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06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廣泛學習並不停,認真思考問題並且聯係經驗現況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這一句,我們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種後來儒學的解釋樣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講過,把「知識的獲得過程」當作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價值行為。
換言之,知識論或認識論具有擺脫掉「倫理學」而來的獨立性價值。

但第二句,馬上就又把「知識的獨立性」和倫理學構連成某種關係性。換言之,
知識的獲得不只是「知識」,這過程也對「倫理學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種助益。

但這種助益是什麼性質,什麼樣態的肋益,就沒有再說下去了。

用後來哲學史發展的觀念來說,這是知識與德性(倫理)的對立性樣貌的開始成形。

只是這時,尚不明顯。所以,還會連著說。

於是,後來,在知識與德性的問題上,開展了二種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識的獲得有益於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讀書」是德性成長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過程。

這二者是有關連性的,但這二者的連係性,愈往後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於「實踐」,和「知識」無關。所以,有時,書讀愈多,「愈沒有良心」。

雖然,這一點並沒有排斥讀書這種行為,並不是反智論,因為實踐需要物質基礎,這和制禮作樂有關。

制禮作樂,需要知識。但德性仍是前題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種的代表。

子張是第二種。

荀子算是第一種。

孟子算是第二種。

到宋明理學。

朱熹是第一種類型的思維。

陸象山是第二種思維類型。

這問題是「重要的哲學問題」,所以到了現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談「德性與知慧」的關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讀書所及,所談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種類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響的區域是較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這和讀書無關,和你想不想去實踐有關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學說,人人皆有佛性,顯不顯,在於修不修。

那一種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這是會吵架的問題。

孔子說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這應算是接近那一種呢?

孟子有一句關於德性之被實踐的成語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說過:「為長者折枝,語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罵人說,有沒有良心。而不是說有沒有讀書。

現代人反而愛罵人,有沒有讀書。

所以,宋明理學把孟子定位為亞聖,是有哲學義理根據的。

我的老師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學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這種偏好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广泛学习并不停,认真思考问题并且联係经验现况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这一句,我们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种后来儒学的解释样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讲过,把「知识的获得过程」当作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价值行为。
换言之,知识论或认识论具有摆脱掉「伦理学」而来的独立性价值。

但第二句,马上就又把「知识的独立性」和伦理学构连成某种关係性。换言之,
知识的获得不只是「知识」,这过程也对「伦理学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种助益。

但这种助益是什麽性质,什麽样态的肋益,就没有再说下去了。

用后来哲学史发展的观念来说,这是知识与德性(伦理)的对立性样貌的开始成形。

只是这时,尚不明显。所以,还会连着说。

于是,后来,在知识与德性的问题上,开展了二种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识的获得有益于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读书」是德性成长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过程。

这二者是有关连性的,但这二者的连係性,愈往后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于「实践」,和「知识」无关。所以,有时,书读愈多,「愈没有良心」。

虽然,这一点并没有排斥读书这种行为,并不是反智论,因为实践需要物质基础,这和制礼作乐有关。

制礼作乐,需要知识。但德性仍是前题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种的代表。

子张是第二种。

荀子算是第一种。

孟子算是第二种。

到宋明理学。

朱熹是第一种类型的思维。

陆象山是第二种思维类型。

这问题是「重要的哲学问题」,所以到了现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谈「德性与知慧」的关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读书所及,所谈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种类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响的区域是较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这和读书无关,和你想不想去实践有关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学说,人人皆有佛性,显不显,在于修不修。

那一种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这是会吵架的问题。

孔子说: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这应算是接近那一种呢?

孟子有一句关于德性之被实践的成语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说过:「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骂人说,有没有良心。而不是说有没有读书。

现代人反而爱骂人,有没有读书。

所以,宋明理学把孟子定位为亚圣,是有哲学义理根据的。

我的老师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学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这种偏好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