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21

《論語.里仁》#21
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
***
這則看來好像人之常情,人情世故的句子。

但我會這樣想,孔子為什麼不說其他人,而一定要說「父母」。

看見鄰居的阿公愈來愈有年紀,你也會有某種感觸,不是嗎?
說,看見「鄰居的阿公」之年,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,不是更有某種「普世價值性嗎」「更有人人平等性嗎」?

說成「父母」,不是挺自私的嗎?

父母,是某種特定的「權力象徵」嗎,所以其年,我們「不可不知也」。是這樣嗎?

如果是,你的當地的最高長官,你有去管過他/她的年齡嗎?你會為他的年齡去「有某種心情跑出來嗎」。不會 吧。

來,
父母,在儒家,是一種象徵。
但不是什麼社會關係下的某種權力象徵,
而是,
父母,
是某種形而上根源(傳統術語中的道、佛、天地之心等等),在人這種動物,在人之個體生命中,「呈現」出來的象徵。

儒家,談「良心」。
但良心不是經驗的,不是社會性的,不是意識形態性的,不是外在給你的,
「良心」是人人具有的超越形而上力量,在你自已身上的自己跑出來的「展現」「呈現」。

用哲學術語:超越性。

所謂良心之「超越形而上力量」是指人有一種特色,在某種情況下,會有某種力量某種某觀感受自己跑出來,那聲音是有價值判斷的力量,而且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的不讓它 跑出來。

如何去證有 ,人有那種「人人具有的超越形而上力量」?

跟父母之間的關係,是一種重要的顯現。

你的父母去逝,那種感受,就是和別人的父母去逝不同!你無法改變那不同,也假裝不來的。

你和父母吵架,也是如此。

換言之,你和父母之關係,是最難被「社會化的」。
那關係中,一種形而上的力量之證明,一種不被社會化之力量,一種自然湧出力量之證明,
清清楚楚。

那種關係的一種經驗界的呈現就是: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

你曾為了某種「偉大正義的社會普世價值」,對人去做出「某種良心有點過意不去的」事嗎?

社會性的,都會隨風而逝,不管當時那是多紅!
良心過意不去的,它會一點一點的刺著你,直到你進棺材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20

《論語.里仁》#20
子曰: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***
這也是很麻煩的句子。

很顯然的,是行不通的,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現代。

因為明顯不通,所以很多古注就在吵,三年不成,那應是三個月等等。

來,個人解釋。

「孝」,什麼是孝,
孝有什麼意義?對儒家而言。

照顧好老人家嗎?那是社會制度吧,和「孝」有什麼關係。

儒家,「孝」之所以常被提出,是因為「孝」很難。

真的。
喜歡小朋友,很容易,那是動物性的本能。
所以,你care小朋友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一般人的本能。

但「孝」不同。
很少人打從心裡有某種動物性的本能去「喜歡」老人。
所以,孝,是非動物性的,

孝,是一種人性的某種德性上的實踐。
因為,那是對理念的實踐,不是動物本能的驅動。

所以,我們很少直接喜歡老人,
同樣的,老人也很少直接被我們喜歡。

要喜歡老人,含家人,是要逆動物性的自我實踐;
老人要被喜歡,不是因為他「老了」就被喜歡,一定是因他有什麼人生性的真理性的德性的東東,在他身上展現了,才被喜歡。
那也是老人用人生為自己修養自己的成果。

無改父之道,是一種對有德性老人的尊重,一種對德性向我要求的尊重。
如果,
條件許可的話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19

《論語.里仁》#19
子曰:「父母在,不遠遊。遊必有方。」

***
這種句子,你要當作是人生的小格言,經驗之語,是可以的。

但,在目前的社會,恐怕難做到。

誰不遠遊呢?這個時代。

問題不在「遠遊」這件事,
孔子舉出這事例,是有所指的,指出儒家哲學的思考特色。

我曾想了又想:
即使在孔子時代,遠遊的人,也不少吧。
老夫子自己都週遊列國了說。

為什麼講這種不合時宜的話。
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思維系統中,這種話被講出來,
而被講出來,是要指向某種什麼意義,
什麼人生的真實意義?

你要遠遊。來,要去了。來,不同的人,其反應不一樣吧。
你的朋友,會豪情壯語祝福你。
你的愛人,會默默含情的期待你,功成名就啊。
你的敵人,可能會想法子阻絆你。

但,你的父母,他們的感受,一定徹底不同。
即使他們知道,你的遠遊勢不可免,
但也會有種「發自天性」「來自先驗」的某種感情,
會跑出來。

不是他們想要如此?不,他們也不想要。
他們也想歡天喜地的祝福你。
但,一種親子天性,對天性(這很重要),
讓他們也不得不要去「擔憂你」。

這是無法避免的情感冒出,這是天性。
儒家最看重這種無法避免的天性之發露,
這是良知良能的展現。

良知,不是你想出來的,而是良知自己跑出來的。
所以是先驗的,是形而上的。

如果你是對儒家可以理解的人,
如果你對人性的那種自然的人性,是尊重的人,
那麼,
父母的憂慮如果是他們無法控制的,
那麼,
你如此做:父母在,不遠遊。遊必有方。
也蠻合乎人性之自然啊。

雖然,你也會走出去,
雖然,父母也一定會支持你走出去。

所以,是儒家。
這不只是人情事故,
這是人依天理而來的修行實踐:人性之不可免的某種情感之重視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18

《論語.里仁》#18
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。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
***
這句話,是常被拿來罵孔子的話。

這個時代,會把「父母」改成,「權力或權威」,然後就說孔子是封建,都只會順從。

真是見鬼了。
孔子講的很清楚啊:父母。

你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和其他人不同了啊,不是嗎?
真的啊,
不然,那一天你的父母去逝時,
你去看看,
他們的死亡是不是和別人的死亡,對你而言,都是痛的一樣的。

不是吧。

儒家很清楚的看到,人的這種「差異」的存在,
我們要從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差異中,看到什麼是人值得人去追求和圓熟的。

人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感,本來就是和別人不同。
這種不同,是「質性的」,不是量的。是先驗的。
父母不是愛你愛得「比較多」(量的),而是那種愛是不同於其他的愛(質的)。

孔子看到,人這種動物,如果有差異,不只是量的,還有質的不同。

正是有質的不同,一種生命層次的不同,一種意義感的不同,所以,談德性才有意義。
德性就是讓你的生命的另一種檔次,被展現出來。
那是質的,不是量的。

如果父母和你的關係是質的不同,
那麼你和父母的「對錯關係」,本來就要有不同的應對。

孔子說,和父母,是和別人不同的,所以要:
事父母幾諫。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

這是我們對於和父母關係中那一分質的不同的關係反應。

本來就應如此啊,不是嗎?
難道,你罵父母和罵路人甲,應是一樣的嗎?

我們這個時代,讓你只會看到「量的相同」,讓你看到父母和其他人,都是量上的相同的動物。

你已失去了,去感受「質的」差異的能力。
但,「質的」差異那是如此活生生的存在啊。

你只會喊人人平等,就有人長得比你帥啊?不是嗎?
那種差異怎麼辦?

你不會去欣賞差異,你只會想去抹平差異。
人的差異被抹平,人就是同質,那就是物化。
只有物化,才沒有質的不同,只有量的差異,而且是數字化的不同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17

《論語.里仁》#17
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

***
這句一般而言可說是格言。
格言就是一些被認為是對人的立身處世有益的一些經驗談。

跟著做,沒什麼不好。一般而言,還是會對你有幫助的。就好像:愛惜光陰。

但,就儒家而言,講這樣被當作是格言,是被小看了。

這不只是格言,這是儒家的「行法」。

行法,是一種方法,依著這種方法去練習,人生會被有意識的改變。
例如,你依去「練習單車」的方法去練習,於是你就被改變了,被改變成可以騎單車了。

所以,可以問的是:你要去被改變成什麼樣?
如果你不是想被改變,談「行法」是戲論。

儒家要人的改變很簡單:讓生命內在的德性可以長出來。

德性原本就有。但你不一定實踐的出來?為什麼?
因為你不知從何下手起。

那個下手的地方就是「良心的聲音」。

對儒家而言,改變自己從來不是聽從外在的任何知識價值體系的標準,
而是去傾聽內在良心的聲音,
依著聲音去做。

難,難在你聽不到內在聲音,或是你忽略了那聲音。
你看不出那是欲望,還是良心聲音。

讓自己對內在聲音敏感起來的方法: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

這是你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的。這是「行法」。
做久了,效果就出來,如同練久了,就會騎。

你不要一看到什麼德性之類的字眼就煩,覺得那沒有什麼用。

來,有用,大大有用,怕的是你根本沒有能力和視野去看到那種有用: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。

既使是當格言,也不錯哦。
《章句》:胡氏曰:「見人之善惡不同,而無不反諸身者,則不徒羡人而甘自棄,不徒責人而忘自責矣。」

是的,不要看到別人的好,然後自認為不行。
是的,不要只會罵別人,而自己就是天使。

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#16

《論語.里仁》#16
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

***
這句很難嚥下去,真的,我也是。

這句八股兮兮的,雖然,生命的運作的確是如此。

但,人不是神。
要人不去想到自己,真難。
雖然,理論上並不是做不到。

嚴格來說,「利」並不一定是犯法之事,
可能是合法,更可能是「利」了自己,也「利」他人,
利人利己也。

但,孔子為什麼這麼嚴格。

這句,對我而言,核心的字是「喻」。
什麼是喻?

喻是「知道」嗎?
不是啦,「知道」,大家都知道啦,一點都不難。
如果知道就算是了,人人都上天堂啦。
孔子發什麼牢騷。

那,是什麼呢?

《章句》:程子曰:「君子之於義,猶小人之於利也。唯其深喻,是以篤好。」

(言外:我真的喜歡程子,解起來就是跟別人不同)

「唯其深喻,是以篤好」,所以喻是指「習氣」。
所以,君子之於義,猶小人之於利也。習氣相同也。

習氣是你不知不覺的東東。而且你就會如此做的東東。你自己不會去「多想一下」的東東。而且,你也會覺得本來就會對的東東。

習氣,佛家講的更有威力。
《華嚴經》:若諸菩薩安住此法,則永離一切煩惱習氣。

煩惱,也是習氣啊。
不是外面有什麼事要煩你,
而是你想要去「煩」(像是想抽煙一樣),於是你去找個東西來煩一下。
不然,沒有「煩」到身體裡,你會受不了的。
這是習氣。

如何遠離習氣?
那是自己挖掉自己之事。難。所以是大丈夫之行也,是修行之行。
所以孔子也有相同之嘆。

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#15

《論語.里仁》#15
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
***
這句是很麻煩的話,
尤其是「道一以貫之」,這句。

什麼是一以貫之呢?
一是指什麼?如何貫呢?貫了之後又如何了呢?
這是受西方哲學訓練的人,忍不住要問的話。
但真的很少人能談得出來,或者說,談得好。

《章句》:聖人之心,渾然一理,而泛應曲當,用各不同。

這好像講得有點感覺,但好像也沒有講出什麼?

如果用具體的內容來表墶,那什麼是最能像徵「一以貫之」的現象呢?

忠恕。

這也很麻煩。

來來來,反過來思考吧。
這世界真的有什麼是「可以被一貫的道」嗎?

有。
孔子是如此認為的。我也是。

但這是被限制在「德性」這一種人性的特質上來說的。
所以,是用忠恕來代表。

德性,如果你想要讓它在你的個體生命上來展現,
你是可以實踐的去「貫穿」個體生命而被別人「感受出來」,
對德性的感受是一種「全體性」的感受。

你不會感受到某種「打了六折」的德性。

所謂60%的德性,就其本質而言,是無法被感受的,是無法被理解的。
那只是被實踐的不夠純粹的德性,
即使是被實踐的不完全的德性,
你一定透過那實踐的不完義的德性去感受出「完整的德性」。

換言之,德性這種東東,要嗎,你沒本事感受;
要嗎,如果你能感受,一定是以一種整體性的概念去感受德性。

即使讓你感受的那個經驗界的人實踐的不完美,
你知那是人的問題,人本來就不是神,
但那個不完美的德性實踐,
並不會妨礙你透過它 去感受出完美的德性。

所以,吾道一以貫之。

實踐的好不好,是一回事。
但人對德性的理解與感受,就是100%和0%的不同而已。

所以,吾道一以貫之。這是人的理解能力的特色!

《論語.里仁》#14

《論語.里仁》#14
子曰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」

***
這句 是人生格言。

論語裡面有不少,如果你覺得有道理,何不多想想。
幾千年了,人們很愛引用,應有一些人生參考值。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不要擔心沒有地位,要注意的是你有什麼才能;不要怕沒人瞭解自己,重要的是你有什麼本事可以讓人知道。」

《章句》:程子曰:「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。」

的確,這句強調的是:你自己是什麼料?有料嗎?

如果沒有能力去看到自己,看到自己是什麼貨色;
如果你只會去怪別人,怪你之外的所有一切,
孔子說,這樣比較不好。

為什麼?沒有說明。
但我們似乎有所感覺,好像人生的經驗有一點相似,
所以是人生格言。

談論語,這時就是我要去詮釋的地方。

來,
「所以立」,有「所以」兩個字。那是指對原因的追問。
你自己有什麼本事呢?

哇,你想知道就知道啊?那有那麼好。

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沒有什麼貨色之人,才會去怪自己以外的人。
不是嗎?
都有那麼多的貨色了,又無法成名。當然是別人的原因。不是嗎?

所以難在,「所以」立。亦即,你根本就無法去判斷你自己是不是有料?
因為你連判斷的能力都沒有。

為什麼?因為你沒有判斷的標準啊?
那為什麼沒有呢?
你根本沒有讀書,沒有思考,怎麼會有呢?

同樣的,「求為可知」。你有能力知道,什麼是可知的本事,什麼是不可知的嗎?
也沒有。

終究是你自己要有能力去思考自己,才能所以立,才能可知。
去思考自己,就是程子說的,程子曰:「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。」

思考自己,那真的要多讀理論的書。只有藉由理論的指引,你才能「反思」自己。
不然,
自己如何可能反思自己呢?怎麼反思。來來來,你告訴我啊。

大部分的人,都是沒有能力去反思自己的。
不是不想,是沒能力,因為根本做不到。因為你沒有理論指引啊。

但,反正大家天天在喊反思自己,就是了。喊爽的!

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13

《論語.里仁》#13
子曰:「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?不能以禮讓為國,如禮何?」

***
這句難解。
我自己的看法。

先看「禮讓」這兩個字。
這裡,有二個層次要分出來,
一是禮;
二是讓。

禮,是一種規範,也是一種制度。
一個社會運作,反正一定要有某種制度存在。

在孔子時代,各種制度的設想有很多種,諸子百家,例如法家等等。
對孔子而言,制度,在維持社會運作的同時,也是要能讓「德性」的成長是在最好的環境下,
這是孔子心中的「禮」。

但,禮既是制度,就是外在化的東東,外在化的東東,都一定有僵化的可能,都一定有形式化的可能,都一定有失去內含的可能。
事實是,從歷史經驗而言,那甚至是「必然的」。

制度最怕失去了原始精神,僵化,甚至成為「神主牌」,成為壓迫人的工具。
這也是歷史的必然。

孔子在此,想說的,就是要人去小心,那種僵化的,成為壓迫別人工具的「禮」。

所以,禮的內含是什麼呢?「讓」。「讓者,禮之實也。」

讓,哈哈哈。

你能「讓」嗎?很難對不對。

天天喊禮,但卻完全沒有「讓」的能力和意欲,
這「禮」一定是,必然是,壓迫別人的工具而已。

禮的內在精神如果進去,「讓」必定是生命的特色之一。
因為「讓」的成熟展現,真的是要「禮」的潛移默化。

所以孔子說,沒有「讓」被主體呈現出來的「禮(制度)」,那種禮都是喊爽的,都都是壓迫別人的主流意識形態而已。

那種只要求別人,但卻沒有辦法自己也做出來的,都是壓迫別人的主流意識形態。

嗯,你有多少壓迫別人的美好神主牌呢?

《章句 》:
讓者,禮之實也。何有,言不難也。言有禮之實以為國,則何難之有,不然,則其禮文雖具,亦且無如之何矣,而況於為國乎?

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#12

《論語.里仁》#12
子曰:「放於利而行,多怨。」

***
論語裡面,有時有 一些孔夫子對人生經驗的觀察,
應該是很有道理,所以就被記下來了。

慢慢的,你在行走人生,如果你把這句放在心裡去對照一下,人生百態。
是還蠻讓人有感的。

一個人,喜歡放於利而行,也就是「言人每事依於財利而行」。
這樣的人生態度,人生信仰,人生目標,人生哲學,有什麼不對嗎?
沒有。

又不犯法,又不去脅迫,正正當當的,多用一點想法去爭取更多的利 益,這沒什麼不對。
好事啊。

只是,即使 如此,這樣的心態,會有什麼社會性後遺症嗎?
有:「多怨」:「故多為人所怨恨也」。

但如果你又不犯法,你也不在乎別人怨不怨,又如何?
沒什麼如何不如何的。
你當然可以這樣做。

但如果你的人生,又想要有利,又不想要有他人之怨,
那你就要多想想?

這是超出個人意志之外的「人生運作原則」。

所以,讀老莊讀社會學讀歷史,才有意義,因為這些都在談人生不可逃避的某些「人生運作原則」。

德性、良心,也是人的運作原則。
它 有非人之意志可以去控制的那種對你的強制力,來自於你自己。

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#11

《論語.里仁》#11
子曰: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

***
「里仁」有很多這種句子。
這種看起來八股要死的句子,
這種看起來是在教訓人的句子,
這讓讓人覺得這樣做人生還有什麼樂趣的句子。

是的,沒錯,這種句子真是八股兼高空的要死。

這種句子,對我而言,本來就不是給一般人看的。

而是給,對良心有真切的形而上威力之感,
對德性與人的關係,有一種想去感受的衝動,
或著說,
對「修行」有某種響往或幻想的人,
給他們看的。

如果,人生對你而言,
良心的安懚踐履,德性的成熟與美麗,生命意義的思考與企求,
對你而言,更是一種有力道的人生追求,
那麼,「方法」是什麼?

我如何去檢視,我的目前所做所為,是不是更接近於我想的那種人生願景。

來,孔子這話是對此種對話情境而言的。

方法,孔子對自己去追求人生德性願景的方法 或是檢點自己的方法是:
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

如果你天天想著賺大錢,天天想著貪小便宜,
你不會是一種對德性之追求有願景的人啦,一定不是。

就好好的去追求生命中你想的那種,那種對你更有興趣的那種,不是很好嗎?
真的,那對社會更有貢獻。

未必人人要當聖人啦,
對德性的追求,本來就不易,也不吸引人,除非你有走過某種與德性之間的某種道感交應,
你知,
德性所帶來的「心安」,是如何的無可取代。

否則,上面句子,笑笑就好。

鍾鼎出林,人各有志。兩不相欠,何必戚戚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10

《論語.里仁》#10
子曰:「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。」

***
這一篇又是高難的篇章。
用文字很難講的好,可以解釋的很有條理。
但,即使如此,你未必感受不出來,文字裡面的意義。

「語言是存在的居所」。這句真的講得好。
語言,可以讓我們去「安住於」「存在」這種意義的核心基層。
「安住於」,是感受,但未必是要被解釋出來的感受。

但,我的責任在於解釋。好,講正文。

謝氏曰:「適,可也。莫,不可也。無可無不可」。
換句話說,就一位以君子當作自己人格要求的人而言,恰恰並不是你一般認為的死板板的人。
而是,他不會去讓自己把自己定位於某一種「意識形態」。

「義與之比」。他思考和堅持的是「義理」。

但什麼是「義理」?
唉……

對儒家而言,不同的派別又有各種解釋,我談我自己相信的:
義理就是良心的聲音。

良心過不去的,不管那有多麼的具有社會性的正當性,就不「應該」去做。

儒家之所以是儒家,就是因為,良心是從個體自我冒出來的力量,所以它可以抵抗各種社會化的口號。
所以,儒家一直被流傳下來。

你做很多會讓人家鼓掌的事,我知,但,你的良心會在半夜跳出來告訴你自己:你是對不起良心在做那件事,你自己知道。

這就是良心的威力。

它來自個體,但又超越出自己。但又讓你「安住於」你自己。是真的「安心」啊!

所以,人之所以為人,因為人有良心這種能力,「義之與比」。

《論語.里仁》#9

《論語.里仁》#9
子曰: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」

***
這句看起來也很有嚴重的殺氣。
就我們目前一般的理解背景寬度而言,我們大概會浮出某種「苦行」的畫面。

苦行,是一種修行的方法,各大宗教內一定都存在著某種苦行的修行方式。
對於苦行,我沒有任何不敬之意,甚至有點「雖不能至,然心嚮往之」的浪漫想像。

一般而言,苦行往往是在特定的與社會隔離的狀態下,去從事於某種行為的踐履。
但,儒家並不談「苦行」這樣的特定修行方式。

《章句》:程子曰:「志於道而心役乎外,何足與議也?」

「心役乎外」,這是指一種人的生存狀態,在此種狀態中,你所考量的,你所憂慮的,你所煩惱的,你所思考的,你所想要的,都是讓「現實生活」的「外在環境」去「更好」的種種。

這樣並沒有錯。真的。你不用把自己搞的緊張兮兮的。

但,人,這種動物,如果有感受到,人的某種屬於精神性的意義價值,而且對之有興趣,
甚到,對此有種熱情的追求衝動,
如果是,
那麼在「方法上」,就要有某種注意。

注意什麼呢?不能整天都想著如何把外在物質生活過得爽爽的。

或許有些人是可以的:在外在生活的極至追求中也能有內在靈性的成長。

我自己知道,我是無法有這種能力的,我做不到。

不是不能追求外在生活,而是那成了生命所追求的全部時,「恥惡衣惡食」,人很難向內去看著自己的內心。

這是所我感受到的人性的習慣吧。
所以這句 話,對我而言,是有感的。
但我不是苦行者。

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#8

《論語.里仁》#8
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

***
這句話,我百分之一百的做不到。
對我而言,無解。

這裡有二個我自己的問題:
一、有沒有「道」這種東東?
二、有了又怎樣,你可以為之死嗎?

第一點,我是深信的。
很簡單,1+1=2,這不是你要不要的。道也是如此。只是每人感悟和理解,不同。

二、會為之死嗎?
很難。對我而言,做不到。為什麼,怕死。

體悟了道,就可以克服怕死嗎?對我而言,不行。當然,那是我的問題。

所以,我的問題轉向了,人為什麼會怕死?
佛學,在這裡,開始對我意義了起來。因為,佛學解釋人為什麼怕死。

為什怕死,因為我執。
因為,你相信那個讓你有各種感觸的你,
是如此真實的存在。
因為,那是唯一,你也不相信那個你之外的東東。

在這種狀況下,你一定會害怕死亡。

對我而言,解脫了怕死,才能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。
但對佛學而言,解脫了怕死之本身,就是聞道。
這點,是佛學給我最大的思考方向。

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7

《論語.里仁》#7
子曰: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」

***
這章很有意思。
可以有二個層面來談,
一、是應用型的,二是理論的。恰是前後兩句。

第一句,最簡單的內容解釋,
可說是孔夫子自己的人生經驗──如何去觀看自己的人生經驗。

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」

你是什麼樣的人?
你不可能從自己的身上去知道,
你一定要從別人怎麼看你的「內容」去知道。

但,人不愛當面談你?背後談的,你也不一定會想去聽。
於是,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」,
你覺得你的「同黨」是什麼樣的人,大概你十之八九也是那種人。
什麼樣的人喜歡跟你交往,大概你就是那種人。

自己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那不重要。什麼樣的人常跟你混在一起,那就是你的樣子了。

至於,這樣下來,你是不是那種你喜歡的你,自己推理的出來。

這是第一句的層面。

再來,是哲學理論層面問題:人有可能認識自己嗎?你對自己的某種感受,跟認識自己是什麼關係?

來,眼睛有可能看到自己嗎?不能。
所以,人可能「推理地」真正認識一個外部的自己嗎?不能。

眼睛可能感覺到自己有「看的活動」嗎?可以。
人可以「感覺到」自己的「動機」嗎?可以的。

用哲學的術語,人是有「自識」的能力。

自識的能力,不是去掌握某種外在存在物的能力,
而是一種能力,這種能力可以感覺出「用什麼企圖自己在做了」一件事。

良心,就是這樣的一種自己看到自己「意識活動」的價值判斷能力。
所以,你騙不了良心。

第二句,「觀過,斯知仁矣。」的觀,是指「自識」的能力。
和第一句是不同層面的,第一句是外在的評價。

感受到自己有良心之能力,就有能力知道「過」之所在。
這是來自自己良心,和你的「那一群」這種外在印象無關。

這是意義價值上的對錯,而不是「別人」怎麼看你。

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#6

《論語.里仁》#6
子曰: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。好仁者,無以尚之;惡不仁者,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」

***
這幾天的句子,都在講儒家的行法。

先看《章句》解釋:
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,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。
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,故其所以為仁者,必能絕去不仁之事,而不使少有及於其身。
此皆成德之事,故難得而見之也。

什麼是「行法」?在我們所熟悉的社會中,例如宗教上的吃素、或是唸佛,
又或是禱告之類的。
都是「行為」,
但這種「行為」對於我們所要追求的那種讓生命往上提升到某種境界的願望而言,
卻又是「必要的」。

必要的,這三個字,我要強調。

在我們這個時代,強調知識、強調理念。
好像只要知道某種知識某種理念就可以了,
知識和理念就自動的會達到某種效果,
所以我們重宣傳,重行銷。

或者,我們強調「社會運動」,這好像是行為了吧!
但這種行為只是另一種行銷(marketing)的方式而已,
用參與式行銷來談,也是可以的。
因為其目的是,透過某種行為來達到「外在的某種目的」。

透過某種行為來達到「外在的某種目的」,不就是marketing。

行法,也是某種行為,但這種行為所指向的是你自己,而不是外在的目的。

換言之,你透過某種「行為」來改變自己,即修行。

不透過「行為」來改變自己,幾幾乎乎不可能。
人如果能夠用「知識或理念」就可以改變自己,
這世界早就是天堂了。

只有在行為的粹練中,人才有可能去感受到改變自己的可能性,以及改變自己的「後續效應」。

就像我常說的,同學你要去真的讀「第一本書」才能知道讀書的樂趣和好處。

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」這句,孔子就在說這「行為」與修行的,兩者間必然性的關係。

用其力,就是去實踐,一種自己改變自己的實踐,行為,修行。

只要你想做的,沒有做不到的。

去故就是了。
以前你動不動就愛罵人,那少罵一點可以嗎?
你知道,但你不想去做,而不是真的「做不到」。

但這又是如此的「難」,
所以孔子說,「我未見力不足者。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」。

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。好仁者,無以尚之;惡不仁者,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」
最前面的這句,就是界定,仁這種修行的目的,是指向內的德性之事。
但向內之事「好仁、惡不仁」,必然有其「後續能力」可以影響你對外在事物的判斷和能力。

修行不只是當好人。而更是一種提升自己到另一種生命層次之判斷和行為的方法。

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#5

《論語.里仁》#5
子曰:「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;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
***
這種句子大家大概都不太喜歡看到,因為札心。心中難免隱隱作痛。

我也是。

人,不是聖人。

先來看聖人的形象會是如何:
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

這,會不會讓人承受不起。

「仁」是什麼?這要再談清楚一樣。

仁是某種外在的戒律嗎?某種外在的規範嗎?
在儒家,不是。

「仁」只是道德心,良心的呈現。
良心是私人性的但具公共性。用哲學表示只能如此說。

做每件事,問問自己的良心,感受一下是不是做事件自己的內在聲音都過不去。

儒家的仁,良心,是這樣的談的。是以一種個體化的自我傾聽當作「仁」的作用。

所以:
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

要賺錢可以的,只要這錢來的心安理得。

事實上,人生的事情,每一項不也是可以如此。

到這裡,這種人的行為判斷上的一種方法,好像也沒什麼啊?

來,如果你的內在聲音和社會社流價值,不一樣,那你要如何呢?

「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」。

歷史,各種不同時代中被喊出來的社會價值,來來去去 。
儒家為什麼一直活得下來,
因為,人的內在聲音,才是真正人價值方向的來源。而不是在外在的理念。

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#4

論語.里仁》#4
子曰:「苟志於仁矣,無惡也。」

***
這句話,光是憑對文字的直覺,你都不會相信的。
我也是。

再來看一般的白話文:
孔子說:「一旦樹立了崇高的理想,就不會為非作歹。」

這就更好笑了。
應該,沒有人沒有樹立崇高理想的經驗吧。誰到目前沒有為非作歹,我一直都有,先講出來。

樹立歸樹立啊,然後呢?

來,看一下古注講了什麼,《章句》:
楊氏曰:「苟志於仁,未必無過舉也,然而為惡則無矣。」

這就稍微接近我們的人生生活經驗。
對的,不可能沒有過錯(過舉)啦,人就是如此,即使有偉大的理想和心願。

但,後面說的「為惡」則無矣。顯然,這裡,「過」是和「惡」不同的概念下的名詞。

志於仁,到底是會比較沒有「過」還是沒有「惡」?為什麼?

過,一般是指社會公約,法律,規章等等(為非作歹)。

惡,是指一種自我的行為判斷,一種自己對自己下負面判斷的字眼。

苟志於仁,《注疏》中,「苟」被解釋為「誠」。

人如果是對自我德性增長(修行)這種事,是有誠心誠意的。
那麼,最重要的明顯的表現是:他會盡最大的可能性不去做自己覺得做下去是不對的事。

不要說起來很簡單,就實踐而言,這最難。這是儒家的行法。

你會很努力去做社會大眾主流價值的事,即使你內心覺得怪怪的,甚至是不對的。

不是嗎?

不去做內心覺得怪怪的事,或是「莫做心上行不去之事」,就是誠於仁。
就是修行。就是積善。

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。

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3

《論語.里仁》#3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
***
這句,對現代的人而言,當然是有爭議的句子。

從句子的形式而言:
只有XX人,能夠握有評比別人,價值別人的權力,而XX之外的人就不具有那種權力。

這樣的一種「XX」的抽象形式來理解,當然會有爭議。講白了,就是某種獨佔性的權力。

就社會面而言,說只有某人有某種議題某種領域獨佔的權力,大概都說不過去。
雖然這是我們在目前所活的社會中常看到的,某些議題,某些口號,某些領域到最後,不也是被獨佔。

但,人,這種動物,真的,有沒有什麼權力是可以獨佔的呢?

有啊。修行。或著,德性的成長,道德。

修行,或著德性成長,只跟自己有關,別人想有關也沒有用。
在人性結構上,修行、德性的成長,本來就是獨佔的。

在修行這一獨佔的領域,也只有他自己能做出評值,不管是對別人,還是自己。

這是結構本質上必然的如此。

你不喜歡,不高興,不爽,
和你的所認為的公領價值相反,
那也是無關之事。

修行、德性成長,道德,只能和自己相比,只能是對自己有沒有「用」,只能是對自己有沒有「利」,只能是自己覺得有沒有價值。

修行、德性成長,道德,一旦成為某種對外要求的藉口,就不是修行德性和道德,而是權力的外衣。

玩弄道德的,道德必定反撲。
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這裡談的是「仁者」,是指修行之一。
修行之人,本來就可以好人、惡人。但這好人和惡人,藉由別人之相所指向的是自己。

《章句》:游氏曰:「好善而惡惡,天下之同情,然人每失其正者,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。惟仁者無私心,所以能好惡也。」

仁者,指向的是一自我修行,「無私心」。

這裡用的動詞,是好、惡。那是感性上的字眼。
只有德性的感受,才能是以感性的經驗,成為一種敬畏的力量。

真正有修行的人,有眼著於德性成長的人,必然會有好、惡,那是必然的。
因為,如果你沒有好惡之心,即對修行方向上的某種判斷上的情緒,
那你怎麼可能會是有修行的人呢?不會的。
那一定從來沒有思考過「德性」這種名詞的人。

可能,想了很多,講了很多,什麼偉大的社會德性名詞,但就恰恰沒思考過屬於完全個人性的「德性」。

公共的社會德性,要的是掌聲和認同。
巴結都來不及了,還會去好惡嗎?
公共的社會德性,只有認同和反對,而沒有好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