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2)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2)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*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*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
***
今天來談「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」這兩句。
其實這二句很好的可以表現出孔子這位聖人的平凡性,他的平凡,實在是太平凡了。

從十五歲想讀書的能力發動後,如果你可以順著那個力道,那麼你也要到三十歲才能有「立」的感受出來。十五年的青春啊,孔子也是如此。

什麼是「立」的感受:《章句》「有以自立,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」。

守之固,那是指你對你所去做的、去想的,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是「有以自立」。

「自立」,自己很清楚的知道那適合自己性質的發展方向。

孔子要十五年啦。而且是到三十歲,才達到。

所以,同學,大部分的人都應是未滿三十吧!
你對你人生的懷疑?
你對你所選擇的疑惑?
你對你自己讀的方向覺得怪怪的?

以上這些,都是剛好而已,都是你人生應該要有的「正常表現」。

只要你覺得你自己有所不滿於自己,那就對了。

走出去,出去看看,看看別的學校,別的系,別的老師,別的書。
出去尋找。
不要被你旁邊的那些只會講五四三的同學嚇到了,他們「十有五而志於學」的感受都早被自己玩掉了。

更重要的是,不要被你「現在」覺得「好玩」的東東迷住了,不管那種東東是包上了什麼神聖的口號,尤其是社會性的口號。
來,最慘的是,那些神聖的口號讓你的「好玩」被披上「棒棒的光亮」。
你的那個「志於學」一定被消磨在這種偉大的狂歡之中。

如果,從志於學到而立要三十年,那就表示,那不是輕鬆的事,不是件可以讓你狂歡的事!

從「而立」到「四十而不惑」,又十年。
你覺得的「而立」又要被檢驗了十年,你才能真的是確認你的「所立」,不是被別人騙去的。

不惑:《章句》「於事物之所當然,皆無所疑,則知之明而無所事守矣。」

知之明啊,那是可以被「說出來的」所以才是知。知一定是要能用語言說出來的,才能是「皆無所疑」。
你能嗎?很難對不對。

你現在那種你可以狂歡的有的沒有的,有多少你可以用「語言」明確的表達出來。

四十歲,孔子才有這本事。

所以你不用覺得你很不是那麼成器!

孔子也跟你一樣,都在這人生被預定的生命結構的道路上。
他只是不用可以狂歡的東東來麻痺自己內在的「志於學」的感受。而一路走下去。

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1)

《論語.為政》#4 (1)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
***
這句是我開始對論語有著某種啟蒙式理解的那個句子之一。當年在課堂中,王淮老師講解時,我簡直嚇壞了:原來論語可以如此去理解!

人,會變化的,會向著一種「更有價值性的檔次」的層次去變化,而且這種變化也往往依著某種軌跡而行。

孔子在這句,展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,開演了自己生命變化所依的境界。

人往往必須是如此的一步又一步的向上變化,躐等往往不太可能。雖然理論上是可以的。

從某個角度而言,這裡也展現出,人只要活著就必然有著「限制」。
了解限制,在限制內往上跳躍,就是修行。

最難的是,能不能了解自己的限制,自己的不完美性,自己的有限性。承認了,自我去改變自己的動作才能開展。但,這又是最難的事:承認!

來,我們來看看孔子自己所感受的「限制」的各種分層的展示。
一般而言,孔子的限制就是你的限制。

一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學。

孔子說,他也是十五歲左右,才感覺到一種生命中某種「學習的渴望」湧冒了出來。

不是嗎?大約國一二吧。你是不是也是那時候,開始感受到一種被稱之為「學習」的氣氛或能力,開始「有了」。

這「有了」很重要,是指從自己的生命中轉變了出來一種學習的力道,從自己中冒出來的哦!

你能不能感受到,那是人的一種特色呢?人和動物不一樣的特定。
但這種特色又很有特色,這是指你會想要有某種思考性、系統性學習的動力。這要語言文字以及文明。
而不是學了什麼自己以前不會的而已,那動物也會。

「志於學」,志來了,你有沒有讓這志好好的長了出來呢?有人有,有人沒有。

成長,要代價的,你要花時間去學習的。你要去聽著那內在的那個聲音。
但,我們大概又忙著向外去「讓世界更好」。

只有向內去思考,自己的變化才會啟動!

所以孔子也不特別的天才。你和我都也那種能力,都是生命中本有的。
孔子讓生命中本有的,好好的長出來而已。

這一「學」的過程,花了十五年,他於是感受到另一種生命的新的感受出來了:三十而立。

這是一種和之前絕然不同的感受。
生命就是自我質變的自我跳躍自我否定自我辯證的過程。

一種新的層次和境界,油然的冒了出來……

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3

《論語.為政》#3
子曰:「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

***
「道」是「導」的意思,給一個遵循的方向。
齊是一種「規範」的制度或公約,讓大家可以遵守。

於是,這是談「管理」的一段文字。
再來,這是談「如何去管理」的二種不同的心態,或著說哲學。
第一種,就是後來的「法家」。

第一種,「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」,
就是用政令,用刑罰來達成社會秩序,這當然會有效果,社會是會穩定的。
但,人們只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而已。
「遵守規定」這件事,並沒有任何「德性」上的意義,純粹的只是一種對人的壓抑作用。

第二種,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」,
也是想要有社會秩序,想要有社會穩定,所以也要公約、規範的要求,
但這約範,這公約,
在設計時,心中想的不只是一種「壓抑」的作用,
而是還有另一種哲學思考在。

這種哲學思考是,如何透過對人「壓抑」的過程,讓人在這種「壓抑」的過程中,而有生命人格成長的可能。

儒家有一種重要的哲學觀:人的成長,往往是在某種規範中才能達成的,這達成是因為只有在規範中人才能有規範可以「超越」。超越既存狀況,才能成長。

為什麼第二種方法所使用的名詞是「德」「禮」呢?
因為這二種名詞──德、禮──在儒家的概念中,都是那種讓人可以去超越自己的某種外在約束的名詞。

例如尊敬老師,那不只是強迫你向老師點頭示服,沒有啦,不用啦,真的,你沒有在評量中罵我,我就感激不盡了。

尊敬老師,向老師點頭示敬,那是一種行為,一種讓你可以自我要求的行為公約,你會在這行為中轉變自我,這一轉變過程會讓你可聽得懂那個老師在講什麼!

真的啊,這是人性成長轉變結構!

如果你根本沒有求學之心,你不可能會「尊敬老師」,你最多只是和老師成為「好朋友」,因為那個老師都一直稱讚你而已。

讀書也是一樣的。讀書是一種思考的約束和規範,
思考只有在約束和規範當中,才能有所超越,只有超越這種規範,那才能是有「思考能力」。
因為你自己可以有「規範性」的思考了,而那就是理性。

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為政》#2

《論語.為政》#2
子曰:「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『思無邪』。」

***
來,這句有名。
思無邪,常被拿來講來講去。

但什麼是「思無邪」呢?顯然這是我們首要思考的地方。

「思無邪」是方法,還是目的。你是無邪的去想,還是你的想法很無邪?

那又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什麼是「無邪」。

無邪是指特定的內容嗎?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『思無邪』者,誠也。」

古人的解釋,很有力道:
「誠心誠意」的去思考,就是思無邪。
換言之,那是指一種思考過程中的「心態」,而不是指思考的「內容」。

心態對了,一切就都對了。想什麼內容都對。心態不對了,即使想著「很高尚」的東東,也不足為訓。

那所謂的「心態正確」地去思考,是指什麼樣的一種思考情境呢?

孔子說,就像你在「讀詩」讀的很有感觸的那種感覺狀況下的「心情」去思考;就是那種思考心態,是「思無邪」的思考態度。

對,孔子沒有正面的解釋,他是用比喻的。

用比喻的,就說明策略而言,在這裡,或許更好。

你有讀詩的經驗嗎?
來,我來抄一段我年少輕狂時喜背的愛情詩。

錯誤

鄭愁予

我打江南走過
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
東風不來,三月的柳絮不飛
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
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
跫音不響,三月的春帷不揭
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
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
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……

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1

《論語.為政》#1
子曰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

***
如果你愛看一些管理領導之類的書,有時,這句話就會不期然的出現在書中。

這是孔子所談的:領導的藝術。

文言文有時很精簡,很多比喻有時也會讓人想太多。你就會一直往什麼天文星象之類的地方想去。

來,
今天早上我和女兒一起聽空中英文教室時(advanced),主題是「領導」。
文章說,領導的方式不斷的變化,從權威式的領導到「影響力」的領導。

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」,就是影響力領導。

再來的問題是,如何可能是去產生「影響力」領導?再換言之,一個人要如何對別人有「影響力」?

所以,問題是,你用什麼手段、資源、方法來達成你有「影響力」之可能?

孔子說,產生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:「德」!

這裡問有三個追問出來了。德是什麼?如何可能有德?有德的效果是什麼?

《注疏》:
包曰:「德者無為,猶北辰之不移而眾星共之。」

先看效果:
有德的領導,你就可以安靜的讓下面的人達成你想要的目的。你不必自己也跳下去拼個半死,然後被你的屬下罵的半死。

再來是,那什麼是德?有德的方法是什麼?
《章句》:
德之為言得也,得於心而不失也。

得於心,要得到別人的心。那想想,別人是怎麼得到你的心的呢?
想想。
別人可以得到你的心,你就可以得到別人的心。

但,你的心是如何被別人得去的呢?想想。

去想想,那個人是什麼言行舉止,是什麼作為,是什麼氣度,是什麼氣象,是什麼言語,是如何待人處世,所以,你的心被得去了。

可以統稱為「德性」嗎?
那是一種讓你自己自動繳械去追隨別人的一種人性中的力量。

如果你上 輩子有燒香,你可以有機會碰到好主管好好觀察。

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16

《論語.學而》#16
子曰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」

***
這是一則對人在生活中,人之某種應有之態度的描述。

直觀的看下來,算是給人的一種「格言」,一種人生的經驗談。

其實,這一種態度真的很重要!但我們很難做到就是了。

就是因為很難做到,所以孔夫子提出來。

為什麼很難做到,因為人的基本性情結構,恰恰是相反的。

我們一天到晚擔心別人看不到我們的優點,每天都努力想讓別人「看見我」,
但我們不太喜歡去看到別人,看到別人的優點,或是從別人身上看到什麼值得讚賞之處。

孔子這句,是對我們基本人性中某種可再調整而向上的人性之可能性,提出他的戒訓。

論語正義:
正義曰:此章言人當責己而不責人。凡人之情,多輕易於知人,而患人不知己,故孔子抑之云:「我則不耳。不患人之不己知,但患己不能知人也。」

但是,我想再多想一下的是:
人為什麼容易去「不知人」呢?

是因為人性中的某種妒忌之情緒嗎?
這不能說沒有。

然而,一旦你有這種情緒起來,那是可感之的,如果你願意更擴大你的心量,是可以走過去的。

但是,一種情況是,我們並沒有那種見識和智慧,去看到一個人的優點。如此,當然就無法知人。而且,你還會覺得自己「對的很」。

一般而言,人只能用自己既有的程度和視野,去想像別人和價值別人。
你是什麼水準,就只能看到別人有那種水準。

患不知人也,從這個角度而言,是強調人的「智」,是更難的。
因為,智,一般而言,往往不是憑空而來,是要從讀書思考過程才能積累。

不患人之不己知,這是屬於德性的要求,德性之實踐,操存捨亡,這是當下的心量和氣度。

相對的,「患不知人也」,完全是需要知識和學識的輔助,才能有足夠能力去「超出個人的習氣」之外去判斷一個人。

宋儒說,讀書可以變化「氣質」。也正有此義。

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學而》#15 

《論語.學而》#15 
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。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子貢曰:「《詩》云:『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』其斯之謂與?」子曰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!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

***
這是對日常生活中「行為判斷事項」的討論。

任何行為判斷事項,若要能有「判斷」的結果出來,是需要一套思維系統去運作的。

要能不用思維系統去判斷,
除非你是「道成肉身」的智性直觀能力運作的那種「人」,那是「超驗界」的人,儒家對這種人,「存而不論」。

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。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

這是對一種生活事項的行為判斷。儒家的「思維系統」,在此,反而清楚了出來:人在人格美麗上的不斷自我要求。

貧而樂,比貧而無諂,更難去做到。
富而好禮,比富而無驕,更難做到。

這更難做到,是指在一種人格心態上的「自我更向上的要求」。

這句,貧而樂,是對比於「比貧而無諂」而來的一種價值行為的描述,原義的範圍如此,
就只是如此,這是儒家對於人生行為事項價值方向上的判斷系統而來的結果。

這和,「要你滿足於貧的生活狀況」無關。
你不要斷章取義的抓著句子到處喊口號。說這是封建。
你才是封建的到處斷章取義呢!

從「富而好禮」,到你可以「富而無驕」,有多難,真的難。
富不一定指錢,知識、權力也是。

對,上街頭的次數也是一樣的。
上了那麼多次街頭了,人生偉大起來了,你能「無驕」嗎?難。
我很少在我自己的這幾年的親身經驗中看到那樣子的人。

有了什麼「本錢」就去驕,是一種人生的本然結構。這無解!
如果你沒有能力讓自己有了什麼本錢之後又「無驕」的那種修為本事,
不可能不去某種形式的「獨裁」。驕和獨裁是同一種行為,一種指向自身,一種指向外面。

那如何可能讓自己不會陷入人生的某種讓人無法向上的基本結構呢?

子貢曰:「《詩》云:『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』其斯之謂與?」子曰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!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

這句 ,就是方法論。儒家所提出的修為的方法。

透過學問系統,透過思維系統,以一種合理的邏輯思辯的方法來「自己問自己」。《章句》:「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復磨之;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」

「合理的邏輯思辯的方法」這很重要!只有如此,只有透過「「合理的邏輯思辯的方法」」,你才能具有「告諸往而知來者」的能力。

所以,為什麼儒家重視讀書。讀書是讓人有「合理的邏輯思辯的方法」的最好的方法。

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學而》#14

《論語.學而》#14
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

***
這幾句是鼓勵你的話,首先,你看看就好。

一般人是做不到的,我也是!

但我仍喜歡這一句,因為:
願意真誠去看待自己生命的不完整性、有限性,願意去相信,你可以在生命的質感上讓自己更好,真的是需要有人鼓勵的。

這才是儒家的「好學」!

當然,如果你有某種感受是關於:改變自己,讓自己變得更有質感,並從「自己的自我變化」中感受到人性的價值,
那麼,上面那幾句,
我想說的是,並不是「方法」,
而是一種現象的描述,
一種對於「自己改變自己」而於其中感受到某種「價值與樂趣」的人而言,
而來的一種行為上的描述。

「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」。不是教條。

如果你硬要要求你自己去做到,那是不可能的;你會被笑是傻子。

但是,如果你對於去思考自己,思考自己變化的可能性,思考自己的變化過程是不是有「程度性的」「檔次性」的感受之提升,
如果你在這過程,有所感覺,
那麼,
不知不覺,
你有可能會在某種時節中:「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」。

自然而然的,火候到了,自是如此!這是儒家的好學!

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學而》#13

《論語.學而》#13
有子曰:「信近於義,言可復也;恭近於禮,遠恥辱也;因不失其親,亦可宗也。」

***
就編輯而言,這一句是接著上面#12而來的,是同一思路下的補充說明。

這是在說明,「禮」這種社會性的約束行為,其所具有的價值以及可能的誤解。

古人和我們有時也差不多,他們無法吹冷氣,對,但他們面對的人生感受上的某些表現特徵,有時也和我們差不多。

對一位心儀之人,無法在一起,那種痛苦,應是不會有品質上的差別。
換言之,人性的種種心緒感受面向,古、今差別不大。

「禮」的最大問題是,成為一種「沒有了內在精神」的一種「外在強迫式行為」。

「禮」本來是一種古人所提出的行為約束和規範,在於讓人透過約束自己而「德性有所成長」。

但如果沒有了內在精神,即一種內在有所成長的可能性,就會成為一種壓迫人的社會性工具。
所以,才會有「禮教吃人」的現象產生。

有子,就是強調,要我們去注意去觀察,禮的背後,所本來具含的那種使人成長的更好的精神。

例如,「信近於義,言可復也」。
守信很重要,是一種生活約束和規範,但守信的事要「近於義」,不是什麼事都要守的,例如別人跟你說了的壞事。

守信之事,只有近於義,那守信才會對生命的成長有用。否則,你只是「以禮之名」被「社會化」的一個被運作的工具人。
那就真的是,以禮殺人了。

也只有守信是「近於義」之事的守信,所以守信才會是「可以重覆」性的一種行為規範和約束,「言可復也」。

可以重覆,才能是被所有人可以遵守的,才能是具有「普遍性」,有普遍性,所以才能是具有道德性的。

如此,禮才能是康德所談的實踐理性。禮才能有和「善」連接可能。
康德: 善是依照道德或義務心而行動, 是義務的行為, 具有先天性、普遍性與必然性。

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12

《論語.學而》#12
有子曰:「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斯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」

***
這章要有很多理性層次的討論了,看的人要有心理準備。

禮,就是一種規範。這不是問題!
就個人而言是某種倫理行為,就社會而言,就是一種公共秩序。

禮是一定被需要的,如果人要活在一種「文明」的社會。這是我們往下談的前題。

再來,去設計某種規範的根本原則是什麼呢?
比方說,依某種西方理論,是要了讓「社會國家」更「富有」?。於是就會朝向這一目標去設計規範的內容。

儒家的禮的計設根本原則是:「和為貴」。

《四書章句》:
禮者,天理之節文,人事之儀則也。和者,從容不迫之意。蓋禮之為體雖嚴,而皆出於自然之理,故其為用,必從容而不迫,乃為可貴。

來,
儒家相信,人之所以為人有更根本的「價值方向」,那是仁、智、勇…等等。這是形而上的,是超越的,是要來指導人的行為方向的。

禮,是一種約束,透過這種約束,人,可以讓屬於人的形而上式的「價值潛能」,更好的在人的行為中展現出來。所以:「禮者,天理之節文,人事之儀則也。」

和,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,在設計的時候,我們要不斷的去思考,這種行為規範的設想,是不是真的可以讓人的「價值潛能」最好的被實踐出來。
如果不能,要再去思考。
如果不是,例如是為了要「更有生產力」,那方向就是不對了,就要再思考。

如果真的是能讓人本有的價值潛能被人實踐出來的某種約束,那就值得被遵守,也必然會是「從容不迫」;同時,這些約束也就有了某種「價值潛能」的形而上式的意義。

所以,禮,就有某種道德性的意味,而不單單只是一種規範。自然可以:「先王之道(禮的代名詞)斯為美,小大由之。」。

「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」
這句是說,如果設計的不是那麼好,就要再去「思考更好的規範」來達成「和」的目的。
再去思考「更好的規範之可能性」的必要性,就是: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

好。解完了。「重要↓」

我想講的是:人的成長,是要在「被約束」的狀態下,才有可能。
徹底的放縱和自然和自由,人很難會有「檔次性」的提升。而德性的力道就在於那會有:人在「檔次性」上提升的魅力。

一般而言的禮,都是幾千年來被認可以,例如尊敬師長,看到老師說聲:老師好, 等等。

那是對人性的「和為貴」。
讓你透過那種約束,使得人性的檔次提升。

我一再講過,人性的檔次提升是全方面的,你會因守禮而來的「和」之氣質,而看懂更深的書,或更有氣質,或可以聽入古典音樂…

禮,好處多多。

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學而》#11

《論語.學而》#11
子曰:「父在,觀其志;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
***
來,又是一句容易有爭議的話。

最可疑的句子: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」。
這好像是一種封建到不行的態度。難道如果不好的制度就不能改嗎?

於是有各種解釋,其中我認為好的:
《四書章句》
尹氏曰:「如其道,雖終身無改可也。如其非道,何待三年。然則三年無改者,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。」

早在很早時,很多人就看不下去了,就說了如果不好的事馬上改,何必三年。

這句話所指的「道」,不是指很明顯的壞事,而是指某種可改可不改的事。
可改可不改的事,要不要改呢?
孔子說,就不要改吧。
為什麼?
「有所不忍故也」。

不忍,是不忍心。這對儒家很重要。因為,不忍心是一個人之所以有人性的重大象徵。

如果事情的對錯、利害很明顯,那要不要改,很清楚。

但如果是可改可不改?那麼,不去改,代表所有屬於人性感受上的情感的發生,這種人性的情感,如果純粹的發出,就是良知。

修行,就是從這去考量這種屬於可改可不改狀況下對人性感受的「感覺」下,開始的。

所以,人性才會豐滿,才會溫暖。人,才會有人味。

一個人,父親在時,無法有權力,所以觀察其「志向」;
當父親不在時,有權力了,那麼你的「行為」就是馬上要被檢驗的。

如果你的行為和志向,無法對得起來。這個人是有問題的。

一個志向和行為是不一致的人,是有問題的人,一個人性心格大概也有問題的人,是一種不會有「不忍之心」的人。
一定不會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」。

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」,是觀察一位人是不是有不忍之心的心的方法。

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學而》#10

《論語.學而》#10
子禽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,求之與?抑與之與?」子貢曰:「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」

***
論語中的這種描述場景,往往是讓人最印象深刻的;孔子之所以不是宗教性的教主,而是人格性的修行者,也就是表現在這裡。

如下這場景在目前也是常看到的,尤其是事涉政治領域。
有人問孔子的學生說,「
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,求之與?抑與之與?」

有人問孔子的學生:
你老師那麼的熱心參與政治,是不是有什麼對權力上的想像或要求啊?他是不是想求什麼啊?

哇!人性是不是幾千年不變呢?我們對人,總是帶個幾分「有趣」的懷疑去看待。

這是論語。
這本選出來的景場,並不是要顯出什麼孔夫子的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或神通;
而是要襯顯出某種人性的結構面,
於是透過那種人性的結構面,來談人與這種結構面的「實踐關係」。

如果你被如此問,你會如此回答?

對,這裡,先把書放下,自己想一想,你有什麼本事回答?你能回答出什麼內容?

再去看看論語中的回答。

於是,你就能感受出論語所能給你更多的意義是什麼?

你大概忙著辨解說,我是…我不是…

論語之所有溫暖,那是因為孔子本來就是「人」,人有的人性結構,他都有。
重點是,他如何去思考和處理那些結構呢?

從子貢的口子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樣子。

孔子大方的說,他的確不可能不想要什麼,但他卻是以什麼樣的方法,大大方方,心安理得的,得到什麼!

「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」
孔子求啊,怎麼不求?
但他的求法是什麼呢?

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這是人格的魅力。
人格也有魅力嗎?當然有。而且威力大的很呢?
不過,很難做得到。
而且,只有人這種動物,才能有這種獨特的魅力威力。

在這個時代,你大概只相信權謀和某種理想口號,
在這個時代,你大概也沒有機會被某種屬於活著的人的人格電到!

沒有感受過人格的威力,你自然不會認為那是一種值得的「修行」,一種透過對人格反思而來的修行。

這是你的不幸。這時代,的確難看到。
我有幸,我看過,所以我又來寫論語。
因為論語裡面也有提到過。

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學而》#9

《論語.學而》#9
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

***
這句也是很難講的。
因為,這裡所強調的某種人格的特色,恐怕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認為沒什麼要緊的。

「慎終追遠」是方法,而「民德歸厚」是效果。這種效果有什麼重要的嗎?在儒學體系裡面,這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?

首先,在於厚字。〈注疏〉厚是指:民化其德,皆歸厚矣。言不偷薄也。
不偷薄,可說是一種厚道的人格性,亦即對於別人的犯錯,或對別人的言行,要有更大的寬容度。

儒家為什麼要強調對別人的寬容?這種特色是儒家。
其他家未必如此認為,例如法家和墨家。錯了就錯了,不對就不對,不合規定就不合規定,就責罰,有什麼好寬容和不寬容的。

儒家從「人格性的成熟」這一目標來看待世界。
人的成熟要時間,要成長,要犯錯。在最大可能的範圍內給予包容,是其哲學體系內必然要有的要求。

同時,儒家也知道,人要寬厚並不容易。

人通常要有某種自我變化的經驗,有這種經驗下的自我對以前自我的否定經驗,才會感受到人的犯錯的不可避免性,才能對別人有真正的寬容力。

如果沒有那種經驗,基本上,你並不容易去「寬厚」別人,相反的,人容易於去苛責別人。
所以,法家和墨家,一直都是政治人物和很多一般人愛用的典型。因為,法墨兩家,對人毫無憐惜之意。

所以,人,如果認為敦厚是一種值得追求的人格特色,就是一種自我向上人性的企求和努力。就是修行。

但,只憑自我的意識是不容易的,如何從社會的生活實踐中有了敦厚的人格品質。
「慎終追遠」就是一種方法。

其實,如果你沒有那種要去讓人格性是敦厚的「志向」,基本上你是做不來「慎終追遠」的。

從某個角度而言,從一個人是否有某種慎終追遠的習慣,大致也可以判斷這個人厚不厚道。

再來是,你會問厚道有什麼好?

答案:沒什麼好!

就只是會讓你活得心安和愉快一點,而且別人也會對你厚道一點,如是而已。

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2)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2)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
***
今天要花一點時間來談,一句有爭議的句子:無友不如己者。

對於喜歡認為讀古典是浪費時間的人,這句是很經典被拿出來當範例的句子。

因為,從基本邏輯來說,這句子是「講不通」的。
如果這句 是要去被實踐的,那麼,你不友不如己者,於是那些比你更高檔的人,當然也是有理由可以不去「友你」。

於是,你根本交不到比你好的朋友。

這是一般我們可以看出來的這句子的「有問題」。我想,對古典想親近的人,都可以看出這句子的問題,當然我年輕也罵的半死。

那孔子為什麼如此講,論語為麼輯下來。

如果人難免有語病,人難免有一些說不通之語被講出,至少輯論語的人,大可以不要輯啊。
論語本來就被輯出來的啊。

古人有那麼笨嗎?

年輕時的我,不知為什麼「自己對自己」問了這一句 「古人有那麼笨嗎?」,於是,古典對我打開了大門。

來,
當我們對「無友不如己者」來推論說:
你不友不如己者,於是那些比你更高檔的人,當然也是有理由可以不去「友你」,因此,交朋 友就不存在。

這是完全對的推理。
但這是形式邏輯的推理,亦即把這句話當作如同1+1=2那樣般的抽象推理。

這種形式抽象的推理,是我們所熟悉的理解方式,也往往是我們「只會」的理解方式,但這是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後的影響。

但,論語,是對話體。論語,往往要從問句的上下情況下,來思考講所要表達的意思,而不是把一個句子割斷出來,然後用形式邏輯之推理來斷定。

如果,論語的表現形式是如下:
子曰:「無友不如己者」。
那麼我們的上述之推理說孔子亂講,是對的。因為,孔子自己也是把這句子獨立抽象出來講的。

但論語的形式如下: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
亦即,「無友不如己者」是在特定言談情境下而發,並不是單獨被割斷抽象出來,是有其他句子的限定的。

來,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這是孔子在講,人要如何去學習,有什麼學習的方法,是更好的?

既是談方法,就有實踐方法的主體,那麼這些句子就是針對「主體」而來的限定表述,並不是抽象的邏輯推理句。

換句話說,人有什麼「習氣」,會妨礙到學習的更好可能,所以孔子提出來。這是針對人的行為習慣而發的言述。

來,所以人一般的交朋友習慣是什麼?
是往往去交「比你好的」,還是去交「和你一樣或比你差一點的」呢?

來問問自己。!?

物以類聚,不是嗎?

來,孔子說,人要有勇氣去交「比你更好的朋 友」。這要勇氣的,不是嗎?

不然,來,你敢去台大旁聽嗎?

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1)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1)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」

***
這句,我在高中初讀論語時,老師就被我問得答不出來。

這句,我想了很多年,想著說孔老夫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,到底是要講什麼?
因為句子所說,有不少是讓人會去「懷疑」的狀況。

讀論子,首先要相信孔老夫子是「一個人格俢行成就之人」。
他的話,基本上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。
如果我們有一些覺得異議之處,讀的人最好再回去「自己想想」。

想什麼呢?你覺怪怪的地方,孔老夫子未必不知,但他如此講,道理在那裡?

這樣讀,這樣想,論語對你的助益最大。

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」

來,這裡談君子了,也就是一位願意在人格的成長性自我磨練的人。

如何磨練,這是「行法」,儒家之所以是儒家,行法的特點上是:在你的日常生活舉止中去磨練的讓自己的人格性成長,漂亮。

先看,學則不固。
「固」是什麼意思?一是堅固,二是不蔽。說是可以堅定的讀書,說不會傻傻的讀書,都可以。總之,才能讓你處於一種對你最有益的狀況之下而讀書。

問題來了,為什麼「不重則不威」,所以你才能處於一種有益於讀書的人生情境呢?

通俗的解,重是指「穩重」,威是指「威嚴」。

但,真的,我無法理解,以上這二項和讀書有什麼關係?

《四書章句》有一個解法,讓我有了一絲亮光:
輕乎外者,必不能堅乎內,故不厚重則無威嚴。

來,讀書,如果你有經驗,一定是在某種「穩定而平坦」心境下,才能運思,才能入問,才能有所得。

要心情是穩定的,真的不能只是「用想的」,
你要在「外在環境」「外在行為」也有所調整。
這也是我讀書四十多年來的經驗心得。

如果對於外在環境(所以孟母三遷,所以要去讀好學校),對於自我的外在行為,不是有所意識的自我克制和自律,「心」是定不下來的。

所以,佛學談修定,談打坐,都是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。

「輕乎外者,必不能堅乎內」,就可以理解為,輕乎外在行為者,必定無法自我安靜下來。你就無法有「堅定」的穩定心情。

對於自我外在言行有所意識的自我觀察調整和進取,自然會有一種人格性的「威嚴」呈現於和你相處的他人中。
這是人格修為必然有的效果和現象。

不威,是一種檢驗原則。如果沒有這種給別人的感受(某種威嚴),大概自己的「穩定修為」也只是半斤八兩,談談而已。

想讓自己可以讀書嗎?
來,孔子講的真的很有道理:你要從調整自己的日常生活舉止中做起。
未必要正經八百啦,我也三三八八的,
但一定要有意識,意識到外在的行為舉止是讀書的必要修件之一。
這點,我們這時代,早就不相信了。相信吧,比較好。這是我的經驗!

這句可譯:
自己無法穩定下來,就無法堅定的讀書;

自己穩定下來,讀書就不會不知通達。

《論語.學而》#7

《論語.學而》#7
子夏曰:「賢賢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」

***
這篇要換個角度來談,不然,真的挺「老套」的。

首先,這是子夏講的。

為什麼要收子夏的言詞呢?又何況,子夏也不是最有名的弟子。這句也沒有什麼特別。

認真講,就是我們常見的做人做事的「基本道理」:好好的對待父母,好好的把事情做好不要讓長官失望,跟朋友之間要講信用。

這,需要儒家來講,所以我們才懂嗎?不會吧。

來,《四書章句》有以下這段:
游氏曰:「三代之學,皆所以明人倫也。能是四者,則於人倫厚矣。學之為道,何以加此。子夏以文學名,而其言如此,則古人之所謂學者可知矣。故學而一篇,大抵皆在於務本。」

孔子的門人中,「子夏以文學名」,換言之,子夏是最喜歡談文學、學術的人。
但,即使是這種搞學問人格特色的人,只要是儒門的人,都是了解這個學派所依的「立宗特色」:德性是人最重要的。

上面那些事,對父母好,對長官敬,對朋友信,都是屬於「人格向上追求」的實踐成長部分。

那些事情看起來好像應如此,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做。

基本上,我們一般生活中,如果沒有對這些事有特別的「修行意識」,如果只是依基本人性去做,大概都是普普的。

不是嗎?你有,好、敬、信嗎?大概都一般一般,時有時無,有好有壞吧。大部分人,如此。

所以,如果你能做得到上面的要求,或努力企向那種對自己的要求,那表示你對人性德性的成長是有意識的,所以你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你對德性的踐履和尊重。

那,才是最重要的。那是德性成長之所以可能的冒頭事件。

所以子夏說,如果你能如此,即使你都沒有讀書,也就是讀書,甚至比讀書更好。

因為,讀書,就儒家而言,是為了更好人格德性成長的媒介。

這是,儒家。

不管你喜不喜歡。

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學而》#6

《論語.學而》#6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
***
這種句子,在目前也是眾失之地的句子。

首先,孝、弟、謹、信、仁等這種名詞,大概早就社會化僵硬化的對大眾無感,

第二,這時代是「知識時代」,是(工具)理性時代,上面那種名詞的有效性,是無法被量化談出「有用」的,本來就被歸為形而上而被當作好玩。

來,
孝、弟、謹、信、仁,本來就是「約束」自己的一些條目。真的啊,完全沒錯。

但問題是,人的成長,要不要被約束呢?有約束,人才能更像人的成長呢?還是放任人自己去做什麼,才是成長呢?

這是二套人生哲學之爭。

孔子主張,人要在特定「約束」的狀態下,才能更好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成長。才會讓人有「德性式」的成長。

你相信嗎?這隨你。

但我相信,我自己的生命成長也是如此的感受。

再來是為 什麼是「孝、弟、謹、信、仁」這幾個看來讓你很「煩」的條目。

完全正確,就是「煩」,既是約束,就不是讓你為所欲為,在人生的初成長過程,就一定會讓你「煩」。

有煩,但你克服,你願意自己被約束,於是生命檔次式的成長,亦即德性的成長,才有可能。

更重要的,這幾個字,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「做得到的」,也就是說,人生即道場,
要修行,要德性式成長自己,日常生活中即可來,不用到深山去打坐。

這是儒家。

德性的成長,如果你感受到了,整個生命的成長就會提升,理解力也會增強,
這时,去追求知識面是更有增益的。所以,「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」。

這不是一種前後時間式關係,好像有德性之後才去搞知識。這是基礎與被奠基的關係,德性是生命成長轉化變高檔次的最重要動力,在這之上,對知識成長會更好。

這是理想狀態。

但目前知識時代我們只相信知識本身為威力。好像努力讀就可以了。真的嗎?
生命成長不到那裡,讀也讀不來的。不是嗎?

如果我們在全力追求知識的同時,也願意相信,德性的成長是更好知識成長的一種助力,
那你的知識成長就會更完美。

用我的老話,會聽古典音樂就會增加你的知識理解力。


《論語.學而》#5

《論語.學而》#5

子曰:「道千乘之國: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」

***
「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」。這三句是談,做事的方法。

你自己都看得懂,也不會理解不出來。重點是,難做到。

你不要直接就當教條而不顧。

那是孔子觀察出的,做事可以做好做成功的一些做事原則。

面對這些原則,我們不可能做的一百分,所以不要因為做不到,就心生厭惡感。

換一個角度,如果你覺得你「做事蠻不順」的。你要不要用這些孔子提出來的觀察原則,來重新想想自己呢?

如果我們是這樣的一種人,有著如此人格性的人,如上面所說,那麼,你的工作狀況會是如何呢?

應該不差啦。我相信你也感覺的出來。

只是,我們很難讓自己如此罷了,因為,要如此,還真不容易。

所以,儒家在人世界的行事中,談修行,談「依做事」而來的自我改變和成長。

真的說,沒有一些人生的閱歷和經驗,你是感受不出上面所列的「原則」對工作上的可能好處。

有時,認真想想,要把事情做好,真的也不外乎這幾點: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

***

儒家,談德性。人與德性的關係,是儒思路開展的軸線。

德性,是一種價值方向,這一價值方向是要來指引著,人面對選擇時,那個選擇的判準,應是什麼。

這一價值判準座標,自然,就會被應用在人世界的各種抉擇情境下做出「應如何做」判斷時的判斷根據。

於是,人要怎麼「做事」呢?如何「做」?做的態度應是什麼?例如,敬、信、愛、時等,儒家就必須依他們的思路軸線,來回應出來。

這些回應所給出的「回答內容」,對你有沒有參考價值呢?依循著這些儒家的回應而在世界上「做事」,有什麼用? 有什麼效果嗎?

來,德性必然是關連著外在的世界。在一個只有你在的、自我封閉的魯賓遜小島,談德性是沒有意義的。

德性即是要和外在世界之關係而顯出其存在價值。企向德性,必然讓人生指向的是一種有價值性的成功的在世人生。


《論語.學而》#4

《論語.學而》#4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

***
又是一條八股句子。我知,你的反應不外如是。

沒有錯,我挺你。真的是八股。

但,八股是八股,八股所凸顯出的「意義」就一定是不對嗎?

大概你也沒有能力指出來。

如果我的大學讀古典過程改變了我什麼?那就是去罵古典之前,先去讀一下古典。不然,損失的也是你自己的。

***
來,首先,這不是孔子講的,這是曾子講的。

於是問題來了。一、為什麼曾子這條被選入呢?

選曾子,因為這條是「儒門」之所以是儒門的「判準座標」。儒門之所以不是道家,不是佛家,
選曾子,代表歷史發展中對儒家最後判教的標準在這裡。

二、「三省吾身」,是重點,是行法。後面的那三個是「內容」。內容只是一種舉例,可舉三個,也可以舉三百個,那不是最重要的。那個「行法」,即「實踐的方法」,才是判教的重心。

三、反省,對就是「反省」,是儒家之所以是儒家的「法門」,是儒家追求生命止於至善的重要「方法」,對我而言,是「唯一的方法」。

真的啊,你去看道家、佛家、基督教的「修行」方法,都是不是「先強調」「反省」。

只有儒家把「反省」擺在這一高位。所以,這是儒家的判教標準。

***
好,那反省有什麼重要。

來,這是儒家的理論定海神針:人之所以為人,就是因為只有人會「反省」。

反省是「內自訟」,
也就是自己對自己是「球員兼裁判」。

只有人會「自己對自己說,自己錯了」。

但,這不是保證一定會做得出來的。
是人要去「勉強」自己去做的。所以,「進德修業」才能談出來。

大部分的人不會反省,雖然人有那種本性,因做起來太苦了。
如果有「反省」那也只是去反省「別人」,也就是現代術語的「批判」。

對儒家而言,自己「反省」自己的這種行為,是一個人從「動物性」走向「人性」的開始。
只有如此做了,人才有可能追求德性。
否則一切都是喊假的,不管喊的多好聽,什麼清靜啦,無我啦、寂靜啦,相信啦……都不是能讓自己走向德性的方法。

只有,自己「反省」自己,才是真正的下手處 。
但太難了,所以儒家會一直強調,反省的重要。

這是儒家。

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3

《論語.學而》#3
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!」

***
這句很也普遍。太普遍了。平凡到你當作是「要尊敬老師」那樣的一句「教條」。

老樣子,還是要強調,論語是對人性的觀察,對人生的反思,所來的某種總結式的心得。

如果被用了幾千年還一直有人在用,那精準度就可想而知了。

「巧言令色」是一種人性的常有特色、模式、現象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。沒有那麼嚴重。

像我,至少要對老婆「巧言令色」一下吧。

但,孔子對這一現象,這一常見的,經常不由自主會產生的習氣行為,有了什麼樣的「說法」和「講法」呢?

他要告訴我們他的一些什麼人生經驗呢?

如果我們常「巧言令色」,而沒有反思感受到自己的這種行為,甚至還挺高興的一直「無意識」的用下去,這會怎麼樣嗎?

「鮮矣仁」。這是後果。

是的,但這又如何呢?仁又如何呢?仁算個什麼東東。

來,「仁」是論語當中,對於人之「價值性追求」的一種總目標的說法用語。

人如果感受到人有人格,人有「人性」,而你又想知道,如果你的人格和人性都可以「長到最好」,那麼你會是一種什麼樣被別人感受的人呢?

你自己會不會喜歡自己是那樣的人呢?

這是個人的「感受和抉擇」。這是德性之知,這是修行。

孔子說,如果你「巧言令色」是一種不知不覺的習慣了,你沒有「意識到自己的那種行為」,那麼你對「最大可能完美人格追求之意念」,應是不會被發動的。

為什麼?

朱熹的四書章句中有解釋,我覺得很好:
好其言,善其色,致飾於外,務以悅人,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。

不是嗎?

「巧言令色」,就是要去討好人。一個人整天都想著要去討好別人,就不會去思考「自己成長」的這個想法的。

但,我覺得,更讓人難以自我察覺的是:
我們是否用很棒棒的高級道德性名詞去討好社會,討好大眾。
這種人,就不止是「德亡」而已。

《論語.學而》#2

《論語.學而》#2

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

---
這是一個 在目前社會很不受歡迎的句子。很多人會說,這又是教條,又是約束人,又是讓人沒有勇氣走自己的路?

真的嗎!

論語講的是人性的「結構面」。重要的是,如果我們從我們人生的經驗中來看,論語所觀察到的是不是有道理呢?

這種歡察對我們有什麼啟示?我們從這裡面而「讓自己不一樣什麼」。

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」
這句話就是對人性的一種直接的觀察。我只能說,我用我的人生經驗來看,是認同的。

論語並沒有說,好犯上是不好的;也沒有說,好作亂一定不可以。

沒有如此的說,句子清清楚楚。

但,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」的確是一條清楚明白的人性結構之描述。

如果你想要有,好犯上,好作亂的朋友,同伴,屬下或是長官,那麼你就知道:你要從什麼角度去觀察,才能挑出你要的人。

屢試不爽的,真的。

但,從某種人生的經驗而言,會犯人的那種人,不會不犯你的。
人生要接受這種二面性,那是你要的。

***
再來,

論語認為,從人生人格成長的角度而言,不犯上,不作亂是比較好的實踐進路。

為什麼?

人格生命為什麼有方向性呢?要有價值性呢?那是因為我們相信,人性其本身有著先驗的價值性,所以我們會想要去幫老太太,在正常的情況下。

正常的人性要能正常的成長,一般而言,一般人而言,穩定的生長過程是重要的。

動亂的人生,會有很多人性的不忍見之面,但又無奈。

所以,穩定的人生,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人才能感受出,人性之所以是人性的價值。

而就論語的時代而言,「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
孝弟,是讓社會穩定,人性寬裕成長的一個好的人生過程。

本來如此。

能孝弟,才能讓自己學會「尊重別人」。才能,自我約束。為什麼要自我約束,
因為自我約束,是人性人格成長的必要過程。
正如同宗教的「戒律」一樣。

所以,康德說:「自由即自律」。

但,孝弟的人就不會有「衝」的力量嗎?搞不好,孝弟而來的力量,才是具有「真正勇氣的基石」。

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學而》#1 (03)

《論語.學而#1》(03)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*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*」

---

今天 談: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

我知道,你一看這句子就反感?如果你沒有罵教條、封建、壓抑等等,算是「你很棒了」。
真的。

我年輕時罵的一定比你兇!

來,
你罵的是剛好,這句子講到一般人的某種行為模式:
一、我們都想要別人知道「我」,而且認同「我」,稱讚「我」。
二、如果事情不是這樣發展,那麼我們就會習慣去「生氣」,認為「別人要檢討」。
三、我們一般而言,不會去「反思」自己。

好,所以這句很不討人喜歡,正是剛好,這句和人性的上面的基本結構是「對立」。

依,人性的基本反應,你一定是去罵「那個句子」是有問題的。
依人性的反應,你不會因這句子去反思一下自己。

所以,這句就很有意思了: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

來,首先,這次孔子沒有說「樂」「悅」,
換句話說,「人不知而不慍」,從來不是樂或悅之事。
記得嗎,上面二句都是有悅與樂的。

這次是「君子」。

你想當君子嗎?來,你別想有悅與樂。

孔子講的很清楚了。

但為什麼要當君子,整部論語會幫你說明。

來,
君子是一種生命德性的向上。
這向上,在於和「肉體生命的習慣」如同上面講的那樣,去對抗,
讓自己生命可以有「質性上」的向上 ,而不再只是依習氣而行。

這是「君子」,這是修行。這很苦。沒有悅與樂,但卻「有滋味」。

你不喜歡,剛好。這個時代,唯一有滋味的大概是「爽」。之外的,對你的生命已無感。

但如果你是想如此般的想要有德性的人生,想知道德性的人生是什麼滋味。
你就要有下手處。

「人不知而不慍。」

很難。真的難。這是和基本人的習氣相反的東東。
這是反思。
而我們最害怕「反思」。
因為我們不習慣去想自己。
我們預設:自己是對的。

但這是走向德性生命的第一步:去反思自己,去改變自己。
因為這是你日小常生活中到處都看得到的反應。

從這裡開始吧。

人生很辛苦的。如果你想要走上德性之路。但它有滋味的。

《論語.學而》#1 (02)

《論語.學而#1》(02)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*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*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---
今天來談: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
這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,乍看之下。不是嗎?朋友來當然高興,尤其是遠方的朋友。

講這種老生常談,幹什麼?

對,我年輕時也這麼想。

我年輕可能比你還激進一點,我會說:孔子好爽啊,早生個幾千年,講個什麼大家都知道的東東,就可以成為孔子!真爽。哈

長大了。來。

論語挑出來的,都是有一種「象徵意義」的某種人生現象。他所舉出來的,描述出來的,都是有所「意義價值指向的」


再來是,你能不能看得出來罷了。
但我們很難看得出來,所以要有人帶著讀,初期。

孔子為什麼不說,
肚子痛就去大便然後會爽呢?
想吃,於是你去吃義式料理,好爽?

那麼談,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和上面的例子比起來,有什麼特別要講的呢!

有三個字你要注意:有、遠、樂。

一、你有「有」那種現象嗎?不一定吧。你搞不好連朋 友都沒有,如果有,你的朋友可能都只是生活週圍的,如果真是如此,你的朋友會來找你嗎?

不一定吧。對,這裡有東西要談!

二、你真的有「遠」的朋友會來找你嗎?很少吧。如何有可能「遠」的朋友會來找你呢?那是什麼狀況下呢?如果有,好不好呢?
你想要有「遠」的朋友來找你嗎?那你會去找「在遠方」的朋 友嗎?

孔子說,有遠方的朋友來找,是更好的一種現象,所以他提了出來。為什麼?

三、如何有可能,什麼狀況下,遠方的朋友來找你,你會高興呢?這是什麼性質的高興。

你自己想想。

來,
要承認,很少有「遠的」朋友會來找你,真的。如果有,還不一定是「好消息」,可能是來要錢的。
遠的朋友來了,你有時是擔心,而不是樂。

這是如實的人生經驗。

那麼,如果,你真能有: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這種活生生的經驗。

那恭喜你。

你的生命,除了可見的「生活現實」的種種擁有外,應該還有一種「氣質」一種「特色」一種「人格」,
那會吸引別人,朋友,來找你。

你和你的朋友,都有一種「更高檔次」的相互吸引,
所以你會想去找遠朋友,遠朋友也想找你。

那是只有人與人交往,一種更高出於單純物質厲害關係的人與人的關係,才有的吸引力。

所以,樂。

不要小看這句 。

你有: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
難,尤其是愈長大愈難。

人的生命檔次成長,真是難。


《論語.學而》#1 (01)

《論語.學而#1》(01)
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***
這句大家太熟了。
我們怎麼去重新看這句子?

經典中的第一章是什麼,並不是偶然的,往往是一經典義理特色的最重要指標。

孔子一出場,談了三個層面:讀書、社交、自我。也可以說,文化、政治和德行。

人生,把這三面拿掉,還有什麼呢?大概沒有了。
論語一出場就把人生的三個最重要面向指出來了。

那個,
你怎麼去思考這三個面向呢?在這三個面向中,你要怎麼去「塑造」自己呢?
你如何去對這三面向做出你的價值判斷呢?

論語,用王淮老師的說法,是人生成長的「百科全書」。
這本書,孔夫子用他的人生看法,為我們談出他的視野。

你一定要相信呢?不一定。
孔子重來沒有強迫任何人要相信!

但他講的,你可以思考看看。
重點是,你看得懂嗎?
那又何必很早就下出你自己喜好的厭惡呢?

孔子談的,往往是一種屬於人的某種「結構特色」。也就是說,那種結構,可以在所有人的身上發現。

理解了那種孔子指出來的結構,你就可以靠著那結構的理解,更好的去改變自己。

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
這就是,人會有的,跟學習有關的人之結構。

讀書,如果要有「悅」的懂況發生,那必定是在一種特定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:學而時習之。

不悅,你不會讀書的,那很基本的人性,沒人要去做讓人「不悅」的事。

讀書,如果有悅,你才會讀的下去。

但,你只有「讀了一遍」,累積了背景知識,之後再去「回讀」之時,
背景知識和你產生了某種交互感應,於是你有感覺了那 種交互感應,
悅才能出來。

換言之,讀一種全新的,你完全沒有「背景知識」的東東,是不可能會有悅之產生。
第一次讀,總要咬牙讀下去的。

先讀了什麼,有了背景知識,然後你再去讀到什麼跟你的背景知識相關的,即「習」,
朱注:鳥數飛。
只有那種狀況,悅才會出來。
所以,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」,而不是「學而悅之」。

那和你個人意志無關,那是人的結構。

先有背景知識,你讀書才能悅。

為什麼你討厭讀書,你因為你沒有背景知識,你讀著不會有悅,所以你更不想讀。

人生的循環就出來了。

你是那一種循環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