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9

《論語.公冶長》#19
子張問曰:「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;三已之,無慍色。舊令尹之政,必以告新令尹。何如?」子曰:「忠矣。」曰:「仁矣乎?」曰:「未知,焉得仁?」「崔子弒齊君,陳文子有馬十乘,棄而違之。至於他邦,則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之一邦,則又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何如?」子曰:「清矣。」曰:「仁矣乎?」曰:「未知。焉得仁?」
***
這章,字很多,想表現的義理,卻簡單。

來白話:
子張問:「子文三次做宰相時,沒感到高興;三次被罷免時,沒感到委屈。卸任前,總是認真地辦理交接事宜,怎樣?」孔子說:「算忠心了。」問:「算仁嗎?」答: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又問:「崔子殺了齊莊公,陳文子拋棄家產跑了。到了另一國,他說:『這裏的大夫同崔子一樣。』又跑了。再到一國,再說:『他們同崔子一樣。』再跑了。怎樣?」孔子說:「算清白了。」問:「算仁嗎?」答: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

人的外在屬於社會性效果的行為,當然重要。這沒問題,所以,「清」、「忠」啦等等,是社會性的某種價值關係的行為,也值得去討論。

「仁」,老夫子的態度就不同。

因為,這是二個範疇。

討論顏色,不管顏色有什麼效果,終究不是「形態」。
顏色和形態,在本質上是不同範疇。

「仁」,根子骨,是有形而上威力的自我德性實踐的範疇,用現代的學術術語,對我而上 ,是更接近「倫理學」。

人如何去對某種「行為」「價值」論證出它之所以有價值的思考方式是什麼?這是倫理學。

對儒家而言,社會性的效果,用現代的語言是「社會」的掌聲和「人民」的認同,和人的「倫理價值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倫理價值來自內在的聲音──良心。
如此,儒家。
就是這麼簡單,但有力,同時對各種意識形態有抵抗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