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微子》 #05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「鳳兮!鳳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與之言。趨而辟之,不得與之言。

白話譯:
楚國的狂人接輿唱歌路過孔子車旁,說:「鳳啊!鳳啊!你怎麽這樣可憐?過去的不可挽回,未來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險的!」孔子下車,想和他講話。他避開了,孔子沒能與他談上。

這是一種讓人直觀深思的畫面。

讓人「直觀深思」,是一種重要的「表達手段」。

這裡的畫面,不只是讀者會直觀深思,看來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觀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種「非識性的行為」,亦即,非是一種有對象性的邏輯思考行為。

一般而言的談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時,更強調的是一種「直觀」,例如良心的直觀,或「當下的決斷」。

在這過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於自己而來的利害判斷」誤認為是「來自超越性的直觀或決斷」,或「當下呈現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這「是否是當下呈現」的辨識過程中,讓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傳統宋儒,宋明理學,愛談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觀思深是一種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種我們更普遍常用的是對象性的邏輯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於自己的對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斷出好或不好。

這並不沒有什麼不對。我們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這種判斷行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斷」慣了,往往,我們易於忽略了類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種直觀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觀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帶來「真正價值面」的感受。

價值意義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樣。

你無法控制對一個「被觀看物」是什麼審美模式對你給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輿,楚人。佯狂而來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種創造情境而給他人「冒出直觀」的一種溝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車,欲與語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語言是為了把這感受到的「直觀」用一種符號手段表達出來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與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語言表達的機會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「凤兮!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与之言。趋而辟之,不得与之言。

白话译:
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,说:「凤啊!凤啊!你怎么这样可怜?过去的不可挽回,未来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险的!」孔子下车,想和他讲话。他避开了,孔子没能与他谈上。

这是一种让人直观深思的画面。

让人「直观深思」,是一种重要的「表达手段」。

这裡的画面,不只是读者会直观深思,看来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观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种「非识性的行为」,亦即,非是一种有对象性的逻辑思考行为。

一般而言的谈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时,更强调的是一种「直观」,例如良心的直观,或「当下的决断」。

在这过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于自己而来的利害判断」误认为是「来自超越性的直观或决断」,或「当下呈现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这「是否是当下呈现」的辨识过程中,让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传统宋儒,宋明理学,爱谈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观思深是一种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种我们更普遍常用的是对象性的逻辑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于自己的对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断出好或不好。

这并不没有什麽不对。我们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这种判断行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断」惯了,往往,我们易于忽略了类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种直观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观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带来「真正价值面」的感受。

价值意义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样。

你无法控制对一个「被观看物」是什麽审美模式对你给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舆,楚人。佯狂而来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种创造情境而给他人「冒出直观」的一种沟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车,欲与语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语言是为了把这感受到的「直观」用一种符号手段表达出来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与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语言表达的机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