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37/ 2021.06


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
就不譯了。
很美的,譯了就不傳神。

坦蕩蕩,很不容易。

我們或多或少,都有,不想講出去的事;
或多或少,都有不願意讓人知道的事。

這些,都是無法讓人「坦蕩蕩」的事。

這種事情多了,人很難不去活得「到處防別人」。
那,不是美的生活節奏。

坦蕩蕩的事,就是能和別人「分享」的事,
只有能和別人分享的事,才是「美的」。

正如同藝術品的美,就一定不會有只有你感受到。

大學論孟老師王淮,講了一句,我記得深:
修行,就是讓人格成為藝術品。

基督教的語言中,有一句,也很傳神:
讓你的生命像是耶穌的樣式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6/ 2021.06
子曰:「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」

就不译了。
很美的,译了就不传神。

坦荡荡,很不容易。

我们或多或少,都有,不想讲出去的事;
或多或少,都有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。

这些,都是无法让人「坦荡荡」的事。

这种事情多了,人很难不去活得「到处防别人」。
那,不是美的生活节奏。

坦荡荡的事,就是能和别人「分享」的事,
只有能和别人分享的事,才是「美的」。

正如同艺术品的美,就一定不会有只有你感受到。

大学论孟老师王淮,讲了一句,我记得深:
修行,就是让人格成为艺术品。

基督教的语言中,有一句,也很传神:
让你的生命像是耶稣的样式。

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述而》 #36/ 2021.06


子曰:「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奢侈就會驕狂,節約就會寒酸,與其驕狂,寧可寒酸。」


這句,是人生格言。亦即是,如果我們依著去思考人生行事的某些下判斷的準則,
或是,當作自己的行為標準,
那這就是格言。
理論上是預設,這是對你好的。

你有感覺到,這些句子所要求的東東,是「對你好的」嗎?

你,或許更想活出那種和這句子不太一樣的人生姿態。

孔子憑什麼提出這樣的一種人生行事之判準?

這樣談,總是要有所依據吧?那麼,這樣被提出的理論性上的思考是什麼?

為什麼「固」會好於「孫」呢?

這樣的思考是一種哲學性的思考?讀論語,在我們這種時代,這種不太相信「古人說」的時代,「推論」是必要的理解過程。雖然,未必是「唯一的」過程。

我們來看,孔子是把什麼和什麼連在一起而進行推理。

奢侈,是連著,驕狂。
亦即,如果,驕狂是人生中「不太好」的一種性格,那麼,我們是不是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為會「速進」驕狂的產生呢?

奢。

為什麼?孔子,沒有「推理的」回答。

現代人,則往往要求「推理」的說明。

在這裡,我並不想推理說明。
但,如果,我們從切身的生活經驗中,也可以「同感」孔子所提出的「現象原則」,那麼,孔子就是為我們說了出什麼人生的某種生命結構。

人,是有結構的。
人,真的不是你想像中的自由意志。

死不死,不由你啊。

由奢到孫,也往往由不得你。那是生命的結構。

**
子曰:「奢则不孙,俭则固。与其不孙也,宁固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奢侈就会骄狂,节约就会寒酸,与其骄狂,宁可寒酸。」


这句,是人生格言。亦即是,如果我们依着去思考人生行事的某些下判断的准则,
或是,当作自己的行为标准,
那这就是格言。
理论上是预设,这是对你好的。

你有感觉到,这些句子所要求的东东,是「对你好的」吗?

你,或许更想活出那种和这句子不太一样的人生姿态。

孔子凭什么提出这样的一种人生行事之判准?

这样谈,总是要有所依据吧?那么,这样被提出的理论性上的思考是什么?

为什么「固」会好于「孙」呢?

这样的思考是一种哲学性的思考?读论语,在我们这种时代,这种不太相信「古人说」的时代,「推论」是必要的理解过程。虽然,未必是「唯一的」过程。

我们来看,孔子是把什么和什么连在一起而进行推理。

奢侈,是连着,骄狂。
亦即,如果,骄狂是人生中「不太好」的一种性格,那么,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为会「速进」骄狂的产生呢?

奢。

为什么?孔子,没有「推理的」回答。

现代人,则往往要求「推理」的说明。

在这里,我并不想推理说明。
但,如果,我们从切身的生活经验中,也可以「同感」孔子所提出的「现象原则」,那么,孔子就是为我们说了出什么人生的某种生命结构。

人,是有结构的。
人,真的不是你想象中的自由意志。

死不死,不由你啊。

由奢到孙,也往往由不得你。那是生命的结构。


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述而》 #35/ 2021.06


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「有諸?」子路對曰:「有之。誄曰:『禱爾于上下神祇。』」子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生重病,子路祈禱。孔子說:「有這回事嗎?」子路:「有的。我祈禱上天保佑您平安。」孔子說:「我早就祈禱了。」


這句,我想先看古人怎麼解釋。

《章句》:
禱者,悔過遷善,以祈神之佑也。無其理則不必禱,既曰有之,則聖人未嘗有過,無善可遷。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,故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
這句,真的是傳統文化中對形而上的概括。

「無其理則不必禱」。理在先!

但,我更會想知的是,這句,為什麼要記下來。

這種想法,是很傳統的想法,「理在先」;似乎並不是有太讓人感受到什麼之處。

記錄者,沒有感覺,是不會記錄的。

這句,是要彰顯孔子「理在先」這種想法嗎?

還是,要去記下,學生對孔子的一種情感流露之表現!

子路是怎麼回答的呢?

子路並不是用自己的話來說,而是引用了一句典故。
《疏》:《誄》,禱篇名。

子路當然知道孔子的想法。當然知道,甚至都預期到了孔子會如何回答。

所以,他引用「典故」。

子路為什麼不說,想幫老師禱;而是反而用了典故來說明呢?

他知道大概孔子會反諷吧。所以,他用了典故。

這種情感,更讓人動容。所以,記下來這畫面了。

坦坦蕩蕩的感情,必發乎理!

儒學向來不排斥感性的。

《中庸》: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



《論語.述而》 35/ 2021.06
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「有諸?」子路對曰:「有之。誄曰:『禱爾于上下神祇。』」子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生重病,子路祈禱。孔子說:「有這回事嗎?」子路:「有的。我祈禱上天保佑您平安。」孔子說:「我早就祈禱了。」

**
这句,我想先看古人怎么解释。

《章句》:
祷者,悔过迁善,以祈神之佑也。无其理则不必祷,既曰有之,则圣人未尝有过,无善可迁。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,故曰:「丘之祷久矣。」

这句,真的是传统文化中对形而上的概括。

「无其理则不必祷」。理在先!

但,我更会想知的是,这句,为什么要记下来。

这种想法,是很传统的想法,「理在先」;似乎并不是有太让人感受到什么之处。

记录者,没有感觉,是不会记录的。

这句,是要彰显孔子「理在先」这种想法吗?

还是,要去记下,学生对孔子的一种情感流露之表现!

子路是怎么回答的呢?

子路并不是用自己的话来说,而是引用了一句典故。
《疏》:《诔》,祷篇名。

子路当然知道孔子的想法。当然知道,甚至都预期到了孔子会如何回答。

所以,他引用「典故」。

子路为什么不说,想帮老师祷;而是反而用了典故来说明呢?

他知道大概孔子会反讽吧。所以,他用了典故。

这种情感,更让人动容。所以,记下来这画面了。

坦坦荡荡的感情,必发乎理!

儒学向来不排斥感性的。

《中庸》: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

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34/ 2021.06


子曰:「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。」公西華曰:「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說我是聖人和仁人,我豈敢當?不過,永不滿足地踐履德性,不厭其煩地教導學生。則可以這麽說。」公西華說:「這正是我們做不到的。」

這句,你也可以說是孔子的「自謙之詞」。 

人,總是不要太自我彰顯,一般人會這麼認為。

但,孔子在論語中的這種表述方式,真的和謙虛之表現,沒有什麼關係。

這是一種「表達真理」的語言模式。換言之,用這樣的「語言形態」來說出儒學所指向的德性之根基。

這和上一節,子曰:「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,是同一路數的表達手法。

德性,並不是一種「物」。德性是一種「關係的呈現」。德性是「肉身的人」和「人存在之真理」之間的一種「關係的呈現樣態」。

肉身的人,以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這種呈現樣態,來凸顯出,人,是有「居於真理」之可能性。

正如同,居住。

居住,不是一個「物」。人不會「獲得」居住。人只能「在」居住。

當你「在居住」中,居住之真理,藉由你的肉身之呈現,而被表現了出來。


「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」之當下,你在生命的真理中。

而生命之真理一但和你「發生關係」,對你而來,必然而來的感受是「不倦、不厭」。

不倦、不厭。

不要小看這二詞。

這世界,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你「不倦、不厭」。只要是「對象性」的物,都會倦與厭。

唯獨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不會。那是,「關係」,而不是「物」。

如果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讓你倦了,厭了。
那恰恰說明了,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這些對你而言,只是「物」。只是你的社交工具,罷了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4/ 2021.06
子曰:「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。」公西华曰:「正唯弟子不能学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说我是圣人和仁人,我岂敢当?不过,永不满足地践履德性,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。则可以这么说。」公西华说:「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。」

这句,你也可以说是孔子的「自谦之词」。 

人,总是不要太自我彰显,一般人会这么认为。

但,孔子在论语中的这种表述方式,真的和谦虚之表现,没有什么关系。

这是一种「表达真理」的语言模式。换言之,用这样的「语言形态」来说出儒学所指向的德性之根基。

这和上一节,子曰:「文,莫吾犹人也。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」,是同一路数的表达手法。

德性,并不是一种「物」。德性是一种「关系的呈现」。德性是「肉身的人」和「人存在之真理」之间的一种「关系的呈现样态」。

肉身的人,以「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」这种呈现样态,来凸显出,人,是有「居于真理」之可能性。

正如同,居住。

居住,不是一个「物」。人不会「获得」居住。人只能「在」居住。

当你「在居住」中,居住之真理,藉由你的肉身之呈现,而被表现了出来。


「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」之当下,你在生命的真理中。

而生命之真理一但和你「发生关系」,对你而来,必然而来的感受是「不倦、不厌」。

不倦、不厌。

不要小看这二词。

这世界,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「不倦、不厌」。只要是「对象性」的物,都会倦与厌。

唯独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不会。那是,「关系」,而不是「物」。

如果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让你倦了,厌了。
那恰恰说明了,「真理」、「德性」、「上帝」,这些对你而言,只是「物」。只是你的社交工具,罢了。


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述而》 #33/ 2021.06


子曰:「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就理論、知識的獲得方面,我還可以;在德性的踐履方面,我卻做得不夠。」

一般而言,
這句,可以是自謙之詞。
也可以是,一句,鼓勵的話。

慢慢的,我讀論語,如果有一個可見的大方向思維上之改變,
那就是,
論語中並沒有「自謙」或是「鼓勵」之詞,
並沒有,
論語中就是很真實對「真理」之語言式的呈現。

我這種說法,也是我的真實感受。

「文,莫吾猶人也。」這句,是如此,隔行如隔山,理論知識也是。

「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這句,如果不是自謙之詞,那麼,這句在表達什麼「真理」內容。

基督教中,很強調「上帝」與人之間的本質性上的不可跨越性。

這是現代性的人,很不喜歡的說法。但,你不喜歡,就一定不是對真理的某種表述嗎?

「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對我而言,也是這樣的意思。

德性實踐,總是或多或少會有被實踐出來的,為什麼會說,「吾未之有得」呢?

如果這不是自謙,就是偽言。

把字眼改一下,可能更接近孔子的原意: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「純粹」也。

德性的實踐,不是「有、沒有」的問題,而是純粹、不純粹的問題。

正如同美學中的美之發問,一樣。我們常問,這美,是不是純粹的美。

人只能不斷實踐地接近德性之純粹。正如同,齊克果所表述的,人只能不斷的去地成為基督徒。

人,是「向死的存在」,是「有死者」。這種形式的「此在」(海德格爾術語),只能是真理的「守護者」。

人,一旦自認為是真理者,往往都是歷史中大災難狀況的一部分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3/ 2021.06
子曰:「文,莫吾犹人也。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就理论、知识的获得方面,我还可以;在德性的践履方面,我却做得不够。」

一般而言,
这句,可以是自谦之词。
也可以是,一句,鼓励的话。

慢慢的,我读论语,如果有一个可见的大方向思维上之改变,
那就是,
论语中并没有「自谦」或是「鼓励」之词,
并没有,
论语中就是很真实对「真理」之语言式的呈现。

我这种说法,也是我的真实感受。

「文,莫吾犹人也。」这句,是如此,隔行如隔山,理论知识也是。

「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」这句,如果不是自谦之词,那么,这句在表达什么「真理」内容。

基督教中,很强调「上帝」与人之间的本质性上的不可跨越性。

这是现代性的人,很不喜欢的说法。但,你不喜欢,就一定不是对真理的某种表述吗?

「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」对我而言,也是这样的意思。

德性实践,总是或多或少会有被实践出来的,为什么会说,「吾未之有得」呢?

如果这不是自谦,就是伪言。

把字眼改一下,可能更接近孔子的原意: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「纯粹」也。

德性的实践,不是「有、没有」的问题,而是纯粹、不纯粹的问题。

正如同美学中的美之发问,一样。我们常问,这美,是不是纯粹的美。

人只能不断实践地接近德性之纯粹。正如同,齐克果所表述的,人只能不断的去地成为基督徒。

人,是「向死的存在」,是「有死者」。这种形式的「此在」(海德格尔术语),只能是真理的「守护者」。

人,一旦自认为是真理者,往往都是历史中大灾难状况的一部分。

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32/ 2021.06


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

白話譯:
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,如果別人唱得好,就必定要他再唱,然後自己跟著唱。

這句是我很喜歡的句子之一。

既是修行,又是日常生活;即是德性,又是美的畫面。

由德性而開展出來的畫面,必定是「美的」。

「真」正的德性呈現,是「善」的根源,也必然會是「美」的媒介物。

我會有一種莫名的喜好,還有另外二點,是我做不到的。

一、「必使反之」。即,請別人再唱一次。

能欣賞別人的美。

這事,真的不難;只要你腦袋中沒有太多「意識形態」就成了。

但,要人沒有太多「意識形態」,似乎也不容易。

二、「而後和之」。即,跟著唱。

這不容易啊。

覺得是善的、是美的,於是我們就依著美的感受跟著做。


是的,我不覺得我容易的去做到。

和自己的人在一起,沒有問題;但和「不是自己一邊的」人在一起,就未必做得到。

德性的前題是:人皆性善。

無法具有「普世性」的東東,無法是德性的;不管你去「造成區分」的理由是什麼!

換言之,能「雙標」的東東,就不會是真、善、美的。

如果修行這種字眼對你是有意義的,那麼去「視人如己」其實是最基本的修行敲門磚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2/ 2021.06
子与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后和之。

白话译:
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,如果别人唱得好,就必定要他再唱,然后自己跟着唱。

这句是我很喜欢的句子之一。

既是修行,又是日常生活;即是德性,又是美的画面。

由德性而开展出来的画面,必定是「美的」。

「真」正的德性呈现,是「善」的根源,也必然会是「美」的媒介物。

我会有一种莫名的喜好,还有另外二点,是我做不到的。

一、「必使反之」。即,请别人再唱一次。

能欣赏别人的美。

这事,真的不难;只要你脑袋中没有太多「意识形态」就成了。

但,要人没有太多「意识形态」,似乎也不容易。

二、「而后和之」。即,跟着唱。

这不容易啊。

觉得是善的、是美的,于是我们就依着美的感受跟着做。


是的,我不觉得我容易的去做到。

和自己的人在一起,没有问题;但和「不是自己一边的」人在一起,就未必做得到。

德性的前题是:人皆性善。

无法具有「普世性」的东东,无法是德性的;不管你去「造成区分」的理由是什么!

换言之,能「双标」的东东,就不会是真、善、美的。

如果修行这种字眼对你是有意义的,那么去「视人如己」其实是最基本的修行敲门砖。


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述而》 #31/ 2021.06


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?孔子曰:「知禮。」孔子退,揖巫馬期而進之,曰:「吾聞君子不黨,君子亦黨乎?君取於吳為同姓,謂之吳孟子。君而知禮,孰不知禮?」巫馬期以告。子曰:「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」

白話譯:
陳司敗問:「昭公知禮嗎?」孔子說:「知禮。」孔子走後,陳司敗對巫馬期說:「我聽說君子不袒護人,君子也袒護人嗎?昭公娶了一個吳國人做夫人,也姓姬,他卻將她改名換姓,叫她吳孟子。他也知禮,誰不知禮?」巫馬期把這話告訴了孔子,孔子說:「我真幸運,一有錯,就必定有人知道。」

這是一個關於孔子的小故事。

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出來,難是難在這句:「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」

「幸運!」

如果這不是一種文青式的語言,那麼,這樣的一種人格呈現模式,就令人佩服了。

老樣子,我讀論語,愛依我當年所學王淮老師的問法:如何可能?

要有這樣的氣度,不易啊。這是和人的習氣相反的。我們往往傾向於藏惡,人性如此。

但,什麼力量讓我們願意去「逆」習氣呢?這很苦啊。

除非你感受到,在「逆習氣」的過程中,生命真的發生了變化,
你感受到,這種變化帶來一種新的生命喜樂和人生觀看的高度。

真能如此,自然就會有「逆習氣」的動力。

因為那不是純然的一種忍受痛苦而已,那是一種生命向更好變化方向前進的過程。
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1/ 2021.06
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?孔子曰:「知礼。」孔子退,揖巫马期而进之,曰:「吾闻君子不党,君子亦党乎?君取于吴为同姓,谓之吴孟子。君而知礼,孰不知礼?」巫马期以告。子曰:「丘也幸,苟有过,人必知之。」

白话译:
陈司败问:「昭公知礼吗?」孔子说:「知礼。」孔子走后,陈司败对巫马期说:「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,君子也袒护人吗?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,也姓姬,他却将她改名换姓,叫她吴孟子。他也知礼,谁不知礼?」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,孔子说:「我真幸运,一有错,就必定有人知道。」

这是一个关于孔子的小故事。

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出来,难是难在这句:「丘也幸,苟有过,人必知之。」

「幸运!」

如果这不是一种文青式的语言,那么,这样的一种人格呈现模式,就令人佩服了。

老样子,我读论语,爱依我当年所学王淮老师的问法:如何可能?

要有这样的气度,不易啊。这是和人的习气相反的。我们往往倾向于藏恶,人性如此。

但,什么力量让我们愿意去「逆」习气呢?这很苦啊。

除非你感受到,在「逆习气」的过程中,生命真的发生了变化,
你感受到,这种变化带来一种新的生命喜乐和人生观看的高度。

真能如此,自然就会有「逆习气」的动力。

因为那不是纯然的一种忍受痛苦而已,那是一种生命向更好变化方向前进的过程。



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述而》 #30/ 2021.05


子曰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」

這句,很多人都將之視為是儒學的「大綱」。

我也是如此肯認的。

這句,名詞是仁,動詞有三個重點,「遠」、「欲」、「至」。

一種最切身的現象來符合這種描述詞的是:良心呈現,或審美。

「仁」,ok,先當作是人本身會有的一種被感受到的「作用力」。

這種作用力有三個「呈現樣態」的動詞,亦即,「遠」、「欲」、「至」,以這樣的三角關係共構而呈現。

用量子力學中「量子糾緾」的談法,可以說是「三角糾緾」。換言之,三者並不是「相互獨立的」,而是「相互奠基」的。

所以,「遠」嗎?哦,不遠。根本就是「與你同在」。但,你卻「看不到」。換言之,是「存在」但沒有被「看到」。這不難理解,紅外線,就是如此。

所以,在什麼狀況下,「仁」會現身,亦即,仁會呈現出來給你看到。

注意,不是你「想去」看到,而是仁呈現出來後,被你感受到。這種動作樣態,良心的運作如此,去感受到某種藝術品的「美」,也是如此。

良心跑出來了對你「發聲」,你感受到了,所以良心是「超越的」,所以才能是「價值的根源」。

一幅畫是什麼感受,美不美啊,不是你去「決定的」。而是「美跑出來了」,你感受到了。

所以,美學才能談「自律」。

這現象樣態是「欲」。亦即,這是被「感受」到的,而不是「推理出來的」。是「感性」的。

失戀的「痛」是先被「感受到的」,即「欲」,然後你才進行解釋推理的。即感受到了之後,而你用推理對之回應,即解釋。

「至」是回應,是「感受」走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覺得某種良心不安,就不去做了,這就是「人生的價值呈現」,亦即「至」。
藝術器的「美」跑出來了,你露齒而笑,「至」。

價值、意義,於是走到了光天化之日下,即,現身了。

所以,宋儒才能說:人皆可以成為聖人。不要小看這句,這句是哲學式的莊嚴。

所以,這句才是儒學的大綱: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30/ 2021.05
子曰: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」

这句,很多人都将之视为是儒学的「大纲」。

我也是如此肯认的。

这句,名词是仁,动词有三个重点,「远」、「欲」、「至」。

一种最切身的现象来符合这种描述词的是:良心呈现,或审美。

「仁」,ok,先当作是人本身会有的一种被感受到的「作用力」。

这种作用力有三个「呈现样态」的动词,亦即,「远」、「欲」、「至」,以这样的三角关系共构而呈现。

用量子力学中「量子纠緾」的谈法,可以说是「三角纠緾」。换言之,三者并不是「相互独立的」,而是「相互奠基」的。

所以,「远」吗?哦,不远。根本就是「与你同在」。但,你却「看不到」。换言之,是「存在」但没有被「看到」。这不难理解,红外线,就是如此。

所以,在什么状况下,「仁」会现身,亦即,仁会呈现出来给你看到。

注意,不是你「想去」看到,而是仁呈现出来后,被你感受到。这种动作样态,良心的运作如此,去感受到某种艺术品的「美」,也是如此。

良心跑出来了对你「发声」,你感受到了,所以良心是「超越的」,所以才能是「价值的根源」。

一幅画是什么感受,美不美啊,不是你去「决定的」。而是「美跑出来了」,你感受到了。

所以,美学才能谈「自律」。

这现象样态是「欲」。亦即,这是被「感受」到的,而不是「推理出来的」。是「感性」的。

失恋的「痛」是先被「感受到的」,即「欲」,然后你才进行解释推理的。即感受到了之后,而你用推理对之响应,即解释。

「至」是回应,是「感受」走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觉得某种良心不安,就不去做了,这就是「人生的价值呈现」,亦即「至」。
艺术器的「美」跑出来了,你露齿而笑,「至」。

价值、意义,于是走到了光天化之日下,即,现身了。

所以,宋儒才能说:人皆可以成为圣人。不要小看这句,这句是哲学式的庄严。

所以,这句才是儒学的大纲: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



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29/ 2021.05


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子曰:「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!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」


白話譯:
有個地方風氣不好,該地的一個少年卻得到了孔子的接見,學生們都很疑惑。孔子說:「肯定他的進步,不等於認同他過去的錯誤,何必糾著別人的過往不放呢?人家改了,要肯定他有進步,過去的就不要提了。」

對,從某個角度,這有點老生常談。

講,人人都會;做,難如登天。

如何「去做到」是修行;研究如何去做到的方法,是修行論。

讓你可以「做得下去」的方法,就是你的行法。

打坐,唸佛,法會,是行法;兄友弟恭,是行法;禱告、聖餐,是行法。

讀書、思辨,當然也是行法。

能不能做到,有什麼關係嗎?

很多人,可能無關係;
但,對某些人而言,生命的意義,就在於「做到了這些對自己要求的生命規範」。

在內,不在外。

一旦如此,你就開了一個心眼,可以更多地去讀古典文本,經典文本。

古代經典,更多地就是在討論,人如何去實踐而有生命的意義。

人人都渴望生命的意義,只是「現代人」,把意義的生成方式認為是「得到什麼外在的東東」,
從,包包、愛情、口號、觀念、想法和愛XX。

任何追求外在的意義充滿之行為,都不是來自內在的自發力量,
都會滲漏,都會感到「空泛」,於是像流行一樣的,把之前的東東,唯恐不急的丟掉。

什麼是修行之呈現樣態,如此文,
《章句》:程子曰:「聖人待物之洪如此。」

「聖人」啊,凡人談何容易!
所以我很喜歡一句:原諒別人是上帝的禮物。

這有多難啊。所以,才無比莊嚴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8/ 2021.05
互乡难与言,童子见,门人惑。子曰:「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,唯何甚!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」

白话译:
有个地方风气不好,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,学生们都很疑惑。孔子说:「肯定他的进步,不等于认同他过去的错误,何必纠着别人的过往不放呢?人家改了,要肯定他有进步,过去的就不要提了。」

对,从某个角度,这有点老生常谈。

讲,人人都会;做,难如登天。

如何「去做到」是修行;研究如何去做到的方法,是修行论。

让你可以「做得下去」的方法,就是你的行法。

打坐,念佛,法会,是行法;兄友弟恭,是行法;祷告、圣餐,是行法。

读书、思辨,当然也是行法。

能不能做到,有什么关系吗?

很多人,可能无关系;
但,对某些人而言,生命的意义,就在于「做到了这些对自己要求的生命规范」。

在内,不在外。

一旦如此,你就开了一个心眼,可以更多地去读古典文本,经典文本。

古代经典,更多地就是在讨论,人如何去实践而有生命的意义。

人人都渴望生命的意义,只是「现代人」,把意义的生成方式认为是「得到什么外在的东东」,
从,包包、爱情、口号、观念、想法和爱XX。

任何追求外在的意义充满之行为,都不是来自内在的自发力量,
都会渗漏,都会感到「空泛」,于是像流行一样的,把之前的东东,唯恐不急的丢掉。

什么是修行之呈现样态,如此文,
《章句》:程子曰:「圣人待物之洪如此。」

「圣人」啊,凡人谈何容易!
所以我很喜欢一句:原谅别人是上帝的礼物。

这有多难啊。所以,才无比庄严。

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述而》 #28/ 2021.05


子曰:「蓋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無是也。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,多見而識之,知之次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有人,不瞭解情況就冒然行事,我不會。多聽,擇取更好的建議;多看,把更多細節記下來。是掌握知識的不錯方法。」

這裡,我會好奇。孔子為什麼忽然有這樣的內容被講出來。

這是對話體,所以前面應有一些「對話內容」,才能引出孔子這樣的回答。

因為沒有前文,這句,就有點摸不著頭緒之感。

孔子談出了二種他的處世態度。

一是,「不知而作」,這即是沒有好好研究情況就衝著去做。孔子說,他沒有這樣。

這是對某一種處事狀況的描述。

於是,孔子就說了,要何才能避免「不知而作」之發生。

多讀書。多研究,多參考。「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,多見而識之」。

這好像也沒有什麼了不起,大家都知道。雖然未必做得到。

最後一句,才是重點:知之次也。次是什麼意思呢?

《章句》:
如此者雖未能實知其理,亦可以次於知之者也。

次於知。亦即,這是一種比「知」而言,較為差的一種學習方式。

那麼,「知」又是什麼?

《疏》:
多見,擇善而志之,能如此者,比天生知之可以為次也。

所以,「知」是天生之知。依我的理解,知是指一種對德性的體悟,所以才能稱之為天生之知。如果轉用到知識論來談,就是指人要一種貫通式的對知識的掌握。「實知其理」。

貫通式的對知識的掌握。這是古代對「知」的理解。

顯然,就我們這時代而言,孔子這種表述方式大有「泛道德主義」之嫌。

但,這是我們這時代對分科學問的「主流意識形態」。

學問是要貫穿的,搜集資料不是「知」。

對儒家而言,貫穿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所以,在這裡又藉著某種對話的機會,表述出來。

不過,我愛追問: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想去「貫穿知識」的衝動方向。

因為,人是德性實踐的一種可能性動物。德性實踐恰恰是一種實穿迷障的作用力。
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7/ 2021.05
子曰:「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有人,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,我不会。多听,择取更好的建议;多看,把更多细节记下来。是掌握知识的不错方法。」

这里,我会好奇。孔子为什么忽然有这样的内容被讲出来。

这是对话体,所以前面应有一些「对话内容」,才能引出孔子这样的回答。

因为没有前文,这句,就有点摸不着头绪之感。

孔子谈出了二种他的处世态度。

一是,「不知而作」,这即是没有好好研究情况就冲着去做。孔子说,他没有这样。

这是对某一种处事状况的描述。

于是,孔子就说了,要何才能避免「不知而作」之发生。

多读书。多研究,多参考。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」。

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,大家都知道。虽然未必做得到。

最后一句,才是重点:知之次也。次是什么意思呢?

《章句》:
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,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。

次于知。亦即,这是一种比「知」而言,较为差的一种学习方式。

那么,「知」又是什么?

《疏》:
多见,择善而志之,能如此者,比天生知之可以为次也。

所以,「知」是天生之知。依我的理解,知是指一种对德性的体悟,所以才能称之为天生之知。如果转用到知识论来谈,就是指人要一种贯通式的对知识的掌握。「实知其理」。

贯通式的对知识的掌握。这是古代对「知」的理解。

显然,就我们这时代而言,孔子这种表述方式大有「泛道德主义」之嫌。

但,这是我们这时代对分科学问的「主流意识形态」。

学问是要贯穿的,搜集资料不是「知」。

对儒家而言,贯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所以,在这里又借着某种对话的机会,表述出来。

不过,我爱追问: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去「贯穿知识」的冲动方向。

因为,人是德性实践的一种可能性动物。德性实践恰恰是一种实穿迷障的作用力。


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27/ 2021.05


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

白話譯:
孔子衹釣魚而不撒網、衹射飛鳥而不射睡鳥。

這是對孔子生活細節的描述。

在古典文本中,會看到很多這種「人物描述」的文本呈現;
對古典文本而言,
人物的真正呈現樣態,是人之所以有意義,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的區別所在。

但,孔子這樣又如何?

《章句》:
小者如此,大者可知。

當然,在我們現在,馬上就可以反問道,會不會太假了一點?

沒關係,修行在個人。

如果你真的在生命的質感上有所揚升,你一定會在你的生活細節中有所變化。

由小觀大,不是沒道理的。

絕對不是,在某領域做什麼,和另一領域沒有關係。這是現代人的二分法。

由小觀大。是真理!
何不好好「由小」,觀察你要去信託的朋友或是親密者!

曾國藩有幾個有趣的觀點,「由小看大」的去看一個人,抄在如下,供參考:

第一戒:久利之事勿為,眾爭之地勿往

第二戒:勿以小惡棄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

第三戒: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,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7/ 2021.05
子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。

白话译:
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、只射飞鸟而不射睡鸟。

这是对孔子生活细节的描述。

在古典文本中,会看到很多这种「人物描述」的文本呈现;
对古典文本而言,
人物的真正呈现样态,是人之所以有意义,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区别所在。

但,孔子这样又如何?

《章句》:
小者如此,大者可知。

当然,在我们现在,马上就可以反问道,会不会太假了一点?

没关系,修行在个人。

如果你真的在生命的质感上有所扬升,你一定会在你的生活细节中有所变化。

由小观大,不是没道理的。

绝对不是,在某领域做什么,和另一领域没有关系。这是现代人的二分法。

由小观大。是真理!
何不好好「由小」,观察你要去信托的朋友或是亲密者!

曾国藩有几个有趣的观点,「由小看大」的去看一个人,抄在如下,供参考:

第一戒: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

第二戒: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

第三戒: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,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




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述而》 #26/ 2021.05


子曰:「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」子曰:「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有恆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恆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聖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君子,就很好了。善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一心向善的人,也就很棒了。沒有卻裝作有、空虛卻裝作飽實、貧窮卻裝作富有,打腫臉充胖子的人,很難持續向善!」


「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恆矣。」這句,點到了基本人性。

但,我們可以追問?為什麼很難去持續那些表面上想要達到的目標呢?

哦,那不是美好的目標嗎?

而且,任何目標的達成,都是從「沒有」的狀態下開始去努力的啊。 亡、虛、約,是任何理想被達成前必然的狀態啊。

有恆。

對,那才是問題。

為什麼無法持績下去呢?正如同讀書。

那是因為,你無法在這過程中,「看到自身的變化」。

如果你讀書,能看到「這過程自身思考上的變化」,你就會帶勁。讀到了什麼具體知識內容,並不重要,那是「紅利」。

如果你追求某種目標和理想,你在追求過程中,看到了自己在視野、眼光以及胸襟上的揚升,那才是一種真正的推動力量。

喊口號喊久了,如果沒有看到自身的變化,那麼就一定會累。誰都一樣!
累了,就會去找下一個更刺激的口號。這是「流行」的運作結構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6/ 2021.05
子曰:「圣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君子者,斯可矣。」子曰:「善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圣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君子,就很好了。善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一心向善的人,也就很棒了。没有却装作有、空虚却装作饱实、贫穷却装作富有,打肿脸充胖子的人,很难持续向善!」


「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」这句,点到了基本人性。

但,我们可以追问?为什么很难去持续那些表面上想要达到的目标呢?

哦,那不是美好的目标吗?

而且,任何目标的达成,都是从「没有」的状态下开始去努力的啊。 亡、虚、约,是任何理想被达成前必然的状态啊。

有恒。

对,那才是问题。

为什么无法持绩下去呢?正如同读书。

那是因为,你无法在这过程中,「看到自身的变化」。

如果你读书,能看到「这过程自身思考上的变化」,你就会带劲。读到了什么具体知识内容,并不重要,那是「红利」。

如果你追求某种目标和理想,你在追求过程中,看到了自己在视野、眼光以及胸襟上的扬升,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推动力量。

喊口号喊久了,如果没有看到自身的变化,那么就一定会累。谁都一样!
累了,就会去找下一个更刺激的口号。这是「流行」的运作结构。

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述而》 #25/ 2021.05


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
這句,就不白話譯了。

這句,就是儒學談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,或是,「去實踐那些行為」使得生命的質性可以更好的展現。

展現,即是從潛藏狀態走了出來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你要去「練習」某些特定動作,所以才會讓「會騎腳踏車」的能力呈現出來。游泳,亦然。

儒學,是在「生活中修行的」一種修行哲學。所以,不是到名山靈廟去特別的修練,而是在「生活這一道場」中,修練。

文,行,忠,信。即是行法。類似於佛學的打坐等,這些行法。

文,行,忠,信,不是「社會規範」而已,同時也是一種行法。這是儒學的特色。生活與修行,二者,合一;規範與解脫,合一。

這和黑格爾的「自由與規範合一」的那種辨證性,是類似的。

所以在中原大地茁壯的禪宗,就有這種說法:
《百丈清規證義記》:「莫謂執事之外,更無所營,須知運水搬柴,無非佛事,舂米作飯,正好參求」。

這樣講,如果你有感,那麼去「實踐」這些,就像是算數學的類題一樣;
算數學在這過程會提升你的抽象理解力。
文,行,忠,信,會拉拔出你生命的質性,讓德性的呈現有著更好的基礎可以依靠。

德性之呈現能力,並不是很大張的好人卡,而是「智慧」的根基;是智慧哦,不是聰明。

如果,你「用心」去練習。注意,這過程是要觀照的,所以是「用心」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5/ 2021.05
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
这句,就不白话译了。

这句,就是儒学谈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,或是,「去实践那些行为」使得生命的质性可以更好的展现。

展现,即是从潜藏状态走了出来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你要去「练习」某些特定动作,所以才会让「会骑脚踏车」的能力呈现出来。游泳,亦然。

儒学,是在「生活中修行的」一种修行哲学。所以,不是到名山灵庙去特别的修练,而是在「生活这一道场」中,修练。

文,行,忠,信。即是行法。类似于佛学的打坐等,这些行法。

文,行,忠,信,不是「社会规范」而已,同时也是一种行法。这是儒学的特色。生活与修行,二者,合一;规范与解脱,合一。

这和黑格尔的「自由与规范合一」的那种辨证性,是类似的。

所以在中原大地茁壮的禅宗,就有这种说法:
《百丈清规证义记》:「莫谓执事之外,更无所营,须知运水搬柴,无非佛事,舂米作饭,正好参求」。

这样讲,如果你有感,那么去「实践」这些,就像是算数学的类题一样;
算数学在这过程会提升你的抽象理解力。
文,行,忠,信,会拉拔出你生命的质性,让德性的呈现有着更好的基础可以依靠。

德性之呈現能力,並不是很大張的好人卡,而是「智慧」的根基;是智慧哦,不是聰明。

如果,你「用心」去练习。注意,这过程是要观照的,所以是「用心」。



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24/ 2021.05


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。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各位,你們以為我教學有保留嗎?我沒有保留,我沒什麽不是同你們一樣的,這就是我。」

來,這句,從一般的生活經驗來看,就是說,我和各位一樣。

重點是,為什麼孔子要說這句。

萬一,那一天,你會講這句,是什麼狀況呢?那是因為人家不相信,你和他們一樣,所以,你要辯解。

孔子的學生認為,孔子和他們不一樣。這很正常啊。
正常的不得了。
學生認為他和老師一樣,那才是不正常。

所以,孔子想要藉著這一情況,即,學生認為孔子比他們厲害,來講出什麼更多弦外之音呢?

《章句》:
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,故疑其有隱,而不知聖人作、止、語、默無非教也,故夫子以此言曉之。

對儒學而言,能被實踐出來的,才算是真正「德性」,真正的人之學問。

用喊的,沒有用的。

孔子跟學生說,我有什麼可以教你們的呢?那些,都是在我的行為舉止中被展現出來了。

那些掖著的,藏著的,如果你們認為有的話,也沒有什麼好去探問的。

或許,喊的出來的但卻做不到的,才是最大的要小心之處。雖然,往往,喊得出做不到的,往往更具引誘性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4/ 2021.05
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。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各位,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?我没有保留,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样的,这就是我。」

来,这句,从一般的生活经验来看,就是说,我和各位一样。

重点是,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。

万一,那一天,你会讲这句,是什么状况呢?那是因为人家不相信,你和他们一样,所以,你要辩解。

孔子的学生认为,孔子和他们不一样。这很正常啊。
正常的不得了。
学生认为他和老师一样,那才是不正常。

所以,孔子想要借着这一情况,即,学生认为孔子比他们厉害,来讲出什么更多弦外之音呢?

《章句》:
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,故疑其有隐,而不知圣人作、止、语、默无非教也,故夫子以此言晓之。

对儒学而言,能被实践出来的,才算是真正「德性」,真正的人之学问。

用喊的,没有用的。

孔子跟学生说,我有什么可以教你们的呢?那些,都是在我的行为举止中被展现出来了。

那些掖着的,藏着的,如果你们认为有的话,也没有什么好去探问的。

或许,喊的出来的但却做不到的,才是最大的要小心之处。虽然,往往,喊得出做不到的,往往更具引诱性。


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述而》 #23/ 2021.05


子曰:「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老天賦予我實踐德性之呈現,追殺我的人能把我怎樣?」

這句,很豪氣,也很悲涼。

史記有這段故事:
《史記.世家》:「孔子適宋,與弟子習禮大樹下。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,拔其樹。孔子去。弟子曰:『可速矣』。」故孔子發此語。

但,不是每個人在困頓的時候,一定能長出這種豪氣與悲涼。

這種句子,你不一定真有信心可以講得出來。

信心,來自德性的實踐;
那決斷與實踐的過程,你深切感受到,生命還有更深一層的被稱之為意義的東東,
一種稱之為良心之感受的東東,
那才是真正「信心」的泉源,真正的源頭活水。

所以,朱熹:
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。 問渠那得清如許?爲有源頭活水來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3/ 2021.05
子曰:「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老天赋予我实践德性之呈现,追杀我的人能把我怎样?」

这句,很豪气,也很悲凉。

史记有这段故事:
《史记.世家》:「孔子适宋,与弟子习礼大树下。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,拔其树。孔子去。弟子曰:『可速矣』。」故孔子发此语。

但,不是每个人在困顿的时候,一定能长出这种豪气与悲凉。

这种句子,你不一定真有信心可以讲得出来。

信心,来自德性的实践;
那决断与实践的过程,你深切感受到,生命还有更深一层的被称之为意义的东东,
一种称之为良心之感受的东东,
那才是真正「信心」的泉源,真正的源头活水。

所以,朱熹: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 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《論語.述而》 #22/ 2021.05


《論語.述而》 22/ 2021.05
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這句,大家熟門熟路了。

來,但,我的一個會冒出來的「想法」是:「如何可能?」

「如何可能?」這句是我大學時去聽王淮老師教論孟時,最常聽到的反問句!

他往往會再補加一句:談何容易?

從大學到現在,人生的經驗,也是如此。

真的,不是不懂,就是做不到。

即使你內心都知道別人的想法比你好,如果你不去刻意「封殺」,那你的人生境界就相當不錯了。

擇善從之,嗯,談何容易?

這就是為什麼古典學問,往往會有「修行論」這樣的一些討論,在古典文本中。
甚至,有時,那更佔比較重要的焦點。

一些跟人生結構相關的洞見,如果不是被實踐出來,是無法「被理解的」。

被實踐出來的那一剎那,你才能心領神會!如同,游泳。

實踐即理解;「理解了」就一定會在肉體中有所展現。

所以,王陽明:知行合一。這是就人生實踐論而言的必然結構。

所以,如何才能讓人的肉體生命有充足的能力去展現出關於人性的超越面?

宗教中的各種「行法」,是古人的心血結晶。

人文社會中的各種文藝禮儀,也是一種行法。

這些,都是企望著在其「被實踐」的過程中,人的去突破自己既有現況,即去超越自己,即去和目前的自己不一樣,的能力,被充足了起來。

儀軌,是行法。
制禮作樂,是行法。
禱告,是行法。
六藝活動,是行法。

沒有「行法」的鍜鍊,人生中很多美好的句子,很難在你的生命中長出來。

在你肉身中長不出來的美好句子,不是成為口號,就是成為壓迫別人的工具。

所以,《老子》才會有這樣的反思式的洞見: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
注意,「皆知」的「知」字,那是指「只是知道」。
當屬於生命實踐的東西成為一種外在的口號時,斯惡已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2/ 2021.05
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这句,大家熟门熟路了。

来,但,我的一个会冒出来的「想法」是:「如何可能?」

「如何可能?」这句是我大学时去听王淮老师教论孟时,最常听到的反问句!

他往往会再补加一句:谈何容易?

从大学到现在,人生的经验,也是如此。

真的,不是不懂,就是做不到。

即使你内心都知道别人的想法比你好,如果你不去刻意「封杀」,那你的人生境界就相当不错了。

择善从之,嗯,谈何容易?

这就是为什么古典学问,往往会有「修行论」这样的一些讨论,在古典文本中。
甚至,有时,那更占比较重要的焦点。

一些跟人生结构相关的洞见,如果不是被实践出来,是无法「被理解的」。

被实践出来的那一剎那,你才能心领神会!如同,游泳。

实践即理解;「理解了」就一定会在肉体中有所展现。

所以,王阳明:知行合一。这是就人生实践论而言的必然结构。

所以,如何才能让人的肉体生命有充足的能力去展现出关于人性的超越面?

宗教中的各种「行法」,是古人的心血结晶。

人文社会中的各种文艺礼仪,也是一种行法。

这些,都是企望着在其「被实践」的过程中,人的去突破自己既有现况,即去超越自己,即去和目前的自己不一样,的能力,被充足了起来。

仪轨,是行法。
制礼作乐,是行法。
祷告,是行法。
六艺活动,是行法。

没有「行法」的鍜炼,人生中很多美好的句子,很难在你的生命中长出来。

在你肉身中长不出来的美好句子,不是成为口号,就是成为压迫别人的工具。

所以,《老子》才会有这样的反思式的洞见: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注意,「皆知」的「知」字,那是指「只是知道」。
当属于生命实践的东西成为一种外在的口号时,斯恶已。

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述而》 #21/ 2021.05


子不語怪,力,亂,神。

這句很有名。

你一看,大概就會有很多挑戰性的想法出來,
例如,
那為什麼孔子愛談「天」之類的想法呢?例如,「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。」

宋代的人讀論語,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問法出來。

《章句》:
怪異、勇力、悖亂之事,非理之正,固聖人所不語。鬼神,造化之跡,雖非不正,然非窮理之至,有未易明者,故亦不輕以語人也。

「不語怪,力,亂,神。」到底代表著一種什麼樣的想法?

A:是徹底的不相信生命中有形而上式的超式性能力,即,否定:人有一種「對理想/理念的希慕」之能力。

B:人有形而上的越超性能力,例如良心;但這超越性與「經驗界」的關係,卻不是直接了當的可以被觀察出來的。

B,例如,
我們相信人有良心,是超越性的良心,所以人去談「道德」才有一種普遍性的威力。
這是理論上的架構!

但,這並不是說,
一個人只要喊著說是「良心」,就一定會「真的」,
喊著「良心」而去做出「非良心」之事的人,多著呢?

良心,或著說佛心、天道、上帝、神等,諸如的一種超越性力量的指稱詞,
從修行的角度而言,都是拿來「要求自己」的。

人透過「自己修行」的過程與結果,來做為給他人的說明與見證。

一旦,這些形而上的指稱所代表的力量,
不是拿來要求自己,
而是拿來要求別人,就會變成「怪,力,亂,神」。

「真理」是你要去理解或感悟後,才能有一種「指導性」的力量來而引導你自己的。

一旦是要拿去「強迫」別人,任何真理,一旦脫離被「解於心」的過程,而是一種強制性的方法,
就是「怪,力,亂,神」。

《章句.疏》:
李充曰:「力不由理,斯怪力也。神不由正,斯亂神也。怪力亂神,有與於邪,無益於教,故不言也。」

所以,儒家談「教化」,談禮樂,談六藝。
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1/ 2021.05
子不语怪,力,乱,神。

这句很有名。

你一看,大概就会有很多挑战性的想法出来,
例如,
那为什么孔子爱谈「天」之类的想法呢?例如,「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」

宋代的人读论语,也一定会有这样的问法出来。

《章句》:
怪异、勇力、悖乱之事,非理之正,固圣人所不语。鬼神,造化之迹,虽非不正,然非穷理之至,有未易明者,故亦不轻以语人也。

「不语怪,力,乱,神。」到底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想法?

A:是彻底的不相信生命中有形而上式的超式性能力,即,否定:人有一种「对理想/理念的希慕」之能力。

B:人有形而上的越超性能力,例如良心;但这超越性与「经验界」的关系,却不是直接了当的可以被观察出来的。

B,例如,
我们相信人有良心,是超越性的良心,所以人去谈「道德」才有一种普遍性的威力。
这是理论上的架构!

但,这并不是说,
一个人只要喊着说是「良心」,就一定会「真的」,
喊着「良心」而去做出「非良心」之事的人,多着呢?

良心,或着说佛心、天道、上帝、神等,诸如的一种超越性力量的指称词,
从修行的角度而言,都是拿来「要求自己」的。

人透过「自己修行」的过程与结果,来做为给他人的说明与见证。

一旦,这些形而上的指称所代表的力量,
不是拿来要求自己,
而是拿来要求别人,就会变成「怪,力,乱,神」。

「真理」是你要去理解或感悟后,才能有一种「指导性」的力量来而引导你自己的。

一旦是要拿去「强迫」别人,任何真理,一旦脱离被「解于心」的过程,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方法,
就是「怪,力,乱,神」。

《章句.疏》:
李充曰:「力不由理,斯怪力也。神不由正,斯乱神也。怪力乱神,有与于邪,无益于教,故不言也。」

所以,儒家谈「教化」,谈礼乐,谈六艺。

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述而》 #20/ 2021.05


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

這句,就不譯了。

是強調:學習的重要。

強調學習,大概很多人都說過,但孔子為什麼這麼表達:好古?

宋代人大概也看出我這樣的疑問,所以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孔子以生知之聖,每云好學者,非惟勉人也,蓋生而可知者義理爾,若夫禮樂名物,古今事變,亦必待學而後有以驗其實也。

宋人把人的「理解對象」再分成二類,一是「義理」,另一是「名物、事變」即一般生活中的經驗性知識。

這用現代的語言是,超驗的(後設的/meta--)知識以及經驗的知識。

義理,是「生而可知」,即,人本來就有。義理不用學,不學而能,只要你能把「本來就有的」展現出來;「良知」就是這樣運作的。

另一是經驗世界的各種知識。這是從以前累積下來的,所以「好古」。

經驗界的知識,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修正,所以要「敏以求之」。

二者正好接起來,所以,「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」。

換言之,孔子在這裡,強調的是與經驗性知識「打交道」的方式。

這裡有知識論上的區分。

只是孔子那種時代,並不像我們一樣,要用「推理分析的方式」才會被重視被認可,
他就只是簡單的在對話中,如此表達。

古代如此,蘇格拉底亦是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20/ 2021.05
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

这句,就不译了。

是强调:学习的重要。

强调学习,大概很多人都说过,但孔子为什么这么表达:好古?

宋代人大概也看出我这样的疑问,所以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孔子以生知之圣,每云好学者,非惟勉人也,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,若夫礼乐名物,古今事变,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。

宋人把人的「理解对象」再分成二类,一是「义理」,另一是「名物、事变」即一般生活中的经验性知识。

这用现代的语言是,超验的(后设的/meta--)知识以及经验的知识。

义理,是「生而可知」,即,人本来就有。义理不用学,不学而能,只要你能把「本来就有的」展现出来;「良知」就是这样运作的。

另一是经验世界的各种知识。这是从以前累积下来的,所以「好古」。

经验界的知识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修正,所以要「敏以求之」。

二者正好接起来,所以,「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」。

换言之,孔子在这里,强调的是与经验性知识「打交道」的方式。

这里有知识论上的区分。

只是孔子那种时代,并不像我们一样,要用「推理分析的方式」才会被重视被认可,
他就只是简单的在对话中,如此表达。

古代如此,苏格拉底亦是。

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19/ 2021.05


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

白話譯:
葉公問子路:孔子是怎樣的人,子路沒回。孔子說:「你怎麼不如此說:他這個人啊,發憤學習就忘記吃飯,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,不知道快要變老了等等?」

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。

這句,很有名。

我很想那樣,就不知是不是能做得到?

所以,倒過來想 ,人為什麼可以那樣?可以讓一個人那樣的「動力」是來自何方?

宋明理學講得有一點高深,《章句》:
然深味之,則見其全體至極,純亦不已之妙,有非聖人不能及者。

我想用簡單的文句來處理,就是說,
人如果對生命的體悟過程,感受出生命的一種「超越性」之形而上式的存在,
或著用儒學的語言,是仁,是天,是義理,
那麼,
這種力量,才能推動出一個人在其肉體生命的存在過程中,
呈現出那種樣子。

當然,你可以不想那樣?那是人的選擇!

但,如果那句是對你有感的,你也想要那樣的,那麼,方法論就值得你去思考?亦即,如何可能?

生命如果不是向著超越性去發展,即,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的那種樂趣,
是無法有那種「美」的。

自己超越「自己」。

這並不是說社會不重要。

而是,去追求社會性的東東,會有掌聲,
但卻不會有「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」這樣的美。

這是抉擇。是生命「可能性」的抉擇。


《论语.述而》 19/ 2021.05
叶公问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对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」

白话译:
叶公问子路:孔子是怎样的人,子路没回。孔子说:「你怎么不如此说:他这个人啊,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,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,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?」

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

这句,很有名。

我很想那样,就不知是不是能做得到?

所以,倒过来想 ,人为什么可以那样?可以让一个人那样的「动力」是来自何方?

宋明理学讲得有一点高深,《章句》:
然深味之,则见其全体至极,纯亦不已之妙,有非圣人不能及者。

我想用简单的文句来处理,就是说,
人如果对生命的体悟过程,感受出生命的一种「超越性」之形而上式的存在,
或着用儒学的语言,是仁,是天,是义理,
那么,
这种力量,才能推动出一个人在其肉体生命的存在过程中,
呈现出那种样子。

当然,你可以不想那样?那是人的选择!

但,如果那句是对你有感的,你也想要那样的,那么,方法论就值得你去思考?亦即,如何可能?

生命如果不是向着超越性去发展,即,自己不断的超越自己的那种乐趣,
是无法有那种「美」的。

自己超越「自己」。

这并不是说社会不重要。

而是,去追求社会性的东东,会有掌声,
但却不会有「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」这样的美。

这是抉择。是生命「可能性」的抉择。



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述而》 #18/ 2021.05


子所雅言,詩、書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

白話文:
孔子常講一般普通用話:讀詩、讀書、舉行典禮時,往往都用一般日常普通話。

這句,記錄者很有趣,居然看到了孔子的這一面,而記下來。

嗯,不過,我有看到《章句》裡有趣的詮釋:
程子曰:「孔子雅素之言,止於如此。若性與天道,則有不可得而聞者,要在默而識之也。」

宋代人,真的蠻哲學的。

就討論起「語言」的作用。

「若性與天道,則有不可得而聞者,要在默而識之也。」

默而識之,也是一種理解,一種或許更讓人有感的理解形式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18/ 2021.05
子所雅言,诗、书、执礼,皆雅言也。

白话文:
孔子常讲一般普通用话:读诗、读书、举行典礼时,往往都用一般日常普通话。

这句,记录者很有趣,居然看到了孔子的这一面,而记下来。

嗯,不过,我有看到《章句》里有趣的诠释:
程子曰:「孔子雅素之言,止于如此。若性与天道,则有不可得而闻者,要在默而识之也。」

宋代人,真的蛮哲学的。

就讨论起「语言」的作用。

「若性与天道,则有不可得而闻者,要在默而识之也。」

默而识之,也是一种理解,一种或许更让人有感的理解形式。





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17/ 2021.05


子曰: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如果我能再多活幾年,五十歲學《周易》,就可以無大錯失了。」

這句,學《易》的人,愛談。

我也算是「看過」易經。這《易》談的是「歷史哲學」。

什麼是歷史哲學,即,人類社會的變化之過程,其背後所運行的原理。

《章句》:
學易,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,進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無大過。

如果你理解了這原理,那麼,你當然就能最大可能的避掉人生在未來可能的誤區。

對我而言,
(一)你相信「歷史社會」的背後是有某種「規則」而依之而變化呢?

(二)如果有,那你又如何才能去「理解」那規則呢?

以上兩點中,更難的是第一點的「相信」。

這種相信,往往是你要去放下「人是萬能的」,「人可以藉其聰明才智去獲取自己想要的」。

我年輕時,也做不到。

相信,「人是萬能的」,「人可以藉其聰明才智去獲取自己想要的」,那麼,你往往就會去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」。

易,如果是某種形而上式的力量,是一種對人有指導性方向的力量,
人才能在對其信賴或思考中,看出「不應做的」。

看出不應做的,我們才能往下談,人有沒有能力讓自己真的「不去做」那麼「不應做的」。

真的相信某種「形而上力量」,人才能不去做不應做的。

如果只是喊喊口號,人往往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去得到自己想要的。

這是理論上的必然,只是愛喊口號的人,他們真的「沒有什麼在怕的」。

你有動不動就喊口號的朋友嗎?離遠一點,並留意個三分心。

**
《论语.述而》 17/ 2021.05
子曰:「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,五十岁学《周易》,就可以无大错失了。」

这句,学《易》的人,爱谈的。

我也算是「看过」易经。这《易》谈的是「历史哲学」。

什么是历史哲学,即,人类社会的变化之过程,其背后所运行的原理。

《章句》:
学易,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无大过。

如果你理解了这原理,那么,你当然就能最大可能的避掉人生在未来可能的误区。

对我而言,(一)你相信「历史社会」的背后是有某种「规则」而依之而变化呢?

(二)如果有,那你又如何才能去「理解」那规则呢?

以上两点中,更难的是第一点的「相信」。

这种相信,往往是你要去放下「人是万能的」,「人可以藉其聪明才智去获取自己想要的」。

我年轻时,也做不到。

相信,「人是万能的」,「人可以藉其聪明才智去获取自己想要的」,那么,你往往就会去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」。

易,如果是某种形而上式的力量,是一种对人有指导性方向的力量,
人才能在对其信赖或思考中,看出「不应做的」。

看出不应做的,我们才能往下谈,人有没有能力让自己真的「不去做」那么「不应做的」。

真的相信某种「形而上力量」,人才能不去做不应做的。

如果只是喊喊口号,人往往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得到自己想要的。

这是理论上的必然,只是爱喊口号的人,他们真的「没有什么在怕的」。

你有动不动就喊口号的朋友吗?离远一点,并留意个三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