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7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7
子曰:「已矣乎!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。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這個社會完了!我沒見過明知有錯而能自我反省的人。」

這句話大概是老掉牙了。
但就是這句,強烈凸顯了儒家的自我成長的「下手處」。

內自訟,其實就是「反省」。

於是,
一、到底反省為什麼那麼重要?
二、反省能幹嗎?
三、反省有那麼難嗎?大家不是天天 難喊要反思嗎?

來,
一、

反省,就是自己去單獨面對良心,只有自己一個人哦。去聽良心的聲音。

只有「反省」的過程,你才能真正的和「生命的德性」對話。

這是唯一的方法。所以是儒家的「真正法門」。很簡單:反省。

生命的德性,是一種來自於自己又越出自己的「形而上」力量,因為是形而上,所以可以是「價值與意義」的來源保證。

任何,社會性的、經驗性的「某種價值」,都被時代限制的。都會「退潮的」。

二、
反省,讓人看到「超出自己的」可能性在那裡?

這很重要。因為,是和形而上打交道,所以是碰到人的最重要特質:可能性。

因為是和可能性打交道,所以你能「理解」出某種超出於「現況」 的解決方案。

反省,不是去拿「好人卡」。
儒家沒有那麼廉價!

反省,是一種認識體系,是一種跨出自己的認識體系,去認識「可能性」。

透過反省,你讓自己更不一樣;就此,你可以更有能力去「理解」。
因為理解就是去認識不一樣,就是去籌劃可能性。

因之,願意反省的人,就更能讀懂各種「深的書」。
是如此,但你很不願意相信。

三、
是很難。

因為,反省是「否定自己」。

但否定自己,是成長的必要過程。

一般人喊反思,並不是去「聽良心聲音」,
而是去對比各種社會流行價值,
怕自己沒有「跟對邊」而已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6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6
顏淵、季路侍。子曰:「盍各言爾志?」
子路曰:「願車馬、衣輕裘,與朋友共。敝之而無憾。」
顏淵曰:「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」
子路曰:「願聞子之志。」子曰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
***
論語很活潑的。
這是師生談「志向」。
有幾次和同學聊深了,也聊起志向,我自己的和同學的,
這都是在空氣中有光彩的時刻。

願,很重要。
帶著願,人才有努力的方向。

佛學中,尤其是大乘佛學,「發願」則是非常被重視的。
所謂: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王陽明: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。
有一句老話:心胸有多大,事業版圖就有多大。

你的願是什麼?你的志是什麼?

但,我想,一個會被追問的問題是:願要如何發?志要如何立?

海德格爾哲學的核心是:存在的領悟。

什麼意思呢?

人,不會只是看到「眼前」的總總,
人有一種奇特的能力,他/她能「感受到」「領悟到」超出現在的某種「可能性」。

從,越出現在的狀況,去隱約感受到未來的方向,這是領悟。
這是人,對你、我,有有經驗到的能力,所以,人是海德格爾研究的標的,稱之為「此在」。

正是人會不斷的超出自己,所以這種人的特色,成為我們可以感受「願」「志」,之所以可能的根據。

你有想要超越自己的衝動嗎?
跟自己比起來,更不一樣了,才是有感的。

否則,你只是想在某種口號中享受「理想」的虛幻!
這種「懶」,也會給你帶來後果的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5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5
子曰: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甜言蜜語、滿臉堆笑、點頭哈腰,左丘明認為可恥,我也認為可恥;心懷怨恨跟人交朋友,左丘明認為可恥,我也認為可恥。」

來,巧言令色,真的有那麼的嚴重嗎?沒有吧。真的。
誰沒有呢?
說這是一種人常有的習氣,也是可以的。

甚至,我們的社會還要你去學會如何:「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很得體」。

孔子為什麼對諸如巧言令色這種這樣子的習氣,有著特別的注意呢?

巧人令色,與其說是去欺騙別人,倒不如說,這更是欺騙自己。
巧人令色,有沒有欺騙到別人,這未必是一定有的;但,欺騙到自己,那是一定的。

同樣的,「匿怨而友其人」,也是一種最棒的自我欺騙。

生命如果要轉變,如果要變化,如果要向上;
那就是讓自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。
也就是,「自我否定」是必然的。

巧言、令色;匿怨而友其人。讓你有掌聲,但卻是妨礙「自我否定」的最好東東。

對我而言,孔子還真是別具慧眼!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4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4
子曰:「孰謂微生高直?或乞醯焉,乞諸其鄰而與之。」

***
先看白話翻譯:
孔子說:「誰說微生直爽?有人向他要醋,他家沒有時,卻到鄰居家要來給人。」

奇怪,這樣的去愛別人,愛鄰居,應該是好事啊,
我們不是要去盡最大的力氣去幫助別人嗎?

為什麼孔子不太爽這種行為呢?認為這不好。
道理何在?

對儒家而言,「德性」的滋長是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事。
一般的禮、樂,或社會性的公共條約、以及某種「益世」的人生格言,
這些都是媒介,
讓人透過這些外在媒介,來誘發、激活人性中本有的德性的感受力,
讓人願意依活生生的生命中的德性的意向性,去做事去判斷。

對孔子而言,微生是把外在社會性的益世生活行為當做「目標」
這是:《章句》
夫子言此,譏其曲意殉物,掠美市恩,不得為直也。

內在的德性,必然要外在化,必然要有經驗界的顯現,否則是無法被「看到」的。
但,這外在化的過程中,德性被僵化了,被物化了,被忘了本來的內在意義,往往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
有時,這是談「德性」這種事,最讓人害怕的地方:德性外化而成的禮樂,這外化的東東,反而成了目的,
更慘的事,有時,禮樂還成為社會性的壓迫工具。

對這種內在意義消失並外在化而成為社會性的壓迫工具,講得最顯白的是《老子》:
「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;六親不和有孝慈,國家昏亂有忠臣。」

外在的東東愈是被強調的不得了,往往應相應的內在的東東,可能會不見了。

這是人性的基本結構。
所以才要談,「修行」。讓自己跳出這種人性的結構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3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3
子曰:「伯夷、叔齊不念舊惡,怨是用希。」
***
這句很簡單,孔子稱讚二個人。
為什麼?因為他們有一種人性上的特色:不念舊惡。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伯夷、叔齊不記仇,怨恨他們的人也就很少。」

論語中,孔子常提出許多「人可以做到的某種人性特色」,例如此例,不念舊惡。

活在現代的人,如果或多或少要去「考問一下」,如我,大概會有如下的三個考問:

一、為什麼這樣做是對的或好的?
二、如何可能做到?
三、如此的性格會有什麼效果、後作用?

先從第三個講起:

3這樣有什麼效果?
答:怨恨他們的人也就很少

2如何可能?
去實踐啊,勉力自己去做到。
這過程當然不是愉快的,人人都想將「討厭的人」給一巴掌。
這是基本人性,很動物性的基本人性。
人也是動物,這也是人的特色。

但,人也是德性的動物,是形而上的,是願意逆動物性來成就一種「屬人」的特質。
這是德性的實踐。

但如此做,卻也一定會有你無法不要的「後作用力」出來。

1這樣為什麼好?
這個問題大了。這是倫理學愛問的東東。
儒家,面對這一層次的考問,其最後的根據是「良心」。

你如此做,「良心」會心安。

很簡單。
但你沒有多少次會去聽良心的小小聲音。

到了《中庸》,對「良心」的力量的論述,就更為複雜:

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
道者也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
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
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

「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」,其實就是良心跟你講話時的狀況。

不是嗎?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2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2
子在陳曰:「歸與!歸與!吾黨之小子狂簡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」
***
這一章,我就會忍不住讀成是為老師所講的。
講:為什麼,孔子會想「成為」一個老師呢?

如果你不是生下來就想成為老師,
那麼總有一個變化過程,
「成為」是指一種變化的過程,總有什麼想法,什麼人生心得,讓人會想去成為一位老師。
那一使變化成為可能的刺激點是什麼?

孔子想當老師了,因為他:「子在陳曰:「歸與!歸與!吾黨之小子狂簡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」

「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」,真的,講的好。

我大概是教到第三年時,才有當老師的「衝動」。

那是因為,看到了很多學生真的蠻優的,但看到「讀書」兩個字卻像是要去吃大便一樣,避之唯恐不及。

真是可惜了。
雖然讀書不是人生之唯一,但不讀書,會失去更多改變自己之可能性。

雖然他們在「大學」,但沒有人跟他們說:「讀書重要」。

雖然他們有時想讀起書來了,但卻不知如何下手,還怕因讀書而被同學笑!

因為,在目前的教育氛圍中,他們被灌輸為要「適才揚性」,而那四個字,基本上,已被操作為:「不要讀書」。

但,有些同學,真的有潛力啊,
因為意識形態而不去讀書,那真是可惜,
那是我們這時代的罪孽。

我們這時代的老師,到底是在作育英才,還是在訓練適合去接受某種意識形態的喊口號預備部隊呢?

「吾黨之小子狂簡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」。
這句話就是那時衝出在我心的。

讀書,才能讓自己在最大可能的可能性中去改變自己。

佛學不也是強調:聞思修、入三摩地。

讀書,才能真正的讓自己做自己,做自己的主人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1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1
子曰:「甯武子邦有道則知,邦無道則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」
***
很多人會認為道家和儒家是相對立的思想系統。
這句就反駁了。

先看白話:
孔子說:「寧武子這人,國家太平時,就聰明,國家混亂時,就愚笨。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,他的愚笨別人學不來。」

《史記》:
老子說,「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」

愚,是一種修行的結果。

天底下,只是要愚,沒有不是修行而來的。

如果你說:可是,真的有人就是不聰明,就是笨啊,…

但,你也一定有觀察到:可能,愈是你覺得笨的人,他就愈是自己覺得聰明。

人,很少願意自己去承認是「愚的」。說自己有多聰明都來不及了…

只有感受過有某種屬於超越於個體之形而上之力量的人,例如良心,例如「道」,例如上帝,中道佛性…
你才能真正的有能力去「愚」掉自己。

因為,你要「放下自己」,「體天」而行。
這,不愚,行嗎?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0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20
季文子三思而後行。子聞之,曰:「再,斯可矣。」
***
這是很有趣的人生經驗談。

可能大家都有這種經驗:很多事,想多了,想到最後就壞事了。

但,我們也常聽到,要多思考,多檢查,想愈多次愈好,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。

到底,我們對一件事,要多去想幾次?
孔子說:再,斯可矣。
老夫子的人生經驗談是說,二次就可以了啦,三次太過了。

為什麼?

這只是孔老夫子的人生經驗談,還是這種「想二次」的說法,背後是有某種理論基礎而來的判斷。

這裡重點不是二次或三次,而是去做出「做幾次」的評論是以「什麼理論為基礎」來做出論述結論?

換言之,這只是老夫子的一般而言的人生經驗,還是意有所指的在談某種「人生的某種理論」?

如果我們不相信某種形而上的力量,
對儒家而言,是來自於自己但又超越於自己的力量,
那麼,我們只相信自己,
如果是如此的人生信念,那麼檢查的次數就應是多多益善。

如果是只相信自己,何必三次,三十次也可以,愈多愈好。因為,人總有一些有的沒有,多檢查是好事,愈多愈好。

但如果,人生的信念是:人是形而上的,有著來自於自己但又超出於自己的力量。
那麼,重點在於:人是不是跟著那力量走,跟著那聲音走,在儒家,是良心的聲音。

如果是這種人生信念:如果你一直去檢查,那個聲音早晚會被模糊掉的。
愈多的考量進來,只會讓你更關乎於自己的利益,這沒有什麼不對,這是人性的結構。
但就是這種結構,一直去檢查,「那聲音」早晚會不見的。

其實,你一定有這種經驗,往往第二次想的東東,最後是對的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9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9
子張問曰:「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;三已之,無慍色。舊令尹之政,必以告新令尹。何如?」子曰:「忠矣。」曰:「仁矣乎?」曰:「未知,焉得仁?」「崔子弒齊君,陳文子有馬十乘,棄而違之。至於他邦,則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之一邦,則又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何如?」子曰:「清矣。」曰:「仁矣乎?」曰:「未知。焉得仁?」
***
這章,字很多,想表現的義理,卻簡單。

來白話:
子張問:「子文三次做宰相時,沒感到高興;三次被罷免時,沒感到委屈。卸任前,總是認真地辦理交接事宜,怎樣?」孔子說:「算忠心了。」問:「算仁嗎?」答: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又問:「崔子殺了齊莊公,陳文子拋棄家產跑了。到了另一國,他說:『這裏的大夫同崔子一樣。』又跑了。再到一國,再說:『他們同崔子一樣。』再跑了。怎樣?」孔子說:「算清白了。」問:「算仁嗎?」答: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

人的外在屬於社會性效果的行為,當然重要。這沒問題,所以,「清」、「忠」啦等等,是社會性的某種價值關係的行為,也值得去討論。

「仁」,老夫子的態度就不同。

因為,這是二個範疇。

討論顏色,不管顏色有什麼效果,終究不是「形態」。
顏色和形態,在本質上是不同範疇。

「仁」,根子骨,是有形而上威力的自我德性實踐的範疇,用現代的學術術語,對我而上 ,是更接近「倫理學」。

人如何去對某種「行為」「價值」論證出它之所以有價值的思考方式是什麼?這是倫理學。

對儒家而言,社會性的效果,用現代的語言是「社會」的掌聲和「人民」的認同,和人的「倫理價值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倫理價值來自內在的聲音──良心。
如此,儒家。
就是這麼簡單,但有力,同時對各種意識形態有抵抗力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8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8
子曰:「臧文仲居蔡,山節藻梲,何如其知也?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臧文仲建造自己的宗廟,房頂呈拱形,柱子上畫著水草圖案,廟內藏著大龜,象天子的宗廟一樣,這怎麽算明智?」

從白話譯以及文字表面看起來,這似乎是在談「節儉」的議題。

但,《章句〉:
當時以文仲為知,孔子言其不務民義,而諂瀆鬼神如此,安得為知?春秋傳所謂作虛器,即此事也。

換言之,是做那種和其政治地位不相配的的裝飾。

這還蠻常見的人性,就是對於某種權力和名位的追求,只是手段各不相同。

這沒什麼不對。真的。追求名利沒什麼不好。

但如果明顯的知道了,「這樣去做」在那時代是不被接受的,還要去做,以追求名利。
孔子就說不好。

名利,其實也是一種個人自我實踐自我的一種方法。

但,會不會在這過程口中,人會忘了很多人的價值。
例如,「言有其器而無其位,故曰虛也。」

你可能會覺得這老掉牙了,但,對人性德性的尊重,遠大於其他價值,是儒家的特色。

人性的尊重,是徹底看重「個人活生生的生命的肉體的那個人」的「當下行為」。

對名利追求是抽象的,何止名利,對抽象性偉大名詞的追求,也是同樣的一種「僵化東東」變種樣式而已。

人面對生活處境而下的判斷和行為之當下,才是真正的生命和德性。

有時,偉大口號喊的愈多,人愈難看見自己的當下行為。
有時,偉大口號喊的愈多,人愈是只看到活生生個體之外的其他裝飾。

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7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7
子曰:「晏平仲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
***
這是談德性實踐(行法/修行)的效果問題。

德性實踐,一定有作用,也就是說,一定有效果。
而是這種「體」「用」之間的關係是客觀性的,亦即不以「人的意志」為轉移,
作用/效果,必然會有,不是你能決定的。

你能決定的是,你要怎麼去看待這效果?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晏平仲善於交朋友,交往越久,越受人尊敬。」

「交往越久,越受人尊敬」,這真的不容易,不是嗎?
大部分我們的人生經驗中與人的相處,往往是「反方向」的,
「交往越久,對那個人愈是看破了什麼」。

德性實踐,如果是「逆動物性」的一種人生自我實踐過程,其作用也就是「逆動性性」的。
「久而敬之」真的是逆動物性的,不然,你的手機,會愈的愈久愈怎麼樣呢?

所以,程子曰:「人交久則敬衰,久而能敬,所以為善。」

人如何可能有「與人交,久而敬之」這種效果出來?
因為你不斷的自我實踐,自我更新,自我變化;
你自己都不會厭倦自己,別人自然對你覺得新新鮮鮮。

否則,再漂亮的衣服,總會看煩的!

但衣服是衣服,那是「物」,不會自我更新的。
人,更慘,會自我衰老;
只有德性這事,才能自我更新,自我永遠的走向更好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6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6
子謂子產,「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養民也惠,其使民也義。」
***
「恭」「敬」「惠」「義」,這有點老生常談了。
這重要性,不用說,大家也都知道。

但,我們的知道,其實是從文化中「背下來的」而已。
「恭」「敬」「惠」「義」,是一種什麼感覺,你卻未必有感受過。

對「感受」,我是用「感受」來說的,「恭」「敬」「惠」「義」本來就是一種感受的形容詞。

人,是經驗世界的,做什麼,一定有感受。
如果做的是「對的」,那「對的」就會有某種「感受」反應你在你的肉體經驗裡。

甚至,你可以用「感受」來斷定,
你口頭喊的,和你真的做的,是不是「相符」。

只是出一張嘴的,你不會有「感受」冒出來,
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感受了,別人一定不會有「感動」。

這社會有很多偉大的抽象名詞,諸如公平正義義氣,「恭」「敬」「惠」「義」等,
這些都是人類文明中對那些「人性中本有之價值感受」進行抽象化而來的「語言」。

所以,一開始接觸這些名詞,你會震動,你會感動。
因為這些名詞是你內心感受的抽象化之代表。
語言有召喚能力,一種觀念性、抽象性的召喚能力。

但,這些名詞,
喊的人,
如果自己都沒有感覺,從喊的人之口中而出的名詞只是空殼子,
沒有真正經驗事件來「充實」那「召喚感受」,別人很快的就會覺得「抽象」「空洞」,
然後,
那空洞,十之分九,會轉成憤怒。

內心被語言召喚出來的「抽象感覺」,
如果沒有相應的「實事」來印證來充實,那感覺會自動質變。從抽象轉成憤怒。
這是人性,就是如此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5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5
子貢問曰:「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?」子曰:「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」
***
看似簡單,但不容易;
難是難在這是二種人性中矛盾的化解,是改變自己。
要去「變動」自己,都是痛苦的過程。

白話譯:
子貢問:「孔文子憑什麽獲得『文』的稱號?」孔子說:「靈敏又好學,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,不覺得沒面子,所以稱為『文』。」

很生活中的一般。「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」是有點老掉牙的句子。

但就是太平常了,這句子中的矛盾性,往往就被稀釋掉了。

如果你「敏」,可能你就不容易「好學」。
好學往往是因為你想藉由「讀書」之手段,讓自己更有變化。
敏之人,本來多變,不易「好學」

同樣的,「下問」談何容易,要有「不恥」的本事和心胸。
很多同學,連向老師「上問」都拉不下臉皮了,更何況下問。

文,說文化也好,說文有也好,說氣質也好,說人格也好。
文,就在於「改變自己」,讓自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。

要改變自己很難吧。
任何改變自己都是自我否定,都是要經歷痛苦的。
要能打破人性中的很多「固習」,才能化解矛盾,才有變化的可能。

「好學」讀書,就是好方法,好的一種「方法」去改變自己。

好學談何容易。
這不是你「要不要」「爽不爽」的問題,
還要看有沒有能力和勇氣化解人性中必然有的矛盾,
在某種「痛苦」中改變自己。

在改變自己過程,「聖人」和你一樣,都要歷經痛苦,只是他們願意去承受,
而你,
就會想去適才揚性的「快樂」讀書。

這一差,就有可能天南地北了。

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4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4
子路有聞,未之能行,唯恐有聞。
***
先看白話:
子路聽到一件該做的事,沒有做完時,就怕又會聽到另一件。

憑良心講,這我做不到。
在現代社會,不會有人做得到。
做到了,又怎麼樣?

沒有怎麼樣!

這篇的意核心,不在於「有沒有做到」。
做到什麼呢?有沒有去打工,
line有沒有回?
有沒有去唱歌?等等…

這篇會有如此的記錄,在於,
這表述指向了儒家最強調的「行法」,
道德「實踐」。

很多人看到「道德實踐」這四個字,就火大了,認為是封建,是壓迫,是防礙個人自由……

來,如果道德實踐,例如,每天出門跟家人說聲好,
看到老師,願意有禮的打招呼,
過馬路時,幫老太太扶上一手…

如果我跟你說,你去做這些,你就會有最大可能機會的考上「台大」,你會不會拼了去做,
你會如何去重新思考「道德實踐」這四個字和你的關係呢?

你把「道德實踐」當做是一件對你不會有任何幫助的事,
所以你會痛苦。

但依儒家而言,人是會變化的,所以講「變化氣質」,
人,【是會變化的】,所以,笨的可以變聰明,燥的可以變穩重。

但,人如何可能去「變化自己」。
對,就是道德實踐。
做了,人就有變化的機會。
只是用聽的,沒有用。

經由道德實踐而來的變化,是【整體的變化】。
對,在你變得對別人更有容忍心之時,你其實也更有機會去理解微積分,於是更有機會上台大。

很難相信吧。對,因為你從來沒有主自意識的去改變過自己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3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3
子貢曰: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
***
這一章,是吵不完的一章。
以是我個人的看法。

什麼是性與天道呢?
性與天道的關係是什麼呢?
為 什麼,性與天道,是不可得聞呢?聞是指什麼理解狀態呢?

還好,你不是搞哲學的!

《疏》:
子貢言,若夫子言天命之性,及元亨日新之道,其理深微,故不可得而聞也。

儒家談「人世間」,一定是談到「良心」,那是下判斷的聲音。
你聽不聽那聲音是一回事,
那聲音會是什麼內容,對你是認同還是反對,不是你能決定的。
只是,良心,呈現之時,答案才會知道。

老話:良心是來自於你個體,但那聲音超出你個體,用哲學術語,這是超越性。

那是,在碰到事情當下,當下才能呈現的。
所以,不是你能「規畫的」「預想的」,
所以,人才有機會被良心折磨,如果你沒有聽它的。

傾聽,仰望,判斷與去做。這是你和良心的唯一關係。

重覆!這是人與良心的關係,
也是人與性與天道的關係。

良心不是像草莓蛋糕一樣,是一個什麼東東,藏在那裡等著被你發現。
不是,良心是,「必有事焉」,在事情的當下,才會「無中生有的」跑出來。
所以是,神而明之。
所以,
才會是一種有超越性格的倫理意義之聲音。
所以,才不會是一種意識形態。

是不可得聞,因為只有當下呈現。而你一定聽得到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2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2
子貢曰:「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」子曰:「賜也,非爾所及也。」
***
有沒有覺得孔門之間的師生,很直接,但又很溫暖。

不是每位老師,他的學生都敢向之「臭屁」,那老師的肚量要很大的。
不是每位學生,都經得起被「修理」,那要很有勇氣的。

孔子有時,讓人羡慕的。

白話:
子貢說:「我不願被迫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,我也不願強迫別人去做。」孔子說:「子貢啊,這不是你能做到的。」

哈,老師真的直接。
對我而言,有這樣的學生是老師的福氣。

再來,是嚴重的問題了:修行。

這個時代的學生,大概什麼適才揚性聽多了,
都覺得只要是「了解」了,就是可以做得到了。

比如,了解了要「獨立思考」,代表他就會「獨立思考」。也到處嚷嚷著要去「獨立思考」。

可是,獨立思考要有什麼條件,你知道嗎?
完全不知。哈。

我愛說:你會獨立「大便」啦沒問題,獨立思考,你那顆葱。

人人喊「包容多元」。
那選舉到了,那些有的沒的言論,是不是包容多元啊?
喊了就會啊。

啊不是新聞要公正客觀,啊不是記者要有什麼XX,那那些爛新聞是外星人寫的嗎?

生命的很多質素,是修行才能「兌現」出來的。

喊多了,愛喊的。最後真的就以為,會喊了就是會。
所以,那些下功夫去做去讀的人,最後會是你的主管。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1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1
子曰:「吾未見剛者。」或對曰:「申棖。」子曰:「棖也慾,焉得剛?」
***
現在知道要如何去「打敗」一個人了嗎?
不管那個人有多強,多威脅,都不用怕,
你要只找到他/她的「慾望」,那就是突破點!

人生啊,人性!

來先看白話:
孔子說:「我沒見過堅強的人。」有人說:「申棖堅強。」孔子說:「申棖欲望太多,怎麽能堅強?」

欲望太多的人,不能堅強,
既然無法堅強,他不可能去堅持什麼理想?

當你聽到老板啦,老師啦,以及很多棒棒的人在談理想時,你會如何去評價他與理想之間的關係呢?

X也慾,焉得剛?

記得這把句話背下來。真的,這是百分之百的人性,沒有一個人逃得掉的。

和同伴之間亦如此,和朋友亦如是。

但什麼是「欲」呢?什麼是「剛」?

喜歡酒色財氣、包包、美服,就是欲嗎?那你也太小看人性了。不喜歡那些,就是剛嗎?那你也太小鼻子了!

《疏》:私佞媚,安得剛乎?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0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0
宰予晝寢。子曰:「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牆不可杇也,於予與何誅。」子曰:「始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。於予與改是。」
***
這句 很有名。很多成語,很多名句,都是從這裡出來的。

先看白話譯:
宰予白天睡覺。孔子說:「他象朽木一樣無法雕琢,象糞牆一樣無法粉刷,我能拿他怎樣?」孔子又說:「以前我看人,他說什麽,我信什麽;現在我看人,聽他說,再看他做。因為宰予,我改了過來。」

可憐的「宰予」,不小心睡了個覺,就這樣被記載了下來。然後,一堆「名句」就跟著出來。

孔 子到底在生氣什麼?這真的有那麼嚴重嗎?
應是以指指月,到底在指什麼?

很多古注,也蠻強硬的,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君子之於學,惟日孜孜,斃而後已,惟恐其不及也。宰予晝寢,自棄孰甚焉,故夫子責之。」

哇,好拼啊。

我自己當學生,在課堂常睡著了。
我自己是老師,我真的不會覺得學生睡了之後,會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事。

但,我也相信,孔子在此做出這種表現,也被記下來,應 是饒有深意。
但深意在那裡?

大乘佛學中的重要「修行」方法,其中一個是「精進」。
為什麼要提出來,因為要有意識自己去往更好的自己改變,
就其客觀的真正過程而言,
是一漫長的自我奮進過程。

這過程中間,很累。所以,《法華》中,還要有「化城」,哄哄你說快到了。

修行如此。不管是那一宗門。

讀書如此。

如果你進教室,只是一種無奈。忙著看手機,焦急的等著下課。
老師講的,你都化成耳邊風。
不是你想和老師作對,我知,而實是你無意於此中得到什麼去改變自己。

這和宰予晝寢,沒什麼不同。
無心。害怕改變自已。

但,你又說,你又說你是「覺青」,你是「時代青年」,你是「自主讀書」,你是「思考又批判」……

其實,孔子那句話,有時,我也會在口中差點吐了出來:
始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。

讀書很累的。
思考,要讀書的。
改變自己,要拼鬥自己的。
光是講講,沒有用!

何必一定要去教室呢?
出去外面,去陽光下享受陽光的溫度,去好好睡一下,也是一種人生。
而且,真的是真實的一種人生,活生生的。

怕你連這樣的去享受生命也不敢,又要裝覺青,又要在教室睡覺。

人,在此一假,然後,什麼都往往會是假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