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學而》 #09 /2020.08


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
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認真辦理喪事、深切懷念先人,社會風氣就會歸於純樸。」

這句,是曾子說的。

我讀論語會想,孔子會講出這句話嗎?
因為讀起來,總覺得心有所不平。

但論語是把這句選了進去,亦即,這也代表了儒學所認可的說法、表述。
所以,
到底,這句話是對在那裡?又是那裡讓我覺得怪怪的。

讀古典,既要「相信」,又要有「疑情」。這句,
我的老師說過,很多法師大德也說過,但要有感受,並不容易。

來,歸「厚」的厚字,是什麼意思?

《疏》:
皆歸厚矣。言不偷薄也。

生命如果給人「厚重」感,往往也是會是一種「樸素/質」感。
這亦即,沒有太多外在的修飾。

生命,在沒有什麼外在的修飾狀況下,依然能夠「散發出美感/質感」,那麼,可以如此說,
就是說,
生命中本來就一定有某種「基質」在,這基質會帶給他人那種美感/質感的感受。

人不必有外在的修飾,只要能讓「基質」散發出來,就成了。這是樸質的力量。這是「厚」。

這是儒學,人人皆有德性,人人皆有「仁」心。

但為什麼,要能讓生命的基質散發出來,就一定要強調「喪禮」/「慎終追遠」呢?

來,這裡麻煩了一點。

「慎終追遠」是很好的方法,但卻不是「唯一的」方法。

我們的時代和古典時代不同。
古典時代,生活艱苦,物質環境不易。
喪禮,是那時的生活狀況下,一種明顯的「文化活動」。而且是人人都不可繞過的文化活動。
喪禮為什麼是文化活動,因為只有人才有喪禮。
你看過其他的動物有喪禮嗎?

生命有其本源的基質,但這種基質(德性)卻必須要透過「人的行為活動」,才能被他人感受到。
德性,總必須在人的行為活動中才能透射出來。

對我而言,「慎終追遠」並不是專指喪禮,而是對人的「文化行為」的一種強烈象徵性的講法。

在我們的時代,我們有更多的行為、活動與文化展現,都可以透出人的「德性」。

所以,儒學和其他學派/宗教的不同之處在於:
儒學是與「文化活動」緊密結合 的,是重視文化活動的;
所以,才重視「制禮作樂」。

所以,為什麼,儒學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底縕,是始終會存在的思想大河;因為,人類社會,就一定是「文化活動的社會」。你繞不開的。

**
《论语.学而》 09 /2020.08
曾子曰: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」
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认真办理丧事、深切怀念先人,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。」

这句,是曾子说的。

我读论语会想,孔子会讲出这句话吗?
因为读起来,总觉得心有所不平。

但论语是把这句选了进去,亦即,这也代表了儒学所认可的说法、表述。
所以,
到底,这句话是对在那里?又是那里让我觉得怪怪的。

读古典,既要「相信」,又要有「疑情」。这句,
我的老师说过,很多法师大德也说过,但要有感受,并不容易。

来,归「厚」的厚字,是什么意思?

《疏》:
皆归厚矣。言不偷薄也。

生命如果给人「厚重」感,往往也是会是一种「朴素/质」感。
这亦即,没有太多外在的修饰。

生命,在没有什么外在的修饰状况下,依然能够「散发出美感/质感」,那么,可以如此说,
就是说,
生命中本来就一定有某种「基质」在,这基质会带给他人那种美感/质感的感受。

人不必有外在的修饰,只要能让「基质」散发出来,就成了。这是朴质的力量。这是「厚」。

这是儒学,人人皆有德性,人人皆有「仁」心。

但为什么,要能让生命的基质散发出来,就一定要强调「丧礼」/「慎终追远」呢?

来,这里麻烦了一点。

「慎终追远」是很好的方法,但却不是「唯一的」方法。

我们的时代和古典时代不同。
古典时代,生活艰苦,物质环境不易。
丧礼,是那时的生活状况下,一种明显的「文化活动」。而且是人人都不可绕过的文化活动。
丧礼为什么是文化活动,因为只有人才有丧礼。
你看过其他的动物有丧礼吗?

生命有其本源的基质,但这种基质(德性)却必须要透过「人的行为活动」,才能被他人感受到。
德性,总必须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才能透射出来。

对我而言,「慎终追远」并不是专指丧礼,而是对人的「文化行为」的一种强烈象征性的讲法。

在我们的时代,我们有更多的行为、活动与文化展现,都可以透出人的「德性」。

所以,儒学和其他学派/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:
儒学是与「文化活动」紧密结合 的,是重视文化活动的;
所以,才重视「制礼作乐」。

所以,为什么,儒学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底缊,是始终会存在的思想大河;因为,人类社会,就一定是「文化活动的社会」。你绕不开的。


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學而》 #08 /2020.08

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不穩重就不會有威嚴,經常學習就不會固執,一切要以忠信為本,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,有錯誤不要怕改正。」

這句,對我而言,是有畫面的。

高中時,我激進,愛罵別人「封建」,愛對抗「感覺有壓制的」力量。
所以,我對論語中的句子,愛在課堂中挑戰老師。

「不重則不威」,那麼,體重輕的人,就不能有威嚴嗎?
我得意的挑戰老師。
「這根本就是不平等,就是封建」,高中的我,「封建」又習慣性的脫口而出。

國文老師笑了笑,說:「重」不是指體重。

當然,不爽的我,又辯了下去。

**

來,如果重不是指「體重」,那是指什麼呢?

《章句》:
輕乎外者,必不能堅乎內,故不厚重則無威嚴,而所學亦不堅固也。
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說別人很「輕佻」。
這當然不是指「體重」,而是指一種「心理狀態」,一種心中沒有某種主見,而各種意見在腦袋中跑來跑去的狀況。

人要有主見,自然就會有一種「厚重」的感受,對別人給了出來。

但要有「主見」,不容易。這點,以後再談。

我們往往把自己對外在的意見認同,或是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迎合,當作是自己「有主見」。
其實不是自己的,你只是怕「落單」。

所以,我們可以看到,
一但某種政治主流意識形態變動時,那些號稱有主見的人,又紛紛的換旗子、改口號。

什麼才是一個人心中有主見的某種外在表象呢?
學則固。主忠信。無友不如己者。過則勿憚改。

這幾個現象被提出來,還挺讓人警醒的。你可以參考思考。
孔子講的不錯啊。不然,你能提出其他的什麼嗎?

比較有爭議的一點是「無友不如己者」。大概很多人會說,人人平等的又罵下去了…

來,人如果不向上看齊,難不成要「向下看齊」嗎?

向上看齊,並沒有說就一定會「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」。
相反,
如果你是一位向上看齊的人,你一定不會看不起不如你的人;
因為你知道,別人也可以向上看齊而更好,甚至比你更好。

我的人生的觀察恰恰是:
那些不屑向上看齊的人,往往很嚴重的瞧不起「他認為比他差的人」。

不信。你可以去觀察:
那些平常愛罵台大青華交大的私立大學生,
一旦罵起「排名比他們差」的私立大學,那種口氣,可能會讓你倒抽一口冷氣。

孔子的話,往往是從生活現象中指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,於是指出「方法」,「無友不如己者」是好方法啊。孔子不愛理論抽象的談。

理論抽象,對你的更向上變化,不會有作用的。
你喊了那麼多高級口號,你變了什麼嗎?往往沒有。

如果你沒有「無友不如己者」,你要如何變得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呢?

白話譯來源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
《论语.学而》 08 /2020.08
子曰:「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,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,一切要以忠信为本,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,有错误不要怕改正。」

这句,对我而言,是有画面的。

高中时,我激进,爱骂别人「封建」,爱对抗「感觉有压制的」力量。
所以,我对论语中的句子,爱在课堂中挑战老师。

「不重则不威」,那么,体重轻的人,就不能有威严吗?
我得意的挑战老师。
「这根本就是不平等,就是封建」,高中的我,「封建」又习惯性的脱口而出。

国文老师笑了笑,说:「重」不是指体重。

当然,不爽的我,又辩了下去。

**

来,如果重不是指「体重」,那是指什么呢?

《章句》:
轻乎外者,必不能坚乎内,故不厚重则无威严,而所学亦不坚固也。
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说别人很「轻佻」。
这当然不是指「体重」,而是指一种「心理状态」,一种心中没有某种主见,而各种意见在脑袋中跑来跑去的状况。

人要有主见,自然就会有一种「厚重」的感受,对别人给了出来。

但要有「主见」,不容易。这点,以后再谈。

我们往往把自己对外在的意见认同,或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,当作是自己「有主见」。
其实不是自己的,你只是怕「落单」。

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,
一但某种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变动时,那些号称有主见的人,又纷纷的换旗子、改口号。

什么才是一个人心中有主见的某种外在表象呢?
学则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则勿惮改。

这几个现象被提出来,还挺让人警醒的。你可以参考思考。
孔子讲的不错啊。不然,你能提出其他的什么吗?

比较有争议的一点是「无友不如己者」。大概很多人会说,人人平等的又骂下去了…

来,人如果不向上看齐,难不成要「向下看齐」吗?

向上看齐,并没有说就一定会「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」。
相反,
如果你是一位向上看齐的人,你一定不会看不起不如你的人;
因为你知道,别人也可以向上看齐而更好,甚至比你更好。

我的人生的观察恰恰是:
那些不屑向上看齐的人,往往很严重的瞧不起「他认为比他差的人」。

不信。你可以去观察:
那些平常爱骂台大青华交大的私立大学生,
一旦骂起「排名比他们差」的私立大学,那种口气,可能会让你倒抽一口冷气。

孔子的话,往往是从生活现象中指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,于是指出「方法」,「无友不如己者」是好方法啊。孔子不爱理论抽象的谈。

理论抽象,对你的更向上变化,不会有作用的。
你喊了那么多高级口号,你变了什么吗?往往没有。

如果你没有「无友不如己者」,你要如何变得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呢?

白话译来源: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

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學而》 #07 /2020.08


子夏曰:「賢賢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」

這句是子夏說的。

去區分出孔子的語言,以及其他的人語言,讀論語時是重要的。對我而言。
因為,如果認真去感受,你是會覺得孔子講的話在表達上比較「高段」,視野和心胸,以乎更為遼闊。

雖然,其他的人,亦講得很好。

這句,很清楚的點出,儒家談「學」,這學所指的特定內容是什麼?

儒家的「學」,是學去如何成就一個人的德性。而成就德性,又是在這個人間世的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舉止處去用力,去著手。

儒家的學,並不是近代所興起的那種對「外在自然知識的系統知識」的追求的那種學。例如物理,化學。

所以,近代的工業革命,並沒有發生在儒學興盛的地區。

所以,現代的新儒家,依康德的知識論為依托,思考的是系統的知識如何在傳統儒學內也生根。

社會科學是模仿自然科學的方法,去研究人和社會。這往往是把人和社會當作是某種不會「再變化的」,或是「沒有價值意義去追求」的「物」,來研究。

物只有「性質」,不會有意義。大理石只有性質,不會有意義。沒有變動的可能性,就無法談出意義。

因為意義如果要能被「人」理解,那麼就有一個「未來之可能」當作背景,意義才能在這可能性背景之下被理解。

所以,才會有「人文學科」來和「社會科學/實證科學」來抗衡;所以才會有「質化」和「量化」的對比/對立。

質化往往談,人與某種行為中的意義關係;量化往往談,人與某種行為的「有效/效果/達到某種目的」關係。

德性,恰恰就是去實踐德性,而改變自己的既存的檔次。人有德性的能力和可能性,恰恰是為了成就人可以不斷的「自為地」向上變化。

人是會自己去變化自己的;而大理石,不會。

這樣,
賢賢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
這句,
應可以理解了嗎!

*
《论语.学而》 07 /2020.08
子夏曰:「贤贤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」

这句是子夏说的。

去区分出孔子的语言,以及其他的人语言,读论语时是重要的。对我而言。
因为,如果认真去感受,你是会觉得孔子讲的话在表达上比较「高段」,视野和心胸,以乎更为辽阔。

虽然,其他的人,亦讲得很好。

这句,很清楚的点出,儒家谈「学」,这学所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?

儒家的「学」,是学去如何成就一个人的德性。而成就德性,又是在这个人间世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举止处去用力,去着手。

儒家的学,并不是近代所兴起的那种对「外在自然知识的系统知识」的追求的那种学。例如物理,化学。

所以,近代的工业革命,并没有发生在儒学兴盛的地区。

所以,现代的新儒家,依康德的知识论为依托,思考的是系统的知识如何在传统儒学内也生根。

社会科学是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,去研究人和社会。这往往是把人和社会当作是某种不会「再变化的」,或是「没有价值意义去追求」的「物」,来研究。

物只有「性质」,不会有意义。大理石只有性质,不会有意义。没有变动的可能性,就无法谈出意义。

因为意义如果要能被「人」理解,那么就有一个「未来之可能」当作背景,意义才能在这可能性背景之下被理解。

所以,才会有「人文学科」来和「社会科学/实证科学」来抗衡;所以才会有「质化」和「量化」的对比/对立。

质化往往谈,人与某种行为中的意义关系;量化往往谈,人与某种行为的「有效/效果/达到某种目的」关系。

德性,恰恰就是去实践德性,而改变自己的既存的档次。人有德性的能力和可能性,恰恰是为了成就人可以不断的「自为地」向上变化。

人是会自己去变化自己的;而大理石,不会。

这样,
贤贤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
这句,
应可以理解了吗!


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 #06 /2020.08

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
這句,在我們這時代,很難有什麼感動的。
真的是聽到有點濫了。
然後,這使得這種句子有點太平常了。

人的活著,有很多活法。
例如,入則搶,出則盗;兇而罵,私自己;…行有餘力,則男女。

在春秋時代,百家爭鳴,有一位孔子提出這種人的生活模式;
而有趣的是,
在歷史的演進中,居住在中原大地的人們,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擇了這種模式,
當作主要的一種人要如何生活的參考點,
而不是選擇例如「墨家」,
這,對我而言,是一種驚奇。

再進一步講,這僅僅是一種中原大地的某種偶然性選擇,或社會需求性選擇,
還是說,
儒家的說法、言論、表述,
真的是代表了人對「意義與價值」的一種最尊重態度下的呈現樣態。

來,用一下現象學的方法,來假設你先丟掉你所有的意識形態,
用一種當下直觀的感受來「看」:

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」如果你看到有一個人真能如是如此的行為,你會有什麼感受在你的內心湧動呢?

是一種「難過」「厭惡」之感,由然而生;還是有一種「應該」的感受,一種「美好」的畫面,湧出於內心呢?

如果,人這種動物,不是一種追求「應該」的動物,人是無法形成「價值與意義」這種感受出來的。


人的動物性,只能帶出爽與不爽。

應該,是超越性的,是指向你「未來要去做到的」;
這種未來性的指引力量,是存在的,所以,才能讓某種行為被帶出一種具有價值與意義的感受出來;
行為一旦是「相應於」應該,所以那種行為才能有價值和意義這種感受在你心中冒出。

人在「應該」的背景(視域)中,才能冒出價值與意義。

即,用哲學術語,這是「應然」;而不是「實然」。

正是肯定了人的這種「價值與意義」的必然存在,所以,「人文社會」才有被建立的必要和可能。
藝術與文化,所指向的都是「應該」;而不是「現在」。

於是,「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就可以被理解。文,正是文化、藝術和學術。
文化、藝術和學術是讓你感受價值與意義的一種人為媒介。


《论语.学而》 06 /2020.08
子曰:「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」

这句,在我们这时代,很难有什么感动的。
真的是听到有点滥了。
然后,这使得这种句子有点太平常了。

人的活着,有很多活法。
例如,入则抢,出则盗;凶而骂,私自己;…行有余力,则男女。

在春秋时代,百家争鸣,有一位孔子提出这种人的生活模式;
而有趣的是,
在历史的演进中,居住在中原大地的人们,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了这种模式,
当作主要的一种人要如何生活的参考点,
而不是选择例如「墨家」,
这,对我而言,是一种惊奇。

再进一步讲,这仅仅是一种中原大地的某种偶然性选择,或社会需求性选择,
还是说,
儒家的说法、言论、表述,
真的是代表了人对「意义与价值」的一种最尊重态度下的呈现样态。

来,用一下现象学的方法,来假设你先丢掉你所有的意识形态,
用一种当下直观的感受来「看」:

「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」如果你看到有一个人真能如是如此的行为,你会有什么感受在你的内心涌动呢?

是一种「难过」「厌恶」之感,由然而生;还是有一种「应该」的感受,一种「美好」的画面,涌出于内心呢?

如果,人这种动物,不是一种追求「应该」的动物,人是无法形成「价值与意义」这种感受出来的。


人的动物性,只能带出爽与不爽。

应该,是超越性的,是指向你「未来要去做到的」;
这种未来性的指引力量,是存在的,所以,才能让某种行为被带出一种具有价值与意义的感受出来;
行为一旦是「相应于」应该,所以那种行为才能有价值和意义这种感受在你心中冒出。

人在「应该」的背景(视域)中,才能冒出价值与意义。

即,用哲学术语,这是「应然」;而不是「实然」。

正是肯定了人的这种「价值与意义」的必然存在,所以,「人文社会」才有被建立的必要和可能。
艺术与文化,所指向的都是「应该」;而不是「现在」。

于是,「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」就可以被理解。文,正是文化、艺术和学术。
文化、艺术和学术是让你感受价值与意义的一种人为媒介。


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學而》 #05 /2020.08


子曰:「道千乘之國: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治理國家的方法:應該事事認真存著「敬」的心情,時時誠信,處處節約,關懷群衆,在正確的時間點來做事。」

這裡孔子談政治。政治,是管理眾人之事。政治一定有權力關係。

好,那麼,如果你活在一個「要和他人共存的」社會,那麼,你就一定要去面對「你和他人要能同時共存」所需要的關係。即,政治。

孔子,面對這種你一定不可能避免的社會情境,提出了他的三個說法,即格言。

先注意一下,看到儒家的特色了嗎?儒家一定從人在社會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況,談下手處。

所以,儒家不可能有一個人躲到山上去做修行這樣的「行法」。所以,孔子提出的格言,你一定有用到的機會。

這是儒家的特色。但不是唯一而絕對的方式。

「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」,這三條涉及人與人相處的管理之事的處置原則。孔子說的。讀論語,何不先暫時相信孔子的眼光呢!

來,但這三條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格言呢?是讓政治更有效率嗎?還是,這有什麼特殊的效果呢?

就儒家而言,所有的對人世間生活中的格言,都是指向:這種行為是「一定會有人性價值與意義被他人感受出來」的行為。亦即,這是有意義會被給出的行為。

這是先行的條件。先談意義,以後,如果需要再談效果。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不同之處。

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;這三種行為,是具有人性價值與意義的行為,所以,人如果往這三格言所指向的方向上去實踐自己,就是激活人的德性,就是修行。

再來,你一定會問有效果嗎?

有德性的行為一定有效果,而且是更好的,更可長可遠的效果。這即是康德所談的「福德之間」的論題。雖然,並不一定會有「立竿見影」的效果。

如果你愛看歷史,你大概可以發現,有「立竿見影」效果的行為,往往最後走向災難。

讀論語,其實,你更要擔心的是你「能不能做得到」。

思考孔子提出來的格言,這種你一定會用得到的格言,多想想,如果有感覺,在常生活中設水去成為一種指導我們行為的價值指南針,去實踐。

這過程,不只是讓生活過得有方向,更重要的是,是德性的成長一定會不知不覺中被帶出來。你不是只是在過生活,在生活中,你就在修行。


*
《论语.学而》 05  /2020.08
子曰:「道千乘之国: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治理国家的方法:应该事事认真存着「敬」的心情,时时诚信,处处节约,关怀群众,在正确的时间点来做事。」

这里孔子谈政治。政治,是管理众人之事。政治一定有权力关系。

好,那么,如果你活在一个「要和他人共存的」社会,那么,你就一定要去面对「你和他人要能同时共存」所需要的关系。即,政治。

孔子,面对这种你一定不可能避免的社会情境,提出了他的三个说法,即格言。

先注意一下,看到儒家的特色了吗?儒家一定从人在社会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况,谈下手处。

所以,儒家不可能有一个人躲到山上去做修行这样的「行法」。所以,孔子提出的格言,你一定有用到的机会。

这是儒家的特色。但不是唯一而绝对的方式。

「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」,这三条涉及人与人相处的管理之事的处置原则。孔子说的。读论语,何不先暂时相信孔子的眼光呢!

来,但这三条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格言呢?是让政治更有效率吗?还是,这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呢?

就儒家而言,所有的对人世间生活中的格言,都是指向:这种行为是「一定会有人性价值与意义被他人感受出来」的行为。亦即,这是有意义会被给出的行为。

这是先行的条件。先谈意义,以后,如果需要再谈效果。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不同之处。

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;这三种行为,是具有人性价值与意义的行为,所以,人如果往这三格言所指向的方向上去实践自己,就是激活人的德性,就是修行。

再来,你一定会问有效果吗?

有德性的行为一定有效果,而且是更好的,更可长可远的效果。这即是康德所谈的「福德之间」的论题。虽然,并不一定会有「立竿见影」的效果。

如果你爱看历史,你大概可以发现,有「立竿见影」效果的行为,往往最后走向灾难。

读论语,其实,你更要担心的是你「能不能做得到」。

思考孔子提出来的格言,这种你一定会用得到的格言,多想想,如果有感觉,在常生活中设水去成为一种指导我们行为的价值指南针,去实践。

这过程,不只是让生活过得有方向,更重要的是,是德性的成长一定会不知不觉中被带出来。你不是只是在过生活,在生活中,你就在修行。

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學而》 #04 /2020.08

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

這是論語的第四句。論語前面的這四句,基本上,已把儒學的內容,做了一次綱要式的講說了。

來,我們再看一次。

第一句: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這是指,儒學是從日常生活中下手的。你無法離開一般日常而談儒學的修行。紅塵即道場,不必靈山道場。

第二句:
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

談,生命的成長是奠基式的。你是從一種「更根本」的核心中,獲得了價值與意義的來源及指引。這裡是仁,是良心。

仁與良心,是根本核心,是生命價值指引的路標,是超越性的,是先驗的。換句話說,仁與良心,不是社會化而來的,不是偶然的。

例如,不應該說謊,是具有超越性的「價值與意義」的行為。換言之,我們會在這種行中感受到一種價值與意義的湧出。這是超越性的,意義的湧出不是你的意志所能控制的。

超越性亦即,也就是說,「不應該說謊」並不是恰恰只是某一社會,偶然訂出來的條約。

在你的肉身上呈現「不應該說謊」,就是價值與意義在你身上的存在展現;那當下,說你是「道成肉身」,未嘗不可。

於是,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,例如孝弟,感受到生命價值與意義,在行為中讓價值與意義被展現,被給出,被賦予。

孝弟,則是我們最常可以入手的。這是正面的說法。

第三句:子曰: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!」

這是,反面的說法。有點類似佛學中的「戒律」。

亦即,就生命價值的呈現而言,「巧言令色」是一種被舉例出來的反面行為,讓我們去感受「反面行為」的感受。

巧言令色,是最常有的。要,特別小心。

第四句: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

這是行法:吾日三省吾身。

從日常生活的三個面向去反思,「去反省」,去「改變自己」,生命就一步一步的走向價值與意義的圓滿。

在傳統文化中,這句「吾日三省吾身」有點濫了。所以往往你沒感覺。

用另一角度來說,三省吾身和「打坐」是一樣的,
都是一種「行為」,我們藉由對這種行為的實踐,可以讓「生命整體」往更高的檔次上拉拔。所以是行法,是修行的方法。

不要小看每天去做做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這是行法,正如同「打坐」;德性的通透,這是下手處。

最後,所以,一、基本思路,二、正面的說法,三、反面的舉例,四、修行的方法。

這樣,可以讓人去實踐而企向更圓滿生命意義呈現的可能性,就有了一種論述上的完整性了。

談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學問,都一定有這樣的思路規模。例如佛學:一、苦,二、集、三、滅、四、道。想一想吧! 

最後,談一點心得。
論語的編輯者,在心中,並不是把這本當作孔子這個人的「言論集」來看。
而是藉由「對話體」這種形式的文本,把他心中的「儒學」的人物,都收羅進來了。例如,曾子。
所以,這是儒學的哲學書,也是修行書。

*
《论语.学而》 04  /2020.08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」

这是论语的第四句。论语前面的这四句,基本上,已把儒学的内容,做了一次纲要式的讲说了。

来,我们再看一次。

第一句: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」

这是指,儒学是从日常生活中下手的。你无法离开一般日常而谈儒学的修行。红尘即道场,不必灵山道场。

第二句:
有子曰:「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」

谈,生命的成长是奠基式的。你是从一种「更根本」的核心中,获得了价值与意义的来源及指引。这里是仁,是良心。

仁与良心,是根本核心,是生命价值指引的路标,是超越性的,是先验的。换句话说,仁与良心,不是社会化而来的,不是偶然的。

例如,不应该说谎,是具有超越性的「价值与意义」的行为。换言之,我们会在这种行中感受到一种价值与意义的涌出。这是超越性的,意义的涌出不是你的意志所能控制的。

超越性亦即,也就是说,「不应该说谎」并不是恰恰只是某一社会,偶然订出来的条约。

在你的肉身上呈现「不应该说谎」,就是价值与意义在你身上的存在展现;那当下,说你是「道成肉身」,未尝不可。

于是,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,例如孝弟,感受到生命价值与意义,在行为中让价值与意义被展现,被给出,被赋予。

孝弟,则是我们最常可以入手的。这是正面的说法。

第三句:子曰: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!」

这是,反面的说法。有点类似佛学中的「戒律」。

亦即,就生命价值的呈现而言,「巧言令色」是一种被举例出来的反面行为,让我们去感受「反面行为」的感受。

巧言令色,是最常有的。要,特别小心。

第四句: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」

这是行法:吾日三省吾身。

从日常生活的三个面向去反思,「去反省」,去「改变自己」,生命就一步一步的走向价值与意义的圆满。

在传统文化中,这句「吾日三省吾身」有点滥了。所以往往你没感觉。

用另一角度来说,三省吾身和「打坐」是一样的,
都是一种「行为」,我们藉由对这种行为的实践,可以让「生命整体」往更高的档次上拉拔。所以是行法,是修行的方法。

不要小看每天去做做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这是行法,正如同「打坐」;德性的通透,这是下手处。

最后,所以,一、基本思路,二、正面的说法,三、反面的举例,四、修行的方法。

这样,可以让人去实践而企向更圆满生命意义呈现的可能性,就有了一种论述上的完整性了。

谈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学问,都一定有这样的思路规模。例如佛学:一、苦,二、集、三、灭、四、道。想一想吧! 

最后,谈一点心得。
论语的编辑者,在心中,并不是把这本当作孔子这个人的「言论集」来看。
而是藉由「对话体」这种形式的文本,把他心中的「儒学」的人物,都收罗进来了。例如,曾子。
所以,这是儒学的哲学书,也是修行书。

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學而》 #03 /2020.08

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!」

這篇是整部論語的第三則句子。第三哦。

第二則說,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;
第三則說,巧言令色,鮮矣仁!

你看出了什麼嗎?

來,仁,是人這種動物的內在價值核心,或著說意義的根源。你也可以說是良心。


孝弟,是我們一般日常生活中,最能和這種價值核心相呼應的行為;
和你父母以及兄弟姐妹,相處的很愉快很開心時,那種感受,不只是一種愉快而已,
而且是有著一種更高價值感充實在內的「愉快感」。

孝弟的愉快感和吃草莓蛋糕的愉快感,是完全不同的。這,你,活活潑潑的感受的出來。

那麼,
巧言令色,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,
我們最不經意就會去做,
但這行為卻是自己去阻斷自己感受「生命意義價值充實」的那一種行為。

在巧言令色這行為被發動之前,你一定在內心知道「自己要去巧言令色了」;
沒有那種意圖「在先」,你怎麼去做那種事呢?就做不出來啊。

如果你早已知道要去巧言令色了,但你又「明知」的做了下去,不管任何理由,
那麼,
這過程就是對「良心」充耳不聞;
就是對「仁」的一種當作沒看到。

一次又一次的,最後,你和人本有的那種價值意義充實的那種能力,
那種朝向著價值意義而行為的指向能力,就會被遮蔽。
最後,你就會麻痺了而感受不到充實之美,充實之樂。

沒有德行的充實之樂,你不會去做有德性的事。
德性不是一種強迫你的社會性行為,德性是一種會有來自生命內在意義充實之樂的行為。

佛學中把「口業」當作最非常要被重視的一項嚴重行為,也正是如此。

當你要巧言令色時,你一定會自我意識到的,這是一定的;
思考一下,反思一下,能夠不做嗎?雖然未必一百分。
但,只要有能力對自己拒絕一次,就是一次偉大的修行。

這,就是儒家的修行;而巧言令色是最值得你去注意的下手處。

*
《论语.学而》 03  /2020.08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!」

这篇是整部论语的第三则句子。第三哦。

第二则说,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;
第三则说,巧言令色,鲜矣仁!

你看出了什么吗?

来,仁,是人这种动物的内在价值核心,或着说意义的根源。你也可以说是良心。


孝弟,是我们一般日常生活中,最能和这种价值核心相呼应的行为;
和你父母以及兄弟姐妹,相处的很愉快很开心时,那种感受,不只是一种愉快而已,
而且是有着一种更高价值感充实在内的「愉快感」。

孝弟的愉快感和吃草莓蛋糕的愉快感,是完全不同的。这,你,活活泼泼的感受的出来。

那么,
巧言令色,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,
我们最不经意就会去做,
但这行为却是自己去阻断自己感受「生命意义价值充实」的那一种行为。

在巧言令色这行为被发动之前,你一定在内心知道「自己要去巧言令色了」;
没有那种意图「在先」,你怎么去做那种事呢?就做不出来啊。

如果你早已知道要去巧言令色了,但你又「明知」的做了下去,不管任何理由,
那么,
这过程就是对「良心」充耳不闻;
就是对「仁」的一种当作没看到。

一次又一次的,最后,你和人本有的那种价值意义充实的那种能力,
那种朝向着价值意义而行为的指向能力,就会被遮蔽。
最后,你就会麻痹了而感受不到充实之美,充实之乐。

没有德行的充实之乐,你不会去做有德性的事。
德性不是一种强迫你的社会性行为,德性是一种会有来自生命内在意义充实之乐的行为。

佛学中把「口业」当作最非常要被重视的一项严重行为,也正是如此。

当你要巧言令色时,你一定会自我意识到的,这是一定的;
思考一下,反思一下,能够不做吗?虽然未必一百分。
但,只要有能力对自己拒绝一次,就是一次伟大的修行。

这,就是儒家的修行;而巧言令色是最值得你去注意的下手处。



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 #02 /2020.08



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

這句,你也應看得懂。不用白話譯。

這句是有子說的,不是孔子說的。但卻明顯的、更為通俗地描繪出儒學的特色。

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這是,是核心。用現象學的術語來說,儒學對人生的思考模式,是一種「奠基」式的思維模式。

任何事,都必然「奠基」在更本源的基礎,或價值。也就是說,任何事件,其價值與意義,都不是其本身,而是奠基在「更為底層的那一層」。

古典的經典,往往如此。

孝弟,不會只是孝弟,好像是單純的一個獨立事件;而是,孝弟是「仁」這種根源的一種社會化的展現。孝弟是「奠基」在仁,而發展出來。

如果你是基督徒,就把仁想像成是上帝。如果你是佛學者,那「佛心」就是最終的奠基地。

人生,如果要有價值感,如果要有意義感,如果活得心安。那他/她就必須對「奠基地」有所追求、思考和行動。

信仰,也是如此。

沒有奠基層當作一種價值的根源,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「偶然性的」。沒有任何行為可以被談出有價值。你要怎麼談呢?真的無法談啊。

有奠基層,你才會有意義可談;有意義可談,你才能有指向性的行為(例如不說謊比說謊好);有指向性行為的導引,你才會有「變化你自己的欲求和動力」。

去變化你目前的自己,於是你的「可能性」才會被展現。

孝弟,不是一種傻行為,那是一種去有所感受「奠基層」的行為。

你感受的到的,真的。

論語,也就是不斷的為我們指出,那些更可以讓我們感受到「奠基層」的各種人間世姿態。

《论语.学而》 02  /2020.08

有子曰:「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」

这句,你也应看得懂。不用白话译。

这句是有子说的,不是孔子说的。但却明显的、更为通俗地描绘出儒学的特色。

「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这是,是核心。用现象学的术语来说,儒学对人生的思考模式,是一种「奠基」式的思维模式。

任何事,都必然「奠基」在更本源的基础,或价值。也就是说,任何事件,其价值与意义,都不是其本身,而是奠基在「更为底层的那一层」。

古典的经典,往往如此。

孝弟,不会只是孝弟,好像是单纯的一个独立事件;而是,孝弟是「仁」这种根源的一种社会化的展现。孝弟是「奠基」在仁,而发展出来。

如果你是基督徒,就把仁想象成是上帝。如果你是佛学者,那「佛心」就是最终的奠基地。

人生,如果要有价值感,如果要有意义感,如果活得心安。那他/她就必须对「奠基地」有所追求、思考和行动。

信仰,也是如此。

没有奠基层当作一种价值的根源,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「偶然性的」。没有任何行为可以被谈出有价值。你要怎么谈呢?真的无法谈啊。

有奠基层,你才会有意义可谈;有意义可谈,你才能有指向性的行为(例如不说谎比说谎好);有指向性行为的导引,你才会有「变化你自己的欲求和动力」。

去变化你目前的自己,于是你的「可能性」才会被展现。

孝弟,不是一种傻行为,那是一种去有所感受「奠基层」的行为。

你感受的到的,真的。

论语,也就是不断的为我们指出,那些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「奠基层」的各种人间世姿态。




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學而》 #01 /2020.08

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這句,就不用白話譯了。

這種時代,到底為什麼要讀論語?
讀論語對我們有什麼好處?
如果有,那要如何去讀論語?


這真的是很重要的發問。

人,又何去必做浪費時間的事呢?

論語為我們提供一種去思考「人生價值」的方向指引,而且論語是從我們的「日常生活中」來提出讓我們去思考的線索的。

所以,和論語「相應的」讀者,首先,自己往往是對「生命的價值」有某種疑惑、思考、和探索的那種人。

而那種人,也往往不會只讀論語,而是會去接觸各種探索「生命意義和價值」的經典,例如,聖經、佛經或是蘇格拉底。

人,都會「死」,在這段小小的時間旅程中,你的各種行為要是什麼的行為,才好呢?

如果你強烈的去問自己:在某一事上,我要怎麼做,才會有價值,才會讓別人從我的行為中感受到有意義;
那麼,如果你是有這種傾向的人,你基本上和讀論語有某種強大的相應。

來,

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
朋友自遠方來了。這件事,你會有什麼反應。其實,你可以有很多種反應,高興,討厭,不爽……。

論語,為我們指出了這麼多種反應可能性的一種:樂。

而從這麼多種可能性中被挑出了這一種,那麼「樂」的被提出,就不是隨機的,偶然的,而是有某種「價值引導」「意義可能性給出」的那種反應。

論語,或是古代經典,往往就是這樣的,直接從你的人生可以感受的情境中,給了你「去追求意義」的思考方向。

如果你有朋友從遠方來,你聽到了,但你的反應不是「樂」。那麼,你的整體生命樣態距離「有意義的人生」,可能還很遠。
經典是這樣的提示你。

論語,從日常生活中為我們提出可以去思考「人生的生活樣態」的一種參考指標。

論語,不是法規,不會強制你要去「樂」起來,如果朋友來。

而如果你真的樂不起來,但你卻強制你自己去樂,那往往也無法真正的「有樂」。

有朋自遠方來。你有「不亦樂乎」嗎?

如果沒有。如果不是。至少,你獲得了一種基礎,一種來自生命感受的基礎,這個基礎告訴你,你的生命仍存在著可以更好更有意義的可能性。

於是,你可以踏實的去改變自己,讓自己的生命可以是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」的那種反應。

去追求那種往意義朝向的過程的人,就是「君子」。


《论语.学而》 #01  /2020.08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」

这句,就不用白话译了。

这种时代,到底为什么要读论语?
读论语对我们有什么好处?
如果有,那要如何去读论语?


这真的是很重要的发问。

人,又何去必做浪费时间的事呢?

论语为我们提供一种去思考「人生价值」的方向指引,而且论语是从我们的「日常生活中」来提出让我们去思考的线索的。

所以,和论语「相应的」读者,首先,自己往往是对「生命的价值」有某种疑惑、思考、和探索的那种人。

而那种人,也往往不会只读论语,而是会去接触各种探索「生命意义和价值」的经典,例如,圣经、佛经或是苏格拉底。

人,都会「死」,在这段小小的时间旅程中,你的各种行为要是什么的行为,才好呢?

如果你强烈的去问自己:在某一事上,我要怎么做,才会有价值,才会让别人从我的行为中感受到有意义;
那么,如果你是有这种倾向的人,你基本上和读论语有某种强大的相应。

来,
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朋友自远方来了。这件事,你会有什么反应。其实,你可以有很多种反应,高兴,讨厌,不爽……。

论语,为我们指出了这么多种反应可能性的一种:乐。

而从这么多种可能性中被挑出了这一种,那么「乐」的被提出,就不是随机的,偶然的,而是有某种「价值引导」「意义可能性给出」的那种反应。

论语,或是古代经典,往往就是这样的,直接从你的人生可以感受的情境中,给了你「去追求意义」的思考方向。

如果你有朋友从远方来,你听到了,但你的反应不是「乐」。那么,你的整体生命样态距离「有意义的人生」,可能还很远。
经典是这样的提示你。

论语,从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提出可以去思考「人生的生活样态」的一种参考指标。

论语,不是法规,不会强制你要去「乐」起来,如果朋友来。

而如果你真的乐不起来,但你却强制你自己去乐,那往往也无法真正的「有乐」。

有朋自远方来。你有「不亦乐乎」吗?

如果没有。如果不是。至少,你获得了一种基础,一种来自生命感受的基础,这个基础告诉你,你的生命仍存在着可以更好更有意义的可能性。

于是,你可以踏实的去改变自己,让自己的生命可以是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」的那种反应。

去追求那种往意义朝向的过程的人,就是「君子」。

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

論語第二次解說的序言



本來想談《孟子》,但心中又繞回到想再談談《論語》的一種衝動和想像。

雖然我沒有正式的讓自己身為解論語的某種學術的派別中,但我對論語的談法也不是憑自己的想像。

基本上,我的理路是來自「新儒家」,這一解釋路數。

這和我大學時,教論孟的王老師是有某種新儒家師承的歷史淵源有關,其一;
其二,我對牟宗三的哲學系統之於解儒學方面,有更強大的認同。

牟先生的《從陸象山到劉蕺山》是我當年抱著啃的書之一。

牟先生的解儒,有一重要的理論淵源來自康德。我也因之去涉獵了康德。

讀了康德,一般而言,會受不了的去碰黑格爾;讀了黑格爾,你也就會想去知道馬克思為什麼是黑格爾的「倒過來」。

這是我新馬(西方馬克思)的學思路數。所以,在我研究所的某一堂課,我會導讀馬克思的〈德意志意識形態〉,因為這本是明顯的「倒著」黑格爾的筆法。

喜歡看帶有更強大馬克思觀念解論語的讀者,可以參看李澤厚的《論語今讀》。這本我也愛看,它讓我有時會走回以前讀馬克思作品時的激情。

但,這近年我逐漸的對現象學,尤其是胡塞爾,有更多的理解之後,我對儒學的解釋和實踐方式,似乎有了一種更大的空間出來。

一般學術史而言,可說,現象學胡塞爾是「接著」觀念論康德的,因此,對我而言,一旦胡塞爾的思路被打通之後,對儒學的理解,也就著有一種熟悉中的新鮮。

這一種因現象學而來的新鮮,在之前我解論語的後半部時,就自己明顯的感受出來。這是「教學相長」的效果。

於是,我就有一種衝動,想要用更明顯的現象學式的筆觸,來談談對論語的「更多」感受和理解。

語言是存在的居所──海德格爾。

只有真的能夠被理解的談出來了、講出來了,那才算是讓論語的義理,走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
當,近年佛學接觸多了,對生命的某種「預期性」、「指向性」有了更深的感受之後,也就不免會想到高中的國文老師李老師。

她是年輕的女老師,印象中師大剛畢業不久,漂亮。可想而知,在我們那種純男校的台南一中,那時有多麼被我們注意。

我們那時有文化基本教材,裡面有論語選錄。高中激進的我,可是大大的不滿「封建的儒家」。

我上課愛挑戰「權威」,和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,喜歡用那時流行的「前進的」某種意識形態,「亂問」。

李老師為我們一些激進的高中生,在課餘特別開了「論語」的專業課程。用的是正統的宋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的《四書讀本》。

這是我一次「真正接觸」到古典中國哲學的義理之學。《四書讀本》這本,一直也我目前案頭寫作的參考書之一。裡面有密密麻麻的當年李老師講課的眉注。 

「看到自己的無知」,我才知什麼是「學術」,然後隱約感受什麼是「生命」。

然而,可能我那時年輕,我一直更忘不了的是那時李老師撥髮絲的某些畫面。

但人生的「預期性」就是這樣滲入於人的行程中。就是因為李老師的這些畫面,我也跑來解讀論語。

欠的,總要還;還諸天地。

因缘不可思議,啊。


**
论语第二次解说的序言

本来想谈《孟子》,但心中又绕回到想再谈谈《论语》的一种冲动和想象。

虽然我没有正式的让自己身为解论语的某种学术的派别中,但我对论语的谈法也不是凭自己的想象。

基本上,我的理路是来自「新儒家」,这一解释路数。

这和我大学时,教论孟的王老师是有某种新儒家师承的历史渊源有关,其一;
其二,我对牟宗三的哲学系统之于解儒学方面,有更强大的认同。

牟先生的《从陆象山到刘蕺山》是我当年抱着啃的书之一。

牟先生的解儒,有一重要的理论渊源来自康德。我也因之去涉猎了康德。

读了康德,一般而言,会受不了的去碰黑格尔;读了黑格尔,你也就会想去知道马克思为什么是黑格尔的「倒过来」。

这是我新马(西方马克思)的学思路数。所以,在我研究所的某一堂课,我会导读马克思的〈德意志意识形态〉,因为这本是明显的「倒着」黑格尔的笔法。

喜欢看带有更强大马克思观念解论语的读者,可以参看李泽厚的《论语今读》。这本我也爱看,它让我有时会走回以前读马克思作品时的激情。

但,这近年我逐渐的对现象学,尤其是胡塞尔,有更多的理解之后,我对儒学的解释和实践方式,似乎有了一种更大的空间出来。

一般学术史而言,可说,现象学胡塞尔是「接着」观念论康德的,因此,对我而言,一旦胡塞尔的思路被打通之后,对儒学的理解,也就着有一种熟悉中的新鲜。

这一种因现象学而来的新鲜,在之前我解论语的后半部时,就自己明显的感受出来。这是「教学相长」的效果。

于是,我就有一种冲动,想要用更明显的现象学式的笔触,来谈谈对论语的「更多」感受和理解。

语言是存在的居所──海德格尔。

只有真的能够被理解的谈出来了、讲出来了,那才算是让论语的义理,走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

当,近年佛学接触多了,对生命的某种「预期性」、「指向性」有了更深的感受之后,也就不免会想到高中的国文老师李老师。

她是年轻的女老师,印象中师大刚毕业不久,漂亮。可想而知,在我们那种纯男校的台南一中,那时有多么被我们注意。

我们那时有文化基本教材,里面有论语选录。高中激进的我,可是大大的不满「封建的儒家」。

我上课爱挑战「权威」,和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,喜欢用那时流行的「前进的」某种意识形态,「乱问」。

李老师为我们一些激进的高中生,在课余特别开了「论语」的专业课程。用的是正统的宋朱熹集注蒋伯潜广解的《四书读本》。

这是我一次「真正接触」到古典中国哲学的义理之学。《四书读本》这本,一直也我目前案头写作的参考书之一。里面有密密麻麻的当年李老师讲课的眉注。 

「看到自己的无知」,我才知什么是「学术」,然后隐约感受什么是「生命」。

然而,可能我那时年轻,我一直更忘不了的是那时李老师拨发丝的某些画面。

但人生的「预期性」就是这样渗入于人的行程中。就是因为李老师的这些画面,我也跑来解读论语。

欠的,总要还;还诸天地。

因缘不可思议,啊。


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堯曰》 #03(終篇)


子曰: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也。不知禮,無以立也。不知言,無以知人也。」

這裡是最後一篇,論語在此結束。 

還記得第一篇嗎?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有沒有覺得,這開始和結束,似乎是有某種相應的道理,所以被選為是開始和結束的代表呢?

開始是「學」,最後是「命」。

學是開始,而這開始學所指向「標的」,居然是「命」?

命,是什麼?先不管。

來,我們看看這篇所談的「人的生活面」。

命 → 君子。
禮 → 立。
言 → 知人。

君子,立,知人。是人生行為的最「重要的內容項目」。

再來,我們再接上去:

(A)   →  (B)  → (C)
學而時習 → 命 → 君子。
朋自遠方來 → 禮 → 立。
不知而不慍 → 言 → 知人。

看出了什麼沒有?

(B)是一種指導方向,讓人的一般日常行為(A),轉化成為一種有人性價值與意義的生命展現(C)。

學而時習 → 命 → 君子。這一條是總原則。

學,在論語中並不是指某種(現代概念下)知識系統的內容學習,而是,對人如何可能在德性上有所成熟的學習。

命,並不是指一種對未來的機械式的預告,而是指,人的存在的目的論。

命,指向一種目的論,而對論語而言,人生最後的目的,是生命德性的成熟,那即是命。你要有這種目的,你的人生才有方向;有方向(目的) 可努力,你的人生才有「命」可以談。

很難懂嗎?來,音樂家的「人生目的論」就是譜出他/她生命中所可以給出的最好的音樂,這是音樂家的命。

生命德性最大成熟的人,就是君子,這是君子的命。

禮和言,是重要的德性修行方法,即行法。

禮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,我們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行為,來調整自己生命對德性的實踐,所以,我們才能有更有意義價值的行為舉措出來,這是立。

言,是我們內在意願的對外表現方式。有什麼內在的德性水準,就會反應在你的「言」。自己有什麼水準,才能看到別人到那種水準,這是知人。

透過言,我們來檢視自己的目前成熟狀態。所以,海德格爾說,語言是存在的居所。有道理。

命,禮,言,論語最後給了我們對人生之所以可能成熟的一個藍圖。

最後,我願意用佛學經典中的開經偈,來表達我對《論語》的戀慕:

無上甚深微妙法  百千萬劫難遭遇
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孔子真實義

《論語》終。

*
《论语.尧曰》 03
子曰:「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不知礼,无以立也。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」

这里是最后一篇,论语在此结束。

还记得第一篇吗?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」

有没有觉得,这开始和结束,似乎是有某种相应的道理,所以被选为是开始和结束的代表呢?

开始是「学」,最后是「命」。

学是开始,而这开始学所指向「目标」,居然是「命」?

命,是什么?先不管。

来,我们看看这篇所谈的「人的生活面」。

命 → 君子。
礼 → 立。
言 → 知人。

君子,立,知人。是人生行为的最「重要的内容项目」。

再来,我们再接上去:

(A)   →  (B)  → (C)
学而时习 → 命 → 君子。
朋自远方来 → 礼 → 立。
不知而不愠 → 言 → 知人。

看出了什么没有?

(B)是一种指导方向,让人的一般日常行为(A),转化成为一种有人性价值与意义的生命展现(C)。

学而时习 → 命 → 君子。这一条是总原则。

学,在论语中并不是指某种(现代概念下)知识系统的内容学习,而是,对人如何可能在德性上有所成熟的学习。

命,并不是指一种对未来的机械式的预告,而是指,人的存在的目的论。

命,指向一种目的论,而对论语而言,人生最后的目的,是生命德性的成熟,那即是命。你要有这种目的,你的人生才有方向;有方向(目的) 可努力,你的人生才有「命」可以谈。

很难懂吗?来,音乐家的「人生目的论」就是谱出他/她生命中所可以给出的最好的音乐,这是音乐家的命。

生命德性最大成熟的人,就是君子,这是君子的命。

礼和言,是重要的德性修行方法,即行法。

礼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,我们透过人与人之间的行为,来调整自己生命对德性的实践,所以,我们才能有更有意义价值的行为举措出来,这是立。

言,是我们内在意愿的对外表现方式。有什么内在的德性水平,就会反应在你的「言」。自己有什么水平,才能看到别人到那种水平,这是知人。

透过言,我们来检视自己的目前成熟状态。所以,海德格尔说,语言是存在的居所。有道理。

命,礼,言,论语最后给了我们对人生之所以可能成熟的一个蓝图。

最后,我愿意用佛学经典中的开经偈,来表达我对《论语》的恋慕:

无上甚深微妙法 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孔子真实义

《论语》终。

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堯曰》 #02


子張問於孔子曰:「何如斯可以從政矣?」子曰:「尊五美,屏四惡,斯可以從政矣。」子張曰:「何謂五美?」子曰:「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。」子張曰:「何謂惠而不費?」子曰: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費乎?擇可勞而勞之,又誰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貪?君子無眾寡,無小大,無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驕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」子張曰:「何謂四惡?」子曰:「不教而殺謂之虐;不戒視成謂之暴;慢令致期謂之賊;猶之與人也,出納之吝,謂之有司。」

這是論語的倒數第二篇了。

為什麼要讀論語?
基本上不是為了獲得很多有關《論語》的各種知識,
例如年代、內容、體例…等等。

論語,是一本用來「反視生命」的經典。
什麼是反視呢?
就是說,如果回頭看看自己的生命的各種行為,有那些行為可以被稱之為是「有意義的」,或著說,那些行為舉止,是「有某種價值」內容在裡面的。

行為,不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,或是很有利於肉體行為的活下去,如是而已。

既然,要去檢視行為是否有某種意義與價值內含在裡面,
那也就是說,不是任何行為都有意義與價值。

那也就是說,我們不得不發問:什麼樣的行為是有意義與價值的?
進一步的,有哲學思維推力的人,也就會進一步的去問:
為什麼這樣的行為可以被稱之為有意義,而「別種的」卻沒有呢?

論語,是非常「古代的」經典。
這種經典,往往直接把「那樣是有意義的行為」端出來給你看,
例如基督教的聖經也是,
直接用「聖人」的生命演給你看,
讓你去感受一下,行為中有意義的行為,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感受。

後代的各種疏解,則就更多的往「為什麼」這一理解的理論的面向,去著力了。
正如同荀子、孟子以及後代的解論語者,例如宋明理學。
都是在「解釋上」,亦即去解釋為什麼這種行為是有意義的,在那方面著力。

這預告了,我可能接著想講《孟子》。因為,我對思考的東東,有偏愛。

認真講,讀《論語》,
你要相信,裡面所舉出的行為,「是有意義的」,是聖人直接演給你看的。

這種經典往往是你要有「信心」,於是你要去「跟著做看看」,然後直接用你的生命去感受「做的過程」所帶來的感覺。
有意義的東東,必然會帶來「不同的」感覺。

幫助老太太過馬路,和牽著女朋友的手過馬路,那絕對是不同的感覺。

這篇,直接舉出例子演出給你看,例如:
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。

其實,你不會看不懂的啦。真的。
真理是直透人心,是你可以「直觀感受的」。否則,不足以是真理!

再來的只是,這些你覺得很好的直觀感受,
你是不是願意讓你生命中的行為舉止,也有可能的讓「別人也感受出意義來」。

成德,如此;修行,如此。

為什麼一定要成德要修行?那是生命中非常原始的呼喊。是「心安」的真正基礎。

心安,不是你想要有,就會有。除此之外,你找不到「心安」。


《论语.尧曰》 02
子张问于孔子曰:「何如斯可以从政矣?」子曰:「尊五美,屏四恶,斯可以从政矣。」子张曰:「何谓五美?」子曰:「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」子张曰:「何谓惠而不费?」子曰: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,无小大,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」子张曰:「何谓四恶?」子曰:「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」

这是论语的倒数第二篇了。

为什么要读论语?
基本上不是为了获得很多有关《论语》的各种知识,
例如年代、内容、体例…等等。

论语,是一本用来「反视生命」的经典。
什么是反视呢?
就是说,如果回头看看自己的生命的各种行为,有那些行为可以被称之为是「有意义的」,或着说,那些行为举止,是「有某种价值」内容在里面的。

行为,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,或是很有利于肉体行为的活下去,如是而已。

既然,要去检视行为是否有某种意义与价值内含在里面,
那也就是说,不是任何行为都有意义与价值。

那也就是说,我们不得不发问:什么样的行为是有意义与价值的?
进一步的,有哲学思维推力的人,也就会进一步的去问:
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之为有意义,而「别种的」却没有呢?

论语,是非常「古代的」经典。
这种经典,往往直接把「那样是有意义的行为」端出来给你看,
例如基督教的圣经也是,
直接用「圣人」的生命演给你看,
让你去感受一下,行为中有意义的行为,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感受。

后代的各种疏解,则就更多的往「为什么」这一理解的理论的面向,去着力了。
正如同荀子、孟子以及后代的解论语者,例如宋明理学。
都是在「解释上」,亦即去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,在那方面着力。

这预告了,我可能接着想讲《孟子》。因为,我对思考的东东,有偏爱。

认真讲,读《论语》,
你要相信,里面所举出的行为,「是有意义的」,是圣人直接演给你看的。

这种经典往往是你要有「信心」,于是你要去「跟着做看看」,然后直接用你的生命去感受「做的过程」所带来的感觉。
有意义的东东,必然会带来「不同的」感觉。

帮助老太太过马路,和牵着女朋友的手过马路,那绝对是不同的感觉。

这篇,直接举出例子演出给你看,例如:
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

其实,你不会看不懂的啦。真的。
真理是直透人心,是你可以「直观感受的」。否则,不足以是真理!

再来的只是,这些你觉得很好的直观感受,
你是不是愿意让你生命中的行为举止,也有可能的让「别人也感受出意义来」。

成德,如此;修行,如此。

为什么一定要成德要修行?那是生命中非常原始的呼喊。是「心安」的真正基础。

心安,不是你想要有,就会有。除此之外,你找不到「心安」。

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堯曰》 #01




堯曰:「咨!爾舜!天之曆數在爾躬。允執其中。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」舜亦以命禹。曰:「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簡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周有大賚,善人是富。「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」謹權量,審法度,修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喪、祭。寬則得眾,信則民任焉,敏則有功,公則說。

白話譯:
堯說:「好啊!你這個舜。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,讓你繼承帝位。如果天下都很窮困,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。」舜也這樣告誡過禹。商湯說:「至高無上的上帝啊,你在人間的兒子--我--謹用黑牛來祭祀您,向您禱告: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。一切善惡,我都不敢隱瞞,您無所不知,自然心中有數。如果我有罪,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;如果百姓有罪,罪都應歸結到我身上。」周朝恩賜天下,使好人都富了。武王說:「我雖有至親,都不如有仁人。百姓有錯,在我一人。」孔子說:「謹慎地審查計量,週密地制定法度,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,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,復興滅絕的國家,承繼斷絕的世族,提拔埋沒的人才,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。」掌權者應該重視:人民、糧食、喪葬、祭祀。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,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。勤敏就能取得功績,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。」

這篇,有很多關於政治的句子,都在裡面。

允執其中、
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、
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;
這些句子,你看很多古裝的電視劇,不時的可能都會聽到。

來,先丟掉你的「現代人的偏見」,去感受一下,這些句子對你有沒有什麼「感動力」。

來,現代人習慣於過「理論生活」、「理念生活」,
你的很多「感動」,往往是來自外在經驗是不是「合乎」在你內心被預設的那種「理念」。

但,這理念是「別人給的」,是要把你捲入他的權力關係中的手段。

這種感動,說是「假的」,也未必不可;因為,那種感動只是你「合乎」別人,而不是來自於「你內在深深處的一種湧動」。

愛情,為什麼那麼有力量;因為愛情只能來自自我內在的湧動而出來的那種感動,才是真的。

人,活在一種一定要和他人發生社會性關係的世界。
你怎麼處理你和他人的相處關係。

是去靠著一些你從媒體、他人聽來的「理論」,於是你去活著像別人;
還是,與他人的關係,
是要去滿足我們自己內在所湧動而出的一種和他人相處的「美好感受」之直觀。

允執其中、
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、
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

這種句子,在古代發生的,這是一種非理論的語言,
是一種描述來自內心湧動感覺的語言。

這種句子,指向著,人性的共同深處的某種美好的渴望。

這是人性,而不是理論。

「謹權量,審法度,修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」這是人性的直接言說,而不是理論。

但,人活著的目的,是要好好的展現人性;還是說,要成為理論的傳聲筒?

*
《论语.尧曰》 01

尧曰:「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尔躬。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」舜亦以命禹。曰:「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「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」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
白话译:
尧说:「好啊!你这个舜。天命降临到你的身上,让你继承帝位。如果天下都很穷困,你的帝位也就永远结束了。」舜也这样告诫过禹。商汤说:「至高无上的上帝啊,你在人间的儿子--我--谨用黑牛来祭祀您,向您祷告:有罪的人我绝不敢赦免。一切善恶,我都不敢隐瞒,您无所不知,自然心中有数。如果我有罪,请不要牵连天下百姓;如果百姓有罪,罪都应归结到我身上。」周朝恩赐天下,使好人都富了。武王说:「我虽有至亲,都不如有仁人。百姓有错,在我一人。」孔子说:「谨慎地审查计量,周密地制定法度,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,让国家的法令畅通无阻,复兴灭绝的国家,承继断绝的世族,提拔埋没的人才,天下民心都会真心归服。」掌权者应该重视:人民、粮食、丧葬、祭祀。宽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,诚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。勤敏就能取得功绩,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。」

这篇,有很多关于政治的句子,都在里面。

允执其中、
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、
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;
这些句子,你看很多古装的电视剧,不时的可能都会听到。

来,先丢掉你的「现代人的偏见」,去感受一下,这些句子对你有没有什么「感动力」。

来,现代人习惯于过「理论生活」、「理念生活」,
你的很多「感动」,往往是来自外在经验是不是「合乎」在你内心被预设的那种「理念」。

但,这理念是「别人给的」,是要把你卷入他的权力关系中的手段。

这种感动,说是「假的」,也未必不可;因为,那种感动只是你「合乎」别人,而不是来自于「你内在深深处的一种涌动」。

爱情,为什么那么有力量;因为爱情只能来自自我内在的涌动而出来的那种感动,才是真的。

人,活在一种一定要和他人发生社会性关系的世界。
你怎么处理你和他人的相处关系。

是去靠着一些你从媒体、他人听来的「理论」,于是你去活着像别人;
还是,与他人的关系,
是要去满足我们自己内在所涌动而出的一种和他人相处的「美好感受」之直观。

允执其中、
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、
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

这种句子,在古代发生的,这是一种非理论的语言,
是一种描述来自内心涌动感觉的语言。

这种句子,指向着,人性的共同深处的某种美好的渴望。

这是人性,而不是理论。

「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」这是人性的直接言说,而不是理论。

但,人活着的目的,是要好好的展现人性;还是说,要成为理论的传声筒?

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 #25


陳子禽謂子貢曰:「子為恭也,仲尼豈賢於子乎?」子貢曰:「君子一言以為知,一言以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夫子之不可及也,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謂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綏之斯來,動之斯和。其生也榮,其死也哀,如之何其可及也。」

白話譯:
陳子禽對謂子貢說:「你是謙虛吧,孔子哪裏比你強?」子貢說:「君子說一句話就可以表現出是否明智,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。孔子的高不可及,如同天不能搭階梯爬上去一樣。他如果有機會治理國家,就能做到傳說的那樣,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擁護,萬衆一心,共享太平。他生也光榮,死也可哀,怎麽談得上趕上他呢?」

這裡,有很多人生的智慧,但,並不容易。

「君子一言以為知,一言以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」這是實話,完全的實話。

如果你是主官,你在用「大學剛畢業生」,面試時,往往他的一句話,程度就出來了。

如果你在社會打滾過一陣陣子了,那麼,同行的人,是不是程度好,是不是專業,往往也是一句話就出來了。

人生,如此。

一句話哦。真的。

如果你沒有那種程度,用再多的「棒棒社會性口號」,用再多的「流行的暖人語言」,基本上只有扣分的分。

程度,怎麼來。
多讀書,多思考,多找好老師聊天,多找你看得上眼的同學去觀察,多去看古典的書目。

如果你想要有好程度。
多讀書。想法子把時間擠出來,讀書。
不要沒事幹就找別人五四三的聊天。程度不會變好的。

如果你想要有好程度。
學會沈默。學會安靜。學會一個人孤獨自樂。
靠朋友取暖,只會讓你外馳跌盪。

嗯,和你在大學時被教的不太一樣。

哈,沒關係,你畢業很多年了,你的人生歷練,讓你可以有能力去參考一下我的講法。

你在大學被教的很多很多,都是設定你「不是一流大學生」所給你的可以歡樂材料。

不是一流大學生,最需要的是歡笑、陽光、活動和「你很棒」;
最不能給的是讀書、思考、沈默。

這也不怪我們。
因為,你大學時,給你那些高檔次的說法,你也聽不下去;更何況,你還有可能在網路上罵老師呢。

君子一言以為知,一言以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

真的。

因為,這是最假不來的地方。正如同我講了上面的話一樣,沒水準。

白話譯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*
《论语.子张》 25
陈子禽谓子贡曰:「子为恭也,仲尼岂贤于子乎?」子贡曰:「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夫子之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谓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绥之斯来,动之斯和。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,如之何其可及也。」

白话译:
陈子禽对谓子贡说:「你是谦虚吧,孔子哪里比你强?」子贡说:「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,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。孔子的高不可及,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。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,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,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,万众一心,共享太平。他生也光荣,死也可哀,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?」

这里,有很多人生的智慧,但,并不容易。

「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」这是实话,完全的实话。

如果你是主官,你在用「大学刚毕业生」,面试时,往往他的一句话,程度就出来了。

如果你在社会打滚过一阵阵子了,那么,同行的人,是不是程度好,是不是专业,往往也是一句话就出来了。

人生,如此。

一句话哦。真的。

如果你没有那种程度,用再多的「棒棒社会性口号」,用再多的「流行的暖人语言」,基本上只有扣分的分。

程度,怎么来。
多读书,多思考,多找好老师聊天,多找你看得上眼的同学去观察,多去看古典的书目。

如果你想要有好程度。
多读书。想法子把时间挤出来,读书。
不要没事干就找别人五四三的聊天。程度不会变好的。

如果你想要有好程度。
学会沉默。学会安静。学会一个人孤独自乐。
靠朋友取暖,只会让你外驰跌荡。

嗯,和你在大学时被教的不太一样。

哈,没关系,你毕业很多年了,你的人生历练,让你可以有能力去参考一下我的讲法。

你在大学被教的很多很多,都是设定你「不是一流大学生」所给你的规可以欢乐材料。

不是一流大学生,最需要的是欢笑、阳光、活动和「你很棒」;
最不能给的是读书、思考、沉默。

这也不怪我们。
因为,你大学时,给你那些高档次的说法,你也听不下去;更何况,你还有可能在网络上骂老师呢。

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

真的。

因为,这是最假不来的地方。正如同我讲了上面的话一样,没水平。


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 #24


叔孫武叔毀仲尼。子貢曰:「無以為也,仲尼不可毀也。他人之賢者,丘陵也,猶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無得而踰焉。人雖欲自絕,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誹謗孔子。子貢說:「不要這樣吧,孔子是誹謗不了的,其他人的賢良,象丘陵一樣,還可以超越;孔子卻象日月,別人沒法超過。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,但對日月又有什麽損傷?衹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。」

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評價。

一位老師,一輩子的努力之後,有這種評價「來自學生」,就值得了。

我要特別強調「來自學生」這一視角。

我也當過學生,也被「很多老師」教過。
還能在我腦中有印象的,不多;有鮮明印象的,手指數得出來。

但,總有一二位,我是不敢直呼其名的,一定會在名字後面再加上「老師」兩個字。

這樣的老師,
子貢講的「日月也,無得而踰焉」,我都還覺得沒有講到重點。
「生我者父母,啟我者XX」,才是我最想講出來的。

因為我知道,沒有碰到那位老師,我的生命就不會有變化;
我會想起朱熹的句子: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。

一個人要能「被啟發」,真的千斤萬斤的不容易;
要有緣分有可碰到;
要到正確的時機,碰到時你是想去親近的;
要有正確的自我成熟到一定程度了,那位老師所講的恰恰能打中你的心中的那個點。

但,這一切都又不是麼重要,
最重要的,那老師要能有「勇氣」,真的是是「勇氣」,敢去「啟發你」。

啟發,代表用一種方法和手段,讓你去懷疑你自己,讓你自己去否定你自己,讓你自己覺得自己傻瓜。
於是,你才能有「基礎」去「被啟發」。

然而,當你開始懷疑你自己,你十之八九你會去「罵老師」,而不是去回頭想想自己。

所以,當一位老師想啟發你,他要有勇氣。因為那位老師,比你更面對一種「不確定」。

我不是孔子,我不是對每一位學生都有那種勇氣。
很多對自己有「堅定想法」的同學,我都避而遠之。
還好,他/她們也往往看不上我。皆大歡喜!

但,這幾年我愛去思考,為什麼還有那些學生我願意去面對那種不確定?
那些學生有什麼特質,「感動」了我嗎?

對現在的我而言,其實能感動老師願意冒著風險去啟發學生的那種學生,才真的是厲害。

**
《论语.子张》 24
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「无以为也,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踰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诽谤孔子。子贡说:「不要这样吧,孔子是诽谤不了的,其他人的贤良,象丘陵一样,还可以超越;孔子却象日月,别人没法超过。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,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?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。」

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评价。

一位老师,一辈子的努力之后,有这种评价「来自学生」,就值得了。

我要特别强调「来自学生」这一视角。

我也当过学生,也被「很多老师」教过。
还能在我脑中有印象的,不多;有鲜明印象的,手指数得出来。

但,总有一二位,我是不敢直呼其名的,一定会在名字后面再加上「老师」两个字。

这样的老师,
子贡讲的「日月也,无得而踰焉」,我都还觉得没有讲到重点。
「生我者父母,启我者XX」,才是我最想讲出来的。

因为我知道,没有碰到那位老师,我的生命就不会有变化;
我会想起朱熹的句子: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。

一个人要能「被启发」,真的千斤万斤的不容易;
要有缘分有可碰到;
要到正确的时机,碰到时你是想去亲近的;
要有正确的自我成熟到一定程度了,那位老师所讲的恰恰能打中你的心中的那个点。

但,这一切都又不是么重要,
最重要的,那老师要能有「勇气」,真的是是「勇气」,敢去「启发你」。

启发,代表用一种方法和手段,让你去怀疑你自己,让你自己去否定你自己,让你自己觉得自己傻瓜。
于是,你才能有「基础」去「被启发」。

然而,当你开始怀疑你自己,你十之八九你会去「骂老师」,而不是去回头想想自己。

所以,当一位老师想启发你,他要有勇气。因为那位老师,比你更面对一种「不确定」。

我不是孔子,我不是对每一位学生都有那种勇气。
很多对自己有「坚定想法」的同学,我都避而远之。
但,这几年我爱去思考,为什么还那些学生我愿意去面对那种不确定?
那些学生有什么特质,「感动」了我吗?

对现在的我而言,其实能感动老师愿意冒着风险去启发学生的那种学生,才真的是厉害。



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 #23


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,曰:「子貢賢於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貢。子貢曰:「譬之宮牆,賜之牆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在朝庭上對大夫們說:「子貢賢於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,子貢說:「拿圍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齊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裏富麗堂皇;孔子的牆幾丈高,如果不從大門進去,就看不見雄偉壯觀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進得去門的人太少了,叔孫先生這麽說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「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」,是成語。背起來,寫作文加分。

另外還有延伸出來的,「窺其堂奧」、「不得其門而入」、「萬仞宮牆」等成語。

這一句,看起來是一種稱讚之語。但,看多了,無感。

但,如果你對古代經典很常看,你又會發現,這樣的稱讚結構,好像不是論語所獨有,而是古代經典,尤其是宗教經典,都會有的某種「描述模式」。

這會是偶然的嗎?

還是,經典為我們指出某種生命的成長模式?

聖經.出埃及記:
領他們從那地出來,上到美好、寬闊、流奶與蜜之地。

華嚴.世主妙嚴品:
如來所處宫殿樓閣。廣博嚴麗。充徧十方。

生命,是一種充滿可能性的過程,直到最後的那一口氣。那可能性所指向的方向,「宗廟之美」、「宫殿樓閣廣博嚴麗」、「流奶與蜜之地」就是如是的表述。

人,如果不斷的對自己要求,讓自己去超越自己,就是不斷的看到生命可能擁有的宗廟之美。

但這過程並不容易,「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」,這是一段「超越的過程」,亦即放下目前自己的狀態,再向前看。

生命的視野不斷的打開,你對自己所處的人間世,自然會有更大眼界的想像和期待與建設。

一旦你生命停止自我成長,
一旦你無法從你自己的生命變化感到人存在的意義,
那麼,
向外去批評或著講別人的東講西講,便是你讓自己還有活著感覺的生活樣態。

這不是你故意不故意,這是生命模式下的結構。你無法不這樣。

來,同學,我不是說不可以批評,沒有啦。
但,批評是為了描述自己生命中所感受到的「理想」,
還只是讓你不活著無聊的無奈。

來,你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是接近我上面談的那樣子的人,
來,
你觀察看看,
當他們忽然一時找不到東西來講東講西時,而攤在那裡時,
他/她們的生命,是散發出什麼樣的道味呢?

是一種會吸引你的生命味道嗎?

**
《论语.子张》 23
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,曰:「子贡贤于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贡。子贡曰:「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:「子贡贤于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,子贡说:「拿围墙做比喻吧,我的墙齐肩高,站在墙外,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;孔子的墙几丈高,如果不从大门进去,就看不见雄伟壮观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,叔孙先生这么说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「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」,是成语。背起来,写作文加分。

另外还有延伸出来的,「窥其堂奥」、「不得其门而入」、「万仞宫墙」等成语。

这一句,看起来是一种称赞之语。但,看多了,无感。

但,如果你对古代经典很常看,你又会发现,这样的称赞结构,好像不是论语所独有,而是古代经典,尤其是宗教经典,都会有的某种「描述模式」。

这会是偶然的吗?

还是,经典为我们指出某种生命的成长模式?

圣经.出埃及记:
领他们从那地出来,上到美好、宽阔、流奶与蜜之地。

华严.世主妙严品:
如来所处宫殿楼阁。广博严丽。充徧十方。

生命,是一种充满可能性的过程,直到最后的那一口气。那可能性所指向的方向,「宗庙之美」、「宫殿楼阁广博严丽」、「流奶与蜜之地」就是如是的表述。

人,如果不断的对自己要求,让自己去超越自己,就是不断的看到生命可能拥有的宗庙之美。

但这过程并不容易,「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」,这是一段「超越的过程」,亦即放下目前自己的状态,再向前看。

生命的视野不断的打开,你对自己所处的人间世,自然会有更大眼界的想象和期待与建设。

一旦你生命停止自我成长,
一旦你无法从你自己的生命变化感到人存在的意义,
那么,
向外去批评或着讲别人的东讲西讲,便是你让自己还有活着感觉的生活样态。

这不是你故意不故意,这是生命模式下的结构。你无法不这样。

来,同学,我不是说不可以批评,没有啦。
但,批评是为了描述自己生命中所感受到的「理想」,
还只是让你不活着无聊的无奈。

来,你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是接近我上面谈的那样子的人,
来,
你观察看看,
当他们忽然一时找不到东西来讲东讲西时,而摊在那里时,
他/她们的生命,是散发出什么样的道味呢?

是一种会吸引你的生命味道吗?


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 #22


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:「仲尼焉學?」子貢曰:「文武之道,未墜於地,在人。賢者識其大者,不賢者識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」

白話譯:
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:「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裏學來的?」子貢說:「文王武王之道,並沒失傳,還在人間。賢人能瞭解其中的大道理,不賢的人衹能瞭解其中的小道理。到處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處處都學,哪有固定的老師?」

學無常師,是這句的核心。

本來如此。

任何能讓你有所助益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老師。

重點是,你能不能去從「他人」「他事」「他物」中,看到自己所沒有的。

所謂的學,其實就是承認「自己沒有」;自己有了,真的不用學!

但,去承認「自己沒有」卻是超難的,所以,你很少能從別人的身上看到什麼可以學的。

有一些例子,例如,你想學騎腳踏車時,因為你早就承認自己不會,所以,你就會非常的注意「那個教你的他人」,你渴望從他人身上看到「你不會的」。

除了這些特定事物外,你很少想學的;因為,你覺得你都有自己「很對的想法」。

要放下自我,然後去學,很難。

往往要有某種被「震撼」的機遇,你才會彷然看到自己是被局限的。
這機緣不容易有。

讀書,是創造這種震撼的好機會;
如果,你有那種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而獲得「增長知識」的經驗,
那往往是對「以往自己的一種震撼」的時刻。

一旦「自我」被撼動,被鬆動,被打散,你才會「看到」另一個更高的可能自己。你才會想學,你才會想去注意別人。

白話譯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*
《论语.子张》 22
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「仲尼焉学?」子贡曰:「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」

白话译:
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:「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?」子贡说:「文王武王之道,并没失传,还在人间。贤人能了解其中的大道理,不贤的人只能了解其中的小道理。到处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处处都学,哪有固定的老师?」

学无常师,是这句的核心。

本来如此。

任何能让你有所帮助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老师。

重点是,你能不能去从「他人」「他事」「他物」中,看到自己所没有的。

所谓的学,其实就是承认「自己没有」;自己有了,真的不用学!

但,去承认「自己没有」却是超难的,所以,你很少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什么可以学的。

有一些例子,例如,你想学骑脚踏车时,因为你早就承认自己不会,所以,你就会非常的注意「那个教你的他人」,你渴望从他人身上看到「你不会的」。

除了这些特定事物外,你很少想学的;因为,你觉得你都有自己「很对的想法」。

要放下自我,然后去学,很难。

往往要有某种被「震撼」的机遇,你才会彷然看到自己是被局限的。
这机缘不容易有。

读书,是创造这种震撼的好机会;
如果,你有那种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而获得「增长知识」的经验,
那往往是对「以往自己的一种震撼」的时刻。

一旦「自我」被撼动,被松动,被打散,你才会「看到」另一个更高的可能自己。你才会想学,你才会想去注意别人。

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子張》 #21


子貢曰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: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君子的缺點,象日蝕月蝕。一有缺點,人人都能看見;一旦改正,人人都會敬仰。」

這句,是真的。
但我們,往往做不到,就是了。

人,如何可能地去做到?
所以,就要有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。

傳統的學問談實踐?為什麼?
因為,只有你去做,你去做過一次,即使是藉由行法的自我增加而去做到,
只要做到而感受到了「那種做到了之後的經驗」,
你往往才會相信。

但,更重要的是,整個的生命,會在這種過程中,形成了一種更高檔次的生命平衡。

*
《论语.子张》 21
子贡曰:「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白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君子的缺点,象日蚀月蚀。一有缺点,人人都能看见;一旦改正,人人都会敬仰。」

这句,是真的。
但我们,往往做不到,就是了。

人,如何可能地去做到?
所以,就要有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。

传统的学问谈实践?为什么?
因为,只有你去做,你去做过一次,即使是藉由行法的自我增加而去做到,
只要做到而感受到了「那种做到了之后的经验」,
你往往才会相信。

但,更重要的是,整个的生命,会在这种过程中,形成了一种更高档次的生命平衡。


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 #20


子貢曰:「紂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惡居下流,天下之惡皆歸焉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紂王的無道,並不象所傳說的那麽厲害。所以君子最討厭自己身上有污點,一旦有污點,人們就會把所有的壞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
「天下之惡皆歸焉」,這句我們常看到。

事實上,如果用傳播理論中的「框架理論」,就是在解釋同一件事。

我們看起來好像是獨力思考運作,但其實我們是在「某種觀念框架下」來思考運作,事實上,如果沒有「某種框架在先」,你根本無法去思考。

就像使用語言,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在「任意的使用語言」,但你使用的有用語言,一定都是在「某種文法架構之下」,一定是受文法制約。

任何沒有文法的句子,就不具備溝通性,就不能算是句子,就不是語言,只是你的「嘴裡發生聲響」。

這一觀念,也不特別,如果你讀過「結構主義」,結構主義講的就是同一件事。

只是結構主義從語言與文法的結構關係再更進一步的思考;
說你在「自己思考」的各種批判,其實你是在某種觀念框架下的運作才能思考;
用一種簡化的術語就是「意識形態」。

人一定都有意識形態。所以,只要是思考出來的,就一定有「立場」的,不可能是自主的。

談儒學,談辨證哲學,這些學問的特色之一,就是去思考如何「超越」在先的框構對人的影響。

良心,就是一種例子。良心是直冒的,是先天的,形而上的直冒;所以,一個人即使是「天下之惡皆歸焉」,你仍然能夠從這個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共同處。

良心一定會用一種小小的聲音提醒你,你是「有立場的」思考!
所以,往往,要認為自己是「絕對的對」,一定要把耳朵對良心塞起來。


白話譯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《论语.子张》 20
子贡曰:「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纣王的无道,并不象所传说的那么厉害。所以君子最讨厌自己身上有污点,一旦有污点,人们就会把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
「天下之恶皆归焉」,这句我们常看到。

事实上,如果用传播理论中的「框架理论」,就是在解释同一件事。

我们看起来好像是独力思考运作,但其实我们是在「某种观念框架下」来思考运作,事实上,如果没有「某种框架在先」,你根本无法去思考。

就像使用语言,看起来好像是我们在「任意的使用语言」,但你使用的有用语言,一定都是在「某种文法架构之下」,一定是受文法制约。

任何没有文法的句子,就不具备沟通性,就不能算是句子,就不是语言,只是你的「嘴里发生声响」。

这一观念,也不特别,如果你读过「结构主义」,结构主义讲的就是同一件事。

只是结构主义从语言与文法的结构关系再更进一步的思考;
说你在「自己思考」的各种批判,其实你是在某种观念框架下的运作才能思考;
用一种简化的术语就是「意识形态」。

人一定都有意识形态。所以,只要是思考出来的,就一定有「立场」的,不可能是自主的。

谈儒学,谈辨证哲学,这些学问的特色之一,就是去思考如何「超越」在先的框构对人的影响。

良心,就是一种例子。良心是直冒的,是先天的,形而上的直冒;所以,一个人即使是「天下之恶皆归焉」,你仍然能够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共同处。

良心一定会用一种小小的声音提醒你,你是「有立场的」思考!
所以,往往,要认为自己是「绝对的对」,一定要把耳朵对良心塞起来。

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 #19


孟氏使陽膚為士師,問於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則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話譯:
孟氏讓陽膚當法官,陽膚向曾子請教。曾子說:「現在的領導,不做好事,民心早已散盡了。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憐憫他們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「哀矜而勿喜」,這是行法,是修行的方法。
為什麼是修行呢?這恰恰是和一般人的習氣「不一樣」的人生價值的可能展現。

「哀矜而勿喜」,從佛學的行法來做某種類比,對我而言,就是「慈悲」。

慈悲,不是看到「很可憐的人」,於是你就去救濟,這樣的狀況而已。
救濟,這是好事,我讚嘆。

慈悲,真正慈悲,在於「有智慧」看到那個人為什麼會陷入需要被救濟的狀況,
於是,
我們能不能有能力去提出更好的做為,
可以讓「他人」不再陷入那被救濟的需要;
我們能不能有更好的能力,
讓他人可以理解「他之所以陷入這狀況的他的那種想法之局限」。

救濟一個人,簡單。真的。只要你有一顆會「灑狗血」的熱心之情(無語言惡意,這是我的描述方法),你就會站起來救濟。

你有能力去講出一個道理讓「他人」理解,為什麼這種他陷入的狀況會發生嗎?
你有能力提出方法,讓他人走出這種陷入的狀況嗎?

陷人,之所以是陷入,是因為這往往是他人自己有意無意之下走進去的。其實,更正確的描述是,他自己讓自己走進去的。

救濟,不容易;但讓他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之處,難如登天。

慈悲,在於讓他人能看到自己。這前提是,你要能自己看到自己,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完美,不可能有真正看到別人的不完美的智慧。

注意,我用的字是「不完美」,而不是「錯」。我們隨隨便便都能看到別人的錯,但你不一定有能力看到別人的「不完美」。

錯,只要「你認為」的就可以了。不完美,你要能有「智慧」看到其「背後」的完美,你才能對比出不完美。

哀矜而勿喜,正是慈悲。沒有慈悲的智慧,那麼你一定哀矜而「狂喜」。真的啊。你去救濟別人時,不狂喜嗎?

再講一次,這沒錯,真的很好,我讚嘆!

但,慈悲之可能,要有智慧。所以古人在佛法中常說:悲智雙運。

有悲無智,就只能是救濟。智慧所從而來,讀書是很直接的方法!


白話譯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*
《论语.子张》 19
孟氏使阳肤为士师,问于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话译:
子张:
孟氏让阳肤当法官,阳肤向曾子请教。曾子说:「现在的领导,不做好事,民心早已散尽了。如果了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怜悯他们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「哀矜而勿喜」,这是行法,是修行的方法。
为什么是修行呢?这恰恰是和一般人的习气「不一样」的人生价值的可能展现。

「哀矜而勿喜」,从佛学的行法来做某种模拟,对我而言,就是「慈悲」。

慈悲,不是看到「很可怜的人」,于是你就去救济,这样的状况而已。
救济,这是好事,我赞叹。

慈悲,真正慈悲,在于「有智慧」看到那个人为什么会陷入需要被救济的状况,
于是,
我们能不能有能力去提出更好的做为,
可以让「他人」不再陷入那被救济的需要;
我们能不能有更好的能力,
让他人可以理解「他之所以陷入这状况的他的那种想法之局限」。

救济一个人,简单。真的。只要你有一颗会「洒狗血」的热心之情(无语言恶意,这是我的描述方法),你就会站起来救济。

你有能力去讲出一个道理让「他人」理解,为什么这种他陷入的状况会发生吗?
你有能力提出方法,让他人走出这种陷入的状况吗?

陷人,之所以是陷入,是因为这往往是他人自己有意无意之下走进去的。其实,更正确的描述是,他自己让自己走进去的。

救济,不容易;但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之处,难如登天。

慈悲,在于让他人能看到自己。这前提是,你要能自己看到自己,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完美,不可能有真正看到别人的不完美的智慧。

注意,我用的字是「不完美」,而不是「错」。我们随随便便都能看到别人的错,但你不一定有能力看到别人的「不完美」。

错,只要「你认为」的就可以了。不完美,你要能有「智慧」看到其「背后」的完美,你才能对比出不完美。

哀矜而勿喜,正是慈悲。没有慈悲的智慧,那么你一定哀矜而「狂喜」。真的啊。你去救济别人时,不狂喜吗?

再讲一次,这没错,真的很好,我赞叹!

但,慈悲之可能,要有智慧。所以古人在佛法中常说:悲智双运。

有悲无智,就只能是救济。智慧所从而来,读书是很直接的方法!


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 #17

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孟莊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與父之政,是難能也。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我聽老師說過:孟莊子的孝順,其他方面別人都可以做到,只有他不更換父親下屬和父親的規矩,是難以做到的。」

如果你在外面、業界幹過事,那你就知道,
當一位「新」的長官來了,他/她一定要大張旗鼓的推出新政策、新理念、新作法、新管理方式;
不管,他/她所推出的新東東是不是「真的比以前的更好」!

人性,如此。

如果你在外面工作的經驗也夠多了,那麼大概你可能也觀察的出來:
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下所推出來的東東,往往很快就水過無痕。

別人做過的好的東東,能夠欣賞;
別人做的好東東,能夠跟著用;
別人做的好東東,能夠再進一步發揚光大;
這很難。

比推出什麼新閃亮亮的口號和政策,來得太難太難了。

看得進別人的好,真的不容易。這是修行之事。

但是,一個真的好的政策、制度,如果你有本事「再跟著做下去」,
那是智慧,更是一種「德性」。

講得更根本一點,只有你是把人的德性當作是一回事在經營生命的人,
你才有那種能力去很開心的跟著用上別人的好政策。

用上好政策,「功德無量」。

*
《论语.子张》 17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孟庄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与父之政,是难能也。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我听老师说过:孟庄子的孝顺,其他方面别人都可以做到,只有他不更换父亲下属和父亲的规矩,是难以做到的。」

如果你在外面、业界干过事,那你就知道,
当一位「新」的长官来了,他/她一定要大张旗鼓的推出新政策、新理念、新作法、新管理方式;
不管,他/她所推出的新东东是不是「真的比以前的更好」!

人性,如此。

如果你在外面工作的经验也够多了,那么大概你可能也观察的出来:
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下所推出来的东东,往往很快就水过无痕。

别人做过的好的东东,能够欣赏;
别人做的好东东,能够跟着用;
别人做的好东东,能够再进一步发扬光大;
这很难。

比推出什么新闪亮亮的口号和政策,来得太难太难了。

看得进别人的好,真的不容易。这是修行之事。

但是,一个真的好的政策、制度,如果你有本事「再跟着做下去」,
那是智慧,更是一种「德性」。

讲得更根本一点,只有你是把人的德性当作是一回事在经营生命的人,
你才有那种能力去很开心的跟着用上别人的好政策。

用上好政策,「功德无量」。

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 #16

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平時,人很難百分之百表露自己的感情;衹有親人辭世,感情往往無法自制因而更要能以自己的心力來表露。」

你會不會覺得,為什麼會提出這種表述出來。
怎麼的,又是提到感情的表達,又是提到親人辭世;把這二者串連起來,到底是想到了什麼?

這句有某種對話下的語境,有前後文的某些事件討論。這句是對那事件討論的某種結論之一。

提到親喪?為什麼?
因為人的親人辭世,那種哀傷,是你無法控制的。真的。
朋友對你不堪,有時,你可以忍過去;至親辭世的當下,某種情感的湧出,一定超出你的意識控制力之外的。

儒家,往往藉著這一點來談,良心的湧出正如同親人辭世的感情湧出,是超出你之外的,所以是超越的,所以是某種超越性價值意義湧出的呈現;所以是「天心」。

而且是你本來就俱有的能力。

良心的指向,才是價值意義的歸宿,而不是其他社會性口號。

而良心的呈現,又只能是你自己願不願意去「傾聽」。
一定會有,但你往往當作「沒聽到」。

所以才會有上述的文本比喻。

「人未有自致者也」,即人很難有百分之百的情感展現,正如同人很難百分之百的聽良心。

但,這並不代表沒有良心,亦即並不代表沒有感情。

「必也親喪乎」,這種哀傷的湧現是你一定會有感受到的,正如同良心你一定會聽到。

*
《论语.子张》 #16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亲丧乎!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平时,人很难百分之百表露自己的感情;只有亲人辞世,感情往往无法自制因而更要能以自己的心力来表露。」

你会不会觉得,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表述出来。
怎么的,又是提到感情的表达,又是提到亲人辞世;把这二者串连起来,到底是想到了什么?

这句有某种对话下的语境,有前后文的某些事件讨论。这句是对那事件讨论的某种结论之一。

提到亲丧?为什么?
因为人的亲人辞世,那种哀伤,是你无法控制的。真的。
朋友对你不堪,有时,你可以忍过去;至亲辞世的当下,某种情感的涌出,一定超出你的意识控制力之外的。

儒家,往往借着这一点来谈,良心的涌出正如同亲人辞世的感情涌出,是超出你之外的,所以是超越的,所以是某种超越性价值意义涌出的呈现;所以是「天心」。

而且是你本来就俱有的能力。

良心的指向,才是价值意义的归宿,而不是其他社会性口号。

而良心的呈现,又只能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去「倾听」。
一定会有,但你往往当作「没听到」。

所以才会有上述的文本比喻。

「人未有自致者也」,即人很难有百分之百的情感展现,正如同人很难百分之百的听良心。

但,这并不代表没有良心,亦即并不代表没有感情。

「必也亲丧乎」,这种哀伤的涌现是你一定会有感受到的,正如同良心你一定会听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