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13

《論語.為政》#13
子貢問君子。子曰: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。」

***
這是讀論語,要去注意這是「對話體」文本的一個好例子。

對話體,是在對話中所形成的文字記載。
對話,有對話的雙方。

對話的內容,是依著雙方的「條件」下而形成的,換言之,是依著對話的對象而被思考出來的,
所以,在解讀時,要把「看不到的對話情境」也考慮進去理解。
文字,只是整體意義展理的一部分而已。
不要把文字講的,當成是「抽象完整的整體意義」。

例如,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是針對子貢而說的,是要對應著讀者對子貢的理解,
換言之,把子貢也考量進來,
意義才會完整。

《章句》:范氏曰:「子貢之患,非言之艱而行之艱,故告之以此。」

子貢是一位個性上比較愛說大話的人,
所以,
孔子對這位愛徒,說了對他的為師之言,「先做看看,有了經驗之後,再好好的去講出來」,對子貢比較好。

因之,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並不是一句放諸四海的有道理的句子,而是要和子貢的個性「合起來」一起看。

那這意味著什麼?

孔子覺得講大話不好嗎?
講大話,也是可以是一種夢想,一種對理想的堅持啊。
孔子自己的「大話」不也多著是。

重點,不是「大話」,而是「講大話的習慣」。這是孔子要提撕出來的。

習慣,會成為一種反射動作,會成為一種不被自己警覺的行為。
如果,這種習慣是披著偉大名詞或口號的那種「習慣行為」,
那麼,
這樣著「有著偉大口號的馬上講出來」之行為,
恰恰是讓人完全不會去反省自己的最好「魔戒」。

孔子對子貢說,「先做看看吧」,
這種針鋒相對,
讓子貢有機會藉著這種「打擊機遇」去反思一下那種他覺得可能完全不用去反思的動人言詞。

***
當一位老師,有時我會有感觸的讀這句。

對一位同學,你提出某種針鋒相對的言語給他,在某種情境下,
其實老師是害怕的。

聽不下去是一回事。

不小心就被告到校長那裡去,
再不小心可能就上Apple報,
「被起底」這是非常有可能的。

要不要講呢?老師不是聖人啊。

有時我更會想,孔子的勇氣那裡來!

我的勇氣在於你的態度。所以,「子貢問君子」是前題。

所以我常常會想起幾個眼神,
那眼神讓我對那些學生下了重口罵下去。
那種,想要去改變自己的眼神。

學生的後來變化,讓我覺得冒了那個險,是值得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