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5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5/2022.06
子曰:「民之於仁也,甚於水火。水火,吾見蹈而死者矣,未見蹈仁而死者也。」

如果你把「仁」當作某種客觀的、對象化的可追求的外在公共性可被稱讚性的事物,而去獲得。

那這句就「累人」了。

要一個去當「好人卡」的人,說這比需要水和火的重要性,更重要。那是累人的,基本上做不到的。

說做得到的,十之八九,都是「偽」。

「仁」,是一種根植於人的「形而上」之需求而來的一種描述,人有一種「去追仁『看不到』的價值和意義」的衝動。

追求價值和意義,有多重要?

孔子說,比生活中的水和火,更重要。水火是指生活中物質性的東東。

你會相信嗎?怎麼可能呢?

追求生命存在的「形而上」的價值和意義,是遠比生活中的水和火更重要,要怎麼去論證呢?

孔子沒有論證。

榮格,倒是幫我們論證了。

生命的「集體潛意義」就是一種「形而上的原型」,生下來就有,而且是和「古人相通的」。

所以,我們可以「理解感受」古人的意義感。

生命的形而上原型之衝動,如果沒有被「意識化」、被「對象化」,生命最後就會形成人格解離。

德性,就是生命對意義追求原型的「意識化」「對象化」。

這比,火水更重要。

榮格說,現代人有更多的「精神上」「心理上」的「問題」,恰恰就是去「隱藏」對精神性原型的追求,
或是去否定這種精神性原型的存在。

但這種原型是「潛意識」的,是你無法在意識中對象化的。

所以,往往對「精神性價值」的感受是一種「直覺的」。

但也因為看不到,我們往往就「否認」,所以,「未見蹈仁而死者也」。

雖然看不到,但你可以感受的到,只是,你不相信而已,或是「不去想它」而已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5/2022.06
子曰:「民之于仁也,甚于水火。水火,吾见蹈而死者矣,未见蹈仁而死者也。」

如果你把「仁」当作某种客观的、对象化的可追求的外在公共性可被称赞性的事物,而去获得。

那这句就「累人」了。

要一个去当「好人卡」的人,说这比需要水和火的重要性,更重要。那是累人的,基本上做不到的。

说做得到的,十之八九,都是「伪」。

「仁」,是一种根植于人的「形而上」之需求而来的一种描述,人有一种「去追仁『看不到』的价值和意义」的冲动。

追求价值和意义,有多重要?

孔子说,比生活中的水和火,更重要。水火是指生活中物质性的东东。

你会相信吗?怎么可能呢?

追求生命存在的「形而上」的价值和意义,是远比生活中的水和火更重要,要怎么去论证呢?

孔子没有论证。

荣格,倒是帮我们论证了。

生命的「集体潜意义」就是一种「形而上的原型」,生下来就有,而且是和「古人相通的」。

所以,我们可以「理解感受」古人的意义感。

生命的形而上原型之冲动,如果没有被「意识化」、被「对象化」,生命最后就会形成人格解离。

德性,就是生命对意义追求原型的「意识化」「对象化」。

这比,火水更重要。

荣格说,现代人有更多的「精神上」「心理上」的「问题」,恰恰就是去「隐藏」对精神性原型的追求,
或是去否定这种精神性原型的存在。

但这种原型是「潜意识」的,是你无法在意识中对象化的。

所以,往往对「精神性价值」的感受是一种「直觉的」。

但也因为看不到,我们往往就「否认」,所以,「未见蹈仁而死者也」。

虽然看不到,但你可以感受的到,只是,你不相信而已,或是「不去想它」而已。


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4/2022.06

 

《論語.衛靈公》34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不可小知,而可大受也;小人不可大受,而可小知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不會只看眼前,而願接受重大使命;小人不願接受重大使命,而衹歡喜眼前。」

這句看起來有點「命定論」。

但在儒學,君子和小人,是一種德性修為上的代表性名詞。

君子是指在德性上不斷追求成熟的人,小人則是按照著「肉體生命」的欲求而成長的人。

這是一種價值取向的論說模式。

德性不是「好好先生」,不是「拿好人卡」的人。

德性是一種對人生可能性的現象學描述。

只有德性才是一種可以不斷變化、不斷增益的可見的人的現象。

德性是一種人的整體性的趨向模式,一種指示著人不斷去追求和現在不一樣的可能性精神。

所以,後來才有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這樣的儒學哲學概念被總結出來。《禮記》。

《章句》:
知,我知之也。

喜歡滿足現況的人,就只能接受「眼前的樣子」。這是「知」。

你給他更大的,他受不了。他不喜歡。他生氣。他無法接受。

給他眼前看得到的,想得到的,他就歡喜莫名。

這是你打開眼睛就看得到的現象。

所以,想要打開心胸嗎?不要小看了儒學的行法,禮義廉恥兄友弟恭。

這是德性的「行法」,也是人生打開格局的「在世間的媒介」。

有了新格局,人就有新的可能性,這是「受」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4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不可小知,而可大受也;小人不可大受,而可小知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不会只看眼前,而愿接受重大使命;小人不愿接受重大使命,而衹欢喜眼前。」

这句看起来有点「命定论」。

但在儒学,君子和小人,是一种德性修为上的代表性名词。

君子是指在德性上不断追求成熟的人,小人则是按照着「肉体生命」的欲求而成长的人。

这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论说模式。

德性不是「好好先生」,不是「拿好人卡」的人。

德性是一种对人生可能性的现象学描述。

只有德性才是一种可以不断变化、不断增益的可见的人的现象。

德性是一种人的整体性的趋向模式,一种指示着人不断去追求和现在不一样的可能性精神。

所以,后来才有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这样的儒学哲学概念被总结出来。《礼记》。

《章句》:
知,我知之也。

喜欢满足现况的人,就只能接受「眼前的样子」。这是「知」。

你给他更大的,他受不了。他不喜欢。他生气。他无法接受。

给他眼前看得到的,想得到的,他就欢喜莫名。

这是你打开眼睛就看得到的现象。

所以,想要打开心胸吗?不要小看了儒学的行法,礼义廉耻兄友弟恭。

这是德性的「行法」,也是人生打开格局的「在世间的媒介」。

有了新格局,人就有新的可能性,这是「受」。

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3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3/2022.06
子曰:「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;雖得之,必失之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。不莊以涖之,則民不敬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莊以涖之。動之不以禮,未善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可以理解而去得到的,但缺少人品,即使得到了,也必然會失去;憑理知得到,人品也好,但不嚴肅認真地持守,則不受群衆尊敬;憑理智得到權利,人品好,持守態度也好,但所作所為不符合社會規範,那也是不完善的。」

這裡有四種人性的「質性」。知、仁、莊、禮。

這四種人格的「特色」,又相對的有四種「外在」的人間世的經驗上果效。

其實,是你相不相信,而已。

在我們目前時代,這會被認為是「不科學」,而不想去理這些。

為什麼是「不科學」呢?因為無法被「客觀化地被驗證」,而這是指可以在相同條件下的重覆,有如物理或化學。

你可以把「大理石」,客觀化去研究。

但,知仁莊禮,這四種,是「你要參與」才會形成的一種可被觀察到的「現象」。

你親自的參與是必要條件。人格,無法是像大理石一樣的,被單純的和主體拉開距離而客觀化。

我們可以從歷史中、從人物的往歷中,看出某種可見的大概。但那也只是一種象徵作用的說明,而已。

別人能實踐,並不代表你能實踐。你能實踐,也不代表你是「真的用心地」去實踐。

只有你去實踐,而你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己實踐的力度,以及由之而來的社會性果效,你才會相信。

個體德性的滋生,必定有社會性的果效。

如果你實踐後而相信了,
那麼,
你的人生的許多思考,就有「古典的知慧」可以來相伴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3/2022.06
子曰:「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;虽得之,必失之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。不庄以涖之,则民不敬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庄以涖之。动之不以礼,未善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可以理解而去得到的,但缺少人品,即使得到了,也必然会失去;凭理知得到,人品也好,但不严肃认真地持守,则不受群衆尊敬;凭理智得到权利,人品好,持守态度也好,但所作所为不符合社会规范,那也是不完善的。」

这裡有四种人性的「质性」。知、仁、庄、礼。

这四种人格的「特色」,又相对的有四种「外在」的人间世的经验上果效。

其实,是你相不相信,而已。

在我们目前时代,这会被认为是「不科学」,而不想去理这些。

为什麽是「不科学」呢?因为无法被「客观化地被验证」,而这是指可以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,有如物理或化学。

你可以把「大理石」,客观化去研究。

但,知仁庄礼,这四种,是「你要参与」才会形成的一种可被观察到的「现象」。

你亲自的参与是必要条件。人格,无法是像大理石一样的,被单纯的和主体拉开距离而客观化。

我们可以从历史中、从人物的往历中,看出某种可见的大概。但那也只是一种象徵作用的说明,而已。

别人能实践,并不代表你能实践。你能实践,也不代表你是「真的用心地」去实践。

只有你去实践,而你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己实践的力度,以及由之而来的社会性果效,你才会相信。

个体德性的滋生,必定有社会性的果效。

如果你实践后而相信了,
那麽,
你的人生的许多思考,就有「古典的知慧」可以来相伴。
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2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2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,餒在其中矣;學也,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追求道義而不謀求外在豐足。耕田,有時還會挨餓;學道,卻能有好的發展。君子衹擔心沒學好道義,不擔心貧困。」

這句,大概你會覺得挺好笑的。

有點太道德理想主義。

而且也沒有「經驗值上的」可驗證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,豈以在外者為憂樂哉?」

這講得很有架勢,但恐怕難以說服人。

我常想,康德為什麼一定要去證明「福德一致」。

即,德性的成熟,必會有外在豐足的保證。

保證哦。理論上證明的保證。

而最後,「上帝」的存在,是這保證的最後根據。

儒家,沒有論證。

孔子用自己人生的經驗,直接的就談了出來。

古典文本,往往如是,就是「聖人」用其自身的生命體驗,直接的就談了出來。

單憑這句,你不會信的。

如果你是對儒學有浸沈的,那麼你往往就會去注意,聖人用自己親自的生命,告訴了我們什麼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2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追求道义而不谋求外在丰足。耕田,有时还会挨饿;学道,却能有好的发展。君子衹担心没学好道义,不担心贫困。」

这句,大概你会觉得挺好笑的。

有点太道德理想主义。

而且也没有「经验值上的」可验证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,岂以在外者为忧乐哉?」

这讲得很有架势,但恐怕难以说服人。

我常想,康德为什麽一定要去证明「福德一致」。

即,德性的成熟,必会有外在丰足的保证。

保证哦。理论上证明的保证。

而最后,「上帝」的存在,是这保证的最后根据。

儒家,没有论证。

孔子用自己人生的经验,直接的就谈了出来。

古典文本,往往如是,就是「圣人」用其自身的生命体验,直接的就谈了出来。

单凭这句,你不会信的。

如果你是对儒学有浸沉的,那麽你往往就会去注意,圣人用自己亲自的生命,告诉了我们什麽。

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1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1/2022.06
子曰:「吾嘗終日不食,終夜不寢,以思,無益,不如學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曾整天不吃、整夜不睡,進行思索。結果沒有什麼收獲,還不如去研究既有成果。」

思考是一種「心理行為」。

行為,一定有某種「結構」,不然無法有「行為」之現象的產生。

思考這種心理行為,是對「已經貯藏在個人潛意識」的東東,加以分析和綜合的行為,
這行為的最後結果,會產生出「新的」分析綜合的「成果」出來。

所以,我們有「新知識的獲得」,可以稱之為思考的產品,或是創新出什麼來。

要先有某種知識或經驗的積累,於是你的「思考」才能以這些為基礎,來發動。

所以,我都跟同學說,先讀書,才能思考。

如果你不讀書,你「無法思考」,這不是「有沒有看輕你?」,這是「思考結構」的運作模式,
誰都一樣,

如果無法思考,談「獨立思考」,就是喊爽的,跟著別人喊。

連「要獨立思考」這句,也都是跟著別人喊,而已。

要積累可以「讓自己有能力思考」的知識背景層,最快的方法是讀「歷史」。

有空沒空看看「XX史」之類的書,你的知識積累,就一定會出來。

各種學門都有XX史。

去讀讀「傳記類的書」,可能是人,是公司,是事件,是觀念,都沒關係。

這些都是歷史,都是背景知識層。

你平常不會意識到這些知識,因為,這是在個人潛意識的層面,你「意識不到」。

但,思考,就是在這一層,長出來的。

胡塞爾《經驗與判斷》這本書,把這一現象,談的很清楚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1/2022.06
子曰:「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曾整天不吃、整夜不睡,进行思索。结果没有什麽收获,还不如去研究既有成果。」

思考是一种「心理行为」。

行为,一定有某种「结构」,不然无法有「行为」之现象的产生。

思考这种心理行为,是对「已经贮藏在个人潜意识」的东东,加以分析和综合的行为,
这行为的最后结果,会产生出「新的」分析综合的「成果」出来。

所以,我们有「新知识的获得」,可以称之为思考的产品,或是创新出什麽来。

要先有某种知识或经验的积累,于是你的「思考」才能以这些为基础,来发动。

所以,我都跟同学说,先读书,才能思考。

如果你不读书,你「无法思考」,这不是「有没有看轻你?」,这是「思考结构」的运作模式,
谁都一样,

如果无法思考,谈「独立思考」,就是喊爽的,跟着别人喊。

连「要独立思考」这句,也都是跟着别人喊,而已。

要积累可以「让自己有能力思考」的知识背景层,最快的方法是读「历史」。

有空没空看看「XX史」之类的书,你的知识积累,就一定会出来。

各种学门都有XX史。

去读读「传记类的书」,可能是人,是公司,是事件,是观念,都没关係。

这些都是历史,都是背景知识层。

你平常不会意识到这些知识,因为,这是在个人潜意识的层面,你「意识不到」。

但,思考,就是在这一层,长出来的。

胡塞尔《经验与判断》这本书,把这一现象,谈的很清楚。


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0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0/2022.06
子曰:「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。」

德性,是一種變化的過程,而被自己或他人意識到。

德性,一定要變化的過程,在這過程中,自己或他人感受,這變化是一種美感,這變化有一種意義感。

正因為一定是有變化才能被意識到,所以才要「修行」,才要有行法。

所以,才要有「過而改」。

過而改,是一種「正常」。

過而不改,才是「不好」。

「沒有過」,這種人,「不是人」。

但,改過,是一件「非常痛苦」的事,的過程。

所以,大部分的人都想要「掩飾」自己的「過」。

不過改就不會有痛。

無他,改過,是一種「自我否定」的過程,是一種「無我」的過程。

儒家只說要「改過」,但沒有說如何可能去克服這過程而來的痛苦。

佛學有,而且「行法」很多。

意識到「我執」的嚴重性,願意去思考「放下自我」的那一種過程的可能性,所以「改過」相對的可被實踐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0/2022.06
子曰:「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」

德性,是一种变化的过程,而被自己或他人意识到。

德性,一定要变化的过程,在这过程中,自己或他人感受,这变化是一种美感,这变化有一种意义感。

正因为一定是有变化才能被意识到,所以才要「修行」,才要有行法。

所以,才要有「过而改」。

过而改,是一种「正常」。

过而不改,才是「不好」。

「没有过」,这种人,「不是人」。

但,改过,是一件「非常痛苦」的事,的过程。

所以,大部分的人都想要「掩饰」自己的「过」。

不过改就不会有痛。

无他,改过,是一种「自我否定」的过程,是一种「无我」的过程。

儒家只说要「改过」,但没有说如何可能去克服这过程而来的痛苦。

佛学有,而且「行法」很多。

意识到「我执」的严重性,愿意去思考「放下自我」的那一种过程的可能性,所以「改过」相对的可被实践。


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9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9/2022.06
子曰: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

這句,粗看起來,很順口。

我們聽得不知多少次?

大概,我們都賴得再去多想了。雖然,我們或多或少,有點相信。

人與道的關係是什麼呢?

如果,道在「你」之上,那麼,人就不可能弘道。不是嗎?人根本就沒有那能力。

如果,人在道之上,人又為什麼要去弘道?你比道更好啊。

矛盾。

看看古人如何解?這矛盾,他們不會看不出來的。

《章句》:
張子曰:「心能盡性,人能弘道也;性不知檢其心,非道弘人也。」

性,是指一種人的可能性。

可能性,比現在的你「更多」。

人,能讓「更多的可能性」被呈現出來。這是「心能盡性」,所以,「人能弘道」。

人有「心」,心是指你「主觀上」願意去「打破」既有的自己,去面向「可能性」。

「可能性」不會主動的向你下命令。所以,性不知檢其心。非道弘人也。

可能性的最大可能,只有在那願意讓自己有變化的人的肉身上去呈現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9/2022.06
子曰: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

这句,粗看起来,很顺口。

我们听得不知多少次?

大概,我们都赖得再去多想了。虽然,我们或多或少,有点相信。

人与道的关係是什麽呢?

如果,道在「你」之上,那麽,人就不可能弘道。不是吗?人根本就没有那能力。

如果,人在道之上,人又为什麽要去弘道?你比道更好啊。

矛盾。

看看古人如何解?这矛盾,他们不会看不出来的。

《章句》:
张子曰:「心能尽性,人能弘道也;性不知检其心,非道弘人也。」

性,是指一种人的可能性。

可能性,比现在的你「更多」。

人,能让「更多的可能性」被呈现出来。这是「心能尽性」,所以,「人能弘道」。

人有「心」,心是指你「主观上」愿意去「打破」既有的自己,去面向「可能性」。

「可能性」不会主动的向你下命令。所以,性不知检其心。非道弘人也。

可能性的最大可能,只有在那愿意让自己有变化的人的肉身上去呈现。




2022年6月1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8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8/2022.06
子曰:「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衆人不喜的,必須也去仔細察看;衆人喜歡的,也必須去仔細觀察。」


這是人生格言。

挺有用的。

你直覺得覺得「這樣做好」,但你再仔細細想想,大概你不會如此做。

甚至,你往往是和格言所描述的「反方向」去做出人生的實踐。

儒家,就是在人間世的生活中的種種一般不察的態度中,看到可以「反思」的機會。

這反思不是去做出利害判斷,而是去看看,這樣做、那樣做,是不是會對人生真的產生某種「有意義感受」的果效。

如果我們做出行為的判斷時,不只是有著「對肉身的利害關係作用」,同時也必然俱有「意義感受上」的呈現,
那麼,
人就活在一種俱有「超越性意義存在」的一種存在模式中。

超越性意義存在,是指,一件事的被做出,必然會對主體呈現出「意義感出來」,而這呈現出的好惡,不是你決定的。

你只是承受者。

儒家談良心,因為,良心是這種呈現模式的一種客觀化說明。

人不一定有能力一定百分之百的順著那「超越性的聲音」而來做出判斷,但,願意承認那聲音的「指示性」,
人就有「方向感」,就能有「心安」的可能性。

心安,不是你想要有就有,心安是你只能承受的一種果效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8/2022.06
子曰:「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衆人不喜的,必须也去仔细察看;衆人喜欢的,也必须去仔细观察。」


这是人生格言。

挺有用的。

你直觉得觉得「这样做好」,但你再仔细细想想,大概你不会如此做。

甚至,你往往是和格言所描述的「反方向」去做出人生的实践。

儒家,就是在人间世的生活中的种种一般不察的态度中,看到可以「反思」的机会。

这反思不是去做出利害判断,而是去看看,这样做、那样做,是不是会对人生真的产生某种「有意义感受」的果效。

如果我们做出行为的判断时,不只是有着「对肉身的利害关係作用」,同时也必然俱有「意义感受上」的呈现,
那么,
人就活在一种俱有「超越性意义存在」的一种存在模式中。

超越性意义存在,是指,一件事的被做出,必然会对主体呈现出「意义感出来」,而这呈现出的好恶,不是你决定的。

你只是承受者。

儒家谈良心,因为,良心是这种呈现模式的一种客观化说明。

人不一定有能力一定百分之百的顺着那「超越性的声音」而来做出判断,但,愿意承认那声音的「指示性」,
人就有「方向感」,就能有「心安」的可能性。

心安,不是你想要有就有,心安是你只能承受的一种果效。



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7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7/2022.06
子曰:「巧言亂德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

這句大家很熟。

從讀論語的角度而言,我不會去懷疑這二句的「真理性」,
只是,
我會去問:如何可能?

終究,在我可達的人生回想中,做不到的狀況,更多。

如何可能?

不過,對一位愛追問的人來說,覺得自己沒有做到,就想「分析」下去。

為什麼覺得自己沒有做到。這又沒有標準答案說,做到的標準答案是什麼?

為什麼是「巧」言亂「德」?不能換別的字眼嗎?

巧和德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

孔子用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,來進一步比喻。

小不忍,往往是指我們「知道」不應去做的事,但,後來,因種種原因「做了」。

所以呢?做了就做了,又如何呢?

孔子說,知道不應做但後來又做了,這種狀況,會產生的果效,一定會有的後果,就是打亂了自己更好的可能性之發揮。

很多事,不是說,做了就算了。

換言之,不是說,做了的,就只是一件事。這件事和「後果」之間的關係,只是一種偶然。

小不忍,一定,會有作用的,那作用是可能掩蓋了某種更好可能性。

「巧」,是一種聰明,一種很棒的「自我裝飾」。

這不是「錯」。

這只是一定會有「作用」,即讓生命更好的一種呈現之可能,被掩蓋了。

所以,不要「覺得」聰明一下,別人不知道。

別人知不知道,根本無所謂。

你生命的可能性,其實,也只是你自己的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7/2022.06
子曰:「巧言乱德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」

这句大家很熟。

从读论语的角度而言,我不会去怀疑这二句的「真理性」,
只是,
我会去问:如何可能?

终究,在我可达的人生回想中,做不到的状况,更多。

如何可能?

不过,对一位爱追问的人来说,觉得自己没有做到,就想「分析」下去。

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做到。这又没有标准答案说,做到的标准答案是什么?

为什么是「巧」言乱「德」?不能换别的字眼吗?

巧和德之间的关係是什么?

孔子用「小不忍则乱大谋」,来进一步比喻。

小不忍,往往是指我们「知道」不应去做的事,但,后来,因种种原因「做了」。

所以呢?做了就做了,又如何呢?

孔子说,知道不应做但后来又做了,这种状况,会产生的果效,一定会有的后果,就是打乱了自己更好的可能性之发挥。

很多事,不是说,做了就算了。

换言之,不是说,做了的,就只是一件事。这件事和「后果」之间的关係,只是一种偶然。

小不忍,一定,会有作用的,那作用是可能掩盖了某种更好可能性。

「巧」,是一种聪明,一种很棒的「自我装饰」。

这不是「错」。

这只是一定会有「作用」,即让生命更好的一种呈现之可能,被掩盖了。

所以,不要「觉得」聪明一下,别人不知道。

别人知不知道,根本无所谓。

你生命的可能性,其实,也只是你自己的。


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6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6/2022.06
子曰:「吾猶及史之闕文也,有馬者借人乘之。今亡矣夫!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還幸能見到古人因讀史書不了解而懷疑文本情況,也曾看到把馬借給需要的人的事情,現在沒這種事了!」

這篇大概你少讀到。

《章句》:
胡氏曰:「此章義疑,不可強解。」

但,一般而言,其他古注說,有二件事,是孔子所感嘆很棒的。但孔子那時就很少看到了。

無法了解,就直接說無法了解。

別人有需要,那如果自己有餘力,就幫忙。

很溫暖的二件事。

這不正是「人」這種存在物之所以有「意義」可以談出來的那個「不同於動物」的部分嗎?

倒是,有意思的事。其實,要表達人的「意義性」,還有一堆例子可以舉,但孔子為什麼舉出這二件?

讀古文,有時和「解夢」一樣。夢是有內容的,正如同有文本。

但夢所要傳達的真正意義,卻必須是要被「解出來的」。古文,亦然。

象徵,就很重要的。就解夢而言。我是指榮格派的解夢。那往往是指一種生命中更底層的「原型」。

歷史是指「過去」。馬,是指向一種「跑向未來」,嗎?這恰恰指過去和未來嗎?

歷史的闕文,是指向一種對人性的寬容嗎?馬借之,是指向一種推己及人嗎?

不知。

不過,榮史強調,解夢,不光只是「解他人的夢」,解夢,是解者和夢者,「一起」在解夢。


夢,指向一種「集體潛意識的原型」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6/2022.06
子曰:「吾犹及史之阙文也,有马者借人乘之。今亡矣夫!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还幸能见到古人因读史书不了解而怀疑文本情况,也曾看到把马借给需要的人的事情,现在没这种事了!」

这篇大概你少读到。

《章句》:
胡氏曰:「此章义疑,不可强解。」

但,一般而言,其他古注说,有二件事,是孔子所感叹很棒的。但孔子那时就很少看到了。

无法了解,就直接说无法了解。

别人有需要,那如果自己有馀力,就帮忙。

很温暖的二件事。

这不正是「人」这种存在物之所以有「意义」可以谈出来的那个「不同于动物」的部分吗?

倒是,有意思的事。其实,要表达人的「意义性」,还有一堆例子可以举,但孔子为什麽举出这二件?

读古文,有时和「解梦」一样。梦是有内容的,正如同有文本。

但梦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,却必须是要被「解出来的」。古文,亦然。

象徵,就很重要的。就解梦而言。我是指荣格派的解梦。那往往是指一种生命中更底层的「原型」。

历史是指「过去」。马,是指向一种「跑向未来」,吗?这恰恰指过去和未来吗?

历史的阙文,是指向一种对人性的宽容吗?马借之,是指向一种推己及人吗?

不知。

不过,荣史强调,解梦,不光只是「解他人的梦」,解梦,是解者和梦者,「一起」在解梦。


梦,指向一种「集体潜意识的原型」。



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5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5/2022.06
子曰:「吾之於人也,誰毀誰譽?如有所譽者,其有所試矣。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對人,有批評嗎?有稱贊嗎?我稱贊過的人,一定有所經過了考驗。夏、商、周三代的人都是這樣做的,所以三代都能走在正道上。」

這句,先看古人的注。

《章句》:
毀者,稱人之惡而損其真。譽者,揚人之善而過其實。

毀、譽,都是一種語言的描述。一定會有所「失真」。

孔子希望,他對人的外在評述,能有最大的「不失真」。

《章句》:
然或有所譽者,則必嘗有以試之,而知其將然矣。

也就是說,「知其將然」是一種可解釋的狀態。

人,可以直道而行,終究是因為「可以被講出來」。

可解釋性,並不是一種「科學研究中」的因果性之論述,
而是,
能對被做出之事件,可以有意義上的詮釋。

要有「意義上的詮釋」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意義,是指「別人也可以感同身受而接受的」描述。

是「感受」而不是「推理」。

正如同你第一次愛上一個人一樣的那種尋求語言的「對外描述」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5/2022.06
子曰:「吾之于人也,谁毁谁誉?如有所誉者,其有所试矣。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对人,有批评吗?有称贊吗?我称贊过的人,一定有所经过了考验。夏、商、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,所以三代都能走在正道上。」

这句,先看古人的注。

《章句》:
毁者,称人之恶而损其真。誉者,扬人之善而过其实。

毁、誉,都是一种语言的描述。一定会有所「失真」。

孔子希望,他对人的外在评述,能有最大的「不失真」。

《章句》:
然或有所誉者,则必尝有以试之,而知其将然矣。

也就是说,「知其将然」是一种可解释的状态。

人,可以直道而行,终究是因为「可以被讲出来」。

可解释性,并不是一种「科学研究中」的因果性之论述,
而是,
能对被做出之事件,可以有意义上的诠释。

要有「意义上的诠释」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意义,是指「别人也可以感同身受而接受的」描述。

是「感受」而不是「推理」。

正如同你第一次爱上一个人一样的那种寻求语言的「对外描述」。


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4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4/2022.06
子貢問曰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子曰:「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

這句,是老話。

但,很值得你在人生要做出某種「判斷」時,給這句子一次提醒你的機會。

真的。

這句,難,難在它是「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」。

這種句子,不多。

可以終身行之,就代表是有「普遍性」,這恰恰是「德性」之所以是德性的性質。

有太多的好句子,一旦,是別人拿去用,尤其是你不喜歡的人,你就受不了。

有太多的好句子,基本上,你只想要是「你擁有的」。

無法有普遍性的東東,都不會是「德性」或是「道德」或「天理」或「上帝」,有關的。

虛偽,反正,最後也會有某種後作用力的。

來,
這句,也是行法。

下判斷前,做出某種決定前,再想一下,給它一個機會,你的人生,會有很多更大視野的回饋。

雖然,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,其實,挺難的。

行法,像是練琴的「指法」,那是一種「約束」,約束是讓生命有跳躍性成長的一種媒介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4/2022.06
子贡问曰: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」子曰:「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」

这句,是老话。

但,很值得你在人生要做出某种「判断」时,给这句子一次提醒你的机会。

真的。

这句,难,难在它是「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」。

这种句子,不多。

可以终身行之,就代表是有「普遍性」,这恰恰是「德性」之所以是德性的性质。

有太多的好句子,一旦,是别人拿去用,尤其是你不喜欢的人,你就受不了。

有太多的好句子,基本上,你只想要是「你拥有的」。

无法有普遍性的东东,都不会是「德性」或是「道德」或「天理」或「上帝」,有关的。

虚伪,反正,最后也会有某种后作用力的。

来,
这句,也是行法。

下判断前,做出某种决定前,再想一下,给它一个机会,你的人生,会有很多更大视野的回馈。

虽然,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,其实,挺难的。

行法,像是练琴的「指法」,那是一种「约束」,约束是让生命有跳跃性成长的一种媒介。


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3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3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不會因為幾句動聽的話而舉薦人,不會因為對人印象不好而無視他人之視識。」

這句,是很棒的人生格言。

如果你在業界工作過,你就知道這有多重要,但這有多難。

難。

看字很簡單,想像一下好像也很簡單。做起來,難如登天。

而且,你往往會「以言舉人以人廢言」。

更重要的是,你還不知道自己如此了。你有很多很棒的理由來告訴自己,自己完全是對的。

修行,就是如此。

如何去看出自己「有改進處」。

這很痛。

這如果沒有某種更高的「標竿」在前,你也不會如此去反觀自己。

這一時也看不出對你有什麼利益。

為什麼要做?

因為,這是一種「自我變化」的過程。

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,是一塊磨石,你會在過程中,讓自己更有視野和人格風采。

修行,不是去改變別人,修行是自己去改變自己,於是別人也改變了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3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不会因为几句动听的话而举荐人,不会因为对人印象不好而无视他人之视识。」

这句,是很棒的人生格言。

如果你在业界工作过,你就知道这有多重要,但这有多难。

难。

看字很简单,想像一下好像也很简单。做起来,难如登天。

而且,你往往会「以言举人以人废言」。

更重要的是,你还不知道自己如此了。你有很多很棒的理由来告诉自己,自己完全是对的。

修行,就是如此。

如何去看出自己「有改进处」。

这很痛。

这如果没有某种更高的「标竿」在前,你也不会如此去反观自己。

这一时也看不出对你有什么利益。

为什么要做?

因为,这是一种「自我变化」的过程。

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,是一块磨石,你会在过程中,让自己更有视野和人格风采。

修行,不是去改变别人,修行是自己去改变自己,于是别人也改变了。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2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2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矜而不爭,群而不黨。」

這種句子,都和現代的主流意識形態,不合。

或說,和「現代性」的很多社會化的觀念,相對反。

《注疏》:包曰:「矜,矜莊也。」

現代,要你展現主體,要你爭到底,要你不借一切凸出於眾人之上。

現代性,要你去成立某種意識形態的組織,以「絕對是對」的姿態去「壓下其他對立者」的觀念。

論語這種「古語」,到底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?

為什麼要去跟著論語所給予的說法,去做呢?

這的確是古典文本,所要去進行某種解釋和說明的,這大概是無法避免的「歷史任務」。

古典是如何的去思考「人」這種動物?

人,要如何的「成熟」,才是一種「健美、健康」的人?

古典,更多的是往「心靈」的方面去思考。用現代的術語,更多的是往「心理」方面去思考?

如何才是「健全健康的」心理狀態呢?

君子矜而不爭,群而不黨。

這是健美狀態下的一種描述。為什麼?

這裡我們就不去理論性的長篇大論。

心理的建美,不只是一種「合於社會的生活」,而是一種「讓生命有超越性」感受的一種生活樣態。

這是用榮格的術語。

讓生命具有超越性,所以,人才會有「意義」感。

現代人的許多「心理狀態」的不健美,不在於「沒有得到了什麼」,而是什麼都有了,但之後就沒有意義了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1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」

这种句子,都和现代的主流意识形态,不合。

或说,和「现代性」的很多社会化的观念,相对反。

《注疏》:包曰:「矜,矜庄也。」

现代,要你展现主体,要你争到底,要你不借一切凸出于众人之上。

现代性,要你去成立某种意识形态的组织,以「绝对是对」的姿态去「压下其他对立者」的观念。

论语这种「古语」,到底对我们还有什麽意义?

为什麽要去跟着论语所给予的说法,去做呢?

这的确是古典文本,所要去进行某种解释和说明的,这大概是无法避免的「历史任务」。

古典是如何的去思考「人」这种动物?

人,要如何的「成熟」,才是一种「健美、健康」的人?

古典,更多的是往「心灵」的方面去思考。用现代的术语,更多的是往「心理」方面去思考?

如何才是「健全健康的」心理状态呢?

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
这是健美状态下的一种描述。为什麽?

这裡我们就不去理论性的长篇大论。

心理的建美,不只是一种「合于社会的生活」,而是一种「让生命有超越性」感受的一种生活样态。

这是用荣格的术语。

让生命具有超越性,所以,人才会有「意义」感。

现代人的许多「心理状态」的不健美,不在于「没有得到了什麽」,而是什麽都有了,但之后就没有意义了。

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1/2022.06

《論語.衛靈公》21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」

這句,是古典震攝我的句子之一。

尤其是儒家。

我們在這時代,都是天天高喊「為別人、為他人」。

什麼偉大的口號,都一定是「為他人」,「不是為自己」。

差不多,人人都在「最靠近天堂的那一點」了。

論語,就這麼的跟你說: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

以一種和你天天掛在口頭上讓你非常有道德性快感相反的方式,跟你說。

古人,很有種吧。

但,真理如此。

另一句很相近的句子是,《論語.憲問》: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」

這和我們一般喊習慣的口號不同?為什麼?還被稱之為「經典」。

諸己,自內求。求諸人,向外求。

德性之事,一定是「向內求」,問問自己的良心「安不安」。

向外求,就是用「別人的掌聲來安慰自己」。

但, 安不安,真的和別人的掌聲無關。

別人的掌聲,一點都敵不過,自己良心對自己的冷眼旁觀。

有些人,可能真對這句,感觸很深了。

真正的德性,才是真正的一種深層基礎,讓你有能力「為別人想」。

要「為別人想」,一點都不容易。沒有多年的修行,是做不到的。

沒有多年的修行,「為別人」喊的愈大聲,「偽」的就愈大。

偽不是「錯」,只是一種「騙自己」而已。

騙自己又如何呢?也沒什麼後遺症。只是,你大概不會去相信別人,而已。

這,就太累了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0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」

这句,是古典震摄我的句子之一。

尤其是儒家。

我们在这时代,都是天天高喊「为别人、为他人」。

什麽伟大的口号,都一定是「为他人」,「不是为自己」。

差不多,人人都在「最靠近天堂的那一点」了。

论语,就这麽的跟你说: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

以一种和你天天挂在口头上让你非常有道德性快感相反的方式,跟你说。

古人,很有种吧。

但,真理如此。

另一句很相近的句子是,《论语.宪问》:「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」

这和我们一般喊习惯的口号不同?为什麽?还被称之为「经典」。

诸己,自内求。求诸人,向外求。

德性之事,一定是「向内求」,问问自己的良心「安不安」。

向外求,就是用「别人的掌声来安慰自己」。

但, 安不安,真的和别人的掌声无关。

别人的掌声,一点都敌不过,自己良心对自己的冷眼旁观。

有些人,可能真对这句,感触很深了。

真正的德性,才是真正的一种深层基础,让你有能力「为别人想」。

要「为别人想」,一点都不容易。没有多年的修行,是做不到的。

没有多年的修行,「为别人」喊的愈大声,「伪」的就愈大。

伪不是「错」,只是一种「骗自己」而已。

骗自己又如何呢?也没什麽后遗症。只是,你大概不会去相信别人,而已。

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0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0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」

這是儒家。

也應是如此。

如果人一生在對德性的成熟上不斷的反觀和反視,理論上,總會有人注意到的。

或著,一定有人被德性在人肉身上的呈現,而有所感知或感動的。

如果,德性的成熟,那種成熟,是無法對人有所感動的,那麼,「那種德性」,可能在修法上是有問題的。

德性的「成熟與正常」,本來就是可以讓別人「有所感受的」。

但,凡事,總有陰暗面。

正因德性的真正成熟必然有所被知曉。所以,「被知曉」就可能成為來「假裝德性」的手段。

這沒辦法。

偽。

這是古文的說法。

這不是錯,這是「偽」。

但,「偽」比錯更慘,從修行的角度而言。

錯,有改了的一天。偽,機會不大。

道家,往往就是儒家陰影面的另一面鏡子。

《莊子人間世》:「絕跡易,無行地難。 為人使易以偽,為天使難以偽。」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9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」

这是儒家。

也应是如此。

如果人一生在对德性的成熟上不断的反观和反视,理论上,总会有人注意到的。

或着,一定有人被德性在人肉身上的呈现,而有所感知或感动的。

如果,德性的成熟,那种成熟,是无法对人有所感动的,那麽,「那种德性」,可能在修法上是有问题的。

德性的「成熟与正常」,本来就是可以让别人「有所感受的」。

但,凡事,总有阴暗面。

正因德性的真正成熟必然有所被知晓。所以,「被知晓」就可能成为来「假装德性」的手段。

这没办法。

伪。

这是古文的说法。

这不是错,这是「伪」。

但,「伪」比错更惨,从修行的角度而言。

错,有改了的一天。伪,机会不大。

道家,往往就是儒家阴影面的另一面镜子。

《庄子人间世》:「绝迹易,无行地难。 为人使易以伪,为天使难以伪。」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9/2022.06

《論語.衛靈公》19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」

這句,背下來吧。

就怕自己沒本事,不用怕別人不知道你有本事。

以前我和一位我很服氣的主管聊天,談如何用人的問題。

他只用四個字跟我回應:錐入囊中。

這是一種人生的經驗值。

但,這和德性的成熟有什麼關係呢?

用現代思路來追問:為什麼別人就一定會知道呢?

其實,很邏輯的說,真的,別人不一定知道?

是啊,別人為什麼要知道或一定知道呢?

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要想辦法「宣傳」自己。

憑什麼理論說,別人一定會「看到」你?

看到,不是「知道」?

看到,是指看到你「能力」或本事或德性。

什麼檔次的人,才會「看到」那種檔次的人。

碰到「好主管」來看到你,更重要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8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病无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」

这句,背下来吧。

就怕自己没本事,不用怕别人不知道你有本事。

以前我和一位我很服气的主管聊天,谈如何用人的问题。

他只用四个字跟我回应:锥入囊中。

这是一种人生的经验值。

但,这和德性的成熟有什么关係呢?

用现代思路来追问:为什么别人就一定会知道呢?

其实,很逻辑的说,真的,别人不一定知道?

是啊,别人为什么要知道或一定知道呢?

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要想办法「宣传」自己。

凭什么理论说,别人一定会「看到」你?

看到,不是「知道」?

看到,是指看到你「能力」或本事或德性。

什么档次的人,才会「看到」那种档次的人。

碰到「好主管」来看到你,更重要。

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8/2022.06

《論語.衛靈公》18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」

孫,遜,謙遜。

讀到這種句子,都會感嘆一下,自己離這樣的「狀態」還真的是遠。

但,還好,都會再想想,再提醒一下自己,就是了。

修行,本來就是一條「漫長」的路。

人,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就被「扭轉」的。

重點是,你怎麼看待人生。

你是覺得你的「人生很棒了」,「非常好了」,「是一種接近上帝似的人格了」。
所以,你要不斷的展現自我,不斷的秀出我對你錯的大刀,不斷的要別人改變。

還是,人是一種不斷的「自我調整」的過程。

再來,如果你真的能感受到那樣的一種人生不斷自我調整的「成果」和「樂趣」,
那麼,
你去調整自己的方法是什麼?即行法。

儒學的方法,就是如此。

這不是一種強硬的逼自己,那沒有用。

這是一種「理想型」,一種你可以不斷觀看自己,讓自己可以提升自己的方向。

多年來,從自己,從他人,大概可以這樣的說,
如果自己不覺得自己要修行,
那麼,大概自己就會覺得自己「差不多是上帝了」。

這中間,好像沒有太多的「模糊空間」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8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」

孙,逊,谦逊。

读到这种句子,都会感叹一下,自己离这样的「状态」还真的是远。

但,还好,都会再想想,再提醒一下自己,就是了。

修行,本来就是一条「漫长」的路。

人,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被「扭转」的。

重点是,你怎麽看待人生。

你是觉得你的「人生很棒了」,「非常好了」,「是一种接近上帝似的人格了」。
所以,你要不断的展现自我,不断的秀出我对你错的大刀,不断的要别人改变。

还是,人是一种不断的「自我调整」的过程。

再来,如果你真的能感受到那样的一种人生不断自我调整的「成果」和「乐趣」,
那麽,
你去调整自己的方法是什麽?即行法。

儒学的方法,就是如此。

这不是一种强硬的逼自己,那没有用。

这是一种「理想型」,一种你可以不断观看自己,让自己可以提升自己的方向。

多年来,从自己,从他人,大概可以这样的说,
如果自己不觉得自己要修行,
那麽,大概自己就会觉得自己「差不多是上帝了」。

这中间,好像没有太多的「模煳空间」。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7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17/2022.06
子曰:「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,難矣哉!」

孔子好敢罵啊。

慢慢的覺得,聖人之所以是聖人,是因為對於「生命德性成長有害」之事,一定會講出來。

凡人之所以是凡人,就是在「這種事上」一定不敢講。

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。

就是每天群聚,談一些會笑出來的事,講一些賺到了什麼小便宜之事。

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人都如此。

這沒有什麼「錯」。也不犯法。甚至是「被鼓勵之事」表示你有「主體性」。

從什麼角度而言,說,這不是你應去追求的人生態度?

《章句》:
難矣哉者,言其無以入德,而將有患害也。

無以入德。

這裡有二項重點:(一)德,(二)入。

這是生命德性成熟之事,一般人未必有興趣。

「入」,這字眼就重了。入是指讓生命有那種「德性的光彩」。

為什麼那些行為是嚴重的阻礙。

那些恰恰就是讓你的生命可以輕易「黏上去」之事。你會在裡面,輕鬆自在,又和「他人一樣」的有社會主流性。

這種情境下,很難「反觀自己的」。

海德格爾的說法,和孔子倒有相似之處:
沉淪:此在用一種「常人」、「大眾」的身份在逃避自身本真的存在方式,閒言、好奇、兩可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7/2022.06
子曰:「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」

孔子好敢骂啊。

慢慢的觉得,圣人之所以是圣人,是因为对于「生命德性成长有害」之事,一定会讲出来。

凡人之所以是凡人,就是在「这种事上」一定不敢讲。

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。

就是每天群聚,谈一些会笑出来的事,讲一些赚到了什麽小便宜之事。

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人都如此。

这没有什麽「错」。也不犯法。甚至是「被鼓励之事」表示你有「主体性」。

从什麽角度而言,说,这不是你应去追求的人生态度?

《章句》:
难矣哉者,言其无以入德,而将有患害也。

无以入德。

这裡有二项重点:(一)德,(二)入。

这是生命德性成熟之事,一般人未必有兴趣。

「入」,这字眼就重了。入是指让生命有那种「德性的光彩」。

为什麽那些行为是严重的阻碍。

那些恰恰就是让你的生命可以轻易「黏上去」之事。你会在裡面,轻鬆自在,又和「他人一样」的有社会主流性。

这种情境下,很难「反观自己的」。

海德格尔的说法,和孔子倒有相似之处:
沉沦:此在用一种「常人」、「大众」的身份在逃避自身本真的存在方式,閒言、好奇、两可

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6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16/2022.06
子曰:「不曰『如之何如之何』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遇到事不想著要如何做人,我不知道要拿他怎麽辦了」。

這句,有點太日常了。

大概人人都會說。

為什麼被記錄下來呢?大概又是有某種上下文的關係,在對話的脈絡中,談出這句話。

但,孤立來看這句子,古人會如何想?

《章句》:
如之何如之何者,熟思而審處之辭也。不如是而妄行,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。

好像,也沒有多講出了什麼。

那麼,身後更後代的人,有更多的人文知識的積累,所以,可以講出更多的什麼嗎?

現代人文學門,受西方影響下,也有一種「知識論轉向」的特色。這和「傳統佛學的唯識」有同一特色,所以也算是有根底的反思。

去想著「如之何」有什麼作用嗎?對人的認識和理解而言,一位有著去思索著「如之何」的人,對自己的思維和理解,有什麼助益?

人的「思考」或是「有想法」跑出來,並不是無中生有的,而是從其長期積累的「知識背景層」中冒出來的。

所以,我們常說,先博後約。

在自己的日常中,不斷的去思索,不斷去問自己,去讓自己積累相關的知識,會形成強大的「非意識性的知識背景層」。

用榮格的說法,是「集體潛意識」,用胡塞爾的說法是「被動綜合判斷作用」,用佛學,那是第八識「阿賴耶」。

用儒門的表法,就是要去常讓自己「日如之何」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6/2022.06
子曰:「不曰『如之何如之何』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遇到事不想着要如何做人,我不知道要拿他怎么办了」。

这句,有点太日常了。

大概人人都会说。

为什麽被记录下来呢?大概又是有某种上下文的关係,在对话的脉络中,谈出这句话。

但,孤立来看这句子,古人会如何想?

《章句》:
如之何如之何者,熟思而审处之辞也。不如是而妄行,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。

好像,也没有多讲出了什麽。

那麽,身后更后代的人,有更多的人文知识的积累,所以,可以讲出更多的什麽吗?

现代人文学门,受西方影响下,也有一种「知识论转向」的特色。这和「传统佛学的唯识」有同一特色,所以也算是有根底的反思。

去想着「如之何」有什麽作用吗?对人的认识和理解而言,一位有着去思索着「如之何」的人,对自己的思维和理解,有什麽助益?

人的「思考」或是「有想法」跑出来,并不是无中生有的,而是从其长期积累的「知识背景层」中冒出来的。

所以,我们常说,先博后约。

在自己的日常中,不断的去思索,不断去问自己,去让自己积累相关的知识,会形成强大的「非意识性的知识背景层」。

用荣格的说法,是「集体潜意识」,用胡塞尔的说法是「被动综合判断作用」,用佛学,那是第八识「阿赖耶」。

用儒门的表法,就是要去常让自己「日如之何」。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5/2022.05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15/2022.05
子曰:「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則遠怨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多反觀自己,少責備別人,就可以遠離怨恨。」

這是我很常去拿來而「反看」自己的一句話。

常常覺得「做得到」的比率,不大。

但,凡人就不是聖人。

做不到,是合理之事,但「應去做」是修行。

這過程,很痛苦。

我們的「人的習氣」,往往是「相反的」:躬自薄而厚責於人。

我愛去思考,一種哲學上的思考,為什麼「人性」是這樣,然後,我們又要很痛的自我「修行」,往人性習氣的另一方向上去調整。

思考是一回事。

修行是「實踐」,只有去做了,才會有效果出來。用想的,不會有。

效果是什麼呢?「遠怨」。

重點是,你有想要「遠怨」嗎?

在這時代,或許你一點都不想要有。

某種角度而言,你巴不得「有怨」,這樣才能上媒體或大聲喊出來。

遠怨,有什麼重要嗎?

榮格的心理學,倒是給我了很多有可能的解釋。

有「怨」,一種可能是「你的某種情結」在發作。怨,是一種「你的陰影情結」以「補償」的形式作用在他人,表現給你自己看。

這和佛學講的「他人即自我」有某種相同的意思。

所以,這又如何呢?

「怨」久了,這種情結可能會形成「自主性的獨立式的心理架構」,掌握了你。這種狀況下,一些現代醫學概念下的某些心理上的疾病,就會被診斷出來。

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是消解「陰影情結」的一種自我改善方式,用古人的講法是修行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5/2022.05
子曰: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多反观自己,少责备别人,就可以远离怨恨。」

这是我很常去拿来而「反看」自己的一句话。

常常觉得「做得到」的比率,不大。

但,凡人就不是圣人。

做不到,是合理之事,但「应去做」是修行。

这过程,很痛苦。

我们的「人的习气」,往往是「相反的」:躬自薄而厚责于人。

我爱去思考,一种哲学上的思考,为什麽「人性」是这样,然后,我们又要很痛的自我「修行」,往人性习气的另一方向上去调整。

思考是一回事。

修行是「实践」,只有去做了,才会有效果出来。用想的,不会有。

效果是什麽呢?「远怨」。

重点是,你有想要「远怨」吗?

在这时代,或许你一点都不想要有。

某种角度而言,你巴不得「有怨」,这样才能上媒体或大声喊出来。

远怨,有什麽重要吗?

荣格的心理学,倒是给我了很多有可能的解释。

有「怨」,一种可能是「你的某种情结」在发作。怨,是一种「你的阴影情结」以「补偿」的形式作用在他人,表现给你自己看。

这和佛学讲的「他人即自我」有某种相同的意思。

所以,这又如何呢?

「怨」久了,这种情结可能会形成「自主性的独立式的心理架构」,掌握了你。这种状况下,一些现代医学概念下的某些心理上的疾病,就会被诊断出来。

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是消解「阴影情结」的一种自我改善方式,用古人的讲法是修行。

《論語.衛靈公》16/2022.06
子曰:「不曰『如之何如之何』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遇到事不想著要如何做人,我不知道要拿他怎麽辦了」。


這句,有點太日常了。

大概人人都會說。

為什麼被記錄下來呢?大概又是有某種上下文的關係,在對話的脈絡中,談出這句話。

但,孤立來看這句子,古人會如何想?

《章句》:
如之何如之何者,熟思而審處之辭也。不如是而妄行,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。

好像,也沒有多講出了什麼。

那麼,身後更後代的人,有更多的人文知識的積累,所以,可以講出更多的什麼嗎?

現代人文學門,受西方影響下,也有一種「知識論轉向」的特色。這和「傳統佛學的唯識」有同一特色,所以也算是有根底的反思。

去想著「如之何」有什麼作用嗎?對人的認識和理解而言,一位有著去思索著「如之何」的人,對自己的思維和理解,有什麼助益?

人的「思考」或是「有想法」跑出來,並不是無中生有的,而是從其長期積累的「知識背景層」中冒出來的。

所以,我們常說,先博後約。

在自己的日常中,不斷的去思索,不斷去問自己,去讓自己積累相關的知識,會形成強大的「非意識性的知識背景層」。

用榮格的說法,是「集體潛意識」,用胡塞爾的說法是「被動綜合判斷作用」,用佛學,那是第八識「阿賴耶」。

用儒門的表法,就是要去常讓自己「日如之何」。
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4/2022.05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14/2022.05
子曰:「臧文仲其竊位者與?知柳下惠之賢,而不與立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臧文仲是不是竊居官位的人啊?他明明知柳下惠品德能力很好,卻不推薦他做官。」

如果你知道某一個人能力很好、德性也很好、反正是很棒的人,你會不會把他推薦給長官?

大概不會。

我會的機會也不大。

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

真的。

因為,一般而言,推一個厲害的人給長官,往往都會預想為對自己不好。

人之常情。

首先,如果假設說「推一個厲害的人給長官」是件好事。

那麼,我們看到了「自己做不到的事」,但這「做不到的事」又不是什麼一件好事,我們會如何去看待自己呢?

想法子讓自己去「做得到」。這是修行。這過程,你會「變好、變勵害、變更棒」。這是儒學的修行。

你不是去傻傻的去做一件傷害自己的事。

而是在讓自己往去做應該的事的過程中,讓自己有了變化,變的更棒更厲害。

為什麼我們往往不去做一些經典中所談的「好事或有德性的事」,例如,愛鄰人。

因為我們覺得那是對自己可能不利。

但在一種更「遠的視野」中,那才是對自己更有利的事。

只是我們往往視野不及,看不到。

這是,智慧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14/2022.05
子曰:「臧文仲其窃位者与?知柳下惠之贤,而不与立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臧文仲是不是窃居官位的人啊?他明明知柳下惠品德能力很好,却不推荐他做官。」

如果你知道某一个人能力很好、德性也很好、反正是很棒的人,你会不会把他推荐给长官?

大概不会。

我会的机会也不大。

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

真的。

因为,一般而言,推一个厉害的人给长官,往往都会预想为对自己不好。

人之常情。

首先,如果假设说「推一个厉害的人给长官」是件好事。

那麽,我们看到了「自己做不到的事」,但这「做不到的事」又不是什麽一件好事,我们会如何去看待自己呢?

想法子让自己去「做得到」。这是修行。这过程,你会「变好、变励害、变更棒」。这是儒学的修行。

你不是去傻傻的去做一件伤害自己的事。

而是在让自己往去做应该的事的过程中,让自己有了变化,变的更棒更厉害。

为什麽我们往往不去做一些经典中所谈的「好事或有德性的事」,例如,爱邻人。

因为我们觉得那是对自己可能不利。

但在一种更「远的视野」中,那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事。

只是我们往往视野不及,看不到。

这是,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