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八佾》#10

《論語.八佾》#10
子曰:「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觀之矣。」

***
八佾這一系列的句子,所收錄的都是「禮(制度文化)」以及「內在精神」,兩者之間關係,孔子的看法。

儒家很重視這點,
那是因為人類社會中,
如果不去特別強調某種宗教性的儀式和超越之可能性,
那麼,在現實生活中的,
制度與文化是一般人而言,可以有某種憑藉,
而對生命的成長與變化來產生影響的。

我常常鼓勵同學,
一定要去試著聽看看古典音樂,或是看看藝術展,或是看看名畫,讀小說。
這是因為,這些文化物,
如果你與之接觸,用心去打交道,
那麼文化物會有一種「其內在精神」的某種超越性的影響力,對你產生生命變化的作用。

生活中的人倫禮儀亦然。這些規範,都有其在歷史實踐中被型塑出來的,其背後有著人性的「內在精神性」。

兄友弟恭。是的。
很容易做到嗎?不容易啊。
所以,其最大可能的踐履,才具有對生命的衝擊力、影響力和改變力。

尊敬師長?
來,沒有要你一定要「服從」師長啦。什麼年代了,…

但,你有「尊敬師長」過嗎?
你敢不敢去想:如果你都讀不下書,
這種「尊敬師長」的儀軌,或許會對你和書本的關係,
產生某種質變。

放心啦,
你「尊敬」老師,
做的人是你,改變的人是你,有受益的人是你。

和老師,沒有任何關係。

來,
孔子說,「禘」這種祭禮,
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初被設定的內在精神了,
只是形式,
一點也就感動不了人。
所以,我很早就不看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