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 #17/ 2020.12


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見到賢者,要向他看齊;見到不賢者,要反省自己。」

這句,你大概看到爛掉了。

其實,重點在:能不能做得到?

但,我總要去追問幾個問題,
其中一個是:如何可能?

這句,如何可能,是我大學時教論孟王老師最愛掛在口頭上的,
也是影響我讀古典最重要的字眼。

其實,如果你去讀聖經或佛經,也都面臨同樣的追問情況!

如何可能?自省。

嘴上喊喊,大家都會啦。
有沒有意願,大概也沒有人說不。
但,你做不到?不是嗎?

為什麼?

任何古典學問,其實都有對這問題的回應,只是你「看不到」而已。
為什麼,因為,你不覺得是問題。

來,見不賢,你是:A指責別人,B內自省。

為什麼我們大都是走上A,而不是走向B?

你不知道有一種B的選項嗎?你知的。但為什麼不往那方向去做?

走向B是痛的。但,這是「更新自己」必要的過程。但你無法「忍」。
那落在好土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並且忍耐著結實。(路加福音8:15)

《金剛經》: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。」

忍,那又如何可能?心浮氣燥的,是無法的。
同學,去試著:自己單獨的面對自己,每天三十分鐘。


《论语.里仁》 17/ 2020.12
子曰:「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见到贤者,要向他看齐;见到不贤者,要反省自己。」

这句,你大概看到烂掉了。

其实,重点在:能不能做得到?

但,我总要去追问几个问题,
其中一个是:如何可能?

这句,如何可能,是我大学时教论孟王老师最爱挂在口头上的,
也是影响我读古典最重要的字眼。

其实,如果你去读圣经或佛经,也都面临同样的追问情况!

如何可能?自省。

嘴上喊喊,大家都会啦。
有没有意愿,大概也没有人说不。
但,你做不到?不是吗?

为什么?

任何古典学问,其实都有对这问题的响应,只是你「看不到」而已。
为什么,因为,你不觉得是问题。

来,见不贤,你是:A指责别人,B内自省。

为什么我们大都是走上A,而不是走向B?

你不知道有一种B的选项吗?你知的。但为什么不往那方向去做?

走向B是痛的。但,这是「更新自己」必要的过程。但你无法「忍」。
那落在好土里的,就是人听了道,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,并且忍耐着结实。(路加福音8:15)

《金刚经》: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。」

忍,那又如何可能?心浮气燥的,是无法的。
同学,去试着:自己单独的面对自己,每天三十分钟。


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 #16/ 2020.12


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通曉道義,小人通曉私利。」

這句,「喻於」這種文章表現手法,會讓我注意。

《章句》:喻,猶曉也。

曉,應可以用「理解」來當作現代的說詞吧。

什麼是理解?

「小人喻於利」,《章句》:利者,人情之所欲。

人情之所欲,是用「理解」嗎?應該不是吧。

你「理解了」情欲,所以你才有情欲嗎?
你「理解了」餓了,所以你才會去吃飯嗎?

不是吧。

用我們自身的經驗,應該是相反的過程,
即,
你「先有餓了的感覺」,所以你表達出來,這「表達出來」才是理解。

在這裡我是用現象學詮釋學的談法:先有。

人總是先有了什麼,然後想法子去「表達出來」,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,就是「理解」。

把心中模模糊糊的感受,用語言文字式的邏輯談清楚,就是「理解」。

如果你心中真的完全是「空的」,你沒有什麼先有,你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去「理解的」。

七情六欲,人人皆有;義理於心,也是人人皆有。

那麼這句可以如下解釋:
君子總是喜歡把心中「義理」的部分,表達出來,實踐出來。
小心總是要把內心中關於自己情欲之所好,表達出來,實踐出來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16/ 2020.12
子曰:「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通晓道义,小人通晓私利。」

这句,「喻于」这种文章表现手法,会让我注意。

《章句》:喻,犹晓也。

晓,应可以用「理解」来当作现代的说词吧。

什么是理解?

「小人喻于利」,《章句》:利者,人情之所欲。

人情之所欲,是用「理解」吗?应该不是吧。

你「理解了」情欲,所以你才有情欲吗?
你「理解了」饿了,所以你才会去吃饭吗?

不是吧。

用我们自身的经验,应该是相反的过程,
即,
你「先有饿了的感觉」,所以你表达出来,这「表达出来」才是理解。

在这里我是用现象学诠释学的谈法:先有。

人总是先有了什么,然后想法子去「表达出来」,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,就是「理解」。

把心中模模糊糊的感受,用语言文字式的逻辑谈清楚,就是「理解」。

如果你心中真的完全是「空的」,你没有什么先有,你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去「理解的」。

七情六欲,人人皆有;义理于心,也是人人皆有。

那么这句可以如下解释:
君子总是喜欢把心中「义理」的部分,表达出来,实践出来。
小心总是要把内心中关于自己情欲之所好,表达出来,实践出来。




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 #15/ 2020.12


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
這句就不白話譯了。因為,「一以貫之」,是譯不出來的。
還好,反正中文你應看得有點懂的。

一以貫之,既然不容易理解,那麼看看曾子的再解釋:忠恕而已矣。

但這句好像又有點麻煩,於是我們再看宋代人的理解。

《章句》:盡己之謂忠,推己之謂恕。而已矣者,竭盡而無餘之辭也。

「己」是放在最重要的地方。自己。

自己,這是儒學的特色。

良心,是自己的,不是嗎?但這「自己的良心」,卻又上通天理。

這有很難理解嗎?

來,我們借了基督教的神學概念:聖父、聖子、聖靈。

至公至大的聖父,最後也一定會遣著「只屬於你的聖靈」來和你在一起。

從自己,但又走出自己的那個「條件」是什麼?

「盡己」。

你有盡己過嗎?盡己的最後盡頭,恰恰是無我。

「推己」。你能推己嗎?這是感同身受。只感同身受,才能真正的:你要愛鄰人,像愛自己一樣。

所以,孔子說:吾道一以貫之。用我的解釋:先讓自己對得起良心。

有一句老話:古人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

如果你願意去看歷史,每位獨裁者都是以「愛別人」而無所忌憚的。

如果你有朋友,潔身自愛,你好好交往。
如果你的朋友天天喊著偉大口號,但私生活卻無法公開,離遠一點。

無法盡己,就無法真正感同身受,就無法推己。

無法感同身受的「愛別人」,那和「愛商品」是一樣的。別人只是「物」。

你對商品有喜好,但你不會感同身受於商品。



《论语.里仁》 15/ 2020.12
子曰:「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。门人问曰:「何谓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
这句就不白话译了。因为,「一以贯之」,是译不出来的。
还好,反正中文你应看得有点懂的。

一以贯之,既然不容易理解,那么看看曾子的再解释:忠恕而已矣。

但这句好像又有点麻烦,于是我们再看宋代人的理解。

《章句》:尽己之谓忠,推己之谓恕。而已矣者,竭尽而无余之辞也。

「己」是放在最重要的地方。自己。

自己,这是儒学的特色。

良心,是自己的,不是吗?但这「自己的良心」,却又上通天理。

这有很难理解吗?

来,我们借了基督教的神学概念:圣父、圣子、圣灵。

至公至大的圣父,最后也一定会遣着「只属于你的圣灵」来和你在一起。

从自己,但又走出自己的那个「条件」是什么?

「尽己」。

你有尽己过吗?尽己的最后尽头,恰恰是无我。

「推己」。你能推己吗?这是感同身受。只感同身受,才能真正的:你要爱邻人,像爱自己一样。

所以,孔子说:吾道一以贯之。用我的解释:先让自己对得起良心。

有一句老话:古人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

如果你愿意去看历史,每位独裁者都是以「爱别人」而无所忌惮的。

如果你有朋友,洁身自爱,你好好交往。
如果你的朋友天天喊着伟大口号,但私生活却无法公开,离远一点。

无法尽己,就无法真正感同身受,就无法推己。

无法感同身受的「爱别人」,那和「爱商品」是一样的。别人只是「物」。

你对商品有喜好,但你不会感同身受于商品。


《論語.里仁》 #14/ 2020.12


子曰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不要擔心沒有地位,要看看自己有什麼本事;不要怕沒人瞭解自己,要問自己有什麼值得人家去知道的。」

這句是很好的人生格言。

如果你願意在人生的風浪處,再看這句而想想,
人的想法會很不一樣。

我想再多講一點,關於「立」。

立,是指你的生命有一種「地基」,
這是基礎層,
奠基在這一層中,你展現了你的能力,你有了東西值得被知道的。

例如,你很會拍照。

但,你的很會拍照,不是你有「拍照能力」,那能力是獨立於其他條件的一種屬性;
相反的,
你的能力是奠基在,即依靠著,一種更重要的底層,於是冒了出來。

那「底層/地基」是什麼呢?

這裡有各種解釋和說明。
基督徒會說那最重要的底層是上帝;
佛學者會說那是阿賴耶,即第八識;
儒家會說,那是良知良能。…

不管是什麼?你所能展現出來的能力,是依靠著它,即奠基於它,所以才能冒出來。
用很「論語」的談法,那地基是「仁」,是「良知」。

仁是在生活中不斷累積實踐德性匯集而成的。

所以,莫以善小而不為;莫以惡小而為之。


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 #13 / 2020.12


子曰:「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?不能以禮讓為國,如禮何?」

白話文:
孔子說:「能以禮讓治國嗎?可以的!不能以禮讓治國,怎麽實行禮法?」


這句,直接句面意思,是會讓人想笑的。

治理國家,真的,還真的是不能用「禮讓」去治呢?
怎麼治,你跟我講?

禮讓是一種行為模式。在儒家經典中,禮讓代表一種行為,一種以「德性考量為重點」而出發的行為。

行為的發生,有很多種目的;有的是直接的現實利害關係。
在這句,「禮讓」這種行為,更多去思考「行為」與「德性培養」之間的關係。

於是,我們可以這樣看這句:個人德性的實踐與「治理社會」之間,是不是有理論上的必然性關係?

有的,而且是必然性的關係。

一般而言,我們可能會傾向於把這二者分開。
認為德性是「私人領域」,而治理是「公共領域」。二者可以獨立分開來談。(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說法)

儒家認為這二者無法分開的。如果不是從人的德性之充分舒發為一種目標,我們如何來判斷「公共領域」的價值性呢?

好的公共領域之政策,不正是指向人性在「德性上被發展」的最大可能嗎?

這和黑格爾/馬克思的觀點是較接近的,私人與公共二者無法被獨立出來思考的,二者是共構性的結合樣態。

如黑格爾的談法,
《法哲學原理》:國家是「個體獨立性和普遍實體性在其中完成巨大統一的那種倫理和精神。」(§33補充)

這樣的一種個體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的談法,在《論語》就是:
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?不能以禮讓為國,如禮何?

《章句》:何有,言不難也。

孔子在第二句反問:如果這二者是相互獨立的沒有什麼關係,那麼談「禮」做什麼?

禮恰恰是讓自己更成熟但同時也讓社會更豐滿的行為;二者合一於禮。



《论语.里仁》 13 / 2020.12
子曰:「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?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」

白话文:
孔子说:「能以礼让治国吗?可以的!不能以礼让治国,怎么实行礼法?」


这句,直接句面意思,是会让人想笑的。

治理国家,真的,还真的是不能用「礼让」去治呢?
怎么治,你跟我讲?

礼让是一种行为模式。在儒家经典中,礼让代表一种行为,一种以「德性考虑为重点」而出发的行为。

行为的发生,有很多种目的;有的是直接的现实利害关系。
在这句,「礼让」这种行为,更多去思考「行为」与「德性培养」之间的关系。

于是,我们可以这样看这句:个人德性的实践与「治理社会」之间,是不是有理论上的必然性关系?

有的,而且是必然性的关系。

一般而言,我们可能会倾向于把这二者分开。
认为德性是「私人领域」,而治理是「公共领域」。二者可以独立分开来谈。(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说法)

儒家认为这二者无法分开的。如果不是从人的德性之充分舒发为一种目标,我们如何来判断「公共领域」的价值性呢?

好的公共领域之政策,不正是指向人性在「德性上被发展」的最大可能吗?

这和黑格尔/马克思的观点是较接近的,私人与公共二者无法被独立出来思考的,二者是共构性的结合样态。

如黑格尔的谈法,
《法哲学原理》:国家是「个体独立性和普遍实体性在其中完成巨大统一的那种伦理和精神。」(§33补充)

这样的一种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谈法,在《论语》就是:
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?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

《章句》:何有,言不难也。

孔子在第二句反问:如果这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什么关系,那么谈「礼」做什么?

礼恰恰是让自己更成熟但同时也让社会更丰满的行为;二者合一于礼。


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 #12 / 2020.12


子曰:「放於利而行,多怨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往往是往自己利益去行事的人,容易招致怨怒。」

這句是孔子對人的社會的觀察。
你覺得有沒有一些認同呢?是不是你也是有著這樣的經驗值呢?

孔子「講了出來」。

這裡有一個重點我想引申來談。

人的某種觀察感覺,你能不能用「語言文字」表達出來?

人都會有很多感覺,但往往能把感受用「語言文字」表達出來,
那種感受才能被「對象化」,才能被理解。

「被理解」這是我要強調的。

再來,並不是你想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,你就一定能夠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。
你要有一定的「能力」。

海格爾:語言是存在的居所。
佛學:身口意三者合一。口,即語言,是被拿出來強調的。

為什麼?

語言是一種「反映」的媒介。必須要先有某種東西存在,於是語言才能指涉著而「被創造」出來。

用胡塞爾《經驗與判斷》的說法,要先有「被動綜合」的素材存在,於是謂詞主動性才能被行使,即才能有語言文字的形成。

所以,真的「不要以為只是講一講而已,亂講沒關係!」
一出口,即表示某種「可能性」已經存在了,只等著時機到而被顯化。

不要以為隨便用惡毒語言罵人沒關係,只是語言的罵而已;
不然,
語言一出口,就表示那「語言的內容」如同種子一般就被存在了,
只等著時機去發芽。

當「可能性」被你用語言「存在出來」,那麼,那種可能性就和你關連在一起了。

再講一次,海格爾:語言是存在的居所。

你以為聖經說:「舌弄是非的,陷在禍患中」(箴17:20),只是一種道德教訓嗎?

不,那是具有必然性會發生的真理之表述。


同樣的,對他人的正向眼光,正向語言,就是把那種可能性創造出來而存在了。

新聞系的同學,但願你看得下去。



《论语.里仁》 12 / 2020.12
子曰:「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往往是往自己利益去行事的人,容易招致怨怒。」

这句是孔子对人的社会的观察。
你觉得有没有一些认同呢?是不是你也是有着这样的经验值呢?

孔子「讲了出来」。

这里有一个重点我想引申来谈。

人的某种观察感觉,你能不能用「语言文字」表达出来?

人都会有很多感觉,但往往能把感受用「语言文字」表达出来,
那种感受才能被「对象化」,才能被理解。

「被理解」这是我要强调的。

再来,并不是你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,你就一定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。
你要有一定的「能力」。

海格尔:语言是存在的居所。
佛学:身口意三者合一。口,即语言,是被拿出来强调的。

为什么?

语言是一种「反映」的媒介。必须要先有某种东西存在,于是语言才能指涉着而「被创造」出来。

用胡塞尔《经验与判断》的说法,要先有「被动综合」的素材存在,于是谓词主动性才能被行使,即才能有语言文字的形成。

所以,真的「不要以为只是讲一讲而已,乱讲没关系!」
一出口,即表示某种「可能性」已经存在了,只等着时机到而被显化。

不要以为随便用恶毒语言骂人没关系,只是语言的骂而已;
不然,
语言一出口,就表示那「语言的内容」如同种子一般就被存在了,
只等着时机去发芽。

当「可能性」被你用语言「存在出来」,那么,那种可能性就和你关连在一起了。

再讲一次,海格尔:语言是存在的居所。

你以为圣经说:「舌弄是非的,陷在祸患中」(箴17:20),只是一种道德教训吗?

不,那是具有必然性会发生的真理之表述。


同样的,对他人的正向眼光,正向语言,就是把那种可能性创造出来而存在了。


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 #11 / 2020.12


子曰: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心懷仁德,小人心懷利益;君子心中想著社會,小人想著小惠小利」。

這句,是對比,君子和小人的對比。

君子和小人,並不是好人和壞人的那一種對比。

君子和小人的差異,指的是因著德性的成熟而來的不同生命形態和檔次。

《章句》:懷土,謂溺其所處之安。

生命就理論上是人人相同的,人人平等的。

但,生命卻因德性踐履的成熟度,而會有不同的光彩,或著說有不同的氣質,
或著說,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。

莊子:目擊而道存。

德性之成熟在生命的展現中,會對「觀看者」/「他人」形成不同的感受;
一般而言是「氣質」,「格局」,「氣象」。
反正,那是會讓人有感的東東。

懷德、懷土、懷刑、懷惠,這並不是對不對的問題;
這是一種給人的感受而來的一種形容詞。

感受,是有欣企或厭惡的不同感受之差異。

換言之,德性這種東東並不是一種口頭上的教條,
那是生命的必有的屬性,一種具有生命行為上引導性的屬性。

所以,你會有「感受」,這種感受超越了所有外在社會性的裝飾。

有就有,沒有就沒有。假裝不來的。

**
《论语.里仁》 11 / 2020.12
子曰:「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心怀仁德,小人心怀利益;君子心中想着社会,小人想着小惠小利」。

这句,是对比,君子和小人的对比。

君子和小人,并不是好人和坏人的那一种对比。

君子和小人的差异,指的是因着德性的成熟而来的不同生命形态和档次。

《章句》:怀土,谓溺其所处之安。

生命就理论上是人人相同的,人人平等的。

但,生命却因德性践履的成熟度,而会有不同的光彩,或着说有不同的气质,
或着说,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。

庄子:目击而道存。

德性之成熟在生命的展现中,会对「观看者」/「他人」形成不同的感受;
一般而言是「气质」,「格局」,「气象」。
反正,那是会让人有感的东东。

怀德、怀土、怀刑、怀惠,这并不是对不对的问题;
这是一种给人的感受而来的一种形容词。

感受,是有欣企或厌恶的不同感受之差异。

换言之,德性这种东东并不是一种口头上的教条,
那是生命的必有的属性,一种具有生命行为上引导性的属性。

所以,你会有「感受」,这种感受超越了所有外在社会性的装饰。

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。假装不来的。

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 #10 / 2020.12


子曰:「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對於天下事,不刻意強求,不無故反對,一切按道義行事。」


這句,看別本經典就更加清楚了。

聖經.羅馬書 4:2:
亞伯拉罕若是因行為稱義,就有可誇的,只是不能在神面前誇口。

義是生命行為中判斷的凖繩。再也沒有其他的了。


孟子: 公孫丑上: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

集義,即是稱義。

佛學四不依中的第一條:一、依法不依人。

佛學中的「法」,即是真理,義理。

《章句》:
聖人之學不然,於無可無不可之間,有義存焉。然則君子之心,果有所倚乎?

如果人活著不只是滿足肉體存在之欲望;
如果人活著還是有著某種「超越於肉體需求之外」的某種意義式的渴望,
那正是超越式的理念在人肉身上活生生的證明。

對儒家而言,那是良心的聲音, 道與義。

人的一生,是要跟著那走的。那是聖人的軌跡。


**
《论语.里仁》 09 / 2020.12
子曰:「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对于天下事,不刻意强求,不无故反对,一切按道义行事。」


这句,看别本经典就更加清楚了。

圣经.罗马书 4:2:
亚伯拉罕若是因行为称义,就有可夸的,只是不能在神面前夸口。

义是生命行为中判断的凖绳。再也没有其他的了。


孟子: 公孙丑上: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

集义,即是称义。

佛学四不依中的第一条:一、依法不依人。

佛学中的「法」,即是真理,义理。

《章句》:
圣人之学不然,于无可无不可之间,有义存焉。然则君子之心,果有所倚乎?

如果人活着不只是满足肉体存在之欲望;
如果人活着还是有着某种「超越于肉体需求之外」的某种意义式的渴望,
那正是超越式的理念在人肉身上活生生的证明。

对儒家而言,那是良心的声音, 道与义。

人的一生,是要跟着那走的。那是圣人的轨迹。


《論語.里仁》 #09 / 2020.12


子曰: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」

這句,不是講給一般人聽的。

合法的合道的去追求豐富的生命,不但沒什麼不對,那是應該的。

自己豐有,才能給別人豐有。

自己有知識,才能教別人。

自己有能力,才能幫別人。

一個儒家的大同世界,是豐衣足食的,但又是文化豐盛的。

但,
你知道為什麼華嚴經會有一篇〈離世間品〉呢?

我其實想了很久很久。
大乘佛法不排斥豐饒的世界,你看那菩薩的法相不都是珠光寶氣的嗎?

「種種華鬘瓔珞遍身莊嚴」。

當生命往德性(靈性)的方向上追求日久,對這世界的渴望,是會有所方向上的改變的。

莊子:故德有所長,而形有所忘。

如果你對生命的變化有這種感受,孔子跟你說,這很正常。恭喜你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09 / 2020.12
子曰:「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」

这句,不是讲给一般人听的。

合法的合道的去追求丰富的生命,不但没什么不对,那是应该的。

自己丰有,才能给别人丰有。

自己有知识,才能教别人。

自己有能力,才能帮别人。

一个儒家的大同世界,是丰衣足食的,但又是文化丰盛的。

但,
你知道为什么华严经会有一篇〈离世间品〉呢?

我其实想了很久很久。
大乘佛法不排斥丰饶的世界,你看那菩萨的法相不都是珠光宝气的吗?

「种种华鬘璎珞遍身庄严」。

当生命往德性(灵性)的方向上追求日久,对这世界的渴望,是会有所方向上的改变的。

庄子:故德有所长,而形有所忘。

如果你对生命的变化有这种感受,孔子跟你说,这很正常。恭喜你。

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 #08 / 2020.12


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

這句話是「真實的」,但我沒有資格講。

沒有資格是因為:我並不是聖人。

我換一個角度來談。

「聞」道,是指「聽到了」「接觸到了」關於真理與人生意義的話語或論談。

佛學有一句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
哦,他並沒有聽到什麼話啊?就放下了。

對。

這句是指,人生的生命有一種奇妙的變化,一種自我否定以前的能力而來的那種變化,在某種有趣的緣分過程中。

這過程是,「馬上就完成的」。

有些人可能有這種經驗。

**
我記得以前有一位學生來找我談,說,老師你會不會覺得我瘋了?

為什麼?

以前我看到想讀書的人就覺得那些人是頭殼壞掉了,
但,
我現在居然想去考研究所,
我覺得我瘋了…

你沒有瘋,你只是生命開始發生自我否定變化,這我以前讀大學時也有過…
**

這種變化是一剎那間就來的化學反應,一種質變的過程。

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



《论语.里仁》 08 / 2020.12
子曰:「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」

这句话是「真实的」,但我没有资格讲。

没有资格是因为:我并不是圣人。

我换一个角度来谈。

「闻」道,是指「听到了」「接触到了」关于真理与人生意义的话语或论谈。

佛学有一句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
哦,他并没有听到什么话啊?就放下了。

对。

这句是指,人生的生命有一种奇妙的变化,一种自我否定以前的能力而来的那种变化,在某种有趣的缘分过程中。

这过程是,「马上就完成的」。

有些人可能有这种经验。

**
我记得以前有一位学生来找我谈,说,老师你会不会觉得我疯了?

为什么?

以前我看到想读书的人就觉得那些人是头壳坏掉了,
但,
我现在居然想去考研究所,
我觉得我疯了…

你没有疯,你只是生命开始发生自我否定变化,这我以前读大学时也有过…
**

这种变化是一剎那间就来的化学反应,一种质变的过程。

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

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里仁》 #07 / 2020.12


子曰: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人的過錯,各不相同,但有某種模式。觀察過錯的模式,就能瞭解人的生命的情境。」

人,不是神。所以,人與「真正完美性」比起來,一定是有所不足的。

而且,那種不足,不同的人往往也有特定的模式。

「各於其黨」,這句,對我是有深思性的。
人的習氣是有某種傾向性的,這一直重覆的出現。

換言之,談「過」,即不足,是要和「某種傾向性的模式」這一現象,連起來思考。

人的過,不會是自由的;不會是隨機的;不會是臨時的。

人的過,都往往人的某種傾向性模式的變型露出。

這是一種我們首先要去看到的人的基本現象。

後面這句,是修行的重點!「觀過,斯知仁矣」。

來,注意,「看到了過」本身就是「仁」。

人不必去外在的求一種「仁」。不用。仁是人本來就具有的。
仁的無法呈現,只是被遮蔽掉了而已。
正如同烏雲把陽光遮掉了,那樣;雖沒有陽光,但太陽仍在。
只要烏雲一過,太陽「自然出來」。

所以,「觀過」的本身就是「知仁」。
觀過,是觀自己的模式化的過。因為只有自己看自己,才會有這種「觀過」即「知仁」的效應。
正如同,只有自己的痛,於是你就馬上理解了建康的感受。

問題是,人生的艱難,在於「人無法去自己看到自己的不圓滿的傾向性模式」。

因為我們一般生活中,就是如此的和「自己的不圓滿的傾向性模式」結合在一起的。

觀過,文字簡單,做起來難。觀過,本質是對自己的挖根,對自己的否定。

但,「觀過」這一行為,卻是人要修行的下手處,我甚至想說是「唯一的下手處」。

人如果沒有看到自己的不圓滿,那麼人又如何的去變得更圓滿!
沒有自己痛過、生病過,又那能知「所謂建康是一種什麼狀態」呢?

看到「黑」,你就會意識到「白」。
從語義學的角度而言,「看到黑」是去理解白的唯一方式。人無法從白去認識白。

當你在一個「純白」的狀態中,你是無法「意識到」白這種對象的。
所以黑格爾說,絕對的黑和絕對的白,是一樣的,反正你都看不到東西。

看到不圓滿的本身,那「圓滿」就自動的呈現在你的意識中心了,再來只是去想法子在肉身中「顯現出來」。

那如何去自己看自己之觀過呢?我的方法之一是「常讀經典」。


《论语.里仁》 07 / 2020.12
子曰:「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人的过错,各不相同,但有某种模式。观察过错的模式,就能了解人的生命的情境。」

人,不是神。所以,人与「真正完美性」比起来,一定是有所不足的。

而且,那种不足,不同的人往往也有特定的模式。

「各于其党」,这句,对我是有深思性的。
人的习气是有某种倾向性的,这一直重复的出现。

换言之,谈「过」,即不足,是要和「某种倾向性的模式」这一现象,连起来思考。

人的过,不会是自由的;不会是随机的;不会是临时的。

人的过,都往往人的某种倾向性模式的变型露出。

这是一种我们首先要去看到的人的基本现象。

后面这句,是修行的重点!「观过,斯知仁矣」。

来,注意,「看到了过」本身就是「仁」。

人不必去外在的求一种「仁」。不用。仁是人本来就具有的。
仁的无法呈现,只是被遮蔽掉了而已。
正如同乌云把阳光遮掉了,那样;虽没有阳光,但太阳仍在。
只要乌云一过,太阳「自然出来」。

所以,「观过」的本身就是「知仁」。
观过,是观自己的模式化的过。因为只有自己看自己,才会有这种「观过」即「知仁」的效应。
正如同,只有自己的痛,于是你就马上理解了建康的感受。

问题是,人生的艰难,在于「人无法去自己看到自己的不圆满的倾向性模式」。

因为我们一般生活中,就是如此的和「自己的不圆满的倾向性模式」结合在一起的。

观过,文字简单,做起来难。观过,本质是对自己的挖根,对自己的否定。

但,「观过」这一行为,却是人要修行的下手处,我甚至想说是「唯一的下手处」。

人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不圆满,那么人又如何的去变得更圆满!
没有自己痛过、生病过,又那能知「所谓建康是一种什么状态」呢?

看到「黑」,你就会意识到「白」。
从语义学的角度而言,「看到黑」是去理解白的唯一方式。人无法从白去认识白。

当你在一个「纯白」的状态中,你是无法「意识到」白这种对象的。
所以黑格尔说,绝对的黑和绝对的白,是一样的,反正你都看不到东西。

看到不圆满的本身,那「圆满」就自动的呈现在你的意识中心了,再来只是去想法子在肉身中「显现出来」。

那如何去自己看自己之观过呢?我的方法之一是「常读经典」。





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 #06 / 2020.12


子曰: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。好仁者,無以尚之;惡不仁者,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沒見過喜歡仁的人,厭惡不仁的人。喜歡仁的人,認為仁至高無上;厭惡不仁的人,目的是避免受不仁的人的影響。有能夠一天盡心為仁的人嗎?我沒見過沒能力的,可能有,但我沒見過。

這句,要花點時間來談。希望你看得下去。

來,
「好仁」等同於「惡不仁」。否定的否定,就是肯定。

孔子為什麼,又硬要分出來呢?就邏輯而言,這是相同的。

孔子硬分了出來,同時又加以解釋說明,這是為什麼呢?太想講話了嗎?

A:好仁 → 無以尚之。
B:惡不仁 → 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

就邏輯上,A= B,但就「修行」而言,這是兩個世界。

來,「仁」這種東西,是不是像「餓了」一樣,是你本能的不加反應的,就一定會去「處理的事件」呢?

還是說,「仁」是需要某種生命的「打磨自己」才能透出仁的光亮呢?

是的,仁是本有的,但就像是「玉」,是需要打磨才能閃出光亮的。

A的談法像是你餓了會去吃一樣的本能反應。這是談「本有」。
B就是說,你要能看出那種遮住你的光亮的習氣,然後打磨掉那些習氣。這是談,習氣。

你只要打磨掉那些習氣就可以了,「仁」就會自動的透顯出光輝來。
換言之,你不用去「追求仁」,因為仁本來就有,你只是要去把遮在外層的習氣,磨一磨就可以了。

換言之,A是B的根骨;B 是達到A的實踐方法。



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」這句是B的重點,談行動的可能性。
要去打磨掉人生的習氣,這是一定做得到的。

要你跳到十層樓高,那做不到。
要你不去講別人的壞話,那一定做得到,再來是,你喜不喜歡如此去做而已?
哦,你其實很想去講別人的壞話,因為那「很爽」。

打磨習氣,這是一定做得到的。

孔子最後再補充,說:
我從來沒有看見那種克服不了自己習氣的人。

**

同學:
習氣,才真的是人生的難題;
例如,
不是你不夠聰明無法理解書中的硬道理,
而只是你無法降服那種「坐不下來的習氣」罷了。

坐下來,讓自己真的能坐下來,雖然就這要花掉你的很多生命的精力去克服,
坐下來,打開書,書就自然會被看懂。

聰明,是你本有的,如同仁,一樣。真的。



《论语.里仁》 06 / 2020.12
子曰:「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,无以尚之;恶不仁者,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没见过喜欢仁的人,厌恶不仁的人。喜欢仁的人,认为仁至高无上;厌恶不仁的人,目的是避免受不仁的人的影响。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的人吗?我没见过没能力的,可能有,但我没见过。

这句,要花点时间来谈。希望你看得下去。

来,
「好仁」等同于「恶不仁」。否定的否定,就是肯定。

孔子为什么,又硬要分出来呢?就逻辑而言,这是相同的。

孔子硬分了出来,同时又加以解释说明,这是为什么呢?太想讲话了吗?

A:好仁 → 无以尚之。
B:恶不仁 → 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

就逻辑上,A= B,但就「修行」而言,这是两个世界。

来,「仁」这种东西,是不是像「饿了」一样,是你本能的不加反应的,就一定会去「处理的事件」呢?

还是说,「仁」是需要某种生命的「打磨自己」才能透出仁的光亮呢?

是的,仁是本有的,但就像是「玉」,是需要打磨才能闪出光亮的。

A的谈法像是你饿了会去吃一样的本能反应。这是谈「本有」。
B就是说,你要能看出那种遮住你的光亮的习气,然后打磨掉那些习气。这是谈,习气。

你只要打磨掉那些习气就可以了,「仁」就会自动的透显出光辉来。
换言之,你不用去「追求仁」,因为仁本来就有,你只是要去把遮在外层的习气,磨一磨就可以了。

换言之,A是B的根骨;B 是达到A的实践方法。



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」这句是B的重点,谈行动的可能性。
要去打磨掉人生的习气,这是一定做得到的。

要你跳到十层楼高,那做不到。
要你不去讲别人的坏话,那一定做得到,再来是,你喜不喜欢如此去做而已?
哦,你其实很想去讲别人的坏话,因为那「很爽」。

打磨习气,这是一定做得到的。

孔子最后再补充,说:
我从来没有看见那种克服不了自己习气的人。

**

同学:
习气,才真的是人生的难题;
例如,
不是你不够聪明无法理解书中的硬道理,
而只是你无法降服那种「坐不下来的习气」罢了。

坐下来,让自己真的能坐下来,虽然就这要花掉你的很多生命的精力去克服,
坐下来,打开书,书就自然会被看懂。

聪明,是你本有的,如同仁,一样。真的。

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 #05 / 2020.12


子曰:「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;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富和貴,人人嚮往,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,不好享受;貧和賤,人人厭惡,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,無法逃避。君子迷失了仁愛之心,怎麽算君子?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,緊急時如此,顛沛時如此。」

這句,最重要的是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」。

這看起來,很累。
這看起來,很不可行。
這看起來,很好笑。
這看起來,真的很老古板。

基督教聖經詩篇: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,是我路上的光。

佛學華嚴: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. 法,轉勝圓滿。

大概,我們都會看到相同的意思。

人,要如何的轉變自己?
人,要如何的讓生命在這一段時間中,是有著意義的存在?
人,要如何看到自己可以不斷的超越出既有的自己?

這要方法。

方法的原則就是: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

這句要是有感,大概就標示出你生命在歷經某種轉變期了。

萬一有一天,你的生命方向,不知為什麼轉向了,
從一般而言俗世的追求,轉向到人生德性的充實和光輝;
萬一這種轉向,對你而言開始具有力量了,
你要方法去讓自己有實踐的下手處。

這是方法,行法: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

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的做到,不容易;但心中要有底,生命若要轉化,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05 / 2020.12
子曰: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富和贵,人人向往,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,不好享受;贫和贱,人人厌恶,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,无法逃避。君子迷失了仁爱之心,怎么算君子?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,紧急时如此,颠沛时如此。」

这句,最重要的是「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」。

这看起来,很累。
这看起来,很不可行。
这看起来,很好笑。
这看起来,真的很老古板。

基督教圣经诗篇: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,是我路上的光。

佛学华严:菩萨于念念中具足修习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. 法,转胜圆满。

大概,我们都会看到相同的意思。

人,要如何的转变自己?
人,要如何的让生命在这一段时间中,是有着意义的存在?
人,要如何看到自己可以不断的超越出既有的自己?

这要方法。

方法的原则就是: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
这句要是有感,大概就标示出你生命在历经某种转变期了。

万一有一天,你的生命方向,不知为什么转向了,
从一般而言俗世的追求,转向到人生德性的充实和光辉;
万一这种转向,对你而言开始具有力量了,
你要方法去让自己有实践的下手处。

这是方法,行法: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
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的做到,不容易;但心中要有底,生命若要转化,就是这么一回事。


《論語.里仁》 #04 / 2020.12


子曰:「苟志於仁矣,無惡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一旦樹立了生命的追求德性之理想,就不會為非作歹。」

這句,是聖人對人性的樂觀。

這句,我講不出來。

但我知,一位具有聖人人格的人,是會有這樣的對人性之信心的。

耶穌在十字架上,所說的話是:耶穌說:「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」

如果沒有對人性之可能性有絕對之信心,
靠「口號的習慣」是無法有這種勇氣的。

所以問題是:人如何而有可能於是能有這樣的一種「信心」?

在這裡,不同的宗教或哲學,有不同的理論解答和行法。

佛學從「空性」談起;儒家談「良知良能」;基督教談「信/望/愛」。

談法不同,但,終究,那是高揚於我們一般日常中的歡樂和咒罵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04 / 2020.12
子曰:「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一旦树立了生命的追求德性之理想,就不会为非作歹。」

这句,是圣人对人性的乐观。

这句,我讲不出来。

但我知,一位具有圣人人格的人,是会有这样的对人性之信心的。

耶稣在十字架上,所说的话是:耶稣说:「父啊,赦免他们!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」

如果没有对人性之可能性有绝对之信心,
靠「口号的习惯」是无法有这种勇气的。

所以问题是:人如何而有可能于是能有这样的一种「信心」?

在这里,不同的宗教或哲学,有不同的理论解答和行法。

佛学从「空性」谈起;儒家谈「良知良能」;基督教谈「信/望/爱」。

谈法不同,但,终究,那是高扬于我们一般日常中的欢乐和咒骂。

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 #03 / 2020.12

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
這句,也是充滿爭議的句子。

但這不是這句有什麼不妥,而是這句和目前主流的意識形態,
那種以資本主義的運作核心為意識形態的主流觀念不合。

這不合,所以,這句被罵的很慘。

來,什麼是資本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。
你的「一塊錢」和某博士的「一塊錢」和某總經理的一塊錢,
和某國小學生的一塊錢,都是「一樣的價值」。

這是資本主義下的「抽象的數字價值」。如此,商業資本才能運作。

但,人不是只有抽象的價值,人更有「質性」上的價值,
那種不能被數字化價值。

你幫一位老太太過馬路,這值多少錢呢?這理論上不能被數字化的,
這是「無價的」。
這是「應該的」理論;不是「值多少」的領域。

「應該的」領域,就有成熟不成熟的狀況;
這是質的不可化約的差別,這不是可以用數字來抹平的。

你不能說,國小是大學生的「25%」。
正如同你不能說,水是火的「XX%」。

孔子講的,正如質的不可化約的人性部分。

說,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;正如同說,唯有 大學生才有能力去對國小的學生進行某種衡量。

這裡不是數字化的量化平等的領域。正如同你不會找一位國小的為大學教育評鑑打分數一樣啊。

叫一位幼稚園的學生來幫大學生分數,你會不會說,讚讚讚,這是「平等」的社會?

我們早就被資本主義的數字化而來的抽象平等佔據心靈了。
但,你覺得你很爽,因為你可以「平等」的罵別人。

所以,這句,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,你不爽,很正常。


《论语.里仁》 03 / 2020.12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」

这句,也是充满争议的句子。

但这不是这句有什么不妥,而是这句和目前主流的意识形态,
那种以资本主义的运作核心为意识形态的主流观念不合。

这不合,所以,这句被骂的很惨。

来,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。
你的「一块钱」和某博士的「一块钱」和某总经理的一块钱,
和某小学学生的一块钱,都是「一样的价值」。

这是资本主义下的「抽象的数字价值」。如此,商业资本才能运作。

但,人不是只有抽象的价值,人更有「质性」上的价值,
那种不能被数字化价值。

你帮一位老太太过马路,这值多少钱呢?这理论上不能被数字化的,
这是「无价的」。
这是「应该的」理论;不是「值多少」的领域。

「应该的」领域,就有成熟不成熟的状况;
这是质的不可化约的差别,这不是可以用数字来抹平的。

你不能说,小学是大学生的「25%」。
正如同你不能说,水是火的「XX%」。

孔子讲的,正如质的不可化约的人性部分。

说,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;正如同说,唯有 大学生才有能力去对小学的学生进行某种衡量。

这里不是数字化的量化平等的领域。正如同你不会找一位小学的为大学教育评鉴打分数一样啊。

叫一位幼儿园的学生来帮大学生分数,你会不会说,赞赞赞,这是「平等」的社会?

我们早就被资本主义的数字化而来的抽象平等占据心灵了。
但,你觉得你很爽,因为你可以「平等」的骂别人。

所以,这句,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,你不爽,很正常。



《論語.里仁》 #02 / 2020.12


子曰: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沒有仁這種人格特質的人,忍受不了貧窮,享受不了快樂。仁者安仁,智者利仁。」

這篇,真是超級麻煩。

來,
仁 → 「安」仁。
智 → 「利」仁。

在談這一論題前面有一段前語: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

這是這次對話討論的前題:忍受不了。

忍受不了什麼呢?:人生的壞的處境。

為什麼呢? 因為,這是很基本的一般動物性的人性:
《章句》:
不仁之人,失其本心,久約必濫,久樂必淫。

人生都一定會有壞的處境,你能不能走過。
而走過是指,在這過程中,你仍有你要去堅持的目標和理念。

這很難。真的很難。這要「逆」人的動物性的。

所以,一個人要有如此的「走過困難」的能力,並不容易。

人如何的有「走過困難堅持理念」的能力呢?

這不是靠聰明,靠才幹,靠機靈,靠風向,靠靠山,靠論述,
都不是,
而是靠「仁」這種生命品質在你心中當指南針。

這是「德性」的領域。

德性才能讓你「心中坦蕩的」走過生命的風暴,心安理得,府仰不愧。

那麼,仁要怎麼培養。

在儒家系統中,這不是靠打坐之類的「特殊行為方法」,
而是又回歸到基本的人生行為,
《疏》:知能照識前事。

對,
「讀書」,來培養智慧。

智慧與德性,是相互共構的關係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02 / 2020.12
子曰:「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没有仁这种人格特质的人,忍受不了贫穷,享受不了快乐。仁者安仁,智者利仁。」

这篇,真是超级麻烦。

来,
仁 → 「安」仁。
智 → 「利」仁。

在谈这一论题前面有一段前语: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

这是这次对话讨论的前题:忍受不了。

忍受不了什么呢?:人生的坏的处境。

为什么呢? 因为,这是很基本的一般动物性的人性:
《章句》:
不仁之人,失其本心,久约必滥,久乐必淫。

人生都一定会有坏的处境,你能不能走过。
而走过是指,在这过程中,你仍有你要去坚持的目标和理念。

这很难。真的很难。这要「逆」人的动物性的。

所以,一个人要有如此的「走过困难」的能力,并不容易。

人如何的有「走过困难坚持理念」的能力呢?

这不是靠聪明,靠才干,靠机灵,靠风向,靠靠山,靠论述,
都不是,
而是靠「仁」这种生命质量在你心中当指南针。

这是「德性」的领域。

德性才能让你「心中坦荡的」走过生命的风暴,心安理得,府仰不愧。

那么,仁要怎么培养。

在儒家系统中,这不是靠打坐之类的「特殊行为方法」,
而是又回归到基本的人生行为,
《疏》:知能照识前事。

对,
「读书」,来培养智慧。

智慧与德性,是相互共构的关系。

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里仁》 #01 / 2020.12


子曰:「里仁為美。擇不處仁,焉得知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能有好的生長環境,是最好不過的事。選住址不顧環境,哪算聰明?」


這句,真的很簡單,很直覺。真的就是如此一種活生生的現象。

依我的那種愛搞學術名詞的壞習慣,孔子也可以說是「現象學學者」。

來,我凖備好要被「現代人」罵了,沒關係凖備好了。

來,
我讀南一中,當年南部第一志願的高中。
但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。

直到我讀到大學看到「其他高中生」時,
我才知道,
排名第一志願的高中,真的和其他志願的,「差很多」,
真的,(好,開罵吧),真差很多。真差很多!!


「里仁為美」。
孔子沒有騙我。

但,這並不是否定其他志願的高中,
不,
一點也不,
他們不也考上和我一樣的大學嗎?

這並不是瞧不起其他志願的高中,
不,
他們有他們的特色。

南一中的爛人,很多,我就是;
南一中沒有什麼成就的人,更多,我又是。

但南一中的特色和其他志願學校,不同。

但,首先你要看到不同的特色,
然後你才可以「做出選擇」。

做出選擇是要有某種價值感受的,否則你無法去選擇。

有了價值感受,有了價值感上的差異,於是你「才能追求卓越」,不是嗎?

抹平差異,
說:什麼學校都一樣好,
那只會讓學生沒有基本能去力感受出「什麼是更好的」,
他們被「現代性騙了」,也被自己騙了;
他們會以為我和別人一樣讚,
唯一要去做的事,
就是去罵:別人為什麼沒有和我一樣。


這是現代的大學生。把高中換成大學,上面講的,一樣。

這有用嗎?
所以,台清交成…等這些學校,都是「好高中的學生」去讀的。

這是存在的事實啊,
教改了三十年,社區化了二十年,M型社會,更強大。

用喊沒有用,差異是真實的存在。

承認差異,於是,你才能改變你自己目前的狀況。

《论语.里仁》 01 / 2020.12
子曰:「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能有好的生长环境,是最好不过的事。选住址不顾环境,哪算聪明?」


这句,真的很简单,很直觉。真的就是如此一种活生生的现象。

依我的那种爱搞学术名词的坏习惯,孔子也可以说是「现象学学者」。

来,我凖备好要被「现代人」骂了,没关系凖备好了。

来,
我读南一中,当年南部第一志愿的高中。
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。

直到我读到大学看到「其他高中生」时,
我才知道,
排名第一志愿的高中,真的和其他志愿的,「差很多」,
真的,(好,开骂吧),真差很多。真差很多!!


「里仁为美」。
孔子没有骗我。

但,这并不是否定其他志愿的高中,
不,
一点也不,
他们不也考上和我一样的大学吗?

这并不是瞧不起其他志愿的高中,
不,
他们有他们的特色。

南一中的烂人,很多,我就是;
南一中没有什么成就的人,更多,我又是。

但南一中的特色和其他志愿学校,不同。

但,首先你要看到不同的特色,
然后你才可以「做出选择」。

做出选择是要有某种价值感受的,否则你无法去选择。

有了价值感受,有了价值感上的差异,于是你「才能追求卓越」,不是吗?

抹平差异,
说:什么学校都一样好,
那只会让学生没有基本能去力感受出「什么是更好的」,
他们被「现代性骗了」,也被自己骗了;
他们会以为我和别人一样赞,
唯一要去做的事,
就是去骂:别人为什么没有和我一样。


这是现代的大学生。把高中换成大学,上面讲的,一样。

这有用吗?
所以,台清交成…等这些学校,都是「好高中的学生」去读的。

这是存在的事实啊,
教改了三十年,小区化了二十年,M型社会,更强大。

用喊没有用,差异是真实的存在。

承认差异,于是,你才能改变你自己目前的状况。



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八佾》 #26 / 2020.12


子曰:「居上不寬,為禮不敬,臨喪不哀,吾何以觀之哉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作為長官對群衆不寬容;對規範不嚴肅;辦喪事不悲哀--我還能從什麼地方去觀察這個人呢?」


生命,總是要在經驗界有所呈現;如果沒有,那就是死了。

生命如果一定要有呈現,那麼「如何呈現」就可以從裡面看有沒有「 意義」。

當然,你可以嘲笑說那種「要去追求意義的人生態度」。
Ok的。

但,如果,你一直活得不是那麼坦然;
如果你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下;如果你一直想和別人一樣;
如果你一直沒自信;你無法從自己內在而有安定感:
那麼,你一定偶爾會去想:我的人生有沒有意義?

你一定會要去想的。
那不是你能控制自己的,你就是會去想:我的人生有沒有意義?
因為,意義,才能讓你自己活得像自己。活得心安!

而意義的有沒有,就是從你所呈現出來的人生樣態中,透顯出來。

人,一般而言,不是聖人;但想追求意義的人,會去改變自己往有意義的人生方向上去行走。

如何改變?

孔子提出了三個去思考自己的方向:居上不寬,為禮不敬,臨喪不哀。

這三個,都必須是「從你自己發出來的」,才會有意義。

如果你有,你的人生,會一定程度的踏實。
那是「稱義而行」,
用孟子的說法,「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」。


《论语.八佾》 26 / 2020.12
子曰:「居上不宽,为礼不敬,临丧不哀,吾何以观之哉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作为长官对群众不宽容;对规范不严肃;办丧事不悲哀--我还能从什么地方去观察这个人呢?」


生命,总是要在经验界有所呈现;如果没有,那就是死了。

生命如果一定要有呈现,那么「如何呈现」就可以从里面看有没有「 意义」。

当然,你可以嘲笑说那种「要去追求意义的人生态度」。
Ok的。

但,如果,你一直活得不是那么坦然;
如果你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下;如果你一直想和别人一样;
如果你一直没自信;你无法从自己内在而有安定感:
那么,你一定偶尔会去想:我的人生有没有意义?

你一定会要去想的。
那不是你能控制自己的,你就是会去想:我的人生有没有意义?
因为,意义,才能让你自己活得像自己。活得心安!

而意义的有没有,就是从你所呈现出来的人生样态中,透显出来。

人,一般而言,不是圣人;但想追求意义的人,会去改变自己往有意义的人生方向上去行走。

如何改变?

孔子提出了三个去思考自己的方向:居上不宽,为礼不敬,临丧不哀。

这三个,都必须是「从你自己发出来的」,才会有意义。

如果你有,你的人生,会一定程度的踏实。
那是「称义而行」,
用孟子的说法,「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」。

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八佾》 #25 / 2020.11


子謂韶,「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」謂武,「盡美矣,未盡善也」。

白話譯:
孔子評論《韶樂》:「盡善盡美。」評論《武樂》:「盡美不盡善。」


孔子論二首音樂。

我第一個浮上念頭的是,為什麼要去評音樂?
不是都在講人生的道理嗎?
音樂,不就是一種「感受的媒介」嗎?

在論語裡,孔子還挺愛談音樂的,為什麼?
因為,文化藝術是「可以讓德性成熟的媒介」,
所以,儒家愛談制禮作樂,愛去評論各種文化藝術。

在這次的評論中,提出了二種區分:善與美。

我不想在這裡很藝術理論的談,雖然如果你去讀美學理論,這是大題目。

我的論述是:善,一定有美。但,美未必有善。

所以,儘管去「行善」,如果是真誠,每個他人都會在你的行為中感受到「美」。

所以,你看釋迦牟尼,看耶穌,心中都有「美」的湧動。

對儒家而言,美,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範疇。

美,是通向「善」的媒介。

文化藝術的美之所以重要,
那是因為,
那種「美感」,如果你喜歡,如果你覺得那是人性中很特殊的感受,是值得你去追求的,
那麼,
人的善行給人的感受,就一定會包含著「那種藝術給你的美感」。

你不一定是要藝術家才能對他人「給出美感」,
你的一行一動,一個小小的善念下的行為舉止,
本身就是美感的「肉身化」。

藝術如果有價值,那是因為藝術是最容易傳達出「善的那種美感」的媒介。


《论语.八佾》 24 / 2020.11
子谓韶,「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」谓武,「尽美矣,未尽善也」。

白话译:
孔子评论《韶乐》:「尽善尽美。」评论《武乐》:「尽美不尽善。」


孔子论二首音乐。

我第一个浮上念头的是,为什么要去评音乐?
不是都在讲人生的道理吗?
音乐,不就是一种「感受的媒介」吗?

在论语里,孔子还挺爱谈音乐的,为什么?
因为,文化艺术是「可以让德性成熟的媒介」,
所以,儒家爱谈制礼作乐,爱去评论各种文化艺术。

在这次的评论中,提出了二种区分:善与美。

我不想在这里很艺术理论的谈,虽然如果你去读美学理论,这是大题目。

我的论述是:善,一定有美。但,美未必有善。

所以,尽管去「行善」,如果是真诚,每个他人都会在你的行为中感受到「美」。

所以,你看释迦牟尼,看耶稣,心中都有「美」的涌动。

对儒家而言,美,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范畴。

美,是通向「善」的媒介。

文化艺术的美之所以重要,
那是因为,
那种「美感」,如果你喜欢,如果你觉得那是人性中很特殊的感受,是值得你去追求的,
那么,
人的善行给人的感受,就一定会包含着「那种艺术给你的美感」。

你不一定是要艺术家才能对他人「给出美感」,
你的一行一动,一个小小的善念下的行为举止,
本身就是美感的「肉身化」。

艺术如果有价值,那是因为艺术是最容易传达出「善的那种美感」的媒介。


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八佾》 #24 / 2020.11


儀封人請見。曰:「君子之至於斯也,吾未嘗不得見也。」從者見之。出曰:「二三子,何患於喪乎?天下之無道也久矣,天將以夫子為木鐸。」

白話譯:
儀地長官求見孔子,他說:「君子到了這裏,我都要求見。」見孔子後,出來說:「諸位,不要在乎官職,天下無道很久了,老天要你們的老師成為教化天下的聖人。」 

這句,真的有點悲涼,但也有點溫暖,同時也有點興奮。

還是有人想去見孔子的。
還是有人可以欣賞到孔子的。

我想到的是那孔子弟子的表情的畫面,
那種「沒想到我的老師也如此被欣賞」的表情。

你覺得你有什麼「東東」,所以你可以被欣賞呢?

好,其實這又不重要,在這篇。
在這裡,我看到的不是孔子,不是弟子,而是儀封人。

一個看到「那麼落魄的孔子」,但卻做出如此不同凡響評語的人。

你看到一個可能沒有什麼希望的人時,你會做出什麼評價?

這裡,要的不是可憐、慈愛,哦,有那二個也沒有用,你也講不出來。
這裡要的是「智慧」。

一種有遠見的智慧。只有智慧才能讓你對別人做出「超越於眼前」的評價和信心。

如果生命仍算是有意義的,就在於你時時把「超越於眼前」的感受,「把握在手」。



《论语.八佾》 23 / 2020.11
仪封人请见。曰:「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」从者见之。出曰:「二三子,何患于丧乎?天下之无道也久矣,天将以夫子为木铎。」

白话译:
仪地长官求见孔子,他说:「君子到了这里,我都要求见。」见孔子后,出来说:「诸位,不要在乎官职,天下无道很久了,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教化天下的圣人。」 

这句,真的有点悲凉,但也有点温暖,同时也有点兴奋。

还是有人想去见孔子的。
还是有人可以欣赏到孔子的。

我想到的是那孔子弟子的表情的画面,
那种「没想到我的老师也如此被欣赏」的表情。

你觉得你有什么「东东」,所以你可以被欣赏呢?

好,其实这又不重要,在这篇。
在这里,我看到的不是孔子,不是弟子,而是仪封人。

一个看到「那么落魄的孔子」,但却做出如此不同凡响评语的人。

你看到一个可能没有什么希望的人时,你会做出什么评价?

这里,要的不是可怜、慈爱,哦,有那二个也没有用,你也讲不出来。
这里要的是「智慧」。

一种有远见的智慧。只有智慧才能让你对别人做出「超越于眼前」的评价和信心。

如果生命仍算是有意义的,就在于你时时把「超越于眼前」的感受,「把握在手」。


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八佾》 #23 / 2020.11


子語魯大師樂。曰:「樂其可知也:始作,翕如也;從之,純如也,皦如也,繹如也,以成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同魯國樂官談音樂,說:「音樂是可知的:開頭是合奏;隨後是純正、清晰、綿長的音調,這樣就完成了。」

這是孔子談樂理。

什麼是樂理?就是在音樂運作背後的「原理」。

有沒有背後沒有原理的音樂?好像沒有。正如同,有沒有沒有「文法」的語言,好像沒有。

語言之所以是語言,就是那是一種「在背後有某種規範」的聲音呈現,
「背後的規範」,是語言之所以是語言的結構性內在物。

所以,音樂,你是有感的。而,「純聲音」,就只是空氣的震動。

《莊子.齊物論》:夫言非吹也,言者有言。

這兩者的差別,在於那是「在背後有規範」的聲音震動。

那麼,人的一舉一行呢?

或許,如果你的一舉一行是要讓別人「有所感受的」「一種意義的」,
那麼,
一舉一行的「背後」,就要有所規範的道理。

規範的道理,那就是「道」。或是「天」。或是上帝。或是佛心。就儒家,那是良心的聲音。

很多行為「合法」,但你沒感覺,甚至你「厭惡」,
因為,
那些行為只是滿足權力運作,背後並沒有「道」在撐著。

就像無法你感動「音樂」,只是一種聲音的震動而已。


《论语.八佾》 22 / 2020.11
子语鲁大师乐。曰:「乐其可知也:始作,翕如也;从之,纯如也,皦如也,绎如也,以成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同鲁国乐官谈音乐,说:「音乐是可知的:开头是合奏;随后是纯正、清晰、绵长的音调,这样就完成了。」

这是孔子谈乐理。

什么是乐理?就是在音乐运作背后的「原理」。

有没有背后没有原理的音乐?好像没有。正如同,有没有没有「文法」的语言,好像没有。

语言之所以是语言,就是那是一种「在背后有某种规范」的声音呈现,
「背后的规范」,是语言之所以是语言的结构性内在物。

所以,音乐,你是有感的。而,「纯声音」,就只是空气的震动。

《庄子.齐物论》:夫言非吹也,言者有言。

这两者的差别,在于那是「在背后有规范」的声音震动。

那么,人的一举一行呢?

或许,如果你的一举一行是要让别人「有所感受的」「一种意义的」,
那么,
一举一行的「背后」,就要有所规范的道理。

规范的道理,那就是「道」。或是「天」。或是上帝。或是佛心。就儒家,那是良心的声音。

很多行为「合法」,但你没感觉,甚至你「厌恶」,
因为,
那些行为只是满足权力运作,背后并没有「道」在撑着。

就像无法你感动「音乐」,只是一种声音的震动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