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八佾》#6

《論語.八佾》#6
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謂冉有曰:「女弗能救與?」對曰:「不能。」子曰:「嗚呼!曾謂泰山,不如林放乎?」

***
這一章,同樣是在表述「禮儀」與「對人性培育」,這兩者之關係的另一種對話過程。

儒家,對禮樂在意。因為那是制度文化,而制度文化是讓人的人性成熟豐美的「必要過程」。

「放任自然」,不會成就一位有人性之美的人。這是儒家基本信念。而且這是如此的歷史社會之真實。

古代有一種祭制度,叫「旅」。那是給統治者用的祭禮。

制度會有二面效果:
一、用來維護社會秩序;
二、同時,這種制度也是讓個體的人在遵守它的過程中,人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水準。禮樂教化。

這二者是一體的。一位有更好人格與人性的統者者,不會是不好的事。

季氏是權臣。本來不可以用「旅」這祭禮。他用了。

禮的上述所言,是秩序和個體教化的二合一之文化制度。

現在,這合一性被破壞了,季氏想要的只是:
一、權力穩定下的秩序;而二的那種教化功能,當然是不見了。
季氏是僭越者,一位僭越者用「旅」這種祭禮,這祭禮的教化功能,是不可能出來的。

孔子說,你以為泰山這神會接受這樣的人的祭禮嗎?

除非你有特別的宗教修行方法,
否則,人性要成長,就要在制度文化(包含讀書)的培育過程,人性的向上自我變化之心被「召喚」出來,才有可能。

這是人性的基本結構。你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你只靠鏡子才能看到自己,
你只能靠制度文化才能在約束中突破自己。

你輕視禮樂,輕視文化制度,輕視讀書;
你自己以為「自己本身」就可以讓自己變的不一樣,
你以為沒有外在的約束,自己可以成長的更好。
那是你自己想的啦。
事實上,除非是非常例外的人,
否則最後這些如此認為的人,人生大部分終究是社會底層的人的渡過。

敵視制度和文化,
認為可以享受既有的自我和天生的平等,如吃草莓蛋糕,
那是騙你的,
讓你可以成為社會底層鏍絲釘的最好的意識形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