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27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27/2022.06
子曰:「巧言亂德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

這句大家很熟。

從讀論語的角度而言,我不會去懷疑這二句的「真理性」,
只是,
我會去問:如何可能?

終究,在我可達的人生回想中,做不到的狀況,更多。

如何可能?

不過,對一位愛追問的人來說,覺得自己沒有做到,就想「分析」下去。

為什麼覺得自己沒有做到。這又沒有標準答案說,做到的標準答案是什麼?

為什麼是「巧」言亂「德」?不能換別的字眼嗎?

巧和德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

孔子用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,來進一步比喻。

小不忍,往往是指我們「知道」不應去做的事,但,後來,因種種原因「做了」。

所以呢?做了就做了,又如何呢?

孔子說,知道不應做但後來又做了,這種狀況,會產生的果效,一定會有的後果,就是打亂了自己更好的可能性之發揮。

很多事,不是說,做了就算了。

換言之,不是說,做了的,就只是一件事。這件事和「後果」之間的關係,只是一種偶然。

小不忍,一定,會有作用的,那作用是可能掩蓋了某種更好可能性。

「巧」,是一種聰明,一種很棒的「自我裝飾」。

這不是「錯」。

這只是一定會有「作用」,即讓生命更好的一種呈現之可能,被掩蓋了。

所以,不要「覺得」聰明一下,別人不知道。

別人知不知道,根本無所謂。

你生命的可能性,其實,也只是你自己的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27/2022.06
子曰:「巧言乱德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」

这句大家很熟。

从读论语的角度而言,我不会去怀疑这二句的「真理性」,
只是,
我会去问:如何可能?

终究,在我可达的人生回想中,做不到的状况,更多。

如何可能?

不过,对一位爱追问的人来说,觉得自己没有做到,就想「分析」下去。

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做到。这又没有标准答案说,做到的标准答案是什么?

为什么是「巧」言乱「德」?不能换别的字眼吗?

巧和德之间的关係是什么?

孔子用「小不忍则乱大谋」,来进一步比喻。

小不忍,往往是指我们「知道」不应去做的事,但,后来,因种种原因「做了」。

所以呢?做了就做了,又如何呢?

孔子说,知道不应做但后来又做了,这种状况,会产生的果效,一定会有的后果,就是打乱了自己更好的可能性之发挥。

很多事,不是说,做了就算了。

换言之,不是说,做了的,就只是一件事。这件事和「后果」之间的关係,只是一种偶然。

小不忍,一定,会有作用的,那作用是可能掩盖了某种更好可能性。

「巧」,是一种聪明,一种很棒的「自我装饰」。

这不是「错」。

这只是一定会有「作用」,即让生命更好的一种呈现之可能,被掩盖了。

所以,不要「觉得」聪明一下,别人不知道。

别人知不知道,根本无所谓。

你生命的可能性,其实,也只是你自己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