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為政》#20

《論語.為政》#20
季康子問:「使民敬、忠以勸,如之何?」子曰:「臨之以莊則敬,孝慈則忠,舉善而教不能,則勸。」

***
從哲學論述的角度而言,這是很清楚能夠展現儒家哲學體系以及其哲學效果的,一篇文章。

儒家,所著眼的是人的「德性」。

但,談德性有什麼屁用呢?儒家說德性就德性啊?這也未免太小看後人的思辯推理能力了。

要能成為某種「宗門」,必然有其論證體系,儒家亦然。只是其論證的方去,「現代人」是否有能力可以去解的出來?如是而已。

來,談德性,雖然是和個人有關,但這也包含了如下沒有說出來的預設,這個人是指在「社會中」的個人。
而不是,某種魯賓遜式的孤島中的個人。

德性,只有在社會中,才有意義;
德性,只有和他人有關係之下,才有意義。

「使民」,「以勸」都是社會中之事,廣義的說是政治管理之事。

儒家,孔子,的回答,不會把人當成是只為達到「效果」的社會性動物來看待(這是法家),
而是,
人如何以其德性的實踐之效果,來到某種社會性存在的管理要求。

所以,要如何才能讓別人對你敬呢?
方法很多,可以是各種手段的,例如威脅,
但儒家是以「臨之以莊、孝慈則忠」這種方法,
這是「德性」的社會化之呈現。

這,既是個體的德性,又具有社會性社會化的展現和效果。

言下之意,
德性之實踐就是社會化的展現,就必然有效果。
儒家從來不是什麼不看社會性效果的傻蛋,
相反的,
如何在社會中展現「本有的形而上的德性」,並在正確的實踐後,產生本來就應該會有的社會效果,
《章句》:「然能如是,則其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矣」。
才是儒家一實的論理。

「臨之以莊則敬,孝慈則忠,舉善而教不能則勸」,
從自我德性實踐的社會化呈現來產生社會性效果,達成更美好社會展現之可能,
這是儒門的論式。

從目前的一般理解風氣而言,我更願意跟學生強調:
自我要求德性的實踐,絕對不是冬烘,
在潛移默化的自我實踐之呈現中,
一定會有意想不到,「不期然而然者矣」的對你有益的效果出現。

德與福,本是一體二面。康德亦如是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