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01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1/2022.08
陽貨欲見孔子,孔子不見,歸孔子豚。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,遇諸塗。謂孔子曰:「來!予與爾言。」曰:「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好從事而亟失時,可謂知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日月逝矣,歲不我與。」孔子曰:「諾。吾將仕矣。」

白話譯:
陽貨想見孔子,孔子不想,他便送給孔子一隻熟乳豬,想讓孔子去他家回謝。孔子趁他不在家時,去拜謝。卻在半路上碰到了,他對孔子說:「來,我有話要說。」孔子走過去,他說:「自己身懷本領卻任憑國家混亂,能叫做仁嗎?」孔子說:「不能」。「想做大事卻總是不去把握機遇,能叫做明智嗎」?「不能」。「時光一天天過去,歲月不等人的」。孔子:「好吧,我準備做官。」

這是有趣的記錄。

先來看一下這事件更大一點的歷史背景。

《章句》:
陽貨,陽虎也。蓋名虎,字貨。為季氏家臣,而專魯國之政,欲見孔子,將使之仕也。

這是一位孔子不想去幫著做事的人物。

但,孔子對這樣邀請的整個事件過程,卻可以談出一些東東來。

先看看,古人談出了什麼?義、禮、稱、不終絕、理、無所詘。

《章句》:
陽貨之欲見孔子,雖其善意,然不過欲使助己為亂耳。故孔子不見者,義也。其往拜者,禮也。必時其亡而往者,欲其稱也。遇諸塗而不避者,不終絕也。隨問而對者,理之直也。對而不辯者,言之孫而亦無所詘也。

如果打開眼睛,這世界的如此紛紛,有一種結構在,那就是「我對你錯」的二元結構。

然後,人只是肉體的人,不會是「完全對的人」,不可能。所以,就必須不斷的去宣稱別人是「壞人」,用別人是壞人這樣的「對立性結構」來反證自己是好人。

於是佛學才會說,「口業」是最難修的人的「慣性」之一。

儒家的對錯,是來自良心的當下呈現。

號稱好人的人,也會在下一秒就「聽不到良心聲音」;被號稱是壞人的人,可能在下一秒就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

良心,是隨時都有,只要你願意去聽。所以,人人才皆「可以」是聖人。

儒家,永遠期待著人的「下一次的往更成熟的人性的變化」,所以有禮樂,重教育,談德性,談「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」。

所以,儒家,談寬容,是有「根子骨」的地氣的,那是來自人性的真實力量,不是理論的想像。

正是如此,所以這理論下的儒家行法是,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舉止,都是修行,所以才會有「紅塵道場」之謂。

《论语.阳货》01/2022.08
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,遇诸涂。谓孔子曰:「来!予与尔言。」曰:「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好从事而亟失时,可谓知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」孔子曰:「诺。吾将仕矣。」

白话译:
阳货想见孔子,孔子不想,他便送给孔子一隻熟乳猪,想让孔子去他家回谢。孔子趁他不在家时,去拜谢。却在半路上碰到了,他对孔子说:「来,我有话要说。」孔子走过去,他说:「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溷乱,能叫做仁吗?」孔子说:「不能」。「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,能叫做明智吗」?「不能」。「时光一天天过去,岁月不等人的」。孔子:「好吧,我准备做官。」

这是有趣的记录。

先来看一下这事件更大一点的历史背景。

《章句》:
阳货,阳虎也。盖名虎,字货。为季氏家臣,而专鲁国之政,欲见孔子,将使之仕也。

这是一位孔子不想去帮着做事的人物。

但,孔子对这样邀请的整个事件过程,却可以谈出一些东东来。

先看看,古人谈出了什麽?义、礼、称、不终绝、理、无所诎。

《章句》:
阳货之欲见孔子,虽其善意,然不过欲使助己为乱耳。故孔子不见者,义也。其往拜者,礼也。必时其亡而往者,欲其称也。遇诸涂而不避者,不终绝也。随问而对者,理之直也。对而不辩者,言之孙而亦无所诎也。

如果打开眼睛,这世界的如此纷纷,有一种结构在,那就是「我对你错」的二元结构。

然后,人只是肉体的人,不会是「完全对的人」,不可能。所以,就必须不断的去宣称别人是「坏人」,用别人是坏人这样的「对立性结构」来反证自己是好人。

于是佛学才会说,「口业」是最难修的人的「惯性」之一。

儒家的对错,是来自良心的当下呈现。

号称好人的人,也会在下一秒就「听不到良心声音」;被号称是坏人的人,可能在下一秒就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

良心,是随时都有,只要你愿意去听。所以,人人才皆「可以」是圣人。

儒家,永远期待着人的「下一次的往更成熟的人性的变化」,所以有礼乐,重教育,谈德性,谈「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」。

所以,儒家,谈宽容,是有「根子骨」的地气的,那是来自人性的真实力量,不是理论的想像。

正是如此,所以这理论下的儒家行法是,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举止,都是修行,所以才会有「红尘道场」之谓。



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季氏》#14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4/2022.07
邦君之妻,君稱之曰夫人,夫人自稱曰小童;邦人稱之曰君夫人,稱諸異邦曰寡小君;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

《章句》:
寡,寡德,謙辭。吳氏曰:「凡語中所載如此類者,不知何謂。或古有之,或夫子嘗言之,不可考也。」


不可考也。

我也是這麼認為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小君,君夫人之稱。對異所謙,故曰寡小君。當此之時,諸侯嫡妾不正,稱號不審,故孔子正言其禮也。」

把某種固定的名詞講對,維持不變,就是禮嗎?這也太小看孔子了。

廣義的從論語一書來看,禮具有雙重功能,
一、是維持社會秩序的一種社會性的共同規範。
二、是一種社會性的媒介,人對這種社會性的媒介有了「理解性」之後的實踐,可以與生命德性的成長相接軌。這是「禮」這生命轉化功能。

孔子時代,這二種功能都有。

但孔子更側重第二種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,是否定第一種的。如果,第二種和第一種突衝,那麼第一種就可以不用管它。

社會是會變化的,制度與規範一定會變。

但儒家重視,不管怎麼變,不要失去了「禮」之可以與德性成熟之間的儀式性關係。

一旦社會的制度文化之變化,只是與「物質性的社會穩定有關」,而失去了那種對人格成熟之可能的「默化」之功能,
那麼,
禮就是「法家」的工具。

對儒家而言,禮是人格成熟的教化工具。

不要小看對老師好,對老師點個頭。這雖是一種社會化的要求,但你可以不管,尤其是這時代。

但如果你自覺有一種感受油然而生,一種對老師「畏」之情,而你想表現出來,
這種因「內在有感,而外在呈現」之過程,就是一種「有思維性的情感表現」,這是修行,
在這過程中,有一種人格性的潛移默化的涵養之功能。


《论语.季氏》14/2022.07
邦君之妻,君称之曰夫人,夫人自称曰小童;邦人称之曰君夫人,称诸异邦曰寡小君;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。

《章句》:
寡,寡德,谦辞。吴氏曰:「凡语中所载如此类者,不知何谓。或古有之,或夫子尝言之,不可考也。」


不可考也。

我也是这麽认为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小君,君夫人之称。对异所谦,故曰寡小君。当此之时,诸侯嫡妾不正,称号不审,故孔子正言其礼也。」

把某种固定的名词讲对,维持不变,就是礼吗?这也太小看孔子了。

广义的从论语一书来看,礼具有双重功能,
一、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社会性的共同规范。
二、是一种社会性的媒介,人对这种社会性的媒介有了「理解性」之后的实践,可以与生命德性的成长相接轨。这是「礼」这生命转化功能。

孔子时代,这二种功能都有。

但孔子更侧重第二种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是否定第一种的。如果,第二种和第一种突冲,那麽第一种就可以不用管它。

社会是会变化的,制度与规范一定会变。

但儒家重视,不管怎麽变,不要失去了「礼」之可以与德性成熟之间的仪式性关係。

一旦社会的制度文化之变化,只是与「物质性的社会稳定有关」,而失去了那种对人格成熟之可能的「默化」之功能,
那麽,
礼就是「法家」的工具。

对儒家而言,礼是人格成熟的教化工具。

不要小看对老师好,对老师点个头。这虽是一种社会化的要求,但你可以不管,尤其是这时代。

但如果你自觉有一种感受油然而生,一种对老师「畏」之情,而你想表现出来,
这种因「内在有感,而外在呈现」之过程,就是一种「有思维性的情感表现」,这是修行,
在这过程中,有一种人格性的潜移默化的涵养之功能。

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季氏》#13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3/2022.07
陳亢問於伯魚曰:「子亦有異聞乎?」對曰:「未也。嘗獨立,鯉趨而過庭。曰:『學詩乎?』對曰:『未也。』『不學詩,無以言。』鯉退而學詩。他日又獨立,鯉趨而過庭。曰:『學禮乎?』對曰:『未也。』『不學禮,無以立。』鯉退而學禮。聞斯二者。」陳亢退而喜曰:「問一得三,聞詩,聞禮,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。」

白話譯:
陳亢問伯魚:「你學到了什麼和大家不同的嗎?」伯魚答:「沒有。有一次他一個人站在那,我快步過庭。他問:『學詩了嗎?』我說:『沒有。』『不學詩,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。』我回去學詩。又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那,我快步過庭。他問:『學禮了嗎?』我說:『沒有。』『不學禮,就不能立足於社會。』我回去學禮,就聽過這兩次。」陳亢回去高興地說:「問一件事,得到三方面收穫:知道詩的作用,禮的作用,又知道了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。」



我有女兒,我真的和孔子不太一樣。但孔子更厲害。

我看見女兒在看手機,就會說:
你英文listenling聽了沒?
你的西洋哲學史的XX部分聽了沒?
你的XX

女兒:我用手機app在背英文單字,可以嗎?

她不太爽。

古人說,易子而教。

是真的。

孔子問了什麼?

「詩」「禮」。

還好那時不用讀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圍棋小提琴鋼琴……

如果孔子在這時代,會問什麼?

我不相信會問「詩」和「禮」。

或著說,詩和禮,那時代是有不同的指示意義的。

言,是講話,是要有邏輯的,要有訓練的,要有「內容的」,要解釋什麼的。

這是我們這時代廣意的「智性訓練」。詩,在這時代,恰恰是指一種「感情的」。

孔子說,不學詩,無以「言」。言是智性的。是廣義的知識訓練,是一種理論式抽象思維的訓練。

禮,是「立」。立是指對主會規範的熟悉,不要踏線了。

但,儒家,立的另一層意義,更重要的一層,是對德性或形而上的看重。從禮來「體悟」德性的作用。

生命是有意義性,不只是「物質的」。意義性,是「直觀的」「是感性直觀的」。

禮,更大的一種我的解釋是,文化和藝術方面。一種來展示某種直觀感性的媒介。

孔子有向自己的兒子說。

我不太敢跟女兒說。不過,我愛和女兒去各種X館看展。

《论语.季氏》13/2022.07
陈亢问于伯鱼曰:「子亦有异闻乎?」对曰:「未也。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『学诗乎?』对曰:『未也。』『不学诗,无以言。』鲤退而学诗。他日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『学礼乎?』对曰:『未也。』『不学礼,无以立。』鲤退而学礼。闻斯二者。」陈亢退而喜曰:「问一得三,闻诗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。」

白话译:
陈亢问伯鱼:「你学到了什麽和大家不同的吗?」伯鱼答:「没有。有一次他一个人站在那,我快步过庭。他问:『学诗了吗?』我说:『没有。』『不学诗,就不能掌握说话的技巧。』我回去学诗。又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那,我快步过庭。他问:『学礼了吗?』我说:『没有。』『不学礼,就不能立足于社会。』我回去学礼,就听过这两次。」陈亢回去高兴地说:「问一件事,得到三方面收穫:知道诗的作用,礼的作用,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。」



我有女儿,我真的和孔子不太一样。但孔子更厉害。

我看见女儿在看手机,就会说:
你英文listenling听了没?
你的西洋哲学史的XX部分听了没?
你的XX

女儿:我用手机app在背英文单字,可以吗?

她不太爽。

古人说,易子而教。

是真的。

孔子问了什麽?

「诗」「礼」。

还好那时不用读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围棋小提琴钢琴……

如果孔子在这时代,会问什麽?

我不相信会问「诗」和「礼」。

或着说,诗和礼,那时代是有不同的指示意义的。

言,是讲话,是要有逻辑的,要有训练的,要有「内容的」,要解释什麽的。

这是我们这时代广意的「智性训练」。诗,在这时代,恰恰是指一种「感情的」。

孔子说,不学诗,无以「言」。言是智性的。是广义的知识训练,是一种理论式抽象思维的训练。

礼,是「立」。立是指对主会规范的熟悉,不要踏线了。

但,儒家,立的另一层意义,更重要的一层,是对德性或形而上的看重。从礼来「体悟」德性的作用。

生命是有意义性,不只是「物质的」。意义性,是「直观的」「是感性直观的」。

礼,更大的一种我的解释是,文化和艺术方面。一种来展示某种直观感性的媒介。

孔子有向自己的儿子说。

我不太敢跟女儿说。不过,我爱和女儿去各种X馆看展。


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季氏》#12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2/2022.07
齊景公有馬千駟,死之日,民無德而稱焉。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,民到于今稱之。其斯之謂與?

白話譯:
齊景公擁有四千匹馬,死時,百姓覺得他沒什麽可以值得稱贊;伯夷、叔齊餓於首陽山下,至今被百姓稱誦。

這是一個歷史故事,一個偶然的歷史「事件」,還是說,這是一種「可能不斷重復發生」的某種歷史性的「原型」。

後代的我們,可以從歷史中找出無數的類似的事件。

其實,都有相同的結構的。

歷史,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積,歷史所選的,往往具有一種「原型」式的作用力,
亦即,
雷同形式的「事件」,會不斷的在歷史中重現。

所以,讀「過去的歷史」,可以看到某種「潛在的未來」。所以,讀歷史是「鏡鑑」。

一種生命的「純粹形式之反射」。

儘管,「內容」不太相同,古代和現代的內容自不會相同,現代的物質條件不同,但「事件形式」相同。

現代,你可以找出相同的故事。
例如,有很多現金存款和房子的人,死後,沒人有一句好話。
但也有一些「無私公益的人」,死後,有人為之流淚。

所以,你會寫「專題故事」了嗎?或是「封面故事」?這些,都最好是具有原型式的指向性。

歷史「原型」也不會是無根的。

歷史的原型,來自於人內心深處的「原型」。你可以說是「良心」或「仁」。

那是一種「方向性」價值指示的內在湧動之力。

儒家,談的,就是這一種力量。

所以,良心、社會、禮樂、文化、歷史,是儒家常見的主題。

「原型」這概念,我是借由榮格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的原型之概念,來談的。

《论语.季氏》12/2022.07
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日,民无德而称焉。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,民到于今称之。其斯之谓与?

白话译:
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,死时,百姓觉得他没什么可以值得称贊;伯夷、叔齐饿于首阳山下,至今被百姓称诵。

这是一个历史故事,一个偶然的历史「事件」,还是说,这是一种「可能不断重復发生」的某种历史性的「原型」。

后代的我们,可以从历史中找出无数的类似的事件。

其实,都有相同的结构的。

历史,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,历史所选的,往往具有一种「原型」式的作用力,
亦即,
雷同形式的「事件」,会不断的在历史中重现。

所以,读「过去的历史」,可以看到某种「潜在的未来」。所以,读历史是「镜鑑」。

一种生命的「纯粹形式之反射」。

儘管,「内容」不太相同,古代和现代的内容自不会相同,现代的物质条件不同,但「事件形式」相同。

现代,你可以找出相同的故事。
例如,有很多现金存款和房子的人,死后,没人有一句好话。
但也有一些「无私公益的人」,死后,有人为之流泪。

所以,你会写「专题故事」了吗?或是「封面故事」?这些,都最好是具有原型式的指向性。

历史「原型」也不会是无根的。

历史的原型,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「原型」。你可以说是「良心」或「仁」。

那是一种「方向性」价值指示的内在涌动之力。

儒家,谈的,就是这一种力量。

所以,良心、社会、礼乐、文化、历史,是儒家常见的主题。

「原型」这概念,我是借由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之概念,来谈的。






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季氏》#11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1/2022.07
孔子曰:「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見到良善,好像是可能趕不上一樣;見到不善,好象被水燙到。我見到過這樣的人,我聽到過這樣的話。隱居起來遂求自己的志向、實踐義理達致自己的理想,我聽到過這樣的話,沒見到過這樣的人。」

二種生命的樣態。

孔子區分了出來。

第一是「見」,是對外在事物的抨判。

第二是「去做」,這是難的。

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

去做的內容,如上。

孔子為什麼提出這樣的內容?這項有什麼重要性?

一是「志」,一是「道」。

志與道,都是一種超越性的用語。都是指向著一種對未來可能性的實踐。但這實踐並不是指經驗上的利害,而是指向一種「應然」的實踐。

本來就是難。

所以,孔子再三而嘆。

這一種思維方向,我更欣賞佛學的表達方式,一種試著以「論證」的努力。

儒學只是,就講出來。如果你相應,你會有感,有「聖人」之言在側。

但這不多,這難。

從一種知識論或存在論的方式來論證,例如唯識理論,「去做」與「不去做」,就不只是應不應該的「感受」問題,而是一定會有什麼效果或果效的問題。

「應該」,不是一種「心理上的感受」而已,「應該」是一種生命整體性變化,向上變化的一種指示器。去做,就會向上變化。

這是可論證的。

想考上好研究所嗎?試著去「鼓勵其他想讀書的同學」。去做和「道」相應的行為,你自己一定會起向上的變化。

《论语.季氏》11/2022.07
孔子曰:「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吾见其人矣,吾闻其语矣。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见到良善,象是可能赶不上一样;见到不善,好象被水烫到。我见到过这样的人,我听到过这样的话。隐居起来遂求自己的志向、实践义理达致自己的理想,我听到过这样的话,没见到过这样的人。」

二种生命的样态。

孔子区分了出来。

第一是「见」,是对外在事物的抨判。

第二是「去做」,这是难的。

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

去做的内容,如上。

孔子为什麽提出这样的内容?这项有什麽重要性?

一是「志」,一是「道」。

志与道,都是一种超越性的用语。都是指向着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实践。但这实践并不是指经验上的利害,而是指向一种「应然」的实践。

本来就是难。

所以,孔子再三而叹。

这一种思维方向,我更欣赏佛学的表达方式,一种试着以「论证」的努力。

儒学只是,就讲出来。如果你相应,你会有感,有「圣人」之言在侧。

但这不多,这难。

从一种知识论或存在论的方式来论证,例如唯识理论,「去做」与「不去做」,就不只是应不应该的「感受」问题,而是一定会有什麽效果或果效的问题。

「应该」,不是一种「心理上的感受」而已,「应该」是一种生命整体性变化,向上变化的一种指示器。去做,就会向上变化。

这是可论证的。

想考上好研究所吗?试着去「鼓励其他想读书的同学」。去做和「道」相应的行为,你自己一定会起向上的变化。


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季氏》#10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0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」

不知你看了之後,會不會覺得:怎麼活得這麼累?

是的,我也有同感。

如果你再看大乘的戒律,你大概就昏了頭。

任何宗教都有戒律。為什麼?

人,為什麼都傻傻的,就去做這些「看起來很痛苦」的事。

人有那麼傻嗎?

那你怎麼不去傻一下!就別人會傻,而你就聰明?

生命,如何可能的「超越既有的自己」?

你想改變自己,讓自己更好,有更多的可能性,那就是去「超越既有的自己」啊。

容易嗎?講講很容易。

做起來,難如登天。所以,所謂「成功者」,稀少。

戒,的核心是,自己要求自己去改變自己,從一些特定的你應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上,著手。

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

這些是,自己要求自己,可以上手的事。

一定是要「自己去要求自己」。如果是外在的要求,那是「法」。

只有,戒,在這「自我要求自己」的過程,你才會發生一種「自我的變化,向上的變化」。

所以,康德:自律才是自由。

每天讀一小時英文,如果你自己要求自己,就是戒,你不但只是「英文」會好而已,而是,你整個生命的某種格局,變了。

你不是只是英文更好,而是「整體和書本打交道的能力和格局」,都更開闊了。


《论语.季氏》10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」

不知你看了之后,会不会觉得:怎麽活得这麽累?

是的,我也有同感。

如果你再看大乘的戒律,你大概就昏了头。

任何宗教都有戒律。为什麽?

人,为什麽都傻傻的,就去做这些「看起来很痛苦」的事。

人有那麽傻吗?

那你怎麽不去傻一下!就别人会傻,而你就聪明?

生命,如何可能的「超越既有的自己」?

你想改变自己,让自己更好,有更多的可能性,那就是去「超越既有的自己」啊。

容易吗?讲讲很容易。

做起来,难如登天。所以,所谓「成功者」,稀少。

戒,的核心是,自己要求自己去改变自己,从一些特定的你应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上,着手。

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

一定是要「自己去要求自己」。如果是外在的要求,那是「法」。

只有,戒,在这「自我要求自己」的过程,你才会发生一种「自我的变化,向上的变化」。

所以,康德:自律才是自由。

每天读一小时英文,如果你自己要求自己,就是戒,你不但只是「英文」会好而已,而是,你整个生命的某种格局,变了。

你不是只是英文更好,而是「整体和书本打交道的能力和格局」,都更开阔了。



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季氏》#09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9/2022.07
孔子曰:「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」

這句話,大概又會是被罵的話。

在這個什麼都是抽象性平等的時代,這種把「實相」講出來話,都會被「進步人士」批判。

但,聖人之語,之所以在歷史中會一直有人注意,講「實相」,往往是一種令人有所啟發的動力。

人,天生不平等。

這是人去思考改變自己的起點。

人,可以自己去讓自己變得更好,這是平等的起點。

生而知之者,真的就有這種人。很氣人的。但你無法否認。天才之謂。

困而學之,這是我們一般的人。多讀書,我們就會慢慢改變。讀書真的會變化氣質的。

困而不學,這是老覺得自己「很厲害的人」。

但,人總是有感覺的,人的「比上不足」,自己是有感受的。

如果不想困而學之,那就只好修飾自己。

方法有二。

一、批判別人是「不好的人」。人是一種二元對立思考的行為的動物。說別人不好,就暗指了自己「是好的」。

二、找個好口號讓自己跟著。人又是「概念」的動物。找個好概念跟著,自己就會覺得「肉體的那個」就是如此。

概念和行為,如果最後二者差了太多,心理就會有衝突。

所以,這時代,「心理問題」成為顯學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9/2022.07
孔子曰:「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」

这句话,大概又会是被骂的话。

在这个什麽都是抽象性平等的时代,这种把「实相」讲出来话,都会被「进步人士」批判。

但,圣人之语,之所以在历史中会一直有人注意,讲「实相」,往往是一种令人有所启发的动力。

人,天生不平等。

这是人去思考改变自己的起点。

人,可以自己去让自己变得更好,这是平等的起点。

生而知之者,真的就有这种人。很气人的。但你无法否认。天才之谓。

困而学之,这是我们一般的人。多读书,我们就会慢慢改变。读书真的会变化气质的。

困而不学,这是老觉得自己「很厉害的人」。

但,人总是有感觉的,人的「比上不足」,自己是有感受的。

如果不想困而学之,那就只好修饰自己。

方法有二。

一、批判别人是「不好的人」。人是一种二元对立思考的行为的动物。说别人不好,就暗指了自己「是好的」。

二、找个好口号让自己跟着。人又是「概念」的动物。找个好概念跟着,自己就会觉得「肉体的那个」就是如此。

概念和行为,如果最后二者差了太多,心理就会有冲突。

所以,这时代,「心理问题」成为显学。


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季氏》#08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8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」

這句,是讓年輕時,很「啟蒙式」,很「理性式」,很「進步式」的,年輕的我,有一大轉變的句子。

當然,還是有王老師的講解,才有那突破性的力道。

「畏」,本來就是形而上的。

畏,不是怕。

後來,我讀到海德格爾的《存在與時間》,他正是如此的去詮釋「畏」。

怕,有具體的東東,讓你去怕。

畏,是一種「無具體事物在前」的自我降服。

畏,是一種把生命交付給一種更大價值的經驗感受。

使你不斷的追尋一種新的可能性的自己。「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」(p257)《存在與時間》桂冠。

我們這時代,只有怕,沒有畏。

只有對象固定了,同時,你也「固定了」,怕這種感覺才會出來。幼稚園的小朋友才會「怕」沒有紅豆湯可以喝。

你會怕「成績」,你不會「畏」老師,畏學問。

孔子說,一個生命可以不斷變化更新的存在者,有一種生命的結構性特色,就是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

這三者的內容是什麼?有時不那麼重要。

你有一種「畏」的能力嗎?這更重要。

想考上台大政大或著更好大學的研究所嗎?先讓自己對知識有「畏」之感。

這如何可能?

我想了很多年很多年,看著我教的學生。

來,方法如下:去鼓勵你的同學讀書,不要嘲笑那些想讀書的同學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8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」

这句,是让年轻时,很「启蒙式」,很「理性式」,很「进步式」的,年轻的我,有一大转变的句子。

当然,还是有王老师的讲解,才有那突破性的力道。

「畏」,本来就是形而上的。

畏,不是怕。

后来,我读到海德格尔的《存在与时间》,他正是如此的去诠释「畏」。

怕,有具体的东东,让你去怕。

畏,是一种「无具体事物在前」的自我降服。

畏,是一种把生命交付给一种更大价值的经验感受。

使你不断的追寻一种新的可能性的自己。「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」(p257)《存在与时间》桂冠。

我们这时代,只有怕,没有畏。

只有对象固定了,同时,你也「固定了」,怕这种感觉才会出来。幼稚园的小朋友才会「怕」没有红豆汤可以喝。

你会怕「成绩」,你不会「畏」老师,畏学问。

孔子说,一个生命可以不断变化更新的存在者,有一种生命的结构性特色,就是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

这三者的内容是什麽?有时不那麽重要。

你有一种「畏」的能力吗?这更重要。

想考上台大政大或着更好大学的研究所吗?先让自己对知识有「畏」之感。

这如何可能?

我想了很多年很多年,看着我教的学生。

来,方法如下:去鼓励你的同学读书,不要嘲笑那些想读书的同学。



《論語.季氏》#07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7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戒:少之時,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鬭;及其老也,血氣既衰,戒之在得。」

這句,我從高中讀到時,就很有好感。

這三戒,我一直都放在心中。做得好不好,是另一回事。


色,未必一定只是女色或男色,色是指稱一種物質性的誘力。

鬥,指稱的是一種控制的欲望,權力是最明顯的形式。

得,是指放不去既有的,不敢去面對「未來」。

很快的,人生來到「戒之在得」。

得,不是「再得到什麼」,而是「已得到的什麼」。

得到的東東,我們往往不願放下。

《疏》:得,謂貪得。血氣既衰,多好聚斂,故戒之。

老時聚斂,往往是為了「保持已有的」。

但,生命是一種不斷的自我變化,人生的最後階段,亦然。一種「向死」的變化。

海德格爾:人是向死的存在。

重點是,為什麼人要那麼辛苦的向著自己的「慣性」來挑戰。

慣性,就只是慣性,又不是什麼犯法之事,或是傷天害理之事。

是的。

但,慣性,是人無法「超越既有現狀」的阻滯性力量。

人的「可能性」,不見了。

三戒,讓你有一些心理空間去看到生命的懸在未來的可能性。

德性為什麼是儒學的重點,德性恰恰是人之「有可能性」的一具體象徵。


《论语.季氏》07/2022.07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鬭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」

这句,我从高中读到时,就很有好感。

这三戒,我一直都放在心中。做得好不好,是另一回事。


色,未必一定只是女色或男色,色是指称一种物质性的诱力。

斗,指称的是一种控制的欲望,权力是最明显的形式。

得,是指放不去既有的,不敢去面对「未来」。

很快的,人生来到「戒之在得」。

得,不是「再得到什麽」,而是「已得到的什麽」。

得到的东东,我们往往不愿放下。

《疏》:得,谓贪得。血气既衰,多好聚敛,故戒之。

老时聚敛,往往是为了「保持已有的」。

但,生命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变化,人生的最后阶段,亦然。一种「向死」的变化。

海德格尔:人是向死的存在。

重点是,为什麽人要那麽辛苦的向着自己的「惯性」来挑战。

惯性,就只是惯性,又不是什麽犯法之事,或是伤天害理之事。

是的。

但,惯性,是人无法「超越既有现状」的阻滞性力量。

人的「可能性」,不见了。

三戒,让你有一些心理空间去看到生命的悬在未来的可能性。

德性为什麽是儒学的重点,德性恰恰是人之「有可能性」的一具体象徵。

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季氏》#06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6/2022.07
孔子曰:「侍於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,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陪人說話要注意三事項:不到說的時候就說,是急躁;到該說的時候不說,稱為隱瞞;不顧對方的表情就說下去,叫做睜眼瞎。」

這種句子,有些人可能會不耐煩。

我就是如是。

這和個性有關嗎?先暫且說是有的。

我是在佛學領域中接觸到身口意這樣的關注對象和概念之後,才又倒過來注意到儒學系統中類似這樣的文本內容。

關注你的身口意,為什麼?因為這是一種「修行」,一種你可以有改變自己可能性的「實踐練習」。

當老師久了,常會想,如何讓學生有可能改變?

的確,不是每個人都想「改變自己」。沒關係。

但,也的確有一些學生不想要「再過得像以前一樣」,想「讀書」,想考上台大政大。

想歸想,真能改變自己的,不多。

為什麼?明明就有強大的動力和意欲啊?

因為,找不到「方法」去改變自己。人是有某種「慣性」的。不是想改就改得了的。再來,改起來,很痛苦。

佛學稱,人可以從自己的「身口意」下手。去留意自己的身口意,因為我們不是常注意到這裡。

有意識的注意到身口意,有意識的去「修正」。「有意識」三個字,是行法重點。

久了,你就會有能力有底子去「改變自己」。這是前行,是基礎。沒有基礎,你動不了自己。

儒家從日常生活中,提出了可以讓你去「關注」的身口意事項。

有意識的去關照這些項目,你就會變化自己。

這不是拿好人卡的「儀式」,這是改變自己的「修行」。有意識到,是重點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6/2022.07
孔子曰:「侍于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,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陪人说话要注意三事项:不到说的时候就说,是急躁;到该说的时候不说,称为隐瞒;不顾对方的表情就说下去,叫做睁眼瞎。」

这种句子,有些人可能会不耐烦。

我就是如是。

这和个性有关吗?先暂且说是有的。

我是在佛学领域中接触到身口意这样的关注对象和概念之后,才又倒过来注意到儒学系统中类似这样的文本内容。

关注你的身口意,为什麽?因为这是一种「修行」,一种你可以有改变自己可能性的「实践练习」。

当老师久了,常会想,如何让学生有可能改变?

的确,不是每个人都想「改变自己」。没关係。

但,也的确有一些学生不想要「再过得像以前一样」,想「读书」,想考上台大政大。

想归想,真能改变自己的,不多。

为什麽?明明就有强大的动力和意欲啊?

因为,找不到「方法」去改变自己。人是有某种「惯性」的。不是想改就改得了的。再来,改起来,很痛苦。

佛学称,人可以从自己的「身口意」下手。去留意自己的身口意,因为我们不是常注意到这裡。

有意识的注意到身口意,有意识的去「修正」。「有意识」三个字,是行法重点。

久了,你就会有能力有底子去「改变自己」。这是前行,是基础。没有基础,你动不了自己。

儒家从日常生活中,提出了可以让你去「关注」的身口意事项。

有意识的去关照这些项目,你就会变化自己。

这不是拿好人卡的「仪式」,这是改变自己的「修行」。有意识到,是重点。



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季氏》#05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5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樂,損者三樂。樂節禮樂,樂道人之善,樂多賢友,益矣。樂驕樂,樂佚遊,樂宴樂,損矣。」

快樂,人人想要。我也喜歡的很。

儒學從人的生命中的「樂處」下手,這點,和佛學的人生的「苦處」下手,恰恰是二種對比。

這,對我而言,並不是那一個對,而是從那個面向來凸顯人生的實相。二者,一體兩面。

而從那一面向來凸顯生命,會決定了其「行法」上的姿態。

什麼是可以讓人有「樂」感的呢?這是儒學的起點,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。

還有更多呢?

節禮樂,道人之善,多賢友,驕樂,佚遊,宴樂,……,都可以在個體生命上產生樂。

但對儒學而言,什麼樣的樂是值得更去進一步深化的,就要檢別了。

正如同佛學,對於「什麼樣的苦」,也往往要檢別一樣。

因肉體而來的在「肉體上直接的感官的樂」,往往是要特別注意的。

為什麼?

這並不是這種樂的「本身」有什麼不對?儒學沒有說不要這些。這些是要的。而且是必要的。

而是,這種樂往往太直接了,在對於人的「超越既存而指向一種更好的潛在性」這一點上,是無助的。

所以,往往在「驕樂,佚遊,宴樂」這些必要的生活面向上,會有一些更多人文意味上的「禮樂之制」,讓這些使人樂的東東,有著也可以具有「超越性可能指引」之能力。

所以,周公制禮作樂,是儒學的強大的象徵。

所以,儒學重視現實生活的一切,但更重視「禮樂之制」,禮樂是一種可以使個體產生超越性指引方向的一種社會化約束。

節禮樂、道人之善、樂多賢友,益矣。這是樂,是一種因「禮樂之約束」而來的個體化超越性變化而來的一種自我生命成長的「樂」。

節禮樂、道人之善、樂多賢友,這三者,不是肉體性的,亦即不是直接的,而是一種自我變化之過程而來的超越性之樂。

人,是一種可以享受「超越自我而指向更好潛在之可能性」的樂,的動物。這是人的形而上。

這是修行的動力。修行,不是無根的,不是人的幻想。修行恰恰指向著人的形而上之經驗界的實現,這是「樂」之所以會給出給人的結構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5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乐,损者三乐。乐节礼乐,乐道人之善,乐多贤友,益矣。乐骄乐,乐佚游,乐宴乐,损矣。」

快乐,人人想要。我也喜欢的很。

儒学从人的生命中的「乐处」下手,这点,和佛学的人生的「苦处」下手,恰恰是二种对比。

这,对我而言,并不是那一个对,而是从那个面向来凸显人生的实相。二者,一体两面。

而从那一面向来凸显生命,会决定了其「行法」上的姿态。

什麽是可以让人有「乐」感的呢?这是儒学的起点,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。

还有更多呢?

节礼乐,道人之善,多贤友,骄乐,佚游,宴乐,……,都可以在个体生命上产生乐。

但对儒学而言,什麽样的乐是值得更去进一步深化的,就要检别了。

正如同佛学,对于「什麽样的苦」,也往往要检别一样。

因肉体而来的在「肉体上直接的感官的乐」,往往是要特别注意的。

为什麽?

这并不是这种乐的「本身」有什麽不对?儒学没有说不要这些。这些是要的。而且是必要的。

而是,这种乐往往太直接了,在对于人的「超越既存而指向一种更好的潜在性」这一点上,是无助的。

所以,往往在「骄乐,佚游,宴乐」这些必要的生活面向上,会有一些更多人文意味上的「礼乐之制」,让这些使人乐的东东,有着也可以具有「超越性可能指引」之能力。

所以,周公制礼作乐,是儒学的强大的象徵。

所以,儒学重视现实生活的一切,但更重视「礼乐之制」,礼乐是一种可以使个体产生超越性指引方向的一种社会化约束。

节礼乐、道人之善、乐多贤友,益矣。这是乐,是一种因「礼乐之约束」而来的个体化超越性变化而来的一种自我生命成长的「乐」。

节礼乐、道人之善、乐多贤友,这三者,不是肉体性的,亦即不是直接的,而是一种自我变化之过程而来的超越性之乐。

人,是一种可以享受「超越自我而指向更好潜在之可能性」的乐,的动物。这是人的形而上。

这是修行的动力。修行,不是无根的,不是人的幻想。修行恰恰指向着人的形而上之经验界的实现,这是「乐」之所以会给出给人的结构。



《論語.季氏》#04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4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。」

這句,在要求什麼都要抽象平等式齊頭的時代,會被罵的。

儒家是從人的「經驗上可見的現象」著手,從這個起點,來說明,人如何可能的讓自己超越出既有的自己,變得更好。

人,生下來就是「不平等的」。

有人漂亮,有人聰明,有人會運動。

這無可奈何。

有「現象上的差異」,所以,我們才能看到我們可以「改變的方向」和「可能的效果」。

人,都可以超越自己,這一點,才是「平等的」。

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到別人更好的一面,所以,人有去改變自己的動力。

三友為什麼是益,因為,友直,友諒,友多聞,讓你看到生命中既存的活生生的差異。

三友為什麼是損,因為,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他們不斷的告訴你你和別人是一樣好的,躺著就會讓別人對你說讚。


便辟、善柔、便佞,會讓你很爽。

同學,你受教育這麼久了,你的教育體系是是不是讓你活在很爽的人人都一樣的想像中?

你有,友直,友諒,友多聞的朋友嗎?這種朋友會讓你「很不舒服」,但,卻是改變自己的最好可能環境。

多讀書,也是找好朋友,讀書會讓你看到「直、諒、多聞」。

你為什麼沒有「直、諒、多聞」的朋友,可以回頭看看自己,是不是可以接受「直、諒、多聞」的那種人。

有時,物以類聚。

所以,要突破自己,真的很難。

多做「善事」吧。積德可以累積智慧。

積功累德,漸開智慧,所以,直諒多聞就可能和你「相應」。

這是迷信嗎?

我在不是排名前面的地方教書教很多年之後,往往會想,在這種環境,在這種學校和同學都相互標榜「你好棒」的環境,
人如何可能改變自己?

難。

所以,除了「多做善事」之外,我還真想不到其他方法。


《论语.季氏》04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」

这句,在要求什麽都要抽象平等式齐头的时代,会被骂的。

儒家是从人的「经验上可见的现象」着手,从这个起点,来说明,人如何可能的让自己超越出既有的自己,变得更好。

人,生下来就是「不平等的」。

有人漂亮,有人聪明,有人会运动。

这无可奈何。

有「现象上的差异」,所以,我们才能看到我们可以「改变的方向」和「可能的效果」。

人,都可以超越自己,这一点,才是「平等的」。

承认自己的不足,看到别人更好的一面,所以,人有去改变自己的动力。

三友为什麽是益,因为,友直,友谅,友多闻,让你看到生命中既存的活生生的差异。

三友为什麽是损,因为,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他们不断的告诉你你和别人是一样好的,躺着就会让别人对你说赞。


便辟、善柔、便佞,会让你很爽。

同学,你受教育这麽久了,你的教育体系是是不是让你活在很爽的人人都一样的想像中?

你有,友直,友谅,友多闻的朋友吗?这种朋友会让你「很不舒服」,但,却是改变自己的最好可能环境。

多读书,也是找好朋友,读书会让你看到「直、谅、多闻」。

你为什麽没有「直、谅、多闻」的朋友,可以回头看看自己,是不是可以接受「直、谅、多闻」的那种人。

有时,物以类聚。

所以,要突破自己,真的很难。

多做「善事」吧。积德可以累积智慧。

这是迷信吗?

我在不是排名前面的地方教书教很多年之后,往往会想,在这种环境,在这种学校和同学都相互标榜「你好棒」的环境,
人如何可能改变自己?

难。

所以,除了「多做善事」之外,我还真想不到其他方法。

《論語.季氏》#01/2022.07

 

《論語.季氏》01/2022.07
季氏將伐顓臾。冉有、季路見於孔子曰:「季氏將有事於顓臾。」孔子曰:「求!無乃爾是過與?夫顓臾,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為?」冉有曰:「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」孔子曰:「求!周任有言曰:『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』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?且爾言過矣。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於櫝中,是誰之過與?」冉有曰:「今夫顓臾,固而近於費。今不取,後世必為子孫憂。」孔子曰:「求!君子疾夫舍曰欲之,而必為之辭。丘也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蓋均無貧,和無寡,安無傾。夫如是,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。既來之,則安之。今由與求也,相夫子,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;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。而謀動干戈於邦內。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顓臾,而在蕭牆之內也。」
白話譯:
季氏要攻打顓臾,冉有、季路去見孔子說:「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。」孔子說:「冉求,這不是你的錯嗎?顓臾曾做過先王的東蒙主,而且就在魯國境內。是魯國的一部分,為何要打它?」冉有說:「季氏要打的,我二人都不想打。」孔子說:「冉求,有句老話說:『在其位就要盡其責,不然就辭職』,危險時不支持,跌倒時不攙扶,要你這個助手何用?而且,你還說錯了,虎兕跑出籠子,龜玉毀在盒中,是誰的錯?」冉有說:「現在顓臾城牆堅固,又離費城很近,現在不奪過來,將來會成為子孫的後患。」孔子說:「冉求,君子痛恨那種不說自己『想要』,卻要找理由辯解的人。我聽說有國有家的人,不怕錢少而怕不平均,不怕貧窮而怕不安定。因為,平均了就沒有貧窮,大家和睦就感覺不到人少,安定了就沒有危險。這樣,如果遠方的人不服,就用仁政招徠他們;來了之後,就要安撫他們。現在你二人輔助季氏,遠人不服卻不能招徠他們,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,反而想著在國內使用武力,我衹怕季孫的危險不在顓臾,而在自己的內部。」 (來源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)
很長的篇章。
如果你有看完,你在想什麼?
這是用德性來思考歷史現實。
如果你看歷史發展,你會去想說,歷史發展的軌跡和「人性德性之內容」有什麼關係嗎?
看起來有點像,又有點不像。
這是歷史哲學的基本思路。
歷各的發展,和人之德性、和理性、和「天理」之間,是有關係的嗎?
如果有,要如何來論證?
這點,黑格爾有做出歷史哲學的論述。王夫之的讀《通鑑論》,也是這種企圖下的思路。
我很喜歡讀王夫之的《讟通鑑論》和《宋論》。
如果,你真的相信,歷史的發展和「德性」之間,是有關係的?那麼,你就一定有「德性」嗎?
德性,可不是「社會主流共識」哦?
德性是一種對「天理」或「良知良能」的呼應?
是天理或是社會性主流,考驗著判斷著的「智慧」。而,如果依儒家來說,真正的知慧又立基於「德性」。
是歷史的發展,和人的德性,無關呢?
還是,歷史的發展,恰恰反應了說明了,人性成熟的曲曲折折。

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季氏》#03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3/2022.07
孔子曰:「祿之去公室,五世矣;政逮於大夫,四世矣;故夫三桓之子孫,微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中央喪失實權,已經五代了;權力落到大夫手中,已經四代了。所以三桓的子孫也衰微了。」

這是歷史的觀察。

歷史是變動的。

吉朋《羅馬帝國興亡史》:天底下沒有不滅的帝國。

正因為歷史是變動的,所以人會去問:這歷史是有以那一種方向而來變動嗎?

這一方向是有價值性意義性的嗎?如有,如何論證?

如果歷史是會變動,那麼讓歷史變動「推動力」是什麼?

這是歷史哲學。

回答歷史哲學的「理論或觀念」很多。馬克思理論,也是一種回應方向,黑格爾也有,儒學當然也有。


不過古典儒學沒有論證。

黑格爾的論證是用一種無法被「驗證」的「絕對精神」來當作「歷史變遷的動力」和「方向指引」,所以是唯心論。

馬克思從人的可見的可觀察的「經驗」來論證,勞動力,所以是「唯物的」。

歷史前進的方向是「勞動力的自由」。這是變歷變動方向的價值和意義。

嗯,想像一下,今天早上你起床,你就不用急著去做那你未必想去做的「工作」。

歷史變動之所以可能的「動力」,則是生產工具和生產所有權的矛盾。這也是經驗的到的現象。

儒家,人的「德性」最大可能的在社會中「自由的實踐」是「大同世界」。《禮記大同篇》就是這方向的描述。

「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;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、寡、孤、獨、廢疾者,皆有所養;」。

德性的最大可能社會化的實踐的矛盾的化解,也說明了歷史前進的動力。

妨礙人的「德性」的實踐的各種社會性障礙,終會在歷史中被克服。

王夫之的《讀通鑑論》《宋論》就是如此論證的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3/2022.07
孔子曰:「禄之去公室,五世矣;政逮于大夫,四世矣;故夫三桓之子孙,微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中央丧失实权,已经五代了;权力落到大夫手中,已经四代了。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。」

这是历史的观察。

历史是变动的。

吉朋《罗马帝国兴亡史》:天底下没有不灭的帝国。

正因为历史是变动的,所以人会去问:这历史是有以那一种方向而来变动吗?

这一方向是有价值性意义性的吗?如有,如何论证?

如果历史是会变动,那麽让历史变动「推动力」是什麽?

这是历史哲学。

回答历史哲学的「理论或观念」很多。马克思理论,也是一种回应方向,黑格尔也有,儒学当然也有。


不过古典儒学没有论证。

黑格尔的论证是用一种无法被「验证」的「绝对精神」来当作「历史变迁的动力」和「方向指引」,所以是唯心论。

马克思从人的可见的可观察的「经验」来论证,劳动力,所以是「唯物的」。

历史前进的方向是「劳动力的自由」。这是变历变动方向的价值和意义。

嗯,想像一下,今天早上你起床,你就不用急着去做那你未必想去做的「工作」。

历史变动之所以可能的「动力」,则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所有权的矛盾。这也是经验的到的现象。

儒家,人的「德性」最大可能的在社会中「自由的实践」是「大同世界」。《礼记大同篇》就是这方向的描述。

「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;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,皆有所养;」。

德性的最大可能社会化的实践的矛盾的化解,也说明了历史前进的动力。

妨碍人的「德性」的实践的各种社会性障碍,终会在历史中被克服。

王夫之的《读通鑑论》《宋论》就是如此论证的。




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季氏》#02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2/2022.07
孔子曰:「天下有道,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無道,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。自諸侯出,蓋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執國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則政不在大夫。天下有道,則庶人不議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天下太平時,實權都在中央。天下混亂時,實權都在地方。實權在省級,最多能傳十代,很少有不垮臺的;實權在市級,傳了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;縣級官員為所欲為,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臺的。天下太平,則實權不在地方;天下太平,則百姓不會抱怨社會。」

這是一種「歷史的觀察」,還是一種對理念的宣示?

先來看看,儒家有沒有理念?

有。

多著呢。

那麼,那些儒家的理念是如何來的?

是「天啟」的嗎?還是從歷史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,觀察而做出結論的?

是從歷史社會發展中得出的。

所以儒家重歷史,孔子做《春秋》,所以儒家重禮樂,而不是宗教制度。

為什麼儒家重視歷史社會發展的經驗值呢?又是以什麼標準來做為判斷的框架的呢?

良心的呈現,良心的直冒。所以,談仁、談性。這二者,都是從「個體身上」感受出來的。

但儒家之所以是具有「普世性」,是因為,良心是超越的、是形而上的、是普遍的。

所以「天下歸仁」。

這是一種從人人個體性身上開出的普遍性,而不是天啟的普遍性。

所以,人可以談修行,可以談禮樂、可以談教育、可以談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」。

所以,人能立地成佛,所以人能「非禮勿視」,所以人可以成聖。

所以,「天下有道,則庶人不議」。這是太平盛世,這是個體性的「仁心」都能有最好運作的社會。

這是儒家從歷史經驗而來的美好社會想像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2/2022.07
孔子曰:「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则政不在大夫。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天下太平时,实权都在中央。天下溷乱时,实权都在地方。实权在省级,最多能传十代,很少有不垮臺的;实权在市级,传了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;县级官员为所欲为,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臺的。天下太平,则实权不在地方;天下太平,则百姓不会抱怨社会。」

这是一种「历史的观察」,还是一种对理念的宣示?

先来看看,儒家有没有理念?

有。

多着呢。

那麽,那些儒家的理念是如何来的?

是「天启」的吗?还是从历史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,观察而做出结论的?

是从历史社会发展中得出的。

所以儒家重历史,孔子做《春秋》,所以儒家重礼乐,而不是宗教制度。

为什麽儒家重视历史社会发展的经验值呢?又是以什麽标准来做为判断的框架的呢?

良心的呈现,良心的直冒。所以,谈仁、谈性。这二者,都是从「个体身上」感受出来的。

但儒家之所以是具有「普世性」,是因为,良心是超越的、是形而上的、是普遍的。

所以「天下归仁」。

这是一种从人人个体性身上开出的普遍性,而不是天启的普遍性。

所以,人可以谈修行,可以谈礼乐、可以谈教育、可以谈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」。

所以,人能立地成佛,所以人能「非礼勿视」,所以人可以成圣。

所以,「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」。这是太平盛世,这是个体性的「仁心」都能有最好运作的社会。

这是儒家从历史经验而来的美好社会想像。



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2/2022.07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42/2022.07
師冕見,及階,子曰:「階也。」及席,子曰:「席也。」皆坐,子告之曰:「某在斯,某在斯。」師冕出。子張問曰:「與師言之道與?」子曰:「然。固相師之道也。」

白話譯:
魯國樂官來見孔子。走到臺階前,孔子說:「這是臺階。」走到坐席前,孔子說:「這是坐席。」都坐好後,孔子告訴他說:「某人在這,某人在那。」樂官走後,子張問:「這是同盲人交談的方法嗎?」孔子說:「是的,這就是幫助盲人的方法。」(來源https://ctext.org/analects/wei-ling-gong/zh)

記錄這一事件的人,有他的眼光。

大概一般人,都不會留意到這樣的小事。

大學時,教論語的王淮老師說,儒家的修行,人格就是藝術品。

你想要你的生命本身就是「藝術品」嗎?

什麼是藝術品的特色,「審美」。

藝術品為什麼有美感,是因為裡面「有什麼偉大的思想嗎」?

不是啦,那是「政治作品」。

藝術品,就是以其「自身的存在樣態」,讓看到的人「直觀地」產生了美感。

所以,人是有「氣質」的。


美是客觀外在而獨立的,好的藝術家,讓人在「看著藝術品」之同時,讓這客觀的美感,對主體呈現出來。

藝術品是以其「物件」之姿,來讓「美」呈現出來。

所以,美,不是人、凡事、凡物都有的。是人、作品、「物件」要去合乎美感法則,才有的。


人格,是客觀的。要合乎「人性或天理」,人這種肉身才能有美感呈現。

要有掌聲,不難,喊喊就有,跟跟主流就有。

要有美感,很難。一點都強迫不來。

修行,是人格美的創作方式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42/2022.07
师冕见,及阶,子曰:「阶也。」及席,子曰:「席也。」皆坐,子告之曰:「某在斯,某在斯。」师冕出。子张问曰:「与师言之道与?」子曰:「然。固相师之道也。」

白话译:
鲁国乐官来见孔子。走到臺阶前,孔子说:「这是臺阶。」走到坐席前,孔子说:「这是坐席。」都坐好后,孔子告诉他说:「某人在这,某人在那。」乐官走后,子张问:「这是同盲人交谈的方法吗?」孔子说:「是的,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法。」(来源https://ctext.org/analects/wei-ling-gong/zh)

记录这一事件的人,有他的眼光。

大概一般人,都不会留意到这样的小事。

大学时,教论语的王淮老师说,儒家的修行,人格就是艺术品。

你想要你的生命本身就是「艺术品」吗?

什麽是艺术品的特色,「审美」。

艺术品为什麽有美感,是因为裡面「有什麽伟大的思想吗」?

不是啦,那是「政治作品」。

艺术品,就是以其「自身的存在样态」,让看到的人「直观地」产生了美感。

所以,人是有「气质」的。


美是客观外在而独立的,好的艺术家,让人在「看着艺术品」之同时,让这客观的美感,对主体呈现出来。

艺术品是以其「物件」之姿,来让「美」呈现出来。

所以,美,不是人、凡事、凡物都有的。是人、作品、「物件」要去合乎美感法则,才有的。


人格,是客观的。要合乎「人性或天理」,人这种肉身才能有美感呈现。

要有掌声,不难,喊喊就有,跟跟主流就有。

要有美感,很难。一点都强迫不来。

修行,是人格美的创作方式。
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1/2022.07

 

《論語.衛靈公》41/2022.07
子曰:「辭達而已矣。」

這句,對於搞文學的人而言,不是氣死了嗎?

儒家從來不排斥藝術啊。

達,是什麼意思?講清楚就好。

主詞是「辭」,這是指文章、文學呢?還是指一般日常言語呢?

如果是文學,講不通的。

日常言語,「達」並不容易。我們喜歡講誇大的或諸如此類的表達。

這很正常。

但,從「修行」角度而言,有意識的去把話「講得不會言過其實」,這是一種修行意識的鍛練。

這樣的日子,有點苦,有點無聊,有點自我折磨。

但,修行如此。

佛學說,對身語意的重視和關照,也是同樣的「修行路數」。

大概我們會學得這是古人的八股。

但,這的確是會去「改變你自己而更向上提升視野和智慧」的實踐方法。

生命沒有去鍛練,為什麼自我改變而向上呢?難。

你試著去關照「辭達」這一行法。

很快的,你會看到你的變化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41/2022.07
子曰:「辞达而已矣。」

这句,对于搞文学的人而言,不是气死了吗?

儒家从来不排斥艺术啊。

达,是什麽意思?讲清楚就好。

主词是「辞」,这是指文章、文学呢?还是指一般日常言语呢?

如果是文学,讲不通的。

日常言语,「达」并不容易。我们喜欢讲夸大的或诸如此类的表达。

这很正常。

但,从「修行」角度而言,有意识的去把话「讲得不会言过其实」,这是一种修行意识的锻练。

这样的日子,有点苦,有点无聊,有点自我折磨。

但,修行如此。

佛学说,对身语意的重视和关照,也是同样的「修行路数」。

大概我们会学得这是古人的八股。

但,这的确是会去「改变你自己而更向上提升视野和智慧」的实践方法。

生命没有去锻练,为什麽自我改变而向上呢?难。

你试着去关照「辞达」这一行法。

很快的,你会看到你的变化。

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0/2022.07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40/2022.07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

這句,是「相信」的問題,而不是推理的問題。

相信,是一種價值的肯定,而「推理」和價值無關。

10元+10元=20元。

愉了別人的「10元+10元=20元」,是不對的。

推理是「謀」。而是不是愉了別人的錢則是「道」,是意義與價值的問題。

凡事,必然都是扣著意義的,這是古典的觀念,也是在做出「謀」之判斷時,一定要「共帶著」去思考的事。

現代人,很「進步」的現代人,把「效果」與「價值」分開,當做是進步的象徵。(偉伯)

阿多諾喜歡說,這是資本主義成為主流價傎下必然的現象。
因為,如果賺的每一塊錢都要去思考「意義」,那,資本主義就不可能存在。

資本主義愈發達,去意義化就必須愈發達,才行。但我們把這一現象給了一個美美的名詞:去魅化。

你大概也可以看到,愈是喊「進步的人」,愈愛到處去「去魅化」。

但,人是形而上的動物,沒有某種「意義」,總是少了什麼。

所以,現代人就發明了很多「文化產業」,天天在媒體中喊意義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40/2022.07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」

这句,是「相信」的问题,而不是推理的问题。

相信,是一种价值的肯定,而「推理」和价值无关。

10元+10元=20元。

愉了别人的「10元+10元=20元」,是不对的。

推理是「谋」。而是不是愉了别人的钱则是「道」,是意义与价值的问题。

凡事,必然都是扣着意义的,这是古典的观念,也是在做出「谋」之判断时,一定要「共带着」去思考的事。

现代人,很「进步」的现代人,把「效果」与「价值」分开,当做是进步的象徵。(伟伯)

阿多诺喜欢说,这是资本主义成为主流价傎下必然的现象。
因为,如果赚的每一块钱都要去思考「意义」,那,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存在。

资本主义愈发达,去意义化就必须愈发达,才行。但我们把这一现象给了一个美美的名词:去魅化。

你大概也可以看到,愈是喊「进步的人」,愈爱到处去「去魅化」。

但,人是形而上的动物,没有某种「意义」,总是少了什麽。

所以,现代人就发明了很多「文化产业」,天天在媒体中喊意义。


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9/2022.07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9/2022.07
子曰:「有教無類。」


對一位當老師的人而言,常想,孔子怎麼「敢」講出這一句。

如果只是講爽的,還可以講的更大聲一點,沒關係。可以說,什麼都是教什麼都是無類。

但,如果,在論語,在孔子,講出來的是「有意義的」,那就一定有目的性的可解釋,那就和我們現實的社會有著關係。

「無類」是什麼意思?

是指,對學生沒有分別,都是一樣的嗎?

怎麼可能。

一位老師如果這麼講,就是「偽」。真的,打開你的眼睛吧,學生程度不同,素質不同,理解能力不同。

對學生的沒有分別,「無類」,是一種自我幻想。

那麼,無類,是什麼意思?

《章句》:
人性皆善,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,氣習之染也。故君子有教,則人皆可以復於善,而不當復論其類之惡矣。

人性,這才是無類所指。

用我的話,無類,是指,人人都可一種「超越出目前自我」的可能性。這一點是相同的。

一位老師,如果,老師這二句字是有意義的,就在於讓學生知道:你目前的樣子不是最好的,你可以有超出現況的自己。

一位有智慧老帥,或說,「好」老師,是指能有方法讓學生「找出自己的方法」去超越出現在的自己。

如果你有讀佛典的法華經,經文中還提醒你,當你讓一位學生知道他目前是可以超越的,學生有可能是會討厭你的。

因為,你讓學生面對真正成長和變化的痛苦。

所以,你要忍。

所以,你在修行。

所以,你的生命在「學生的成長」幫助下,成長了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9/2022.07
子曰:「有教无类。」


对一位当老师的人而言,常想,孔子怎麽「敢」讲出这一句。

如果只是讲爽的,还可以讲的更大声一点,没关係。可以说,什麽都是教什麽都是无类。

但,如果,在论语,在孔子,讲出来的是「有意义的」,那就一定有目的性的可解释,那就和我们现实的社会有着关係。

「无类」是什麽意思?

是指,对学生没有分别,都是一样的吗?

怎麽可能。

一位老师如果这麽讲,就是「伪」。真的,打开你的眼睛吧,学生程度不同,素质不同,理解能力不同。

对学生的没有分别,「无类」,是一种自我幻想。

那麽,无类,是什麽意思?

《章句》:
人性皆善,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,气习之染也。故君子有教,则人皆可以復于善,而不当復论其类之恶矣。

人性,这才是无类所指。

用我的话,无类,是指,人人都可一种「超越出目前自我」的可能性。这一点是相同的。

一位老师,如果,老师这二句字是有意义的,就在于让学生知道:你目前的样子不是最好的,你可以有超出现况的自己。

一位有智慧老帅,或说,「好」老师,是指能有方法让学生「找出自己的方法」去超越出现在的自己。

如果你有读佛典的法华经,经文中还提醒你,当你让一位学生知道他目前是可以超越的,学生有可能是会讨厌你的。

因为,你让学生面对真正成长和变化的痛苦。

所以,你要忍。

所以,你在修行。

所以,你的生命在「学生的成长」帮助下,成长了。


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8/2022.07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8/2022.07
子曰:「事君,敬其事而後其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對待工作,先要把事做好,然後再談報酬。」

翻譯的很差,哈。

文言文,意義更多一點。

儒家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「修行」。

工作,薪水很重要,錢多,不是壞事。

但,工作,除了拿錢之外,還有什麼是對你有助益的。

敬。

對長官有敬,對工作內容有敬。這並不是容易的事。

你也可以不要如此。沒人能拿你怎樣。甚至,你的工作果效也未必差,即使沒有「敬」。

但,在工作中,如果,敬字也能被帶進去你的思考和反觀的過程,
你就不只是拿薪水而已,這樣的效果。

你還會在工作中「更好的成長」,「更好的人格成熟」,「更好的讓自己視野打開」。

這,對未來的可能性,就更有幫助了。

敬,是儒學中,重要的字眼,也是行法。

把敬字帶入工作中,你就一邊賺錢,一邊讓生命的能力和視野,擴大。

二者,合而為一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8/2022.07
子曰:「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对待工作,先要把事做好,然后再谈报酬。」

翻译的很差,哈。

文言文,意义更多一点。

儒家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「修行」。

工作,薪水很重要,钱多,不是坏事。

但,工作,除了拿钱之外,还有什麽是对你有助益的。

敬。

对长官有敬,对工作内容有敬。这并不是容易的事。

你也可以不要如此。没人能拿你怎样。甚至,你的工作果效也未必差,即使没有「敬」。

但,在工作中,如果,敬字也能被带进去你的思考和反观的过程,
你就不只是拿薪水而已,这样的效果。

你还会在工作中「更好的成长」,「更好的人格成熟」,「更好的让自己视野打开」。

这,对未来的可能性,就更有帮助了。

敬,是儒学中,重要的字眼,也是行法。

把敬字带入工作中,你就一边赚钱,一边让生命的能力和视野,扩大。

二者,合而为一。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7/2022.07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7/2022.07
子曰:「君子貞而不諒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忠大節而不計小信。」

這當然就是有得吵的句子。

什麼是貞,而什麼又是諒?

看看古人如何解。《章句》:
貞,正而固也。諒,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。

「正」、「是非」。還是很清楚的被提及的。

某一種現代式的說法是:目的和手段的問題?

但,核心是,人又如何的能夠去告訴自己,在要做出「決擇」的艱困當下,所下的判斷是能「挺住」正和是非的原則呢?

人,厲害之處,不就是能為自己做出各種解釋嗎?

對儒家而言,忠與是非,是來自良心的聲音。

用「熊十力」以及牟宗三新儒家學派的說法,良心的聲音是「當下呈現的」,而不是推理來的。

正因為是「當下呈現」,所以是超越的抉斷力量,而不是利害的考量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7/2022.07
子曰:「君子贞而不谅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忠大节而不计小信。」

这当然就是有得吵的句子。

什麽是贞,而什麽又是谅?

看看古人如何解。《章句》:
贞,正而固也。谅,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。

「正」、「是非」。还是很清楚的被提及的。

某一种现代式的说法是:目的和手段的问题?

但,核心是,人又如何的能够去告诉自己,在要做出「决择」的艰困当下,所下的判断是能「挺住」正和是非的原则呢?

人,厉害之处,不就是能为自己做出各种解释吗?

对儒家而言,忠与是非,是来自良心的声音。

用「熊十力」以及牟宗三新儒家学派的说法,良心的声音是「当下呈现的」,而不是推理来的。

正因为是「当下呈现」,所以是超越的抉断力量,而不是利害的考量。


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6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6/2022.06
子曰:「當仁不讓於師。」

師,是指老師,象徵起來說,是指某種社會化的權威。

仁,是內在的真理性追求。

《章句》:
蓋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為之,非有爭也,何遜之有?

師,是指維持外在社會化穩定必要的權力架構。

這起看起來,好像有「內」「外」的二種對立。

但對儒家而言,將內在真理性的感受,能以外在的形式或對象化的形式,展現出來,是人生意義之所在。

人生意義之所在,是指,你死的時候,會是處於一種「心安」的狀態。

內、外,需要的是,並不是對立狀態下的對另一方的某種「克服」,而是超越於對立的另一種辨證性的可能之存在。

辨證,是一種轉化,轉化是把「對立面」也成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國中,不同於國小。國中,在質性上是不同於國小。但國中是把國小包含進來的而更上一層的過程。

只有把對立面也包含進來的過程,才能看到「向著更有意義的向上」的轉化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6/2022.06
子曰:「当仁不让于师。」

师,是指老师,象徵起来说,是指某种社会化的权威。

仁,是内在的真理性追求。

《章句》:
盖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为之,非有争也,何逊之有?

师,是指维持外在社会化稳定必要的权力架构。

这起看起来,好像有「内」「外」的二种对立。

但对儒家而言,将内在真理性的感受,能以外在的形式或对象化的形式,展现出来,是人生意义之所在。

人生意义之所在,是指,你死的时候,会是处于一种「心安」的状态。

内、外,需要的是,并不是对立状态下的对另一方的某种「克服」,而是超越于对立的另一种辨证性的可能之存在。

辨证,是一种转化,转化是把「对立面」也成为自己的一部分。

国中,不同于国小。国中,在质性上是不同于国小。但国中是把国小包含进来的而更上一层的过程。

只有把对立面也包含进来的过程,才能看到「向着更有意义的向上」的转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