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罕》#21/ 2021.08


子謂顏淵,曰:「惜乎!吾見其進也,未見其止也。」



這句,又是孔子對學生的稱讚。

這樣的稱讚語言,真的很特別。如果再和上一篇接起來,就可以看出孔子是以什麼「觀點立場」來說出這些稱讚語言。

這是從德性踐履的立場來講的。

只有德性的踐履才能有「見其進,未見其止」這樣的一種現象之可能性。

德性不是「積累性的」,也就是說,我以前做了什麼好事,就保證一定可以更容易「再做出好事」。

德性之踐履是當下的「有或沒有」之事。

時時刻刻都把「德性之踐履」當作一回事來看待生命的活動過程,就是進而不止。

只是,再說回來,真的有人會如此的去要求自己的生命成如此的一種模式嗎?

很少。我也未必是。

如果有,那就值得孔子用這樣的語言來點出來,成為標的。

我會去想到佛學,因為佛學對於「人如何可能去讓自己有這樣的生命模式」這一命題,有更多的哲學式探討?

但佛學不是從「德性踐履」這視角下手,而是從生命必有的「苦」,與其「解脫」之可能,
這一現象,來談人的「德性之踐履」。

德性,是行法;德性之踐履,不是拿好人卡,而是人去解脫的「前行」。

前行,亦即,打地基。

所以,漢傳佛學才會有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;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這樣修行語句被強調出來。


《论语.子罕》21/ 2021.08
子谓颜渊,曰:「惜乎!吾见其进也,未见其止也。」



这句,又是孔子对学生的称赞。

这样的称赞语言,真的很特别。如果再和上一篇接起来,就可以看出孔子是以什么「观点立场」来说出这些称赞语言。

这是从德性践履的立场来讲的。

只有德性的践履才能有「见其进,未见其止」这样的一种现象之可能性。

德性不是「积累性的」,也就是说,我以前做了什么好事,就保证一定可以更容易「再做出好事」。

德性之践履是当下的「有或没有」之事。

时时刻刻都把「德性之践履」当作一回事来看待生命的活动过程,就是进而不止。

只是,再说回来,真的有人会如此的去要求自己的生命成如此的一种模式吗?

很少。我也未必是。

如果有,那就值得孔子用这样的语言来点出来,成为目标。

我会去想到佛学,因为佛学对于「人如何可能去让自己有这样的生命模式」这一命题,有更多的哲学式探讨?

但佛学不是从「德性践履」这视角下手,而是从生命必有的「苦」,与其「解脱」之可能,
这一现象,来谈人的「德性之践履」。

德性,是行法;德性之践履,不是拿好人卡,而是人去解脱的「前行」。

前行,亦即,打地基。

所以,汉传佛学才会有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」这样修行语句被强调出来。


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#20/ 2021.08


子曰:「語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與!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聽我的說不懈怠實踐的人,只有顏回吧!」

這句,很簡單。對學生的稱讚。

我也有時會稱讚學生,所以,這句我就很有感。

為什麼呢?因為,我不敢這樣地稱讚學生。

可能說,聰明、用功、努力、認真、…。

但,我也會回來想,為什麼當老師的沒有「這樣子的稱讚語言」出來呢?

其實,也是自己「信心」不足。

只有對自己所體悟的東東真的具足信心,一位老師,才能有這種勇氣去跟學生說:
我講的你都有去實踐……

我沒有。

我也蠻佩服那些要「學生跟他一起行動」的老師,真的是勇氣十足。
為什麼他們敢相信他們說出來的一定是對的呢?
如果錯了呢?

我常覺得那些要學生跟著一起行動的老師,真的很厲害,
要麼不是一就是二,
一、真的對自己的信念有過千錘百煉的思考和探索,所以具有十足信心。

二,就是只是把學生當作 「棋子」。

但願每位老師都是第一。



**
《论语.子罕》20/ 2021.08
子曰:「语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与!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听我的说不懈怠实践的人,只有颜回吧!」

这句,很简单。对学生的称赞。

我也有时会称赞学生,所以,这句我就很有感。

为什么呢?因为,我不敢这样地称赞学生。

可能说,聪明、用功、努力、认真、…。

但,我也会回来想,为什么当老师的没有「这样子的称赞语言」出来呢?

其实,也是自己「信心」不足。

只有对自己所体悟的东东真的具足信心,一位老师,才能有这种勇气去跟学生说:
我讲的你都有去实践……

我没有。

我也蛮佩服那些要「学生跟他一起行动」的老师,真的是勇气十足。
为什么他们敢相信他们说出来的一定是对的呢?
如果错了呢?

我常觉得那些要学生跟着一起行动的老师,真的很厉害,
要么不是一就是二,
一、真的对自己的信念有过千锤百炼的思考和探索,所以具有十足信心。

二,就是只是把学生当作 「棋子」。

但愿每位老师都是第一。



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罕》#19/ 2021.08


子曰:「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雖覆一簣,進,吾往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譬如堆山,還差那一筐,沒堆成而停,那就停了;譬如在平地,雖衹倒一筐,繼續倒下去,終究是有成果的。」

這句,乍看之下,儒學者荀子〈勸學篇〉寫得更好:
故不積蹞步,無以致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

但荀子對於「積學」的想,真的是孔子這句所要講的嗎?

就內容來看,是可以的,的確,孔子是在說,每一步每一步都重要,積小成大。

但,孔子說,「止」,「吾止也」;這好像又有一點講的過頭。
止,是止了,但之前的努力的成果還在啊。

雖然沒達到最後目標,但之前的努力仍是在的啊。

用荀子的話說,雖然沒有成為「江海」,但至少也是小小湖水啊。

孔子是這種「積學」的意思嗎?

不是。

宋明理學的立場會說不是。所以,宋明理學是推「孟子」而不是「荀子」。

孔子講的是「德性的踐履」,而不是講「學問的累積」。

說謊,就只有「是」或「不是」;沒有什麼是「六成的謊」,那也是謊。

德性只有踐履到了最後,才能說成或不成;中間如何了,都不算。

孟子:
其為氣也,至大至剛,以直養而無害,則塞於天地之間。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;無是,餒也。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。

「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」。不管之前,你做了多少!

同樣的,德性的踐履,只要你有「去做」,只要這 「配義與道」,事無大小,都是「至大至剛,以直養而無害,則塞於天地之間」。

「配義與道」才是核心,做的有多久,那無關題旨。

所以,宋代理學尊孔孟。而不是孔荀。


**
《论语.子罕》18/ 2021.08
子曰:「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譬如堆山,还差那一筐,没堆成而停,那就停了;譬如在平地,虽只倒一筐,继续倒下去,终究是有成果的。」

这句,乍看之下,儒学者荀子〈劝学篇〉写得更好:
故不积蹞步,无以致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

但荀子对于「积学」的想,真的是孔子这句所要讲的吗?

就内容来看,是可以的,的确,孔子是在说,每一步每一步都重要,积小成大。

但,孔子说,「止」,「吾止也」;这好像又有一点讲的过头。
止,是止了,但之前的努力的成果还在啊。

虽然没达到最后目标,但之前的努力仍是在的啊。

用荀子的话说,虽然没有成为「江海」,但至少也是小小湖水啊。

孔子是这种「积学」的意思吗?

不是。

宋明理学的立场会说不是。所以,宋明理学是推「孟子」而不是「荀子」。

孔子讲的是「德性的践履」,而不是讲「学问的累积」。

说谎,就只有「是」或「不是」;没有什么是「六成的谎」,那也是谎。

德性只有践履到了最后,才能说成或不成;中间如何了,都不算。

孟子:
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

「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」。不管之前,你做了多少!

同样的,德性的践履,只要你有「去做」,只要这 「配义与道」,事无大小,都是「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」。

「配义与道」才是核心,做的有多久,那无关题旨。

所以,宋代理学尊孔孟。而不是孔荀。


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罕》#18/ 2021.08


子曰:「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」

我很喜歡這一句。

好色,是指一種感官上對「美感」的喜好或沈溺。

一般人會容易想到與人體給人的某種吸引力的力量,
但,
一件藝術品、物品對人的吸引,例如音樂,例如漂亮的手機,
對人所起的美感,
也可以說是「好色」。

好色是一種感官上的、經驗上的傾向性,
這傾向性會給你一種「判斷上」的坐標,讓你做出某種選取上的抉擇。

德性,其實也就是如此而已,不是嗎?
只是說,德性的呈現不是以對「某物」而來的感官上的感受,
而是來自「對某一行為」而來的具超越性上的感受,即良心。

德性是,其實是對「人的行為」的一種「美的感受」之呈現。

在美感結構上,好德和好色是相同的。

只是,在價值的位階上又有不同,
如果你的好色的行為,對「好德」而言卻不是具有美感性的,
那麼,
好德的價值位階大於好色。

但對孔子而言,重點不在於我們有沒有「好德」的美感出來做出某種指向性判斷,
一定有,
那是良心。

重點是,我們往往在「各種利厲」的考量是,選擇對「行為上」的「德性美感」的感受,來個給它當做不存在。

那才是真的問題所在,故意看不到。

所以,如果,好德能像好色一樣,對於那種「感受」之呈現,都一定會去注意,甚至追求,
換言之,
對德性之實踐如同你對某一手機的喜好,
那麼,
生命的成長是如此的不知不覺中就變的很不一樣了。

我喜歡「美」的感受。

這是儒家,不是「絕情去欲」,而是「好德如好色」。


**
《论语.子罕》17/ 2021.08
子曰:「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」

我很喜欢这一句。

好色,是指一种感官上对「美感」的喜好或沈溺。

一般人会容易想到与人体给人的某种吸引力的力量,
但,
一件艺术品、物品对人的吸引,例如音乐,例如漂亮的手机,
对人所起的美感,
也可以说是「好色」。

好色是一种感官上的、经验上的倾向性,
这倾向性会给你一种「判断上」的坐标,让你做出某种选取上的抉择。

德性,其实也就是如此而已,不是吗?
只是说,德性的呈现不是以对「某物」而来的感官上的感受,
而是来自「对某一行为」而来的具超越性上的感受,即良心。

德性是,其实是对「人的行为」的一种「美的感受」之呈现。

在美感结构上,好德和好色是相同的。

只是,在价值的位阶上又有不同,
如果你的好色的行为,对「好德」而言却不是具有美感性的,
那么,
好德的价值位阶大于好色。

但对孔子而言,重点不在于我们有没有「好德」的美感出来做出某种指向性判断,
一定有,
那是良心。

重点是,我们往往在「各种利厉」的考虑是,选择对「行为上」的「德性美感」的感受,来个给它当做不存在。

那才是真的问题所在,故意看不到。

所以,如果,好德能像好色一样,对于那种「感受」之呈现,都一定会去注意,甚至追求,
换言之,
对德性之实践如同你对某一手机的喜好,
那么,
生命的成长是如此的不知不觉中就变的很不一样了。

我喜欢「美」的感受。

这是儒家,不是「绝情去欲」,而是「好德如好色」。



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罕》#17/ 2021.08


子在川上,曰: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」


孔子在看風景時,這次是看著水流,發出了感想。

正如同,你我在看景時,都會發出某種謂嘆,一樣。

所以,為什麼值得被記下來。

怎麼不去記孔子大便是臭的。

我年輕時是這樣問?

再往下細思,孔子到底講了什麼?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」

那你我看風景時,如果風景真的打動了你什麼,你會講出什麼?

趕快來,幫我拍一張。
大家來哦,這裡好好看。
你以前有來過嗎?
花了那麼多錢,值得。
……

孔子講了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」有什麼了不起?所以,和你我不一樣?

這種時候,就適合看古人注,看古人如何去回應我的提問?

不用擔心,你想的,古人也都會想到的。
你沒有比較聰明,古人沒有比較笨。
雖然,你有冷氣和手機。

《章句》:
然其可指而易見者,莫如川流。故於此發以示人,欲學者時時省察,而無毫髮之間斷也。……有天德,便可語王道,其要只在謹獨。

哦,哇,嗯,看起來挺累的。

這是宋人的,很有那種理學的修行風格。

再來,是魏的,《注疏》:
夫子因在川水之上,見川水之流迅速,且不可追復,故感之而興歎。

這也很有魏晉的美學風格。

那我們,或著說「我」,可有什麼想法冒出來,是不同於以往之說法的呢?

有。

這是一種康德認識論式的人生直觀感受之表達:現象與物自身。
現象終究是流動的和主體的,是依主體而立的,是雜多和範疇所綜合而成的,是感性和理性的共構……

是,胡塞爾的「被動綜合的」的認識論的探討方向之衝動。

哈,這是認識論的。

佛學就是認識論風格很強的思維體系,所以有「唯識論」,有「空」義。
這是探討主體與外在客體之間之如何被認識之可能的,認識論方向。
所以佛學的很多行法都和認識論風格有關,例如打坐,例如觀想…

儒學這方面,認識論,並不強,很少討論;不,一點都不強。儒學是從「德性論」下手的。所以,修行是更重於「實踐論」。

但,終究孔子也會有這方面的思考衝動。

《论语.子罕》17/ 2021.08
子在川上,曰: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」


孔子在看风景时,这次是看着水流,发出了感想。

正如同,你我在看景时,都会发出某种谓叹,一样。

所以,为什么值得被记下来。

怎么不去记孔子大便是臭的。

我年轻时是这样问?

再往下细思,孔子到底讲了什么?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」

那你我看风景时,如果风景真的打动了你什么,你会讲出什么?

赶快来,帮我拍一张。
大家来哦,这里好好看。
你以前有来过吗?
花了那么多钱,值得。
……

孔子讲了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」有什么了不起?所以,和你我不一样?

这种时候,就适合看古人注,看古人如何去回应我的提问?

不用担心,你想的,古人也都会想到的。
你没有比较聪明,古人没有比较笨。
虽然,你有冷气和手机。

《章句》:
然其可指而易见者,莫如川流。故于此发以示人,欲学者时时省察,而无毫发之间断也。……有天德,便可语王道,其要只在谨独。

哦,哇,嗯,看起来挺累的。

这是宋人的,很有那种理学的修行风格。

再来,是魏的,《注疏》:
夫子因在川水之上,见川水之流迅速,且不可追复,故感之而兴叹。

这也很有魏晋的美学风格。

那我们,或着说「我」,可有什么想法冒出来,是不同于以往之说法的呢?

有。

这是一种康德认识论式的人生直观感受之表达:现象与物自身。
现象终究是流动的和主体的,是依主体而立的,是杂多和范畴所综合而成的,是感性和理性的共构……

是,胡塞尔的「被动综合的」的认识论的探讨方向之冲动。

哈,这是认识论的。

佛学就是认识论风格很强的思维体系,所以有「唯识论」,有「空」义。
这是探讨主体与外在客体之间之如何被认识之可能的,认识论方向。
所以佛学的很多行法都和认识论风格有关,例如打坐,例如观想…

儒学这方面,认识论,并不强,很少讨论;不,一点都不强。儒学是从「德性论」下手的。所以,修行是更重于「实践论」。

但,终究孔子也会有这方面的思考冲动。




《論語.子罕》#16/ 2021.08



子曰:「出則事公卿,入則事父兄,喪事不敢不勉,不為酒困,何有於我哉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在外致力公務,在家孝順父母,辦喪事則盡全力,不酗酒,這對我有什麽問題?」

這些都是「人間世」的生活事項。

孔子說,「何有於我哉」。

但,我們也敢如此說嗎?我不敢。

這些生活鎖碎小項目,有沒有努力去達成,重要嗎?人,一天中要被「注意到」的其他事,更多著呢?

對一位基督徒來說,有沒有禱告,重要嗎?當然重要。
對一位佛教徒而言,有沒有「做功課」,重要嗎?重要。

生活中的事,即是儒學的行法和功課和禱告。

這些事,不是為了「維持肉體之存在」而不得不去做的事,
這些事是「行法」,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,是德性的踐履,也是生命依德性之擴張而來之變化的過程。

在這些生活事項中,如果你「留個觀照的心眼」,
一定要有哦,這是「法門」,
留著心眼去關照注意到這些生活事項的「修行關係」之可能性,
人的生命一定會在生活事項中,起了向上轉變的變化。

正如同禱告時心中一定有上帝,
正如同做功課時心中也一定有所仰望者,一樣。

孔子有在注意嗎?有啊。所以他才講得出:何有於我哉?

你有在注意嗎?注意你的言行與「生命變化之可能性」。

大概沒有。所以,生活就只是一種渡過。

孔子到底做到了什麼,並不重要;孔子有沒有留個心眼去關照著「去做了」什麼,更重要。
關照著「去做了」才是重要,「什麼」並不是重點。


《論語.子罕》#15/ 2021.08


子曰:「吾自衛反魯,然後樂正,雅頌各得其所。」

白話譯: 
孔子說:「從衛國返回魯國,把音樂理好,《雅》、《頌》都安排妥當。」

如果年輕時都喜歡自認為是「自由派」,那也正常。

我也是。

甚至,我會好奇,年輕人為什麼不去去選擇當個「自由主義者」,那是完全和年輕的那種個性相融的。

但,人的成長就是這樣,是會在既有的「基礎」上變化的,

其實,生命視野和格度如果不變化,那是一種「精神上」的死亡。

孔子這句,年輕人大概都會看不下,我以前也是,管那麼多幹什麼?不是嗎!

當然,現在的我不會那麼想。

「各得其所」要怎麼來解釋呢?

所謂的「自由」是指:
人不斷的克服各種限制去追求「所沒有的」;
還是,
去追求「回到生命中本有的」。

用一種歷史系的術語,這往往是從「自由派」到「傳統派」之轉變的轉動的軸心點之地。

以前年輕時很好奇,為什麼那些蠻吸引我的「傳統主義者」,年輕時幾乎都是「自由主義者」。

到底生命這種斷裂式的改變之點,會是在那裡?

我一直留意,當我自己不斷的變老或是說,不斷的成熟,之時。

生命是會死的,即一定是「有限的」。有限的經驗性存在,其變化只能是「回到生命中之本有」這種方向的變化。

為什麼? 有限的存在者,如果還能說是有變化,那麼只能在「生命本有」這種基地上,才能有。

如果不是,那麼人這種「有限的生命」會有變化的現象,就是一種矛盾;既是「無限」,就沒有基凖點可以談變化。

生命一旦是有限的,生命的最終歸宿就是「各得其所」。

何必只是生命,任何文化現象都一定有其「經驗的、有限的」存在的「各得其所」。

因為「各得其所」,所以才能從「有限之中」向各得其所的追尋過程,看到了「無限」。
我只是在講「理論上的哲學」嗎?

當你年紀再大一等,你可以再回頭看看那些一直說自己是「自由派」的「老人」,生命的存在給你一種什麼樣的「美學感受」?

很少是美的;往往甚醜。

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罕》 #14/ 2021.08


子欲居九夷。或曰:「陋,如之何!」子曰:「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」

白話譯:
孔子想到偏遠地區去住。有人說:「這地方很偏遠,怎麽辦?」孔子說:「君子住在那,還有什麽落後?」

憑良心講:這句很文青的。

孔子也會文青的。

來吧,先看看比較想東想西的宋儒,
《章句》:
君子所居則化,何陋之有?

「所居則化」,是一種「願力」,願力的背後總有一種真理。

換言之,這不是個人浪漫式的感受,這是一種對真理之可能現身/呈現的可能性的探索。

「何陋之有」,是在這一真理的可能性現身中才有語言上的力量。

但,真理真的是和你同在嗎?

會不會你的所謂的真理只是你個人浪漫的想像呢?

這是古典學問中最重要的「追問」之一?

正如同佛學中的人和空性的追問關係?或是基督教中的人和上帝律令之間的追問關係?

追問這是一種辨證,也是一種顯現,人與超越於人的東東的關係之凸顯。

對儒家而言,真理不是「對外在的某種理念的納入」,
真理只是「良心聲音的呼喊」,即那只是良心的呈現。

良心是一種感性的呈現,但又是具有人人共通的普遍性,所以是一種超越性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14/ 2021.08
子欲居九夷。或曰:「陋,如之何!」子曰:「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」

白话译:
孔子想到偏远地区去住。有人说:「这地方很偏远,怎么办?」孔子说:「君子住在那,还有什么落后?」

凭良心讲:这句很文青的。

孔子也会文青的。

来吧,先看看比较想东想西的宋儒,
《章句》:
君子所居则化,何陋之有?

「所居则化」,是一种「愿力」,愿力的背后总有一种真理。

换言之,这不是个人浪漫式的感受,这是一种对真理之可能现身/呈现的可能性的探索。

「何陋之有」,是在这一真理的可能性现身中才有语言上的力量。

但,真理真的是和你同在吗?

会不会你的所谓的真理只是你个人浪漫的想象呢?

这是古典学问中最重要的「追问」之一?

正如同佛学中的人和空性的追问关系?或是基督教中的人和上帝律令之间的追问关系?

追问这是一种辨证,也是一种显现,人与超越于人的东东的关系之凸显。

对儒家而言,真理不是「对外在的某种理念的纳入」,
真理只是「良心声音的呼喊」,即那只是良心的呈现。

良心是一种感性的呈现,但又是具有人人共通的普遍性,所以是一种超越性。



《論語.子罕》 #13/ 2021.08


子貢曰:「有美玉於斯,韞匵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」子曰:「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賈者也。」

白話譯: 
子貢說:「有塊好玉,是藏起來呢?還是賣給識貨的人?」孔子說:「賣出去!賣出去!我正等著識貨的人。」

這句,你看完有什麼感受?

這是儒家。

這個社會的文明系統,從來不是要去逃避的網,而是你要進去修行的場域。

從佛學的觀點,這也沒有什麼不對。

佛學不也強調「離世間而入世間」,正如同「凱撒的歸凱撒,上帝的歸上帝」,一樣。

儒學如何去思考「入世間但又離世間」的問題呢?

光只有強調入世間而不去思考「離世間」的一面,人是無法去感受什麼超越性的,什麼良心的。

魏代的《注疏》說:雖不衒賣,我居而待賈。言有人虛心盡禮以求我道,我即與之而不吝也。

嗯,也可以,我沒有太多感動。

宋代的《章句》:
孔子言固當賣之,但當待賈,而不當求之耳。……
必不枉道以從人。

「不求」、「不枉道以從人」,正是儒學的〈離世間品〉。

什麼是「離世間」,我喜歡《莊子.應帝王》的句子:
「至人之用心若鏡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,故能勝物而不傷。」

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罕》 #12/ 2021.08


子疾病,子路使門人為臣。病閒,曰:「久矣哉!由之行詐也,無臣而為有臣。吾誰欺?欺天乎?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,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?且予縱不得大葬,予死於道路乎?」

白話譯:
孔子得重病,子路請同學當傭人。病情好轉,孔子說:「子路騙我很久了!我沒有傭人卻出了個傭人。我騙誰?欺天嗎?與其讓傭人給我送終,不如讓學生為我送終!即使我的喪事辦得不隆重,我的屍體會被丟在路上嗎?」

這是孔子的人生小故事。

人,最難的是,有善終;更難的是,有善果。

孔子,很兇的,對自己人生晚期的行止。

修行,終究是面向老天、面向上帝、面向自己,的事。

人生如戲,要能在最後落幕時,能不讓觀眾不勝唏噓,真的不容易。

《章句》:
非知至而意誠,則用智自私,不知行其所無事,往往自陷於行詐欺天而莫之知也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11/ 2021.08
子疾病,子路使门人为臣。病闲,曰:「久矣哉!由之行诈也,无臣而为有臣。吾谁欺?欺天乎?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,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?且予纵不得大葬,予死于道路乎?」

白话译:
孔子得重病,子路请同学当佣人。病情好转,孔子说:「子路骗我很久了!我没有佣人却出了个佣人。我骗谁?欺天吗?与其让佣人给我送终,不如让学生为我送终!即使我的丧事办得不隆重,我的尸体会被丢在路上吗?」

这是孔子的人生小故事。

人,最难的是,有善终;更难的是,有善果。

孔子,很凶的,对自己人生晚期的行止。

修行,终究是面向老天、面向上帝、面向自己,的事。

人生如戏,要能在最后落幕时,能不让观众不胜唏嘘,真的不容易。

《章句》:
非知至而意诚,则用智自私,不知行其所无事,往往自陷于行诈欺天而莫之知也。



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 #11/ 2021.08


顏淵喟然歎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;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。欲罷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。」

這句,很美。

的確,表達出一種感情出來,一種很難表達出來的感受:一種接近血緣的非血緣關係。

就不白話譯了。

這是文言文的美。

我小時看到這句,往往反應是噁心。

高中後,一路下來,碰到了許多老師,慢慢才知道,師生之間是有一種「非血緣」的生命交流在。

佛學的「受記」,也很有那味道。

同學,你被我「受記」了嗎?

大學後,被許多老師打開視野,或是當頭棒喝後,才覺得這句「不是那麼的夠用」。

後來,我更愛用一句 俗氣的很的:生我者父母,育我者XX。

Xx,就是自己可以填進去的名字。

那天,女兒跑來說:
你借我的史記,我看孔子,怎麼那麼難看,跑來跑去,記都記不起來,可憐?項羽好看多了。司馬遷根本就很愛項羽,好不好?

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:
孔子適鄭,與弟子相失,孔子獨立郭東門。鄭人或謂子貢曰:「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皋陶,其肩類子產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。纍纍若喪家之狗。」子貢以實告孔子。孔子欣然笑曰:「形狀,末也。而謂似喪家之狗,然哉!然哉!」

這句,論語沒有。

司馬遷真的很有眼光,挑了這畫面。

然哉!然哉!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11/ 2021.08
颜渊喟然叹曰:「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;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。欲罢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。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」

这句,很美。

的确,表达出一种感情出来,一种很难表达出来的感受:一种接近血缘的非血缘关系。

就不白话译了。

这是文言文的美。

我小时看到这句,往往反应是恶心。

高中后,一路下来,碰到了许多老师,慢慢才知道,师生之间是有一种「非血缘」的生命交流在。

佛学的「受记」,也很有那味道。

同学,你被我「受记」了吗?

大学后,被许多老师打开视野,或是当头棒喝后,才觉得这句「不是那么的够用」。

后来,我更爱用一句 俗气的很的:生我者父母,育我者XX。

Xx,就是自己可以填进去的名字。

那天,女儿跑来说:
你借我的史记,我看孔子,怎么那么难看,跑来跑去,记都记不起来,可怜?项羽好看多了。司马迁根本就很爱项羽,好不好?
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
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。郑人或谓子贡曰:「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。累累若丧家之狗。」子贡以实告孔子。孔子欣然笑曰:「形状,末也。而谓似丧家之狗,然哉!然哉!」

这句,论语没有。

司马迁真的很有眼光,挑了这画面。

然哉!然哉!


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罕》 #10/ 2021.08


子見齊衰者、冕衣裳者與瞽者,見之,雖少必作;過之,必趨。


白話譯:
孔子見戴孝之人、穿官服的人、以及盲者,即使是年輕人,也必定站起來;從他們身邊過,就會快走。

這有三項孔子生活態度的描寫。

其實,我們也會有。只是,項目可能不同,而已。

儒學從良心談生命的超越性,而良心是「經驗性」的,所以,你會「不安」。

人,面對「不安」,會有什麼反應?

不斷的去思考和「不安」的關係,藉由「不安」來為生命做出思考和調整,
就這是修行,
就是「成聖之路」。

所以,真的沒有那麼難。因為,不安,人人都有,所以人皆可以成為聖賢!

一般的狀況中,人往往是把「不安」當作聽不到,或是假裝看不到。
於是,你就可以做「你想做但內心不安」的事。

儒家的整套修行理論,就是傾聽良心的聲音,最大可能的依良心之聲去實踐。

這是「心安」。

心安,不容的啊。

外在的光彩,很吸引人,但閃亮亮的日子,你未必過得心安。

宋人對此點很講究的,《章句》:
尹氏曰「此聖人之誠心,內外一者也。」

一步步的往良心的「內外一者也」去實踐,就是聖人,就是修行。

內在格局在這種修行的過程中變了,你的「外在的關係與規格」自然不一樣。

同學,你想好好讀書,來,先改變你「內在生命結構的格局」,於是就會有新的人生規格出來,你看讀書之間就會有新的「結構關係」。

來,看到老師,就說聲「老師好」。

不要說簡單,這年頭,你沒有跟著去「罵老師」而爽,就很有善根了。

來,看到老師,就說聲「老師好」,不要小看這「修行」,
老師只是一種象徵符號,一種你和「讀書關係結構」的象徵符號。

說聲老師好是「下手處」,
一種去改變你目前「既有的那種不想讀書的讀書結構關係」,
的改變的下手處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10/ 2021.08
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必作;过之,必趋。


白话译:
孔子见戴孝之人、穿官服的人、以及盲者,即使是年轻人,也必定站起来;从他们身边过,就会快走。

这有三项孔子生活态度的描写。

其实,我们也会有。只是,项目可能不同,而已。

儒学从良心谈生命的超越性,而良心是「经验性」的,所以,你会「不安」。

人,面对「不安」,会有什么反应?

不断的去思考和「不安」的关系,藉由「不安」来为生命做出思考和调整,
就这是修行,
就是「成圣之路」。

所以,真的没有那么难。因为,不安,人人都有,所以人皆可以成为圣贤!

一般的状况中,人往往是把「不安」当作听不到,或是假装看不到。
于是,你就可以做「你想做但内心不安」的事。

儒家的整套修行理论,就是倾听良心的声音,最大可能的依良心之声去实践。

这是「心安」。

心安,不容的啊。

外在的光彩,很吸引人,但闪亮亮的日子,你未必过得心安。

宋人对此点很讲究的,《章句》:
尹氏曰「此圣人之诚心,内外一者也。」

一步步的往良心的「内外一者也」去实践,就是圣人,就是修行。

内在格局在这种修行的过程中变了,你的「外在的关系与规格」自然不一样。

同学,你想好好读书,来,先改变你「内在生命结构的格局」,于是就会有新的人生规格出来,你看读书之间就会有新的「结构关系」。

来,看到老师,就说声「老师好」。

不要说简单,这年头,你没有跟着去「骂老师」而爽,就很有善根了。

来,看到老师,就说声「老师好」,不要小看这「修行」,
老师只是一种象征符号,一种你和「读书关系结构」的象征符号。

说声老师好是「下手处」,
一种去改变你目前「既有的那种不想读书的读书结构关系」,
的改变的下手处。

《論語.子罕》 #09/ 2021.08

子曰:「鳳鳥不至,河不出圖,吾已矣夫!」

白話譯:

孔子說:「鳳凰不飛來,黃河不出圖,這些象徵出聖人的現象都沒出現,難過。」

這句,看起來頗具神密主義的調性之言語。

什麼是神密主義?

一種無法被合理的邏輯說明的事件嗎?

那你為什麼愛上那個「爛人」?

一種無法被重覆驗證去證明效果的事件嗎?

那,你有「上過小學」嗎?來,現在去讓「上小學」重複出現來看看?

對,人有這些種種思維上的矛盾,所以哲學才有那麼多各種思考方向!

我們,只是在這社會,被訓練到「只相信所謂科學」而已。

科學,沒錯,那是人的一種思維模態。
科學能解決很多事。科學讓我們有不同的生活物質基礎。
但為什麼「只相信」呢?

馬克思的下層決定上層,更好解釋。
「科學」本來就是和「資本主義」的運作,一起共構而在的文化上層系統。

唯一相信科學,就唯一相信數字,就相信資本主義這種生產和分配制度,也是「唯一的」。

文化收編!

鳳鳥不至,河不出圖。這是什麼東東?對我而言,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,為什麼古典文本,都有類似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。

佛家的受記,基督教的「啟示錄」,…

人對未來有某種渴望,這是人性本來就有的。

沒有對未來的渴望,你不會去改變。

未來為什麼值得你去渴望?因為,你的內心深處有一種「更完美」「更美」的圖像在閃亮著。

只有你內在才有。

內在有的,就必然會有外在可能性的「指示器」。

為什麼那個女生/男生,對你特別有吸引力?
為什麼,你想去讀那本書?

隱隱約約中,那些「現象」指示了你心中的一種「更完美」的內在藍圖。

你有想去讀書嗎?不用懷疑,你內心的「更完美性」之呼叫,被啟動了。

《章句》:
張子曰:「鳳至圖出,文明之祥。伏羲、舜、文之瑞不至,則夫子之文章,知其已矣。」

**
子曰:「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!」

白话译:

孔子说:「凤凰不飞来,黄河不出图,这些象征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,难过。」

这句,看起来颇具神密主义的调性之言语。

什么是神密主义?

一种无法被合理的逻辑说明的事件吗?

那你为什么爱上那个「烂人」?

一种无法被重复验证去证明效果的事件吗?

那,你有「上过小学」吗?来,现在去让「上小学」重复出现来看看?

对,人有这些种种思维上的矛盾,所以哲学才有那么多各种思考方向!

我们,只是在这社会,被训练到「只相信所谓科学」而已。

科学,没错,那是人的一种思维模态。
科学能解决很多事。科学让我们有不同的生活物质基础。
但为什么「只相信」呢?

马克思的下层决定上层,更好解释。
「科学」本来就是和「资本主义」的运作,一起共构而在的文化上层系统。

唯一相信科学,就唯一相信数字,就相信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和分配制度,也是「唯一的」。

文化收编!

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。这是什么东东?对我而言,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,为什么古典文本,都有类似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。

佛家的受记,基督教的「启示录」,…

人对未来有某种渴望,这是人性本来就有的。

没有对未来的渴望,你不会去改变。

未来为什么值得你去渴望?因为,你的内心深处有一种「更完美」「更美」的图像在闪亮着。

只有你内在才有。

内在有的,就必然会有外在可能性的「指示器」。

为什么那个女生/男生,对你特别有吸引力?
为什么,你想去读那本书?

隐隐约约中,那些「现象」指示了你心中的一种「更完美」的内在蓝图。

你有想去读书吗?不用怀疑,你内心的「更完美性」之呼叫,被激活了。

《章句》:
张子曰:「凤至图出,文明之祥。伏羲、舜、文之瑞不至,则夫子之文章,知其已矣。」

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罕》 #08/ 2021.08


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有大量知識嗎?沒有。有個農民問我,我一無所知,我可能性的兩端進行推敲,才徹底清楚了。」

一個人是如何去思考的?孔子用這個例子來談,他的「思考模式」是一種什麼樣態?

啊,孔子是孔子的啊,關我們什麼事?

這不是孔子的思考內容,這是孔子的思考結構;就「結構」而人,人人都是一樣的。

如果人去「思考而理解」的結構不同,那麼,人就不會有語言和溝通。

在人人都有相同的思考結構中,卻有著不同的「思考物之形態」產生,即哲學。

同學,如果你願意,去讀讀哲學史;有很多入門的,很簡易的哲學史。
去看看,人們結構出過什麼的思考形態,本體論、宇宙論、倫理學、認識論…

你會發現,我們的思考模態,都在其中了。人,沒什麼太大的不同,就思考模態而言。
真的,你只是有手機可以用,那是古人沒有的。
不然,你能想的思考模態,其實,更窄。

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

這句看起來很厲害,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聖人之言,上下兼盡。即其近,眾人皆可與知;極其至,則雖聖人亦無以加焉,是之謂兩端」。

我不太能理解,章句的解釋和孔子的思考模式有什麼關係?
這是倫理學的一種說法。

我想用「認識論」的哲學模態來思考這句。

思考是什麼意思?去思考出可以「被講出來的東東」。

來,「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」。

空空如,不是什麼都沒有。果真什麼都沒有,你根本無法思考。

不信。來把你的「內容」空掉,看你怎麼「去想」。根本動不了。

空空如,是指一種模糊狀態,人一定是在一種模糊狀態中,
一定的。海德格爾用「人有情緒」來表達人的這種特色。
你找不到人沒有情緒的時候,「平靜」也是一種情緒。

思考是指,把這種模糊狀態用「語言」的方式,表達出來。

難就難在表達出來。

這種表達如何可能?叩其兩端而竭,這是方法。

即,對某一事件的「對立兩面」,不斷的對話;語言模式,是如果…,那麼…;可是…,假如…

人是辨證的動物。

理解的發生,正是在這種矛盾狀態中,「超越性地」找到了一種化解矛盾的可能,即理解。

以上是參考加達默爾《真理與方法》的解法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8/ 2021.08
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有大量知识吗?没有。有个农民问我,我一无所知,我可能性的两端进行推敲,才彻底清楚了。」

一个人是如何去思考的?孔子用这个例子来谈,他的「思考模式」是一种什么样态?

啊,孔子是孔子的啊,关我们什么事?

这不是孔子的思考内容,这是孔子的思考结构;就「结构」而人,人人都是一样的。

如果人去「思考而理解」的结构不同,那么,人就不会有语言和沟通。

在人人都有相同的思考结构中,却有着不同的「思考物之形态」产生,即哲学。

同学,如果你愿意,去读读哲学史;有很多入门的,很简易的哲学史。
去看看,人们结构出过什么的思考形态,本体论、宇宙论、伦理学、认识论…

你会发现,我们的思考模态,都在其中了。人,没什么太大的不同,就思考模态而言。
真的,你只是有手机可以用,那是古人没有的。
不然,你能想的思考模态,其实,更窄。

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

这句看起来很厉害,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圣人之言,上下兼尽。即其近,众人皆可与知;极其至,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,是之谓两端」。

我不太能理解,章句的解释和孔子的思考模式有什么关系?
这是伦理学的一种说法。

我想用「认识论」的哲学模态来思考这句。

思考是什么意思?去思考出可以「被讲出来的东东」。

来,「空空如也,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」。

空空如,不是什么都没有。果真什么都没有,你根本无法思考。

不信。来把你的「内容」空掉,看你怎么「去想」。根本动不了。

空空如,是指一种模糊状态,人一定是在一种模糊状态中,
一定的。海德格尔用「人有情绪」来表达人的这种特色。
你找不到人没有情绪的时候,「平静」也是一种情绪。

思考是指,把这种模糊状态用「语言」的方式,表达出来。

难就难在表达出来。

这种表达如何可能?叩其两端而竭,这是方法。

即,对某一事件的「对立两面」,不断的对话;语言模式,是如果…,那么…;可是…,假如…

人是辨证的动物。

理解的发生,正是在这种矛盾状态中,「超越性地」找到了一种化解矛盾的可能,即理解。

以上是参考加达默尔《真理与方法》的解法。

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罕》 #07/ 2021.08


牢曰:「子云,『吾不試,故藝』。」

這句在古注本中,往往會和上一句是放在一起的。
所以,全文應如下:
大宰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聖者與?何其多能也?」子貢曰:「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」子聞之,曰:「大宰知我乎!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牢曰:「子云,『吾不試,故藝』。」

《章句》:
吳氏曰:「弟子記夫子此言之時,子牢因言昔之所聞有如此者。其意相近,故并記之。」

不知道,你會不會想如此問:
到底這些因生活的條件而和其他人比起來,所學的「更多」的技能,對一個人有什麼幫助,或助益?

這是一種現代風格的追問?

我會想去問,那是因為我在一所因為「學很多技能」而「有名」的學校,
學生也往往會「很多技能」而自我定位。

學了很多技能,到底有什麼好?相較於「讀書」。

如果技能是那麼具決定性,那麼要讀「要讀書的」大學做什麼?欺世盗名!

那,倒問來看孔子,他有說學會技能是最重要的嗎?

沒有。

「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《章句》:且多能非所以率人,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曉之。

如果真的是「不多」。那,學技能做什麼?

來,依現象學的說法,人,要先在某種「模糊性的經驗值的背景域中」,於是,你從那經驗中去「提煉出」抽象思維來,這是「理解」,
這是讀書的最重要功能,讓你有「理解力」和「抽象思考力」。

技能,是一種增加你人生「經驗背景域深度和廣度」的方法之一。

有了更多技能,你的人生背景域,更多更廣;於是你在思考時,更有地氣,所以你能思考的更多。

所以,技能和讀書一樣,都是累積背景域的方法之一。
因此,書讀多了,往往就更會「思考」,因為你有因讀書而來的經驗值背景域。

學技能,是為了更益於思考;
如果學技能只是一種「很會做的」樣子,那對你有益的範圍很小。

(一)你可以透過學會技能,因此,而更有能力去思考;(二)也可以因為會有技能,而就認為不用思考。

第二種,往往你以後上不去。那些技能項,很快就用完了。但,思考呢?

在我教書之學校畢業同學,往往工作幾年後,就感受的很清楚了。但可能是,來不及了。

沒關係,還可以出國或讀研究所。真的。不然,真的,上不去。你自己很清楚。

多讀書,同學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7/ 2021.08
牢曰:「子云,『吾不试,故艺』。」

这句在古注本中,往往会和上一句是放在一起的。
所以,全文应如下:
大宰问于子贡曰:「夫子圣者与?何其多能也?」子贡曰:「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」子闻之,曰:「大宰知我乎!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牢曰:「子云,『吾不试,故艺』。」

《章句》:
吴氏曰:「弟子记夫子此言之时,子牢因言昔之所闻有如此者。其意相近,故并记之。」

不知道,你会不会想如此问:
到底这些因生活的条件而和其他人比起来,所学的「更多」的技能,对一个人有什么帮助,或帮助?

这是一种现代风格的追问?

我会想去问,那是因为我在一所因为「学很多技能」而「有名」的学校,
学生也往往会「很多技能」而自我定位。

学了很多技能,到底有什么好?相较于「读书」。

如果技能是那么具决定性,那么要读「要读书的」大学做什么?欺世盗名!

那,倒问来看孔子,他有说学会技能是最重要的吗?

没有。

「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《章句》:且多能非所以率人,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晓之。

如果真的是「不多」。那,学技能做什么?

来,依现象学的说法,人,要先在某种「模糊性的经验值的背景域中」,于是,你从那经验中去「提炼出」抽象思维来,这是「理解」,
这是读书的最重要功能,让你有「理解力」和「抽象思考力」。

技能,是一种增加你人生「经验背景域深度和广度」的方法之一。

有了更多技能,你的人生背景域,更多更广;于是你在思考时,更有地气,所以你能思考的更多。

所以,技能和读书一样,都是累积背景域的方法之一。
因此,书读多了,往往就更会「思考」,因为你有因读书而来的经验值背景域。

学技能,是为了更益于思考;
如果学技能只是一种「很会做的」样子,那对你有益的范围很小。

(一)你可以透过学会技能,因此,而更有能力去思考;(二)也可以因为会有技能,而就认为不用思考。

第二种,往往你以后上不去。那些技能项,很快就用完了。但,思考呢?

在我教书之学校毕业同学,往往工作几年后,就感受的很清楚了。但可能是,来不及了。

没关系,还可以出国或读研究所。真的。不然,真的,上不去。你自己很清楚。

多读书,同学。


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 #06/ 2021.08


大宰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聖者與?何其多能也?」子貢曰:「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」子聞之,曰:「大宰知我乎!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

白話譯:
太宰問子貢:「老師是聖人嗎?如此多才多藝?」子貢說:「老天要他成為聖人,又要他多才多藝。」孔子聽說後,說:「太宰瞭解我嗎?我小時候生活艱苦,所以會多幹一些粗活。貴族會有這麽多技能嗎?不會有的。」

這句,很有名: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

孔子為什麼對「多能鄙事」這現象,有某種意義上的留意呢?

到底:多能鄙事,有什麼好?

大多數人都用「出生階級」來當作這句話是「好話」的一種直觀判斷。

如果出生階級是判斷標準,那麼這個社會去追求富足,就是瘋了的事。

富足的社會無法讓最多人的出生是又貧又窮,那麼,富與足的社會不就是「去阻礙人之成長的社會」嗎?

那麼儒家又如何去強調制禮作樂呢?禮與樂,都是處於富與足的社會才能有最大教化功能的媒介啊。

多能鄙事。孔子,到底在認為好在那裡呢?

宋朝人讀論語也看出這問題啊,《章句》:
大宰蓋以多能為聖也。

言由少賤故多能,而所能者鄙事爾,非以聖而無不通也。且多能非所以率人,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曉之。


來,問的人太宰,他以為「很會做事」就是人的最高標準。
這往往是很務實的人的看法。

《章句》則解釋說,
小時候家境不好,所以會做很多事。這很正常。孔子並不是說,聖人什麼都要會。

「多能非所以率人」;「很會做事」,往往不是會讓人服氣的重要事項!


就儒家而言,讓人服氣的重要標項是什麼?以德服人。
宋代人注論語,沒忘了這個最基本的人生原理。

這很難。所以才是人生的重要關卡。

我們往往愛用權力、能力、錢財、以及某種主流意識形態去壓人。

壓得了嗎?

如果不是真服氣。對方有能力了,時間到,就會反撲!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6/ 2021.08
大宰问于子贡曰:「夫子圣者与?何其多能也?」子贡曰:「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」子闻之,曰:「大宰知我乎!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

白话译:
太宰问子贡:「老师是圣人吗?如此多才多艺?」子贡说:「老天要他成为圣人,又要他多才多艺。」孔子听说后,说:「太宰了解我吗?我小时候生活艰苦,所以会多干一些粗活。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能吗?不会有的。」

这句,很有名: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

孔子为什么对「多能鄙事」这现象,有某种意义上的留意呢?

到底:多能鄙事,有什么好?

大多数人都用「出生阶级」来当作这句话是「好话」的一种直观判断。

如果出生阶级是判断标准,那么这个社会去追求富足,就是疯了的事。

富足的社会无法让最多人的出生是又贫又穷,那么,富与足的社会不就是「去阻碍人之成长的社会」吗?

那么儒家又如何去强调制礼作乐呢?礼与乐,都是处于富与足的社会才能有最大教化功能的媒介啊。

多能鄙事。孔子,到底在认为好在那里呢?

宋朝人读论语也看出这问题啊,《章句》:
大宰盖以多能为圣也。

言由少贱故多能,而所能者鄙事尔,非以圣而无不通也。且多能非所以率人,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晓之。


来,问的人太宰,他以为「很会做事」就是人的最高标准。
这往往是很务实的人的看法。

《章句》则解释说,
小时候家境不好,所以会做很多事。这很正常。孔子并不是说,圣人什么都要会。

「多能非所以率人」;「很会做事」,往往不是会让人服气的重要事项!


就儒家而言,让人服气的重要标项是什么?以德服人。
宋代人注论语,没忘了这个最基本的人生原理。

这很难。所以才是人生的重要关卡。

我们往往爱用权力、能力、钱财、以及某种主流意识形态去压人。

压得了吗?

如果不是真服气。对方有能力了,时间到,就会反扑!



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罕》 #05/ 2021.08


子畏於匡。曰:「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;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」

白話譯:
孔子在匡地被困,他說:「文王死了後,文化不都由我承當嗎?老天若要滅絕文化,我就不會理解這些文化了;老天若不滅絕文化,匡人能把我怎樣?」

孔子這句話,就很形而上了。

某種對「天」等,經驗值內無被馬上實證式驗證之事的,相信。

現代人,往往基於可被重覆實驗的「科學方法」之主流意識形態,將這種無驗證性的稱之為迷信。

來,量子力學說,實驗者本身之存在會和「客觀物件」之呈現,有連帶關係,即意識一定會影響外在客觀事實。

量子力學的雙縫實驗。一直是還無法被好好解釋的「物理實驗」。

所以呢?有量子力學,所以傳統概念中、宗教中的上帝,就是存在的嗎?

哈。不要心急!

這是我在建中上哲學課時,一位心急的高中生很不以為然的出口。

真像高中時代的我。

來,這裡,我從胡塞爾內時間意識的論述方式來談。

人,為什麼會有「時間」這種感覺呢?
有時間,你一般所謂的客觀存在,才是有可能的。
如果沒有時間,例如,電腦開機了之後你才開啟電源,這種違逆時間的過程,你就會瘋了。

那種,客觀公正的存在,的那種時間感,之所以被你「意識到」,是因為有「滯留」和「預期」,即過去和未來,同時「包著」現在。

這很難解理。來,意識是一種「流」。

當你「當下」看到一張桌子時,你的意識其實也去和「過去/滯留」的桌子做確認,認為那是和過去的「同一的桌子」;
這同時,你的意識也跑去和「預期/未來」的桌子確認,同時也認為那將會是「同一的桌子」。

有過去和未來的一起確認來包著「當下」,於是桌子就是有「時間感了」;在時間感的存在中,桌子才能「客觀了」起來,才能在時間中實存。

德性/文化,是一種指向著目前的未來,是一種包著未來的現在。

嗯,你有德性和文化嗎?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4/ 2021.08
子畏于匡。曰:「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」

白话译:
孔子在匡地被困,他说:「文王死了后,文化不都由我承当吗?老天若要灭绝文化,我就不会理解这些文化了;老天若不灭绝文化,匡人能把我怎样?」

孔子这句话,就很形而上了。

某种对「天」等,经验值内无被马上实证式验证之事的,相信。

现代人,往往基于可被重复实验的「科学方法」之主流意识形态,将这种无验证性的称之为迷信。

来,量子力学说,实验者本身之存在会和「客观对象」之呈现,有连带关系,即意识一定会影响外在客观事实。

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。一直是还无法被好好解释的「物理实验」。

所以呢?有量子力学,所以传统概念中、宗教中的上帝,就是存在的吗?

哈。不要心急!

这是我在建中上哲学课时,一位心急的高中生很不以为然的出口。

真像高中时代的我。

来,这里,我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论述方式来谈。

人,为什么会有「时间」这种感觉呢?
有时间,你一般所谓的客观存在,才是有可能的。
如果没有时间,例如,计算机开机了之后你才开启电源,这种违逆时间的过程,你就会疯了。

那种,客观公正的存在,的那种时间感,之所以被你「意识到」,是因为有「滞留」和「预期」,即过去和未来,同时「包着」现在。

这很难解理。来,意识是一种「流」。

当你「当下」看到一张桌子时,你的意识其实也去和「过去/滞留」的桌子做确认,认为那是和过去的「同一的桌子」;
这同时,你的意识也跑去和「预期/未来」的桌子确认,同时也认为那将会是「同一的桌子」。

有过去和未来的一起确认来包着「当下」,于是桌子就是有「时间感了」;在时间感的存在中,桌子才能「客观了」起来,才能在时间中实存。

德性/文化,是一种指向着目前的未来,是一种包着未来的现在。

嗯,你有德性和文化吗?






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罕》 #04/ 2021.08


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這句,就不用解釋了。

解釋了,也往往更難懂。

這樣吧,一般的人,往往是如此:我意,我必,我固,我我。

這沒什麼啊,一般的狀況,如此。不然呢?你如何在這社會競爭下去!

我也如此啊。

論語記錄者說,子絕四。

哦,我不知記錄者是如何去判斷出來的。
人,一但能如此,那是修行的最高境界:無我。

另一種講法也可以是:心從所欲而不逾矩。

無我,不是沒有我,而是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儒家沒有談,人,為什麼要往無我這方向去成就生命的樣態。

基督教有:因為人是上帝創造的。
人是被造者。真正能肯認這點,你才有能力去相信「上帝的話語」。
你才有能力走出生命既有的限制。

佛學的解釋系統也有特色:苦。所有的苦,來自:我執。

所以,《心經》: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真能「空」,才能「度一切苦」。

空,即是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大部人做不到,我也是。
談何容易!所以,才有各種修行系統或法門。

但,讀經典的好處是,至少知道了,原來,解決人生之無意義或苦的方式,還有這一種路數。
而且,可能是更好的路數。


**
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这句,就不用解释了。

解释了,也往往更难懂。

这样吧,一般的人,往往是如此:我意,我必,我固,我我。

这没什么啊,一般的状况,如此。不然呢?你如何在这社会竞争下去!

我也如此啊。

论语记录者说,子绝四。

哦,我不知记录者是如何去判断出来的。
人,一但能如此,那是修行的最高境界:无我。

另一种讲法也可以是:心从所欲而不逾矩。

无我,不是没有我,而是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儒家没有谈,人,为什么要往无我这方向去成就生命的样态。

基督教有: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。
人是被造者。真正能肯认这点,你才有能力去相信「上帝的话语」。
你才有能力走出生命既有的限制。

佛学的解释系统也有特色:苦。所有的苦,来自:我执。

所以,《心经》: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真能「空」,才能「度一切苦」。

空,即是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大部人做不到,我也是。
谈何容易!所以,才有各种修行系统或法门。

但,读经典的好处是,至少知道了,原来,解决人生之无意义或苦的方式,还有这一种路数。
而且,可能是更好的路数。

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罕》 #03/ 2021.08


子曰:「麻冕,禮也;今也純,儉。吾從眾。拜下,禮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雖違眾,吾從下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用麻布做的禮帽,是以前規定的;現在都用絲綢,比較節約,我隨著大衆。在堂下拜見君主,是以前的規定;現在都堂上拜,不是很有禮貌。雖然違反大衆,我還是贊同在堂下拜。」

這很有多儀式,反正我們也不是很了解。和我們太遠了。

但這句有二個核心,關於「禮」,孔子同時做了二項「矛盾」式的意見陳述,
一是從眾,二是違眾。

先看看古人如何去解這明顯的矛盾,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處世,事之無害於義者,從俗可也;害於義,則不可從也。」

換言之,有一種「更高檔」的意義層次,可以是用來「抉擇」禮要不要守的判準。

義。

義是什麼?這很麻煩。

儒家會說,那是良心的聲音。這就比較具像了,也是「人人」都能有感的一種感知狀態。

從良心出發,正因為良心是「人人」都一定具有的「經驗」感知。

正是從人人都有的經驗感知這種現象,所以儒學才能說「人人皆可成為聖賢」。

這是儒學的「人人」平等。

聖賢是良知的一種美好的踐履典範。

我們這個時代是「理性」的時代。而且這種理性指的是那種數學式的推理理性。

那是「科技」專用的「理性」。

從一種哲學的角度來說,「理性」比起經驗,那就是獨裁到無法說了。

不過,我們這時代的「人人」民主和平等,卻是建立在「數學式的理性」之地基上。

不是嗎?

一千萬的音響和五百元的音響,那個比較好?
你敢相信耳朵嗎?

如果用左派的馬克思理論,這正是資本主義化不可避免的文化意識形態。下層決定上層。

數字如果不能決定價值,那麼,商店一定關門。

一百萬個「讚」的陳述,你敢去說:不對?

孔子有「從與違」同在之矛盾。哦,那才是「人」的真理。

只有數字理性,才不會有「從與違」同時存在的矛盾。
1與0,只能有一種存在。這是數學邏輯的排中律。

那是數字,那是物化。
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3/ 2021.08
子曰:「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。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虽违众,吾从下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用麻布做的礼帽,是以前规定的;现在都用丝绸,比较节约,我随着大众。在堂下拜见君主,是以前的规定;现在都堂上拜,不是很有礼貌。虽然违反大众,我还是赞同在堂下拜。」

这很有多仪式,反正我们也不是很了解。和我们太远了。

但这句有二个核心,关于「礼」,孔子同时做了二项「矛盾」式的意见陈述,
一是从众,二是违众。

先看看古人如何去解这明显的矛盾,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处世,事之无害于义者,从俗可也;害于义,则不可从也。」

换言之,有一种「更高档」的意义层次,可以是用来「抉择」礼要不要守的判准。

义。

义是什么?这很麻烦。

儒家会说,那是良心的声音。这就比较具像了,也是「人人」都能有感的一种感知状态。

从良心出发,正因为良心是「人人」都一定具有的「经验」感知。

正是从人人都有的经验感知这种现象,所以儒学才能说「人人皆可成为圣贤」。

这是儒学的「人人」平等。

圣贤是良知的一种美好的践履典范。

我们这个时代是「理性」的时代。而且这种理性指的是那种数学式的推理理性。

那是「科技」专用的「理性」。

从一种哲学的角度来说,「理性」比起经验,那就是独裁到无法说了。

不过,我们这时代的「人人」民主和平等,却是建立在「数学式的理性」之地基上。

不是吗?

一千万的音响和五百元的音响,那个比较好?
你敢相信耳朵吗?

如果用左派的马克思理论,这正是资本主义化不可避免的文化意识形态。下层决定上层。

数字如果不能决定价值,那么,商店一定关门。

一百万个「赞」的陈述,你敢去说:不对?

孔子有「从与违」同在之矛盾。哦,那才是「人」的真理。

只有数字理性,才不会有「从与违」同时存在的矛盾。
1与0,只能有一种存在。这是数学逻辑的排中律。

那是数字,那是物化。



《論語.子罕》 #02/ 2021.08


《論語.子罕》 02/ 2021.08
達巷黨人曰:「大哉孔子!博學而無所成名。」子聞之,謂門弟子曰:「吾何執?執御乎?執射乎?吾執御矣。」

白話譯:
貴族區的人說:「孔子真厲害!博學多才,樣樣都很傑出。」孔子聽說後,對學生說:「我的專長是什麽?是駕駛?是射擊?大概是駕駛吧。」

這句,看起來就只是簡單的應對型的客套對話。

而且,好像,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講出差不多的話來。

看看古注,有沒有什麼可以講的更多?

《注疏》:
以為人僕御,是六藝之卑者,孔子欲名六藝之卑,故云「吾執御矣。」謙之甚矣。

孔子為什麼挑出「御」這項來說自己呢?幫別人開車,這樣可以更凸顯孔子的謙虛。

這,講得不錯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聖人道全而德備,不可以偏長目之也。」

孔子在意的是德性的成熟,事功上的名項,並不是他老人家著眼之處。

這很有宋代理學的風格。

不同的時代,往往有不同的解法。

我怎麼看呢?

不知道。

因為根本沒有機會被如此說。


《论语.子罕》 02/ 2021.08
达巷党人曰:「大哉孔子!博学而无所成名。」子闻之,谓门弟子曰:「吾何执?执御乎?执射乎?吾执御矣。」

白话译:
贵族区的人说:「孔子真厉害!博学多才,样样都很杰出。」孔子听说后,对学生说:「我的专长是什么?是驾驶?是射击?大概是驾驶吧。」

这句,看起来就只是简单的应对型的客套对话。

而且,好像,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讲出差不多的话来。

看看古注,有没有什么可以讲的更多?

《注疏》:
以为人仆御,是六艺之卑者,孔子欲名六艺之卑,故云「吾执御矣。」谦之甚矣。

孔子为什么挑出「御」这项来说自己呢?帮别人开车,这样可以更凸显孔子的谦虚。

这,讲得不错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圣人道全而德备,不可以偏长目之也。」

孔子在意的是德性的成熟,事功上的名项,并不是他老人家着眼之处。

这很有宋代理学的风格。

不同的时代,往往有不同的解法。

我怎么看呢?

不知道。

因为根本没有机会被如此说。

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 #01/ 2021.08


子罕言利,與命,與仁。


新章節了,〈子罕〉。

論的章節,都是以此篇第一文的前二個字來當作章節標題,所以一開頭的前二字就是「子罕」。

罕,是罕見,很少之意。

很少,並不是沒有。

為什麼很少?這不是很重要的嗎?
如果你愛看論語,你可能會覺得那有「很少」,多的是。

到底,罕言,是什麼意思呢?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計利則害義,命之理微,仁之道大,皆夫子所罕言也。」

為什麼少講利、命、仁,古人如此解釋:

利:計利則害義。
命:命之理微。
仁:仁之道大。

這是原因。

這其中又有三個字,要緊抓:害、微、大。

這三種,都是極不易表達的東東。

不容易表達,所以少講。

是「表達」,這一難度。

我想起《法華經.方便品》,也有這三層次的說法:

利(害):「若說是事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皆當驚疑,增上慢比丘、將墜於大坑。」
命(微):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,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。」
仁(大):「諸佛如來、言無虛妄,無有餘乘,唯一佛乘。」

有聖人出,此心同,此理同。


**
《论语.子罕》 01/ 2021.08
子罕言利,与命,与仁。


新章节了,〈子罕〉。

论的章节,都是以此篇第一文的前二个字来当作章节标题,所以一开头的前二字就是「子罕」。

罕,是罕见,很少之意。

很少,并不是没有。

为什么很少?这不是很重要的吗?
如果你爱看论语,你可能会觉得那有「很少」,多的是。

到底,罕言,是什么意思呢?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计利则害义,命之理微,仁之道大,皆夫子所罕言也。」

为什么少讲利、命、仁,古人如此解释:

利:计利则害义。
命:命之理微。
仁:仁之道大。

这是原因。

这其中又有三个字,要紧抓:害、微、大。

这三种,都是极不易表达的东东。

不容易表达,所以少讲。

是「表达」,这一难度。

我想起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,也有这三层次的说法:

利(害):「若说是事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皆当惊疑,增上慢比丘、将坠于大坑。」
命(微):「诸佛智慧,甚深无量,其智慧门,难解难入,一切声闻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。」
仁(大):「诸佛如来、言无虚妄,无有余乘,唯一佛乘。」

有圣人出,此心同,此理同。




《論語.泰伯》 #21/ 2021.08

《論語.泰伯》 21/ 2021.08
子曰:「禹,吾無間然矣。菲飲食,而致孝乎鬼神;惡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宮室,而盡力乎溝洫。禹,吾無間然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禹,無可挑剔。他粗茶淡飯,祭品卻很繁盛;衣服簡單,祭服卻華麗;宮殿簡陋,卻盡力興修水利。禹,無話可說。」

堯、舜、禹,都三人都討論了。孔子講了心中的感想。

為什麼要討論「古人」或「歷史中的人」,而不是去討論「未來烏托邦」?

以前,讀歷史系時,這是那時代很紅的討論課題之一。

古人,其實面目也不是清楚的,說是談古人,其實也是談理想,談想像。

但終究和西方思想格式相較起來,
西方愛談烏托邦,那也是理想,那也是想像,但那指向未來。

指向「過去/歷史」,和指向「未來/烏托邦」有什麼樣的意義上的不同指涉可以展開嗎?

烏托邦,往往有一種「強制力」,一種你要去「調整你自己」去讓「那個烏托邦」可以出現的壓力。

古代的理想人物,終究是古代了,不會再來了;但,那是一種「典範」,一種你可以去活出來的某種可能性。

西方有很多烏托邦,所以也有很多「政治的」十字軍運動。

東方,也有,不過,往往是為了溫飽的造反。

古人怎麼看古人,《章句》:
楊氏曰:「薄於自奉,而所勤者民之事,所致飾者宗廟朝廷之禮,所謂有天下而不與也,夫何間然之有。」

有天下而不與。

我又想起莊子中的句子:
是之謂不以心捐道,不以人助天。是之謂真人。若然者,其心志,其容寂,其顙頯,淒然似秋,煖然似春,喜怒通四時,與物有宜,而莫知其極。


**
《论语.泰伯》 21/ 2021.08
子曰:「禹,吾无间然矣。菲饮食,而致孝乎鬼神;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宫室,而尽力乎沟洫。禹,吾无间然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禹,无可挑剔。他粗茶淡饭,祭品却很繁盛;衣服简单,祭服却华丽;宫殿简陋,却尽力兴修水利。禹,无话可说。」

尧、舜、禹,都三人都讨论了。孔子讲了心中的感想。

为什么要讨论「古人」或「历史中的人」,而不是去讨论「未来乌托邦」?

以前,读历史系时,这是那时代很红的讨论课题之一。

古人,其实面目也不是清楚的,说是谈古人,其实也是谈理想,谈想象。

但终究和西方思想格式相较起来,
西方爱谈乌托邦,那也是理想,那也是想象,但那指向未来。

指向「过去/历史」,和指向「未来/乌托邦」有什么样的意义上的不同指涉可以展开吗?

乌托邦,往往有一种「强制力」,一种你要去「调整你自己」去让「那个乌托邦」可以出现的压力。

古代的理想人物,终究是古代了,不会再来了;但,那是一种「典范」,一种你可以去活出来的某种可能性。

西方有很多乌托邦,所以也有很多「政治的」十字军运动。

东方,也有,不过,往往是为了温饱的造反。

古人怎么看古人,《章句》:
杨氏曰:「薄于自奉,而所勤者民之事,所致饰者宗庙朝廷之礼,所谓有天下而不与也,夫何间然之有。」

有天下而不与。

我又想起庄子中的句子:
是之谓不以心捐道,不以人助天。是之谓真人。若然者,其心志,其容寂,其颡頯,凄然似秋,暖然似春,喜怒通四时,与物有宜,而莫知其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