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學而》#11

《論語.學而》#11
子曰:「父在,觀其志;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
***
來,又是一句容易有爭議的話。

最可疑的句子: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」。
這好像是一種封建到不行的態度。難道如果不好的制度就不能改嗎?

於是有各種解釋,其中我認為好的:
《四書章句》
尹氏曰:「如其道,雖終身無改可也。如其非道,何待三年。然則三年無改者,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。」

早在很早時,很多人就看不下去了,就說了如果不好的事馬上改,何必三年。

這句話所指的「道」,不是指很明顯的壞事,而是指某種可改可不改的事。
可改可不改的事,要不要改呢?
孔子說,就不要改吧。
為什麼?
「有所不忍故也」。

不忍,是不忍心。這對儒家很重要。因為,不忍心是一個人之所以有人性的重大象徵。

如果事情的對錯、利害很明顯,那要不要改,很清楚。

但如果是可改可不改?那麼,不去改,代表所有屬於人性感受上的情感的發生,這種人性的情感,如果純粹的發出,就是良知。

修行,就是從這去考量這種屬於可改可不改狀況下對人性感受的「感覺」下,開始的。

所以,人性才會豐滿,才會溫暖。人,才會有人味。

一個人,父親在時,無法有權力,所以觀察其「志向」;
當父親不在時,有權力了,那麼你的「行為」就是馬上要被檢驗的。

如果你的行為和志向,無法對得起來。這個人是有問題的。

一個志向和行為是不一致的人,是有問題的人,一個人性心格大概也有問題的人,是一種不會有「不忍之心」的人。
一定不會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」。

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」,是觀察一位人是不是有不忍之心的心的方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