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憲問》# 01

《論語.憲問》# 01
憲問恥。子曰:「邦有道,穀;邦無道,穀,恥也。」「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為仁矣?」子曰:「可以為難矣,仁則吾不知也。」
***
白話譯:
憲問恥。孔子說:「國家太平時,可以當官;社會不好時,當官就是恥辱。」問:「好勝、自誇、怨恨、貪婪,這幾種毛病都沒有的人,可以算仁嗎?」孔子說:「可以算難得了,算不算仁我不知道。」

恥。這個要怎麼談呢?

那是一種心理狀態。

但,接下來要往下追問的是:那是什麼樣心理狀態?
一、是社會化的某種意識形態下的判斷標準嗎?
二、是某種「先驗的」心理反應,為人的行為價值做出指引性的指示?

儒家,其哲學立場是第二種。正如同良心是先天地而生的一樣,是有形而上的力道。

恥,也是如此。那是一種來自「發自你又超越於人」的一種感受。

你感受到了嗎?
感受到了,你會去追隨那聲音所指向的行為方向嗎?

如果你願意,就是「修行」。
這是儒家的行法。簡單,但,不易。

生命在這種過程中,成熟圓滿!

所以,談仁、良心、恥,更重要的是,人對這種超越性聲音的重視及追隨。

至於,外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,未必能說明一個人是否聽到了這種來自你又超越你的聲音。

所以,
「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為仁矣?」子曰:「可以為難矣,仁則吾不知也。」

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路》# 30

《論語.子路》# 30
子曰:「以不教民戰,是謂棄之。」
***
這句,應和上一文一起來看。

子曰:「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即戎矣。」
子曰:「以不教民戰,是謂棄之。」

「棄」這個字,用得讓人心驚膽跳的。

不過,話又說回來,人如果要能「不棄」眾生,是一件簡單的事呢?
還是困難的事?

你有放棄過人嗎?
尤其是你「打從心底」「看不起的人」!

如果你會「打從心底看不起某些的人」的話,
你和他們的相處模式會是如何呢?

棄!

佛學中愛談,
「不捨眾生」是一個生命成熟的歷練過程,也是方法。

這很難做到。

但,生命如果想突破既有的框框,「不捨眾生」是大乘佛法中所強調「修行方法」。

以前我常想,為什麼大乘佛法要不斷的強調「不捨眾生」這樣的態度(行法),對人的成長的極大影響。

隨著年紀的變動,其實也就看得愈清楚:
人,要把你不喜歡的他人,隨隨便便的踩在腳下,是一件如此容易的事。

這就是「棄」人。
這是習氣!尤其又再加上幾個偉大的名詞當配菜。

樂於棄人的人,依佛學,是很難長出慈悲的。

再佛學迷信一點的說,棄人者,人恆棄之。

大學生的你,有沒有覺得老師都在放棄你呢?
嗯,
那,你如果你想把老師踩在腳下,對你有多大的難度呢?

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路》# 29

《論語.子路》# 29
子曰:「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即戎矣。」
***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善人訓練百姓七年,也可以讓他們當兵打仗了。」

啊!七年啊。這文字上的數字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七年云者,聖人度其時可矣。如云期月、三年、百年、一世、大國五年、小國七年之類,皆當思其作為如何乃有益。」

以前我們受預官役是半年,
我所知的一般兵訓練期是用週來算的,我們那時大約是六週吧,忘了。

可以這樣說嗎?訓練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。

訓練,當然會有一種「要求」的過程。

但,如果你不想被要求呢?那訓練也就無效。

當老師的這幾年感受很深的。

以前如果學生對訓練不爽,我會想著有什麼方法可以去訓練。

現在如果學生不爽,我會說,沒關係你開心就好。

我更怕學期末學生在評鑑上罵我。或在social media上罵我。

不過,當你看著沒怎麼被訓練的學生上工作的戰場,
心中還是「糾結」了一下。

啊,他當然有可能活了下來,而且更強壯。
但,事實上,
陣亡的更多多。

只是,這些傷亡數字,沒有人會告訴你。

大家找來讓你看風光亮麗的,都是「成功的」前輩。

成功的,有多少人呢?而每一年畢業的,又有多少人呢?

同學,忍一下被訓練吧。大概很少有老師想「害你」。

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路》# 28

《論語.子路》# 28
子路問曰:「何如斯可謂之士矣?」子曰:「切切、偲偲、怡怡如也,可謂士矣。朋友切切、偲偲,兄弟怡怡。」
***
最怕這種論語的句子了。看似簡單,卻最難講。

來,先看白話譯文:
子路問:「怎樣才算真正的士呢?」孔子說:「相互鼓勵、相互批評、和睦相處,可算士了。朋友間相互鼓勵、相互批評,兄弟間和睦相處。」

《章句》:
胡氏曰:「切切,懇到也。偲偲,詳勉也。怡怡,和悅也。皆子路所不足,故告之。…」

有三種經驗現象:
一、切切,懇到也。
二、偲偲,詳勉也。
三、怡怡,和悅也。

孔子提出來了。而且說,如果一個人可以呈現出這樣的樣貌給別人感受到,
那麼這個人就是「士」了。

不管士是什麼,但總是一種值得我們去朝向為標杆的人物典型。

反正是正向的。

值得我們注意的是,孔子的說法,他用「如何被別人感受到什麼感覺」來做一種說明。

切切、偲偲、怡怡。

你有這種感受給別人嗎?不容易。

我在想的是,為什麼用「感受」來界定?

要給人什麼感受,可以裝出來,但也不容易裝出來。

可是,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真的成熟到位,他/她一定會有一種「給別人的感受」散發出來,
這不用裝,也一點都勉強不來。

對我而言,切切、偲偲、怡怡是什麼,根本不重要。

相反的,
我的生命是不是到達了某種「會散發出感受給別」的那種程度,
倒是我在乎的。

我很清楚,那假裝不來。
所以,生命的修為夠不夠,在這裡,清清楚楚。

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路》# 27

《論語.子路》# 27
子曰:「剛毅、木訥,近仁。」
***

這一條,也麻煩。

來吧,先確定,「仁」應是一種正向的評價。

「剛毅、木訥」,是一個人外在給人的某種觀感。

在這裡,孔子把這二個「部分」做一種連結。

換言之,如果要對一個人進行評價,而這評價又必須是外在的觀感來當做判斷的基礎,
那麼,「剛毅、木訥」是被認可的判斷條件。

問題就來了,
一.如果個性是活潑外向的,那怎麼辦?個性往往是天生的啊。
二、難道,其他的不同個性性格,就不會是「仁」嗎?

問得好。

來,我關注到「近」,這個字。

「近」字,並不是「是」字。所以是「近仁」,而不是「是仁」。

近仁,是指可能性。

好,接下來是,「剛毅、木訥」要如何來看待?

「剛毅、木訥」是指一種「內向」的性格觀感嗎?

不是。

「剛毅、木訥」是指一種,人願意「向內」看的一種生命、反思態度。

這對任何人,都是可能的。

我們往往習慣向外看。
所有的問題,都是別人造成的,都是外在加給我們的。
其實,那預設了「你是完美的,你不用再調整自己了」。

反正,有問題,我們都是「向外」找原因,找答案,找解法;
這未必錯。
但你呢?
會不會,產生問題的核心在於「你」。

思考自己是痛苦的,
是要有勇氣的。
是沈默與安靜的。
這是自己和自己的相互作用,無法喧囉打鼓的。

《章句》:
「剛毅則不屈於物欲,木訥則不至於外馳,故近仁。」

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路》# 26

《論語.子路》# 26
子曰:「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」
***
不用翻譯,因為文言文可以讓你更慢慢的品味。

什麼是泰?什麼是驕?

為什麼泰好?為什麼驕,不好?

這是我們常有的「思考模式」,一種二元對立的模式。
二元對立模式,就一定會有「對/錯」,
你只能被逼著選邊站。

但,那不是人生!那不是人性!
那不是人的成長的運作模式。

人的成長不是二元對的,國小不是對立於大學。
大學是在國小的基礎上而來,這是奠基性的過程,是辨證的。

所以,有驕,才會有泰!

泰,是在驕的基礎上的,一種更深刻的自我成熟狀態。
如是而已。

不用怕「驕」。

重點在,如何從驕,轉成泰。這是成長。這是轉化。這是修行。這是君子。

小人,不是壞人,是停止去深化自己成熟自己的人。
所以,驕而不泰。
只停在驕,這個階段。再也不去變化自己了。

《疏》:
小人實驕自矜,而強自拘忌,不能寬泰也。

強自拘忌、不能寬泰,就是沒有再去變化的可能性了。

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路》# 25

《論語.子路》# 25

子曰:「君子易事而難說也:說之不以道,不說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難事而易說也:說之雖不以道,說也;及其使人也,求備焉。」
***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為君子做事容易,但使他高興卻很難。討好不以合道的方式,他是不會高興的;他用人時,總能量材而用。為小人做事難,但使他高興很容易。隨時討好,他也高興;他用人時,總是求全責備。」

就先把這文字,當作是一「人生經驗談」。你先看看,是不是你也有感覺。

君子:     小人:
做事。     做人。
不易被討好。  喜歡聴好話。
信任屬下。   總是要求完美。

其實,把君子改成好主管,把小人改成「壞主管」,也是講得通的。


你會發現上述三種面向,是連在一起的。如果有,就一定全部會有。

這些人的不同特質,決定了一個人的「可能性」。

但這些性質不是不能動的,不能改的。

可是,要去改,幾幾乎乎不可能。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沒有,而別人是那樣。

如果你真的想「改自己」,
往往,
你必須從修行路上走去。

亦即,生命是一種整全性的。如果有某一脾氣要修正,很難單單去「修正」那特定脾氣,
而是要從「自己德性的重視」做起。

相信自己生命中向上的力量及意願,
願意讓自己在德性上更成熟,
對他人更有大胸襟。
這樣一步一步的調整「自己」,
那個某種脾氣,會自動消失不見。

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路》# 24

《論語.子路》# 24
子貢問曰:「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「鄉人皆惡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惡之。」
***
所有的人都喜歡你,這好不好?
不好。

因為那是不可能的。

人,有不同的習氣,有不同的觀點,不同的意識形態。
如果真的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,
那你一定是有問題,一定有「有苟合之行」(《章句》)。

孔子講的,真的很有道理。

那,什麼樣的狀況,算是你的「人格」「品性」還不錯呢?經驗界的呈現應如何?

孔子說,
那些好人都喜歡你,
而那些不好的人都討厭你。

人,很難的面面具到啦,真的不用討好每一個人。

如果真要有一些你去觀察自己的標準的話,
那麼,
讓「不好的人」的討厭你,算是一個標準。

哈,
不要怕被討厭。

如果「不好的人」喜歡你,那你大概是被認為「同類的」。

《章句》:
故善者好之而惡者不惡,則必其有苟合之行。
惡者惡之而善者不好,則必其無可好之實。

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路》# 23

《論語.子路》# 23
子曰:「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」
***

這句,看起來有點懂,但又好像講不清。
看起來好像很美,但你又做不到。

來,先用另一個視角來對比。佛學的。

維摩詰經云:『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。』
維摩詰經云:『不入煩惱大海,則不能得一切智寶。』

於是有二句很有名話: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

這種句型,
首先是要打破我們慣常用的二元對立思考,例如對與錯,好與壞。
然後,我們要選邊站。
之後,可以享受光榮,然後又可以痛罵別人。都很爽!

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則不是這種二元對立。
相反的,是透過A轉到B。A要先有!
這是人性,生命,的運作法則。

這也沒那麼難懂。例如,國小即大學。
這並不是說國小就是大學;而是說,你要透過國小才能到大學。「即」,是依著它但轉它,之意。

人若無所依,則無法轉。這是無可奈何之事。

想要馬上就獲得對、好;那也一定是某種意識型態而已。對你無轉化生命程度之功用。

和而不同,
用白話的講,我們努力向上,但並不輕視「和我們對立的人」。
相反的,我們思考的是,人,從他人看到自己,於是如何可能,從「那樣」轉變到「這樣」。
這過程,即是修行。

有對立的人,才讓我們看到「對立的另一個」,那是我們所指向的方向。
因此,對立的人,是我們的鏡子。

和而不同;
和是不輕視,甚至是認同。不同,是指,你仍會有和別人不同的「更高遠的目標」,指引著你去實踐。

但這「更高遠的目標」,就人性運作而言,卻必須是透過他人,才能被看到。
人無法自己看到!這無可奈何。沒有,熱,冷是無法被理解的。

這同樣也是修行過程。意即,懂/理解,並不會就有!如何去做到而有,那才是重點。

做到的,是君子。但,難。

我們比較接近「同而不和」,看起來努力要和別人一樣,但內心又瞧不起他人。

我也是。

但,看到了,所以你就有「轉過來」的機會。

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

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路》# 22

《論語.子路》# 22
子曰:「南人有言曰:『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。』善夫!」「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。」子曰:「不占而已矣。」
***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南方人有句話:『人無恆心,巫醫也當不好。』說得好啊!易經上說:『不能堅守德操,就會蒙受羞辱。』這句話是說,沒恆心的人註定一事無成,求卦也沒用。」

這篇,不難理解。恆心的重要。
難的是,做不到。

我想換一個角度來談,為什麼「恆心」很難?

如果你喜歡火鍋,你不用人講,往往會很有「恆心」的去吃火鍋。

為什麼,有很多事,無法「恆心」。

因為,你在做的時候,你感受不到「利益」。
既然感受不到利益,為什麼要恆心呢?

這很合理的。

你完全不知讀英文要幹什麼?除了考試外,你為什麼要學呢?更何論恆心。

事實上,「有恆心」去做某一件事,這樣的狀況,
去做什麼事,並不重要;
重要的是,「恆心去故」這樣的過程,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往更向上改變的一種自我變化過程。

你恆心去運動,如果成了,不只是身體變好,身材更好;
更重要的是,那過程所帶來的一種身心的改變,
會幅射到人生的其他部分。

你也會因此而更有「本事」去讀書。

恆心去做,是一件苦事,真的是苦,所以很多做不了恆心。
如果你能,
那你就走過了對人生考驗的重要關卡,
你知道,你「撐得過」,
這是無比的人生經驗。

來,同學,找一本書,深一點的,專業一點的書,
讓自己痛苦地,有恆心地,讀掉它。
承受過程,忍受過程,
不管你讀懂了多少,就是讀掉它。

只要你有這種經驗後,
你的人生,你和書本的關係,
就在這「有恆心」的過程中,
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。

恆心,不是一種手段而已;
恆心,是改變自己的行法,修行的方法。
恆什麼都沒關係,但要有恆下去的勇氣。

你要去試一遍,正如同游泳。
會游泳了,人和水的關係,就完全不同了。

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路》# 21

《論語.子路》# 21
子曰:「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不為也。」
***

這篇,我最有「思考興趣」的是,古人如何去注解狂與狷。

《章句》:
狂者,志極高而行不掩。
狷者,知未及而守有餘。

很棒吧。

這裡沒有對錯,
這是人的風格或性格。

狂者、狷者型態的人,會有的性格,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?

《章句》:
而徒得謹厚之人,則未必能自振拔而有為也。
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,猶可因其志節,而激厲裁抑之以進於道,非與其終於此而已也。

狷者:未必能自振拔而有為也。
狂者:猶可因其志節,而激厲裁抑之以進於道。

這裡,觀點轉到「成長」的視角裡。
狂者,比較容易「被激勵」而去追求自己的成長。

古典學問就是這樣,
不喜談對錯,而是去談成長。

狂者,更有機會去讓自己成長。

但為什麼狂者更有機會成長?

以下是我說的:
因為狂者更容易犯錯和後悔,
而,因認錯而否定自己,才是人會去「成長」的基石。

這無可奈何!人生如此運作。

更無事奈何的是,這「否定而又成長」的過程,是錐心刺骨的過程。
真的,跑不掉!

否則,又何必要「成長」呢?

成長是為了跨越心中的懚懚之痛。一跨越就走出自己,就改變既存狀況,就成長了。

沒有懚懚之痛,你又何必去改變自己呢?

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路》# 20

《論語.子路》# 20
子貢問曰:「何如斯可謂之士矣?」子曰:「行己有恥,使於四方,不辱君命,可謂士矣。」曰:「敢問其次。」曰:「宗族稱孝焉,鄉黨稱弟焉。」曰:「敢問其次。」曰:「言必信,行必果,硜硜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為次矣。」曰:「今之從政者何如?」子曰:「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」
***
白話譯:
子貢問:「怎樣才能算個真正的士呢?」孔子說:「做事時,要有羞恥之心;出國訪問時,不辱使命。可算士了。「請問次一等的呢?「同宗族的人稱贊他孝順,同鄉的人稱贊他尊敬師長。「請問再次一等的呢?「說到做到,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,當然是小人!但也可以算最次的士了。「現在的政治人物如何呢?「噫,這些鼠目寸光的人,算什麽呢?」

「言必信,行必果,硜硜然小人哉」,孔子說,這種格局的人,是小人。
小人,不是壞人,而是人生格局「相對之下」沒有那麼恢宏的人。

事實上,古典的學問中,很少有像現代啟蒙科學學問的那種強烈「二元對立」即「對/錯」的這種判斷方式。

古典學問思考的方向是「程度的問題」,而不是對錯的問題。

國小和大學生,比起來,有對錯嗎?
沒有。
但有程度的問題。

是我們這個啟蒙時代,把自然科學的絕對對錯的思考方式,強加到人文/社會科學來。

水是不是h2o組成,可以有二元對立的對錯。是不是h2o,只能在對錯間做一個選擇。

但,人要不要把多餘的錢布施出去,那是「人性程度」的狀況,不是對錯的問題。

這個時代,如果面臨人性,面臨社會的問題,會有那麼多的更大衝突,而不是解決問題,
就在於把「物」的二元對立,強加到對人,對社會的判斷上來。

正如同吃素,那是人性修行程度的問題,不是對錯的問題。
對我而言,
核能的問題, 亦然。同性戀的問題,亦然。

認不認同同性戀婚姻,是人心胸夠不夠寬廣的問題,而不是「二元對立」下的對錯問題。

如果要用二元對立下的對錯來判斷,
那麼,如果同性戀是「對的」,
那麼,異性戀就一定是「錯的」。
這是思考方式上的必然。

如果異性戀是錯的,那麼人人都應是同性戀,因為這才是「對的」,
所以,這社會……

談二元對立下的對錯,最後一定「容不下對方」。
只有從程度的思考方式著手,
談包容、寬容、多元、共存、共好、愛、信任、希望等等,
屬於人的價值,才有意義。

因為,物,如大理石,是無法談上述的那些東東的,例如希望。

用程度的狀況來思考,「成長」才有可能,忍耐才是必要,差異才能共處。希望,才能是人性價值。

所以,這社會才有小學的,也有大學的,但又有教育系統。差異共存,但人有希望和期待。

同樣的,
民主也是一種從歷史角度而言,就程度而言更好的政治制度,而不是二元對立下絕對的「是對」的制度。

當你把民主制度當作「絕對的制度」,你就容不下其他差異的可能性,
那民主就是最獨裁的。
正如同你覺得大學是對的,所以國小是錯的,所以要消烕國小,一樣。

所以,
你喊民主喊的那麼大聲,
到底你是獨裁的,
還是民主的。

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子路》# 19

《論語.子路》# 19
樊遲問仁。子曰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
***
白話譯:
樊遲問仁。孔子說:「在家對人恭敬、工作對人有敬意,待人忠誠,即使到了愚昧之地,也不可背棄這個做人的準則。」

對孔子而言,
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,這三項,是人的「正常天性下的行為」,
如果沒有因外在的因素干擾,
人本來就應會如此的行為。
所以,是可被實踐的行為。

所以,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
這不是被強迫要去做的,
而是人本來就會如此。

換一個角度而言,因為是人的天性,
儘管不同的文化下的人的社會結構,
這 樣的人性行為,
也是同樣會存在的,同樣會被接受的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此是徹上徹下語。聖人初無二語也,充之則睟面盎背;推而達之,則篤恭而天下平矣。」

對儒學而言,
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同時也是行法。

換言之,這三項不是「拿好人卡」而已,而是修行的方法。

正如同佛學中的打坐一樣,是一種解脫的行法。
儒學,依此去實踐,人的德性可以成長,生命可以圓滿。生命可以在一種「心安」的境界中,
同時也在一種「自強不息」的境界中。

同樣的,在人的外表上,也一定會顯現出來,一種有氣質的樣態出來,很自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