲汲於榮祿,知其志道深,故喜說也。

這是說,孔子覺得這個學生「不汲汲於榮祿」。
這我覺得有點太嚴重。

二、《章句》:
然聖人使之仕,必其材可以仕矣。至於心術之微,則一毫不自得,不害其為未信。此聖人所不能知,而開自知之。

這是說,孔子很高興,學生有某種「自知之明」。

自知之明,真的很難。很難。

不管這自知之明,是不是很正確。那不重要!
因為能有一些自知之明的想法,
然後讓自己多想一點,就真的不容易了。

自知之明,要的是 「勇氣」。是更難的「勇氣」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5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5
或曰:「雍也,仁而不佞。」子曰:「焉用佞?禦人以口給,屢憎於人。不知其仁,焉用佞?」
***
這句,很值得去深思。這和目前的主流觀念有點不同。

先看白話譯:
有人說:「仲弓有仁德但沒口才。」孔子說:「要口才幹什麽?善於辯駁的人讓人討厭。我不知道他是否稱得上有仁德,要口才幹什麽?」

口才好,這好不好呢?

就目前的社會價值而言,這很好,非常好,
如果你沒有能力去口才很好,
還要被訓練的好像很好!
各種訓練都有啊的,多的不得了。

仁德,「仁」,這種東東就算了,這種有什麼用呢?

我們往往認為口才好,能服人,
就能夠更方便的達到想要的目的。

但我們往往不會去注意到,
口才好的「後遺症」。

《章句》:
但以口取辨而無情實,徒多為人所憎惡爾。

對,這就是某種口才好的「必然的」「後遺症」。

我不會說口才好,這是不好的事。
這是好事。

但我更想談的事,凡事都要付出代價,
用另一種講法,凡事都有「後座用力」,不會沒有。

有陽光就一定有影子!

當我們看到社會主流價值中的某種閃閃時的口號和觀念時,
當你在浪潮中享受「快感」時,
別忘了,
凡事都要付出代價。

口才好,也一樣。
「仁」也是一樣的,會有它的後座用力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4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4
子貢問曰:「賜也何如?」子曰:「女器也。」曰:「何器也?」曰:「瑚璉也。」
***
這是一章對於「專才」和「通才」 之觀念進行討論的對話。

其實,孔子和學生之間,真的很自在。

在號稱現代的這個時代,我大概沒有勇氣跟學生說:某某某,你真的不是那塊料!

來,白話:
子貢問:「我怎樣?」孔子說:「你啊,像器皿一樣,只有一種用途。」問:「什麽器皿?」答:「璉瑚。」

工具就只有一種用途。
人不是工具,所以呢?
人應該不是只有一種「用途」。

換一種現象學的術語來說更好:
人不是某種「既有」的存在,
因為人之所以為人,正是因為人的「可能性」。

通才,不是說你什麼都要會。
那是不可能的。

專才,也沒什麼不好。你不一定「專」的起來。

可能性,說說很簡單,但你有勇氣嗎?

我愛在上課時說:同學,多讀書,研究所考上政大台大,多的是機會。

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,臉上露出的是對我「不屑」的表情。

注釋:瑚璉,是指貴重的器物。

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3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3
子謂子賤,「君子哉若人!魯無君子者,斯焉取斯」?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評論子賤:「這人是個君子!如果魯國沒有君子,他怎麽會有好品德?」

子賤是人名。

孔子看到一位很棒的年輕人,就忍不住要去稱讚。

孔子稱讚的角度蠻不同的。

來來來,你看到你的男女朋友,你好喜歡哦!
你會怎麼稱讚他/她。

你會不會說,他一定有很好的家教,很好的父母,很好的朋友。

大概不會。哈!

這就是我們和孔子不同的地方。

孔子說,魯國一定有很多很棒的賢人,
不然,
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人呢?

這是事實!
人往往要有範例的人在,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。

《莊子》:目擊而道存。

孔子馬上看到那些影響的人的重要性。

如果世新的學生被罵爛,
那麼,
合理的推理是:世新一定沒有什麼出的了檯面的老師。

這也挺合理的。

但,如果有很優秀的學生呢?對,就是你啦。

你看得到你是如何被影響的嗎?

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
子謂南容,「邦有道,不廢;邦無道,免於刑戮。」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
***
這一則也是孔子言行的記載。

從一個人,面臨到什麼事,做出什麼反應,看他講了什麼?
這是去「判別」一個人「能力」的重要方法。
或許是更重要的方法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請同學讀歷史,讀故事,讀小說,讀傳記,讀實例解說。
因為,從活生生的人,
他們面臨事情,如何冷靜,如何反應,如何思考,如何解決,如何反思?等等。
往往這才看得見是人生功夫。

讀理論幫助我們思考,讀歷史類書培養當下反應判斷的智慧。

要多讀書,真的。
空想和喊口號和說感動,是標準的「現代性」「起乩」。

白話:
孔子評論南容:「國家太平時,不會倒霉;國家混亂時,不會坐牢。」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。

孔子這樣的去評價一個人。

《章句》:
若遇邦國有道,則常得見用在官,不被廢弃。若遇邦國無道,則必危行言遜,以脫免於刑罰戮辱也。「以其兄之子妻之」者,言德行如此,故以其兄之女與之為妻也。

這樣不好嗎?
那你可以倒過來想:
邦有道,被關;邦無道,當官。

一個人是什麼德性的人,什麼能力的人,什麼品質的人,往往要從他與社會的關係之呈現來著眼!
要什麼關係,是要判斷的,判斷之時,才顯智慧。

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
子謂公冶長,「可妻也。雖在縲絏之中,非其罪也」。以其子妻之。
***
這是新篇章了,〈公治長〉。

先看白話譯文:
孔子評論公冶長:「可以把姑娘嫁給他。雖然坐過牢,但不是他的錯。」孔子把女兒嫁給了他。

這是記載在孔子自己身上的事,來說明某些想講的事。

修行,最後,看的是「行事」。
搞了那麼久,在面對事情的時候,如何下決定,如何下判斷。
讀了那麼多,對於如何下決定,下判斷有什麼助益。

只有在面對事情,下決斷時,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考驗。
只有在面臨和自己有關係的事情時,如何下決斷,才看得出一個人的修為。

儒家愛說:「必有事焉」,就是這樣來的。

孔子把女兒嫁給一個坐過牢的人。

哇!

即使是現代性的我們,能做的到的也不多。

你又不開心了。
對,你覺得現代性那麼強的現代人一定可以。
那是因為要嫁的不是你的女兒,而是別人的女兒。

面臨到親身的自己,做得出來才算一回事。
這是儒家講究的。
不是說這樣做才真的值得「真正超級好人卡」,
而是,
必有事焉,即自己親身面對,那才是真正修行處境。

《疏》:
孔子評論弟子公冶長德行純備,可納女與之為妻也。

面對事情時,能有什麼樣的視野及見識出來,那才是你真正的視野和見識。

其他的,多看新聞,就可以背出很多棒棒的口號。

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26

《論語.里仁》#26
子游曰:「事君數,斯辱矣,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
***
這句 不是孔子說的,是孔子的弟子說的。
但卻是很棒的人生經驗談,
所以被載了下來。

先看白話:
子游說:「在長官面前愛嘮叨,就會自取其辱;在朋友面前愛嘮叨,就會遭到疏遠。」

是不是很有感啊。
真的,如此。人生如此。人性如此。

所以呢?我們到底要如何,才能不算是嘮叨。總不能不說話啊?

論語裡面,常常是告訴我們「應當做什麼」。
很少說,「要如何做?」

但這很重要啊。因為,「要如何做?」如果沒有搞對,就會有反效果。

人性很複雜的,不是「對的事」你用力往前做,就可以了。
「對的事」用「善巧的方法」去做好,
有時,
更難,
更重要。

所以,這種重視「方法」的對話,論語收了進來。

做事的方法,真的很重要。
善巧的方式,更要智慧。

佛教談「般若」,是智慧,指的正是這種「善巧的智慧」。
莊子談庖丁解牛的「神而明之」,也是善巧智慧。

然而,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君臣朋友,皆以義合,故其事同也。」

皆以義合,這很重要。
善巧的智慧,是為了讓「以義合」更圓滿。
所以才是智慧,而不是聰明。

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#25

《論語.里仁》#25
子曰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
***
這是我很愛跟自己講的話。

以前我的《老莊》老師王淮愛說:有其體必有其用。
這裡也是一 樣的。

有其德,必有其鄰。

真的,是如此。

如果你是走在這條路上的人,你會很有感受的。
你不會怕孤單的,因為你也沒法孤單:德不孤,必有鄰。

如果你覺得你都沒有朋友,你若不是無德,就是缺德!

來,這裡從哲學角度而言,涉及體用之間的思考範疇。

用直白的說法:德性一定會帶來外在的社會性效果嗎?

這即是傳統「福德之間」的概念。
或是康德的福德一致之論證。

一定有的,那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;因為福德之間的關係,是超越的,不是你的意志能控制的。

問題是,你有德嗎?這才是重點。

德性,不是社會性公共用的那種普世價值口號。
德性,是以活生生的個體,對他人以如你相同的活生生的個體,
而來的對待。

活生生的個體啊!

從活生生的個體而來的那種超越性的感受,即
從私有性而來的普遍性。

對,這很辯證,但,就是如此。

口號真的不是,被抽象化的,就是物化,就是商品,就會有流行。

嗯,二年前你熱得不得了的那些口號,
現在還能讓你看一眼嗎?

退流行了。

因為,那是抽象的口號,從來不是從你個體身上冒出而來的感受。

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#24

《論語.里仁》#24
子曰:「君子欲訥於言,而敏於行。」
***
這也是人生好格言,真的。
雖然這句和目前的教育主流不太相同,
現在的教育都在教你努力練習亂講話。
但孔子這句 這更接近「人生」的正常,而不是一位「有前途工作者」的正常。

這句,是和一般的人性的習氣是「對反的」,一般人愛說大話,很少能做出自己講出來的。

《章句》:謝氏曰:「放言易,故欲訥;力行難,故欲敏。」

對儒家而言,修行都是從自己的身上做起。
德性,也是從對治習氣做起。

很難,很痛苦,很討厭。
所以喜歡儒家的人不多,應該說很少。

那,為什麼有些人一提起孔子,一提起儒家,就大罵封建,大罵對人的成長不好呢?

呵呵,來,真的,因為那些人根本就沒有去認真讀過儒家。
愈是沒有讀的人,罵的愈大聲,
罵的愈是響亮!

你想表現個什麼時,罵孔子最好了,他又不會爬起來,你也不會被告,更不會有什麼政治色彩的呈現。

我怎麼知道?因為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只要有認真讀過論語的人,很少會罵得很大聲的。

訥於言,不是不講話,而是去留意自己是不是透過講話這種事,「放縱了自己」。
敏於行,不是一定要百分之百言行一致,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,德性的成長來自實踐。

你有能力去控制自己不去講出自己很清楚自己是在騙人的話嗎?

很難,對不對!如果騙人有掌聲,你巴不得24小時講呢!

來,去意識到這種心境,就是德性的實踐過程。
在這過程中,你就會變化,而且是全方位的變化,
你會在知識理解度上也跟著拉上去的。

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#23

《論語.里仁》#23
子曰:「以約失之者鮮矣。」
***
先看白話翻譯:
孔子說:「嚴於律己,就會少犯錯誤。」

這是好的人生格言。很多人都在講。有時,拿來好好想想,真的不壞。

但,孔子想講的「更多的」,「言外之意」的,我試著講看看。

謝氏曰:「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。」

自放,講得好。

什麼是自放,
自己以為的那樣,自己目前眼界看出來的那樣,自己現在這種檔次的那種層次之那樣。
以為那樣就是「標準了」,就是「棒棒的了」,不用更改變了。

人,是會不斷的變化和更新檔次的,
正如同你的大學檔次,就是和高中生命感受不同「檔次」。

這是人的特色。也是「德性」的特色。

德性,本質上人人具有,
但要被實踐出來,這過程就有感受上的變化,
你對「德性」的感受,是檔次的,是有變化的,
所以,修行才意義。

以約,就是不要自放。

當自己認為完美了,是在正義的一方了,在「某種權力的一方了」,在「烏托邦」的一方了,
你一定就是只會「自放」,一定是用「你自己認為的方式去」做。

自放。

人一自放。就停止了自我變化。就很難有活著的存在感。

為了讓自己活著還有感覺,當然,就不斷擁抱著某種社會口號的流行。

這是一定的。
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#22

《論語.里仁》#22
子曰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。」

***
這也是很棒的人生小格言。跟著做,對人生的平順,是沒有壞處的。

但,論語又不是人生格言集。

孔子為什麼講了這個人生事件呢?
他為什麼不說:走路不要撞到別人呢?這也對人生有益啊。

會被記錄下來的,不是因為那種句子對人生的順遂有關,
雖然,也的確對人生有益,
而是,
那與儒家哲學所要指向的理念指引有關:德性與智慧的相連性。

先看 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古人不輕易說話,是怕自己說到做不到。」

這有什麼了不起,都聽到發霉了。

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…人惟其不行也,是以輕言之」。

輕言。

佛教修行中,把「口業」,也當作重要的而「嚴重的」事情來看待。

你,有感覺嗎?
你對於亂講話這事,有什麼特別的警覺性嗎?

如果我們對生命的追求,不只是外在的一切功成名就。

我們對於「人」這種動物的內在性,那種屬於德性的內在性,也有某種渴求,
那麼如何去讓德性在自已的身上呈現出來呢?

這樣一問,這樣一想,人對自己的看重之點,人要如何去處世之點,就不同了。

對功成名就而言,輕言,沒什麼了不起。甚至,那是偉大的口號,人潮才會來。

但對德性的追求而言,
輕言如果不當一回事,
那還有什麼你會當作是一回事呢?

是的,
人不可能永遠的言行一致,
我也不能。

但,把輕言當作一件要警覺事,放在心中,那是「改變自己」的開始的重要下手處。

呵呵

幹嘛那麼累,天天德性德性的。

你開始思考「德性」,你才會開始想「改變自己」,
一旦你開始改變自己,那成長的不只是德性,
你的能力,你的智慧,也跟著向上改變。
這是人生命的整體性的結構。德性與智慧是相連貫的。

來,你開始想改變自己,
去做,
有一天你會發現,
「傳播理論」你看得懂了。真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