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16

《論語.學而》#16
子曰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」

***
這是一則對人在生活中,人之某種應有之態度的描述。

直觀的看下來,算是給人的一種「格言」,一種人生的經驗談。

其實,這一種態度真的很重要!但我們很難做到就是了。

就是因為很難做到,所以孔夫子提出來。

為什麼很難做到,因為人的基本性情結構,恰恰是相反的。

我們一天到晚擔心別人看不到我們的優點,每天都努力想讓別人「看見我」,
但我們不太喜歡去看到別人,看到別人的優點,或是從別人身上看到什麼值得讚賞之處。

孔子這句,是對我們基本人性中某種可再調整而向上的人性之可能性,提出他的戒訓。

論語正義:
正義曰:此章言人當責己而不責人。凡人之情,多輕易於知人,而患人不知己,故孔子抑之云:「我則不耳。不患人之不己知,但患己不能知人也。」

但是,我想再多想一下的是:
人為什麼容易去「不知人」呢?

是因為人性中的某種妒忌之情緒嗎?
這不能說沒有。

然而,一旦你有這種情緒起來,那是可感之的,如果你願意更擴大你的心量,是可以走過去的。

但是,一種情況是,我們並沒有那種見識和智慧,去看到一個人的優點。如此,當然就無法知人。而且,你還會覺得自己「對的很」。

一般而言,人只能用自己既有的程度和視野,去想像別人和價值別人。
你是什麼水準,就只能看到別人有那種水準。

患不知人也,從這個角度而言,是強調人的「智」,是更難的。
因為,智,一般而言,往往不是憑空而來,是要從讀書思考過程才能積累。

不患人之不己知,這是屬於德性的要求,德性之實踐,操存捨亡,這是當下的心量和氣度。

相對的,「患不知人也」,完全是需要知識和學識的輔助,才能有足夠能力去「超出個人的習氣」之外去判斷一個人。

宋儒說,讀書可以變化「氣質」。也正有此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