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24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4/2022.10
叔孫武叔毀仲尼。子貢曰:「無以為也,仲尼不可毀也。他人之賢者,丘陵也,猶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無得而踰焉。人雖欲自絕,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誹謗孔子。子貢說:「不好吧,孔子是誹謗不了的,其他人的賢良,象丘陵一樣,還可以超越;孔子卻象日月,別人沒法超過。雖然有人要去看不到日月,但對日月又有什麽影響?衹能表明他看不到而已。」

有人講孔子壞話,子貢出來捍衛。

我比較好奇,他會如何來回應。回應,代表一種見識和視野。

古人也有相同的好奇嗎?《章句》:
自絕,謂以謗毀自絕於孔子。多,與祗同,適也。不知量,謂不自知其分量。

「自絕」。

這句可嚴重了。

對儒學而言,人與「德性之成熟」的關係是,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一念反轉,當下之心,就可以了。

什麼狀況下,會是「自絕」呢?

毀「孔子」一個人,有這麼嚴重嗎?

重點不在於是毀了誰,而是這一現象代表了某種人的自我的「不知量」。

不知量,就是沒有「再往上更好一點的對自己的要求」。

聖人,是一種「樣式」,一種人格成熟的存在樣式。

聖人也是「人」,七情六欲都有,但他更有著「人格成熟的樣式」。

透過這種「樣式」,我們可以和自己對比,去思考,去想像,甚至去質疑。

但這前題是,我們想改變自己,變成更好的自己。也就是說,目前的我,還可以更好。

「不知量」,人為什麼會「不知量」。因為,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可以再變化的更好的了。

如果覺得自己是「完美的了」,聖人的存在樣式,是沒有意義的。

當聖人因人的「不知量」而沒有意義時,人去看「聖人」,一定只能看到「不好的」。

看不到聖人的好,聖人的樣式,「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!」

但,人真的很容易,「看不到」。因為人的理解是「對象性的理解」。

對象性的理解是對「認識物採取一種封閉式」的識知樣態。一種「物」的理解樣態。

物,是不會變的。所以有「物理」。

人是可以自我質性變化的。這才是重點。

自我變化如何可能,知道人是「可以質變的」,就行了。

人是可以質變的,所以,人就會對「聖人樣式」產生有意義性的理解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4/2022.10
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「无以为也,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踰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诽谤孔子。子贡说:「不好吧,孔子是诽谤不了的,其他人的贤良,象丘陵一样,还可以超越;孔子却象日月,别人没法超过。虽然有人要去看不到日月,但对日月又有什么影响?衹能表明他看不到而已。」

有人讲孔子坏话,子贡出来捍卫。

我比较好奇,他会如何来回应。回应,代表一种见识和视野。

古人也有相同的好奇吗?《章句》:
自绝,谓以谤毁自绝于孔子。多,与祗同,适也。不知量,谓不自知其分量。

「自绝」。

这句可严重了。

对儒学而言,人与「德性之成熟」的关係是,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一念反转,当下之心,就可以了。

什麽状况下,会是「自绝」呢?

毁「孔子」一个人,有这麽严重吗?

重点不在于是毁了谁,而是这一现象代表了某种人的自我的「不知量」。

不知量,就是没有「再往上更好一点的对自己的要求」。

圣人,是一种「样式」,一种人格成熟的存在样式。

圣人也是「人」,七情六欲都有,但他更有着「人格成熟的样式」。

透过这种「样式」,我们可以和自己对比,去思考,去想像,甚至去质疑。

但这前题是,我们想改变自己,变成更好的自己。也就是说,目前的我,还可以更好。

「不知量」,人为什麽会「不知量」。因为,自己觉得没有什麽可以再变化的更好的了。

如果觉得自己是「完美的了」,圣人的存在样式,是没有意义的。

当圣人因人的「不知量」而没有意义时,人去看「圣人」,一定只能看到「不好的」。

看不到圣人的好,圣人的样式,「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!」

但,人真的很容易,「看不到」。因为人的理解是「对象性的理解」。

对象性的理解是对「认识物採取一种封闭式」的识知样态。一种「物」的理解样态。

物,是不会变的。所以有「物理」。

人是可以自我质性变化的。这才是重点。

自我变化如何可能,知道人是「可以质变的」,就行了。

人是可以质变的,所以,人就会对「圣人样式」产生有意义性的理解。

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23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3/2022.10
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,曰:「子貢賢於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貢。子貢曰:「譬之宮牆,賜之牆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在朝庭上對大夫們說:「子貢賢於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,子貢說:「拿圍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齊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裏富麗堂皇;孔子的牆幾丈高,如果不從大門進去,就看不見雄偉壯觀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進得去門的人太少了,叔孫先生這麽說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這句裡,有很多成語,從此出。

如果有人誇你,說你比某某人好,你會如何說?

子貢的回答,真的很不一樣。

你可以「自己想像一下」,如果有人拿你和某某人比,你會如何回答?

啊,你過譽了。

啊,你太誇張了啦。我沒那麼好啦。

反正,就不是你去「說出別人的好」。

這裡,沒有客套的什麼要謙虛。而是,你有「本事看出別人的好嗎?」

對,你有本事看出別人的好嗎?

如果你有,生命的展現自然就是一種別人眼中的謙虛。

但,如何能看出別人的好。

要有德性和智慧。

二者,本來就是人格成長中的不可分的組成部分。

有德性,才能為別人的「本事」高興,一高興,自然就想會去講出好在那裡。

看得出別人的好,「真的看出了」,你也就自然會高興。

高興你看出來了,這不容易。也高興,別人「有那個」可以讓你看出來。

自己也是老師。

有這樣的學生,比自己是什麼老師,更讓人心滿意足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3/2022.10
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,曰:「子贡贤于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贡。子贡曰:「譬之宫牆,赐之牆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:「子贡贤于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,子贡说:「拿围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齐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;孔子的牆几丈高,如果不从大门进去,就看不见雄伟壮观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,叔孙先生这么说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这句裡,有很多成语,从此出。

如果有人夸你,说你比某某人好,你会如何说?

子贡的回答,真的很不一样。

你可以「自己想像一下」,如果有人拿你和某某人比,你会如何回答?

啊,你过誉了。

啊,你太夸张了啦。我没那麽好啦。

反正,就不是你去「说出别人的好」。

这裡,没有客套的什麽要谦虚。而是,你有「本事看出别人的好吗?」

对,你有本事看出别人的好吗?

如果你有,生命的展现自然就是一种别人眼中的谦虚。

但,如何能看出别人的好。

要有德性和智慧。

二者,本来就是人格成长中的不可分的组成部分。

有德性,才能为别人的「本事」高兴,一高兴,自然就想会去讲出好在那裡。

看得出别人的好,「真的看出了」,你也就自然会高兴。

高兴你看出来了,这不容易。也高兴,别人「有那个」可以让你看出来。

自己也是老师。

有这样的学生,比自己是什麽老师,更让人心满意足。

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22/2022.10

《論語.子張》22/2022.10
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:「仲尼焉學?」子貢曰:「文武之道,未墜於地,在人。賢者識其大者,不賢者識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」

白話譯:
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:「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裏學來的?」子貢說:「文王武王之道,並沒失傳,還在人間。賢人能瞭解其中的道,不賢的人衹能瞭解表面。到處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處處都學,哪有固定的老師?」

古典文本,常談「學」。

這學,不是學「知識系統」,而是指「理解」「感悟」人的「會朝向意義性追求」的那種特色。

人是會追求「意義」的動物。

意義,是什麼,是一種價值傾向,這傾向會「驅策」著我們來決定「行為的模式」。

老太太跌倒了,你會如何反應?

去扶了起來。

呆著看,研究一下「跌倒角度」和「力學」之間的關係。

觀察「他人」對這事的反應。

或著想看著是不是跌的很好笑。

你會想採取那一種行為模式來反應「老太太跌倒」這一事件。

如果是去採取「扶了起來」,為什麼要這樣做?有什麼厲害關係可以談嗎?

沒有。

就只是「應該」。

哲學術語是說「應然」。古典的說法是「道」。

應然的背後的那種「感受」,我們用語言表達為「意義」。

生命的意義的那種價值感,是人的本有。儒學如是強調。

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去感受出那種價值的指導性力量,並依著去做。

這是聖人。是指,最大可能度的「依著價值感」去做的人。

要讓自己最大可能依著「應然」去做,就是「學」。

所以,這樣的一種對生命學問追求的模式,就是「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2/2022.10
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「仲尼焉学?」子贡曰:「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」

白话译:
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:「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?」子贡说:「文王武王之道,并没失传,还在人间。贤人能瞭解其中的道,不贤的人衹能瞭解表面。到处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处处都学,哪有固定的老师?」

古典文本,常谈「学」。

这学,不是学「知识系统」,而是指「理解」「感悟」人的「会朝向意义性追求」的那种特色。

人是会追求「意义」的动物。

意义,是什麽,是一种价值倾向,这倾向会「驱策」着我们来决定「行为的模式」。

老太太跌倒了,你会如何反应?

去扶了起来。

呆着看,研究一下「跌倒角度」和「力学」之间的关係。

观察「他人」对这事的反应。

或着想看着是不是跌的很好笑。

你会想採取那一种行为模式来反应「老太太跌倒」这一事件。

如果是去採取「扶了起来」,为什麽要这样做?有什麽厉害关係可以谈吗?

没有。

就只是「应该」。

哲学术语是说「应然」。古典的说法是「道」。

应然的背后的那种「感受」,我们用语言表达为「意义」。

生命的意义的那种价值感,是人的本有。儒学如是强调。

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去感受出那种价值的指导性力量,并依着去做。

这是圣人。是指,最大可能度的「依着价值感」去做的人。

要让自己最大可能依着「应然」去做,就是「学」。

所以,这样的一种对生命学问追求的模式,就是「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」。

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21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1/2022.10
子貢曰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: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君子的缺點,象日蝕月蝕,人人都能看見;一旦改正,人人也都會看得見,只要一仰頭。」

這句,我個人很喜歡。

有二個字,我思索很久。

一、是「更」,二、是「仰」。

但這有一個前題,「君子」之過。

小人之過,人未必看得到。小人之所以是小人,是怕人家看到。

小人,不是壞人,只是「想保持現況的人」。

過,未必是違反亂紀之事。可能只是和「他人」不和相合之事,罷了。

君子是追求德性的成熟之人,德性的成熟就是一種「和以前不同」的現象。

既是和以前不同,而且這不同是「必要的」,本來,本質上,君子之過,就一定會如同「日月之食焉」。

一定要的。

所以,前題是:「更」,如何可能?

這很痛。沒有那麼容易。

《注疏》:
如日月明生之後,則萬物亦皆仰其明。

仰其明,到底是「明什麼」呢?

如果你「更」了,真的「更」了,你給他人做了一種榜樣,
一種,
人是具有可以超越自己的「害怕」和「痛」,而走向更好變化的一種可能性。

人人都知有「可能性」,但你實踐出來了。

你幫別人「看到了」自己本有的實踐之能力。

沒有榜樣,人真的很難去真正的挑戰自己。

這是古人、聖人,對我們最重要的禮物:他們用生命來展現你生命中具有的可能性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21/2022.10
子贡曰:「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君子的缺点,象日蚀月蚀,人人都能看见;一旦改正,人人也都会看得见,只要一仰头。」

这句,我个人很喜欢。

有二个字,我思索很久。

一、是「更」,二、是「仰」。

但这有一个前题,「君子」之过。

小人之过,人未必看得到。小人之所以是小人,是怕人家看到。

小人,不是坏人,只是「想保持现况的人」。

过,未必是违反乱纪之事。可能只是和「他人」不和相合之事,罢了。

君子是追求德性的成熟之人,德性的成熟就是一种「和以前不同」的现象。

既是和以前不同,而且这不同是「必要的」,本来,本质上,君子之过,就一定会如同「日月之食焉」。

一定要的。

所以,前题是:「更」,如何可能?

这很痛。没有那麽容易。

《注疏》:
如日月明生之后,则万物亦皆仰其明。

仰其明,到底是「明什麽」呢?

如果你「更」了,真的「更」了,你给他人做了一种榜样,
一种,
人是具有可以超越自己的「害怕」和「痛」,而走向更好变化的一种可能性。

人人都知有「可能性」,但你实践出来了。

你帮别人「看到了」自己本有的实践之能力。

没有榜样,人真的很难去真正的挑战自己。

这是古人、圣人,对我们最重要的礼物:他们用生命来展现你生命中具有的可能性。

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20/2022.10

《論語.子張》20/2022.10
子貢曰:「紂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惡居下流,天下之惡皆歸焉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紂王,並不象傳說的那麽壞。所以君子要注意自己身上有污點,一旦有污點,人們就容易把所有的壞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這的確是對人生現象的觀察結語。

從我現在的年紀,再倒回頭看,這世界的現象也往往是如此。

但,論語只是人生現象的一種經驗性的結語嗎?

正如同黑格爾所談那樣?

在《哲學史講演錄》中,他認為《論語》沒有「思辨哲學」,《論語》中只有一些「常識道德」。

不過,從我現在的角度來看,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,黑格爾的哲學只有「思辯」,沒有「道德」。

從儒家的角度而言,「道德感」必須湧自「純粹的個體」,而不是來自「外在的架構」。

從外在來的「規範性架構」,不管是什麼名詞,例如「絕對理性」,都不是「道德」。

古人的看法如何呢?

《疏》:
此章戒人為惡也。

「戒」。

什麼是戒?

自己對自己的要求,才是戒。

古典文本,有許多觀於「戒」的言論,正是在於看重了道德力量來自發於個體性的這種特色。

力量只要來自外在,就是「守」,談不上「戒」。

戒,這種「自己來要求」自己的運動模式,有什麼重要呢?有什麼特色呢?

只有「戒」,這種自己要求自己的這種「自我的運動模式」,生命才會有一種「跳躍性」的成長變化。

什麼是「跳躍性」的變化,例如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這就是。生命可以有一種「對反方向」的質變。

可以從「不愛讀書、漫罵讀書」,轉變成為「苦讀的博士生」。

我們自己可以有的一種感覺是:自己知道自己昨天做不對了。而且,如果你有實踐力的人,你會去「自己改變自己」。

這是道德力的超越性力量。這也是古典文本所最看重的「人的特色」。

儒學會用「省」這字眼。《孟子》:「君子必自反也」。

省,反省,是「自己告訴自己」。這是一種「自發於自己」的向上超越性的力量。

只有「人」才有,才有這種質變的模式。

物,不會有。

銅,不會自己變成黃金。

馬克思談「物化」,在於人在資本主義中,容易變成「生產工具」。

工具,那,人就失去了「自我超越的特色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0/2022.10
子贡曰:「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纣王,并不象传说的那么坏。所以君子要注意自己身上有污点,一旦有污点,人们就容易把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这的确是对人生现象的观察结语。

从我现在的年纪,再倒回头看,这世界的现象也往往是如此。

但,论语只是人生现象的一种经验性的结语吗?

正如同黑格尔所谈那样?

在《哲学史讲演录》中,他认为《论语》没有「思辨哲学」,《论语》中只有一些「常识道德」。

不过,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,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,黑格尔的哲学只有「思辩」,没有「道德」。

从儒家的角度而言,「道德感」必须涌自「纯粹的个体」,而不是来自「外在的架构」。

从外在来的「规范性架构」,不管是什么名词,例如「绝对理性」,都不是「道德」。

古人的看法如何呢?

《疏》:
此章戒人为恶也。

「戒」。

什么是戒?

自己对自己的要求,才是戒。

古典文本,有许多观于「戒」的言论,正是在于看重了道德力量来自发于个体性的这种特色。

力量只要来自外在,就是「守」,谈不上「戒」。

戒,这种「自己来要求」自己的运动模式,有什么重要呢?有什么特色呢?

只有「戒」,这种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「自我的运动模式」,生命才会有一种「跳跃性」的成长变化。

什么是「跳跃性」的变化,例如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这就是。生命可以有一种「对反方向」的质变。

可以从「不爱读书、漫骂读书」,转变成为「苦读的博士生」。

我们自己可以有的一种感觉是:自己知道自己昨天做不对了。而且,如果你有实践力的人,你会去「自己改变自己」。

这是道德力的超越性力量。这也是古典文本所最看重的「人的特色」。

儒学会用「省」这字眼。《孟子》:「君子必自反也」。

省,反省,是「自己告诉自己」。这是一种「自发于自己」的向上超越性的力量。

只有「人」才有,才有这种质变的模式。

物,不会有。

铜,不会自己变成黄金。

马克思谈「物化」,在于人在资本主义中,容易变成「生产工具」。

工具,那,人就失去了「自我超越的特色」。

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9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9/2022.10
孟氏使陽膚為士師,問於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則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話譯:
孟氏令陽膚當法官,陽膚向曾子請教。曾子說:「長官沒做好,民心會散盡。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憐憫他們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這句,很抽象。

有時,也可以說是非常八股。

但,卻是很濃縮意義的句子。

「民散」,是指百姓處於一種「無法充分有德性彰顯的生活」。

為什麼?

儒家不是去「怪百姓」,不是說這是百姓自己的事。

而是指向「上失其道」。

這是很傳統的文化概念,個人與社會群體是一種共構的相互影響組成。

這很有黑格爾式的講法:精神自由是個性與共性,個人與社會的統一

這和現代發展出來的西方「原子化獨立」個體,是不一樣的。

原子化獨立個體是現代的主體觀,這是和「資本主義發展」並進的。

只有原子化的個體觀,人才能被納入「生產與消費過程」可以被計算的計量單位。

阿多諾,講的。

資本主義愈強大的地方,個體化原子式的個體觀,愈強。

於是,「人」可以儘全力去消費,因為「這是自己的事,和他人無關」。

傳統文化中對「人」的觀念是「相濡以沫」的,
正是因為人與「他人」是共構的,所以,如果「他人處的不好」,這一定會和「我」有影響性的。

不只是他人影響我,我也影響了他人。

所以才能說「哀矜而勿喜」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9/2022.10
孟氏使阳肤为士师,问于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话译:
孟氏令阳肤当法官,阳肤向曾子请教。曾子说:「长官没做好,民心会散尽。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怜悯他们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这句,很抽象。

有时,也可以说是非常八股。

但,却是很浓缩意义的句子。

「民散」,是指百姓处于一种「无法充分有德性彰显的生活」。

为什麽?

儒家不是去「怪百姓」,不是说这是百姓自己的事。

而是指向「上失其道」。

这是很传统的文化概念,个人与社会群体是一种共构的相互影响组成。

这很有黑格尔式的讲法:精神自由是个性与共性,个人与社会的统一

这和现代发展出来的西方「原子化独立」个体,是不一样的。

原子化独立个体是现代的主体观,这是和「资本主义发展」并进的。

只有原子化的个体观,人才能被纳入「生产与消费过程」可以被计算的计量单位。

阿多诺,讲的。

资本主义愈强大的地方,个体化原子式的个体观,愈强。

于是,「人」可以儘全力去消费,因为「这是自己的事,和他人无关」。

传统文化中对「人」的观念是「相濡以沫」的,
正是因为人与「他人」是共构的,所以,如果「他人处的不好」,这一定会和「我」有影响性的。

不只是他人影响我,我也影响了他人。

所以才能说「哀矜而勿喜」。


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孟莊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與父之政,是難能也。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我聽老師說過:孟莊子的孝順,其他方面別人都可以做到,衹有他不更換父親下屬和父親的規矩,是難以做到的。」

這是一則常被爭議的句子。

但往往爭議的部分,和這文本,是牛頭不對馬嘴。

被強調的地方是「難能也」。

難,是指,一般人很難去做的部分。

核心在於,為什麼這種事,是那麼難於被做到。

什麼事呢?

「不改父之臣,與父之政」,即是,尊重前人的施設。

尊重前人的施設,這有多難?

難。

你看看,大部分的人一旦有新的職位,都會想要「有新的氣象」。

有新的氣象不是壞事。

但這並不表示,以前的都是「壞的」。

你可以「所謂的更好」。

但前人不一定錯。你也不一定對。

但,人往往喜用「他人」的錯,來旁射證明自己的對。

能「看到前人的好」,真的不容易。

尤其你在外界打滾愈久後,可能就會愈有所感。

能看到前人的好,不旦是一種「智慧」,更重要的是,那是一種「德性」。

因為,「前人」,往往是那種不會再爬起來和你爭辯的人。

對「前人」有德性,往往對目前的人,也會有德性。

反之,亦然。


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孟庄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与父之政,是难能也。」

这是一则常被争议的句子。

但往往争议的部分,和这文本,是牛头不对马嘴。

被强调的地方是「难能也」。

难,是指,一般人很难去做的部分。

核心在于,为什麽这种事,是那麽难于被做到。

什麽事呢?

「不改父之臣,与父之政」,即是,尊重前人的施设。

尊重前人的施设,这有多难?

难。

你看看,大部分的人一旦有新的职位,都会想要「有新的气象」。

有新的气象不是坏事。

但这并不表示,以前的都是「坏的」。

你可以「所谓的更好」。

但前人不一定错。你也不一定对。

但,人往往喜用「他人」的错,来旁射证明自己的对。

能「看到前人的好」,真的不容易。

尤其你在外界打滚愈久后,可能就会愈有所感。

能看到前人的好,不旦是一种「智慧」,更重要的是,那是一种「德性」。

因为,「前人」,往往是那种不会再爬起来和你争辩的人。

对「前人」有德性,往往对目前的人,也会有德性。

反之,亦然。


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17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7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平時,人會隱藏自己的感情;在親人喪禮,感情的表露很難遮擋。」

這裡又是談「喪禮」。

我更輕時讀論語,一直就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去談「喪禮」。

可以產生感情、情緒、感受的各種社會性聚集狀況,多的是,為什麼獨鍾「喪禮」。

上了大學,聽了王淮老師的講解,這一問題解了,對儒學的看法,就換了角度。

其實古人也有解釋了,只是當時看不懂。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親喪固所自盡也,於此不用其誠,惡乎用其誠。」

有三重點,在這裡是「一體的」三者共構:「自盡」、「誠」、「親喪」。

自盡:「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(章句)

「不能自己」。

生命有一種「超越性」,所以,「良心」是超越的,才能是具有一種指導性。

什麼是「超越性」,就是你無法控制「它」對你出現。「不能自己」。

真誠的喪禮,尤其是至親之人,人無法去控制某種哀傷之感的對你呈現。

但這種超越性的感受呈現卻是容易被「忽視」或「扭曲」的。

如何能不扭曲的呈現呢?

你一定有那種經驗,那種讓「有如真誠喪禮」的那種哀傷自然流露的狀況。

那種狀況被提取了出來而以名相來表達就是「誠」。就是不掩蓋、不扭曲,不假冒。古人說「不偽」。

喪禮,是「誠」有沒有真實「存有」的,一種很容易被實踐出來的,場合。

儒家,愛用喪禮來比喻「誠」呈現的那種狀況。

具有超越性的人,只要是在「誠」的狀態下,某種「有價值導向性」的情感,必然湧現。

這是「不能自己」的。

這正是「良心」呈現的存在結構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7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亲丧乎!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平时,人会隐藏自己的感情;在亲人丧礼,感情的表露很难遮挡。」

这裡又是谈「丧礼」。

我更轻时读论语,一直就无法理解为什麽一定要去谈「丧礼」。

可以产生感情、情绪、感受的各种社会性聚集状况,多的是,为什麽独锺「丧礼」。

上了大学,听了王淮老师的讲解,这一问题解了,对儒学的看法,就换了角度。

其实古人也有解释了,只是当时看不懂。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亲丧固所自尽也,于此不用其诚,恶乎用其诚。」

有三重点,在这裡是「一体的」三者共构:「自尽」、「诚」、「亲丧」。

自尽:「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(章句)

「不能自己」。

生命有一种「超越性」,所以,「良心」是超越的,才能是具有一种指导性。

什麽是「超越性」,就是你无法控制「它」对你出现。「不能自己」。

真诚的丧礼,尤其是至亲之人,人无法去控制某种哀伤之感的对你呈现。

但这种超越性的感受呈现却是容易被「忽视」或「扭曲」的。

如何能不扭曲的呈现呢?

你一定有那种经验,那种让「有如真诚丧礼」的那种哀伤自然流露的状况。

那种状况被提取了出来而以名相来表达就是「诚」。就是不掩盖、不扭曲,不假冒。古人说「不伪」。

丧礼,是「诚」有没有真实「存有」的,一种很容易被实践出来的,场合。

儒家,爱用丧礼来比喻「诚」呈现的那种状况。

具有超越性的人,只要是在「诚」的状态下,某种「有价值导向性」的情感,必然涌现。

这是「不能自己」的。

这正是「良心」呈现的存在结构。



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16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6/2022.10
曾子曰:「堂堂乎張也,難與並為仁矣。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子張外表堂堂亮麗,但卻難於說他有德性之彰顯。」

這句,和上一句接著看,就更清楚了。

子游曰:「吾友張也,為難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《論語》編輯者把這二句緊挨在一起,也不是沒道理。

這都是針對子張而發。

對子張進行某種論斷的判準在於,《章句》:
堂堂,容貌之盛。言其務外自高,不可輔而為仁,亦不能有以輔人之仁也。

「務外自高」。

這首先讓我連想到《莊子》: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。

來,就「德性」這種人的特色而言,德性的「呈現之運作方式」是有模式的,
就是莊子講的: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。

內與外是一種共構的關係,尤如你所常看到的太極圖。

這是連動關係下的整體。而不是二種可分離開來的「部分」。

仁的內在感受愈強大,對外在的注意必然是減少的。

倒過來也是,對外在的注意愈強大,你對內在「德性」的感受就愈薄。

反正沒有那種又有內在又極重視外在的這種「背反」現象。

如果說有,那就是都是「裝出來的」,這是古典愛談的「偽」。

偽不是「錯」,是一種扭曲。

這不是對與錯的關係,這是德性的熟與不熟的關係。

對與錯,與外在的社會性規範有關。但德性的熟、不熟與人的「被審美」有關,即氣質。

其實,德性的熟、不熟,不只是和「人的氣質」的審美有關,也必然會和你外在社會化的豐足度有關。

這是哲學思維中的「福、德共構」或「福德一致」的論題。

康德說,有德者必有福,所以人去實踐「德性」才能有意義。

但這二者一致的保障,康德最後的論證是由:
超越性的「靈魂不死、上帝存在、自由意志」作為保證德福一致的公設。

儒家也有類似的思路,所以愛談「天」。

《論語.子罕》:吾誰欺,欺天乎!


《论语.子张》16/2022.10
曾子曰:「堂堂乎张也,难与并为仁矣。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子张外表堂堂亮丽,但却难于说他有德性之彰显。」

这句,和上一句接着看,就更清楚了。

子游曰:「吾友张也,为难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《论语》编辑者把这二句紧挨在一起,也不是没道理。

这都是针对子张而发。

对子张进行某种论断的判准在于,《章句》:
堂堂,容貌之盛。言其务外自高,不可辅而为仁,亦不能有以辅人之仁也。

「务外自高」。

这首先让我连想到《庄子》: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。

来,就「德性」这种人的特色而言,德性的「呈现之运作方式」是有模式的,
就是庄子讲的: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。

内与外是一种共构的关係,尤如你所常看到的太极图。

这是连动关係下的整体。而不是二种可分离开来的「部分」。

仁的内在感受愈强大,对外在的注意必然是减少的。

倒过来也是,对外在的注意愈强大,你对内在「德性」的感受就愈薄。

反正没有那种又有内在又极重视外在的这种「背反」现象。

如果说有,那就是都是「装出来的」,这是古典爱谈的「伪」。

伪不是「错」,是一种扭曲。

这不是对与错的关係,这是德性的熟与不熟的关係。

对与错,与外在的社会性规范有关。但德性的熟、不熟与人的「被审美」有关,即气质。

其实,德性的熟、不熟,不只是和「人的气质」的审美有关,也必然会和你外在社会化的丰足度有关。

这是哲学思维中的「福、德共构」或「福德一致」的论题。

康德说,有德者必有福,所以人去实践「德性」才能有意义。

但这二者一致的保障,康德最后的论证是由:
超越性的「灵魂不死、上帝存在、自由意志」作为保证德福一致的公设。

儒家也有类似的思路,所以爱谈「天」。

《论语.子罕》:吾谁欺,欺天乎!



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5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5/2022.10
子游曰:「吾友張也,為難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我的朋友子張算很難得的了,可是在仁上,可以更好。」

朋友對朋友的一些意見。

這意見是什麼內容呢?你的朋友會看重你的什麼內容呢?

「然而未仁」。這是指去「實踐」的問題。

這也不是指「沒有去做」,而是指「沒有做對」,或是「還沒有做得很完美」。

做什麼呢?生命是否能把「仁」這樣的一種德性的可能性,有最好最美的呈現。

哈。

你有這種朋友嗎?

你會想要有這種朋友嗎?

你是這種朋友嗎?

你會關心這種事嗎?

往往「物以類聚」。

但,這樣的批評,其所依據的判準又是什麼呢?

《章句》:
子張行過高,而少誠實惻怛之意。

「誠實惻坦」。

有沒有「誠實惻坦」是別人可以「感受」出來的嗎?

可以。

你也可以感受出別人是否「誠實惻坦」。

你可以「親證的」。

不知你有沒有想過,各大修行的派別或宗教系統,都把「誠實惻坦」當作是一件大事在看待?

why?

因為,「德性」如如實實的冒出時,就只能是在這種狀下被你「意識到」。

德性一直都在,都在冒出,一如良心,只是你不想看到、不想聽到。或是用「其他理由」來與之對立。

人,一旦誠實惻坦,那麼,德性的活活潑潑,德生的生動,德性的自發性,德性之樂,一如「源泉滾滾」。

孟子:「源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後進,放乎四海;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爾」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5/2022.10
子游曰:「吾友张也,为难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白话译:
子游說:「我的朋友子張算很難得的了,可是在仁上,可以更好。」

朋友对朋友的一些意见。

这意见是什麽内容呢?你的朋友会看重你的什麽内容呢?

「然而未仁」。这是指去「实践」的问题。

这也不是指「没有去做」,而是指「没有做对」,或是「还没有做得很完美」。

做什麽呢?生命是否能把「仁」这样的一种德性的可能性,有最好最美的呈现。

哈。

你有这种朋友吗?

你会想要有这种朋友吗?

你是这种朋友吗?

你会关心这种事吗?

往往「物以类聚」。

但,这样的批评,其所依据的判准又是什麽呢?

《章句》:
子张行过高,而少诚实恻怛之意。

「诚实恻坦」。

有没有「诚实恻坦」是别人可以「感受」出来的吗?

可以。

你也可以感受出别人是否「诚实恻坦」。

你可以「亲证的」。

不知你有没有想过,各大修行的派别或宗教系统,都把「诚实恻坦」当作是一件大事在看待?

why?

因为,「德性」如如实实的冒出时,就只能是在这种状下被你「意识到」。

德性一直都在,都在冒出,一如良心,只是你不想看到、不想听到。或是用「其他理由」来与之对立。

人,一旦诚实恻坦,那麽,德性的活活泼泼,德生的生动,德性的自发性,德性之乐,一如「源泉滚滚」。

孟子:「源泉溷溷,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;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尔」。

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14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4/2022.10
子游曰:「喪致乎哀而止。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辦喪事,在於要能使相關者儘情地表達內心的悲哀。」


這是子游講的。

子游和子夏,在一般儒學研究中,是代表二種不同的、有差異的儒學理解面向。

子游,更重視「內在」一點。

喪,在儒門的被重視的樣態,不知你有沒有點覺得「好奇怪」。

人間世,可以與德性實踐扣起來的事,那麼多,為什麼儒門對「喪」這麼的重視?

這一種人世間的現象,到底和其他經驗比起來,有什麼更值得被凸顯出來的特色呢?

一、喪,是一定會有的。有普遍性。

德性如果要有某種象徵現象來談,必定是要有普遍性的。

你不能拿喜酸或喜甜,來當作德性的象徵,那是「偶然性的」。

二、喪與某種情感的湧出,如果在「自然的」狀況下,是人無法控制的。

德性的湧出,亦然,在「不偽」的情況下,某種德性感受湧出,亦是「自然而然的」。

所以具有普遍性與先驗性。

喪與「哀」,如果在一種正常的狀況下,是一種共構的「現象」與「湧出」的樣態。

尤其是「至親之人」,更是「你無法控制」。

子游,是重視這一面向的。

沒有「哀」的喪。喪禮,就失去了人文教化的那種可能性,那種去體悟德性湧出之親證的可能性。

孔子也說:「喪與其易也,寧戚。」


《论语.子张》14/2022.10
子游曰:「丧致乎哀而止。」

白话译:
子游说:「办丧事,在于要能使相关者儘情地表达内心的悲哀。」


这是子游讲的。

子游和子夏,在一般儒学研究中,是代表二种不同的、有差异的儒学理解面向。

子游,更重视「内在」一点。

丧,在儒门的被重视的样态,不知你有没有点觉得「好奇怪」。

人间世,可以与德性实践扣起来的事,那麽多,为什麽儒门对「丧」这麽的重视?

这一种人世间的现象,到底和其他经验比起来,有什麽更值得被凸显出来的特色呢?

一、丧,是一定会有的。有普遍性。

德性如果要有某种象徵现象来谈,必定是要有普遍性的。

你不能拿喜酸或喜甜,来当作德性的象徵,那是「偶然性的」。

二、丧与某种情感的涌出,如果在「自然的」状况下,是人无法控制的。

德性的涌出,亦然,在「不伪」的情况下,某种德性感受涌出,亦是「自然而然的」。

所以具有普遍性与先验性。

丧与「哀」,如果在一种正常的状况下,是一种共构的「现象」与「涌出」的样态。

尤其是「至亲之人」,更是「你无法控制」。

子游,是重视这一面向的。

没有「哀」的丧。丧礼,就失去了人文教化的那种可能性,那种去体悟德性涌出之亲证的可能性。

孔子也说:「丧与其易也,宁戚。」


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#13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3/2022.10
子夏曰:「仕而優則學,學而優則仕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工作做得好時仍應該經由學習來反思,學習學得好時就應該去工作以考驗自己所學。」

這句,超有名的。

儒學,的確是這樣的思路。

儒學,並不是現代概念中的「專業的哲學」。

並不是一套「純知識系統」。

古代很少如此。

「純知識系統」是後來歷史發展出來的,而且是在西方歷史中才發展出來。

純知識系統,是指「知識」是獨立的一種領域,可以不受到其他領域因素的影響。

這現代大家都理解的。

古代的「知識」是一種去輔助生命更有意義性展出的「手段」或「方法」。

透過知識、藉由知識,讓生命的呈現和展出,可以具有更大的意義性,德性。

生命,一定要有所呈現或展現,才能被感受出來的具有意義性。

「仕」是一種可以呈現出命樣態的展現模式。

仕,是一種有外在表現的可能性之機會。

透過「仕」,我們來展現生命的德性之可能樣態,但如何可以展現的更好呢?

德性是一種不斷向上更好、更美的過程。

知識或學,可以是一種輔助方法或手段來反思,讓我們展現的更好,更美,更有意義。

讀的多了,也要去找到可以展現生命樣態的機會,「仕」是一種可以展現的機會。

《章句》:
然仕而學,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;學而仕,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3/2022.10
子夏曰:「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工作做得好时仍应该经由学习来反思,学习学得好时就应该去工作以考验自己所学。」

这句,超有名的。

儒学,的确是这样的思路。

儒学,并不是现代概念中的「专业的哲学」。

并不是一套「纯知识系统」。

古代很少如此。

「纯知识系统」是后来历史发展出来的,而且是在西方历史中才发展出来。

纯知识系统,是指「知识」是独立的一种领域,可以不受到其他领域因素的影响。

这现代大家都理解的。

古代的「知识」是一种去辅助生命更有意义性展出的「手段」或「方法」。

透过知识、藉由知识,让生命的呈现和展出,可以具有更大的意义性,德性。

生命,一定要有所呈现或展现,才能被感受出来的具有意义性。

「仕」是一种可以呈现出命样态的展现模式。

仕,是一种有外在表现的可能性之机会。

透过「仕」,我们来展现生命的德性之可能样态,但如何可以展现的更好呢?

德性是一种不断向上更好、更美的过程。

知识或学,可以是一种辅助方法或手段来反思,让我们展现的更好,更美,更有意义。

读的多了,也要去找到可以展现生命样态的机会,「仕」是一种可以展现的机会。

《章句》:
然仕而学,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;学而仕,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。


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12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2/2022.10
子游曰:「子夏之門人小子,當洒掃、應對、進退,則可矣。抑末也,本之則無。如之何?」子夏聞之曰:「噫!言游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倦焉?譬諸草木,區以別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子夏的學生,衹做灑水掃地、接待客人之類的小事。沒學到根本性的東西,這怎麽能行呢?」子夏聽到後,說:「哎,子游錯了!君子之道,先教什麽?後教什麽?這好比於草和木,都是有順序的,怎能隨意更動?能不變化地教育學生,衹有聖人能做到吧!」


所以,在古代的儒門中,就有路線爭議翱問題。

路線,是指「去實踐的方法」。

方法,是為了達到目的。

其實,從修行論而言,這真的很重要。

如果你天天扛著腳踏車在跑操場,然後你說你在練習騎腳踏車。這樣的方法,你能達到目的嗎?

但,方法上爭議,之解決,往往要有人「經驗過了」,才能給出答案。

所以,「前輩」這樣的人物,就實踐論而言,就重要了。

另一種解決的方法,是指出一套理論來說明「行為的模式」和「達到的目的」,兩者之間的可能性關係。

佛學就常有這樣的努力。

往往,不同佛學理論,背後就是演譯出一套「修行方式」。

例如,不同著重的經典及理論,就有禪、淨、律、密、經教等不同的行法。

「洒掃、應對、進退」,是實踐的方法,但這方法是不是能讓人體悟「德性之重要」呢?

《章句》:
「然此小學之末耳,推其本,如大學正心誠意之事,則無有。」

子游認為,這種實踐的方法,和「體悟德性之重要」,無關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傳以小者近者,而後教以大者遠者。非先傳以近小,而後不教以遠大也。」

後人認為,那方法是「有道理的」,可以論證出來的。

這樣的「方法論上的」爭議,其實指出了二種思路模形,頓悟與漸悟。

大概後來的象山與朱熹之諍,也有這種味道在。

我沒有答案。

我個人的經驗是,方法要漸,悟不悟在於「頓」。

「一通百通,不通一竅也不通。」這是當年王淮老師的說法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2/2022.10
子游曰:「子夏之门人小子,当洒扫、应对、进退,则可矣。抑末也,本之则无。如之何?」子夏闻之曰:「噫!言游过矣!君子之道,孰先传焉?孰后倦焉?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诬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」

白话译:
子游说:「子夏的学生,衹做洒水扫地、接待客人之类的小事。没学到根本性的东西,这怎么能行呢?」子夏听到后,说:「哎,子游错了!君子之道,先教什么?后教什么?这好比于草和木,都是有顺序的,怎能随意更动?能不变化地教育学生,衹有圣人能做到吧!」


所以,在古代的儒门中,就有路线争议翱问题。

路线,是指「去实践的方法」。

方法,是为了达到目的。

其实,从修行论而言,这真的很重要。

如果你天天扛着脚踏车在跑操场,然后你说你在练习骑脚踏车。这样的方法,你能达到目的吗?

但,方法上争议,之解决,往往要有人「经验过了」,才能给出答案。

所以,「前辈」这样的人物,就实践论而言,就重要了。

另一种解决的方法,是指出一套理论来说明「行为的模式」和「达到的目的」,两者之间的可能性关係。

佛学就常有这样的努力。

往往,不同佛学理论,背后就是演译出一套「修行方式」。

例如,不同着重的经典及理论,就有禅、淨、律、密、经教等不同的行法。

「洒扫、应对、进退」,是实践的方法,但这方法是不是能让人体悟「德性之重要」呢?

《章句》:
「然此小学之末耳,推其本,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,则无有。」

子游认为,这种实践的方法,和「体悟德性之重要」,无关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传以小者近者,而后教以大者远者。非先传以近小,而后不教以远大也。」

后人认为,那方法是「有道理的」,可以论证出来的。

这样的「方法论上的」争议,其实指出了二种思路模形,顿悟与渐悟。

大概后来的象山与朱熹之诤,也有这种味道在。

我没有答案。

我个人的经验是,方法要渐,悟不悟在于「顿」。

「一通百通,不通一窍也不通。」这是当年王淮老师的说法。



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1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1/2022.10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要明辨大是大非,但可以不拘小節。」


《章句》:
吳氏曰:「此章之言,不能無弊。學者詳之。」

古人對這句是有所保留的。

這是子夏說的。

我也是對這句覺得有點不妥。

對我而言,問題在於「德」是所指為何?

德能分大、小和嗎?

水能分大和小嗎?大水和小水,有意義嗎?

水「多」和水「少」,有意義,那是指「數量」。

就「性質」而言,水就是水,和大、小無關。

德是一種「行為模式」,但這種行為模式能讓他人有一種「意義性」的感受冒出。

意義,和「美」一樣,是一種感受的質性。精準的講,超越性的感受。

無法分大、小?

意義和美一但與「大小」能夠構成理解時,那時的意義和美一定在語言表達中轉成對「某事件」的指涉。

而這某事件,一定與某種社會性的利害關係,有關。

愉,絕對不可以。大德。

吐口水在地上,有時就會做了出來。小德。

這樣談「德性」是指涉到「事件」了。

談的是「事件」,而不是「德性」。

德,和意義,和審美,一樣。有就有,沒有就有。

這和引起「德、意義、美」的事件或物品,有什麼社會性的利害影響,無關。

老太太過馬路,跌了,你去扶了起來。這「美」,德性溫潤感油然而出。

至於「老太太」是誰,無關。

同時,不管任何人去實踐這「德性」,都會美。和誰去實踐,也無關。

我這種講法是康德思路的,也是新儒家思路的。



《论语.子张》11/2022.10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要明辨大是大非,但可以不拘小节。」


《章句》:
吴氏曰:「此章之言,不能无弊。学者详之。」

古人对这句是有所保留的。

这是子夏说的。

我也是对这句觉得有点不妥。

对我而言,问题在于「德」是所指为何?

德能分大、小和吗?

水能分大和小吗?大水和小水,有意义吗?

水「多」和水「少」,有意义,那是指「数量」。

就「性质」而言,水就是水,和大、小无关。

德是一种「行为模式」,但这种行为模式能让他人有一种「意义性」的感受冒出。

意义,和「美」一样,是一种感受的质性。精准的讲,超越性的感受。

无法分大、小?

意义和美一但与「大小」能够构成理解时,那时的意义和美一定在语言表达中转成对「某事件」的指涉。

而这某事件,一定与某种社会性的利害关係,有关。

愉,绝对不可以。大德。

吐口水在地上,有时就会做了出来。小德。

这样谈「德性」是指涉到「事件」了。

谈的是「事件」,而不是「德性」。

德,和意义,和审美,一样。有就有,没有就有。

这和引起「德、意义、美」的事件或物品,有什麽社会性的利害影响,无关。

老太太过马路,跌了,你去扶了起来。这「美」,德性温润感油然而出。

至于「老太太」是谁,无关。

同时,不管任何人去实践这「德性」,都会美。和谁去实践,也无关。

我这种讲法是康德思路的,也是新儒家思路的。




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10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0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後勞其民,未信則以為厲己也;信而後諫,未信則以為謗己也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長官有了被信賴後,才可以指揮群衆;沒信譽時,群衆會以為你在虐待他們。下屬取得了領導的信任後,才可以去勸諫領導;沒得到信任時,領導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。」

這句是很準的。

如果你在人間世滾了滾,這句你一定會點頭。

但對儒門或古人學問聚焦點而言,更重要的難題是:如何可能?

別人「為什麼」要信你?

你憑什麼被人家信?

小小追問,有時,我們就會愣在那裡,答不出來。

我大學上王淮老師論孟課時,這是他最愛自問自答一句:如何可能?

信,這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樣態,對儒門而言,是「必要的」。

這不是「德性諸種之一」,不是,這是德性的根基性的「課目」。

信,一定要有「他人」在場,才能形成的關係樣態。例如,勞、諫。

自己一個人無所謂信不信。

儒學的「德性成熟之實踐」之過程,來自於「與他人的互動」。

信,是與他人形成關係的「基礎」。

有了「信」,才有機會可以去談與其他人的「與他人的關係樣態」。

【論語.為政】. 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
人,沒有信,就像車子沒有輗,動都動不了。車子就不成為車子。就不用去談造形、速度、操控……。

信,如何可能,如何可能在一個人的身上「長了出來」。

長了出來,就指「本有」,但要被「呈現出來」才能被看到。

只有與他人在,「信」才可能被看出來。

如何才能長出來?

子曰: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。

有「信」,才能「拱之」。

為政以德,「德」啊,不是錢,不是權,不是什麼偉大口號,是來自活生生的生命呈現之德性。

德性,是人被相信的「真實基礎」。

所以,「德不孤必有鄰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10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后劳其民,未信则以为厉己也;信而后谏,未信则以为谤己也。」

白话文:
子夏说:「长官有了被信赖后,才可以指挥群衆;没信誉时,群衆会以为你在虐待他们。下属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后,才可以去劝谏领导;没得到信任时,领导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。」

这句是很准的。

如果你在人间世滚了滚,这句你一定会点头。

但对儒门或古人学问聚焦点而言,更重要的难题是:如何可能?

别人「为什麽」要信你?

你凭什麽被人家信?

小小追问,有时,我们就会愣在那裡,答不出来。

我大学上王淮老师论孟课时,这是他最爱自问自答一句:如何可能?

信,这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係样态,对儒门而言,是「必要的」。

这不是「德性诸种之一」,不是,这是德性的根基性的「课目」。

信,一定要有「他人」在场,才能形成的关係样态。例如,劳、谏。

自己一个人无所谓信不信。

儒学的「德性成熟之实践」之过程,来自于「与他人的互动」。

信,是与他人形成关係的「基础」。

有了「信」,才有机会可以去谈与其他人的「与他人的关係样态」。

【论语.为政】. 子曰:「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
人,没有信,就像车子没有輗,动都动不了。车子就不成为车子。就不用去谈造形、速度、操控……。

信,如何可能,如何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「长了出来」。

长了出来,就指「本有」,但要被「呈现出来」才能被看到。

只有与他人在,「信」才可能被看出来。

如何才能长出来?

子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

有「信」,才能「拱之」。

为政以德,「德」啊,不是钱,不是权,不是什麽伟大口号,是来自活生生的生命呈现之德性。

德性,是人被相信的「真实基础」。

所以,「德不孤必有邻」。

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#09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09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變: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聽其言也厲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君子會有三種應境的變化:看起來他很嚴肅,接觸後就知道他很溫和,聽他說話卻很嚴厲。」

這句很有名。

許多對「人格氣象」和「氣質」這樣的人生之可能性有感受的人,對這句是重視的。

是應該重視。

這是一種人格向著成熟變化的一種樣態,古人以其親身的變化來向我們展示。

生命是辨證的,是可以質變的。

這質變的過程,可以從長期生命的成長過程中,看到。

也可以在生命面對「情境」所當下呈現出的「相應境界」而被看到。

一種德性的人格生命呈現樣態是不僵化的,能隨時面對情境而有「相應的呈現」,不是一種固定的表情。

變化的當下性,相應性,才是生命之所以是活活潑潑的那種「活的感受」。

但這「變化的模態」也不是「你個人」去思考出來的,而是「一種不用你去思考的當下的應合」。

那是德性生命力而來的一種「自然而然的」變化,不是你「意識操控的」,所以是「美的」,是超越的。

德性是超越的,正如同審美。

所以呈現為「氣質」。

真正的氣質,假裝不來,因為那是從德性生命力中湧出的,舉手投足,自然呈現,自然,所以「美」,所以「感人」。

《章句》:
謝氏曰:「此非有意於變,蓋並行而不相悖也,如良玉溫潤而栗然。」

從生命德性中冒出的,純粹,自然就有感染力,就會讓人「有感」。

儼然,溫,厲,就呈現為一種讓人有美感之感受的「儼然,溫,厲」。

從理論而言,望=儼,即=溫,聽其言=厲,這未必是一種固定的模式。

從生命人格德性冒出,往往是不測的,在於當下的應合性。

真是人格應境而出,可能是「望之厲,即之也儼然,聽其言也溫」。

但,一定美,一定感人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9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君子会有三种应境的变化:看起来他很严肃,接触后就知道他很温和,听他说话却很严厉。」

这句很有名。

许多对「人格气象」和「气质」这样的人生之可能性有感受的人,对这句是重视的。

是应该重视。

这是一种人格向着成熟变化的一种样态,古人以其亲身的变化来向我们展示。

生命是辨证的,是可以质变的。

这质变的过程,可以从长期生命的成长过程中,看到。

也可以在生命面对「情境」所当下呈现出的「相应境界」而被看到。

一种德性的人格生命呈现样态是不僵化的,能随时面对情境而有「相应的呈现」,不是一种固定的表情。

变化的当下性,相应性,才是生命之所以是活活泼泼的那种「活的感受」。

但这「变化的模态」也不是「你个人」去思考出来的,而是「一种不用你去思考的当下的应合」。

那是德性生命力而来的一种「自然而然的」变化,不是你「意识操控的」,所以是「美的」,是超越的。

德性是超越的,正如同审美。

所以呈现为「气质」。

真正的气质,假装不来,因为那是从德性生命力中涌出的,举手投足,自然呈现,自然,所以「美」,所以「感人」。

《章句》:
谢氏曰:「此非有意于变,盖并行而不相悖也,如良玉温润而栗然。」

从生命德性中冒出的,纯粹,自然就有感染力,就会让人「有感」。

俨然,温,厉,就呈现为一种让人有美感之感受的「俨然,温,厉」。

从理论而言,望=俨,即=温,听其言=厉,这未必是一种固定的模式。

从生命人格德性冒出,往往是不测的,在于当下的应合性。

真是人格应境而出,可能是「望之厉,即之也俨然,听其言也温」。

但,一定美,一定感人。


《論語.子張》#08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子張》08/2022.09
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。」

小人不是「壞人」,而是「一般人」。

這個人間世的觀察蠻準的。

我自己也是如此般的這樣。

但用一種愛追問的習慣,我往往會想:人為什麼一定要「文」呢?

人為什麼一定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出來?

從這種行為模式,可以看出人的某種存在結構嗎?

對,這是現象學的思路。

古人其實也會這樣的追問,只是追問的「形式」不太像現代。

《章句》:
小人憚於改過,而不憚於自欺,故必文以重其過。

人為什麼一定會去「文」?

古人的思考是:人「怕」改過。

但怕「改過」,代表知道自己「錯了」。

知道了哦。

知道了,才會去「文」。

想「文」,就表示別人還不知。

而人為什麼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一種什麼樣的價值呢?

人有「良心」。

良心是超越的。

你的對不對,良心會小聲的跟你說。「你」無法去改變良心的判斷。

正如同你無法改變對某物件的「審美感」。

你只能「不去聽」。

或用你的「聰明才知」,編一套「想法」來「騙自己」。

「文」是為了「騙自己」啦。

因為,良心本有。

良心本有,是人存在的結構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8/2022.09
子夏曰:「小人之过也必文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。」

小人不是「坏人」,而是「一般人」。

这个人间世的观察蛮准的。

我自己也是如此般的这样。

但用一种爱追问的习惯,我往往会想:人为什麽一定要「文」呢?

人为什麽一定会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出来?

从这种行为模式,可以看出人的某种存在结构吗?

对,这是现象学的思路。

古人其实也会这样的追问,只是追问的「形式」不太像现代。

《章句》:
小人惮于改过,而不惮于自欺,故必文以重其过。

人为什麽一定会去「文」?

古人的思考是:人「怕」改过。

但怕「改过」,代表知道自己「错了」。

知道了哦。

知道了,才会去「文」。

想「文」,就表示别人还不知。

而人为什麽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什麽样的价值呢?

人有「良心」。

良心是超越的。

你的对不对,良心会小声的跟你说。「你」无法去改变良心的判断。

正如同你无法改变对某物件的「审美感」。

你只能「不去听」。

或用你的「聪明才知」,编一套「想法」来「骗自己」。

「文」是为了「骗自己」啦。

因为,良心本有。

良心本有,是人存在的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