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2)

《論語.學而》#8 (02)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
***
今天要花一點時間來談,一句有爭議的句子:無友不如己者。

對於喜歡認為讀古典是浪費時間的人,這句是很經典被拿出來當範例的句子。

因為,從基本邏輯來說,這句子是「講不通」的。
如果這句 是要去被實踐的,那麼,你不友不如己者,於是那些比你更高檔的人,當然也是有理由可以不去「友你」。

於是,你根本交不到比你好的朋友。

這是一般我們可以看出來的這句子的「有問題」。我想,對古典想親近的人,都可以看出這句子的問題,當然我年輕也罵的半死。

那孔子為什麼如此講,論語為麼輯下來。

如果人難免有語病,人難免有一些說不通之語被講出,至少輯論語的人,大可以不要輯啊。
論語本來就被輯出來的啊。

古人有那麼笨嗎?

年輕時的我,不知為什麼「自己對自己」問了這一句 「古人有那麼笨嗎?」,於是,古典對我打開了大門。

來,
當我們對「無友不如己者」來推論說:
你不友不如己者,於是那些比你更高檔的人,當然也是有理由可以不去「友你」,因此,交朋 友就不存在。

這是完全對的推理。
但這是形式邏輯的推理,亦即把這句話當作如同1+1=2那樣般的抽象推理。

這種形式抽象的推理,是我們所熟悉的理解方式,也往往是我們「只會」的理解方式,但這是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後的影響。

但,論語,是對話體。論語,往往要從問句的上下情況下,來思考講所要表達的意思,而不是把一個句子割斷出來,然後用形式邏輯之推理來斷定。

如果,論語的表現形式是如下:
子曰:「無友不如己者」。
那麼我們的上述之推理說孔子亂講,是對的。因為,孔子自己也是把這句子獨立抽象出來講的。

但論語的形式如下: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
亦即,「無友不如己者」是在特定言談情境下而發,並不是單獨被割斷抽象出來,是有其他句子的限定的。

來,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*無友不如己者*,過則勿憚改。」
這是孔子在講,人要如何去學習,有什麼學習的方法,是更好的?

既是談方法,就有實踐方法的主體,那麼這些句子就是針對「主體」而來的限定表述,並不是抽象的邏輯推理句。

換句話說,人有什麼「習氣」,會妨礙到學習的更好可能,所以孔子提出來。這是針對人的行為習慣而發的言述。

來,所以人一般的交朋友習慣是什麼?
是往往去交「比你好的」,還是去交「和你一樣或比你差一點的」呢?

來問問自己。!?

物以類聚,不是嗎?

來,孔子說,人要有勇氣去交「比你更好的朋 友」。這要勇氣的,不是嗎?

不然,來,你敢去台大旁聽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