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堯曰》#01/2022.11

 《論語.堯曰》01/2022.10
堯曰:「咨!爾舜!天之曆數在爾躬。允執其中。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」舜亦以命禹。曰:「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簡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周有大賚,善人是富。「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」謹權量,審法度,修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喪、祭。寬則得眾,信則民任焉,敏則有功,公則說。

白話譯:
堯說:「好啊!你,舜。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,讓你繼承帝位。如果天下都很窮困,你的帝位也就完了。」舜也這樣告誡過禹。商湯說:「上帝啊,--我--謹用黑牛來祭祀您,向您禱告: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。一切善惡,我都不敢隱瞞,您無所不知,自然心中有數。如果我有罪,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;如果百姓有罪,罪都應歸結到我身上。」周朝恩賜天下,使好人都富了。武王說:「我雖有至親,都不如有仁人。百姓有錯,在我一人。」孔子說:「謹慎地審查計量,週密地制定法度,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,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,復興滅絕的國家,承繼斷絕的世族,提拔埋沒的人才,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。」長官者應該重視:人民、糧食、喪葬、祭祀。寬大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,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。勤敏就能取得功績,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。」

這句很長。

但,看來是後人為論語所寫的「結語」。

《章句》:
楊氏曰:「論語之書,皆聖人微言,而其徒傳守之,以明斯道者也。

我個人一種直覺的想法是「漢代儒者」對美好政治可能性的想像。

個人啦,沒有去考證。

因為感覺起來,這是「大帝國」才需要的一種政治格局。

看起來像是「儒家與帝國政治」之間美好政治的可能性之想像與理想。

這是儒家的許多重要觀念的大政治格局之另一種體現,也沒錯。

一、「天」。

天是一種形而上的超越性影響力。

儒家談「仁」,談「良心」,也是一種超越性的力道,超出於個人的「喜好的」。

早期需家也有談「天」,但往往更與「個體性」連在一起談。

這裡的天,更氣派。

二、一種德性的政治格局。

「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

個人的德性是政治的基礎。而不是「聰明才智」。

「四方之政行焉。」

政治應是「人之德性」的更具最大可能的具體象徵和落實。

三、善人、仁人。

善人是「富」。

雖有周親,不如「仁人」。

倫理學上的人的「意義」更被重視了。

是人的道德實踐才是最重要的視角。而不是「外在的事功」。

倫理性的價值,被進一步提升。

天下之民歸「心」焉。

四、德性與現實的交融。

「公則說」。

也就是康德所談的福德一致。

既是「公」,又是「悅」。是個人也是社會。是德性亦是政治。

德性的實踐就能成就社會性的富足。

這是儒家。

人,是與他人交織的。德性與富足是相應。

這有可能嗎?不知。

但這是理想所在。

有理想,才有實踐的方向。

對我而言,這真的是「很美」的社會樣態。

《论语.尧曰》01/2022.10
尧曰:「咨!尔舜!天之曆数在尔躬。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」舜亦以命禹。曰:「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「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」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
白话译:
尧说:「好啊!你,舜。天命降临到你的身上,让你继承帝位。如果天下都很穷困,你的帝位也就完了。」舜也这样告诫过禹。商汤说:「上帝啊,--我--谨用黑牛来祭祀您,向您祷告:有罪的人我绝不敢赦免。一切善恶,我都不敢隐瞒,您无所不知,自然心中有数。如果我有罪,请不要牵连天下百姓;如果百姓有罪,罪都应归结到我身上。」周朝恩赐天下,使好人都富了。武王说:「我虽有至亲,都不如有仁人。百姓有错,在我一人。」孔子说:「谨慎地审查计量,週密地制定法度,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,让国家的法令畅通无阻,復兴灭绝的国家,承继断绝的世族,提拔埋没的人才,天下民心都会真心归服。」长官者应该重视:人民、粮食、丧葬、祭祀。宽大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,诚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。勤敏就能取得功绩,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。」

这句很长。

但,看来是后人为论语所写的「结语」。

《章句》:
杨氏曰:「论语之书,皆圣人微言,而其徒传守之,以明斯道者也。

我个人一种直觉的想法是「汉代儒者」对美好政治可能性的想像。

个人啦,没有去考证。

因为感觉起来,这是「大帝国」才需要的一种政治格局。

看起来像是「儒家与帝国政治」之间美好政治的可能性之想像与理想。

这是儒家的许多重要观念的大政治格局之另一种体现,也没错。

一、「天」。

天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性影响力。

儒家谈「仁」,谈「良心」,也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道,超出于个人的「喜好的」。

早期需家也有谈「天」,但往往更与「个体性」连在一起谈。

这裡的天,更气派。

二、一种德性的政治格局。

「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

个人的德性是政治的基础。而不是「聪明才智」。

「四方之政行焉。」

政治应是「人之德性」的更具最大可能的具体象徵和落实。

三、善人、仁人。

善人是「富」。

虽有周亲,不如「仁人」。

伦理学上的人的「意义」更被重视了。

是人的道德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视角。而不是「外在的事功」。

伦理性的价值,被进一步提升。

天下之民归「心」焉。

四、德性与现实的交融。

「公则说」。

也就是康德所谈的福德一致。

既是「公」,又是「悦」。是个人也是社会。是德性亦是政治。

德性的实践就能成就社会性的富足。

这是儒家。

人,是与他人交织的。德性与富足是相应。

这有可能吗?不知。

但这是理想所在。

有理想,才有实践的方向。

对我而言,这真的是「很美」的社会样态。

《論語.子張》#25/2022.11

 《論語.子張》25/2022.10
陳子禽謂子貢曰:「子為恭也,仲尼豈賢於子乎?」子貢曰:「君子一言以為知,一言以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夫子之不可及也,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謂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綏之斯來,動之斯和。其生也榮,其死也哀,如之何其可及也。」

白話譯:
陳子禽對謂子貢說:「你是謙虛吧,孔子哪裏比你強?」子貢說:「君子說一句話就可以看出是否明智,所以說話要謹慎。孔子的高不可及,如同天不能搭階梯爬上去一樣。他如果有機會治理國家,就能做到傳說的那樣,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擁護,萬衆一心,共享太平。他生也光榮,死也可哀,怎麽談得上趕上他呢?」

這文和前一文一樣,都是子貢對孔子的「看法」。

論語,是對話體。是人與人之間對話的紀錄。

子貢是在「有人談論孔子時」,他在對話中而有了這些發聲。

對話,並不是一種「定義式」的表述。

對話,也不是要形成一種「大家都認同的標準模式」。

而是要尋求,對話雙方的一種「超越性的相互認同」。

什麼是超越性的認同,就是指,兩個意見不同的人,在對話中,
最後,
有了一種二位之前都沒有想到的一種結論,冒了出來。

換言之,對話是這樣的一種「思考模式」,是辨證的,
重點,
不在於在既有的答案內挑出對或錯。

而是,對話可以使對話者「超出既有的想法」,
於是有一種「全新去解決矛盾之可能性的」答案,
在對話中,
浮了出來。

子貢,並沒有要去和陳子禽爭出什麼言論內容中的對、錯。

子貢,用一種對話式的表達方式,希望能幫陳先生可以「打開了更大的視野」,
於是,
他就可以有不同的眼光來看孔子。

對話的表達模式,並不是一次就會獲得雙方都可以認同的表述。

往往要一再的反復交涉,最後,才能使得雙方都彼此都「提升了想法」。

我想,在當時,子貢的這樣講法,陳先生一定不同意,於是對話就會再繼續。

但,子貢這句,已為對話雙方都提出了要去試圖超越彼此的對話論述方向。

怎麼去看待一個人的「德性」。

德性不是什麼固定的東東,像是蘋果,可以讓你「找到」。

「夫子之不可及也,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。」

德性,是一種超越性的指引力。聖人,是我們試著向上超越自我的參考樣式。

《章句》:
人雖見其變化,而莫窺其所以變化也。蓋不離於聖,而有不可知者存焉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5/2022.10
陈子禽谓子贡曰:「子为恭也,仲尼岂贤于子乎?」子贡曰:「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夫子之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谓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绥之斯来,动之斯和。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,如之何其可及也。」

白话译:
陈子禽对谓子贡说:「你是谦虚吧,孔子哪里比你强?」子贡说:「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是否明智,所以说话要谨慎。孔子的高不可及,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。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,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,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,万衆一心,共享太平。他生也光荣,死也可哀,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?」

这文和前一文一样,都是子贡对孔子的「看法」。

论语,是对话体。是人与人之间对话的纪录。

子贡是在「有人谈论孔子时」,他在对话中而有了这些发声。

对话,并不是一种「定义式」的表述。

对话,也不是要形成一种「大家都认同的标准模式」。

而是要寻求,对话双方的一种「超越性的相互认同」。

什麽是超越性的认同,就是指,两个意见不同的人,在对话中,
最后,
有了一种二位之前都没有想到的一种结论,冒了出来。

换言之,对话是这样的一种「思考模式」,是辨证的,
重点,
不在于在既有的答案内挑出对或错。

而是,对话可以使对话者「超出既有的想法」,
于是有一种「全新去解决矛盾之可能性的」答案,
在对话中,
浮了出来。

子贡,并没有要去和陈子禽争出什麽言论内容中的对、错。

子贡,用一种对话式的表达方式,希望能帮陈先生可以「打开了更大的视野」,
于是,
他就可以有不同的眼光来看孔子。

对话的表达模式,并不是一次就会获得双方都可以认同的表述。

往往要一再的反復交涉,最后,才能使得双方都彼此都「提升了想法」。

我想,在当时,子贡的这样讲法,陈先生一定不同意,于是对话就会再继续。

但,子贡这句,已为对话双方都提出了要去试图超越彼此的对话论述方向。

怎麽去看待一个人的「德性」。

德性不是什麽固定的东东,像是苹果,可以让你「找到」。

「夫子之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。」

德性,是一种超越性的指引力。圣人,是我们试着向上超越自我的参考样式。

《章句》:
人虽见其变化,而莫窥其所以变化也。盖不离于圣,而有不可知者存焉。

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24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4/2022.10
叔孫武叔毀仲尼。子貢曰:「無以為也,仲尼不可毀也。他人之賢者,丘陵也,猶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無得而踰焉。人雖欲自絕,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誹謗孔子。子貢說:「不好吧,孔子是誹謗不了的,其他人的賢良,象丘陵一樣,還可以超越;孔子卻象日月,別人沒法超過。雖然有人要去看不到日月,但對日月又有什麽影響?衹能表明他看不到而已。」

有人講孔子壞話,子貢出來捍衛。

我比較好奇,他會如何來回應。回應,代表一種見識和視野。

古人也有相同的好奇嗎?《章句》:
自絕,謂以謗毀自絕於孔子。多,與祗同,適也。不知量,謂不自知其分量。

「自絕」。

這句可嚴重了。

對儒學而言,人與「德性之成熟」的關係是,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一念反轉,當下之心,就可以了。

什麼狀況下,會是「自絕」呢?

毀「孔子」一個人,有這麼嚴重嗎?

重點不在於是毀了誰,而是這一現象代表了某種人的自我的「不知量」。

不知量,就是沒有「再往上更好一點的對自己的要求」。

聖人,是一種「樣式」,一種人格成熟的存在樣式。

聖人也是「人」,七情六欲都有,但他更有著「人格成熟的樣式」。

透過這種「樣式」,我們可以和自己對比,去思考,去想像,甚至去質疑。

但這前題是,我們想改變自己,變成更好的自己。也就是說,目前的我,還可以更好。

「不知量」,人為什麼會「不知量」。因為,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可以再變化的更好的了。

如果覺得自己是「完美的了」,聖人的存在樣式,是沒有意義的。

當聖人因人的「不知量」而沒有意義時,人去看「聖人」,一定只能看到「不好的」。

看不到聖人的好,聖人的樣式,「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!」

但,人真的很容易,「看不到」。因為人的理解是「對象性的理解」。

對象性的理解是對「認識物採取一種封閉式」的識知樣態。一種「物」的理解樣態。

物,是不會變的。所以有「物理」。

人是可以自我質性變化的。這才是重點。

自我變化如何可能,知道人是「可以質變的」,就行了。

人是可以質變的,所以,人就會對「聖人樣式」產生有意義性的理解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4/2022.10
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「无以为也,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踰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踰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诽谤孔子。子贡说:「不好吧,孔子是诽谤不了的,其他人的贤良,象丘陵一样,还可以超越;孔子却象日月,别人没法超过。虽然有人要去看不到日月,但对日月又有什么影响?衹能表明他看不到而已。」

有人讲孔子坏话,子贡出来捍卫。

我比较好奇,他会如何来回应。回应,代表一种见识和视野。

古人也有相同的好奇吗?《章句》:
自绝,谓以谤毁自绝于孔子。多,与祗同,适也。不知量,谓不自知其分量。

「自绝」。

这句可严重了。

对儒学而言,人与「德性之成熟」的关係是,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一念反转,当下之心,就可以了。

什麽状况下,会是「自绝」呢?

毁「孔子」一个人,有这麽严重吗?

重点不在于是毁了谁,而是这一现象代表了某种人的自我的「不知量」。

不知量,就是没有「再往上更好一点的对自己的要求」。

圣人,是一种「样式」,一种人格成熟的存在样式。

圣人也是「人」,七情六欲都有,但他更有着「人格成熟的样式」。

透过这种「样式」,我们可以和自己对比,去思考,去想像,甚至去质疑。

但这前题是,我们想改变自己,变成更好的自己。也就是说,目前的我,还可以更好。

「不知量」,人为什麽会「不知量」。因为,自己觉得没有什麽可以再变化的更好的了。

如果觉得自己是「完美的了」,圣人的存在样式,是没有意义的。

当圣人因人的「不知量」而没有意义时,人去看「圣人」,一定只能看到「不好的」。

看不到圣人的好,圣人的样式,「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!」

但,人真的很容易,「看不到」。因为人的理解是「对象性的理解」。

对象性的理解是对「认识物採取一种封闭式」的识知样态。一种「物」的理解样态。

物,是不会变的。所以有「物理」。

人是可以自我质性变化的。这才是重点。

自我变化如何可能,知道人是「可以质变的」,就行了。

人是可以质变的,所以,人就会对「圣人样式」产生有意义性的理解。

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23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3/2022.10
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,曰:「子貢賢於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貢。子貢曰:「譬之宮牆,賜之牆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話譯:
叔孫武叔在朝庭上對大夫們說:「子貢賢於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,子貢說:「拿圍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齊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裏富麗堂皇;孔子的牆幾丈高,如果不從大門進去,就看不見雄偉壯觀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進得去門的人太少了,叔孫先生這麽說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這句裡,有很多成語,從此出。

如果有人誇你,說你比某某人好,你會如何說?

子貢的回答,真的很不一樣。

你可以「自己想像一下」,如果有人拿你和某某人比,你會如何回答?

啊,你過譽了。

啊,你太誇張了啦。我沒那麼好啦。

反正,就不是你去「說出別人的好」。

這裡,沒有客套的什麼要謙虛。而是,你有「本事看出別人的好嗎?」

對,你有本事看出別人的好嗎?

如果你有,生命的展現自然就是一種別人眼中的謙虛。

但,如何能看出別人的好。

要有德性和智慧。

二者,本來就是人格成長中的不可分的組成部分。

有德性,才能為別人的「本事」高興,一高興,自然就想會去講出好在那裡。

看得出別人的好,「真的看出了」,你也就自然會高興。

高興你看出來了,這不容易。也高興,別人「有那個」可以讓你看出來。

自己也是老師。

有這樣的學生,比自己是什麼老師,更讓人心滿意足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3/2022.10
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,曰:「子贡贤于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贡。子贡曰:「譬之宫牆,赐之牆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白话译:
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:「子贡贤于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,子贡说:「拿围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齐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;孔子的牆几丈高,如果不从大门进去,就看不见雄伟壮观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,叔孙先生这么说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这句裡,有很多成语,从此出。

如果有人夸你,说你比某某人好,你会如何说?

子贡的回答,真的很不一样。

你可以「自己想像一下」,如果有人拿你和某某人比,你会如何回答?

啊,你过誉了。

啊,你太夸张了啦。我没那麽好啦。

反正,就不是你去「说出别人的好」。

这裡,没有客套的什麽要谦虚。而是,你有「本事看出别人的好吗?」

对,你有本事看出别人的好吗?

如果你有,生命的展现自然就是一种别人眼中的谦虚。

但,如何能看出别人的好。

要有德性和智慧。

二者,本来就是人格成长中的不可分的组成部分。

有德性,才能为别人的「本事」高兴,一高兴,自然就想会去讲出好在那裡。

看得出别人的好,「真的看出了」,你也就自然会高兴。

高兴你看出来了,这不容易。也高兴,别人「有那个」可以让你看出来。

自己也是老师。

有这样的学生,比自己是什麽老师,更让人心满意足。

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22/2022.10

《論語.子張》22/2022.10
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:「仲尼焉學?」子貢曰:「文武之道,未墜於地,在人。賢者識其大者,不賢者識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」

白話譯:
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:「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裏學來的?」子貢說:「文王武王之道,並沒失傳,還在人間。賢人能瞭解其中的道,不賢的人衹能瞭解表面。到處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處處都學,哪有固定的老師?」

古典文本,常談「學」。

這學,不是學「知識系統」,而是指「理解」「感悟」人的「會朝向意義性追求」的那種特色。

人是會追求「意義」的動物。

意義,是什麼,是一種價值傾向,這傾向會「驅策」著我們來決定「行為的模式」。

老太太跌倒了,你會如何反應?

去扶了起來。

呆著看,研究一下「跌倒角度」和「力學」之間的關係。

觀察「他人」對這事的反應。

或著想看著是不是跌的很好笑。

你會想採取那一種行為模式來反應「老太太跌倒」這一事件。

如果是去採取「扶了起來」,為什麼要這樣做?有什麼厲害關係可以談嗎?

沒有。

就只是「應該」。

哲學術語是說「應然」。古典的說法是「道」。

應然的背後的那種「感受」,我們用語言表達為「意義」。

生命的意義的那種價值感,是人的本有。儒學如是強調。

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去感受出那種價值的指導性力量,並依著去做。

這是聖人。是指,最大可能度的「依著價值感」去做的人。

要讓自己最大可能依著「應然」去做,就是「學」。

所以,這樣的一種對生命學問追求的模式,就是「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2/2022.10
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「仲尼焉学?」子贡曰:「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」

白话译:
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:「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?」子贡说:「文王武王之道,并没失传,还在人间。贤人能瞭解其中的道,不贤的人衹能瞭解表面。到处都有文武之道。孔子处处都学,哪有固定的老师?」

古典文本,常谈「学」。

这学,不是学「知识系统」,而是指「理解」「感悟」人的「会朝向意义性追求」的那种特色。

人是会追求「意义」的动物。

意义,是什麽,是一种价值倾向,这倾向会「驱策」着我们来决定「行为的模式」。

老太太跌倒了,你会如何反应?

去扶了起来。

呆着看,研究一下「跌倒角度」和「力学」之间的关係。

观察「他人」对这事的反应。

或着想看着是不是跌的很好笑。

你会想採取那一种行为模式来反应「老太太跌倒」这一事件。

如果是去採取「扶了起来」,为什麽要这样做?有什麽厉害关係可以谈吗?

没有。

就只是「应该」。

哲学术语是说「应然」。古典的说法是「道」。

应然的背后的那种「感受」,我们用语言表达为「意义」。

生命的意义的那种价值感,是人的本有。儒学如是强调。

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去感受出那种价值的指导性力量,并依着去做。

这是圣人。是指,最大可能度的「依着价值感」去做的人。

要让自己最大可能依着「应然」去做,就是「学」。

所以,这样的一种对生命学问追求的模式,就是「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」。

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21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21/2022.10
子貢曰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: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君子的缺點,象日蝕月蝕,人人都能看見;一旦改正,人人也都會看得見,只要一仰頭。」

這句,我個人很喜歡。

有二個字,我思索很久。

一、是「更」,二、是「仰」。

但這有一個前題,「君子」之過。

小人之過,人未必看得到。小人之所以是小人,是怕人家看到。

小人,不是壞人,只是「想保持現況的人」。

過,未必是違反亂紀之事。可能只是和「他人」不和相合之事,罷了。

君子是追求德性的成熟之人,德性的成熟就是一種「和以前不同」的現象。

既是和以前不同,而且這不同是「必要的」,本來,本質上,君子之過,就一定會如同「日月之食焉」。

一定要的。

所以,前題是:「更」,如何可能?

這很痛。沒有那麼容易。

《注疏》:
如日月明生之後,則萬物亦皆仰其明。

仰其明,到底是「明什麼」呢?

如果你「更」了,真的「更」了,你給他人做了一種榜樣,
一種,
人是具有可以超越自己的「害怕」和「痛」,而走向更好變化的一種可能性。

人人都知有「可能性」,但你實踐出來了。

你幫別人「看到了」自己本有的實踐之能力。

沒有榜樣,人真的很難去真正的挑戰自己。

這是古人、聖人,對我們最重要的禮物:他們用生命來展現你生命中具有的可能性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21/2022.10
子贡曰:「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君子的缺点,象日蚀月蚀,人人都能看见;一旦改正,人人也都会看得见,只要一仰头。」

这句,我个人很喜欢。

有二个字,我思索很久。

一、是「更」,二、是「仰」。

但这有一个前题,「君子」之过。

小人之过,人未必看得到。小人之所以是小人,是怕人家看到。

小人,不是坏人,只是「想保持现况的人」。

过,未必是违反乱纪之事。可能只是和「他人」不和相合之事,罢了。

君子是追求德性的成熟之人,德性的成熟就是一种「和以前不同」的现象。

既是和以前不同,而且这不同是「必要的」,本来,本质上,君子之过,就一定会如同「日月之食焉」。

一定要的。

所以,前题是:「更」,如何可能?

这很痛。没有那麽容易。

《注疏》:
如日月明生之后,则万物亦皆仰其明。

仰其明,到底是「明什麽」呢?

如果你「更」了,真的「更」了,你给他人做了一种榜样,
一种,
人是具有可以超越自己的「害怕」和「痛」,而走向更好变化的一种可能性。

人人都知有「可能性」,但你实践出来了。

你帮别人「看到了」自己本有的实践之能力。

没有榜样,人真的很难去真正的挑战自己。

这是古人、圣人,对我们最重要的礼物:他们用生命来展现你生命中具有的可能性。

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20/2022.10

《論語.子張》20/2022.10
子貢曰:「紂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惡居下流,天下之惡皆歸焉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紂王,並不象傳說的那麽壞。所以君子要注意自己身上有污點,一旦有污點,人們就容易把所有的壞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這的確是對人生現象的觀察結語。

從我現在的年紀,再倒回頭看,這世界的現象也往往是如此。

但,論語只是人生現象的一種經驗性的結語嗎?

正如同黑格爾所談那樣?

在《哲學史講演錄》中,他認為《論語》沒有「思辨哲學」,《論語》中只有一些「常識道德」。

不過,從我現在的角度來看,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,黑格爾的哲學只有「思辯」,沒有「道德」。

從儒家的角度而言,「道德感」必須湧自「純粹的個體」,而不是來自「外在的架構」。

從外在來的「規範性架構」,不管是什麼名詞,例如「絕對理性」,都不是「道德」。

古人的看法如何呢?

《疏》:
此章戒人為惡也。

「戒」。

什麼是戒?

自己對自己的要求,才是戒。

古典文本,有許多觀於「戒」的言論,正是在於看重了道德力量來自發於個體性的這種特色。

力量只要來自外在,就是「守」,談不上「戒」。

戒,這種「自己來要求」自己的運動模式,有什麼重要呢?有什麼特色呢?

只有「戒」,這種自己要求自己的這種「自我的運動模式」,生命才會有一種「跳躍性」的成長變化。

什麼是「跳躍性」的變化,例如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這就是。生命可以有一種「對反方向」的質變。

可以從「不愛讀書、漫罵讀書」,轉變成為「苦讀的博士生」。

我們自己可以有的一種感覺是:自己知道自己昨天做不對了。而且,如果你有實踐力的人,你會去「自己改變自己」。

這是道德力的超越性力量。這也是古典文本所最看重的「人的特色」。

儒學會用「省」這字眼。《孟子》:「君子必自反也」。

省,反省,是「自己告訴自己」。這是一種「自發於自己」的向上超越性的力量。

只有「人」才有,才有這種質變的模式。

物,不會有。

銅,不會自己變成黃金。

馬克思談「物化」,在於人在資本主義中,容易變成「生產工具」。

工具,那,人就失去了「自我超越的特色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20/2022.10
子贡曰:「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纣王,并不象传说的那么坏。所以君子要注意自己身上有污点,一旦有污点,人们就容易把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他身上。」

这的确是对人生现象的观察结语。

从我现在的年纪,再倒回头看,这世界的现象也往往是如此。

但,论语只是人生现象的一种经验性的结语吗?

正如同黑格尔所谈那样?

在《哲学史讲演录》中,他认为《论语》没有「思辨哲学」,《论语》中只有一些「常识道德」。

不过,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,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,黑格尔的哲学只有「思辩」,没有「道德」。

从儒家的角度而言,「道德感」必须涌自「纯粹的个体」,而不是来自「外在的架构」。

从外在来的「规范性架构」,不管是什么名词,例如「绝对理性」,都不是「道德」。

古人的看法如何呢?

《疏》:
此章戒人为恶也。

「戒」。

什么是戒?

自己对自己的要求,才是戒。

古典文本,有许多观于「戒」的言论,正是在于看重了道德力量来自发于个体性的这种特色。

力量只要来自外在,就是「守」,谈不上「戒」。

戒,这种「自己来要求」自己的运动模式,有什么重要呢?有什么特色呢?

只有「戒」,这种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「自我的运动模式」,生命才会有一种「跳跃性」的成长变化。

什么是「跳跃性」的变化,例如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这就是。生命可以有一种「对反方向」的质变。

可以从「不爱读书、漫骂读书」,转变成为「苦读的博士生」。

我们自己可以有的一种感觉是:自己知道自己昨天做不对了。而且,如果你有实践力的人,你会去「自己改变自己」。

这是道德力的超越性力量。这也是古典文本所最看重的「人的特色」。

儒学会用「省」这字眼。《孟子》:「君子必自反也」。

省,反省,是「自己告诉自己」。这是一种「自发于自己」的向上超越性的力量。

只有「人」才有,才有这种质变的模式。

物,不会有。

铜,不会自己变成黄金。

马克思谈「物化」,在于人在资本主义中,容易变成「生产工具」。

工具,那,人就失去了「自我超越的特色」。

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9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9/2022.10
孟氏使陽膚為士師,問於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則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話譯:
孟氏令陽膚當法官,陽膚向曾子請教。曾子說:「長官沒做好,民心會散盡。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憐憫他們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這句,很抽象。

有時,也可以說是非常八股。

但,卻是很濃縮意義的句子。

「民散」,是指百姓處於一種「無法充分有德性彰顯的生活」。

為什麼?

儒家不是去「怪百姓」,不是說這是百姓自己的事。

而是指向「上失其道」。

這是很傳統的文化概念,個人與社會群體是一種共構的相互影響組成。

這很有黑格爾式的講法:精神自由是個性與共性,個人與社會的統一

這和現代發展出來的西方「原子化獨立」個體,是不一樣的。

原子化獨立個體是現代的主體觀,這是和「資本主義發展」並進的。

只有原子化的個體觀,人才能被納入「生產與消費過程」可以被計算的計量單位。

阿多諾,講的。

資本主義愈強大的地方,個體化原子式的個體觀,愈強。

於是,「人」可以儘全力去消費,因為「這是自己的事,和他人無關」。

傳統文化中對「人」的觀念是「相濡以沫」的,
正是因為人與「他人」是共構的,所以,如果「他人處的不好」,這一定會和「我」有影響性的。

不只是他人影響我,我也影響了他人。

所以才能說「哀矜而勿喜」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9/2022.10
孟氏使阳肤为士师,问于曾子。曾子曰: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」

白话译:
孟氏令阳肤当法官,阳肤向曾子请教。曾子说:「长官没做好,民心会散尽。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,就要怜悯他们,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。」

这句,很抽象。

有时,也可以说是非常八股。

但,却是很浓缩意义的句子。

「民散」,是指百姓处于一种「无法充分有德性彰显的生活」。

为什麽?

儒家不是去「怪百姓」,不是说这是百姓自己的事。

而是指向「上失其道」。

这是很传统的文化概念,个人与社会群体是一种共构的相互影响组成。

这很有黑格尔式的讲法:精神自由是个性与共性,个人与社会的统一

这和现代发展出来的西方「原子化独立」个体,是不一样的。

原子化独立个体是现代的主体观,这是和「资本主义发展」并进的。

只有原子化的个体观,人才能被纳入「生产与消费过程」可以被计算的计量单位。

阿多诺,讲的。

资本主义愈强大的地方,个体化原子式的个体观,愈强。

于是,「人」可以儘全力去消费,因为「这是自己的事,和他人无关」。

传统文化中对「人」的观念是「相濡以沫」的,
正是因为人与「他人」是共构的,所以,如果「他人处的不好」,这一定会和「我」有影响性的。

不只是他人影响我,我也影响了他人。

所以才能说「哀矜而勿喜」。


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孟莊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與父之政,是難能也。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我聽老師說過:孟莊子的孝順,其他方面別人都可以做到,衹有他不更換父親下屬和父親的規矩,是難以做到的。」

這是一則常被爭議的句子。

但往往爭議的部分,和這文本,是牛頭不對馬嘴。

被強調的地方是「難能也」。

難,是指,一般人很難去做的部分。

核心在於,為什麼這種事,是那麼難於被做到。

什麼事呢?

「不改父之臣,與父之政」,即是,尊重前人的施設。

尊重前人的施設,這有多難?

難。

你看看,大部分的人一旦有新的職位,都會想要「有新的氣象」。

有新的氣象不是壞事。

但這並不表示,以前的都是「壞的」。

你可以「所謂的更好」。

但前人不一定錯。你也不一定對。

但,人往往喜用「他人」的錯,來旁射證明自己的對。

能「看到前人的好」,真的不容易。

尤其你在外界打滾愈久後,可能就會愈有所感。

能看到前人的好,不旦是一種「智慧」,更重要的是,那是一種「德性」。

因為,「前人」,往往是那種不會再爬起來和你爭辯的人。

對「前人」有德性,往往對目前的人,也會有德性。

反之,亦然。


《論語.子張》18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孟庄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,与父之政,是难能也。」

这是一则常被争议的句子。

但往往争议的部分,和这文本,是牛头不对马嘴。

被强调的地方是「难能也」。

难,是指,一般人很难去做的部分。

核心在于,为什麽这种事,是那麽难于被做到。

什麽事呢?

「不改父之臣,与父之政」,即是,尊重前人的施设。

尊重前人的施设,这有多难?

难。

你看看,大部分的人一旦有新的职位,都会想要「有新的气象」。

有新的气象不是坏事。

但这并不表示,以前的都是「坏的」。

你可以「所谓的更好」。

但前人不一定错。你也不一定对。

但,人往往喜用「他人」的错,来旁射证明自己的对。

能「看到前人的好」,真的不容易。

尤其你在外界打滚愈久后,可能就会愈有所感。

能看到前人的好,不旦是一种「智慧」,更重要的是,那是一种「德性」。

因为,「前人」,往往是那种不会再爬起来和你争辩的人。

对「前人」有德性,往往对目前的人,也会有德性。

反之,亦然。


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17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7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平時,人會隱藏自己的感情;在親人喪禮,感情的表露很難遮擋。」

這裡又是談「喪禮」。

我更輕時讀論語,一直就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去談「喪禮」。

可以產生感情、情緒、感受的各種社會性聚集狀況,多的是,為什麼獨鍾「喪禮」。

上了大學,聽了王淮老師的講解,這一問題解了,對儒學的看法,就換了角度。

其實古人也有解釋了,只是當時看不懂。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親喪固所自盡也,於此不用其誠,惡乎用其誠。」

有三重點,在這裡是「一體的」三者共構:「自盡」、「誠」、「親喪」。

自盡:「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(章句)

「不能自己」。

生命有一種「超越性」,所以,「良心」是超越的,才能是具有一種指導性。

什麼是「超越性」,就是你無法控制「它」對你出現。「不能自己」。

真誠的喪禮,尤其是至親之人,人無法去控制某種哀傷之感的對你呈現。

但這種超越性的感受呈現卻是容易被「忽視」或「扭曲」的。

如何能不扭曲的呈現呢?

你一定有那種經驗,那種讓「有如真誠喪禮」的那種哀傷自然流露的狀況。

那種狀況被提取了出來而以名相來表達就是「誠」。就是不掩蓋、不扭曲,不假冒。古人說「不偽」。

喪禮,是「誠」有沒有真實「存有」的,一種很容易被實踐出來的,場合。

儒家,愛用喪禮來比喻「誠」呈現的那種狀況。

具有超越性的人,只要是在「誠」的狀態下,某種「有價值導向性」的情感,必然湧現。

這是「不能自己」的。

這正是「良心」呈現的存在結構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7/2022.10
曾子曰:「吾闻诸夫子: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亲丧乎!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平时,人会隐藏自己的感情;在亲人丧礼,感情的表露很难遮挡。」

这裡又是谈「丧礼」。

我更轻时读论语,一直就无法理解为什麽一定要去谈「丧礼」。

可以产生感情、情绪、感受的各种社会性聚集状况,多的是,为什麽独锺「丧礼」。

上了大学,听了王淮老师的讲解,这一问题解了,对儒学的看法,就换了角度。

其实古人也有解释了,只是当时看不懂。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亲丧固所自尽也,于此不用其诚,恶乎用其诚。」

有三重点,在这裡是「一体的」三者共构:「自尽」、「诚」、「亲丧」。

自尽:「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(章句)

「不能自己」。

生命有一种「超越性」,所以,「良心」是超越的,才能是具有一种指导性。

什麽是「超越性」,就是你无法控制「它」对你出现。「不能自己」。

真诚的丧礼,尤其是至亲之人,人无法去控制某种哀伤之感的对你呈现。

但这种超越性的感受呈现却是容易被「忽视」或「扭曲」的。

如何能不扭曲的呈现呢?

你一定有那种经验,那种让「有如真诚丧礼」的那种哀伤自然流露的状况。

那种状况被提取了出来而以名相来表达就是「诚」。就是不掩盖、不扭曲,不假冒。古人说「不伪」。

丧礼,是「诚」有没有真实「存有」的,一种很容易被实践出来的,场合。

儒家,爱用丧礼来比喻「诚」呈现的那种状况。

具有超越性的人,只要是在「诚」的状态下,某种「有价值导向性」的情感,必然涌现。

这是「不能自己」的。

这正是「良心」呈现的存在结构。



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16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6/2022.10
曾子曰:「堂堂乎張也,難與並為仁矣。」

白話譯:
曾子說:「子張外表堂堂亮麗,但卻難於說他有德性之彰顯。」

這句,和上一句接著看,就更清楚了。

子游曰:「吾友張也,為難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《論語》編輯者把這二句緊挨在一起,也不是沒道理。

這都是針對子張而發。

對子張進行某種論斷的判準在於,《章句》:
堂堂,容貌之盛。言其務外自高,不可輔而為仁,亦不能有以輔人之仁也。

「務外自高」。

這首先讓我連想到《莊子》: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。

來,就「德性」這種人的特色而言,德性的「呈現之運作方式」是有模式的,
就是莊子講的: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。

內與外是一種共構的關係,尤如你所常看到的太極圖。

這是連動關係下的整體。而不是二種可分離開來的「部分」。

仁的內在感受愈強大,對外在的注意必然是減少的。

倒過來也是,對外在的注意愈強大,你對內在「德性」的感受就愈薄。

反正沒有那種又有內在又極重視外在的這種「背反」現象。

如果說有,那就是都是「裝出來的」,這是古典愛談的「偽」。

偽不是「錯」,是一種扭曲。

這不是對與錯的關係,這是德性的熟與不熟的關係。

對與錯,與外在的社會性規範有關。但德性的熟、不熟與人的「被審美」有關,即氣質。

其實,德性的熟、不熟,不只是和「人的氣質」的審美有關,也必然會和你外在社會化的豐足度有關。

這是哲學思維中的「福、德共構」或「福德一致」的論題。

康德說,有德者必有福,所以人去實踐「德性」才能有意義。

但這二者一致的保障,康德最後的論證是由:
超越性的「靈魂不死、上帝存在、自由意志」作為保證德福一致的公設。

儒家也有類似的思路,所以愛談「天」。

《論語.子罕》:吾誰欺,欺天乎!


《论语.子张》16/2022.10
曾子曰:「堂堂乎张也,难与并为仁矣。」

白话译:
曾子说:「子张外表堂堂亮丽,但却难于说他有德性之彰显。」

这句,和上一句接着看,就更清楚了。

子游曰:「吾友张也,为难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《论语》编辑者把这二句紧挨在一起,也不是没道理。

这都是针对子张而发。

对子张进行某种论断的判准在于,《章句》:
堂堂,容貌之盛。言其务外自高,不可辅而为仁,亦不能有以辅人之仁也。

「务外自高」。

这首先让我连想到《庄子》: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。

来,就「德性」这种人的特色而言,德性的「呈现之运作方式」是有模式的,
就是庄子讲的: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。

内与外是一种共构的关係,尤如你所常看到的太极图。

这是连动关係下的整体。而不是二种可分离开来的「部分」。

仁的内在感受愈强大,对外在的注意必然是减少的。

倒过来也是,对外在的注意愈强大,你对内在「德性」的感受就愈薄。

反正没有那种又有内在又极重视外在的这种「背反」现象。

如果说有,那就是都是「装出来的」,这是古典爱谈的「伪」。

伪不是「错」,是一种扭曲。

这不是对与错的关係,这是德性的熟与不熟的关係。

对与错,与外在的社会性规范有关。但德性的熟、不熟与人的「被审美」有关,即气质。

其实,德性的熟、不熟,不只是和「人的气质」的审美有关,也必然会和你外在社会化的丰足度有关。

这是哲学思维中的「福、德共构」或「福德一致」的论题。

康德说,有德者必有福,所以人去实践「德性」才能有意义。

但这二者一致的保障,康德最后的论证是由:
超越性的「灵魂不死、上帝存在、自由意志」作为保证德福一致的公设。

儒家也有类似的思路,所以爱谈「天」。

《论语.子罕》:吾谁欺,欺天乎!



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5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5/2022.10
子游曰:「吾友張也,為難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我的朋友子張算很難得的了,可是在仁上,可以更好。」

朋友對朋友的一些意見。

這意見是什麼內容呢?你的朋友會看重你的什麼內容呢?

「然而未仁」。這是指去「實踐」的問題。

這也不是指「沒有去做」,而是指「沒有做對」,或是「還沒有做得很完美」。

做什麼呢?生命是否能把「仁」這樣的一種德性的可能性,有最好最美的呈現。

哈。

你有這種朋友嗎?

你會想要有這種朋友嗎?

你是這種朋友嗎?

你會關心這種事嗎?

往往「物以類聚」。

但,這樣的批評,其所依據的判準又是什麼呢?

《章句》:
子張行過高,而少誠實惻怛之意。

「誠實惻坦」。

有沒有「誠實惻坦」是別人可以「感受」出來的嗎?

可以。

你也可以感受出別人是否「誠實惻坦」。

你可以「親證的」。

不知你有沒有想過,各大修行的派別或宗教系統,都把「誠實惻坦」當作是一件大事在看待?

why?

因為,「德性」如如實實的冒出時,就只能是在這種狀下被你「意識到」。

德性一直都在,都在冒出,一如良心,只是你不想看到、不想聽到。或是用「其他理由」來與之對立。

人,一旦誠實惻坦,那麼,德性的活活潑潑,德生的生動,德性的自發性,德性之樂,一如「源泉滾滾」。

孟子:「源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後進,放乎四海;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爾」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5/2022.10
子游曰:「吾友张也,为难能也。然而未仁。」

白话译:
子游說:「我的朋友子張算很難得的了,可是在仁上,可以更好。」

朋友对朋友的一些意见。

这意见是什麽内容呢?你的朋友会看重你的什麽内容呢?

「然而未仁」。这是指去「实践」的问题。

这也不是指「没有去做」,而是指「没有做对」,或是「还没有做得很完美」。

做什麽呢?生命是否能把「仁」这样的一种德性的可能性,有最好最美的呈现。

哈。

你有这种朋友吗?

你会想要有这种朋友吗?

你是这种朋友吗?

你会关心这种事吗?

往往「物以类聚」。

但,这样的批评,其所依据的判准又是什麽呢?

《章句》:
子张行过高,而少诚实恻怛之意。

「诚实恻坦」。

有没有「诚实恻坦」是别人可以「感受」出来的吗?

可以。

你也可以感受出别人是否「诚实恻坦」。

你可以「亲证的」。

不知你有没有想过,各大修行的派别或宗教系统,都把「诚实恻坦」当作是一件大事在看待?

why?

因为,「德性」如如实实的冒出时,就只能是在这种状下被你「意识到」。

德性一直都在,都在冒出,一如良心,只是你不想看到、不想听到。或是用「其他理由」来与之对立。

人,一旦诚实恻坦,那麽,德性的活活泼泼,德生的生动,德性的自发性,德性之乐,一如「源泉滚滚」。

孟子:「源泉溷溷,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;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尔」。

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14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4/2022.10
子游曰:「喪致乎哀而止。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辦喪事,在於要能使相關者儘情地表達內心的悲哀。」


這是子游講的。

子游和子夏,在一般儒學研究中,是代表二種不同的、有差異的儒學理解面向。

子游,更重視「內在」一點。

喪,在儒門的被重視的樣態,不知你有沒有點覺得「好奇怪」。

人間世,可以與德性實踐扣起來的事,那麼多,為什麼儒門對「喪」這麼的重視?

這一種人世間的現象,到底和其他經驗比起來,有什麼更值得被凸顯出來的特色呢?

一、喪,是一定會有的。有普遍性。

德性如果要有某種象徵現象來談,必定是要有普遍性的。

你不能拿喜酸或喜甜,來當作德性的象徵,那是「偶然性的」。

二、喪與某種情感的湧出,如果在「自然的」狀況下,是人無法控制的。

德性的湧出,亦然,在「不偽」的情況下,某種德性感受湧出,亦是「自然而然的」。

所以具有普遍性與先驗性。

喪與「哀」,如果在一種正常的狀況下,是一種共構的「現象」與「湧出」的樣態。

尤其是「至親之人」,更是「你無法控制」。

子游,是重視這一面向的。

沒有「哀」的喪。喪禮,就失去了人文教化的那種可能性,那種去體悟德性湧出之親證的可能性。

孔子也說:「喪與其易也,寧戚。」


《论语.子张》14/2022.10
子游曰:「丧致乎哀而止。」

白话译:
子游说:「办丧事,在于要能使相关者儘情地表达内心的悲哀。」


这是子游讲的。

子游和子夏,在一般儒学研究中,是代表二种不同的、有差异的儒学理解面向。

子游,更重视「内在」一点。

丧,在儒门的被重视的样态,不知你有没有点觉得「好奇怪」。

人间世,可以与德性实践扣起来的事,那麽多,为什麽儒门对「丧」这麽的重视?

这一种人世间的现象,到底和其他经验比起来,有什麽更值得被凸显出来的特色呢?

一、丧,是一定会有的。有普遍性。

德性如果要有某种象徵现象来谈,必定是要有普遍性的。

你不能拿喜酸或喜甜,来当作德性的象徵,那是「偶然性的」。

二、丧与某种情感的涌出,如果在「自然的」状况下,是人无法控制的。

德性的涌出,亦然,在「不伪」的情况下,某种德性感受涌出,亦是「自然而然的」。

所以具有普遍性与先验性。

丧与「哀」,如果在一种正常的状况下,是一种共构的「现象」与「涌出」的样态。

尤其是「至亲之人」,更是「你无法控制」。

子游,是重视这一面向的。

没有「哀」的丧。丧礼,就失去了人文教化的那种可能性,那种去体悟德性涌出之亲证的可能性。

孔子也说:「丧与其易也,宁戚。」


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#13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3/2022.10
子夏曰:「仕而優則學,學而優則仕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工作做得好時仍應該經由學習來反思,學習學得好時就應該去工作以考驗自己所學。」

這句,超有名的。

儒學,的確是這樣的思路。

儒學,並不是現代概念中的「專業的哲學」。

並不是一套「純知識系統」。

古代很少如此。

「純知識系統」是後來歷史發展出來的,而且是在西方歷史中才發展出來。

純知識系統,是指「知識」是獨立的一種領域,可以不受到其他領域因素的影響。

這現代大家都理解的。

古代的「知識」是一種去輔助生命更有意義性展出的「手段」或「方法」。

透過知識、藉由知識,讓生命的呈現和展出,可以具有更大的意義性,德性。

生命,一定要有所呈現或展現,才能被感受出來的具有意義性。

「仕」是一種可以呈現出命樣態的展現模式。

仕,是一種有外在表現的可能性之機會。

透過「仕」,我們來展現生命的德性之可能樣態,但如何可以展現的更好呢?

德性是一種不斷向上更好、更美的過程。

知識或學,可以是一種輔助方法或手段來反思,讓我們展現的更好,更美,更有意義。

讀的多了,也要去找到可以展現生命樣態的機會,「仕」是一種可以展現的機會。

《章句》:
然仕而學,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;學而仕,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3/2022.10
子夏曰:「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工作做得好时仍应该经由学习来反思,学习学得好时就应该去工作以考验自己所学。」

这句,超有名的。

儒学,的确是这样的思路。

儒学,并不是现代概念中的「专业的哲学」。

并不是一套「纯知识系统」。

古代很少如此。

「纯知识系统」是后来历史发展出来的,而且是在西方历史中才发展出来。

纯知识系统,是指「知识」是独立的一种领域,可以不受到其他领域因素的影响。

这现代大家都理解的。

古代的「知识」是一种去辅助生命更有意义性展出的「手段」或「方法」。

透过知识、藉由知识,让生命的呈现和展出,可以具有更大的意义性,德性。

生命,一定要有所呈现或展现,才能被感受出来的具有意义性。

「仕」是一种可以呈现出命样态的展现模式。

仕,是一种有外在表现的可能性之机会。

透过「仕」,我们来展现生命的德性之可能样态,但如何可以展现的更好呢?

德性是一种不断向上更好、更美的过程。

知识或学,可以是一种辅助方法或手段来反思,让我们展现的更好,更美,更有意义。

读的多了,也要去找到可以展现生命样态的机会,「仕」是一种可以展现的机会。

《章句》:
然仕而学,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;学而仕,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。


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12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2/2022.10
子游曰:「子夏之門人小子,當洒掃、應對、進退,則可矣。抑末也,本之則無。如之何?」子夏聞之曰:「噫!言游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倦焉?譬諸草木,區以別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」

白話譯:
子游說:「子夏的學生,衹做灑水掃地、接待客人之類的小事。沒學到根本性的東西,這怎麽能行呢?」子夏聽到後,說:「哎,子游錯了!君子之道,先教什麽?後教什麽?這好比於草和木,都是有順序的,怎能隨意更動?能不變化地教育學生,衹有聖人能做到吧!」


所以,在古代的儒門中,就有路線爭議翱問題。

路線,是指「去實踐的方法」。

方法,是為了達到目的。

其實,從修行論而言,這真的很重要。

如果你天天扛著腳踏車在跑操場,然後你說你在練習騎腳踏車。這樣的方法,你能達到目的嗎?

但,方法上爭議,之解決,往往要有人「經驗過了」,才能給出答案。

所以,「前輩」這樣的人物,就實踐論而言,就重要了。

另一種解決的方法,是指出一套理論來說明「行為的模式」和「達到的目的」,兩者之間的可能性關係。

佛學就常有這樣的努力。

往往,不同佛學理論,背後就是演譯出一套「修行方式」。

例如,不同著重的經典及理論,就有禪、淨、律、密、經教等不同的行法。

「洒掃、應對、進退」,是實踐的方法,但這方法是不是能讓人體悟「德性之重要」呢?

《章句》:
「然此小學之末耳,推其本,如大學正心誠意之事,則無有。」

子游認為,這種實踐的方法,和「體悟德性之重要」,無關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傳以小者近者,而後教以大者遠者。非先傳以近小,而後不教以遠大也。」

後人認為,那方法是「有道理的」,可以論證出來的。

這樣的「方法論上的」爭議,其實指出了二種思路模形,頓悟與漸悟。

大概後來的象山與朱熹之諍,也有這種味道在。

我沒有答案。

我個人的經驗是,方法要漸,悟不悟在於「頓」。

「一通百通,不通一竅也不通。」這是當年王淮老師的說法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12/2022.10
子游曰:「子夏之门人小子,当洒扫、应对、进退,则可矣。抑末也,本之则无。如之何?」子夏闻之曰:「噫!言游过矣!君子之道,孰先传焉?孰后倦焉?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诬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」

白话译:
子游说:「子夏的学生,衹做洒水扫地、接待客人之类的小事。没学到根本性的东西,这怎么能行呢?」子夏听到后,说:「哎,子游错了!君子之道,先教什么?后教什么?这好比于草和木,都是有顺序的,怎能随意更动?能不变化地教育学生,衹有圣人能做到吧!」


所以,在古代的儒门中,就有路线争议翱问题。

路线,是指「去实践的方法」。

方法,是为了达到目的。

其实,从修行论而言,这真的很重要。

如果你天天扛着脚踏车在跑操场,然后你说你在练习骑脚踏车。这样的方法,你能达到目的吗?

但,方法上争议,之解决,往往要有人「经验过了」,才能给出答案。

所以,「前辈」这样的人物,就实践论而言,就重要了。

另一种解决的方法,是指出一套理论来说明「行为的模式」和「达到的目的」,两者之间的可能性关係。

佛学就常有这样的努力。

往往,不同佛学理论,背后就是演译出一套「修行方式」。

例如,不同着重的经典及理论,就有禅、淨、律、密、经教等不同的行法。

「洒扫、应对、进退」,是实践的方法,但这方法是不是能让人体悟「德性之重要」呢?

《章句》:
「然此小学之末耳,推其本,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,则无有。」

子游认为,这种实践的方法,和「体悟德性之重要」,无关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传以小者近者,而后教以大者远者。非先传以近小,而后不教以远大也。」

后人认为,那方法是「有道理的」,可以论证出来的。

这样的「方法论上的」争议,其实指出了二种思路模形,顿悟与渐悟。

大概后来的象山与朱熹之诤,也有这种味道在。

我没有答案。

我个人的经验是,方法要渐,悟不悟在于「顿」。

「一通百通,不通一窍也不通。」这是当年王淮老师的说法。



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11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1/2022.10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要明辨大是大非,但可以不拘小節。」


《章句》:
吳氏曰:「此章之言,不能無弊。學者詳之。」

古人對這句是有所保留的。

這是子夏說的。

我也是對這句覺得有點不妥。

對我而言,問題在於「德」是所指為何?

德能分大、小和嗎?

水能分大和小嗎?大水和小水,有意義嗎?

水「多」和水「少」,有意義,那是指「數量」。

就「性質」而言,水就是水,和大、小無關。

德是一種「行為模式」,但這種行為模式能讓他人有一種「意義性」的感受冒出。

意義,和「美」一樣,是一種感受的質性。精準的講,超越性的感受。

無法分大、小?

意義和美一但與「大小」能夠構成理解時,那時的意義和美一定在語言表達中轉成對「某事件」的指涉。

而這某事件,一定與某種社會性的利害關係,有關。

愉,絕對不可以。大德。

吐口水在地上,有時就會做了出來。小德。

這樣談「德性」是指涉到「事件」了。

談的是「事件」,而不是「德性」。

德,和意義,和審美,一樣。有就有,沒有就有。

這和引起「德、意義、美」的事件或物品,有什麼社會性的利害影響,無關。

老太太過馬路,跌了,你去扶了起來。這「美」,德性溫潤感油然而出。

至於「老太太」是誰,無關。

同時,不管任何人去實踐這「德性」,都會美。和誰去實踐,也無關。

我這種講法是康德思路的,也是新儒家思路的。



《论语.子张》11/2022.10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要明辨大是大非,但可以不拘小节。」


《章句》:
吴氏曰:「此章之言,不能无弊。学者详之。」

古人对这句是有所保留的。

这是子夏说的。

我也是对这句觉得有点不妥。

对我而言,问题在于「德」是所指为何?

德能分大、小和吗?

水能分大和小吗?大水和小水,有意义吗?

水「多」和水「少」,有意义,那是指「数量」。

就「性质」而言,水就是水,和大、小无关。

德是一种「行为模式」,但这种行为模式能让他人有一种「意义性」的感受冒出。

意义,和「美」一样,是一种感受的质性。精准的讲,超越性的感受。

无法分大、小?

意义和美一但与「大小」能够构成理解时,那时的意义和美一定在语言表达中转成对「某事件」的指涉。

而这某事件,一定与某种社会性的利害关係,有关。

愉,绝对不可以。大德。

吐口水在地上,有时就会做了出来。小德。

这样谈「德性」是指涉到「事件」了。

谈的是「事件」,而不是「德性」。

德,和意义,和审美,一样。有就有,没有就有。

这和引起「德、意义、美」的事件或物品,有什麽社会性的利害影响,无关。

老太太过马路,跌了,你去扶了起来。这「美」,德性温润感油然而出。

至于「老太太」是谁,无关。

同时,不管任何人去实践这「德性」,都会美。和谁去实践,也无关。

我这种讲法是康德思路的,也是新儒家思路的。




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10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10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後勞其民,未信則以為厲己也;信而後諫,未信則以為謗己也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長官有了被信賴後,才可以指揮群衆;沒信譽時,群衆會以為你在虐待他們。下屬取得了領導的信任後,才可以去勸諫領導;沒得到信任時,領導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。」

這句是很準的。

如果你在人間世滾了滾,這句你一定會點頭。

但對儒門或古人學問聚焦點而言,更重要的難題是:如何可能?

別人「為什麼」要信你?

你憑什麼被人家信?

小小追問,有時,我們就會愣在那裡,答不出來。

我大學上王淮老師論孟課時,這是他最愛自問自答一句:如何可能?

信,這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樣態,對儒門而言,是「必要的」。

這不是「德性諸種之一」,不是,這是德性的根基性的「課目」。

信,一定要有「他人」在場,才能形成的關係樣態。例如,勞、諫。

自己一個人無所謂信不信。

儒學的「德性成熟之實踐」之過程,來自於「與他人的互動」。

信,是與他人形成關係的「基礎」。

有了「信」,才有機會可以去談與其他人的「與他人的關係樣態」。

【論語.為政】. 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
人,沒有信,就像車子沒有輗,動都動不了。車子就不成為車子。就不用去談造形、速度、操控……。

信,如何可能,如何可能在一個人的身上「長了出來」。

長了出來,就指「本有」,但要被「呈現出來」才能被看到。

只有與他人在,「信」才可能被看出來。

如何才能長出來?

子曰: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。

有「信」,才能「拱之」。

為政以德,「德」啊,不是錢,不是權,不是什麼偉大口號,是來自活生生的生命呈現之德性。

德性,是人被相信的「真實基礎」。

所以,「德不孤必有鄰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10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后劳其民,未信则以为厉己也;信而后谏,未信则以为谤己也。」

白话文:
子夏说:「长官有了被信赖后,才可以指挥群衆;没信誉时,群衆会以为你在虐待他们。下属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后,才可以去劝谏领导;没得到信任时,领导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。」

这句是很准的。

如果你在人间世滚了滚,这句你一定会点头。

但对儒门或古人学问聚焦点而言,更重要的难题是:如何可能?

别人「为什麽」要信你?

你凭什麽被人家信?

小小追问,有时,我们就会愣在那裡,答不出来。

我大学上王淮老师论孟课时,这是他最爱自问自答一句:如何可能?

信,这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係样态,对儒门而言,是「必要的」。

这不是「德性诸种之一」,不是,这是德性的根基性的「课目」。

信,一定要有「他人」在场,才能形成的关係样态。例如,劳、谏。

自己一个人无所谓信不信。

儒学的「德性成熟之实践」之过程,来自于「与他人的互动」。

信,是与他人形成关係的「基础」。

有了「信」,才有机会可以去谈与其他人的「与他人的关係样态」。

【论语.为政】. 子曰:「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
人,没有信,就像车子没有輗,动都动不了。车子就不成为车子。就不用去谈造形、速度、操控……。

信,如何可能,如何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「长了出来」。

长了出来,就指「本有」,但要被「呈现出来」才能被看到。

只有与他人在,「信」才可能被看出来。

如何才能长出来?

子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

有「信」,才能「拱之」。

为政以德,「德」啊,不是钱,不是权,不是什麽伟大口号,是来自活生生的生命呈现之德性。

德性,是人被相信的「真实基础」。

所以,「德不孤必有邻」。

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張》#09/2022.10

 《論語.子張》09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變: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聽其言也厲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君子會有三種應境的變化:看起來他很嚴肅,接觸後就知道他很溫和,聽他說話卻很嚴厲。」

這句很有名。

許多對「人格氣象」和「氣質」這樣的人生之可能性有感受的人,對這句是重視的。

是應該重視。

這是一種人格向著成熟變化的一種樣態,古人以其親身的變化來向我們展示。

生命是辨證的,是可以質變的。

這質變的過程,可以從長期生命的成長過程中,看到。

也可以在生命面對「情境」所當下呈現出的「相應境界」而被看到。

一種德性的人格生命呈現樣態是不僵化的,能隨時面對情境而有「相應的呈現」,不是一種固定的表情。

變化的當下性,相應性,才是生命之所以是活活潑潑的那種「活的感受」。

但這「變化的模態」也不是「你個人」去思考出來的,而是「一種不用你去思考的當下的應合」。

那是德性生命力而來的一種「自然而然的」變化,不是你「意識操控的」,所以是「美的」,是超越的。

德性是超越的,正如同審美。

所以呈現為「氣質」。

真正的氣質,假裝不來,因為那是從德性生命力中湧出的,舉手投足,自然呈現,自然,所以「美」,所以「感人」。

《章句》:
謝氏曰:「此非有意於變,蓋並行而不相悖也,如良玉溫潤而栗然。」

從生命德性中冒出的,純粹,自然就有感染力,就會讓人「有感」。

儼然,溫,厲,就呈現為一種讓人有美感之感受的「儼然,溫,厲」。

從理論而言,望=儼,即=溫,聽其言=厲,這未必是一種固定的模式。

從生命人格德性冒出,往往是不測的,在於當下的應合性。

真是人格應境而出,可能是「望之厲,即之也儼然,聽其言也溫」。

但,一定美,一定感人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9/2022.10
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君子会有三种应境的变化:看起来他很严肃,接触后就知道他很温和,听他说话却很严厉。」

这句很有名。

许多对「人格气象」和「气质」这样的人生之可能性有感受的人,对这句是重视的。

是应该重视。

这是一种人格向着成熟变化的一种样态,古人以其亲身的变化来向我们展示。

生命是辨证的,是可以质变的。

这质变的过程,可以从长期生命的成长过程中,看到。

也可以在生命面对「情境」所当下呈现出的「相应境界」而被看到。

一种德性的人格生命呈现样态是不僵化的,能随时面对情境而有「相应的呈现」,不是一种固定的表情。

变化的当下性,相应性,才是生命之所以是活活泼泼的那种「活的感受」。

但这「变化的模态」也不是「你个人」去思考出来的,而是「一种不用你去思考的当下的应合」。

那是德性生命力而来的一种「自然而然的」变化,不是你「意识操控的」,所以是「美的」,是超越的。

德性是超越的,正如同审美。

所以呈现为「气质」。

真正的气质,假装不来,因为那是从德性生命力中涌出的,举手投足,自然呈现,自然,所以「美」,所以「感人」。

《章句》:
谢氏曰:「此非有意于变,盖并行而不相悖也,如良玉温润而栗然。」

从生命德性中冒出的,纯粹,自然就有感染力,就会让人「有感」。

俨然,温,厉,就呈现为一种让人有美感之感受的「俨然,温,厉」。

从理论而言,望=俨,即=温,听其言=厉,这未必是一种固定的模式。

从生命人格德性冒出,往往是不测的,在于当下的应合性。

真是人格应境而出,可能是「望之厉,即之也俨然,听其言也温」。

但,一定美,一定感人。


《論語.子張》#08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子張》08/2022.09
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。」

小人不是「壞人」,而是「一般人」。

這個人間世的觀察蠻準的。

我自己也是如此般的這樣。

但用一種愛追問的習慣,我往往會想:人為什麼一定要「文」呢?

人為什麼一定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出來?

從這種行為模式,可以看出人的某種存在結構嗎?

對,這是現象學的思路。

古人其實也會這樣的追問,只是追問的「形式」不太像現代。

《章句》:
小人憚於改過,而不憚於自欺,故必文以重其過。

人為什麼一定會去「文」?

古人的思考是:人「怕」改過。

但怕「改過」,代表知道自己「錯了」。

知道了哦。

知道了,才會去「文」。

想「文」,就表示別人還不知。

而人為什麼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一種什麼樣的價值呢?

人有「良心」。

良心是超越的。

你的對不對,良心會小聲的跟你說。「你」無法去改變良心的判斷。

正如同你無法改變對某物件的「審美感」。

你只能「不去聽」。

或用你的「聰明才知」,編一套「想法」來「騙自己」。

「文」是為了「騙自己」啦。

因為,良心本有。

良心本有,是人存在的結構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8/2022.09
子夏曰:「小人之过也必文。」

白話文:
子夏說:「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。」

小人不是「坏人」,而是「一般人」。

这个人间世的观察蛮准的。

我自己也是如此般的这样。

但用一种爱追问的习惯,我往往会想:人为什麽一定要「文」呢?

人为什麽一定会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出来?

从这种行为模式,可以看出人的某种存在结构吗?

对,这是现象学的思路。

古人其实也会这样的追问,只是追问的「形式」不太像现代。

《章句》:
小人惮于改过,而不惮于自欺,故必文以重其过。

人为什麽一定会去「文」?

古人的思考是:人「怕」改过。

但怕「改过」,代表知道自己「错了」。

知道了哦。

知道了,才会去「文」。

想「文」,就表示别人还不知。

而人为什麽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什麽样的价值呢?

人有「良心」。

良心是超越的。

你的对不对,良心会小声的跟你说。「你」无法去改变良心的判断。

正如同你无法改变对某物件的「审美感」。

你只能「不去听」。

或用你的「聪明才知」,编一套「想法」来「骗自己」。

「文」是为了「骗自己」啦。

因为,良心本有。

良心本有,是人存在的结构。

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07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7/2022.09
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學以致其道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工人在工廠中生產商品,君子在知識學習中實踐道義。」

這又是子夏的言說。

但儒門者記了下來。

事實上,這又是「知識」與「德性」兩者之間關係的一種論證模式。

古代的論證和現代不同,喜用「比喻」。

從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,來說明「知識的獲得」與「德性的被實踐」兩者之間的關係,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?

這是很重要的論題。

但為什麼選用「百工」來做比喻呢?

《章句》:
肆,謂官府造作之處。致,極也。工不居肆,則遷於異物而業不精。

人間世的一般事業或工務,都要「專心」去做,才能做的好。

德性的成熟,亦然。

但百工之所以能成,除了「專心」之外,依百工的「知識」去做是不可不有的。

依著做百工的「知識」去「專心」做,才能成事。

這裡,用百工,把「知識」與「完成事務」之間的關係描述出來,來做出比喻給「德性的實踐」用。

換言之,「讀書」或「知識」,對於德性的完整實踐,是有「重要性的作用」,亦如百工。

子夏,和荀子一樣,對知識的重要性,非常強調。

所以,荀子有〈勸學篇〉。

但儒門的核心是「德性的完整實踐」,所以,知識與德性之間的關係,就這一儒門派別而言就要論證。

××

在現代,這二者巳被「獨立化」,所以「知識」可以自己就可以重要起來。

但同時,沒有知識去深化的德性,慢慢的就成為一種「沒有深度」的社會「好習慣」而已。

最後,很少人用一種嚴肅的動力去探討德性的實踐,往往認為那是一種「知識的附加品」。

但,德性是有超越性意義的,上合於天。

《禮記·禮器》:「禮也者,合於天時」。到了禮記,亦沒有失去這精神。

知識,是為了讓我們試著以「更了解的心情」去完成德性之成熟的可能。

知識或文明,是德性實踐的媒介。讀書讀的好,是為了更好的德性實踐「媒介」。


所以,傳統談「藝術」的美,也會和德性的熟不熟,扣在一起。

從孟子這一系統的而來的儒學,是如此堅持的。

孟子談「浩然之氣」:
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。

集義,這義是當下從生命主體而來的給出呈現。自會冒出。和知識無關。

良心如此。

「義襲」就是指被知識化、被口號化的那一種「標題德性」。

不是從生命中冒出給出的,而只是「別人講給你聽的」。

既然不是生命中自己冒出來的,亦如良心,而只是跟著別人講的,所以,
「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」。

口號喊久了,就會覺得「無味」。

良心的冒出,活活潑潑,日新又新,每次都有新鮮感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7/2022.09
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学以致其道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工人在工厂中生产商品,君子在知识学习中实践道义。」

这又是子夏的言说。

但儒门者记了下来。

事实上,这又是「知识」与「德性」两者之间关係的一种论证模式。

古代的论证和现代不同,喜用「比喻」。

从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,来说明「知识的获得」与「德性的被实践」两者之间的关係,是一种什麽样的关係?

这是很重要的论题。

但为什麽选用「百工」来做比喻呢?

《章句》:
肆,谓官府造作之处。致,极也。工不居肆,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。

人间世的一般事业或工务,都要「专心」去做,才能做的好。

德性的成熟,亦然。

但百工之所以能成,除了「专心」之外,依百工的「知识」去做是不可不有的。

依着做百工的「知识」去「专心」做,才能成事。

这裡,用百工,把「知识」与「完成事务」之间的关係描述出来,来做出比喻给「德性的实践」用。

换言之,「读书」或「知识」,对于德性的完整实践,是有「重要性的作用」,亦如百工。

子夏,和荀子一样,对知识的重要性,非常强调。

所以,荀子有〈劝学篇〉。

但儒门的核心是「德性的完整实践」,所以,知识与德性之间的关係,就这一儒门派别而言就要论证。

××

在现代,这二者巳被「独立化」,所以「知识」可以自己就可以重要起来。

但同时,没有知识去深化的德性,慢慢的就成为一种「没有深度」的社会「好习惯」而已。

最后,很少人用一种严肃的动力去探讨德性的实践,往往认为那是一种「知识的附加品」。

但,德性是有超越性意义的,上合于天。

《礼记·礼器》:「礼也者,合于天时」。到了礼记,亦没有失去这精神。

知识,是为了让我们试着以「更了解的心情」去完成德性之成熟的可能。

知识或文明,是德性实践的媒介。读书读的好,是为了更好的德性实践「媒介」。


所以,传统谈「艺术」的美,也会和德性的熟不熟,扣在一起。

从孟子这一系统的而来的儒学,是如此坚持的。

孟子谈「浩然之气」:
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

集义,这义是当下从生命主体而来的给出呈现。自会冒出。和知识无关。

良心如此。

「义袭」就是指被知识化、被口号化的那一种「标题德性」。

不是从生命中冒出给出的,而只是「别人讲给你听的」。

既然不是生命中自己冒出来的,亦如良心,而只是跟着别人讲的,所以,
「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」。

口号喊久了,就会觉得「无味」。

良心的冒出,活活泼泼,日新又新,每次都有新鲜感。


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06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廣泛學習並不停,認真思考問題並且聯係經驗現況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這一句,我們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種後來儒學的解釋樣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講過,把「知識的獲得過程」當作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價值行為。
換言之,知識論或認識論具有擺脫掉「倫理學」而來的獨立性價值。

但第二句,馬上就又把「知識的獨立性」和倫理學構連成某種關係性。換言之,
知識的獲得不只是「知識」,這過程也對「倫理學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種助益。

但這種助益是什麼性質,什麼樣態的肋益,就沒有再說下去了。

用後來哲學史發展的觀念來說,這是知識與德性(倫理)的對立性樣貌的開始成形。

只是這時,尚不明顯。所以,還會連著說。

於是,後來,在知識與德性的問題上,開展了二種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識的獲得有益於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讀書」是德性成長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過程。

這二者是有關連性的,但這二者的連係性,愈往後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於「實踐」,和「知識」無關。所以,有時,書讀愈多,「愈沒有良心」。

雖然,這一點並沒有排斥讀書這種行為,並不是反智論,因為實踐需要物質基礎,這和制禮作樂有關。

制禮作樂,需要知識。但德性仍是前題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種的代表。

子張是第二種。

荀子算是第一種。

孟子算是第二種。

到宋明理學。

朱熹是第一種類型的思維。

陸象山是第二種思維類型。

這問題是「重要的哲學問題」,所以到了現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談「德性與知慧」的關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讀書所及,所談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種類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響的區域是較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這和讀書無關,和你想不想去實踐有關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學說,人人皆有佛性,顯不顯,在於修不修。

那一種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這是會吵架的問題。

孔子說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這應算是接近那一種呢?

孟子有一句關於德性之被實踐的成語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說過:「為長者折枝,語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罵人說,有沒有良心。而不是說有沒有讀書。

現代人反而愛罵人,有沒有讀書。

所以,宋明理學把孟子定位為亞聖,是有哲學義理根據的。

我的老師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學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這種偏好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广泛学习并不停,认真思考问题并且联係经验现况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这一句,我们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种后来儒学的解释样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讲过,把「知识的获得过程」当作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价值行为。
换言之,知识论或认识论具有摆脱掉「伦理学」而来的独立性价值。

但第二句,马上就又把「知识的独立性」和伦理学构连成某种关係性。换言之,
知识的获得不只是「知识」,这过程也对「伦理学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种助益。

但这种助益是什麽性质,什麽样态的肋益,就没有再说下去了。

用后来哲学史发展的观念来说,这是知识与德性(伦理)的对立性样貌的开始成形。

只是这时,尚不明显。所以,还会连着说。

于是,后来,在知识与德性的问题上,开展了二种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识的获得有益于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读书」是德性成长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过程。

这二者是有关连性的,但这二者的连係性,愈往后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于「实践」,和「知识」无关。所以,有时,书读愈多,「愈没有良心」。

虽然,这一点并没有排斥读书这种行为,并不是反智论,因为实践需要物质基础,这和制礼作乐有关。

制礼作乐,需要知识。但德性仍是前题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种的代表。

子张是第二种。

荀子算是第一种。

孟子算是第二种。

到宋明理学。

朱熹是第一种类型的思维。

陆象山是第二种思维类型。

这问题是「重要的哲学问题」,所以到了现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谈「德性与知慧」的关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读书所及,所谈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种类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响的区域是较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这和读书无关,和你想不想去实践有关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学说,人人皆有佛性,显不显,在于修不修。

那一种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这是会吵架的问题。

孔子说: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这应算是接近那一种呢?

孟子有一句关于德性之被实践的成语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说过:「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骂人说,有没有良心。而不是说有没有读书。

现代人反而爱骂人,有没有读书。

所以,宋明理学把孟子定位为亚圣,是有哲学义理根据的。

我的老师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学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这种偏好。



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05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5/2022.09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    
子夏說:「每天都學到些新東西,每月都不忘所學會的東西,就是好學。」


如果你有讀一些有關學術性的討論儒學發展史之類的書,
那麼你大概會讀到「子夏」與儒學之間的關係。

一種說法是子夏並不是那麼的精準的、到味的儒門者。

例如,「學」這概念。

孔子說,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

這「學」,指的是一種道德實踐的學問,因道德實踐必然會有「悅」。

雖然儒學的道德實踐過程中,一點也不排斥「知識」,或學問的輔助。
當然也就跟著重視文化、藝術的價值,制禮作樂。

但,道德實踐是核心主體。

子夏的說法,學,已是一種純「知識性」的獲取。這不一定和道德的實踐有關。
學問的獲取,被獨立了出來。

知識系統被獨立了出來,大概是人的歷史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吧。

從另一種大歷史的史觀來看,中西歷史在十六世紀後的明顯有差距的發展過程,
正在於西方在知識體系上的獨立性發展。

子夏對知識體系的重視,是有他的視角,所以被記載了下來。

但,儒學的核心是道德實踐。

你不要把道德實踐想成是拿很多好人卡。

差遠著呢。

道德實踐是人追求超越性自我成長和德性成熟之價值意義的「媒介」。

在西方,這一「媒介功能」,往往被宗教取代。所以,在西方视野中,儒学往往又被视之为「儒教」。

但中西歷史有又相似性,
西方的知識體系正是從「神學」中,發展出來。



《论语.子张》05/2022.09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」

白话译:
    
子夏说:「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,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,就是好学。」


如果你有读一些有关学术性的讨论儒学发展史之类的书,
那麽你大概会读到「子夏」与儒学之间的关係。

一种说法是子夏并不是那麽的精准的、到味的儒门者。

例如,「学」这概念。

孔子说,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

这「学」,指的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学问,因道德实践必然会有「悦」。

虽然儒学的道德实践过程中,一点也不排斥「知识」,或学问的辅助。
当然也就跟着重视文化、艺术的价值,制礼作乐。

但,道德实践是核心主体。

子夏的说法,学,已是一种纯「知识性」的获取。这不一定和道德的实践有关。
学问的获取,被独立了出来。

知识系统被独立了出来,大概是人的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吧。

从另一种大历史的史观来看,中西历史在十六世纪后的明显有差距的发展过程,
正在于西方在知识体系上的独立性发展。

子夏对知识体系的重视,是有他的视角,所以被记载了下来。

但,儒学的核心是道德实践。

你不要把道德实践想成是拿很多好人卡。

差远着呢。

道德实践是人追求超越性自我成长和德性成熟之价值意义的「媒介」。

在西方,这一「媒介功能」,往往被宗教取代。所以,在西方视野中,儒学往往又被视之为「儒教」。

但中西历史有又相似性,
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从「神学」中,发展出来。


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04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4/2022.09
子夏曰:「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;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即使是技藝,也有可取的地方;但容易因觀小就滿足了,所以君子不是只搞這些小技藝。」

這句,在這推崇「抽象平等」的時代中,是看起來很怪怪的。

古人,怎麼看?

《章句》:
泥,去聲。小道,如農圃醫卜之屬。泥,不通也。楊氏曰:「百家眾技,猶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。非無可觀也,致遠則泥矣,故君子不為也。」

古人,沒有,什麼都要平等的那種時代壓力,所以,就能這樣講。

「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」。

沒有錯啊。

所以,大學才要求讀「通識」,希望不要被所專的領域,搞得只是「懂那一點點」。

所以,才要求「博雅」閱讀。

說通識,說博雅閱讀,大家都說「讚」。

說,「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」,就招來非議。

大學時代,本來就應「廣泛」閱讀啊。

底子厚、根基深,以後才能觸類旁通,才能和其他的領域也有「理解」的能力啊。

好的物理學家,往往也有厲害的數學能力。

歷史、哲學、社會學,不也是相互交織的嗎?

古人要求「通」,現代要,更要求「專」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時代風氣的變化呢?

我就愛用阿多諾的解釋,這是「資本主義」下必然的文化現象。

只有「專」,才有辦法去「定出價格」。

只有「固化」、「類別化」,用傳統術語「物化」,於是「訂價」的行為才能被發動。

但,那是「物」。

活生生的生命,在於「通」。

和「他人」相識一笑的通達中,無價,但最美。

這是人性本有的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4/2022.09
子夏曰:「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即使是技艺,也有可取的地方;但容易因观小就满足了,所以君子不是只搞这些小技艺。」

这句,在这推崇「抽象平等」的时代中,是看起来很怪怪的。

古人,怎麽看?

《章句》:
泥,去声。小道,如农圃医卜之属。泥,不通也。杨氏曰:「百家众技,犹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。非无可观也,致远则泥矣,故君子不为也。」

古人,没有,什麽都要平等的那种时代压力,所以,就能这样讲。

「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」。

没有错啊。

所以,大学才要求读「通识」,希望不要被所专的领域,搞得只是「懂那一点点」。

所以,才要求「博雅」阅读。

说通识,说博雅阅读,大家都说「赞」。

说,「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」,就招来非议。

大学时代,本来就应「广泛」阅读啊。

底子厚、根基深,以后才能触类旁通,才能和其他的领域也有「理解」的能力啊。

好的物理学家,往往也有厉害的数学能力。

历史、哲学、社会学,不也是相互交织的吗?

古人要求「通」,现代要,更要求「专」。

为什麽会有这种时代风气的变化呢?

我就爱用阿多诺的解释,这是「资本主义」下必然的文化现象。

只有「专」,才有办法去「定出价格」。

只有「固化」、「类别化」,用传统术语「物化」,于是「订价」的行为才能被发动。

但,那是「物」。

活生生的生命,在于「通」。

和「他人」相识一笑的通达中,无价,但最美。

这是人性本有的。

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03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3/2022.09
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。子張曰:「子夏云何?」對曰:「子夏曰:『可者與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』」子張曰:「異乎吾所聞: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賢與,於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賢與,人將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」

白話譯:
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交朋友,子張反問:「子夏怎說?」答:「子夏說: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,否則就拒絕。」子張說:「我聽到的與這不同。君子尊重賢人,容納衆人;贊揚善人,同情弱者。如果我是個大賢人,什麽人不能不容納?如果我是個壞人?人人都會拒絕我,那我又怎麽能拒絕人家呢?」

這裡有二位儒門人的對話。

你大概直覺也感覺的出來,子張講的比較貼近你的心。

為什麼?

這裡,我們用一種概念性的分析,可以談出二套,去「理解他人」的模式。

一、是他人、我對立。他人與我是「絕然不同的主體」。他人不可能變成和我一樣。

二、是我即他人。人與他人有某種本質性的相同,是可變的。

古典哲學,往往是強調第二種思考模式。

再來,這只是一種概念遊戲的「思考模式」嗎?

還是說,這真的是一種「超越於經驗之外」的實相?

往往,我們要能真正感受到「他人」與「我」之間的可共通性、可轉化性,
於是,
我們才能有子張那樣的思維模式出來。

儒學從「良心」談人的共同性。

佛學用了一大套佛理,即佛學式的思考推理,最後也是證成我即他人。

當然和儒學是不同的,共同性在於「無我」。

如果,你是一位對「德性實踐」有興趣的人,過程中清楚的知道,要「做得到」真的難。

可能,對於「我即他人」這樣的思辨,可以再多去想想。

如果古典的東東你看不下去。或許,胡塞爾的「他人」理論,你可以去看看。

胡塞爾的「他人」,理論系統上較為接近佛學,是從「認識論」切入的。

大概是這樣的說,他人是「我的投射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3/2022.09
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。子张曰:「子夏云何?」对曰:「子夏曰:『可者与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』」子张曰:「异乎吾所闻: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贤与,于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贤与,人将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」

白话译:
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,子张反问:「子夏怎说?」答:「子夏说: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,否则就拒绝。」子张说:「我听到的与这不同。君子尊重贤人,容纳衆人;贊扬善人,同情弱者。如果我是个大贤人,什么人不能不容纳?如果我是个坏人?人人都会拒绝我,那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?」

这裡有二位儒门人的对话。

你大概直觉也感觉的出来,子张讲的比较贴近你的心。

为什麽?

这裡,我们用一种概念性的分析,可以谈出二套,去「理解他人」的模式。

一、是他人、我对立。他人与我是「绝然不同的主体」。他人不可能变成和我一样。

二、是我即他人。人与他人有某种本质性的相同,是可变的。

古典哲学,往往是强调第二种思考模式。

再来,这只是一种概念游戏的「思考模式」吗?

还是说,这真的是一种「超越于经验之外」的实相?

往往,我们要能真正感受到「他人」与「我」之间的可共通性、可转化性,
于是,
我们才能有子张那样的思维模式出来。

儒学从「良心」谈人的共同性。

佛学用了一大套佛理,即佛学式的思考推理,最后也是证成我即他人。

当然和儒学是不同的,共同性在于「无我」。

如果,你是一位对「德性实践」有兴趣的人,过程中清楚的知道,要「做得到」真的难。

可能,对于「我即他人」这样的思辨,可以再多去想想。

如果古典的东东你看不下去。或许,胡塞尔的「他人」理论,你可以去看看。

胡塞尔的「他人」,理论系统上较为接近佛学,是从「认识论」切入的。

大概是这样的说,他人是「我的投射」。


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02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子張》02/2022.09
子張曰:「執德不弘,信道不篤,焉能為有?焉能為亡?」

白話譯:
子張說:「德性不發揚,正道無深信,這樣的人,有他沒他,差不多。」

子張的句子,似乎都少了一點溫潤之氣。

《章句》:
焉能為有無,猶言不足為輕重。

但,往往,後學的我,會更去想:如何可能?

執德不弘,信道不篤。為什麼會執「德」不弘呢?

因為「信」道不篤。要真切的「相信」,才有可能。

但,如何相信呢?「道」是看不到、摸不到的啊?

沒有顯明的經驗可見的事物,要人「相信」,真的不容易啊。

儒學,是如何讓人願意去「相信」那種看不到的諸如「德性」這樣的事物呢?

雖看不到,但你可以「親身」感受出來。

真正的德性實踐,並不是來自你的「利害推理」,而是來自「應當」的這樣一種內在呼聲。

對這種呼聲的相應而有的行為,是不同於「利害關系」下思考的行為。你的不同理由所來的實踐,會有不同感受。

你親自感受的到。「心安」,不同於「滿足」。

所以,倫理學意義上的日常實踐,就並不只是遵守「一種維持社會規範的約束」,
而是一種「感受練習」,感受德性實踐與非德性實踐之間,對我們所帶來的那種感受差異。

為什麼會有那種差異?

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「差異」感受之給出。

用古人的術語,「德性」上合於天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2/2022.09
子张曰:「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」

白话译:
子张说:「德性不发扬,正道无深信,这样的人,有他没他,差不多。」

子张的句子,似乎都少了一点温润之气。

《章句》:
焉能为有无,犹言不足为轻重。

但,往往,后学的我,会更去想:如何可能?

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。为什麽会执「德」不弘呢?

因为「信」道不笃。要真切的「相信」,才有可能。

但,如何相信呢?「道」是看不到、摸不到的啊?

没有显明的经验可见的事物,要人「相信」,真的不容易啊。

儒学,是如何让人愿意去「相信」那种看不到的诸如「德性」这样的事物呢?

虽看不到,但你可以「亲身」感受出来。

真正的德性实践,并不是来自你的「利害推理」,而是来自「应当」的这样一种内在呼声。

对这种呼声的相应而有的行为,是不同于「利害关系」下思考的行为。你的不同理由所来的实践,会有不同感受。

你亲自感受的到。「心安」,不同于「满足」。

所以,伦理学意义上的日常实践,就并不只是遵守「一种维持社会规范的约束」,
而是一种「感受练习」,感受德性实践与非德性实践之间,对我们所带来的那种感受差异。

为什麽会有那种差异?

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「差异」感受之给出。

用古人的术语,「德性」上合于天。


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 #01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 01/2022.09
子張曰:「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,祭思敬,喪思哀,其可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張說:「有志於德性,見到危險時,應奮不顧身;見到利益,考慮道義;祭祀虔誠,居喪悲哀。這也是很棒的方法。」


先注意一下,這不是孔子說的,而是子張說的。

子張是儒門思想體系下的一員,在意義的核心觀念上是儒門架構的,這沒問題。

但,架構是一種大方策的標示,真正的用出來,用的漂不漂亮,則又是因人而異。

所以,修行,才有意義。

理解是一回事,依理解而來的實踐所呈現出來的樣態,則又是一回事。

類似概念的話,孔子如果講出來,你會有某種「溫潤」之感。

子張這句,「陵陵角角」性,很強。

能不能做得到呢?人有那麼堅強嗎?

沒有。真的,沒有。至少,我沒有。

如何可以讓人願意踏出第一步呢?

如果你去讀四大聖哲的書或言論,往往,這更是他們關心的重點。

願意去思考「修行」的人,願意去思考德性而「自己去改變自己」的人,才知道,「改變」是多麼的重。

改變就是「自我否定」。

別人否定你,你就受不了了。

自己去「否定自己」,那真是,難。

所以,行法,最後變得重要的很。

行法,就是去實踐的方法和過程。

儒門的行法,可以很高大上,如上文。

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兄友弟恭,孝順父母。

也不容易的。

但,這是「生活」,也是「修行」。

這是儒門的行法特色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 01/2022.09
子张曰:「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,祭思敬,丧思哀,其可已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张说:「有志于德性,见到危险时,应奋不顾身;见到利益,考虑道义;祭祀虔诚,居丧悲哀。这也是很棒的方法。」


先注意一下,这不是孔子说的,而是子张说的。

子张是儒门思想体系下的一员,在意义的核心观念上是儒门架构的,这没问题。

但,架构是一种大方策的标示,真正的用出来,用的漂不漂亮,则又是因人而异。

所以,修行,才有意义。

理解是一回事,依理解而来的实践所呈现出来的样态,则又是一回事。

类似概念的话,孔子如果讲出来,你会有某种「温润」之感。

子张这句,「陵陵角角」性,很强。

能不能做得到呢?人有那麽坚强吗?

没有。真的,没有。至少,我没有。

如何可以让人愿意踏出第一步呢?

如果你去读四大圣哲的书或言论,往往,这更是他们关心的重点。

愿意去思考「修行」的人,愿意去思考德性而「自己去改变自己」的人,才知道,「改变」是多麽的重。

改变就是「自我否定」。

别人否定你,你就受不了了。

自己去「否定自己」,那真是,难。

所以,行法,最后变得重要的很。

行法,就是去实践的方法和过程。

儒门的行法,可以很高大上,如上文。

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兄友弟恭,孝顺父母。

也不容易的。

但,这是「生活」,也是「修行」。

这是儒门的行法特色。

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微子》 #11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11/2022.09
周有八士:伯達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騧。

白話譯:
周代有八個著名人士:伯達、伯適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騧。


《章句》:
蓋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,然不可考矣。

不可考矣。

《注疏》:
包曰:「周時四乳生八子,皆為顯士,故記之爾。」
正義曰:此章記異也。

這八人的人生內容,我們無法得知。

但,論語愛談「人物」。

其實,傳統文化也愛談「人物」。

但不是談人物的「八卦」,而是談值得我們去感受的「人生的內容」。

二十五史是紀傳體,即是人物的傳記。用人物的傳記當作是「正史」,這真的很有意思。

傳統正史不是談「事件」,不是談事件的排列、效果和形成效果的「邏輯」。

西洋史,愛談「事件」。

人,才是核心。

但,人是核心,並不只是談人「做了什麼」,所以讓事件產生了什麼變化。

往往更是試著彰顯,人在那種「情境中」,是一種什樣的反應模式,這反應模式,可以呈現出什麼樣的意義。

有名的史書,如史記,就是讓人物在電光石火之間的反應模式,在利害糾葛奔襲中的決斷方向,彰顯了出來,這讓人撼動。

人,是「道」可以被感知的載體。

人能弘道,非道能弘人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11/2022.09
周有八士: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。

白话译:
周代有八个着名人士: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。


《章句》:
盖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,然不可考矣。

不可考矣。

《注疏》:
包曰:「周时四乳生八子,皆为显士,故记之尔。」
正义曰:此章记异也。

这八人的人生内容,我们无法得知。

但,论语爱谈「人物」。

其实,传统文化也爱谈「人物」。

但不是谈人物的「八卦」,而是谈值得我们去感受的「人生的内容」。

二十五史是纪传体,即是人物的传记。用人物的传记当作是「正史」,这真的很有意思。

传统正史不是谈「事件」,不是谈事件的排列、效果和形成效果的「逻辑」。

西洋史,爱谈「事件」。

人,才是核心。

但,人是核心,并不只是谈人「做了什麽」,所以让事件产生了什麽变化。

往往更是试着彰显,人在那种「情境中」,是一种什样的反应模式,这反应模式,可以呈现出什麽样的意义。

有名的史书,如史记,就是让人物在电光石火之间的反应模式,在利害纠葛奔袭中的决断方向,彰显了出来,这让人撼动。

人,是「道」可以被感知的载体。

人能弘道,非道能弘人。


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微子》 #10/2022.09

《論語.微子》 10/2022.09
周公謂魯公曰:「君子不施其親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故舊無大故,則不棄也。無求備於一人。」

白話譯:
周公對魯公說:「君子不疏遠親屬,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。如果老臣舊友沒犯大錯,就不要拋棄他們。不要對人求全責備。」


這可能是孔子跟弟子談話時,所引用的句子,被記了下來。

直覺的看和感受,挺美的。也讓人覺得挺對的。

如果你有這樣的長官,你會有什麼感覺對長官?

很難得的好長官。對不對?

如果是你,你做得到嗎?

大概做不到。

真的在外面職場幹過,就知這有多難?即使完全不違反公司的法規。

這是德性。

有那種「量」,才能出手的氣度。

德性不是某種做「好人卡」的行為,德性是一種「有美感」的行為。

德性這種「看不見」的東東,在公司或工作領域,以某種行為方式被呈現了出來。

有美感的行為,並不會防礙事情的被完成。

相反的,可能會讓人想為這種老板拼命工作。

用孔子的話就是:
子曰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


《论语.微子》 10/2022.09
周公谓鲁公曰:「君子不施其亲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。无求备于一人。」

白话译:
周公对鲁公说:「君子不疏远亲属,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。如果老臣旧友没犯大错,就不要抛弃他们。不要对人求全责备。」


这可能是孔子跟弟子谈话时,所引用的句子,被记了下来。

直觉的看和感受,挺美的。也让人觉得挺对的。

如果你有这样的长官,你会有什麽感觉对长官?

很难得的好长官。对不对?

如果是你,你做得到吗?

大概做不到。

真的在外面职场干过,就知这有多难?即使完全不违反公司的法规。

这是德性。

有那种「量」,才能出手的气度。

德性不是某种做「好人卡」的行为,德性是一种「有美感」的行为。

德性这种「看不见」的东东,在公司或工作领域,以某种行为方式被呈现了出来。

有美感的行为,并不会防碍事情的被完成。

相反的,可能会让人想为这种老板拼命工作。

用孔子的话就是:
子曰:「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」



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微子》 #09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09/2022.09
大師摯適齊,亞飯干適楚,三飯繚適蔡,四飯缺適秦。鼓方叔入於河,播鼗武入於漢,少師陽、擊磬襄,入於海。

白話譯:
天子的大樂師去了齊國,二樂師去了楚國,三樂師去了蔡國,四樂師去了秦國,擊師去了黃河附近,搖鼓師去了漢水附近,副樂師、擊磬師去了海邊。


《章句》:
此記賢人之隱遯以附前章,然未必夫子之言也。

這未必是孔子說的。

這可以是一些被補充進去的資料。

但我好奇的是,為什麼是這種類型的補充資料,亦即,一些人物的行誼。

談德性、談生命的價值意義,就是談不只是經驗的,有「更多於經驗」的被呈現出來。。

你看不到、摸不到「價值意義之本身」。

那不是一種「客觀物」,或對象化之物。

但,人這種存在,卻是以「對象化」之方式來進行認識和理解的。

尤其是在現代化過程中,看不到、摸不到、無法被計算和預期、重覆。

大概就不算是「知識」。而是一種「玄學」。

只有在人的行為模式中,價值和意義才能因著這種人的行為之「對象化」而被感知。

所以,古人會有「以身證道」這樣的說法。

肉體之行為模式,即是,某種價值和意義可以被感知的「媒介」。

道成肉身,亦是同樣的概念。

如果你在你的生活中,從「他人」身上看到一種價值與意義被彰顯出來,被你感覺到了,
那就是「道」之顯現。

聖人,是一種最大純粹性的「道之呈現」的媒介。但卻是一種「個人化」的「道」的媒介。

個人化與普遍化,合一。個人不妨礙普遍,普遍不妨礙個人。

「理智上」講不通的「邏輯矛盾」,以「行動之樣態」被直觀的呈現。

個個都有其個自的「美」。這美,卻是普遍的。(康德就是這樣的談審美)。

從人身上看到這種矛盾的化解,所以「美」。所以,也是超越性。


《论语.微子》 09/2022.09
大师挚适齐,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。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、击磬襄,入于海。

白话译:
天子的大乐师去了齐国,二乐师去了楚国,三乐师去了蔡国,四乐师去了秦国,击师去了黄河附近,摇鼓师去了汉水附近,副乐师、击磬师去了海边。


《章句》:
此记贤人之隐遯以附前章,然未必夫子之言也。

这未必是孔子说的。

这可以是一些被补充进去的资料。

但我好奇的是,为什麽是这种类型的补充资料,亦即,一些人物的行谊。

谈德性、谈生命的价值意义,就是谈不只是经验的,有「更多于经验」的被呈现出来。

你看不到、摸不到「价值意义之本身」。

那不是一种「客观物」,或对象化之物。

但,人这种存在,却是以「对象化」之方式来进行认识和理解的。

尤其是在现代化过程中,看不到、摸不到、无法被计算和预期、重复。

大概就不算是「知识」。而是一种「玄学」。

只有在人的行为模式中,价值和意义才能因着这种人的行为之「对象化」而被感知。

所以,古人会有「以身证道」这样的说法。

肉体之行为模式,即是,某种价值和意义可以被感知的「媒介」。

道成肉身,亦是同样的概念。

如果你在你的生活中,从「他人」身上看到一种价值与意义被彰显出来,被你感觉到了,
那就是「道」之显现。

圣人,是一种最大纯粹性的「道之呈现」的媒介。但却是一种「个人化」的「道」的媒介。

个人化与普遍化,合一。个人不妨碍普遍,普遍不妨碍个人。

「理智上」讲不通的「逻辑矛盾」,以「行动之样态」被直观的呈现。

个个都有其个自的「美」。这美,却是普遍的。(康德就是这样的谈审美)。

从人身上看到这种矛盾的化解,所以「美」。所以,也是超越性。


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微子》 #08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8/2022.09
逸民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齊與!」謂:「柳下惠、少連,降志辱身矣。言中倫,行中慮,其斯而已矣。」謂:「虞仲、夷逸,隱居放言。身中清,廢中權。」「我則異於是,無可無不可。」

白話譯:
隱士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孔子說:「不降低自己的理想,不屈辱自己的身份,是伯夷、叔齊吧?」說柳下惠、少連是「降低志向、屈辱身份,但說話合乎倫理、行動合乎理智,他們做到了這些。」說虞仲、夷逸「隱居起來,自身保持了清白,辭官合乎情理。」最後說:「我同他們不一樣,這樣也行,那樣也行。」

隱士與儒者,二者的差異。在這篇文本中,達到了一種凸顯性極強的文本境域。

孔子用「無可無不可」,做出了一種站在儒學立場,對隱士的「結語」。

難解就在什麼是「無可無不可」?

無可無不可,是指「沒有一種判斷的標準」這樣的狀況嗎?這是「任意性」。

還是指,「在有一種判斷標準下」,要不要做隱士這樣的行為就可以依之而進行判斷。

判斷了,說可以,那就去做隱士,說不可以,就不要去做。

這也是「無可無不可」。

隱不隱士,不是「最後的標準」,而是一種判斷後的「結果」。

換言之,孔子倒過來問:因為什麼理由,所以「當隱士」是有應然性?亦即,是具倫理性的。具有價值性的。

孔子沒有否定「當隱士」這樣的一種現象。而是追問「當隱士」的根據?

《注疏》:
馬曰:「亦不必進,亦不必退,唯義所在。」

「無可無不可」判斷標準是「唯義所在」。

有時候,當隱士,更接近於「義」,那就去當啊。

如果當隱士,看起來「不義」,就不要去當了吧。

隱士,是「義」這種「價值」,可以在經驗界被感知的一種呈現之可能性。那就去呈現出來。

那麼,於是孔子就又問了,那些「隱士」,展現了什麼「唯義所在」呢?

是在一種什麼情境下,所以,他的「隱士」行為,散發出了一種人格價值性的美感,給我們看到了呢?

還是說,只是「為隱士而隱士」呢?各有自己的打算呢?

《章句》:
謝氏曰「七人隱遯不汙則同,其立心造行則異」。

孔子從對人物的評論中,分了三組。

伯夷、叔齊,第一組。柳下惠、少連,第二組。虞仲、夷逸,第三組。

愈後面,愈無法從「隱士」的行為中,看到「唯義所在」這樣的價值性意義的呈現力道。

儘管如此,隱士終究是一種抉擇行為,這種行為有其「隱士的」意義。

《注疏》:
身中清,廢中權。馬曰:「清,純潔也。遭世亂,自廢棄以免患,合於權也。」

《章句》:
然清而不汙也,權而適宜也,與方外之士害義傷教而亂大倫者殊科。

隱士,不會「害義傷教」。

這不容易,這不是每個人隨便都做得到。

孔子,讚嘆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8/2022.09
逸民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齐与!」谓:「柳下惠、少连,降志辱身矣。言中伦,行中虑,其斯而已矣。」谓:「虞仲、夷逸,隐居放言。身中清,废中权。」「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」

白话译:
隐士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孔子说:「不降低自己的理想,不屈辱自己的身份,是伯夷、叔齐吧?」说柳下惠、少连是「降低志向、屈辱身份,但说话合乎伦理、行动合乎理智,他们做到了这些。」说虞仲、夷逸「隐居起来,自身保持了清白,辞官合乎情理。」最后说:「我同他们不一样,这样也行,那样也行。」

隐士与儒者,二者的差异。在这篇文本中,达到了一种凸显性极强的文本境域。

孔子用「无可无不可」,做出了一种站在儒学立场,对隐士的「结语」。

难解就在什麽是「无可无不可」?

无可无不可,是指「没有一种判断的标准」这样的状况吗?这是「任意性」。

还是指,「在有一种判断标准下」,要不要做隐士这样的行为就可以依之而进行判断。

判断了,说可以,那就去做隐士,说不可以,就不要去做。

这也是「无可无不可」。

隐不隐士,不是「最后的标准」,而是一种判断后的「结果」。

换言之,孔子倒过来问:因为什麽理由,所以「当隐士」是有应然性?亦即,是具伦理性的。具有价值性的。

孔子没有否定「当隐士」这样的一种现象。而是追问「当隐士」的根据?

《注疏》:
马曰:「亦不必进,亦不必退,唯义所在。」

「无可无不可」判断标准是「唯义所在」。

有时候,当隐士,更接近于「义」,那就去当啊。

如果当隐士,看起来「不义」,就不要去当了吧。

隐士,是「义」这种「价值」,可以在经验界被感知的一种呈现之可能性。那就去呈现出来。

那麽,于是孔子就又问了,那些「隐士」,展现了什麽「唯义所在」呢?

是在一种什麽情境下,所以,他的「隐士」行为,散发出了一种人格价值性的美感,给我们看到了呢?

还是说,只是「为隐士而隐士」呢?各有自己的打算呢?

《章句》:
谢氏曰「七人隐遯不污则同,其立心造行则异」。

孔子从对人物的评论中,分了三组。

伯夷、叔齐,第一组。柳下惠、少连,第二组。虞仲、夷逸,第三组。

愈后面,愈无法从「隐士」的行为中,看到「唯义所在」这样的价值性意义的呈现力道。

儘管如此,隐士终究是一种抉择行为,这种行为有其「隐士的」意义。

《注疏》:
身中清,废中权。马曰:「清,纯洁也。遭世乱,自废弃以免患,合于权也。」

《章句》:
然清而不污也,权而适宜也,与方外之士害义伤教而乱大伦者殊科。

隐士,不会「害义伤教」。

这不容易,这不是每个人随便都做得到。

孔子,赞叹。


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微子》 #07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7/2022.09
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問曰:「子見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。孰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隱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見之。至則行矣。子路曰:「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路跟孔子出行,落在後面,遇見一位老人,用拐杖挑著農具。子路問:「您見到過我的老師嗎?」老人說:「四肢不勞動,五穀分不清,誰是你的老師?」說完,就扶著拐杖除草。子路拱著手站在一邊。老人留子路過夜,殺雞煮飯給子路吃,又讓兩個兒子跟子路相見。第二天,子路告辭,趕上孔子,把情況向孔子做了說明。孔子說:「是隱士。」讓子路返回去見老人,到了他家,他已出門了。子路說:「不做官是不對的。長幼之間的禮節,不可廢除;君臣之間的大義,又怎能拋棄呢?想潔身自好,卻破壞了君臣之間的大倫。君子做官,衹是履行人臣的義務,至於天下太平的理想,早就知道行不通了。」

連著三文,都是和「隱士」有關的文本。

顯然,這是在處理儒家因其基本理論架構中,會碰到的很難去處理好的「有諍處」。

那就是:社會組織之良好與個人德性之成熟。這二者的某種可能的對立性。

說是可能,那是因為,儒家試著讓這二者,二合一。讓「對立」看不到。

好的社會,是德性成熟更好的物質條件,而好的德性之呈現,則又是良好社會可以運作的「基礎單位」。

這是儒家所期待的二合一。《禮記大同篇》就是這一完美構思的描繪。

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……」。

很美吧。

但這二者,德性與社會,並沒有理論上的「必然性」。

而,德性之實踐,是大前題。所以,「大道」之行也。

修行,或德性之成熟,是可以不用和「外在」必然的架在一起的。

修行,來自內在的決斷。

看看歷史,好的社會之存在,不容易。

如果社會不是那麼的合於理想?德性之實踐要如何呢?

隱士是另一種可能性。

儒家的「看起來的」立場,子路的回應,有著最清楚的描繪。

「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」

講的有道理啊。

但這道理是基於「社會運作之良好」而來的說法。把這一方面當作「不可易的」的重量。

「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換言之,社會組織的重要性,大於「人的德性的實踐」。

這一看法,不小心,就會滑入於「法家」。

 沒有「道」,義就會變成「法」。

古人看得很清楚啊。《章句》:
不與鳥獸同群,則決性命之情以饕富貴。

儒家不會「不看到社會」,但這是「看點是什麼」的決斷之問題,是抉擇,是「義理」的抉擇,而不是必然性。

一落入「必然性」,就是「法家」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7/2022.09
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莜。子路问曰:「子见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体不勤,五穀不分。孰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,见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隐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见之。至则行矣。子路曰:「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;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欲洁其身,而乱大伦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路跟孔子出行,落在后面,遇见一位老人,用拐杖挑着农具。子路问:「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?」老人说:「四肢不劳动,五穀分不清,谁是你的老师?」说完,就扶着拐杖除草。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。老人留子路过夜,杀鸡煮饭给子路吃,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。第二天,子路告辞,赶上孔子,把情况向孔子做了说明。孔子说:「是隐士。」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,到了他家,他已出门了。子路说:「不做官是不对的。长幼之间的礼节,不可废除;君臣之间的大义,又怎能抛弃呢?想洁身自好,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。君子做官,衹是履行人臣的义务,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,早就知道行不通了。」

连着三文,都是和「隐士」有关的文本。

显然,这是在处理儒家因其基本理论架构中,会碰到的很难去处理好的「有诤处」。

那就是:社会组织之良好与个人德性之成熟。这二者的某种可能的对立性。

说是可能,那是因为,儒家试着让这二者,二合一。让「对立」看不到。

好的社会,是德性成熟更好的物质条件,而好的德性之呈现,则又是良好社会可以运作的「基础单位」。

这是儒家所期待的二合一。《礼记大同篇》就是这一完美构思的描绘。

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……」。

很美吧。

但这二者,德性与社会,并没有理论上的「必然性」。

而,德性之实践,是大前题。所以,「大道」之行也。

修行,或德性之成熟,是可以不用和「外在」必然的架在一起的。

修行,来自内在的决断。

看看历史,好的社会之存在,不容易。

如果社会不是那麽的合于理想?德性之实践要如何呢?

隐士是另一种可能性。

儒家的「看起来的」立场,子路的回应,有着最清楚的描绘。

「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;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」

讲的有道理啊。

但这道理是基于「社会运作之良好」而来的说法。把这一方面当作「不可易的」的重量。

「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换言之,社会组织的重要性,大于「人的德性的实践」。

这一看法,不小心,就会滑入于「法家」。

 沒有「道」,義就會變成「法」。

古人看得很清楚啊。《章句》:
不与鸟兽同群,则决性命之情以饕富贵。

儒家不会「不看到社会」,但这是「看点是什麽」的决断之问题,是抉择,是「义理」的抉择,而不是必然性。

一落入「必然性」,就是「法家」。


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微子》 #06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06/2022.09
長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。」問於桀溺,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
白話譯:
長沮、桀溺在耕田,孔子路過,請子路詢問渡口。長沮說:「駕車人是誰?」子路說:「是孔丘」。「是魯國孔丘嗎」?「是」。「他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那裏。」子路再問桀溺。桀溺說:「你是誰」?「我是仲由」。「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」?「是」。「讓人傷感的事像洪水一樣泛濫,誰能去改變?你與其跟隨的人,能像我們這些避世的人一樣嗎?」他邊說邊播種。子路回,告訴孔子,孔子輕嘆地說:「人不能和鳥獸一樣,我不同人們打交道而同誰打交道?天下如合宜,我又何必去改革什麼呢。」


論語的紀錄者,真的很有眼光。

他知道,這畫面一定可以讓「以後」讀這段的人,一直一直的爭吵這中間的「可諍之處」。

在人間世,這畫面凸顯出二種「對立」的人生姿態。

孔子最後有作出他的「總結」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」

如果你愛讀道家的書,例如《莊子》,那麼可以做出的「總結」,可能就又不同了。

孔子有做出「對」和「錯」之間的判斷嗎?

看起來,沒有。

孔子提出了他的視角和觀點。

用一種語言學的說法,其實,如果沒有另外二者隱者的觀點,孔子的觀點是凸顯不出來的。

這樣的說法,黑格爾則說:純黑和純白,都會讓人看不到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聖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,故其言如此也。」

「不敢有忘」。

儒家的「修行」,本來就是在「人間世」來體悟和實踐出來的。

這世間是道場,有個「好道場」是儒學者們可以做出的更好的選擇。

讓這世間更合宜於人的生長和成熟,對儒家而言,是修行的一體二面。分不開的。

教順父母、兄友弟恭,既是合宜的社會,也是德性成熟的呈現。

道家,自有道家的「道場」。那道場,其實「更不容易去被創建出來」。

遠離「他人」,並不容易看出「自己的姿態之美不美」。

道家,說實在的,並不是給一般人用的。儒家,則是面向群眾的。

群眾,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能有餘力看到「德性之光」。

正因如此,所以,孔子說:
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
但二種不同道場,理論上,都可以使人「悟道」。

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微子》 #05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「鳳兮!鳳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與之言。趨而辟之,不得與之言。

白話譯:
楚國的狂人接輿唱歌路過孔子車旁,說:「鳳啊!鳳啊!你怎麽這樣可憐?過去的不可挽回,未來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險的!」孔子下車,想和他講話。他避開了,孔子沒能與他談上。

這是一種讓人直觀深思的畫面。

讓人「直觀深思」,是一種重要的「表達手段」。

這裡的畫面,不只是讀者會直觀深思,看來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觀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種「非識性的行為」,亦即,非是一種有對象性的邏輯思考行為。

一般而言的談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時,更強調的是一種「直觀」,例如良心的直觀,或「當下的決斷」。

在這過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於自己而來的利害判斷」誤認為是「來自超越性的直觀或決斷」,或「當下呈現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這「是否是當下呈現」的辨識過程中,讓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傳統宋儒,宋明理學,愛談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觀思深是一種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種我們更普遍常用的是對象性的邏輯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於自己的對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斷出好或不好。

這並不沒有什麼不對。我們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這種判斷行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斷」慣了,往往,我們易於忽略了類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種直觀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觀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帶來「真正價值面」的感受。

價值意義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樣。

你無法控制對一個「被觀看物」是什麼審美模式對你給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輿,楚人。佯狂而來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種創造情境而給他人「冒出直觀」的一種溝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車,欲與語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語言是為了把這感受到的「直觀」用一種符號手段表達出來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與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語言表達的機會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「凤兮!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与之言。趋而辟之,不得与之言。

白话译:
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,说:「凤啊!凤啊!你怎么这样可怜?过去的不可挽回,未来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险的!」孔子下车,想和他讲话。他避开了,孔子没能与他谈上。

这是一种让人直观深思的画面。

让人「直观深思」,是一种重要的「表达手段」。

这裡的画面,不只是读者会直观深思,看来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观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种「非识性的行为」,亦即,非是一种有对象性的逻辑思考行为。

一般而言的谈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时,更强调的是一种「直观」,例如良心的直观,或「当下的决断」。

在这过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于自己而来的利害判断」误认为是「来自超越性的直观或决断」,或「当下呈现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这「是否是当下呈现」的辨识过程中,让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传统宋儒,宋明理学,爱谈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观思深是一种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种我们更普遍常用的是对象性的逻辑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于自己的对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断出好或不好。

这并不没有什麽不对。我们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这种判断行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断」惯了,往往,我们易于忽略了类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种直观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观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带来「真正价值面」的感受。

价值意义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样。

你无法控制对一个「被观看物」是什麽审美模式对你给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舆,楚人。佯狂而来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种创造情境而给他人「冒出直观」的一种沟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车,欲与语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语言是为了把这感受到的「直观」用一种符号手段表达出来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与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语言表达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