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為政》#17

《論語.為政》#17
子曰:「由!誨女知之乎?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

***
孔子有些話,是被認為還很有道理的,所以常被拿出來講,拿來訓話,這句是其一。

論語是對話體的文本。所以這是對話句子,對話內容有其前題與對象。

《正義》曰:孔子以子路(由)性剛,好以不知為知。

所以,孔子的學生有一種個性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。於是才有文章中的句子出來。

孔子覺得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是不好的,就跟學生講了一些道理。

但,這為什麼不好?「好以不知為知」,為什麼不好?
為什麼不好,孔子沒有說。
但我們從孔子的回應,來探索一下,孔子覺得不好的可能原因。

孔子開出的藥方是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
這句,其實有點無厘頭。我一初讀直覺而言。

所謂的「知道」,不就是一種有確定感(有對象性)的理解狀況嗎?
對理解的對象有了確定感,自然就是知道。沒有確定感,就是不知道。
這不是廢話嗎。

所以,最後的那個「知」,不是知道的知,而是藉由「知(認識)」這種人性的基本行為,來當作人對自己德性成長的媒介。「讀書(認識)」也是一種德性成長的修行方法。

怎麼說呢?

在認知過程中,如果有認知確定感的出來,就去感受相信承認那種確定感;
如果在認知過程中,你沒有感受到那種認知的確定感,就不要去「假裝」自己是有那種確定感的。

換言之,去相信承認,人有一種會形成確定感的能力,一種先驗的能力,
這種能力不旦是可以讓你據之為一種知識的判斷能力,
同時,
這種對確定感的「感受」能力,
也正是對人性德性、或著說良心,的感受力。

人,有一種屬於人的「人性」,這種人性是有感受能力的,
這種感受某種確定性的能力,不但是知識的判斷基礎,
同時這種感受能力,
也是德性的成長基礎。

感受知識確定性的感受能力、感覺,
和感受德性成長之充實感的那種感受,那種感覺,
是相同的。

德性與知識,並不是兩種不同的異質性現象,
相反的,
是相同人性感受性上的不同性質的展現。

對認知感受力的上的坦白,不去假裝,不去虛偽,
那種對知識感受力的直接與坦率,
就是讓德性成長之所以可能的那種直接與坦率。

對知識坦白,才會對德性坦白。

所以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,為什麼不好?
在知識領域虛偽久了,
不可能在德性的追求上是真誠的。

你知道嗎?子路在一般人的眼中,是孔子旗下很坦率的一位學生。

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16

《論語.為政》#16
子曰:「攻乎異端,斯害也已!」

***
這句是常被罵為很封建的句子。
來吧,看看我是怎麼來辯護的。

為什麼被稱之為封建,來,先看句子中的「異端」。

什麼是異端?
對啊,你有想過嗎?

來,用一般而言的直覺,就是某種和主流價值思潮不同的想法,因為和主流不同,所以是異端。這是不好的東東,「斯害也已」。

如果對於和主流價值不同的言論,無法容忍,一定要除去之而後快,
那其實是和目前社會所願意去接受的多元價值之理念不同,
因之,
攻乎異端,
的確可以被名之為封建。
這我也沒有什麼看不下去的。

但,以上是你自己想當然爾的自己想的。

異端是指和社會主流價值不同的想法嗎?是這樣嗎?孔子自己就和當時社會主流不合的很。

那如何去最大可能的理解,孔子所談的異端是意旨著什麼?

這裡沒有上下文可以去連結以為解釋,所以只好用整個論語所談的重心來加以衡論。

整部論語,是從人的「德性」之成長和作用,來論及社會性的各種事務。

與其說,異端是指某種和主流價值不同的想法,
那倒不如說,
異端是指,站在孔子的立場而言,
是指有礙於德性成長的某些想法而言。

那麼,和孔子所認為的德性之成長的價值不同的想法,
我們是要容忍而彰顯所謂的「多元價值」呢?
還是要「攻其乎異端」?

孔子的答案是:攻乎異端。

為什麼和德性成長有關的,不是容忍多元,而是攻乎異端。

這正是儒家中有關「戒律」想法的另一種表現!

任何宗教都一定有戒律。為什麼?

因為如果你要超越於你既有之自己,不可是在某種放縱自由的狀況下而可以達到,
相反的,都是在某種束縛的下才有可能,去超越自己。
這是人性的結構,就是如此。

戒律,也沒有那麼嚴肅,也可以說是「自律」。

想要建康嗎?那就天天去運動啊。
但有多少人做得到。讓自己想法子天天去做到,就是自律,就是戒律,就是自我超越。

那些成功的「人士」,你去讀傳記,大部分的人都會提到他們自己給自己的「自律」,也是戒律。

同學,你想要自己變得更好嗎?更超越自己嗎?考上更好的學校,坐上更好的職位,讓自己的人格上更有吸引力?

那你就要靠「自律」、「戒律」這種方法來達到。不是嗎?不然呢?
靠每天去「靠北公社」的自由舒爽,於是老板就會對你另眼相看?
慢慢等吧。
或是你來當這種佛心的老板,好嗎?

攻乎異端,那是指向自己的而不是指向社會的,那就是為了讓自己可以去保持自律,行使戒律。
去超越自己。

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15

《論語.為政》#15
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

***
這句,談讀書的方法/經驗。

以前王淮老師說, 論語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書,人生的大部分經驗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提問或對話。

論語講的信不信,怎麼信,如何信,是一回事;論語所看到的人生面向人生層次人生湧動,卻是不得不讓你去俯肯。

這句,
從自己的一般讀書經驗而言,孔子講的是如此的真切。

不是嗎?

只會一直讀,而不去思考,那麼就變書呆子,傻氣氣的,罔。
罔,這個字,好。
因為我一直在想,有更好的字去取代嗎?

但是,很會思考,但卻不去補充經驗值(讀書),那一定是「殆」。

殆,什麼意思呢?

看起來好像簡單,但古注倒有一些更好的看法:
《章句》:不習其事,故危而不安。
《注疏》:不學而思,終卒不得,徒使人精神疲殆。

「危而不安」、「精神疲殆」,這是會傷人的。
換言之,只會去「用想的」而不去讀書,去補充經驗值,那種「只用想的」之後遺症,
就有點嚴重了。

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某種顯著的現象吧。

人人都喊著要去「獨立思考」,但人人卻又不讀書。
大部分我眼中的學生,如果說有「精神疲殆」,那恰恰是因為「思而不學」,
就是抓著幾個大口號,然後就去行走批判的江湖了。
讀了什麼書呢?不多。
說,幾乎乎沒有,我也願意擔起這「關三天」。

書讀多了,但不愛去思考的同學,還有點傻氣,有點人味。

愛以批判自毫,但腦袋擠不出幾本書的同學,
很容易在某種掌聲高潮後就從身上發生某種疲累的味道,
一種對社會、對人群,對他人的那種疲累。

如果你疲累時,你會不會對這個人情世界有「感覺」呢?
不太容易。

「危而不安」,其實是真的描述的真實的。

思考,容易是「爽的」,因你可以一個人精神自慰。
讀書,往往會有某種揪一下心,因為你要去和作者做某種對話,
對話,就要打開心房,就要二人之事,
那不是一個自己就玩的起來的。

所以,認為自己會思考,但又認為不用讀書,其實恰恰是人的一種往爽的享樂而行的本能行為。
所以,這其實是大部分的人的本能行為,
古代的人用「XX神明」來思考,而你用「現代普世價值」來思考,罷了。
沒有那麼的現代性的偉大。

思而不學,是「危而不安」,其實是真切的描述的真實的。

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14

《論語.為政》#14
子曰:「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」

***
這章,有二類型人出場了,君子、小人。

什麼是君子,什麼是小人。
我們後世的人,比孔子心量小太太多了。

我們往往把某種負面的價值判斷內容,就加到了某一種類的人的頭上,
好像那種人天生就是某種壞價值的人。

孔子不是這樣啦。

《正義》曰:此章明君子、小人德行不同之事。

孔子往往是用君子、小人,來說明人性的價值追求的兩種態度,如是而已。

當然,追求的是「德性」。

但德性是什麼?

孔子不愛下定義的,而是從具體事例中一再的去說明,讓人從事例中去「體悟」出來。

「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」於是,這句 出來了。

《章句》:周,普遍也。比,偏黨也。

換言之,一個人如果在處理自己和一群他人之關係時,是用什麼心態,這會是一個人可以去思考「什麼是德性」的好機會。

傾向於是去思考,自己和「大部分人」的關係下的思考,是君子。小人,傾向於這樣思考:自己和「小部分人」的關係。

這裡,沒有對錯。真的。和大部分的人,也對;和小部分的人,也對。甚至對我而言,只是和家人,也對。

這不是對不對,而是人的「質性」,人的一種可以被展現出來的精彩。
就像玉,都是玉,但好玉是「精彩的」。

人可以多精彩呢?人可以用和「大部分人」的關係,去思考呢!這很精彩呢!

但很難,真的很難。是的,如此。

所以,這是思考什麼是德性的機會,一種讓自己去超越自己既有習氣的過程,而來的自我博鬥的精彩。
這絕對不是天生的,而是後天自我超越的。

所以,人性才有無窮的可能性,
就是這點,
所以,人才值得是「有價值的」,
因為,人,有可能,明天比今天更精彩,
只要他願意。
這是,德性的特色。

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13

《論語.為政》#13
子貢問君子。子曰: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。」

***
這是讀論語,要去注意這是「對話體」文本的一個好例子。

對話體,是在對話中所形成的文字記載。
對話,有對話的雙方。

對話的內容,是依著雙方的「條件」下而形成的,換言之,是依著對話的對象而被思考出來的,
所以,在解讀時,要把「看不到的對話情境」也考慮進去理解。
文字,只是整體意義展理的一部分而已。
不要把文字講的,當成是「抽象完整的整體意義」。

例如,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是針對子貢而說的,是要對應著讀者對子貢的理解,
換言之,把子貢也考量進來,
意義才會完整。

《章句》:范氏曰:「子貢之患,非言之艱而行之艱,故告之以此。」

子貢是一位個性上比較愛說大話的人,
所以,
孔子對這位愛徒,說了對他的為師之言,「先做看看,有了經驗之後,再好好的去講出來」,對子貢比較好。

因之,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並不是一句放諸四海的有道理的句子,而是要和子貢的個性「合起來」一起看。

那這意味著什麼?

孔子覺得講大話不好嗎?
講大話,也是可以是一種夢想,一種對理想的堅持啊。
孔子自己的「大話」不也多著是。

重點,不是「大話」,而是「講大話的習慣」。這是孔子要提撕出來的。

習慣,會成為一種反射動作,會成為一種不被自己警覺的行為。
如果,這種習慣是披著偉大名詞或口號的那種「習慣行為」,
那麼,
這樣著「有著偉大口號的馬上講出來」之行為,
恰恰是讓人完全不會去反省自己的最好「魔戒」。

孔子對子貢說,「先做看看吧」,
這種針鋒相對,
讓子貢有機會藉著這種「打擊機遇」去反思一下那種他覺得可能完全不用去反思的動人言詞。

***
當一位老師,有時我會有感觸的讀這句。

對一位同學,你提出某種針鋒相對的言語給他,在某種情境下,
其實老師是害怕的。

聽不下去是一回事。

不小心就被告到校長那裡去,
再不小心可能就上Apple報,
「被起底」這是非常有可能的。

要不要講呢?老師不是聖人啊。

有時我更會想,孔子的勇氣那裡來!

我的勇氣在於你的態度。所以,「子貢問君子」是前題。

所以我常常會想起幾個眼神,
那眼神讓我對那些學生下了重口罵下去。
那種,想要去改變自己的眼神。

學生的後來變化,讓我覺得冒了那個險,是值得的。

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12

《論語.為政》#12
子曰:「君子不器。」

***
這句相對簡單。

器,是指「專業知識、能力」。

君子不器,是指一個人在往更上一層的不斷自我要求成長過程,
最後會超出「專業」的限制。

這很簡單啊,
例如,都知道當「兵」有各種兵種,陸海空,每種都是專業。
但是,當參謀總長,卻是不受什麼兵種之限制的。

人,只要是往上自我要求,最後他的視野,「必然」就不會受到專業的限制。

但,在往上過程中,是要先依侍著「專業」,先透過「專業」的部分,來成長,來努力,來向上,
最後,
這不斷的向專業精進的過程,
最後卻打破了專業之限制。

人生如此。這是辨證性。

這是人的結構。

就像一位參謀總長,構想時,不會只想到他自己的專長兵種專業知識一樣。
所以,【疏】:「君子之德,則不如器物,各守一用,言見幾而作,無所不施也。」

但,這句的核心是:不器之前的那個部分。
那個部分是指,要先有專業為憑藉,在專業中努力,最後以專業來突破專業。

古注是如此的,
包曰:「器者各周其用,至於君子,無所不施。」

但我要說明的是,所謂的「無所不施」是指突破專業以後的無所不能,而不是一開始就不要有專業。

你的專業是什麼?

同學,好好的想一下這個問題,看看你能不能「說的出來」。

如果你說不出來,那並不表示你是「君子不器」,那只是說明「你沒專業」。

然而,這句最終要點出來的是,
德性的修為,如果不斷的擴大和成長,那德性所能成就的效用,也是「不器的」。

德性的成長,不只是當好人,那沒什麼。
而是憑藉德性對生命的成熟和質變,讓你更有能力去面對生命中的「各種挑戰」。

這是不器。

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為政》#11

《論語.為政》#11
子曰:「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。」

***
這章節不是談老師的什麼,而是談讀書的方法。

「溫故而知新」,是方法,這方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?我們往下再說。

知道這種讀書方法的人,基本上就可以被稱之為老師。
為什麼?
老師,基本上就是「教人」。
教什麼給人?
教特定內容,這也算是。
但更重要的是,教方法,教讀書的方法。

教方法是最難的。
「方法」其實是很抽象的,那是一種要去被理解的抽象原則。
抽象的原則要能被理解,學的人其實是要去思考的。
但,大部分的學生,是不願意思考的。

學生說獨立思考,聽聽就好。
學生說的獨立思考,基本上就是:我不想去思考,但你不要管我。

思考,是會痛苦的。真的啊!很少人要去自己找痛苦來給自己。

為什麼要思考呢?就是眼前有什麼東東想不通,你想要去想通,所以你要去思考。
但,有東西不通就是痛苦,不斷的想就是不斷的讓想不通的東東浮起來,
所以思考是一段不斷忍受痛苦的過程。

所以,大部分的人不會想去思考。
大部分的人都是忙著去抓言論市場上現有貨色,來讓自己有飽足感。

如果思考是一件很爽的事,有如第一次牽到女朋友的手,
有如吃草莓蛋糕,
有如去唱卡啦ok,
那放心,這世界早就是天堂了。

但,如果思考是純粹的「沒有樂趣」,這世界就一定不會有「思考」這種東西。

「溫『故』而知新」,
思考是一定要建立有某種「既有的學識基礎上」,才能因著這既有的基礎對之「思考」,在這過程,新的視野和想法就「創生」了出來。

思考的樂趣是什麼:溫故而知「新」。

從你已知的東東,再由「思考」進而開展出新的東東,這是「創生」!

《中庸》:《詩》云:「維天之命,於穆不已!」

於穆不已,就是讓生命的那種「創生能力」在自己的生命中展現出來。

德性,也是創生能力。

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為政》#10

《論語.為政》#10
子曰:「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」

***
這句是談,如何去評值一個人,或是如何去對他人做出某種價值判斷。

如果你有機會是要去「選人」「用人」或是判斷人,這是你很可以參考的方法。

「人焉廋哉」,是指被看的那個人,沒有什麼好再去隱藏什麼的。

哇,那麼厲害。

這是誇張的講法嗎? 是對一種對孔子的尊敬嗎?還是,這方法真的有點道理可談呢?

出社會後,你就知,所有的成敗,一大半和「人事」有關。
而人事的優劣,大部分和「那個人」是什麼水準的人有關。

當學生時,天天喊人人平等;這沒錯,理論如此。
出社會後,你就知,爛人讓整個組織下地嶽。
人不但不平等,根本就是什麼檔次的人做出什麼鳥事。

來,如何看人呢?

「視其所以」,看他以前做過什麼事。這很重要,狗改不了吃X。

「觀其所由」,你要去問,去做這事,你的理由是什麼?這很重要。

我的人生經驗,問到這裡,一個人的能力,大概可看出一大半。為什麼?
因為,大部分的人,都沒有自覺的會去思考,自己「為什麼這麼做?理由是什麼」。
一個有這種能力和習慣的人,是會反思的人。
會反思的人,往往會去思考「解決問題」,而不是只會「靠北」。

「察其所安」,這是你要找某種更「親密戰友」時一定要問的。
當然,你自己也不一定有能力去問「這種問題」。

安,是什麼,來,指「心安」。

你一輩子做了多少「心安」之事呢?
做了多少「心不安之事」呢?

更嚴重的是,
你這輩子做出多少理由很漂亮,口號很響亮,
但你自己夜深人靜時,
卻是「心不安」的事情呢?

很多。我也是。

但,能去稍微的「感受一下」「心不安」的滋味,
讓自己再想想,如何做才可能的不會那麼的心不安,
那是一位「有人性的人」的現象。

人之所以為人,不在於喊出什麼偉大口號,google多的是。

人之所以為人,在於會對某種「心不安」,感到不好意思!


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9

《論語.為政》#9
子曰:「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發。回也,不愚。」

***
這一篇,談師生之間。

身為老師的我,看了一遍又一遍,當要解這篇時。

孔子心目中的好學生,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呢?這種表現可以再往下進行某種解釋說明,以說明其寓含之義呢?

先說,我是有碰過如此的學生的,還不少。

「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如愚。」是指一位學生願意聽話。看起來有點笨笨的。

但一位願意聽老師所說,甚至表現出來的,同學,就是一位好學生嗎?

未必,所以後面有,再加以說明的句子:「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發。」

發,這個字很有意思。

老師看到被教的學生,在其日常的生活作為中,有很多老師也受到啟發的狀況或事項,出來。

「不違」怎麼會產生「啟發」呢?這不是邏輯上的矛盾嗎?

不違是指一種態度,面對老師所談的「那些」,願意以一種尊敬的心情來接受。

就是因為是「尊敬」的心情,去實踐尊敬的心情,那是一種對德性的踐履,
德性的踐履,生命會改變,會成長,而且一定會的,
所以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成長出來的生命層次之思考和規格,來重新詮釋、實踐老師講的「那些」。

老師,當然會側目的。

老師講的東東,是不是要完全接受,未必重要。
但你要不要藉著老師這種媒介去把某種德性的踐履表現出來,經由這尊敬過程來讓你生命的「慧根」成長,
就是你自己的「受益」。

人是活的,有成長,你就會和以前不一樣。

來,真的,每位讓我看到有極大成長和變化的同學,對我都是畢恭畢敬的。
我未必有什麼好,那是真的,
但你願意因我而有尊敬之情,我恭喜你。

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8

《論語.為政》#8
子夏問孝。子曰:「色難。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」

***
連續三篇談孝,這是第三篇。

依前面的文字,我先做個儒家關於孝之理論取徑之整理說明。

孝,不是一種人很自然就會有的「動物性」的感情或欲望。

例如,你會想吃草莓蛋糕,你會想去唱卡啦ok,你會對可愛的小孩抱抱,你對你的子女無法放下的「愛」。
這些都是動物性的本能,你不用「花力氣」,很自然的就會做到,正如同你渴了要喝水。

孝,不是。
人的動物性中,對「老的」往往不是容易有動物性的好感!

人如果對「老的」有了什麼好感,那是「理性的呼喚」。

理性的呼喚也是你內在生命中本有的,但那不是動物性的,那是來自你去感受到某種「價值意義」層面的力道,那呼喚著你去「讓你的生命德性長出來」。

孝,如此,是精神價值層面的。
讓這種生命中本有的理性呼喚,長出來,就是德性。

所以,孝,很難,很不容易,孝子稀少,不孝的故事滿天。

那是因為,孝,本來就是逆動物性的,是德性踐履層面的事物,是理性呼喚之事。
去實踐孝,如果是現實狀況是可以讓你做到的,你也要克服很多來自內心的很多情緒的。

所以,孝是修行。孝是一種方法,一種讓生命的德性長出來方法。

這是儒家,儒家讓人在生命中的踐履,長出德性。

於是,這句 你就懂了:色難。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

讓父母(長者)吃的好,被服務的好,那不算是什麼?有錢就可以了。
但,那跟你的「實踐」理性呼喚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色難。真的啊。那本來就是逆動物性的。那要是「親身」去做。那是修行。
所以你要克服自己的情緒,所以色難。

但如果你對長者做得到好臉色,是天下一大修行也。
對德性的踐履,生命自然會變化和成長。
這也是必然的。

對長者做得到「好臉色」,你得到的,你變化的,你自己改變自己的,讓自己更有檔次的,可能會更多。

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為政》#7

《論語.為政》#7
子游問孝。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

***
這一篇我會講的有點「離經叛道」,你真的參考看看就好。

又是談「孝」,建議你從上篇#6讀下來,在理論上才能有更連貫性的可能性理解。

孔子很有意思。
他說,一般人都 以為「好好養父母」就是孝。但很多人對寵物啦,如貓狗也都養的很好啊,那如何去區別這二種不同的「養」呢?

古人也很會思辨,對不對!

「敬」,決定了是孝,還是養。

這是大家都感受的到的一種「感受」,不是嗎?

我想重點去談的是,這裡,孔子不是說「愛」,而是說「敬」。

愛是一種動物性的直覺感受,有人愛這,有人愛那,大家的愛之對象不同。
但只要有愛,你就想對「那個」很好。
這是動物性的自然,你可以不費力就做得到。

這是直覺的,教都不用教,你自然就會對你愛的東東,對之很好、很好,而不為累。

敬不一樣。
你不一定愛一個人,甚至討厭一個人,但你卻為因為某種原因和理由去「敬」這個人。

敬,不是動物本能直觀的,例如愛,而是來自某種理性的判斷,或是某種德性的實踐。

孔子用敬。這擺明了說:年輕人不會有一種動性的本能去愛「老人」。

我也是如此感受。

我不會本能的去愛一位老人,但我會本能的去愛我的女兒。這是動物性。
是如此。

要去「孝」父母這種形式意義的「老人」,那你本來就要克服:人對老人不會本能去愛的動物性。
所以,你要用「敬」這種德性的實踐,去超越自己的動物性,真正的孝才有可能。

換言之,在儒家系統,孝為什麼那麼重要。那是因為:「孝」是一種「逆動物性」的行為,要你去「尊敬」你不一定能夠「愛」得下去的父母。
所以,以孝是敬,是德性的實踐!那要你克服你的動物性。

不是每個人都能去愛父母的,這我想承認的,從我們能觀察到的現況。
有人跟父母感情好,那是「福報」,不是人人都有。多的是意見不同感情不好的親子。

但,不管感情好不好,面對父母,以一種「敬」的心情去實踐親子之間的奉養關係,卻是人人都可以去實踐,而且是應該要去實踐的。
正是這種人人都可以去「敬」的這種普遍性,所以是道德性,而不是個體性的愛。

這種「敬」的親子奉養關係,是來自一種形而上的價值意義之要求,同樣的,也是我們的內在理性所感受的到的 呼喊。

在不一定有愛的情況下,又要去敬,本來就是不容易,所以是修行。

儒家把孝當作是修行,當作是人格德性成長的磨練行為,所以,孝是敬,而不是愛。

所以,孝,很難,真的。因為你要敬。
但正因為如此,孝有道德性的意義,而不只是你對父母的感情愛而已。

所以各大宗教各大倫理學,孝都是論及德性的重要生活實踐項目。

盡量去做吧。不要灰心,那本來就很難。
但,孝,是福報的泉源,因為那是德性的發動。

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6

《論語.為政》#6
孟武伯問孝。子曰:「父母唯其疾之憂。」

***
這句話,我一直無法對古注的解法有某種完全認同的肯認。

來,又是問孝。對傳統文化而言,對儒家而言,這是大問題,老問題,又是常會引起爭議的問題。

很多人都知知道?但很少人去認真想過。我也是。

來,
有人問什麼是孝?
孔子的答案很奇怪!說:父母只有對兒女生病時才是憂慮的。

光是回答,就讓人不可理解。

因為,
父母對子女的憂慮,多的是呢?
從讀書到交什麼男女朋友,多的是各種意見,怎麼會是「只有生病時」才憂慮呢?

年輕時我是如此對孔子提問的。

當了父親之後,這句才解決了。
就在我女兒有一次得肺炎,在昏迷狀態下急送醫的那時,這句就跳出來了。

真的,這種和生病有關的「憂慮」是我無法去擋住的,無法克服的。

親子間,很多意見型的憂慮,是可以自己想通就走過的,不會有憂慮。
但兒女之病,卻是「形而上式」的憂慮。那是一種超出你之外的一種必然的傾瀉而來的力道。

在親子關係中,就在這種狀況下,你才藉由這種經驗,真正感受到人的那種「與生俱來」的形而上之自己加諸自己的力量。

那是無解的,所以是形而上,是來自你自己的,所以是超越的。

儒家一直從生活中的各種面向,去提醒我們,
如何可能的去感受到人的那種超越性之力量,那種屬於對「意義」型的力量,是人所本有的。

所以,去展現德性才有意義。
去實踐德性,只是讓生命中本有的意義型的力量,綻放。

同樣的,
父母生病時,你也會有同樣的那種屬於超越式的力量,把憂慮帶到你身上,
不管是你是想要或不要。

「父母唯其疾之憂」那是形而上的超越性力量,在經驗界的一種直接的展現。

感受得到那種憂慮,生命的價值方向感,就有了定位。


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為政》#5

《論語.為政》#5
孟懿子問孝。子曰:「無違。」樊遲御,子告之曰:「孟孫問孝於我,我對曰『無違』。」樊遲曰:「何謂也?」子曰: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

***
這是讀論語一定會碰到的,不可避免的,但現代環境而言,未必能被接受的句子。

什麼是孝呢?沒問題,這不是壞事,就我們的直觀感受而言,我們也很樂意「在各種狀況都配合的很好之下」去孝順。
不是嗎?

我有錢有能力去孝,親人也在世,我去孝的方法嗎,大家都非常滿意。
這種孝有多爽!不是嗎?
既可以盡內心之誠,大家又都有一種非常滿意的外在情境於左右。

難就難在。大家意見不同。尤其是你和家人的意見不同。

這不是有沒有孝心的問題了,「心」誰沒有呢?
重點是你的方法是不是大家都同意,大家都認同。
問題往往在方法、方式。

做孝事的想法大家有意見,於是呢?要如何去處理。

孔子說:無違。

這很麻煩@

不同世代真的想法很不同,而且這不同很難溝通。

但這不是你如此!我也是。我相信,孔子也是。

這是個難題,所以被提了出來。

無違,是指盡最大可能的去體諒他們的「感受」,那是感情的,不是理性的。
在最大去體讓感情的狀況下,再去做個判斷,下決定,而不是:
把他們當外人一樣,在沒有感情體諒的情況下,去做出決定。

親情是感情,而且是「必然有」的感情。
你面對大眾不會有這種感情。

這種「必然有」的力道,所以這種感情是有某種形而上的威力,是一種超出於你之外但你要去傾聽的力量。

所以儒家重視!這是形而上在「人」身上的呈現。

你要把這種感情放在心裡去下決定。怎麼決定是你的事,你的智慧,你的修行。

但如果你沒有把那種感情放在心裡,那有如「外人」。你就是那種不會去傾聽形而上力量的人。

你如果是那種人,就不會有因為「敬畏」而有那種因之而來的修為和智慧。

孔子也怕我們就不去思辨,一直聽話而已,所以他又補充道:
子曰: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

禮,就是一種帶有感情的思考和節制!

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3)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3)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*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*。」

***
「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這是今天要講的。

但我沒有什麼把握講。

之前的,我算是走過,所以我可以用自己人生感受來說明孔子的表述。

但這一部分,我正在走,更多是我遠沒有的人生歷練表述。

來,我用我上課時,從王淮老師那裡聽來的,覺得很有道理的內容來說看看。

「五十而知天命」,這天命並不是指什麼命定式命運之類的,
如果是,那人的主動性,德性的創生能力就會被埋沒,這和儒家一貫對生命變化之肯定的信念,相反。

知天命,是指人了解了自己的局限,用另一個面向來說,了解了自己的屬於自己的那種特色。
一種特色,從另一面來看,就是一種局限。

到了五十歲,人探索自己到此時,才能對自己的限制真正的肯定了。
人才能夠去感受到屬於自己的有限性,即特色。
所以,人才能專心的在「那個限制方面」做最後的發光發熱。

五十歲以前,人都還有各種「可能性」的想像。
但如果你是認真探索自己的人,你就會「心某情願」的接受自己的局限,或是更正面的說法,特質。

你是一位畫畫的藝術家,或是醫生,或是建築師,或是老師,…;而那種工作,是不是又恰是最能讓你充分展現你自己的特質的呢?如果是,那就更值得做出最後的光彩。

五十歲時,你就可以看出來。

「六十而耳順」。人了解自己的限制,才能去尊重別人的生命限制,才不會用自己認為的想法去強迫別人。

耳順,是指能接納各種和自己異質的言論或想法,是打從心底而來的容納和接受,
而不是嘴上講講或是口號喊喊。

六十啊!

所以人生的修練有多麼的艱難!

所以,如果你看到很多要求包容別人的人是那種最容不下別人的人,
那並不太值得驚奇。

沒有用修行去自我要求,要容下別人,本來就最難做到。
別人喊喊而己,你自己要小心。

歷史如是一再種演。

「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。
這種境界,我應是做不到了。

孔子給對自己在修行上有自我要求的人,做個榜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