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八佾》#13

《論語.八佾》#13
王孫賈問曰:「與其媚於奧,寧媚於竈,何謂也?」子曰:「不然,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。」

***
這句,是早已深根於傳統文化中的理念。

來,有人問說:
為什麼人們連拜神都要去逢迎呢?到底拜這個和拜那個,有種選擇,是有什麼作用嗎?

孔子,轉了一個彎回答:
如果是要做壞事,拜什麼都沒有用。

這樣的觀念,大家都不陌生。
只是你有多信?只是你在人生做抉擇時,你敢相信這樣的信念去當抉擇的依據嗎?

來,這個有一個更深刻的哲學議題,即「德福之間」。

有德性就一定會有「好的回報」嗎?亦即有德會導致人世界的福報嗎?

這是理論上的必然性問題。連,神也無可奈何的。
如果理論上如此,有德性之人,神也無法給他壞的下場。
因為,神(天)的存在,正是德福一致的保證。

神不是在福德關係之外,相反,神(天)就是福德一致的化身。

康德甚至是從這個角度來證明:自由意志、靈魂不朽與上帝 存在。

這三個是如此的重要的「理念」,正是因為,只有這三個理念的被「相信」,
福德一致才有可能被證成,
人對德性的追求,對神(形而上)的信仰,才能獲得某種理論上的說明。
人才能放手去實踐德性,盡心去傾聽神(天)的聲音。

所以易經: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

你相信嗎?

只要你有「想做善事」的那種欲望,
人的那種去做德性的欲望,
你就是在那種理念的目的性的某種承認當中,只是你講不講得出來而已。

我想再講一下:
易經: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

你做的是不是善事嗎?
來,依儒家,你的內心(良心)清清楚楚的很。不管你承不承認。

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八佾》#12

《論語.八佾》#12
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「吾不與祭,如不祭。」

***
這是少數孔子談到跟鬼神有關的句子。

首先,「如神在」,那麼到底「神」在不在?
到底,有沒有「神」這樣的一種超越性的實體對象在?

「如」在,到底是在不在?

例句:
我快樂的彷彿在夏天沈浸於冰涼的小溪。

那麼,到底你有沒有泡在小溪?

來,
講話的現場可能沒有,亦即沒有「在場性」,
但如果你一輩子都沒有泡在涼涼小溪的經驗,那句話你也是講不出來的。

人能用語言談出有某種經驗,雖然那種經驗不一定能夠在場的被檢驗出來,但並不代表那種經驗所代表的「能被人感受的存在對象物」不存在。

所以,「語言是存在的居所」。

好,歸入正題。

有沒有那種像桌子一樣的那種可被經驗到的「神」,儒家是「懸置」的,亦即「懸而不問」。

但,神這樣的字眼,對人所引發的那種「感受」,
那種敬畏的感受,
是我們可以真實感受的。

儒家看到在人的身上這一可以被感受的「敬畏」。

人是有「敬畏」能力的動物。

敬畏不是害怕。
害怕跟你的利害有關,而敬畏不一定跟你的利害有關。

敬畏,是人對「形而上」感受在個體經驗上的感受展現。

對敬畏有感覺,有尊重,人才能啟動自己去超越自己,
因為敬畏就是一種超出自己的感受。

有敬畏的感受,你才會想要去追求德性,追求知識,追求智慧。
德性與知識與智慧,都是超出自己的,都是「形而上」的。

所以,「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」。

所以,敬畏知識才能讀入傳播理論。

祭禮,是一種儀軌。
當神「如在」時,
你必須是在這種心情之下,同時,
在這種儀軌中,在對儀軌的「實踐中」,人的敬畏感可能被啟發、可能被升起。

如果你不能親自參與祭禮,不能在祭禮的這種儀式中去感受敬畏之心,
那麼祭禮對你是沒有意義的。

完全沒有!

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八佾》#11

《論語.八佾》#11
或問禘之說。子曰:「不知也。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,其如示諸斯乎!」指其掌。

***
當有人問你說:讀懂某一理論是不是很重要?
你沒有回答,
但卻又做出了一個「用手去指著手掌」的動作出來。
那,到底你想要講的是什麼?

如果你知道,就講。
你不講,但卻又「指手掌」的方式來表達意見。
這是為什麼?

古注裡說:
孔子知道。
但因為魯國自己都做了錯事,他又是魯國人。所以,他只好很矛盾的,在表面上說不知道,但又做出了「指手掌」這個動作。來表示他的意見。

這這這,是不是有點假呢!

孔子是對德性之呈現有追求的人。
但他不是神。
人的各種矛盾無奈,他都是感受的到的。

人在矛盾,人在某種兩難之下,要如何去做呢?

來,以下要講的,你就不一定會看得下去了。但,嗯,我是這樣理解儒家的。

儒家,對人的「存在感受」是非常重視的。
人,在對人性價值、對德性實踐時,所指向的是一種「存在感受」,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理念、觀念或口號。

媽媽如果做錯了。
你會直接罵「她」,要她承認錯誤。
還是你會旁敲側擊的用各種小動作來提醒媽媽呢?

那一種動作會讓你存活的「更安心」呢?

存在的感受,所指的是一種讓人「更安心」的存在感。
儒家談良心,
因為良心所指向的是一種人如何「心安」之存在,心安過日子的,一種生命的實踐方式。

心安,所指向的實踐方向,有時會和社會主流價值不同。
儒家,更看重「心安」所指向的方向。

就儒家而言,心安的方向,不只是活著舒服,而是,心安所指出的方向,往往是具有某種形而上的價值意義。

我們更常說,你有沒有良心。
我們不會天天說,你有沒有犯法。

法是可以改的,是被時代限制的。
天良喪盡的人,有時是完全合法的人。

良心所指的方向,往往是跨時代的人性價值。
古人的很多良心做為,我們在讀到時同樣的感同身受。同樣的感受出那做出決定時,內心湧動的力量。

良心,如果具有形而上的力量和價值,如果可以讓我們和古人也都有共同的理解基礎。
但,你相信嗎?
你聽得良心的聲音嗎?

人人都聽得到,所以良心是形而上的,人人都有。
但,聽到了,你未必當一回事。

孔子。
人家問他知不知道「禘」這祭禮的意義。
他當然知道。
但他是魯國人,魯國這樣的用禘是不對的。
他是魯國人。在那時的狀況下,直接罵是給大家過不去。
祭禮而已,反正那時也不太有人在乎了。
裝傻一下就過去了。
但他終究是遶不過良心的聲音,所以還是「指其掌」,
意思是,這不對是很清楚的。

孔子也是人。人都有良心和社會價值的爭扎。而且是痛苦的爭扎。

儒家看良心。因為,只有良心才能讓人「心安」。

嗯,被痛苦折磨過才知心安之難。
被良心折磨過,才知「裝做看不到」,是沒有用的。


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八佾》#10

《論語.八佾》#10
子曰:「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觀之矣。」

***
八佾這一系列的句子,所收錄的都是「禮(制度文化)」以及「內在精神」,兩者之間關係,孔子的看法。

儒家很重視這點,
那是因為人類社會中,
如果不去特別強調某種宗教性的儀式和超越之可能性,
那麼,在現實生活中的,
制度與文化是一般人而言,可以有某種憑藉,
而對生命的成長與變化來產生影響的。

我常常鼓勵同學,
一定要去試著聽看看古典音樂,或是看看藝術展,或是看看名畫,讀小說。
這是因為,這些文化物,
如果你與之接觸,用心去打交道,
那麼文化物會有一種「其內在精神」的某種超越性的影響力,對你產生生命變化的作用。

生活中的人倫禮儀亦然。這些規範,都有其在歷史實踐中被型塑出來的,其背後有著人性的「內在精神性」。

兄友弟恭。是的。
很容易做到嗎?不容易啊。
所以,其最大可能的踐履,才具有對生命的衝擊力、影響力和改變力。

尊敬師長?
來,沒有要你一定要「服從」師長啦。什麼年代了,…

但,你有「尊敬師長」過嗎?
你敢不敢去想:如果你都讀不下書,
這種「尊敬師長」的儀軌,或許會對你和書本的關係,
產生某種質變。

放心啦,
你「尊敬」老師,
做的人是你,改變的人是你,有受益的人是你。

和老師,沒有任何關係。

來,
孔子說,「禘」這種祭禮,
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初被設定的內在精神了,
只是形式,
一點也就感動不了人。
所以,我很早就不看了。

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八佾》#9

《論語.八佾》#9
子曰:「夏禮,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;殷禮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。文獻不足故也,足則吾能徵之矣。」

***
這章,同樣是談制度文化與「內在所含意義」,這二者之間的意義關係,而來的另一種表述對話場景。

這一問題,孔子有多個對話一再的被收入,恰恰證明了這是一個在當時非常容易引起討論,的現實問題。

禮樂是一種制度文化,是某種外在經驗的已呈現的「既存」。
但,人類卻是一種會不斷的調整人的生活物質基礎的動物,也就是人的現實生活條件是會不斷的改進的。

當外在物質條件改進,禮樂要如何調整,才能既適合新的物質條件,又能把「以前內在精神」給包含了進去。
這一直是人類歷史中的問題。

例如,手機時代,人人用簡訊。
如果你想用簡訊和某長輩溝通,同時你也想在文字中表達你的敬意,
那麼,簡訊中有沒有什麼寫作格式,是可以含著這二種目的呢?
以文的書信是有的!
簡訊如果也想有,那應要如何來設計呢?

儒家,是凡人,雖然是相信人有超越性力量的凡人。

面對上述問題,他們並不是從某種聖人之言的文本中找到所有的答案,相反的,他們是從歷史的經驗中找到可以去如何調整的思路。

人,是時間性的動物,也就是說,過去現在未來,是被挷在一起來講的。
要談未來,是要站在目前的狀態號,以面對過去的歷史為思考條件,來進行對未來的思考。

這章就是談儒家的這種態度。

孔子說:
夏,因為資料夠,孔子說他可以來談夏禮所含的意義;但杞因為資料不夠,他也無法談了。

只有了解過去人類行為中所要含的意義,我們才能用更好的物質條件去創造更好的制度文化,
這制度文化也是和前人一樣,是有相同的意義的。
雖然,制度文化的形式和呈現,不同了。

割捨歷史,人只能用某種「外在給你的想法」,去創造制度和文化。
人類歷史中的很多傷感場景,不就是在這裡而出問題的嗎?

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八佾》#8

《論語.八佾》#8
子夏問曰:「『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為絢兮。』何謂也?」子曰:「繪事後素。」曰:「禮後乎?」子曰:「起予者商也!始可與言詩已矣。」

***
這篇的文句內容理解有點麻煩,
所以我就直接把白話翻譯貼出來,你先了解了一下。

子夏問:「『笑臉真燦爛啊,美目真嫵媚啊,天生麗質打扮得真高雅隘。是什麽意思?」
孔子說:「先有宣紙,然後才能繪畫。」子夏問:「先有仁義,後有禮法嗎?」
孔子說:「子夏,你啟發了我,可以開始同你談詩了!」

來,子夏說,哇這位美女好漂亮啊。
孔子說,因為她是美人胎(素),所以再加化妝(絢)之後,就更漂亮了。

美人胚是本質,有這本質(素),化妝的東西(絢),才能真正形成作用。

孔子再用畫來說明:先有宣紙,然後才能繪畫。有「本」才能有「用」。

《注疏》鄭曰:「繪,畫文也。凡繪畫先布眾色,然後以素分布其間,以成其文,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,亦須禮以成之。」

於是孔子轉到禮這事來了。
同樣的,禮也是「絢」,也就是在社會層面的人之行為舉止的化妝。

但,禮這種社會化妝如果有作用,那是因為這禮有其內在要去培養的「德性」,禮,讓人內在的德性,成為可以被看到,被經驗到的現象。所以,禮是「後」。

於是,孔子又談到詩了。
詩也一樣,詩不只是文字的推疊,而是用文字的推疊要傳達出「更內在意義」。
意義在前,文字才有作用。

這是一系列的舉例,說明的是,本質在外在規範之間的關係。

凡事但有本質,外在的東東,才能有作用,才能被接受。

很多事情,去問問自己,它的本質是什麼?這樣,你的視野和見識,就會不同了。

真的,很簡單的方法。這是所謂的「思擇」法門。

但,你可能都從沒有做過,去問問本質是什麼。雖然,各種偉大的口號,你喊的一點都不比別人少。

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八佾》#7

《論語.八佾》#7
子曰:「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!揖讓而升,下而飲,其爭也君子。」

***
這一章,也是沿續著禮儀與「德性涵養」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對話,另一種表述範例。

這是儒家,清清楚楚的儒家。永遠在人世間的制度文化中,去思考,那種制度文化與人性豐美之間的可能性。

「無所爭」是一種更大胸懷的人性成長。

無所爭,如果不要解釋的太過了,例如什麼都不要去爭之類的,就是一種「謙卑自牧」的自我要求。
這自我要求,是一種德性。

人如何可能去讓自己有最大可能的能力去實踐這種德性呢?

制度與文明,在我們對德性的踐履中,成長中,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?

來,「射」這種制度與文化活動,就有可能是一種可以讓我們成長的制度與文化活動。
如果,射的「制度」有好好的設計的話。

那麼,如何去設計呢?方向可能是什麼?
孔子說:揖讓而升,下而飲,其爭也君子。
如果這樣的一種活動過程模式,
讓我們在活動過程中去親自實踐,
那麼,這活動,就既有運動、有競爭,但同時也有德性的成長。

儒家。

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八佾》#6

《論語.八佾》#6
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謂冉有曰:「女弗能救與?」對曰:「不能。」子曰:「嗚呼!曾謂泰山,不如林放乎?」

***
這一章,同樣是在表述「禮儀」與「對人性培育」,這兩者之關係的另一種對話過程。

儒家,對禮樂在意。因為那是制度文化,而制度文化是讓人的人性成熟豐美的「必要過程」。

「放任自然」,不會成就一位有人性之美的人。這是儒家基本信念。而且這是如此的歷史社會之真實。

古代有一種祭制度,叫「旅」。那是給統治者用的祭禮。

制度會有二面效果:
一、用來維護社會秩序;
二、同時,這種制度也是讓個體的人在遵守它的過程中,人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水準。禮樂教化。

這二者是一體的。一位有更好人格與人性的統者者,不會是不好的事。

季氏是權臣。本來不可以用「旅」這祭禮。他用了。

禮的上述所言,是秩序和個體教化的二合一之文化制度。

現在,這合一性被破壞了,季氏想要的只是:
一、權力穩定下的秩序;而二的那種教化功能,當然是不見了。
季氏是僭越者,一位僭越者用「旅」這種祭禮,這祭禮的教化功能,是不可能出來的。

孔子說,你以為泰山這神會接受這樣的人的祭禮嗎?

除非你有特別的宗教修行方法,
否則,人性要成長,就要在制度文化(包含讀書)的培育過程,人性的向上自我變化之心被「召喚」出來,才有可能。

這是人性的基本結構。你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你只靠鏡子才能看到自己,
你只能靠制度文化才能在約束中突破自己。

你輕視禮樂,輕視文化制度,輕視讀書;
你自己以為「自己本身」就可以讓自己變的不一樣,
你以為沒有外在的約束,自己可以成長的更好。
那是你自己想的啦。
事實上,除非是非常例外的人,
否則最後這些如此認為的人,人生大部分終究是社會底層的人的渡過。

敵視制度和文化,
認為可以享受既有的自我和天生的平等,如吃草莓蛋糕,
那是騙你的,
讓你可以成為社會底層鏍絲釘的最好的意識形態。

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八佾》#5

《論語.八佾》#5
子曰:「夷狄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亡也。」

***
這句是極有爭議的句子。其實也就是在現在流行的常被罵的「種族中心主義」。

單單純從切斷上下文對話脈絡的句子來看,的確是如此,是種族中心主義的句子,沒錯。

論語是「對話體」的文本,這我一再強調。

但,這對話原本是在談這種事嗎?
如果一開始的對話不是在討論種族中心主義的議題,那麼這句所指的方向會是什麼呢?

我們無法判斷原本對話是什麼主題而來的對話,
但從論語整本而言,可能要討論的應是「文化」重要性的問題,才對。
因為整本論語我沒有讀到有關種族中心這種主題的其他討論。

君,指君主制度,是一種政治組織,一種可以讓社會運作下去的管理方式。
這也是那個時代被使用、被肯定的群眾管理方式。

君主式的管理方式,所依侍的最後力量是什麼呢?
是靠武力,還是透過當時可用這種制度,更進一步來導入人文社會文化的力量,使人在文明中更成熟呢?

如果只有類似的制度,君主制度,但卻無法從制度中更進一步的思考禮樂教化之可能性的問題,
那這種管理制度,就只是一種秩序的維護,是一種權力保障的方式。

制度,永遠都要去思考,制度是否是那種可以帶動禮樂而讓人性更成熟的可能性。

對孔子而言,諸夏的制度是有這一層函意的,所以才是更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制度,去思深文化啟迪之意義的可能性的制度。

《正義》:此章言中國禮義之盛,而夷狄無也。舉夷狄,則戎蠻可知。

禮樂最後所成就的是「個人人格」之美。

有文明涵義的制度,是不容易的,很容易在「純權力」爭奪中以「不合時代」被換掉了,
換成了一種更容易去「動員群眾」的制度,
然後,我們就說那是「更現代」「更進步」的制度。

你看得到制度後面所函的個人人格文明教化的深刻的儀軌之義嗎?

很難,在這個時代。
何必是這個時代,在歷史中,比比皆是,「造反有理」多的是數不清了。
更動制度,是為了更好的人性而來,還是為權力而來呢?

所以,「夷狄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亡也」。

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八佾》#4

《論語.八佾》#4
林放問禮之本。子曰:「大哉問!禮,與其奢也,寧儉;喪,與其易也,寧戚。」

***
這篇和上一篇一樣,談的是社會中的制度、文化之重性。
以及,制度文化,我們如何透過生活中這種不可避免的「一部分」,來讓生命更圓滿。

換言之,制度文化是社會運轉所需,但同時也是人的生命的圓滿與豐富的土壤。
兩者不是相斥的,而是相成的。

一般而言,我們覺得制度是「束縛」。所以林放也如此的問:禮之本?

來,孔子的回應是有一貫的哲學思路的:與其奢也,寧儉;喪,與其易也,寧戚。

制度,是為了社會運作,但同時也是讓人性成熟。
而後者,才是制度要如何來設計,設計的好不好,以及要如何來「實踐」的那個判斷標準。

喪禮。「易」,指的是,《章句 》:在喪禮,則節文習熟,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。

喪禮,是追思,是不捨,那是人性的溫潤。如果喪禮無法達到這人性的目的,而成為一種「單純社交」。
那麼,孔子說,寧願簡單一點,
讓人性在這禮的實踐中,使得人性得以舒發和溫潤,更為重要。

***
上面所講,你也不難理解。事實上,你的人生可能已常常有這種感受。

但,我想強調的是:
我們在這時代往往都把禮,禮儀、制度,當作是一種「工具性」的無可奈何而已。

但,我在這裡說,禮,是一種「修行的方式」,是一種「行法」。
願意讓己去遵禮,正如同願意去拜佛,願意去禱告,一樣的,都是用來自我折服自我的方法。

禮,是有讓生命成長的之效果的,正如同各種宗教之儀軌。

守禮,不但可以讓你在社會中活的平穩,更重要的是,你在不知不覺中,德性成長了。

守禮,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啦,不是嗎?

但,尊敬禮,就是尊重一種超越於你之外的力量,
這沒有那麼嚴重,尊重遊戲規則,也是如此。尊重大自然,不也如此。

只有那種願意去尊重超越於你之外的力量的「心胸」,
你才會被那股去尊重的力量,
把你帶上生命層次的那一不同的層次。

生命層次往上拉,什麼都會往上拉,因為生命是一整體的。

感受到了尊重老師的那股自我內在力量,往往是你可以讀「理論之書」的開始。

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八佾》#3

《論語.八佾》#3
子曰: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」

***
這句,是儒家哲學姿態最好的代表說明。

讀論語,看儒家,
如果和佛、道,有什麼學脈姿態上的最大不同,
就在於儒家是「徹底肯定」社會的人文教化,社會的人文生活。

佛家、道家,即使也是對既存社會有某種肯定,但既存社會不是被正面肯定的,而是某種輔助式作用。

儒家不然,生命的成長和超越,就只能是在社會中而行,而且一定要藉由社會的制度和文化,來進行生命的成長。

禮、樂,正是制度和文化。

但制度和文化,不只是為了維護社會的運作而已,
而是透過制度和文化的踐履,同時也成長了自己。

對我而言,儒家是非常接近黑格爾的。
制度與文化,是人類精神的某種展現,同時,也是人賴以成長自己內在精神的「最重要方式」。

仁,就是內在生命成長的一種抽象式的說法。

去遵守制度,去欣賞感受文化。為的是什麼?

為的是,在那過程中,生命的成長也跟著一起成長。
個人與社會是可以共同式的成長。
像不像黑格爾的《法哲學原理》的論述精神呢!

所以,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」
如果在制度和文化中,生命沒有成長,
制度和文化,就是垃圾!

來,
你愛的要死的那些口號、制度、活動、社會運動等 等,
有沒有讓你成長了呢?

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」

希望那些你最愛的口號、制度、活動、社會運動,不會是讓你生命僵化的垃圾!

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八佾》#2

《論語.八佾》#2
三家者以雍徹。子曰:「『相維辟公,天子穆穆』,奚取於三家之堂?」

***
這篇,要和上一篇章對話一起看,因為這是同樣事情結構。

說是「結構」,就在於要去更進一步說明,
孔子對這些事如此憤慨,只是因為「這些事」是和政治有關的,
還是說,
這些事,代表了某種社會性的意義結構,而這種意義結構,是如此值得我們去多看一眼。

「三家」是指三位很有權勢的大臣。這些大臣在祭禮時,卻用了天子祭禮才能使用的「詩歌」。

孔子對此,很有意見的。

在上一章,我指出,這之所以那麼的讓孔子難以忍受,並不是因為這是政治上讓人看不下去之事,如此而已。

而是因為,這種事情代表了一種「意義結構」,這種意義結構就其深層面而言,
是和人的「內在本質」是對立的,
這種對立之勢,讓人難忍受。

這種事情所指向的難以忍受之意義結構是什麼呢:虛偽。

歷史本來就是不斷的更新,權力本來就是不斷的流動。

有本事,就去改朝換代,就去自己是權力。
享受你有權力而可以享受的,扛下你因有權力而要扛下的,吞下你因行使權力而要吞下的後果。

「八佾」「雍徹」,這二件事,不只是政治的炫耀,讓人難忍受之處在於:都是一種虛偽。

更重要的是,這種虛偽,外在所披上的都是用一種「官冕堂皇」的那時之意識形態上的屬於人性的「高等價值」,但真正的目的卻是使用這些「價值系統」來達到自己的利害之利益。

這大概是以人文社會之德性為修行之重要媒介的孔子、儒家,所最為痛心者。

儒家,是在既有的社會價值體系中而來「修行」,是用既存的禮樂來進行人文教化的系統,來感受德受的滋長,來體悟人的因德性而來超越性意義。

這和,道家以及佛家不同。
道家以及佛家,都是使用自己的修行系統來達到感受人的超越性意義感受。

八佾以及雍徹,這二件事,讓人文社會的禮樂,失去了培養人性之德性的作用了。

這裡所代表的,不只是一種政治上權力的炫耀,
更嚴重的是,這使得可以使人感受到德性的禮樂教化、社會價值,完全失去了對人的吸引力了。

這不難理解的,在現在的社會。

「愛XX」是常見的口號了。
以前,你會感動,現在你可能會糾心。

對,是糾心。
因為,愛XX,並沒有什麼不對,
對之有感情有感恩,本來就要愛XX。
但現在,
愛XX讓你想吐了。
你糾心,你痛苦。
因為,你再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說想去愛XX。

虛偽最後所產生的社會性後果:
孰可忍孰不可忍!

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八佾》#1

《論語.八佾》#1
孔子謂季氏:「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

***
這一篇很有名。
孰可忍孰不可忍。這句更是常見的成語。

來,
到底孔子在忍什麼啊?

一般的解釋說,八佾是給天子用的。
季氏,是當時的一位很有權力的大臣,於是他把給天子用的八佾,拿來給自己用。

孔子對這事,非常不爽。連忍都不想忍。

對,這事是是僭越。
但僭越的事,在那個時代應是多如牛毛吧。

再來,
如果歷史從來就是變動的,從來就都不是給特定人用的,那麼這種歷史的變動,未什麼不能是一種更寬容的看法呢?

孔子從來不是老古板,他自己也做了很多歷史創舉啊。
這件事,他脾氣那麼大,到底是在什麼點上呢?

我是這樣的問自己啦。

《章句》:
謝氏曰:「君子於其所不當為不敢須臾處,不忍故也。…」

這古人的解法,我是有感覺的。

這事會讓人對這事很受不了,是因為那是「故意」要去做的。

要改變歷史,可以廢掉。

明明知道是不對的,但「故意」來用,那就是內心有一種「修理人」的存心。

人,一旦是那種存心,那種故意去修理別人的存心,那麼人其實就會和「德性」絕交,
人會與「德性」這種人的可能性,失去了機會。

人為什麼要社會呢?為什麼要禮樂呢?為什麼要有理想呢?不外是我們認為人應可以更好嗎?
而德性不就是人可以更好的一種可被理解可被實踐的象徵嗎?

人如果是故意的存心,
那德性幾幾乎乎是沒有被發動之機會,
那麼社會就沒意義,
沒有社會,又那有權力呢?

「八佾舞於庭」,那是權力的自我消解自己的事情。

人在做一件事,
是自己最後會傷害自己的事,但又很爽的去做,
這種事,
在別人心中所產生的那種矛盾,
最難「忍」。

不是嗎?

這就是我看到很多學生在適性揚才之口號下非常爽快的不去讀書,
甚至譏笑別人讀書,
的某種心情。

但,因為我不是孔子。所以我忍得下來!

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24

《論語.為政》#24
子曰:「非其鬼而祭之,諂也。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」

***
這篇,看起來簡單的家常話,不過,卻是可以談蠻多的。

不知在什麼狀況下,孔子忽然舉了二個例子出來。

這二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什麼,或是在什麼對話的情境下,被談了出來的呢?
文本中,並沒有上下文來幫我們解惑。

我們一直強調,論語是對話體。對話是在一個情境中,為了說明那情境中的討論而被談出來的。

論語中的句子,最好不要當作什麼「永恆律令」,而是去推敲看看,孔子是要回應什麼問題之討論下而提出他的看法。

這篇,孔子是要回應什麼對話討論情境下的課題呢?
從文中來看,從以前的注釋來看,這是在討論:理念與行動之間的問題;
更嚴肅的說,是「(故意)誤用理念來達成自己私心」的行為。

來,
「非其鬼而祭之,諂也。」

《章句》:人神曰鬼。
換言之,古代是指已去逝的先祖。

去祭祀先祖,這沒有什麼問題。這是人去培養尊重他人、尊重先人的一種品性的行為。

但,如果說這是一件培養德性的行為,所以你就去到處祭,別人的先祖你也去祭的到處是,
那就是誤用。

祭祀為什麼可以是一件德性行為?
因為是你的先人啊,可能是你也曾一起生活過的人,你有感情,你想感恩。
祭祀這樣的人,自然是可以有培養德性的作用和效果。

去祭別人家的,
就是把某一種因個人實踐才會有效果德性項目,抽象化,合理化,
然後利用這種被抽象化、合理化的理由(普世價值),
去達成自己的想要的目的。

所以孔子說:諂。

「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」

義是好事啊。
但義是什麼?是某種抽象的概念嗎?
就一定是要為了某種抽象的概念就去拼了嗎?

那,大氣層破了一個洞了,你什麼時候要去上修啊?你有那能力和本事嗎?

《注疏》:義,宜也。

義是指,你認為對,而且你「做得到的事」。
讓自己去做自己覺得應是做得到的事,這才是德性,才是透過德性行為來改變自己往更好的自己的方法。

「做得到」,才是核心。
做的到的事,你沒有去做,所以是「無勇也」。

你明明可以專心讀傳播理論,但你沒有做,因為種種理由,所以,
那不是什麼「適性揚才」,那是「無勇」。

你只是在享受適性揚才這種空洞的道德口號給你帶來的爽快。
你是適性揚才的「高級現代人」,還是根本沒有勇氣去碰書本的那位「無勇」人。

往某種你沒有思考過的「抽象概念」去衝,你只是去享受某種道德快感而已啦。
那和你去衝iphone x是一樣的。那和錢和爽有關,和勇無關。
這和透過德性實踐去改變自己成更好的自己,無關。

可以每天讀一篇英文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嗎:勇!

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為政》#23

《論語.為政》#23
子張問:「十世可知也?」子曰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,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,可知也;其或繼周者,雖百世可知也。」

***
這對話是談「歷史」這種知識系統的作用。

歷史,這種時間性的敘事型的知識系統,和我們目前一般較為熟知的「社會科學式」的知識系統是完全不同的。

這我上中、外新聞史中用很多時間來說明過,這裡無法詳明。

我常用的例子是「找男朋友」。

用社會科學的方法:
你會下載2018年好男朋友十大原則。
然後你會用這「原則」去對一對妳想要找的那位男子。
如果那男子很多條件都符合,於是你就會說,哇,那會是好男朋友的人。

用歷史思維的人:
她會去查,那位男子以前的各種感情「歷史」,
例如,是不是以前是常換「女朋友」的歷史。
如果是,
那麼,就有得好好考慮了。

那一知識系統對你思考「未來」更有用呢?

只有歷史,
才能讓你從「過去」去推演出「未來」。

社會科學只能讓你「說明」現在。完全不能保障未來會如何?這是這種知識系統的局限。

未來,是無法從現在說明的,
未來,只有透過歷史軌跡才能從過去透過現在向前看出來的。

人是,時間性結構的動物。──胡賽爾被動綜合現象學──

只有思考過去,看待過去,研究過去,尊重過去,
你才能對未能有「真正的可能的改變」。

人,是建立在既有的基礎上,再改進的一種社會性動物。

那種,想要靠著某種「理想和想像」而一步登天,進入美好未來的烏托邦的企圖,
最後,都是悲慘的下場,看看歷史。

忘記歷史的人,就像沒有根的人。

忘記歷史的人,是無法思考未來的人。

歷史,這種知識系統,讓人有能力從過去來推演未來。所以,十世的未來發展,是可以被思考出來的:
子曰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,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,可知也;其或繼周者,雖百世可知也。」

***
為什麼我開的書單中有很多是根傳播歷史有關的,可能是傳播社會史,傳播思想史。

只有讀歷史,你才能看出來,現在是如何長出來的,
我們所研究的東東,
對未來能有什麼用?

如此你才會有動力讀書。

如是你只是背一堆傳播的原理,
那只是你考試用的,或是拿來嘴泡的,而已。

你根本沒有能去,去思考你的「未來」。

常跟很多同學說,你沒有能力思考未來,
不是看不起你,
而是你肚子沒有歷史資料,你根本沒有能力去「思考未來」。
這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,這是人類思維上的結構。

多讀歷史。那是你有能力思考未來的唯一方法,真的,這不是個人意志可以轉移的。

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22

《論語.為政》#22
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
***
你不要說這是老掉牙的東東,的確,這是談,「信用」這個老東東的道德項目。

人一定要有信用,不然就不知道要怎麼辦了?:孔子如是說。

有誰不知呢?老套。

是的。

但,你會怎麼去加以說明呢?

如果不加以說明,就是「迷信」,沒錯,是的。即使「信用」也是如此。

儒家,身為某種宗派,本來就一定會對自己所堅持的信念和 實踐,有著自己的說明。

說明,是重要的,思維與理智,是一類的特殊能力,這特殊能力和人有德性能力,是同樣的特殊和珍貴。

說明不了的,就是迷信,我要再強調一次。即使某種「普世價值」也是一樣。

孔子的說明是: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
這是說,車子如果沒有方向盤,那要如何開呢?

這種解釋要說明什麼呢?

《注疏》:「大車無輗則不能駕牛,小車無軏則不能駕馬,其車何以得行之哉。
言必不能行也,以喻人而無信,亦不可行也。言必不能行也,以喻人而無信,亦不可行也。」

車子沒有方向盤,就無法「走動」,
人如果沒有「信用」,也就無法在社會走動。

信用,是一種德性。

是的,

但,「德性」絕對不是一種「自我安慰的精神上癮物」;
德性,是要被「實踐的」,換言之,
是不是德性,必然有其可以被檢驗的社會性效果,來判斷。

人,在自我德性的實踐中,
會改變自身,
這自我的改變過程當中,
會帶來你和社會關係的感受和呈現上的新的可能性。

德性,不是思考中的空中閣樓,
相反的,德性是讓你和社會都產生變化的一種「改變下手處」。

如果把方向盤裝上就可以開車子,
人如果有信用,在社會上就走動得開了。

「信用」只是德性的一種表徵,
如果你願意去每天都做一點讓自己是順著德性要求的小項目,
例如,隨手撿個垃圾,
那麼,你去看看,你自己會不會有變化。

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為政》#21

《論語.為政》#21
或謂孔子曰:「子奚不為政?」子曰:「《書》云:『孝乎惟孝、友于兄弟,施於有政。』是亦為政,奚其為為政?」

***
這一章節,可以說是前一章節,即為政第二十,所強調之重點的再次說明。

事實上,彰顯這種儒家觀點的對話,常在論語中出現。這種常出現的強度,
標示著儒家的特色,
但同時也就說明了,
這是儒家者們認為不易被一般人理解,
所以要不斷強調的地方。

儒家,就其體系內容脈絡而言,最容易被指出的矛盾在於:
個體的人格性的德性修為與強調,
這和文明的、世俗的、經驗的的我們所見的世界之間,
兩者之間的有什麼關係?

換言之,直接的問是:修德,有什麼好處?

這好處不一定是指個人的好處,
例如美好的人際關係,和樂的家庭,合理的工作進展,精緻的人文享受,等等,對個體之生活有益的東東。

更是指,修德,可以指向一種社會性的好處,
社會性是指,跨出個體性之外的群體性,
這是指這種好處不但益己,同時也必然的「利他」。

來,
於是有人問孔子,你為什麼不去搞管理眾人之事啊,政治。

很明顯的,在挑戰孔子們愛談的個人式的修德主軸。

孔子,就說,
「孝乎惟孝、友于兄弟,施於有政」,就是政治啊。
換言之,
個體上的屬於德性之行為,本身的效果就不會只是「在自己的身上」,而是必然跨出去到「他人」範疇。

孔子回應說,不然,政治是什麼呢?不就是處理和「他人」的關係嗎?

「他人」是目前熱起來的學術議題。
但,
儒家,一直就是以「他人」的社會性概念來思索其「修行」的特色。

這很重要!但你不容易懂。

禮、樂、德等等,有那一樣不是那他人有關呢?
從,對德性的修為,即是不斷的碰撞與「他人」的關係。
從,思索與「他人的關係」,來回看自己。

換言之,
用「與他人之關係」的人生真實經驗,
來迴返思索並「感受到」自己內在的某種德性之本質,例如仁,
是儒家的「修行法門」。

例如,葬禮,是一種社會性行為,
但,
正是從這裡,
我們感受到,
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,那種感受,
和死了別人的父母,那種感受,
是完全不同的質感的感受。
在「痛」的質性上是完全不同的。

為什麼會有差別呢?不就是死人了而已嗎?這是抽象的理智思維,不是嗎?但「那種痛」是真實感受到的,不是抽象推理出來的,德性亦是。

從,禮,這種社會性的與「他人有關」的實踐行為,
來反觀回思進而「感受到」生命中的某種更超越性的內在特質,
你才會真正的相信人的特殊性,
這種人人都有但都又無可取代的那種本質的特殊性,德性。

只有在這種狀況下:你才能真正的尊重「他人」,
因為,
「他人」是德性的一種無限可能的指向處。

如果沒有這種自我內在的「德性感受」,
說「尊重他人」,只是嘴泡!

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20

《論語.為政》#20
季康子問:「使民敬、忠以勸,如之何?」子曰:「臨之以莊則敬,孝慈則忠,舉善而教不能,則勸。」

***
從哲學論述的角度而言,這是很清楚能夠展現儒家哲學體系以及其哲學效果的,一篇文章。

儒家,所著眼的是人的「德性」。

但,談德性有什麼屁用呢?儒家說德性就德性啊?這也未免太小看後人的思辯推理能力了。

要能成為某種「宗門」,必然有其論證體系,儒家亦然。只是其論證的方去,「現代人」是否有能力可以去解的出來?如是而已。

來,談德性,雖然是和個人有關,但這也包含了如下沒有說出來的預設,這個人是指在「社會中」的個人。
而不是,某種魯賓遜式的孤島中的個人。

德性,只有在社會中,才有意義;
德性,只有和他人有關係之下,才有意義。

「使民」,「以勸」都是社會中之事,廣義的說是政治管理之事。

儒家,孔子,的回答,不會把人當成是只為達到「效果」的社會性動物來看待(這是法家),
而是,
人如何以其德性的實踐之效果,來到某種社會性存在的管理要求。

所以,要如何才能讓別人對你敬呢?
方法很多,可以是各種手段的,例如威脅,
但儒家是以「臨之以莊、孝慈則忠」這種方法,
這是「德性」的社會化之呈現。

這,既是個體的德性,又具有社會性社會化的展現和效果。

言下之意,
德性之實踐就是社會化的展現,就必然有效果。
儒家從來不是什麼不看社會性效果的傻蛋,
相反的,
如何在社會中展現「本有的形而上的德性」,並在正確的實踐後,產生本來就應該會有的社會效果,
《章句》:「然能如是,則其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矣」。
才是儒家一實的論理。

「臨之以莊則敬,孝慈則忠,舉善而教不能則勸」,
從自我德性實踐的社會化呈現來產生社會性效果,達成更美好社會展現之可能,
這是儒門的論式。

從目前的一般理解風氣而言,我更願意跟學生強調:
自我要求德性的實踐,絕對不是冬烘,
在潛移默化的自我實踐之呈現中,
一定會有意想不到,「不期然而然者矣」的對你有益的效果出現。

德與福,本是一體二面。康德亦如是說。

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為政》#19

《論語.為政》#19
哀公問曰:「何為則民服?」孔子對曰:「舉直錯諸枉,則民服;舉枉錯諸直,則民不服。」

***
這句談「管理」。
有人問:怎麼樣去管理,才能讓大家都服氣。

服氣,就會有管理效果,那就是大家都能有一共同目標來打拼。
憑良心講,能待到這樣的公司,並不容易。
更多的是,內部四分五裂的公司。

如果你有待過真正有著共同一心目標的公司,你才能體會到「管理」的重要在於:服氣。

孔子的回答也是很經典的,很簡單,並不複雜:舉直錯諸枉。簡單的說:用對有能力有操守的人,不用怪怪的人,就是最好的管理。

但老樣子,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,所以孔子又提出來讓大家思考、反思一下。

有能力、有操守的人,讓他出線,讓他可以站出來做更多事,這樣的一件事,絕對讓公司的每一個人:服服貼貼。

理論,超簡單;也真是的非常貼近我的職場經驗。

但,會被提出來,就表示很難做到。為什麼?

人,要用人,有太多「情緒上」「個人主觀好惡」、「個人利害關係」上的考量,
很難能真的舉直錯諸枉。
錯,是動詞,捨置也。枉,邪枉。

相反的方向,把怪怪的人提了上去,大家一定會不服。

一個公司的治理,讓人服不服氣的地方,可以有很多很多。
人才的選用,就是最為讓人直接反應的點。

所以,不要小看人的自己的呈現,自己的德性,自己的操守。
人,對人的「性格的」感應,是最直接的。
那種性格的,德性的,看不到,但卻是有著「讓人服氣」的威力。

想想,不是嗎?

人事,人事。

但,重點是,你有能力看出好人嗎?

來,你自己有多少能力,往往你才能看出什麼檔次的人。

物以類聚!
這是真的。

所以,同學,去讀書,去提升自己。

不然,你連提拔有能力的人的「能力」,都沒有。

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為政》#18

《論語.為政》#18
子張學干祿。子曰:「多聞闕疑,慎言其餘,則寡尤;多見闕殆,慎行其餘,則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祿在其中矣。」

***
這篇非常適合給有工作野心的人,參考。

干祿,廣意的解,就是要往更好的職位。
換言之,這是談「工作」,是指在某個組織內工作。

有二件事,小心去常常思考一下,那麼,你是容易被「注意到的」有「潛力的」人。

「多聞闕疑」,多聽意見多聽建議,但你要有能力「不去講東講西」。
「闕疑」,就是說,如果你不相信的,就「放下」。

我想很多在工作中的人都常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那就是大家耳語,
尤其是那種「很難相信」的,大家愈愛傳。

這種事,少做。

相信我,有能力的老板,會去觀察下面的人是如何去面對「耳語」的。
一個能抗拒「耳語」的人,
並不容易,
這能力會反映在他的工作視野及判斷能力上。

其實,如果你對「人格德性」平常是不感興趣的人,你很難不去跟著「耳語」一下啦,
那是多麼爽的事。不是嗎?

對「哇,這種事說…很難相信」的東東,這種耳語,你要能抗拒,
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人,某種動物性的本質,是一定會去湊一腳的。
能意識到不要去參和,
那是要有「自我警覺」的注意能力的。

「多見闕殆」也一樣。
做不到的,判斷上有危險的,就要「再想想不要隨便就衝去做」。

這也不容易的,不是嗎?我們都愛喊大聲的,都愛一口氣拼去做的,那種爽快啦。

能忍著不去做,是智慧。

想要能在職場中被視之為「明日之星」嗎?

這句,才是真實的職場話語:
言寡尤,行寡悔,祿在其中矣。

如果你能:少去講耳語,做出你能做出來的。
這家老板不要,
另外那一家可能就會搶著要。

工作,即修行。修行必定有效果!

「祿在其中」,
《章句》:凡言在其中者,皆不求而自至之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