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07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7/2022.09
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學以致其道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工人在工廠中生產商品,君子在知識學習中實踐道義。」

這又是子夏的言說。

但儒門者記了下來。

事實上,這又是「知識」與「德性」兩者之間關係的一種論證模式。

古代的論證和現代不同,喜用「比喻」。

從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,來說明「知識的獲得」與「德性的被實踐」兩者之間的關係,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?

這是很重要的論題。

但為什麼選用「百工」來做比喻呢?

《章句》:
肆,謂官府造作之處。致,極也。工不居肆,則遷於異物而業不精。

人間世的一般事業或工務,都要「專心」去做,才能做的好。

德性的成熟,亦然。

但百工之所以能成,除了「專心」之外,依百工的「知識」去做是不可不有的。

依著做百工的「知識」去「專心」做,才能成事。

這裡,用百工,把「知識」與「完成事務」之間的關係描述出來,來做出比喻給「德性的實踐」用。

換言之,「讀書」或「知識」,對於德性的完整實踐,是有「重要性的作用」,亦如百工。

子夏,和荀子一樣,對知識的重要性,非常強調。

所以,荀子有〈勸學篇〉。

但儒門的核心是「德性的完整實踐」,所以,知識與德性之間的關係,就這一儒門派別而言就要論證。

××

在現代,這二者巳被「獨立化」,所以「知識」可以自己就可以重要起來。

但同時,沒有知識去深化的德性,慢慢的就成為一種「沒有深度」的社會「好習慣」而已。

最後,很少人用一種嚴肅的動力去探討德性的實踐,往往認為那是一種「知識的附加品」。

但,德性是有超越性意義的,上合於天。

《禮記·禮器》:「禮也者,合於天時」。到了禮記,亦沒有失去這精神。

知識,是為了讓我們試著以「更了解的心情」去完成德性之成熟的可能。

知識或文明,是德性實踐的媒介。讀書讀的好,是為了更好的德性實踐「媒介」。


所以,傳統談「藝術」的美,也會和德性的熟不熟,扣在一起。

從孟子這一系統的而來的儒學,是如此堅持的。

孟子談「浩然之氣」:
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。

集義,這義是當下從生命主體而來的給出呈現。自會冒出。和知識無關。

良心如此。

「義襲」就是指被知識化、被口號化的那一種「標題德性」。

不是從生命中冒出給出的,而只是「別人講給你聽的」。

既然不是生命中自己冒出來的,亦如良心,而只是跟著別人講的,所以,
「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」。

口號喊久了,就會覺得「無味」。

良心的冒出,活活潑潑,日新又新,每次都有新鮮感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7/2022.09
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学以致其道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工人在工厂中生产商品,君子在知识学习中实践道义。」

这又是子夏的言说。

但儒门者记了下来。

事实上,这又是「知识」与「德性」两者之间关係的一种论证模式。

古代的论证和现代不同,喜用「比喻」。

从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,来说明「知识的获得」与「德性的被实践」两者之间的关係,是一种什麽样的关係?

这是很重要的论题。

但为什麽选用「百工」来做比喻呢?

《章句》:
肆,谓官府造作之处。致,极也。工不居肆,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。

人间世的一般事业或工务,都要「专心」去做,才能做的好。

德性的成熟,亦然。

但百工之所以能成,除了「专心」之外,依百工的「知识」去做是不可不有的。

依着做百工的「知识」去「专心」做,才能成事。

这裡,用百工,把「知识」与「完成事务」之间的关係描述出来,来做出比喻给「德性的实践」用。

换言之,「读书」或「知识」,对于德性的完整实践,是有「重要性的作用」,亦如百工。

子夏,和荀子一样,对知识的重要性,非常强调。

所以,荀子有〈劝学篇〉。

但儒门的核心是「德性的完整实践」,所以,知识与德性之间的关係,就这一儒门派别而言就要论证。

××

在现代,这二者巳被「独立化」,所以「知识」可以自己就可以重要起来。

但同时,没有知识去深化的德性,慢慢的就成为一种「没有深度」的社会「好习惯」而已。

最后,很少人用一种严肃的动力去探讨德性的实践,往往认为那是一种「知识的附加品」。

但,德性是有超越性意义的,上合于天。

《礼记·礼器》:「礼也者,合于天时」。到了礼记,亦没有失去这精神。

知识,是为了让我们试着以「更了解的心情」去完成德性之成熟的可能。

知识或文明,是德性实践的媒介。读书读的好,是为了更好的德性实践「媒介」。


所以,传统谈「艺术」的美,也会和德性的熟不熟,扣在一起。

从孟子这一系统的而来的儒学,是如此坚持的。

孟子谈「浩然之气」:
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

集义,这义是当下从生命主体而来的给出呈现。自会冒出。和知识无关。

良心如此。

「义袭」就是指被知识化、被口号化的那一种「标题德性」。

不是从生命中冒出给出的,而只是「别人讲给你听的」。

既然不是生命中自己冒出来的,亦如良心,而只是跟着别人讲的,所以,
「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」。

口号喊久了,就会觉得「无味」。

良心的冒出,活活泼泼,日新又新,每次都有新鲜感。


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06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廣泛學習並不停,認真思考問題並且聯係經驗現況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這一句,我們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種後來儒學的解釋樣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講過,把「知識的獲得過程」當作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價值行為。
換言之,知識論或認識論具有擺脫掉「倫理學」而來的獨立性價值。

但第二句,馬上就又把「知識的獨立性」和倫理學構連成某種關係性。換言之,
知識的獲得不只是「知識」,這過程也對「倫理學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種助益。

但這種助益是什麼性質,什麼樣態的肋益,就沒有再說下去了。

用後來哲學史發展的觀念來說,這是知識與德性(倫理)的對立性樣貌的開始成形。

只是這時,尚不明顯。所以,還會連著說。

於是,後來,在知識與德性的問題上,開展了二種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識的獲得有益於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讀書」是德性成長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過程。

這二者是有關連性的,但這二者的連係性,愈往後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於「實踐」,和「知識」無關。所以,有時,書讀愈多,「愈沒有良心」。

雖然,這一點並沒有排斥讀書這種行為,並不是反智論,因為實踐需要物質基礎,這和制禮作樂有關。

制禮作樂,需要知識。但德性仍是前題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種的代表。

子張是第二種。

荀子算是第一種。

孟子算是第二種。

到宋明理學。

朱熹是第一種類型的思維。

陸象山是第二種思維類型。

這問題是「重要的哲學問題」,所以到了現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談「德性與知慧」的關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讀書所及,所談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種類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響的區域是較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這和讀書無關,和你想不想去實踐有關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學說,人人皆有佛性,顯不顯,在於修不修。

那一種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這是會吵架的問題。

孔子說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這應算是接近那一種呢?

孟子有一句關於德性之被實踐的成語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說過:「為長者折枝,語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罵人說,有沒有良心。而不是說有沒有讀書。

現代人反而愛罵人,有沒有讀書。

所以,宋明理學把孟子定位為亞聖,是有哲學義理根據的。

我的老師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學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這種偏好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06/2022.09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广泛学习并不停,认真思考问题并且联係经验现况去思考,德性就在其中了。」


这一句,我们和前面那一句放在一起看,就可以看出一种后来儒学的解释样貌。
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」+
子夏曰:「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
第一句,前po文讲过,把「知识的获得过程」当作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价值行为。
换言之,知识论或认识论具有摆脱掉「伦理学」而来的独立性价值。

但第二句,马上就又把「知识的独立性」和伦理学构连成某种关係性。换言之,
知识的获得不只是「知识」,这过程也对「伦理学/德性的成熟」有某种助益。

但这种助益是什麽性质,什麽样态的肋益,就没有再说下去了。

用后来哲学史发展的观念来说,这是知识与德性(伦理)的对立性样貌的开始成形。

只是这时,尚不明显。所以,还会连着说。

于是,后来,在知识与德性的问题上,开展了二种不同的思路。

一、知识的获得有益于德性的成熟,所以「读书」是德性成长「非常需要」的必要过程。

这二者是有关连性的,但这二者的连係性,愈往后,就愈薄。

二、德性的成熟在于「实践」,和「知识」无关。所以,有时,书读愈多,「愈没有良心」。

虽然,这一点并没有排斥读书这种行为,并不是反智论,因为实践需要物质基础,这和制礼作乐有关。

制礼作乐,需要知识。但德性仍是前题和目的。

子夏,算是第一种的代表。

子张是第二种。

荀子算是第一种。

孟子算是第二种。

到宋明理学。

朱熹是第一种类型的思维。

陆象山是第二种思维类型。

这问题是「重要的哲学问题」,所以到了现代的新儒家的唐君毅,仍是很努力的在谈「德性与知慧」的关係。

以上「只是」就我的读书所及,所谈。看看就好。

一般而言,第二种类型在儒家文化圈所影响的区域是较为普及的看法。

所以,人人皆有良心,这和读书无关,和你想不想去实践有关。

所以,在中原流行的大乘佛学说,人人皆有佛性,显不显,在于修不修。

那一种可能更接近孔子呢?这是会吵架的问题。

孔子说: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仁斯至矣。」

所以,这应算是接近那一种呢?

孟子有一句关于德性之被实践的成语,反掌折枝。

孟子曾说过:「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『不能。』是不为也,非不能」。

所以古人骂人说,有没有良心。而不是说有没有读书。

现代人反而爱骂人,有没有读书。

所以,宋明理学把孟子定位为亚圣,是有哲学义理根据的。

我的老师曾是新儒家人物的学生。所以,大概我也有这种偏好。



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#05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5/2022.09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    
子夏說:「每天都學到些新東西,每月都不忘所學會的東西,就是好學。」


如果你有讀一些有關學術性的討論儒學發展史之類的書,
那麼你大概會讀到「子夏」與儒學之間的關係。

一種說法是子夏並不是那麼的精準的、到味的儒門者。

例如,「學」這概念。

孔子說,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

這「學」,指的是一種道德實踐的學問,因道德實踐必然會有「悅」。

雖然儒學的道德實踐過程中,一點也不排斥「知識」,或學問的輔助。
當然也就跟著重視文化、藝術的價值,制禮作樂。

但,道德實踐是核心主體。

子夏的說法,學,已是一種純「知識性」的獲取。這不一定和道德的實踐有關。
學問的獲取,被獨立了出來。

知識系統被獨立了出來,大概是人的歷史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吧。

從另一種大歷史的史觀來看,中西歷史在十六世紀後的明顯有差距的發展過程,
正在於西方在知識體系上的獨立性發展。

子夏對知識體系的重視,是有他的視角,所以被記載了下來。

但,儒學的核心是道德實踐。

你不要把道德實踐想成是拿很多好人卡。

差遠著呢。

道德實踐是人追求超越性自我成長和德性成熟之價值意義的「媒介」。

在西方,這一「媒介功能」,往往被宗教取代。所以,在西方视野中,儒学往往又被视之为「儒教」。

但中西歷史有又相似性,
西方的知識體系正是從「神學」中,發展出來。



《论语.子张》05/2022.09
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」

白话译:
    
子夏说:「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,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,就是好学。」


如果你有读一些有关学术性的讨论儒学发展史之类的书,
那麽你大概会读到「子夏」与儒学之间的关係。

一种说法是子夏并不是那麽的精准的、到味的儒门者。

例如,「学」这概念。

孔子说,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

这「学」,指的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学问,因道德实践必然会有「悦」。

虽然儒学的道德实践过程中,一点也不排斥「知识」,或学问的辅助。
当然也就跟着重视文化、艺术的价值,制礼作乐。

但,道德实践是核心主体。

子夏的说法,学,已是一种纯「知识性」的获取。这不一定和道德的实践有关。
学问的获取,被独立了出来。

知识系统被独立了出来,大概是人的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吧。

从另一种大历史的史观来看,中西历史在十六世纪后的明显有差距的发展过程,
正在于西方在知识体系上的独立性发展。

子夏对知识体系的重视,是有他的视角,所以被记载了下来。

但,儒学的核心是道德实践。

你不要把道德实践想成是拿很多好人卡。

差远着呢。

道德实践是人追求超越性自我成长和德性成熟之价值意义的「媒介」。

在西方,这一「媒介功能」,往往被宗教取代。所以,在西方视野中,儒学往往又被视之为「儒教」。

但中西历史有又相似性,
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从「神学」中,发展出来。


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張》#04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4/2022.09
子夏曰:「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;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」

白話譯:
子夏說:「即使是技藝,也有可取的地方;但容易因觀小就滿足了,所以君子不是只搞這些小技藝。」

這句,在這推崇「抽象平等」的時代中,是看起來很怪怪的。

古人,怎麼看?

《章句》:
泥,去聲。小道,如農圃醫卜之屬。泥,不通也。楊氏曰:「百家眾技,猶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。非無可觀也,致遠則泥矣,故君子不為也。」

古人,沒有,什麼都要平等的那種時代壓力,所以,就能這樣講。

「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」。

沒有錯啊。

所以,大學才要求讀「通識」,希望不要被所專的領域,搞得只是「懂那一點點」。

所以,才要求「博雅」閱讀。

說通識,說博雅閱讀,大家都說「讚」。

說,「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」,就招來非議。

大學時代,本來就應「廣泛」閱讀啊。

底子厚、根基深,以後才能觸類旁通,才能和其他的領域也有「理解」的能力啊。

好的物理學家,往往也有厲害的數學能力。

歷史、哲學、社會學,不也是相互交織的嗎?

古人要求「通」,現代要,更要求「專」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時代風氣的變化呢?

我就愛用阿多諾的解釋,這是「資本主義」下必然的文化現象。

只有「專」,才有辦法去「定出價格」。

只有「固化」、「類別化」,用傳統術語「物化」,於是「訂價」的行為才能被發動。

但,那是「物」。

活生生的生命,在於「通」。

和「他人」相識一笑的通達中,無價,但最美。

這是人性本有的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4/2022.09
子夏曰:「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」

白话译:
子夏说:「即使是技艺,也有可取的地方;但容易因观小就满足了,所以君子不是只搞这些小技艺。」

这句,在这推崇「抽象平等」的时代中,是看起来很怪怪的。

古人,怎麽看?

《章句》:
泥,去声。小道,如农圃医卜之属。泥,不通也。杨氏曰:「百家众技,犹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。非无可观也,致远则泥矣,故君子不为也。」

古人,没有,什麽都要平等的那种时代压力,所以,就能这样讲。

「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」。

没有错啊。

所以,大学才要求读「通识」,希望不要被所专的领域,搞得只是「懂那一点点」。

所以,才要求「博雅」阅读。

说通识,说博雅阅读,大家都说「赞」。

说,「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」,就招来非议。

大学时代,本来就应「广泛」阅读啊。

底子厚、根基深,以后才能触类旁通,才能和其他的领域也有「理解」的能力啊。

好的物理学家,往往也有厉害的数学能力。

历史、哲学、社会学,不也是相互交织的吗?

古人要求「通」,现代要,更要求「专」。

为什麽会有这种时代风气的变化呢?

我就爱用阿多诺的解释,这是「资本主义」下必然的文化现象。

只有「专」,才有办法去「定出价格」。

只有「固化」、「类别化」,用传统术语「物化」,于是「订价」的行为才能被发动。

但,那是「物」。

活生生的生命,在于「通」。

和「他人」相识一笑的通达中,无价,但最美。

这是人性本有的。

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張》#03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03/2022.09
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。子張曰:「子夏云何?」對曰:「子夏曰:『可者與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』」子張曰:「異乎吾所聞: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賢與,於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賢與,人將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」

白話譯:
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交朋友,子張反問:「子夏怎說?」答:「子夏說: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,否則就拒絕。」子張說:「我聽到的與這不同。君子尊重賢人,容納衆人;贊揚善人,同情弱者。如果我是個大賢人,什麽人不能不容納?如果我是個壞人?人人都會拒絕我,那我又怎麽能拒絕人家呢?」

這裡有二位儒門人的對話。

你大概直覺也感覺的出來,子張講的比較貼近你的心。

為什麼?

這裡,我們用一種概念性的分析,可以談出二套,去「理解他人」的模式。

一、是他人、我對立。他人與我是「絕然不同的主體」。他人不可能變成和我一樣。

二、是我即他人。人與他人有某種本質性的相同,是可變的。

古典哲學,往往是強調第二種思考模式。

再來,這只是一種概念遊戲的「思考模式」嗎?

還是說,這真的是一種「超越於經驗之外」的實相?

往往,我們要能真正感受到「他人」與「我」之間的可共通性、可轉化性,
於是,
我們才能有子張那樣的思維模式出來。

儒學從「良心」談人的共同性。

佛學用了一大套佛理,即佛學式的思考推理,最後也是證成我即他人。

當然和儒學是不同的,共同性在於「無我」。

如果,你是一位對「德性實踐」有興趣的人,過程中清楚的知道,要「做得到」真的難。

可能,對於「我即他人」這樣的思辨,可以再多去想想。

如果古典的東東你看不下去。或許,胡塞爾的「他人」理論,你可以去看看。

胡塞爾的「他人」,理論系統上較為接近佛學,是從「認識論」切入的。

大概是這樣的說,他人是「我的投射」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3/2022.09
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。子张曰:「子夏云何?」对曰:「子夏曰:『可者与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』」子张曰:「异乎吾所闻: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贤与,于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贤与,人将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」

白话译:
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,子张反问:「子夏怎说?」答:「子夏说: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,否则就拒绝。」子张说:「我听到的与这不同。君子尊重贤人,容纳衆人;贊扬善人,同情弱者。如果我是个大贤人,什么人不能不容纳?如果我是个坏人?人人都会拒绝我,那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?」

这裡有二位儒门人的对话。

你大概直觉也感觉的出来,子张讲的比较贴近你的心。

为什麽?

这裡,我们用一种概念性的分析,可以谈出二套,去「理解他人」的模式。

一、是他人、我对立。他人与我是「绝然不同的主体」。他人不可能变成和我一样。

二、是我即他人。人与他人有某种本质性的相同,是可变的。

古典哲学,往往是强调第二种思考模式。

再来,这只是一种概念游戏的「思考模式」吗?

还是说,这真的是一种「超越于经验之外」的实相?

往往,我们要能真正感受到「他人」与「我」之间的可共通性、可转化性,
于是,
我们才能有子张那样的思维模式出来。

儒学从「良心」谈人的共同性。

佛学用了一大套佛理,即佛学式的思考推理,最后也是证成我即他人。

当然和儒学是不同的,共同性在于「无我」。

如果,你是一位对「德性实践」有兴趣的人,过程中清楚的知道,要「做得到」真的难。

可能,对于「我即他人」这样的思辨,可以再多去想想。

如果古典的东东你看不下去。或许,胡塞尔的「他人」理论,你可以去看看。

胡塞尔的「他人」,理论系统上较为接近佛学,是从「认识论」切入的。

大概是这样的说,他人是「我的投射」。


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子張》#02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子張》02/2022.09
子張曰:「執德不弘,信道不篤,焉能為有?焉能為亡?」

白話譯:
子張說:「德性不發揚,正道無深信,這樣的人,有他沒他,差不多。」

子張的句子,似乎都少了一點溫潤之氣。

《章句》:
焉能為有無,猶言不足為輕重。

但,往往,後學的我,會更去想:如何可能?

執德不弘,信道不篤。為什麼會執「德」不弘呢?

因為「信」道不篤。要真切的「相信」,才有可能。

但,如何相信呢?「道」是看不到、摸不到的啊?

沒有顯明的經驗可見的事物,要人「相信」,真的不容易啊。

儒學,是如何讓人願意去「相信」那種看不到的諸如「德性」這樣的事物呢?

雖看不到,但你可以「親身」感受出來。

真正的德性實踐,並不是來自你的「利害推理」,而是來自「應當」的這樣一種內在呼聲。

對這種呼聲的相應而有的行為,是不同於「利害關系」下思考的行為。你的不同理由所來的實踐,會有不同感受。

你親自感受的到。「心安」,不同於「滿足」。

所以,倫理學意義上的日常實踐,就並不只是遵守「一種維持社會規範的約束」,
而是一種「感受練習」,感受德性實踐與非德性實踐之間,對我們所帶來的那種感受差異。

為什麼會有那種差異?

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「差異」感受之給出。

用古人的術語,「德性」上合於天。

《论语.子张》02/2022.09
子张曰:「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」

白话译:
子张说:「德性不发扬,正道无深信,这样的人,有他没他,差不多。」

子张的句子,似乎都少了一点温润之气。

《章句》:
焉能为有无,犹言不足为轻重。

但,往往,后学的我,会更去想:如何可能?

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。为什麽会执「德」不弘呢?

因为「信」道不笃。要真切的「相信」,才有可能。

但,如何相信呢?「道」是看不到、摸不到的啊?

没有显明的经验可见的事物,要人「相信」,真的不容易啊。

儒学,是如何让人愿意去「相信」那种看不到的诸如「德性」这样的事物呢?

虽看不到,但你可以「亲身」感受出来。

真正的德性实践,并不是来自你的「利害推理」,而是来自「应当」的这样一种内在呼声。

对这种呼声的相应而有的行为,是不同于「利害关系」下思考的行为。你的不同理由所来的实践,会有不同感受。

你亲自感受的到。「心安」,不同于「满足」。

所以,伦理学意义上的日常实践,就并不只是遵守「一种维持社会规范的约束」,
而是一种「感受练习」,感受德性实践与非德性实践之间,对我们所带来的那种感受差异。

为什麽会有那种差异?

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「差异」感受之给出。

用古人的术语,「德性」上合于天。


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張》 #01/2022.09

 《論語.子張》 01/2022.09
子張曰:「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,祭思敬,喪思哀,其可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張說:「有志於德性,見到危險時,應奮不顧身;見到利益,考慮道義;祭祀虔誠,居喪悲哀。這也是很棒的方法。」


先注意一下,這不是孔子說的,而是子張說的。

子張是儒門思想體系下的一員,在意義的核心觀念上是儒門架構的,這沒問題。

但,架構是一種大方策的標示,真正的用出來,用的漂不漂亮,則又是因人而異。

所以,修行,才有意義。

理解是一回事,依理解而來的實踐所呈現出來的樣態,則又是一回事。

類似概念的話,孔子如果講出來,你會有某種「溫潤」之感。

子張這句,「陵陵角角」性,很強。

能不能做得到呢?人有那麼堅強嗎?

沒有。真的,沒有。至少,我沒有。

如何可以讓人願意踏出第一步呢?

如果你去讀四大聖哲的書或言論,往往,這更是他們關心的重點。

願意去思考「修行」的人,願意去思考德性而「自己去改變自己」的人,才知道,「改變」是多麼的重。

改變就是「自我否定」。

別人否定你,你就受不了了。

自己去「否定自己」,那真是,難。

所以,行法,最後變得重要的很。

行法,就是去實踐的方法和過程。

儒門的行法,可以很高大上,如上文。

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兄友弟恭,孝順父母。

也不容易的。

但,這是「生活」,也是「修行」。

這是儒門的行法特色。


《论语.子张》 01/2022.09
子张曰:「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,祭思敬,丧思哀,其可已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张说:「有志于德性,见到危险时,应奋不顾身;见到利益,考虑道义;祭祀虔诚,居丧悲哀。这也是很棒的方法。」


先注意一下,这不是孔子说的,而是子张说的。

子张是儒门思想体系下的一员,在意义的核心观念上是儒门架构的,这没问题。

但,架构是一种大方策的标示,真正的用出来,用的漂不漂亮,则又是因人而异。

所以,修行,才有意义。

理解是一回事,依理解而来的实践所呈现出来的样态,则又是一回事。

类似概念的话,孔子如果讲出来,你会有某种「温润」之感。

子张这句,「陵陵角角」性,很强。

能不能做得到呢?人有那麽坚强吗?

没有。真的,没有。至少,我没有。

如何可以让人愿意踏出第一步呢?

如果你去读四大圣哲的书或言论,往往,这更是他们关心的重点。

愿意去思考「修行」的人,愿意去思考德性而「自己去改变自己」的人,才知道,「改变」是多麽的重。

改变就是「自我否定」。

别人否定你,你就受不了了。

自己去「否定自己」,那真是,难。

所以,行法,最后变得重要的很。

行法,就是去实践的方法和过程。

儒门的行法,可以很高大上,如上文。

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兄友弟恭,孝顺父母。

也不容易的。

但,这是「生活」,也是「修行」。

这是儒门的行法特色。

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微子》 #11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11/2022.09
周有八士:伯達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騧。

白話譯:
周代有八個著名人士:伯達、伯適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騧。


《章句》:
蓋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,然不可考矣。

不可考矣。

《注疏》:
包曰:「周時四乳生八子,皆為顯士,故記之爾。」
正義曰:此章記異也。

這八人的人生內容,我們無法得知。

但,論語愛談「人物」。

其實,傳統文化也愛談「人物」。

但不是談人物的「八卦」,而是談值得我們去感受的「人生的內容」。

二十五史是紀傳體,即是人物的傳記。用人物的傳記當作是「正史」,這真的很有意思。

傳統正史不是談「事件」,不是談事件的排列、效果和形成效果的「邏輯」。

西洋史,愛談「事件」。

人,才是核心。

但,人是核心,並不只是談人「做了什麼」,所以讓事件產生了什麼變化。

往往更是試著彰顯,人在那種「情境中」,是一種什樣的反應模式,這反應模式,可以呈現出什麼樣的意義。

有名的史書,如史記,就是讓人物在電光石火之間的反應模式,在利害糾葛奔襲中的決斷方向,彰顯了出來,這讓人撼動。

人,是「道」可以被感知的載體。

人能弘道,非道能弘人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11/2022.09
周有八士: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。

白话译:
周代有八个着名人士: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。


《章句》:
盖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,然不可考矣。

不可考矣。

《注疏》:
包曰:「周时四乳生八子,皆为显士,故记之尔。」
正义曰:此章记异也。

这八人的人生内容,我们无法得知。

但,论语爱谈「人物」。

其实,传统文化也爱谈「人物」。

但不是谈人物的「八卦」,而是谈值得我们去感受的「人生的内容」。

二十五史是纪传体,即是人物的传记。用人物的传记当作是「正史」,这真的很有意思。

传统正史不是谈「事件」,不是谈事件的排列、效果和形成效果的「逻辑」。

西洋史,爱谈「事件」。

人,才是核心。

但,人是核心,并不只是谈人「做了什麽」,所以让事件产生了什麽变化。

往往更是试着彰显,人在那种「情境中」,是一种什样的反应模式,这反应模式,可以呈现出什麽样的意义。

有名的史书,如史记,就是让人物在电光石火之间的反应模式,在利害纠葛奔袭中的决断方向,彰显了出来,这让人撼动。

人,是「道」可以被感知的载体。

人能弘道,非道能弘人。


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微子》 #10/2022.09

《論語.微子》 10/2022.09
周公謂魯公曰:「君子不施其親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故舊無大故,則不棄也。無求備於一人。」

白話譯:
周公對魯公說:「君子不疏遠親屬,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。如果老臣舊友沒犯大錯,就不要拋棄他們。不要對人求全責備。」


這可能是孔子跟弟子談話時,所引用的句子,被記了下來。

直覺的看和感受,挺美的。也讓人覺得挺對的。

如果你有這樣的長官,你會有什麼感覺對長官?

很難得的好長官。對不對?

如果是你,你做得到嗎?

大概做不到。

真的在外面職場幹過,就知這有多難?即使完全不違反公司的法規。

這是德性。

有那種「量」,才能出手的氣度。

德性不是某種做「好人卡」的行為,德性是一種「有美感」的行為。

德性這種「看不見」的東東,在公司或工作領域,以某種行為方式被呈現了出來。

有美感的行為,並不會防礙事情的被完成。

相反的,可能會讓人想為這種老板拼命工作。

用孔子的話就是:
子曰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


《论语.微子》 10/2022.09
周公谓鲁公曰:「君子不施其亲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。无求备于一人。」

白话译:
周公对鲁公说:「君子不疏远亲属,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。如果老臣旧友没犯大错,就不要抛弃他们。不要对人求全责备。」


这可能是孔子跟弟子谈话时,所引用的句子,被记了下来。

直觉的看和感受,挺美的。也让人觉得挺对的。

如果你有这样的长官,你会有什麽感觉对长官?

很难得的好长官。对不对?

如果是你,你做得到吗?

大概做不到。

真的在外面职场干过,就知这有多难?即使完全不违反公司的法规。

这是德性。

有那种「量」,才能出手的气度。

德性不是某种做「好人卡」的行为,德性是一种「有美感」的行为。

德性这种「看不见」的东东,在公司或工作领域,以某种行为方式被呈现了出来。

有美感的行为,并不会防碍事情的被完成。

相反的,可能会让人想为这种老板拼命工作。

用孔子的话就是:
子曰:「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」



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微子》 #09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09/2022.09
大師摯適齊,亞飯干適楚,三飯繚適蔡,四飯缺適秦。鼓方叔入於河,播鼗武入於漢,少師陽、擊磬襄,入於海。

白話譯:
天子的大樂師去了齊國,二樂師去了楚國,三樂師去了蔡國,四樂師去了秦國,擊師去了黃河附近,搖鼓師去了漢水附近,副樂師、擊磬師去了海邊。


《章句》:
此記賢人之隱遯以附前章,然未必夫子之言也。

這未必是孔子說的。

這可以是一些被補充進去的資料。

但我好奇的是,為什麼是這種類型的補充資料,亦即,一些人物的行誼。

談德性、談生命的價值意義,就是談不只是經驗的,有「更多於經驗」的被呈現出來。。

你看不到、摸不到「價值意義之本身」。

那不是一種「客觀物」,或對象化之物。

但,人這種存在,卻是以「對象化」之方式來進行認識和理解的。

尤其是在現代化過程中,看不到、摸不到、無法被計算和預期、重覆。

大概就不算是「知識」。而是一種「玄學」。

只有在人的行為模式中,價值和意義才能因著這種人的行為之「對象化」而被感知。

所以,古人會有「以身證道」這樣的說法。

肉體之行為模式,即是,某種價值和意義可以被感知的「媒介」。

道成肉身,亦是同樣的概念。

如果你在你的生活中,從「他人」身上看到一種價值與意義被彰顯出來,被你感覺到了,
那就是「道」之顯現。

聖人,是一種最大純粹性的「道之呈現」的媒介。但卻是一種「個人化」的「道」的媒介。

個人化與普遍化,合一。個人不妨礙普遍,普遍不妨礙個人。

「理智上」講不通的「邏輯矛盾」,以「行動之樣態」被直觀的呈現。

個個都有其個自的「美」。這美,卻是普遍的。(康德就是這樣的談審美)。

從人身上看到這種矛盾的化解,所以「美」。所以,也是超越性。


《论语.微子》 09/2022.09
大师挚适齐,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。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、击磬襄,入于海。

白话译:
天子的大乐师去了齐国,二乐师去了楚国,三乐师去了蔡国,四乐师去了秦国,击师去了黄河附近,摇鼓师去了汉水附近,副乐师、击磬师去了海边。


《章句》:
此记贤人之隐遯以附前章,然未必夫子之言也。

这未必是孔子说的。

这可以是一些被补充进去的资料。

但我好奇的是,为什麽是这种类型的补充资料,亦即,一些人物的行谊。

谈德性、谈生命的价值意义,就是谈不只是经验的,有「更多于经验」的被呈现出来。

你看不到、摸不到「价值意义之本身」。

那不是一种「客观物」,或对象化之物。

但,人这种存在,却是以「对象化」之方式来进行认识和理解的。

尤其是在现代化过程中,看不到、摸不到、无法被计算和预期、重复。

大概就不算是「知识」。而是一种「玄学」。

只有在人的行为模式中,价值和意义才能因着这种人的行为之「对象化」而被感知。

所以,古人会有「以身证道」这样的说法。

肉体之行为模式,即是,某种价值和意义可以被感知的「媒介」。

道成肉身,亦是同样的概念。

如果你在你的生活中,从「他人」身上看到一种价值与意义被彰显出来,被你感觉到了,
那就是「道」之显现。

圣人,是一种最大纯粹性的「道之呈现」的媒介。但却是一种「个人化」的「道」的媒介。

个人化与普遍化,合一。个人不妨碍普遍,普遍不妨碍个人。

「理智上」讲不通的「逻辑矛盾」,以「行动之样态」被直观的呈现。

个个都有其个自的「美」。这美,却是普遍的。(康德就是这样的谈审美)。

从人身上看到这种矛盾的化解,所以「美」。所以,也是超越性。


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微子》 #08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8/2022.09
逸民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齊與!」謂:「柳下惠、少連,降志辱身矣。言中倫,行中慮,其斯而已矣。」謂:「虞仲、夷逸,隱居放言。身中清,廢中權。」「我則異於是,無可無不可。」

白話譯:
隱士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孔子說:「不降低自己的理想,不屈辱自己的身份,是伯夷、叔齊吧?」說柳下惠、少連是「降低志向、屈辱身份,但說話合乎倫理、行動合乎理智,他們做到了這些。」說虞仲、夷逸「隱居起來,自身保持了清白,辭官合乎情理。」最後說:「我同他們不一樣,這樣也行,那樣也行。」

隱士與儒者,二者的差異。在這篇文本中,達到了一種凸顯性極強的文本境域。

孔子用「無可無不可」,做出了一種站在儒學立場,對隱士的「結語」。

難解就在什麼是「無可無不可」?

無可無不可,是指「沒有一種判斷的標準」這樣的狀況嗎?這是「任意性」。

還是指,「在有一種判斷標準下」,要不要做隱士這樣的行為就可以依之而進行判斷。

判斷了,說可以,那就去做隱士,說不可以,就不要去做。

這也是「無可無不可」。

隱不隱士,不是「最後的標準」,而是一種判斷後的「結果」。

換言之,孔子倒過來問:因為什麼理由,所以「當隱士」是有應然性?亦即,是具倫理性的。具有價值性的。

孔子沒有否定「當隱士」這樣的一種現象。而是追問「當隱士」的根據?

《注疏》:
馬曰:「亦不必進,亦不必退,唯義所在。」

「無可無不可」判斷標準是「唯義所在」。

有時候,當隱士,更接近於「義」,那就去當啊。

如果當隱士,看起來「不義」,就不要去當了吧。

隱士,是「義」這種「價值」,可以在經驗界被感知的一種呈現之可能性。那就去呈現出來。

那麼,於是孔子就又問了,那些「隱士」,展現了什麼「唯義所在」呢?

是在一種什麼情境下,所以,他的「隱士」行為,散發出了一種人格價值性的美感,給我們看到了呢?

還是說,只是「為隱士而隱士」呢?各有自己的打算呢?

《章句》:
謝氏曰「七人隱遯不汙則同,其立心造行則異」。

孔子從對人物的評論中,分了三組。

伯夷、叔齊,第一組。柳下惠、少連,第二組。虞仲、夷逸,第三組。

愈後面,愈無法從「隱士」的行為中,看到「唯義所在」這樣的價值性意義的呈現力道。

儘管如此,隱士終究是一種抉擇行為,這種行為有其「隱士的」意義。

《注疏》:
身中清,廢中權。馬曰:「清,純潔也。遭世亂,自廢棄以免患,合於權也。」

《章句》:
然清而不汙也,權而適宜也,與方外之士害義傷教而亂大倫者殊科。

隱士,不會「害義傷教」。

這不容易,這不是每個人隨便都做得到。

孔子,讚嘆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8/2022.09
逸民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齐与!」谓:「柳下惠、少连,降志辱身矣。言中伦,行中虑,其斯而已矣。」谓:「虞仲、夷逸,隐居放言。身中清,废中权。」「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」

白话译:
隐士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孔子说:「不降低自己的理想,不屈辱自己的身份,是伯夷、叔齐吧?」说柳下惠、少连是「降低志向、屈辱身份,但说话合乎伦理、行动合乎理智,他们做到了这些。」说虞仲、夷逸「隐居起来,自身保持了清白,辞官合乎情理。」最后说:「我同他们不一样,这样也行,那样也行。」

隐士与儒者,二者的差异。在这篇文本中,达到了一种凸显性极强的文本境域。

孔子用「无可无不可」,做出了一种站在儒学立场,对隐士的「结语」。

难解就在什麽是「无可无不可」?

无可无不可,是指「没有一种判断的标准」这样的状况吗?这是「任意性」。

还是指,「在有一种判断标准下」,要不要做隐士这样的行为就可以依之而进行判断。

判断了,说可以,那就去做隐士,说不可以,就不要去做。

这也是「无可无不可」。

隐不隐士,不是「最后的标准」,而是一种判断后的「结果」。

换言之,孔子倒过来问:因为什麽理由,所以「当隐士」是有应然性?亦即,是具伦理性的。具有价值性的。

孔子没有否定「当隐士」这样的一种现象。而是追问「当隐士」的根据?

《注疏》:
马曰:「亦不必进,亦不必退,唯义所在。」

「无可无不可」判断标准是「唯义所在」。

有时候,当隐士,更接近于「义」,那就去当啊。

如果当隐士,看起来「不义」,就不要去当了吧。

隐士,是「义」这种「价值」,可以在经验界被感知的一种呈现之可能性。那就去呈现出来。

那麽,于是孔子就又问了,那些「隐士」,展现了什麽「唯义所在」呢?

是在一种什麽情境下,所以,他的「隐士」行为,散发出了一种人格价值性的美感,给我们看到了呢?

还是说,只是「为隐士而隐士」呢?各有自己的打算呢?

《章句》:
谢氏曰「七人隐遯不污则同,其立心造行则异」。

孔子从对人物的评论中,分了三组。

伯夷、叔齐,第一组。柳下惠、少连,第二组。虞仲、夷逸,第三组。

愈后面,愈无法从「隐士」的行为中,看到「唯义所在」这样的价值性意义的呈现力道。

儘管如此,隐士终究是一种抉择行为,这种行为有其「隐士的」意义。

《注疏》:
身中清,废中权。马曰:「清,纯洁也。遭世乱,自废弃以免患,合于权也。」

《章句》:
然清而不污也,权而适宜也,与方外之士害义伤教而乱大伦者殊科。

隐士,不会「害义伤教」。

这不容易,这不是每个人随便都做得到。

孔子,赞叹。


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微子》 #07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7/2022.09
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問曰:「子見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。孰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隱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見之。至則行矣。子路曰:「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白話譯:
子路跟孔子出行,落在後面,遇見一位老人,用拐杖挑著農具。子路問:「您見到過我的老師嗎?」老人說:「四肢不勞動,五穀分不清,誰是你的老師?」說完,就扶著拐杖除草。子路拱著手站在一邊。老人留子路過夜,殺雞煮飯給子路吃,又讓兩個兒子跟子路相見。第二天,子路告辭,趕上孔子,把情況向孔子做了說明。孔子說:「是隱士。」讓子路返回去見老人,到了他家,他已出門了。子路說:「不做官是不對的。長幼之間的禮節,不可廢除;君臣之間的大義,又怎能拋棄呢?想潔身自好,卻破壞了君臣之間的大倫。君子做官,衹是履行人臣的義務,至於天下太平的理想,早就知道行不通了。」

連著三文,都是和「隱士」有關的文本。

顯然,這是在處理儒家因其基本理論架構中,會碰到的很難去處理好的「有諍處」。

那就是:社會組織之良好與個人德性之成熟。這二者的某種可能的對立性。

說是可能,那是因為,儒家試著讓這二者,二合一。讓「對立」看不到。

好的社會,是德性成熟更好的物質條件,而好的德性之呈現,則又是良好社會可以運作的「基礎單位」。

這是儒家所期待的二合一。《禮記大同篇》就是這一完美構思的描繪。

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……」。

很美吧。

但這二者,德性與社會,並沒有理論上的「必然性」。

而,德性之實踐,是大前題。所以,「大道」之行也。

修行,或德性之成熟,是可以不用和「外在」必然的架在一起的。

修行,來自內在的決斷。

看看歷史,好的社會之存在,不容易。

如果社會不是那麼的合於理想?德性之實踐要如何呢?

隱士是另一種可能性。

儒家的「看起來的」立場,子路的回應,有著最清楚的描繪。

「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」

講的有道理啊。

但這道理是基於「社會運作之良好」而來的說法。把這一方面當作「不可易的」的重量。

「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換言之,社會組織的重要性,大於「人的德性的實踐」。

這一看法,不小心,就會滑入於「法家」。

 沒有「道」,義就會變成「法」。

古人看得很清楚啊。《章句》:
不與鳥獸同群,則決性命之情以饕富貴。

儒家不會「不看到社會」,但這是「看點是什麼」的決斷之問題,是抉擇,是「義理」的抉擇,而不是必然性。

一落入「必然性」,就是「法家」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7/2022.09
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莜。子路问曰:「子见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体不勤,五穀不分。孰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,见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隐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见之。至则行矣。子路曰:「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;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欲洁其身,而乱大伦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白话译:
子路跟孔子出行,落在后面,遇见一位老人,用拐杖挑着农具。子路问:「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?」老人说:「四肢不劳动,五穀分不清,谁是你的老师?」说完,就扶着拐杖除草。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。老人留子路过夜,杀鸡煮饭给子路吃,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。第二天,子路告辞,赶上孔子,把情况向孔子做了说明。孔子说:「是隐士。」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,到了他家,他已出门了。子路说:「不做官是不对的。长幼之间的礼节,不可废除;君臣之间的大义,又怎能抛弃呢?想洁身自好,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。君子做官,衹是履行人臣的义务,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,早就知道行不通了。」

连着三文,都是和「隐士」有关的文本。

显然,这是在处理儒家因其基本理论架构中,会碰到的很难去处理好的「有诤处」。

那就是:社会组织之良好与个人德性之成熟。这二者的某种可能的对立性。

说是可能,那是因为,儒家试着让这二者,二合一。让「对立」看不到。

好的社会,是德性成熟更好的物质条件,而好的德性之呈现,则又是良好社会可以运作的「基础单位」。

这是儒家所期待的二合一。《礼记大同篇》就是这一完美构思的描绘。

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……」。

很美吧。

但这二者,德性与社会,并没有理论上的「必然性」。

而,德性之实践,是大前题。所以,「大道」之行也。

修行,或德性之成熟,是可以不用和「外在」必然的架在一起的。

修行,来自内在的决断。

看看历史,好的社会之存在,不容易。

如果社会不是那麽的合于理想?德性之实践要如何呢?

隐士是另一种可能性。

儒家的「看起来的」立场,子路的回应,有着最清楚的描绘。

「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;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」

讲的有道理啊。

但这道理是基于「社会运作之良好」而来的说法。把这一方面当作「不可易的」的重量。

「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

换言之,社会组织的重要性,大于「人的德性的实践」。

这一看法,不小心,就会滑入于「法家」。

 沒有「道」,義就會變成「法」。

古人看得很清楚啊。《章句》:
不与鸟兽同群,则决性命之情以饕富贵。

儒家不会「不看到社会」,但这是「看点是什麽」的决断之问题,是抉择,是「义理」的抉择,而不是必然性。

一落入「必然性」,就是「法家」。


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微子》 #06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06/2022.09
長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。」問於桀溺,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
白話譯:
長沮、桀溺在耕田,孔子路過,請子路詢問渡口。長沮說:「駕車人是誰?」子路說:「是孔丘」。「是魯國孔丘嗎」?「是」。「他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那裏。」子路再問桀溺。桀溺說:「你是誰」?「我是仲由」。「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」?「是」。「讓人傷感的事像洪水一樣泛濫,誰能去改變?你與其跟隨的人,能像我們這些避世的人一樣嗎?」他邊說邊播種。子路回,告訴孔子,孔子輕嘆地說:「人不能和鳥獸一樣,我不同人們打交道而同誰打交道?天下如合宜,我又何必去改革什麼呢。」


論語的紀錄者,真的很有眼光。

他知道,這畫面一定可以讓「以後」讀這段的人,一直一直的爭吵這中間的「可諍之處」。

在人間世,這畫面凸顯出二種「對立」的人生姿態。

孔子最後有作出他的「總結」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」

如果你愛讀道家的書,例如《莊子》,那麼可以做出的「總結」,可能就又不同了。

孔子有做出「對」和「錯」之間的判斷嗎?

看起來,沒有。

孔子提出了他的視角和觀點。

用一種語言學的說法,其實,如果沒有另外二者隱者的觀點,孔子的觀點是凸顯不出來的。

這樣的說法,黑格爾則說:純黑和純白,都會讓人看不到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聖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,故其言如此也。」

「不敢有忘」。

儒家的「修行」,本來就是在「人間世」來體悟和實踐出來的。

這世間是道場,有個「好道場」是儒學者們可以做出的更好的選擇。

讓這世間更合宜於人的生長和成熟,對儒家而言,是修行的一體二面。分不開的。

教順父母、兄友弟恭,既是合宜的社會,也是德性成熟的呈現。

道家,自有道家的「道場」。那道場,其實「更不容易去被創建出來」。

遠離「他人」,並不容易看出「自己的姿態之美不美」。

道家,說實在的,並不是給一般人用的。儒家,則是面向群眾的。

群眾,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能有餘力看到「德性之光」。

正因如此,所以,孔子說:
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
但二種不同道場,理論上,都可以使人「悟道」。

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微子》 #05/2022.09

 

《論語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「鳳兮!鳳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與之言。趨而辟之,不得與之言。

白話譯:
楚國的狂人接輿唱歌路過孔子車旁,說:「鳳啊!鳳啊!你怎麽這樣可憐?過去的不可挽回,未來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險的!」孔子下車,想和他講話。他避開了,孔子沒能與他談上。

這是一種讓人直觀深思的畫面。

讓人「直觀深思」,是一種重要的「表達手段」。

這裡的畫面,不只是讀者會直觀深思,看來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觀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種「非識性的行為」,亦即,非是一種有對象性的邏輯思考行為。

一般而言的談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時,更強調的是一種「直觀」,例如良心的直觀,或「當下的決斷」。

在這過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於自己而來的利害判斷」誤認為是「來自超越性的直觀或決斷」,或「當下呈現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這「是否是當下呈現」的辨識過程中,讓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傳統宋儒,宋明理學,愛談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觀思深是一種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種我們更普遍常用的是對象性的邏輯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於自己的對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斷出好或不好。

這並不沒有什麼不對。我們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這種判斷行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斷」慣了,往往,我們易於忽略了類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種直觀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觀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帶來「真正價值面」的感受。

價值意義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樣。

你無法控制對一個「被觀看物」是什麼審美模式對你給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輿,楚人。佯狂而來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種創造情境而給他人「冒出直觀」的一種溝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車,欲與語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語言是為了把這感受到的「直觀」用一種符號手段表達出來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與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語言表達的機會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5/2022.09
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「凤兮!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」孔子下,欲与之言。趋而辟之,不得与之言。

白话译:
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,说:「凤啊!凤啊!你怎么这样可怜?过去的不可挽回,未来的可以再成就。算了!算了!政治是危险的!」孔子下车,想和他讲话。他避开了,孔子没能与他谈上。

这是一种让人直观深思的画面。

让人「直观深思」,是一种重要的「表达手段」。

这裡的画面,不只是读者会直观深思,看来,文本中的孔子都直观深思了。

深思是一种「非识性的行为」,亦即,非是一种有对象性的逻辑思考行为。

一般而言的谈修行或德性成熟,有时,更强调的是一种「直观」,例如良心的直观,或「当下的决断」。

在这过程中,要避免的是「不要把基于自己而来的利害判断」误认为是「来自超越性的直观或决断」,或「当下呈现」。

儒家的修行,往往是在这「是否是当下呈现」的辨识过程中,让德性更成熟。

亦即传统宋儒,宋明理学,爱谈的天理、人欲之辨。

直观思深是一种「了知」的方式。

另一种我们更普遍常用的是对象性的逻辑思考方式。

去推理,基于自己的对象性存在,去用「利害」判断出好或不好。

这并不没有什麽不对。我们日常生活中,多的是这种判断行为。

但久了,「利害判断」惯了,往往,我们易于忽略了类似「良心」一般的,是一种直观式的理解方式。

直观式的理解方式,才能带来「真正价值面」的感受。

价值意义面往往是直冒的,正如同「美」是直冒的一样。

你无法控制对一个「被观看物」是什麽审美模式对你给出。

良心的冒出,亦然。所以是,超越性。
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接舆,楚人。佯狂而来歌,欲以感切孔子。」

「感切孔子」。

那是一种创造情境而给他人「冒出直观」的一种沟通方式。

《注疏》:
孔子感其言,故下车,欲与语。

有哦,孔子有被「感」到了。

语言是为了把这感受到的「直观」用一种符号手段表达出来。

感受,在先。

「不得与之言」,孔子失去了用语言表达的机会。

《論語.微子》 #04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 04/2022.09
齊人歸女樂,季桓子受之。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

白話譯:
齊國人送來一些歌女,季桓子接受了,於是三天不上朝。孔子離開魯國。

這是一段有趣的小故事。

論語紀錄者,記了下來。

想講什麼嗎?

講孔子對男女之間的看法嗎?

還是想表達性別與政治之間的關係?

《章句》:
按史記,「定公十四年,孔子為魯司寇,攝行相事。齊人懼,歸女樂以沮之」。
尹氏曰:「受女樂而怠於政事如此,其簡賢棄禮,不足與有為可知矣。夫子所以行也,所謂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者與?」

這事,發生在孔子在魯國做大官之時。

於是,孔子做出了判斷和選擇。

孔子一定「對嗎」?

當孔子的主官,不會會太累了一點。
你一定會如此問?

如果是你,你會如何做呢?

孔子的行為舉止,可以讓你來思考思考。

我會想起蘇格拉底。

聖人,往往不是講了什麼。而是做了什麼。

人,願意依著自己的「理念」去做出自己的實踐,難。

沒有古人的那些例子,有時,我們真的沒底氣去相信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之面向。

你不大概不知道那時魯國最大城市的市長是誰了?那重要嗎?

但孔子的「決定」,一直讓人深思。

《论语.微子》 04/2022.09
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。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

白话译:
齐国人送来一些歌女,季桓子接受了,于是三天不上朝。孔子离开鲁国。

这是一段有趣的小故事。

论语纪录者,记了下来。

想讲什麽吗?

讲孔子对男女之间的看法吗?

还是想表达性别与政治之间的关係?

《章句》:
按史记,「定公十四年,孔子为鲁司寇,摄行相事。齐人惧,归女乐以沮之」。
尹氏曰:「受女乐而怠于政事如此,其简贤弃礼,不足与有为可知矣。夫子所以行也,所谓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者与?」

这事,发生在孔子在鲁国做大官之时。

于是,孔子做出了判断和选择。

孔子一定「对吗」?

当孔子的主官,不会会太累了一点。
你一定会如此问?

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做呢?

孔子的行为举止,可以让你来思考思考。

我会想起苏格拉底。

圣人,往往不是讲了什麽。而是做了什麽。

人,愿意依着自己的「理念」去做出自己的实践,难。

没有古人的那些例子,有时,我们真的没底气去相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之面向。

不大概不知道那时鲁国最大城市的市长是谁了?那重要吗?

但孔子的「决定」,一直让人深思。


2022年9月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微子》#03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03/2022.09
齊景公待孔子,曰:「若季氏則吾不能,以季、孟之閒待之。」曰:「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」孔子行。

白話譯:
齊景公談到如何用孔子。說:「我不會如魯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孔子,我可以如季氏和孟氏之間的待遇對待他。我老了,不能好好用孔子了。」於是,孔子離開了齊國。

這又是人生一定會見到的「難局」。

以前教論孟的王老師說,論語是人生的百科全書。愈讀愈想,愈是。

要不要去接某一職位?

你終會碰到這一難題。如果你一路往上爬。這問題,對你,就愈是難解?

孔子不想被這個人用。

如果你不想被某人用,你會如何來處理?

這一案例中,孔子做出了選擇。

但我們不要把論語當作是一種像是自然科學一樣的「社會科學」,好像說有什麼「人生定理」。

好像有什麼原因 A,於是就會有結果 B。

沒有。

人生是有「價值方向」的定位與導引,沒錯。

但這些價值與方向,最後以什麼方式被呈現在經驗界,而且是一種「美」的呈現,則沒有固定樣式。

價值會與「當下的情境」碰出火花,你要為「呈現出什麼樣的火花」做出抉擇。

是眾多可能性中的「抉擇」。

抉擇來自「良心的當下呈現」。

既是當下呈現,所以是「超越的」,不是你「自己去推理出來的」,而是「天理」、「仁心」在你身上發出聲音。

齊景公的那句話,只是一種「引子」而已,一種讓「良心發動」的「必有事焉」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季氏強臣,君待之之禮極隆,然非所以待孔子也。以季、孟之閒待之,則禮亦至矣。然復曰『吾老矣不能用也』,故孔子去之。蓋不繫待之輕重,特以不用而去爾。」

「以季、孟之閒待之,則禮亦至矣」。

「不用」,是價值方向的抉擇。

但,人要有「價值方向」明晰出來讓自己看到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
《论语.微子》03/2022.09
齐景公待孔子,曰:「若季氏则吾不能,以季、孟之閒待之。」曰:「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」孔子行。

白话译:
齐景公谈到如何用孔子。说:「我不会如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孔子,我可以如季氏和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。我老了,不能好好用孔子了。」于是,孔子离开了齐国。

这又是人生一定会见到的「难局」。

以前教论孟的王老师说,论语是人生的百科全书。愈读愈想,愈是。

要不要去接某一职位?

你终会碰到这一难题。如果你一路往上爬。这问题,对你,就愈是难解?

孔子不想被这个人用。

如果你不想被某人用,你会如何来处理?

这一案例中,孔子做出了选择。

但我们不要把论语当作是一种像是自然科学一样的「社会科学」,好像说有什麽「人生定理」。

好像有什麽原因 A,于是就会有结果 B。

没有。

人生是有「价值方向」的定位与导引,没错。

但这些价值与方向,最后以什麽方式被呈现在经验界,而且是一种「美」的呈现,则没有固定样式。

价值会与「当下的情境」碰出火花,你要为「呈现出什麽样的火花」做出抉择。

是众多可能性中的「抉择」。

抉择来自「良心的当下呈现」。

既是当下呈现,所以是「超越的」,不是你「自己去推理出来的」,而是「天理」、「仁心」在你身上发出声音。

齐景公的那句话,只是一种「引子」而已,一种让「良心发动」的「必有事焉」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季氏强臣,君待之之礼极隆,然非所以待孔子也。以季、孟之閒待之,则礼亦至矣。然復曰『吾老矣不能用也』,故孔子去之。盖不繫待之轻重,特以不用而去尔。」

「以季、孟之閒待之,则礼亦至矣」。

「不用」,是价值方向的抉择。

但,人要有「价值方向」明晰出来让自己看到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
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微子》#02/2022.09

 《論語.微子》02/2022.09
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「子未可以去乎?」曰:「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」

白話譯:
柳下惠當司法部長,三次被罷免。有人問:「你可以離開魯國啊?」他說:「堅持正直輔佐別人,到哪裏不往往是要屢次被罷免?如果用非正道輔佐別人,何必要離開自己的國家?」


這種句子,看起來挺八股的。

但,人世間,這種糾結,卻是人都會面臨的抉擇。

走,不走呢?

孔子怎麼去給出他的想法。

《章句》:
胡氏曰:「此必有孔子斷之之言而亡之矣。」

孔子沒有說。這句是柳下惠的回答。但記載論語的人,看重了。

不知你有沒有面臨辭官的抉擇過程。

會想很久,很久。

有「嘗過權力滋味的人」才知,權力是多麼的像「鴉片煙」。

只有嚐過了,才知有多難戒。

如何可能放下權力之鴉片煙?

往往你要能知道,「它」在日後會如何的讓你自己變的更差?雖然目前很爽。

但這很難。我們有更多的理由讓自己留下來。這些理由都是「為別人什麼好」之類的。

往往,有沒有真的對別人好了什麼,不知道?

但,你的生命在扭曲了,這「扭曲」讓你要在日後付出什麼代價呢?你又未必看得到。

但,「代價」總是要付出的。在日後。

《老子》: 跂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

跂:抬起腳後跟站著。

權力厲害之處就在於讓你「目前看不到你日後的要付出代價」,以「為他人好」之名。

《论语.微子》02/2022.09
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人曰:「子未可以去乎?」曰:「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」

白话译:
柳下惠当司法部长,三次被罢免。有人问:「你可以离开鲁国啊?」他说:「坚持正直辅佐别人,到哪里不往往是要屡次被罢免?如果用非正道辅佐别人,何必要离开自己的国家?」


这种句子,看起来挺八股的。

但,人世间,这种纠结,却是人都会面临的抉择。

走,不走呢?

孔子怎麽去给出他的想法。

《章句》:
胡氏曰:「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。」

孔子没有说。这句是柳下惠的回答。但记载论语的人,看重了。

不知你有没有面临辞官的抉择过程。

会想很久,很久。

有「尝过权力滋味的人」才知,权力是多麽的像「鸦片烟」。

只有嚐过了,才知有多难戒。

如何可能放下权力之鸦片烟?

往往你要能知道,「它」在日后会如何的让你自己变的更差?虽然目前很爽。

但这很难。我们有更多的理由让自己留下来。这些理由都是「为别人什麽好」之类的。

往往,有没有真的对别人好了什麽,不知道?

但,你的生命在扭曲了,这「扭曲」让你要在日后付出什麽代价呢?你又未必看得到。

但,「代价」总是要付出的。在日后。

《老子》: 跂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

跂:抬起脚后跟站着。

权力厉害之处就在于让你「目前看不到你日后的要付出代价」,以「为他人好」之名。

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

《論子.微子》#01/2022.09

 《論子.微子》01/2022.09
微子去之,箕子為之奴,比干諫而死。孔子曰:「殷有三仁焉。」

白話譯:
紂王無道,微子離去,箕子淪為奴,比乾勸諫而死。孔子說:「商朝有三個仁人。」


儒家或著說傳統文化中,對人物的比評,是一種常見的「表達想法」的方式。

所以,二十五史是紀傳體,是以「人物」為核心來書寫的。

人,一生所真正「表演出來的」,是什麼?

人可以表演出來的面向可以有很多種,有事功,有文藝,也有……。

而對人物比評的視角中,「德性」這一重要的視角,是儒學最重視的。

我們也可以看「反問」看看,為什麼「德性」就更重要?

甚至,如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追問,什麼是德性?

你可以在論語中,看到,許多許多不斷在「追問」什麼是德性的句子?

怎麼回答呢?

用實例來回答。

孔子舉出了三位人物,來表達他心中有把「仁」這德性用肉身呈現出來的人。

用「定義」的方式,好像是物理或化學一樣,不好談德性。

德性是一種「當下」判斷,所以是「呈現」,是良心湧現。

用人物面對情況下所做出的當下判斷,來讓你體會,什麼是德性。

《章句》:
楊氏曰:「此三人者,各得其本心,故同謂之仁。」

各得本心。

當下狀況下的可以導致日後「心安」的行為。

「各」,很重要。

向自己要求,就是「德性」。

向別人要求,就是「制度」「法規」「習俗」。

所以,古典文本中才能說:古人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

為己,是自己「向自己要求」。

《论子.微子》01/2022.09
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「殷有三仁焉。」

白话译:
纣王无道,微子离去,箕子沦为奴,比乾劝谏而死。孔子说:「商朝有三个仁人。」


儒家或着说传统文化中,对人物的比评,是一种常见的「表达想法」的方式。

所以,二十五史是纪传体,是以「人物」为核心来书写的。

人,一生所真正「表演出来的」,是什麽?

人可以表演出来的面向可以有很多种,有事功,有文艺,也有……。

而对人物比评的视角中,「德性」这一重要的视角,是儒学最重视的。

我们也可以看「反问」看看,为什麽「德性」就更重要?

甚至,如果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追问,什麽是德性?

你可以在论语中,看到,许多许多不断在「追问」什麽是德性的句子?

怎麽回答呢?

用实例来回答。

孔子举出了三位人物,来表达他心中有把「仁」这德性用肉身呈现出来的人。

用「定义」的方式,好像是物理或化学一样,不好谈德性。

德性是一种「当下」判断,所以是「呈现」,是良心涌现。

用人物面对情况下所做出的当下判断,来让你体会,什麽是德性。

《章句》:
杨氏曰:「此三人者,各得其本心,故同谓之仁。」

各得本心。

当下状况下的可以导致日后「心安」的行为。

「各」,很重要。

向自己要求,就是「德性」。

向别人要求,就是「制度」「法规」「习俗」。

所以,古典文本中才能说:古人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

为己,是自己「向自己要求」。


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26/2022.09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26/2022.09
子曰:「年四十而見惡焉,其終也已。」

白話譯:
四十了還看不到自己的特色,這人大概也差不多沒有發展性了。

這句話大概是一個完整對話中的某一個句子,被從中間截了下來。

單純的這句,是無解的。

《章句》:
蘇氏曰「此亦有為而言,不知其為誰也。」

孔子不會這麼簡單的下這種定論。

但孔子所談的主題,即人生的努力和「時間跨度」之間的關係,的確是值得注意的一個面向。

人是會老的,會死的。老了,精力就沒有了。這不用否認。

人的成長是有某種曲線變化的階段性,某種階段性與「人的努力之間」是不是有某種關連可以談?可以的。

孔子這一主題最有名的是:
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

每一階段就有每一階段應去努力的面向。

所以,重要的是,應如何去了解每一階段的特色,而來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
四十,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狀況,和其他階段有什麼不同?

四十而不惑。

不惑是指,對「自己人生的特色」,努力了四十年了,應有一明白的輪廓出來了。

我年輕20多時,聽到王老師講論語這段,我就記下來,三十時,去想想自己「立」了什麼?

四十時,就去想想自己「不惑了什麼」?

終於我知道,四十了,我無法再去成為一個愛因思坦。我年輕時對物理也有興趣。

四十了,我可以明確的知道,我可以在高等教育上,在一些哲學思考面向上,例如現象學,可以有再開拓的可能性。

四十了。這不是我坐著就下出的結論,的「不惑」。

我一直去試探自己四十年了。

試探了自己四十年,如果還沒有一些對自己「明確的人性特色」被看自己看出來

說「其終也已」並不過份。

真的不會再有了。

因為,那表示並沒有從年輕時就去不斷的探試自己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6/2022.09
子曰:「年四十而见恶焉,其终也已。」

白话译:
四十了还看不到自己的特色,这人大概也差不多没有发展性了。

这句话大概是一个完整对话中的某一个句子,被从中间截了下来。

单纯的这句,是无解的。

《章句》:
苏氏曰「此亦有为而言,不知其为谁也。」

孔子不会这麽简单的下这种定论。

但孔子所谈的主题,即人生的努力和「时间跨度」之间的关係,的确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面向。

人是会老的,会死的。老了,精力就没有了。这不用否认。

人的成长是有某种曲线变化的阶段性,某种阶段性与「人的努力之间」是不是有某种关连可以谈?可以的。

孔子这一主题最有名的是:
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
每一阶段就有每一阶段应去努力的面向。

所以,重要的是,应如何去了解每一阶段的特色,而来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
四十,是一种什麽样的人生状况,和其他阶段有什麽不同?

四十而不惑。

不惑是指,对「自己人生的特色」,努力了四十年了,应有一明白的轮廓出来了。

我年轻20多时,听到王老师讲论语这段,我就记下来,三十时,去想想自己「立」了什麽?

四十时,就去想想自己「不惑了什麽」?

终于我知道,四十了,我无法再去成为一个爱因思坦。我年轻时对物理也有兴趣。

四十了,我可以明确的知道,我可以在高等教育上,在一些哲学思考面向上,例如现象学,可以有再开拓的可能性。

四十了。这不是我坐着就下出的结论,的「不惑」。

我一直去试探自己四十年了。

试探了自己四十年,如果还没有一些对自己「明确的人性特色」被看自己看出来

说「其终也已」并不过份。

真的不会再有了。

因为,那表示并没有从年轻时就去不断的探试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