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為政》#17

《論語.為政》#17
子曰:「由!誨女知之乎?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

***
孔子有些話,是被認為還很有道理的,所以常被拿出來講,拿來訓話,這句是其一。

論語是對話體的文本。所以這是對話句子,對話內容有其前題與對象。

《正義》曰:孔子以子路(由)性剛,好以不知為知。

所以,孔子的學生有一種個性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。於是才有文章中的句子出來。

孔子覺得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是不好的,就跟學生講了一些道理。

但,這為什麼不好?「好以不知為知」,為什麼不好?
為什麼不好,孔子沒有說。
但我們從孔子的回應,來探索一下,孔子覺得不好的可能原因。

孔子開出的藥方是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
這句,其實有點無厘頭。我一初讀直覺而言。

所謂的「知道」,不就是一種有確定感(有對象性)的理解狀況嗎?
對理解的對象有了確定感,自然就是知道。沒有確定感,就是不知道。
這不是廢話嗎。

所以,最後的那個「知」,不是知道的知,而是藉由「知(認識)」這種人性的基本行為,來當作人對自己德性成長的媒介。「讀書(認識)」也是一種德性成長的修行方法。

怎麼說呢?

在認知過程中,如果有認知確定感的出來,就去感受相信承認那種確定感;
如果在認知過程中,你沒有感受到那種認知的確定感,就不要去「假裝」自己是有那種確定感的。

換言之,去相信承認,人有一種會形成確定感的能力,一種先驗的能力,
這種能力不旦是可以讓你據之為一種知識的判斷能力,
同時,
這種對確定感的「感受」能力,
也正是對人性德性、或著說良心,的感受力。

人,有一種屬於人的「人性」,這種人性是有感受能力的,
這種感受某種確定性的能力,不但是知識的判斷基礎,
同時這種感受能力,
也是德性的成長基礎。

感受知識確定性的感受能力、感覺,
和感受德性成長之充實感的那種感受,那種感覺,
是相同的。

德性與知識,並不是兩種不同的異質性現象,
相反的,
是相同人性感受性上的不同性質的展現。

對認知感受力的上的坦白,不去假裝,不去虛偽,
那種對知識感受力的直接與坦率,
就是讓德性成長之所以可能的那種直接與坦率。

對知識坦白,才會對德性坦白。

所以,「好以不知為知」,為什麼不好?
在知識領域虛偽久了,
不可能在德性的追求上是真誠的。

你知道嗎?子路在一般人的眼中,是孔子旗下很坦率的一位學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