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25/2022.09

 《論語.陽貨》25/2022.09
子曰:「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,近之則不孫,遠之則怨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唯女子與小人難以具穩定性。太親近了,他們就會隨意;太疏遠了,他們就會怨恨。」


這句,在現代是會被罵的句子之一,在論語中。

會被罵,大概,被看到的是「女子」與「小人」。

不過,這句的核心是「近之則不孫,遠之則怨」。

這種人的生命中的一種「常態」,為什麼是一重值得要去被思考,被重視的樣態呢?

是常態哦。真的,人人都有。

古人,很少去做論證的。

《章句》:
君子之於臣妾,莊以贋之,慈以畜之,則無二者之患矣。

倒過來,從修行的角度而言,這要如何去「克治」?

「莊」與「慈」。

為什麼,這二種生命的樣態,能克治呢?

莊與慈,是具有一種「穩定性」的字眼,「孫與怨」,是一種「不穩定性」的感受。

注意前文字的文字用法「養」。

養是指一種「成長變化的過程」。

德性的成長是一種「養」的過程,是一種主體的自我變化過程。

只有在一種穩定的「狀態中」,生命德性的成長過程,才能是順遂的。

孟子也有這樣的意思,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」。

養。

方法是:「其為氣也至大至剛批直養而無害」。

直,是一種穩定性感受的字眼。

你有練過樂器嗎?大概都需要有一段「練指法」的過程。

練指法不是把你僵在「指法中」,而是藉由指法的「練習過程」(即實踐)來誘發生命中的音樂之能力。

練指法,要求穩定和持續。

孔子著眼於此。一種生命的穩定狀態,真的不易。

至於女子和小人,那是孔子時代的物質基礎下的舉例說明,什麼狀況是一種「不穩」的狀態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25/2022.09
子曰:「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唯女子与小人难以具稳定性。太亲近了,他们就会随意;太疏远了,他们就会怨恨。」


这句,在现代是会被骂的句子之一,在论语中。

会被骂,大概,被看到的是「女子」与「小人」。

不过,这句的核心是「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」。

这种人的生命中的一种「常态」,为什麽是一重值得要去被思考,被重视的样态呢?

是常态哦。真的,人人都有。

古人,很少去做论证的。

《章句》:
君子之于臣妾,庄以贋之,慈以畜之,则无二者之患矣。

倒过来,从修行的角度而言,这要如何去「克治」?

「庄」与「慈」。

为什麽,这二种生命的样态,能克治呢?

庄与慈,是具有一种「稳定性」的字眼,「孙与怨」,是一种「不稳定性」的感受。

注意前文字的文字用法「养」。

养是指一种「成长变化的过程」。

德性的成长是一种「养」的过程,是一种主体的自我变化过程。

只有在一种稳定的「状态中」,生命德性的成长过程,才能是顺遂的。

孟子也有这样的意思,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」。

养。

方法是:「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批直养而无害」。

直,是一种稳定性感受的字眼。

你有练过乐器吗?大概都需要有一段「练指法」的过程。

练指法不是把你僵在「指法中」,而是藉由指法的「练习过程」(即实践)来诱发生命中的音乐之能力。

练指法,要求稳定和持续。

孔子着眼于此。一种生命的稳定状态,真的不易。

至于女子和小人,那是孔子时代的物质基础下的举例说明,什麽状况是一种「不稳」的状态。



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陽貨》#24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24/2022.08
子貢曰:「君子亦有惡乎?」子曰:「有惡:惡稱人之惡者,惡居下流而訕上者,惡勇而無禮者,惡果敢而窒者。」曰:「賜也亦有惡乎?」「惡徼以為知者,惡不孫以為勇者,惡訐以為直者。」

白話譯:
子貢說:「君子也有厭惡的人嗎?」孔子說:「有。厭惡愛說別人缺點的人,厭惡以下誹謗在上的人,厭惡勇敢而無禮對人的人,厭惡固執而不通情理的人。你也有厭惡的人嗎?」子貢說:「厭惡把剽竊當作聰明的人,厭惡把不謙遜當作勇敢的人,厭惡把講是非當作直率的人。」


你討厭什麼?

看看孔夫子討厭什麼?再比比子貢討厭什麼?

《章句》:
楊氏曰:「仁者無不愛,則君子疑若無惡矣。子貢之有是心也,故問焉以質其是非。」侯氏曰:「聖賢之所惡如此,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。」
侯氏曰:「聖賢之所惡如此,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。」

唯仁者能惡人。

這句很重哦。

古人為什麼會從論語這句中,談到這個思路呢?

往下講之前,我冒出佛學思想中會有的一重要概念句子:寧可斷人身命,不能斷人法身慧命。

生命是會改變的,生命是會質變的,而且是往生命本質中的「好」而變化。

孔子講的那四種生命姿態,如果往下進行「結構分析」,都是一種「放棄自我變化」之心態中,又去「妨礙他人也發生生命質變之可能」的人。

就是「斷人法身慧命」。

子貢講的是,討厭「那個生命姿態不好的人」。

孔子看到的是「斷人法身慧命」的人。
子項看到的「修行修不好但假裝」的人。

所以,候氏才會說,「唯仁者能惡人」,仁者是指孔子。

不斷人法身慧命,就是讓自己「永遠留有自己去變化自己的餘地」。

只看到別人的「不好」,自己很難起「再變化自己的可能」。

以上二句,孔子沒有去論證那麼多,但佛學倒是用「他人即自己」這樣的一種佛學上的論證成果,來說明。

榮格說,我們的「情結」,往往是投射在他人中,才被自己看到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4/2022.08
子贡曰:「君子亦有恶乎?」子曰:「有恶:恶称人之恶者,恶居下流而讪上者,恶勇而无礼者,恶果敢而窒者。」曰:「赐也亦有恶乎?」「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」

白话译:
子贡说:「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?」孔子说:「有。厌恶爱说别人缺点的人,厌恶以下诽谤在上的人,厌恶勇敢而无礼对人的人,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。你也有厌恶的人吗?」子贡说:「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,厌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,厌恶把讲是非当作直率的人。」


你讨厌什麽?

看看孔夫子讨厌什麽?再比比子贡讨厌什麽?

《章句》:
杨氏曰:「仁者无不爱,则君子疑若无恶矣。子贡之有是心也,故问焉以质其是非。」侯氏曰:「圣贤之所恶如此,所谓唯仁者能恶人也。」
侯氏曰:「圣贤之所恶如此,所谓唯仁者能恶人也。」

唯仁者能恶人。

这句很重哦。

古人为什麽会从论语这句中,谈到这个思路呢?

往下讲之前,我冒出佛学思想中会有的一重要概念句子:宁可断人身命,不能断人法身慧命。

生命是会改变的,生命是会质变的,而且是往生命本质中的「好」而变化。

孔子讲的那四种生命姿态,如果往下进行「结构分析」,都是一种「放弃自我变化」之心态中,又去「妨碍他人也发生生命质变之可能」的人。

就是「断人法身慧命」。

子贡讲的是,讨厌「那个生命姿态不好的人」。

孔子看到的是「断人法身慧命」的人。
子项看到的「修行修不好但假装」的人。

所以,候氏才会说,「唯仁者能恶人」,仁者是指孔子。

不断人法身慧命,就是让自己「永远留有自己去变化自己的馀地」。

只看到别人的「不好」,自己很难起「再变化自己的可能」。

以上二句,孔子没有去论证那麽多,但佛学倒是用「他人即自己」这样的一种佛学上的论证成果,来说明。

荣格说,我们的「情结」,往往是投射在他人中,才被自己看到。


《論語.陽貨》#23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23/2022.08
子路曰:「君子尚勇乎?」子曰:「君子義以為上。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。」

白話譯:
子路說:「君子追求勇嗎?」孔子說:「君子以德性為上,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講道義就會擾亂社會,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講道義就會成為傷害他人。」

論語是對話體,是一場對話的記錄。

你,想想,你是如何展開對話的?對話和「寫文章」有什麼意義表現形式上的不同?

寫文章是「盯著你心中的一個主題」,不斷的去把那個主題表達出來?

對話呢?有時,往往心中只是一種「模模糊糊意念」的方向,
然後,在這共同的方向中,對話者(可能是多人)試著把「不是」的東東,踢除,
然後,
讓對話者自己在心中,把問題自己給自己澄清了。

對話,是讓你從「不是」那邊,自己去「想通了什麼」,這是一種跳躍的過程,也可以說是「辯證的」過程。

在加達默爾的《真理與方法》這書中,就把對話當作是一種「超越的過程」,
亦即,
在對話中,
是「對話領著你去思考」,而不是「你在思考對話」。

勇是什麼?

「君子義以為上」,孔子指出了一個大方向。

「義」,換言之,這是和「德性有關的」,不是比「力氣」和「敢不敢」的。


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。

這是從「不是」什麼的對話表現,來舉例不同人和「勇」之間的可能性後果。

亂和盜,都不是一種「正面的」好結果。

因為,看起來好像是一般而言的「勇」,如果沒有「義」在裡面,就不是這次對話所可能要去理解者。

孔路恰恰就是一位「很熱血」的學生。

孔子不正面講,而是用一種「對話」的辯證過程,看看子路會不會「自己想通了」。

用一種寫論文的直寫法,追求德性而來的行為才是勇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3/2022.08
子路曰:「君子尚勇乎?」子曰:「君子义以为上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」

白话译:
子路说:「君子追求勇吗?」孔子说:「君子以德性为上,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扰乱社会,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伤害他人。」

论语是对话体,是一场对话的记录。

你,想想,你是如何展开对话的?对话和「写文章」有什麽意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?

写文章是「盯着你心中的一个主题」,不断的去把那个主题表达出来?

对话呢?有时,往往心中只是一种「模模煳煳意念」的方向,
然后,在这共同的方向中,对话者(可能是多人)试着把「不是」的东东,踢除,
然后,
让对话者自己在心中,把问题自己给自己澄清了。

对话,是让你从「不是」那边,自己去「想通了什麽」,这是一种跳跃的过程,也可以说是「辩证的」过程。

在加达默尔的《真理与方法》这书中,就把对话当作是一种「超越的过程」,
亦即,
在对话中,
是「对话领着你去思考」,而不是「你在思考对话」。

勇是什麽?

「君子义以为上」,孔子指出了一个大方向。

「义」,换言之,这是和「德性有关的」,不是比「力气」和「敢不敢」的。


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

这是从「不是」什麽的对话表现,来举例不同人和「勇」之间的可能性后果。

乱和盗,都不是一种「正面的」好结果。

因为,看起来好像是一般而言的「勇」,如果没有「义」在裡面,就不是这次对话所可能要去理解者。

孔路恰恰就是一位「很热血」的学生。

孔子不正面讲,而是用一种「对话」的辩证过程,看看子路会不会「自己想通了」。

用一种写论文的直写法,追求德性而来的行为才是勇。

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22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22/2022.08
子曰: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,為之猶賢乎已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整天吃飽飯,什麽都不思,太難有作為了!不是有下棋的嗎?下下棋,用心去思,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好。」

這句,是對我有很多啟發性的一句。

孔子為什麼提出「博弈」這一現象來加以說明呢?

這是為了再一次解釋是什麼是「用心」。

和前文的「無所用心」對比,博弈是一種「有用心」的狀況,而這種狀態是「更好的」,「為之猶賢乎已」。

博弈的「有用心」是一種什麼狀況的用心呢?

你應有下過棋吧?

你是用「識心」去邏輯思考和計算的。

在這裡,儒學和佛學有某種看起來外貌上的差別,而且很大。

佛學在一般的論述中,往往要「息」識心。例如,打坐,就是息識心。

但儒學,並沒有要去把「識心」息掉,而是以「識心」為媒介,去感受到「良心」或「仁」這樣的一種人本俱有的超越性。

這很難理解嗎?來,你看到「物理性的文字」,但你理解的是「意義」,意義是超越於「物理性文字」而給出的。

你「用心去思考」而下棋,於是你的下棋的「功力」增加。但因這增加而來的,不只是「下棋」這方面的動作而已,而是「整體生命的水平」也跟著往上拉。

所以,下棋棒的人,人會有一種有檔次的味道。

用心去做,是媒介,是德性成長的媒介。德性心須在「去做」中才能成長,如同植物要有「水」才能成長一樣。

去做,也不是慣性地讓身體移動。那沒用。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」

而是「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」「讓自己這一次做的比上次好」,這樣的「有目標性方向的識心運作過程」,「不有博弈者乎」,生命的整性檔次提高了。

視野開了,可以去看看更高更遠的東東了。

這是儒學的行法。

來,想考很棒的大學的研究所嗎?你覺得你的生命質素不是那塊料嗎?

來,古典就是告訴你「如何去轉換生命質性」。這是可以的,所以要修行。

只有現代性文化,才會否定生命的「質變」之可能性,所以要你「快樂XX」,快樂就是「保有現狀的一種感受指標」。

然後跟你說,要你尋找你的「天賦」,好像你找到了之後,你就可以「不花力氣馬上就變很好」。

沒有這回事啦。有嗎?有那一個很勵害的人是「找到,馬上變好」的。

不要騙你自己。自己騙自己,就很難搞了。

生命可以質變的,所以要「修行」,修行的方法,儒家的是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,為之猶賢乎已。」

《论语.阳货》22/2022.08
子曰:「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,为之犹贤乎已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整天吃饱饭,什么都不思,太难有作为了!不是有下棋的吗?下下棋,用心去思,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。」

这句,是对我有很多启发性的一句。

孔子为什麽提出「博弈」这一现象来加以说明呢?

这是为了再一次解释是什麽是「用心」。

和前文的「无所用心」对比,博弈是一种「有用心」的状况,而这种状态是「更好的」,「为之犹贤乎已」。

博弈的「有用心」是一种什麽状况的用心呢?

你应有下过棋吧?

你是用「识心」去逻辑思考和计算的。

在这裡,儒学和佛学有某种看起来外貌上的差别,而且很大。

佛学在一般的论述中,往往要「息」识心。例如,打坐,就是息识心。

但儒学,并没有要去把「识心」息掉,而是以「识心」为媒介,去感受到「良心」或「仁」这样的一种人本俱有的超越性。

这很难理解吗?来,你看到「物理性的文字」,但你理解的是「意义」,意义是超越于「物理性文字」而给出的。

你「用心去思考」而下棋,于是你的下棋的「功力」增加。但因这增加而来的,不只是「下棋」这方面的动作而已,而是「整体生命的水平」也跟着往上拉。

所以,下棋棒的人,人会有一种有档次的味道。

用心去做,是媒介,是德性成长的媒介。德性心须在「去做」中才能成长,如同植物要有「水」才能成长一样。

去做,也不是惯性地让身体移动。那没用。「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」

而是「知道自己为什麽这样做」「让自己这一次做的比上次好」,这样的「有目标性方向的识心运作过程」,「不有博弈者乎」,生命的整性档次提高了。

视野开了,可以去看看更高更远的东东了。

这是儒学的行法。

来,想考很棒的大学的研究所吗?你觉得你的生命质素不是那块料吗?

来,古典就是告诉你「如何去转换生命质性」。这是可以的,所以要修行。

只有现代性文化,才会否定生命的「质变」之可能性,所以要你「快乐XX」,快乐就是「保有现状的一种感受指标」。

然后跟你说,要你寻找你的「天赋」,好像你找到了之后,你就可以「不花力气马上就变很好」。

没有这回事啦。有吗?有那一个很励害的人是「找到,马上变好」的。

不要骗你自己。自己骗自己,就很难搞了。

生命可以质变的,所以要「修行」,修行的方法,儒家的是「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,为之犹贤乎已。」

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21/2022.08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21/2022.08
宰我問:「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」曰:「安。」「女安則為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!」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?」

白話譯:
宰我問:「三年守孝期太長了,君子三年不行禮,禮必壞;三年不奏樂,樂必崩。陳谷吃完,新谷又長,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該改一改了,守孝一年就夠了。」孔子說:「三年內吃香飯,穿錦衣,你心安嗎」?「心安」。「你心安你就做吧。君子守孝,吃魚肉不香,聽音樂不樂,住宅不安,所以不做,現在你心安,那麽你就做吧。」宰我走後,孔子說:「宰我真不仁德,嬰兒三歲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。三年的喪期,是天下通行的喪期。難道他沒不能對父母三年的尊重之愛嗎?」

這句,在現代社會大概沒人會想去談。

因為,做不到。

禮,是一種制度,一種儀軌,這種外在的形式,是為了表達內在的感情。

任何感情,都需要有某種形式或形式,才能被人這種存在者,看到,意識到,感知到。

但,任何外在的儀式,都必須奠基於外在的物質條件,才有可能被形構出來。

沒有車子的時代,就談不上什麼「紅綠燈」。

再來,是「那被像徵而被表現出來的」那一種感情面向,有什麼重要?

宰我想問的那一個問題,我年輕時也問過,想過,然後「就是在這一面向的問題追索」上,被老師震了一大下,開始對「生命」而不是「生活」有一種不同的思考。

下面要問的,你先忍一下。你可能會受不了,但的確是可以追問的?

為什麼一定要「孝順」,或著「愛父母」?

不知有多少人,在看這一文章的人,和父母的感情是不合的?是無法「相親相愛的」?不會太少吧。

對父母養育我們,我們知道,這不容易。但不知為什麼,就是無法有好感情?憑良心講,感情無法勉強。

所以,「孝」是德性的根基是憑什麼被講出來的?

來,聽好。

孝,不是感情。孝是「良心」的一種聲音。所以,孝不是「經驗的、感性的」好像你談戀愛那樣的一種「情感愛」。

不是。

孝是養育之思的一種形而上的回饋反應。孝是「形而上」真理性的展現,孝本質上不是「感情的」。

你和父母感情好,那是你的「殊性性」,正如同你有「好朋友」一樣。但這無法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基礎

正因為孝,是形而上的聲音,是良心的聲音,是人之所以為人,人的德性的表現形式。

所以「女安則為之!」「予之不仁也!」心安與仁,在儒家系統中,是良心這種形而上的象徵,本來就不是一種私人化感情性的呈現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,甚至兄弟的感情好不好,那是一回事。孝和兄友弟恭,又是一回事,那是「人要和動物不樣」而要去做的。

只有人這種動物,才會有「孝」這種行為的形成。動物性是愛小厭老,不是嗎?人也差不多啦。

所以「孝」是一種動物性的「逆反」,是一種「修行」的行為,是有形而上意義性的基礎。

儒家重視孝,是為「德性」,而不是「感情」。所儒家談家庭倫理才值得重視,那是一種生活態度,但這種態度本身亦是修行行為,如果你「有心去做」。

儒家,修行,不用到名山大水,家庭之中,即是「道場」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感情好不好,你都要「尊重」父母。

尊重,是一形而上的「感知」,是人人都做得到的,真的。談,「愛」這種感情,真的,無法勉強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1/2022.08
宰我问:「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旧穀既没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」曰:「安。」「女安则为之!夫君子之居丧,食旨不甘,闻乐不乐,居处不安,故不为也。今女安,则为之!」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?」

白话译:
宰我问:「三年守孝期太长了,君子三年不行礼,礼必坏;三年不奏乐,乐必崩。陈谷吃完,新谷又长,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,守孝一年就够了。」孔子说:「三年内吃香饭,穿锦衣,你心安吗」?「心安」。「你心安你就做吧。君子守孝,吃鱼肉不香,听音乐不乐,住宅不安,所以不做,现在你心安,那么你就做吧。」宰我走后,孔子说:「宰我真不仁德,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。三年的丧期,是天下通行的丧期。难道他没不能对父母三年的尊重之爱吗?」

这句,在现代社会大概没人会想去谈。

因为,做不到。

礼,是一种制度,一种仪轨,这种外在的形式,是为了表达内在的感情。

任何感情,都需要有某种形式或形式,才能被人这种存在者,看到,意识到,感知到。

但,任何外在的仪式,都必须奠基于外在的物质条件,才有可能被形构出来。

没有车子的时代,就谈不上什麽「红绿灯」。

再来,是「那被像徵而被表现出来的」那一种感情面向,有什麽重要?

宰我想问的那一个问题,我年轻时也问过,想过,然后「就是在这一面向的问题追索」上,被老师震了一大下,开始对「生命」而不是「生活」有一种不同的思考。

下面要问的,你先忍一下。你可能会受不了,但的确是可以追问的?

为什麽一定要「孝顺」,或着「爱父母」?

不知有多少人,在看这一文章的人,和父母的感情是不合的?是无法「相亲相爱的」?不会太少吧。

对父母养育我们,我们知道,这不容易。但不知为什麽,就是无法有好感情?凭良心讲,感情无法勉强。

所以,「孝」是德性的根基是凭什麽被讲出来的?

来,听好。

孝,不是感情。孝是「良心」的一种声音。所以,孝不是「经验的、感性的」好像你谈恋爱那样的一种「情感爱」。

不是。

孝是养育之思的一种形而上的回馈反应。孝是「形而上」真理性的展现,孝本质上不是「感情的」。

你和父母感情好,那是你的「殊性性」,正如同你有「好朋友」一样。但这无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基础

正因为孝,是形而上的声音,是良心的声音,是人之所以为人,人的德性的表现形式。

所以「女安则为之!」「予之不仁也!」心安与仁,在儒家系统中,是良心这种形而上的象徵,本来就不是一种私人化感情性的呈现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,甚至兄弟的感情好不好,那是一回事。孝和兄友弟恭,又是一回事,那是「人要和动物不样」而要去做的。

只有人这种动物,才会有「孝」这种行为的形成。动物性是爱小厌老,不是吗?人也差不多啦。

所以「孝」是一种动物性的「逆反」,是一种「修行」的行为,是有形而上意义性的基础。

儒家重视孝,是为「德性」,而不是「感情」。所儒家谈家庭伦理才值得重视,那是一种生活态度,但这种态度本身亦是修行行为,如果你「有心去做」。

儒家,修行,不用到名山大水,家庭之中,即是「道场」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感情好不好,你都要「尊重」父母。

尊重,是一形而上的「感知」,是人人都做得到的,真的。谈,「爱」这种感情,真的,无法勉强。

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20/2022.08

《論語.陽貨》20/2022.08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。使之聞之。

白話譯:
孺悲想拜訪孔子,孔子推掉,說有病不見。傳話的人剛出門,孔子就取瑟彈唱起來,讓他聽見。

這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呢?

《章句》:孺悲,魯人,嘗學士喪禮於孔子。當是時必有以得罪者。

反正,這是孔子不想見的人。

人,有喜怒哀樂,儒家並沒有要「滅絕」情緒。

相反,情緒的表現「正常」,是修行的重要指標。

情緒,不是「心理雜亂」,當然不是。你有能力控制情緒嗎?沒有。

老朋友來了,你會「無聊」的情緒冒出來嗎?考了數學一百分,你會「悲傷」了起來嗎?

不會。

情緒的「冒出」,超出你「個人」的控制。你最多只能偽裝,而已。

會是什麼情緒冒出,由不得你。情緒具「超越性」,是一種「形而上」在肉體的指示器。

海德格爾說,情緒是「存在」的結構。是的。

情緒的反應,是不是對了,很重要的。就儒家而言,這是「天」「人」合一的一種表現。

孔子不想見,「尊重」情緒所帶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判斷。

但,情緒也要求「通達」。這是情緒要求你的,由不得你。

你高興,就想和別人一起高興。

有戀愛過嗎?

孔子想讓那個人知道,我真的「不開心和你的相處」,但「你知道什麼嗎?」

這是情緒的「通達性」。也由不得你。

情緒,只是一種「指示器」,要去看透情緒所要帶給我們去「思」的是什麼?

不要把指示器,當真理。

情緒會什麼會是那樣的以那種樣態冒出來,是有「根基的」,只要你願意去「探究」。

去感受,情緒所由之而來的「根基」。

所以,最後,《禮記.中庸》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

這是儒學的修行。

對的「情緒」,美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0/2022.08
孺悲欲见孔子,孔子辞以疾。将命者出户,取瑟而歌。使之闻之。

白话译:
孺悲想拜访孔子,孔子推掉,说有病不见。传话的人刚出门,孔子就取瑟弹唱起来,让他听见。

这到底是怎样的故事呢?

《章句》:孺悲,鲁人,尝学士丧礼于孔子。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。

反正,这是孔子不想见的人。

人,有喜怒哀乐,儒家并没有要「灭绝」情绪。

相反,情绪的表现「正常」,是修行的重要指标。

情绪,不是「心理杂乱」,当然不是。你有能力控制情绪吗?没有。

老朋友来了,你会「无聊」的情绪冒出来吗?考了数学一百分,你会「悲伤」了起来吗?

不会。

情绪的「冒出」,超出你「个人」的控制。你最多只能伪装,而已。

会是什麽情绪冒出,由不得你。情绪具「超越性」,是一种「形而上」在肉体的指示器。

海德格尔说,情绪是「存在」的结构。是的。

情绪的反应,是不是对了,很重要的。就儒家而言,这是「天」「人」合一的一种表现。

孔子不想见,「尊重」情绪所带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判断。

但,情绪也要求「通达」。这是情绪要求你的,由不得你。

你高兴,就想和别人一起高兴。

有恋爱过吗?

孔子想让那个人知道,我真的「不开心和你的相处」,但「你知道什麽吗?」

这是情绪的「通达性」。也由不得你。

情绪,只是一种「指示器」,要去看透情绪所要带给我们去「思」的是什麽?

不要把指示器,当真理。

情绪会什麽会是那样的以那种样态冒出来,是有「根基的」,只要你愿意去「探究」。

去感受,情绪所由之而来的「根基」。

所以,最后,《礼记.中庸》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」

这是儒学的修行。

对的「情绪」,美。

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陽貨》#19/2022.08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19/2022.08
子曰:「予欲無言。」子貢曰:「子如不言,則小子何述焉?」子曰:「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想不說話。」子貢說:「您如果不說話,誰教我們呢?」孔子說:「天說什麽嗎?天不說話,四季一樣運行,百物照生長,天說過什麽?」

這是少數的,在論語中,似乎有談到某種明顯「形而上意味」的句子之一。

天。

到了後來,在孟子,在中庸,形而上的意味就很重了。天,這樣的概念和字眼,就多了起來,在論述結構中,就重要了起來。

我以前不是很懂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?

談「仁」就好了啊。不是嗎?
「仁」是一種和個人私有性強烈連結的字眼,但又有「超出」個人心理性的意味,用「仁」不是很好,為什麼要用「天」?

讀西洋哲學,讓我想的比較多。

康德談《認識論》,就是從個人的「感覺」入手的,「雜多」。但最後會談,「物自身」,最後談「上帝」這概念。

為什麼?

到了後來,黑格爾根本就先預定了「絕對精神」。

為什麼?

再過來,馬克思談「生產工具」「階級鬥爭」就好了,為什麼要談到「唯物辨證」?

以上總總,就是從個體出發,最後眼光一定放到某種「超出個體性」的東東。

人,之所以是「人」,人之所以「德性」有意義,人之所以有某種「價值」,正在於那些東東超出「個體性」,而指向「共同性」。

從邏輯思維的角度而言,如果在「思想上」是真誠的,去思考「形而上」就是一種必然的過程之一。不管結論是什麼?

人,一定有個體性,這是一定的,直覺學的。
但,人也有某種「共通性」的呈現。

人,要如何活,才算是「好活」。

古代經典都是很「共通性」那方面去看的。

人只有切真的感受到「共通性」,並讓生命是與共通性有某種交涉感,人才會活得「心安」,穩定。

有地基。

強調個體性,生命一定雜亂,不穩,動蕩。這也是「必然性的」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9/2022.08
子曰:「予欲无言。」子贡曰:「子如不言,则小子何述焉?」子曰:「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我想不说话。」子贡说:「您如果不说话,谁教我们呢?」孔子说:「天说什么吗?天不说话,四季一样运行,百物照生长,天说过什么?」

这是少数的,在论语中,似乎有谈到某种明显「形而上意味」的句子之一。

天。

到了后来,在孟子,在中庸,形而上的意味就很重了。天,这样的概念和字眼,就多了起来,在论述结构中,就重要了起来。

我以前不是很懂,为什麽会有这样的变化?

谈「仁」就好了啊。不是吗?
「仁」是一种和个人私有性强烈连结的字眼,但又有「超出」个人心理性的意味,用「仁」不是很好,为什麽要用「天」?

读西洋哲学,让我想的比较多。

康德谈《认识论》,就是从个人的「感觉」入手的,「杂多」。但最后会谈,「物自身」,最后谈「上帝」这概念。

为什麽?

到了后来,黑格尔根本就先预定了「绝对精神」。

为什麽?

再过来,马克思谈「生产工具」「阶级斗争」就好了,为什麽要谈到「唯物辨证」?

以上总总,就是从个体出发,最后眼光一定放到某种「超出个体性」的东东。

人,之所以是「人」,人之所以「德性」有意义,人之所以有某种「价值」,正在于那些东东超出「个体性」,而指向「共同性」。

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而言,如果在「思想上」是真诚的,去思考「形而上」就是一种必然的过程之一。不管结论是什麽?

人,一定有个体性,这是一定的,直觉学的。
但,人也有某种「共通性」的呈现。

人,要如何活,才算是「好活」。

古代经典都是很「共通性」那方面去看的。

人只有切真的感受到「共通性」,并让生命是与共通性有某种交涉感,人才会活得「心安」,稳定。

有地基。

强调个体性,生命一定杂乱,不稳,动荡。这也是「必然性的」。


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18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8/2022.08
子曰:「惡紫之奪朱也,惡鄭聲之亂雅樂也,惡利口之覆邦家者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厭惡以紫色代替紅色,厭惡用鄭聲搞亂雅樂,厭惡會無建設性言論。」

古代經典,看的方向是人性的某種「德性」價值面。

但,就人本身的認識能力而言,價值是在「差異中」才能凸顯。這是人的認識能力之限制。

所以,一定有某種差異的表現形式,而且是被堅持的,來凸顯透出所看重的那種「人性價值」。

儒家,是正面的來看待「差異」之存在性。

所以,你可以看到,「現代」往往要求取消差異,要求一切形式平等,但最後並沒有得到所想要的「平等」這價值,而是「沒有價值」。


沒有差異就不會有價值。這是人的限制,沒辦法。

沒有精神性上的價值,讓人能活著的衝動只能來自動物性。

取消差異不會帶來價值,只有「沒有價值」。這時代,展現出來給你看了。

惡,紫之奪朱。就是不喜「取消差異」。紫不會變成朱,紫和朱都沒有什麼重要性了。

沒差異性,價值不會被經驗性的凸顯,談「教化」,談「禮樂」,就是一種不可能。

人如果沒有一種價值的方向性指引,是不會有精神上的變化的。取消差異,往往是回歸人的動物性之那一面。

孟子,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」。

人,更多的是動物性。人的百分之九十九,就是動物性。

君子,搞了一輩子,只不過想讓自己那「一點點」不同於禽獸,能被呈現出來。真累。

儒家啊!

沒有差異,人性不同於動物價值如何呈現呢?

雖然,在歷史中,那呈現的方法可能被僵化,但差異總是要有的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8/2022.08
子曰:「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复邦家者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厌恶以紫色代替红色,厌恶用郑声搞乱雅乐,厌恶会无建设性言论。」

古代经典,看的方向是人性的某种「德性」价值面。

但,就人本身的认识能力而言,价值是在「差异中」才能凸显。这是人的认识能力之限制。

所以,一定有某种差异的表现形式,而且是被坚持的,来凸显透出所看重的那种「人性价值」。

儒家,是正面的来看待「差异」之存在性。

所以,你可以看到,「现代」往往要求取消差异,要求一切形式平等,但最后并没有得到所想要的「平等」这价值,而是「没有价值」。


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价值。这是人的限制,没办法。

没有精神性上的价值,让人能活着的冲动只能来自动物性。

取消差异不会带来价值,只有「没有价值」。这时代,展现出来给你看了。

恶,紫之夺朱。就是不喜「取消差异」。紫不会变成朱,紫和朱都没有什麽重要性了。

没差异性,价值不会被经验性的凸显,谈「教化」,谈「礼乐」,就是一种不可能。

人如果没有一种价值的方向性指引,是不会有精神上的变化的。取消差异,往往是回归人的动物性之那一面。

孟子,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,几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」。

人,更多的是动物性。人的百分之九十九,就是动物性。

君子,搞了一辈子,只不过想让自己那「一点点」不同于禽兽,能被呈现出来。真累。

儒家啊!

没有差异,人性不同于动物价值如何呈现呢?

虽然,在历史中,那呈现的方法可能被僵化,但差异总是要有的。



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17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7/2022.08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」

這句也很有名。

你相信孔子對人性的某些「慣性」上的觀察嗎?

很準的,你也可以拿來當作對「人生觀察」的項目,試看看老夫子是不是講的有道理。

古典,往往不是「物理」,而是「人性」。

但人性是「動態的」,是會變動的。大理石不會變成花岡岩,但是一個人可以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

如何來對動態的人性進行描述呢?真是不易。你看看海德格爾那麼一大本《存在與時間》,也就是說良心是「畏」,不是「怕」。

畏是「面對動態的」,而怕是「怕一個事物」。

但,從另一角度而言,巧言令色也沒那麼恐怖。一是沒犯法,二是沒對別人造成傷害,三是還會有很多掌聲。

現代的很多交際交往溝通社交的「學問」,教的也正是「巧言令色」。

有時巧言令色,才能把「重要的事」,辦好,搞定。

好了,那老夫子到底是在想什麼?

孔子說,「巧言令色」這種事,如果你在你的身上讓之呈現,會有的副作用是「鮮矣仁」。

鮮,是少,不是「一定沒有」。孔子話很精準的。

為什麼會「少」?

《注疏》:
王曰:「巧言無實,令色無質。」

空洞的東東,當然「內容」少。

不過,我有一些想法。

來,
你在巧言令色的時候,知不知道自己在「巧言令色」呢?

這經驗大家有,我也不少。

為什麼孔子會說「鮮矣仁」,那是因為,你講久了之後,自己騙自己習慣了之後,享受到巧言令色的「好處了」,那往往很難回頭。

人的「心理」有很多「鴉片」,那是很爽的。

巧言令色,是之一。

想修行,就要避掉「誤區」。

老談修行,煩不煩?

有煩就對了。煩是「人的存在性之源始性」。海德格爾說。

人不斷的超越自己,才能「不煩」。只要一留停下來在「現況」,不管多少,就是會「煩」。生命如是。

巧言令色,是讓人保持現況的美好的技法。好到,你「忘了」,你在巧言令色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7/2022.08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」

这句也很有名。

你相信孔子对人性的某些「惯性」上的观察吗?

很准的,你也可以拿来当作对「人生观察」的项目,试看看老夫子是不是讲的有道理。

古典,往往不是「物理」,而是「人性」。

但人性是「动态的」,是会变动的。大理石不会变成花冈岩,但是一个人可以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

如何来对动态的人性进行描述呢?真是不易。你看看海德格尔那么一大本《存在与时间》,也就是说良心是「畏」,不是「怕」。

畏是「面对动态的」,而怕是「怕一个事物」。

但,从另一角度而言,巧言令色也没那么恐怖。一是没犯法,二是没对别人造成伤害,三是还会有很多掌声。

现代的很多交际交往沟通社交的「学问」,教的也正是「巧言令色」。

有时巧言令色,才能把「重要的事」,办好,搞定。

好了,那老夫子到底是在想什么?

孔子说,「巧言令色」这种事,如果你在你的身上让之呈现,会有的副作用是「鲜矣仁」。

鲜,是少,不是「一定没有」。孔子话很精准的。

为什么会「少」?

《注疏》:
王曰:「巧言无实,令色无质。」

空洞的东东,当然「内容」少。

不过,我有一些想法。

来,
你在巧言令色的时候,知不知道自己在「巧言令色」呢?

这经验大家有,我也不少。

为什么孔子会说「鲜矣仁」,那是因为,你讲久了之后,自己骗自己习惯了之后,享受到巧言令色的「好处了」,那往往很难回头。

人的「心理」有很多「鸦片」,那是很爽的。

巧言令色,是之一。

想修行,就要避掉「误区」。

老谈修行,烦不烦?

有烦就对了。烦是「人的存在性之源始性」。海德格尔说。

人不断的超越自己,才能「不烦」。只要一留停下来在「现况」,不管多少,就是会「烦」。生命如是。

巧言令色,是让人保持现况的美好的技法。好到,你「忘了」,你在巧言令色。

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16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6/2022.08
子曰:「古者民有三疾,今也或是之亡也。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;古之矜也廉,今之矜也忿戾;古之愚也直,今之愚也詐而已矣。」

白話文:
孔子說:「人有三種的個性傾向,現代化就變形了:古代的狂人直言,今天的狂人放蕩;古代的傲者威嚴,今天的傲者蠻橫;古代的一般人天真,今天的一般人狡詐。」

這句就很道家了。儒道互補,古人如是說。

先看一下《莊子人間世》的句子:
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,而知之所為出乎哉?德蕩乎名,知出乎爭。名也者,相軋也;知也者,爭之器也。二者凶器,非所以盡行也。

「名」與「知」,就是一種「言過其實」的外在化過程。

修行,本來是「調整自己」的,到後來,往往只是「裝裝樣子」,更慘的是「要求別人」。

名,就是「裝裝樣子」,知,就是用論述去「要求別人」。

二者兇器,非所以盡行也。

莊子的文字真好。

當修行搞到只有名和知,只有裝裝樣子和要求別人,用現代化的語言就是「雙標」。

那麼,對那個人而言,生命就是一種「外顯化」的樣態,亦即,無法穩定下來,亦即無法「心安」。

心安,不容易啊。喊喊口號,可以有掌聲,無法心安。

孔子說,個性「狂」的人,如果用某種口號來依靠而外顯掉了,就會變成「蕩」。廉變成忿戾。直變成詐。

外顯化,或外在化,又是人性中的某種「自然傾向」。這我必須承認的。用現象學的術語,這是「對象化」的天性。

佛學在這方面論證的很清楚,正因為是很容易變成那樣子,所以佛學才發展出各種「行法」來「對治」。

孔子就只是提個醒。沒有正面的去談這種人的「外在化」之傾向。

莊子就更進一步的直接去談人的「外在化」之傾向。

德是人所俱有,然而一旦你想要「名」而不是實修,於是德就「蕩掉了」,不實了。而往往「掛名的人」,最愛去要求別人。

真正實修者,才知有多難,才能「將心比心」的體諒生命的變化不易。

外顯化,這是儒學很容易有的毛病。這沒辦法,儒家必須正面的談「德」,一定要用到「名」。

所以外顯化到最後,有人罵「禮教殺人」,並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德,一但名化,外在化,僵化,就會如此。就會開始想著「名」,就有「知去爭」。

道家是儒家另一面的旁觀者。去掉名與爭,德就會美。

道家很美,連文字都是。所以搞美學,特喜道家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6/2022.08
子曰:「古者民有三疾,今也或是之亡也。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荡;古之矜也廉,今之矜也忿戾;古之愚也直,今之愚也诈而已矣。」

白话文:
孔子说:「人有三种的个性倾向,现代化就变形了:古代的狂人直言,今天的狂人放荡;古代的傲者威严,今天的傲者蛮横;古代的一般人天真,今天的一般人狡诈。」

这句就很道家了。儒道互补,古人如是说。

先看一下《庄子人间世》的句子:
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,而知之所为出乎哉?德荡乎名,知出乎争。名也者,相轧也;知也者,争之器也。二者凶器,非所以尽行也。

「名」与「知」,就是一种「言过其实」的外在化过程。

修行,本来是「调整自己」的,到后来,往往只是「装装样子」,更惨的是「要求别人」。

名,就是「装装样子」,知,就是用论述去「要求别人」。

二者凶器,非所以尽行也。

庄子的文字真好。

当修行搞到只有名和知,只有装装样子和要求别人,用现代化的语言就是「双标」。

那麽,对那个人而言,生命就是一种「外显化」的样态,亦即,无法稳定下来,亦即无法「心安」。

心安,不容易啊。喊喊口号,可以有掌声,无法心安。

孔子说,个性「狂」的人,如果用某种口号来依靠而外显掉了,就会变成「荡」。廉变成忿戾。直变成诈。

外显化,或外在化,又是人性中的某种「自然倾向」。这我必须承认的。用现象学的术语,这是「对象化」的天性。

佛学在这方面论证的很清楚,正因为是很容易变成那样子,所以佛学才发展出各种「行法」来「对治」。

孔子就只是提个醒。没有正面的去谈这种人的「外在化」之倾向。

庄子就更进一步的直接去谈人的「外在化」之倾向。

德是人所俱有,然而一旦你想要「名」而不是实修,于是德就「荡掉了」,不实了。而往往「挂名的人」,最爱去要求别人。

真正实修者,才知有多难,才能「将心比心」的体谅生命的变化不易。

外显化,这是儒学很容易有的毛病。这没办法,儒家必须正面的谈「德」,一定要用到「名」。

所以外显化到最后,有人骂「礼教杀人」,并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德,一但名化,外在化,僵化,就会如此。就会开始想着「名」,就有「知去争」。

道家是儒家另一面的旁观者。去掉名与争,德就会美。

道家很美,连文字都是。所以搞美学,特喜道家。

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#15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5/2022.08
子曰:「鄙夫!可與事君也與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無所不至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小人可以一起工做嗎?這種人沒得到時,怕得不到;得到後,怕失去。一旦害怕失去,他往往不太有原則。」

患得患失,這句成語,來自此。

但,這是人之常情。

我想強調,這是人之常情,要去「改變」這種慣性模式,並不容易。

患得患失,如果是一種需要被注意的某種人性模式,而最好要去修正的,那麼,就需要一種努力的調整過程。

修行,本來就不易。

人的慣性模式,很多,孔子為什麼提出這一項出來?

這有什麼重要嗎?如何來說呢?

孔子先從「結果論」來談:無所不至。

《注疏》:
鄭曰:「無所不至者,言其邪媚,無所不為。」

患得患失這種人性模態,如果沒有被注意的加上思考和調整,最後生命的形態往往會導向於「無所不至」。

無所不至,到底壞在那裡?先假設說,並沒有犯法。

無所不至,在不犯法的前題下,往往是指對人性欲望面的順從。

從修行的角度而言,修行本來就是和「人性的欲望面」有著某種抗衡性的過程。

是如此,否則無須談修行,亦不會有生命格局的向上改變這一可能性的呈現。

新儒家,例如牟宗三的書,喜談「逆動物性」這概念來談儒家的修為特色。

去思考對治患得患失,是「逆動物性」的過程,不易啊,亦苦。

但如可的可能和生命的既有模態搏鬥呢?

儒學沒有特定的行法出來。

佛學在中原大地上倒是有一些方法被思考總結的提了出來,例如懺儀。

例如,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的《金光明最勝懺儀》,如果你去讀的話,就看到一種對抗生命既有模態的可被實踐的方式。

我還挺喜讀的。

人要克服患得患失,真的不容易,那根植於人的「存在性」,但,走過這一關,另一種「你之前沒想到境界和可能性」,才會為你打開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15/2022.08
子曰:「鄙夫!可与事君也与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小人可以一起工做吗?这种人没得到时,怕得不到;得到后,怕失去。一旦害怕失去,他往往不太有原则。」

患得患失,这句成语,来自此。

但,这是人之常情。

我想强调,这是人之常情,要去「改变」这种惯性模式,并不容易。

患得患失,如果是一种需要被注意的某种人性模式,而最好要去修正的,那麽,就需要一种努力的调整过程。

修行,本来就不易。

人的惯性模式,很多,孔子为什麽提出这一项出来?

这有什麽重要吗?如何来说呢?

孔子先从「结果论」来谈:无所不至。

《注疏》:
郑曰:「无所不至者,言其邪媚,无所不为。」

患得患失这种人性模态,如果没有被注意的加上思考和调整,最后生命的形态往往会导向于「无所不至」。

无所不至,到底坏在那裡?先假设说,并没有犯法。

无所不至,在不犯法的前题下,往往是指对人性欲望面的顺从。

从修行的角度而言,修行本来就是和「人性的欲望面」有着某种抗衡性的过程。

是如此,否则无须谈修行,亦不会有生命格局的向上改变这一可能性的呈现。

新儒家,例如牟宗三的书,喜谈「逆动物性」这概念来谈儒家的修为特色。

去思考对治患得患失,是「逆动物性」的过程,不易啊,亦苦。

但如可的可能和生命的既有模态搏斗呢?

儒学没有特定的行法出来。

佛学在中原大地上倒是有一些方法被思考总结的提了出来,例如忏仪。

例如,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的《金光明最胜忏仪》,如果你去读的话,就看到一种对抗生命既有模态的可被实践的方式。

我还挺喜读的。

人要克服患得患失,真的不容易,那根植于人的「存在性」,但,走过这一关,另一种「你之前没想到境界和可能性」,才会为你打开。


《論語.陽貨》#14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4/2022.08
子曰:「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」

這句很精簡。

但卻是真理,亦即,前者和後者是有必然性的連結關係。

但古文只是把「真理講出來」,古位沒有那麼嚴格的推理過程,那是後代的事。

所以,我們要把前者(道聽而塗)和後者(德之棄),是不是具有合理的可論述性,講出來。

不過,能講出來是一回事,生命的真理是「實踐的」。去做才會有效果,用理解的,沒有用。

德是一種生命自我轉換變化的過程,人就是這種存在性質。

所以,你大學回頭看高中,或高中回頭看國中,你會覺得以前「好傻」。

你可以把生命的品質一直更好的往上變化下去,真的,生命本來就是這種特色,所以是修行。

德之「棄」,是指這種生命的自我變化的過程,被中斷了。

道聽而塗說,為什麼會造成「德之棄」呢?

《注疏》:
馬曰:「聞之於道路,則傳而說之。」

沒有一種「實踐下去」的過程,不管聽到的是多好多棒,和生命的自我向上變化,無關。

為什麼會「不去實踐」呢?

因為生命浪費在「聽」與」「傳」。

海德格爾的用字是,這是「閒談、好奇、兩可」的一種樣態。

這種樣態會讓你「很忙很忙」的說三道四,好忙啊,這是一種「沈淪」。

人,沈淪,不是「壞人」,只是會一直「停在原地」。

停在原地就是「德之棄」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4/2022.08
子曰:「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」

这句很精简。

但却是真理,亦即,前者和后者是有必然性的连结关係。

但古文只是把「真理讲出来」,古位没有那麽严格的推理过程,那是后代的事。

所以,我们要把前者(道听而涂)和后者(德之弃),是不是具有合理的可论述性,讲出来。

不过,能讲出来是一回事,生命的真理是「实践的」。去做才会有效果,用理解的,没有用。

德是一种生命自我转换变化的过程,人就是这种存在性质。

所以,你大学回头看高中,或高中回头看国中,你会觉得以前「好傻」。

你可以把生命的品质一直更好的往上变化下去,真的,生命本来就是这种特色,所以是修行。

德之「弃」,是指这种生命的自我变化的过程,被中断了。

道听而涂说,为什麽会造成「德之弃」呢?

《注疏》:
马曰:「闻之于道路,则传而说之。」

没有一种「实践下去」的过程,不管听到的是多好多棒,和生命的自我向上变化,无关。

为什麽会「不去实践」呢?

因为生命浪费在「听」与」「传」。

海德格尔的用字是,这是「閒谈、好奇、两可」的一种样态。

这种样态会让你「很忙很忙」的说三道四,好忙啊,这是一种「沉沦」。

人,沉沦,不是「坏人」,只是会一直「停在原地」。

停在原地就是「德之弃」。

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13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3/2022.08
子曰:「鄉原,德之賊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拿好人卡是德性成熟的障礙。」

這句,你也常看到。

論語被拿來罵人的很經典的句子之一。

《章句》:
夫子以其似德非德,而反亂乎德,故以為德之賊而深惡之。

「似德非德」,就是偽善。

偽善,不是做壞事,也不是壞人,也不犯法,甚至也不傷害人。

偽善,搞不好,還有「樣板」的作用呢?

在「現代社會」,說什麼什麼fans,就是偽善的一種變形,而已。

你如果讀古典經典,偽善是非常嚴重的一種「生命樣態」,往往是要徹底打破的。

好了,你不「偽善」,不假裝一下,這回,你怎麼見別人?是吧。

到底,偽善不好在那裡,就只是「假裝一下」,而且是「假裝」好的東東啊。

我們往往是假裝「好人」,啊。

只有從修行論這一視角來看,而不是從「社會效果」來看,偽善,才能顯出巨大的傷害性。

如何說呢?

修行是一種過程,是很痛苦的過程,這是一段人的主體的自我格局變化的過程。

偽善是修行的「鴉片」,讓你覺得你「馬上就是了」。

所以是,「德」之「賊」。

德性的成熟過程,這回,被「偷了」。

孔子用字,很精準的。

偽善,是一種「好的外在」,很容易有掌聲的。大家往往都忍不住想要去「偽善」,這有強大的吸引力。

所以,古典,一再戒之。

而且,依古典的描述,一定有巨大的可見的傷害性之後果,出來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13/2022.08
子曰:「乡原,德之贼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拿好人卡是德性成熟的障碍。」

这句,你也常看到。

论语被拿来骂人的很经典的句子之一。

《章句》:
夫子以其似德非德,而反乱乎德,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。

「似德非德」,就是伪善。

伪善,不是做坏事,也不是坏人,也不犯法,甚至也不伤害人。

伪善,搞不好,还有「样板」的作用呢?

在「现代社会」,说什麽什麽fans,就是伪善的一种变形,而已。

你如果读古典经典,伪善是非常严重的一种「生命样态」,往往是要彻底打破的。

好了,你不「伪善」,不假装一下,这回,你怎麽见别人?是吧。

到底,伪善不好在那裡,就只是「假装一下」,而且是「假装」好的东东啊。

我们往往是假装「好人」,啊。

只有从修行论这一视角来看,而不是从「社会效果」来看,伪善,才能显出巨大的伤害性。

如何说呢?

修行是一种过程,是很痛苦的过程,这是一段人的主体的自我格局变化的过程。

伪善是修行的「鸦片」,让你觉得你「马上就是了」。

所以是,「德」之「贼」。

德性的成熟过程,这回,被「偷了」。

孔子用字,很精准的。

伪善,是一种「好的外在」,很容易有掌声的。大家往往都忍不住想要去「伪善」,这有强大的吸引力。

所以,古典,一再戒之。

而且,依古典的描述,一定有巨大的可见的伤害性之后果,出来。


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陽貨》#12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2/2022.08
子曰:「色厲而內荏,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也與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外表威嚴而內心怯懦的人,像是小人,也象挖牆洞的小偷!」

這句,有三項象徵性事物,要連起來看:色厲而內荏 ═ 小人  ═ 穿窬之盜。

先看「小人」,小人,不是壞人,而是指與君子成為對立面的一種名詞表象。

君子,在儒家往往是指人格成熟性上努力的人。

為什麼色厲而內荏 ═ 小人?

色厲而內荏,是一種表相的描述,指的是外在和內在,不一致的樣子。

從修行的立場而言,這是最要被提出來的「現象」,要去留意的現象。

內在和外在,不同,有很多表相,色厲而內荏只是其中之一,在這裡提出來做為代表而已。

為什麼呢?為什麼內在和外在不一致,有那麼嚴重呢。

孔子往下解釋:穿窬之盜。

《章句》:言其無實盜名,而常畏人知也。

修行是人格性的成熟,成熟是指「從不完美到最可能的完美」之過程。

不完美,是必要的過程現象。人,生下來如此。承認人的不完美,是修行的開始。

一旦是去「掩飾」和「外飾」,那麼,修行就停止了。不管,外在是多美好的樣子。

這句是指修行注意事項。

否則,從外在事功的角度而言,「色厲而內荏,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」真的沒有什麼問題,只要你能把事情辦好。這並沒有犯法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2/2022.08
子曰:「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,像是小人,也象挖牆洞的小偷!」

这句,有三项象徵性事物,要连起来看:色厉而内荏 ═ 小人  ═ 穿窬之盗。

先看「小人」,小人,不是坏人,而是指与君子成为对立面的一种名词表象。

君子,在儒家往往是指人格成熟性上努力的人。

为什麽色厉而内荏 ═ 小人?

色厉而内荏,是一种表相的描述,指的是外在和内在,不一致的样子。

从修行的立场而言,这是最要被提出来的「现象」,要去留意的现象。

内在和外在,不同,有很多表相,色厉而内荏只是其中之一,在这裡提出来做为代表而已。

为什麽呢?为什麽内在和外在不一致,有那麽严重呢。

孔子往下解释:穿窬之盗。

《章句》:言其无实盗名,而常畏人知也。

修行是人格性的成熟,成熟是指「从不完美到最可能的完美」之过程。

不完美,是必要的过程现象。人,生下来如此。承认人的不完美,是修行的开始。

一旦是去「掩饰」和「外饰」,那麽,修行就停止了。不管,外在是多美好的样子。

这句是指修行注意事项。

否则,从外在事功的角度而言,「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」真的没有什麽问题,只要你能把事情办好。这并没有犯法。



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11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11/2022.08
子曰:「禮云禮云,玉帛云乎哉?樂云樂云,鐘鼓云乎哉?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禮啊,禮啊,難道衹是物器重要嗎?樂啊,樂啊,難道衹是樂器的聲音嗎?」

這句,孔子專門的去談禮樂這二概念。

儒家,禮樂是重要的概念,但為什麼重要,儒家並沒有嚴格論證。

所以,往往,禮樂與對其實踐之間可能開展的追問,就沒有出現,其實就是沒有開出「修行論」這樣的範疇。

佛學,修行論倒是強項,方法、過程和對其論證,非常清楚。

所以有人把佛學說是哲學,是我可以同意的,因為論證的深度和嚴格度,不比我們所熟知的現代西方哲學差。

但西方哲學,並不談「修行論」。

禮,是一種社會性的規範,這規範的被實踐,要有其他物質性的東東來加以輔助以成形。例如,祭禮。例如音樂。

但我們這種存在物,用現象學的講法,這種「以對象物、客觀性」為認識方式的存在物,往往為傾向於看重:那原本是輔助的外在東東。

所以,看祭品、看樂器。

這但二種物質性之物,應是中介物,是要靠著他們來實踐禮與樂,而使得那禮與樂,對個人主體所能產生的「影響力」被彰顯出來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禮只是一箇序,樂只是一箇和。只此兩字,含蓄多少義理。天下無一物無禮樂」。

真正的禮樂,就是不斷的在和生命中內含的「序和和」這樣的心理原型,相扣和,相應合,使之作用於主體。

(序與和這二項,我以前不太理所當然,後來讀容格的書,被說服了,那是生命集體潛意識的「原型」。)

人性易於「對象物」,易於把主體之修行的源始生命動力,改換為「外在的追求」。

這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掉了。

所以,孔子就又提醒了一下。

唉,難。

道家,的視角,往往才能破解這種「變形的誤解」。旁觀者清。

《莊子.德充符》:故德有所長,而形有所忘,人不忘其所忘,而忘其所不忘,此謂誠忘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11/2022.08
子曰:「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?乐云乐云,钟鼓云乎哉?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礼啊,礼啊,难道衹是物器重要吗?乐啊,乐啊,难道衹是乐器的声音吗?」

这句,孔子专门的去谈礼乐这二概念。

儒家,礼乐是重要的概念,但为什麽重要,儒家并没有严格论证。

所以,往往,礼乐与对其实践之间可能开展的追问,就没有出现,其实就是没有开出「修行论」这样的范畴。

佛学,修行论倒是强项,方法、过程和对其论证,非常清楚。

所以有人把佛学说是哲学,是我可以同意的,因为论证的深度和严格度,不比我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哲学差。

但西方哲学,并不谈「修行论」。

礼,是一种社会性的规范,这规范的被实践,要有其他物质性的东东来加以辅助以成形。例如,祭礼。例如音乐。

但我们这种存在物,用现象学的讲法,这种「以对象物、客观性」为认识方式的存在物,往往为倾向于看重:那原本是辅助的外在东东。

所以,看祭品、看乐器。

这但二种物质性之物,应是中介物,是要靠着他们来实践礼与乐,而使得那礼与乐,对个人主体所能产生的「影响力」被彰显出来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礼只是一箇序,乐只是一箇和。只此两字,含蓄多少义理。天下无一物无礼乐」。

真正的礼乐,就是不断的在和生命中内含的「序和和」这样的心理原型,相扣和,相应合,使之作用于主体。

(序与和这二项,我以前不太理所当然,后来读容格的书,被说服了,那是生命集体潜意识的「原型」。)

人性易于「对象物」,易于把主体之修行的源始生命动力,改换为「外在的追求」。

这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掉了。

所以,孔子就又提醒了一下。

唉,难。

道家,的视角,往往才能破解这种「变形的误解」。旁观者清。

《庄子.德充符》:故德有所长,而形有所忘,人不忘其所忘,而忘其所不忘,此谓诚忘。




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10/2022.08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10/2022.08
子謂伯魚曰:「女為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矣乎?人而不為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?」

孔子對伯魚說:「你讀過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嗎?一個人如果不讀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就好像面對著牆站著而無法前進。」


這是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嗎?

人的好奇心與理論性能力,是通感的。

你有沒有很好奇,這二篇是什麼內容?孔子那麼重視。

〈周南〉:
關關雎鳩、在河之洲。
窈窕淑女、君子好逑。


參差荇菜、左右流之。
窈窕淑女、寤寐求之。
求之不得、寤寐思服。
悠哉悠哉、輾轉反側。


參差荇菜、左右采之。
窈窕淑女、琴瑟友之。
參差荇菜、左右芼之。
窈窕淑女、鍾鼓樂之。


〈召南〉:
        

維鵲有巢、維鳩居之。
之子于歸、百兩御之。


維鵲有巢、維鳩方之。
之子于歸、百兩將之。


維鵲有巢、維鳩盈之。
之子于歸、百兩成之。


都可以算是「情詩」,談,人的情感之呈現現象。

孔子說,沒有讀過這二篇,就好像是呆呆的站著一樣的無人味。

海德格爾:情緒是人存在的必然現身。

活生生的人,就一定是有感覺的。

順人之性,順人之情,然後方乃心安。

儒家,從來不是斷絕情緒,而是讓情緒的呈現有一種「美感」。

美,是接近真理的信號。

要讓情緒呈現的「很有美感」,這並不容易啊。這是修行。能如此,智慧。

《论语.阳货》10/2022.08
子谓伯鱼曰:「女为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矣乎?人而不为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其犹正牆面而立也与?」

孔子对伯鱼说:「你读过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吗?一个人如果不读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就好像面对着牆站着而无法前进。」


这是孔子的文学批评理论吗?

人的好奇心与理论性能力,是通感的。

你有没有很好奇,这二篇是什麽内容?孔子那麽重视。

〈周南〉:
关关雎鸠、在河之洲。
窈窕淑女、君子好逑。


参差荇菜、左右流之。
窈窕淑女、寤寐求之。
求之不得、寤寐思服。
悠哉悠哉、辗转反侧。


参差荇菜、左右采之。
窈窕淑女、琴瑟友之。
参差荇菜、左右芼之。
窈窕淑女、锺鼓乐之。


〈召南〉:
        

维鹊有巢、维鸠居之。
之子于归、百两御之。


维鹊有巢、维鸠方之。
之子于归、百两将之。


维鹊有巢、维鸠盈之。
之子于归、百两成之。


都可以算是「情诗」,谈,人的情感之呈现现象。

孔子说,没有读过这二篇,就好像是呆呆的站着一样的无人味。

海德格尔:情绪是人存在的必然现身。

活生生的人,就一定是有感觉的。

顺人之性,顺人之情,然后方乃心安。

儒家,从来不是断绝情绪,而是让情绪的呈现有一种「美感」。

美,是接近真理的信号。

要让情绪呈现的「很有美感」,这并不容易啊。这是修行。能如此,智慧。




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#09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9/2022.08
子曰:「小子!何莫學夫詩?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。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同學們,來學詩吧!學詩可以激動視野,可以細緻觀察,可以和他人相處合宜,可以抒發情緒。近可以與父母相處好,遠可以對待長官;還可以多知道些鳥獸草木的名字。」

古人,在很多名詞上,的理解內容是和我們不同的。

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「詩」,對我們現代而言,是一種「藝術」,而且現代藝術概念下的藝術。

對古人而言,詩不是「那種現代概念下的藝術形式」之一。

現代藝術是所以是「現代」,是和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的。

用法蘭克福學派的觀念來說,資本主義不斷的把所有的東西「資本化」「商品化」「私人化」,
以讓「獲利」這可能性,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。

現代藝術的興起方向,是做為一種反抗「資本化」對「不能商品化的人性的某種東東」的「佔有」,換言之,是一種社會性的「反抗」形式。

所以,現代藝術才會有那麼多的流派和表現形式,所有的這些,都是在刺激受眾,讓受眾重新去思考那種「看不到的資本主義結構」。

所以,現代藝術往往不是那麼「直觀的美」,甚至有點「醜」,就是要你「停下來想想」。

古人的「詩」不是。

詩是一種讓人是「有理性的工具」。用容格的講法是「個人化」的過程。

但古人的理性,不是資本主義下(韋伯概念中)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,而是一種面向人性價值和意義的「理性」,即價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(韋伯)。

(韋伯,一位德國社會學家)

詩是讓人更有人文意味的工具,一種教化手段。讓人不再只是那麼的野性。

所以,詩,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這是個人性的價值理性化過程。

詩也可以,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。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。這是社會化的價值理性化過程。

在我們這時代,詩不再具有「教化」之功能。

但詩也往往只具有「反抗」資本主義的那種空洞「形式」,因為,詩沒有要去讓人感受「資本主義對社會私有化之陰影面」。

依阿多諾的說法,沒有「揭露資本主義陰影面」的詩,就失去了「力量」,所以只好用「商品美感」來包裝自己。

詩,更多是高級的行銷文案。

阿多諾的「文化工業」這概念,大至如此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9/2022.08
子曰:「小子!何莫学夫诗?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同学们,来学诗吧!学诗可以激动视野,可以细緻观察,可以和他人相处合宜,可以抒发情绪。近可以与父母相处好,远可以对待长官;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。」

古人,在很多名词上,的理解内容是和我们不同的。

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「诗」,对我们现代而言,是一种「艺术」,而且现代艺术概念下的艺术。

对古人而言,诗不是「那种现代概念下的艺术形式」之一。

现代艺术是所以是「现代」,是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的。

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念来说,资本主义不断的把所有的东西「资本化」「商品化」「私人化」,
以让「获利」这可能性,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
现代艺术的兴起方向,是做为一种反抗「资本化」对「不能商品化的人性的某种东东」的「佔有」,换言之,是一种社会性的「反抗」形式。

所以,现代艺术才会有那麽多的流派和表现形式,所有的这些,都是在刺激受众,让受众重新去思考那种「看不到的资本主义结构」。

所以,现代艺术往往不是那麽「直观的美」,甚至有点「丑」,就是要你「停下来想想」。

古人的「诗」不是。

诗是一种让人是「有理性的工具」。用容格的讲法是「个人化」的过程。

但古人的理性,不是资本主义下(韦伯概念中)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,而是一种面向人性价值和意义的「理性」,即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(韦伯)。

(韦伯,一位德国社会学家)

诗是让人更有人文意味的工具,一种教化手段。让人不再只是那麽的野性。

所以,诗,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这是个人性的价值理性化过程。

诗也可以,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这是社会化的价值理性化过程。

在我们这时代,诗不再具有「教化」之功能。

但诗也往往只具有「反抗」资本主义的那种空洞「形式」,因为,诗没有要去让人感受「资本主义对社会私有化之阴影面」。

依阿多诺的说法,没有「揭露资本主义阴影面」的诗,就失去了「力量」,所以只好用「商品美感」来包装自己。

诗,更多是高级的行销文案。

阿多诺的「文化工业」这概念,大至如此。



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陽貨》#08/2022.08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08/2022.08
子曰:「由也,女聞六言六蔽矣乎?」對曰:「未也。」「居!吾語女。好仁不好學,其蔽也愚;好知不好學,其蔽也蕩;好信不好學,其蔽也賊;好直不好學,其蔽也絞;好勇不好學,其蔽也亂;好剛不好學,其蔽也狂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仲由啊,你聽說過六種品德的六種弊病嗎?「沒有。「坐下,我對你說。好仁不好學,弊病是愚蠢;好智不好學,弊病是放縱;好信不好學,弊病是害人;好直不好學,弊病是刻薄;好勇不好學,弊病是破壞;好剛不好學,弊病是狂妄。」

來,
人,如果是愚、蕩、賊、絞、亂、狂,那又怎麼樣?

有犯法嗎?有違反社會性的秩序規範嗎?

沒有啊。

孔子,為什麼這麼說?

因為,對孔子而言,孔子對人的德性之成熟度之生命體驗的呈現是,恰恰和「那幾個特色」相反。

如果有那上述幾種特色,生命的成熟度就存在著一種「可以更好的」明顯可能性。

再來是,你有想要那樣子的一種生命局格和情調嗎?

那些,能不能賺到很多錢,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性哦。

什麼狀況下,人這種存在物,會想要讓生命的德性樣態,如同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剛,那樣的一種給人的感受?

難。在這時代,甚至有點「無聊」。因為,過程是「痛苦」的。

解決的方案有二種「認識」,

一、人的生命呈現如果能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剛,那就一定會有某種社會性的副作用,亦即有益於「經驗生活上的美好」。

二、是佛學所談出來的,那樣的一種生命樣態,人去「解脫煩惱」,就是在起跑線了。

第二項,對我有比較大的吸引力。

不知你是那一種?

「學」,是從愚、蕩、賊、絞、亂、狂,轉變成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剛,的手段。

亦即,就一般人而言,要有一種修行的過程。

其實如果你沒有對那樣作的可能社會性效用,有一些理解獲得,人,很難去修行的。

方法,孔子一再強調是「學」。學什麼呢?物理、化學、還是英文?

都不是,是對「既有的條目」的一種「執固」之可能的觀照。修行是一種觀照下的「自我轉換」,這是古代的「學」。

《论语.阳货》08/2022.08
子曰:「由也,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」对曰:「未也。」「居!吾语女。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;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;好信不好学,其蔽也贼;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;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;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仲由啊,你听说过六种品德的六种弊病吗?「没有。「坐下,我对你说。好仁不好学,弊病是愚蠢;好智不好学,弊病是放纵;好信不好学,弊病是害人;好直不好学,弊病是刻薄;好勇不好学,弊病是破坏;好刚不好学,弊病是狂妄。」

来,
人,如果是愚、荡、贼、绞、乱、狂,那又怎麽样?

有犯法吗?有违反社会性的秩序规范吗?

没有啊。

孔子,为什麽这麽说?

因为,对孔子而言,孔子对人的德性之成熟度之生命体验的呈现是,恰恰和「那几个特色」相反。

如果有那上述几种特色,生命的成熟度就存在着一种「可以更好的」明显可能性。

再来是,你有想要那样子的一种生命局格和情调吗?

那些,能不能赚到很多钱,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哦。

什麽状况下,人这种存在物,会想要让生命的德性样态,如同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刚,那样的一种给人的感受?

难。在这时代,甚至有点「无聊」。因为,过程是「痛苦」的。

解决的方案有二种「认识」,

一、人的生命呈现如果能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刚,那就一定会有某种社会性的副作用,亦即有益于「经验生活上的美好」。

二、是佛学所谈出来的,那样的一种生命样态,人去「解脱烦恼」,就是在起跑线了。

第二项,对我有比较大的吸引力。

不知你是那一种?

「学」,是从愚、荡、贼、绞、乱、狂,转变成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刚,的手段。

亦即,就一般人而言,要有一种修行的过程。

其实如果你没有对那样作的可能社会性效用,有一些理解获得,人,很难去修行的。

方法,孔子一再强调是「学」。学什麽呢?物理、化学、还是英文?

都不是,是对「既有的条目」的一种「执固」之可能的观照。修行是一种观照下的「自我转换」,这是古代的「学」。



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07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7/2022.08
佛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「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: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』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!」子曰:「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堅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緇。吾豈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?」

白話譯:
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想去。子路說:「以前您說過:『親自做了壞事的人,君子是不去跟的。』佛肸占據中牟反叛,你卻要去,你怎麽說?」孔子說:「對,我說過。但你沒聽說過嗎:堅硬的東西嗎?磨也磨不壞;沒聽說過潔白的東西嗎?染也染不黑。我豈能象個瓠瓜?光掛在那裏而不讓人吃呢?」


到這裡,有二個類似的案例,一是前po文的公山弗擾,這一位是佛肸。

都想召孔子來做事。

孔子都想去。

子路,都有意見。

我對子路比較有一種好奇心。真敢跟老師講話講得大小聲。

孔子,這二次都沒去成。

《章句》:
張敬夫曰:「子路昔者之所聞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夫子今日之所言,聖人體道之大權也。然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,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,無不可為之事也。其卒不往者,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。一則生物之仁,一則知人之智也。」

講的很有意思,說這一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二種生命水平:一則生物之仁,一則知人之智也。

生物之仁,所以想去。

則人之知,所以知道去也沒有用。

用佛學的另一角度,則又可以說是「慈悲」與「智慧」。

二者,二合一。

理論上,成熟人格之生命,這二者一定共同作用。

如果,某種事,最後讓「慈悲」與「智慧」陷入了相互矛盾,最後,呈現的樣態就是如此:想去,沒去成。

慈悲與智慧所共同作用而成的「事件樣態」會是什麼?那要看是什麼事情而定。

真正的水,一定可以變成冰,也一定可以變成水蒸氣,那要看什麼情況而定。

修行,不是讓生命僵化掉,條目化。

修行,是讓生命能夠成受到「經驗界存在而必有的矛盾性」,那是智慧。

在矛盾中,看到可以超越於二者的另一種「更好的」可能解決方案,是慈悲。這是「生物之仁」。

慈悲不是於「既有矛盾中砍掉另一方」的解決方式。慈悲是指向另一種更好的可能性。

慈悲在西方哲學的術語是,超越性,或是辯證性。

生物之「仁」,或是說超越性或是辯證性,那是來自於「超出既有現狀」的一種視角。

也就是說,那不是來自「你所認為的那個經驗性的我」而來的「想法」,經驗我只能在「既有的現狀中」想出解決方案。那往往是二元對立下的刪除法。

超越性的、辦證性的那種「靈感」,來自於與你共在,但你並不會注意到的一種「生命內自有的指導性的力量」。

所以我們說:「『靈』光乍現」。

這是智慧。那往往冒出於悲天憫人的情境中,亦即來自於某種「無我」之境中。其果效是「慈悲」。

所以傳統術語亦稱之為「形而上」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7/2022.08
佛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「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:『亲于其身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』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!」子曰:「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?」

白话译:
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想去。子路说:「以前您说过:『亲自做了坏事的人,君子是不去跟的。』佛肸占据中牟反叛,你却要去,你怎么说?」孔子说:「对,我说过。但你没听说过吗:坚硬的东西吗?磨也磨不坏;没听说过洁白的东西吗?染也染不黑。我岂能象个瓠瓜?光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?」


到这裡,有二个类似的案例,一是前po文的公山弗扰,这一位是佛肸。

都想召孔子来做事。

孔子都想去。

子路,都有意见。

我对子路比较有一种好奇心。真敢跟老师讲话讲得大小声。

孔子,这二次都没去成。

《章句》:
张敬夫曰:「子路昔者之所闻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夫子今日之所言,圣人体道之大权也。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,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,无不可为之事也。其卒不往者,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。一则生物之仁,一则知人之智也。」

讲的很有意思,说这一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二种生命水平:一则生物之仁,一则知人之智也。

生物之仁,所以想去。

则人之知,所以知道去也没有用。

用佛学的另一角度,则又可以说是「慈悲」与「智慧」。

二者,二合一。

理论上,成熟人格之生命,这二者一定共同作用。

如果,某种事,最后让「慈悲」与「智慧」陷入了相互矛盾,最后,呈现的样态就是如此:想去,没去成。

慈悲与智慧所共同作用而成的「事件样态」会是什麽?那要看是什麽事情而定。

真正的水,一定可以变成冰,也一定可以变成水蒸气,那要看什麽情况而定。

修行,不是让生命僵化掉,条目化。

修行,是让生命能够成受到「经验界存在而必有的矛盾性」,那是智慧。

在矛盾中,看到可以超越于二者的另一种「更好的」可能解决方案,是慈悲。这是「生物之仁」。

慈悲不是于「既有矛盾中砍掉另一方」的解决方式。慈悲是指向另一种更好的可能性。

慈悲在西方哲学的术语是,超越性,或是辩证性。

生物之「仁」,或是说超越性或是辩证性,那是来自于「超出既有现状」的一种视角。

也就是说,那不是来自「你所认为的那个经验性的我」而来的「想法」,经验我只能在「既有的现状中」想出解决方案。那往往是二元对立下的删除法。

超越性的、办证性的那种「灵感」,来自于与你共在,但你并不会注意到的一种「生命內自有的指导性的力量」。

所以我们说:「『灵』光乍现」。

这是智慧。那往往冒出于悲天悯人的情境中,亦即来自于某种「无我」之境中。其果效是「慈悲」。

所以传统术语亦称之为「形而上」。



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

《論語.陽貨》#06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6/2022.08
子張問仁於孔子。孔子曰:「能行五者於天下,為仁矣。」請問之。曰:「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。」

白話譯:
子張問仁,孔子說:「能在何地何處行出五種德性,就是仁了。「哪五種?」說:「莊重、寬厚、誠實、勤敏、慈惠,莊重就不會受侮辱,寬厚就會得到支持,誠實就會受到重用,勤敏就會獲得成功,大方就會有人與之工作。」

這種句子,在這幾年,我愈看愈有感受。

年輕時,覺得這是一些「好行為」,值得去做。

不過,行為與效果之間,就是「笑笑」。

不侮,得眾,人任焉,有功,足以使人,看看就好,在年輕的生命經驗中,也未必「看得到」。

一般而言,我們會說,真正的德性是不問效果的。

正如同康德所談的,是「先驗法則/道德律──意志──判斷──自由自主自發的行動」的法則。

不過,看佛學時,佛學並不是如此論證的。某種行為的實踐,一定是指向著「特定目標」,只是那種目標是「解脫煩惱」這目標。

但並不是沒有目標,沒有目的,的行為實踐。

所以,行為的實踐,又稱之為「修行」,修正自己的行為。這是為了讓生命「自在的能力」之成熟,更上一層樓。

儒學,也有修行的概念。

今天這句,就是例子。

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。

行為的實踐與其個人性、社會性的果效之間,孔子談的很清楚。

加上,年紀有一點點了,覺得似乎真的是如此,還真的有一些人生的真實案例出現。

你,有在外頭工作過嗎?「寬則得眾」,這句有沒有很有感。

佛學,會把每一行為與其實踐效果之間,做出論證。

儒家,沒有這麼拼。

但,如果你願意去「細細思量」,給行為之實踐的必要性有所理論上的說明,你其實會更願意去做,即使是咬著牙,而這就是修行。

「惠則足以使人」,有沒有看過這種例子啊。你有沒有那種「把你使得動的」長官或朋友,想想他的特質是不是「惠」。

這是果效。

果效一定有,但這是「副作用」。真正對你有益之處在於:你的視野又上了一層。

《论语.阳货》06/2022.08
子张问仁于孔子。孔子曰:「能行五者于天下,为仁矣。」请问之。曰:「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」

白话译:
子张问仁,孔子说:「能在何地何处行出五种德性,就是仁了。「哪五种?」说:「庄重、宽厚、诚实、勤敏、慈惠,庄重就不会受侮辱,宽厚就会得到支持,诚实就会受到重用,勤敏就会获得成功,大方就会有人与之工作。」

这种句子,在这几年,我愈看愈有感受。

年轻时,觉得这是一些「好行为」,值得去做。

不过,行为与效果之间,就是「笑笑」。

不侮,得众,人任焉,有功,足以使人,看看就好,在年轻的生命经验中,也未必「看得到」。

一般而言,我们会说,真正的德性是不问效果的。

正如同康德所谈的,是「先验法则/道德律──意志──判断──自由自主自发的行动」的法则。

不过,看佛学时,佛学并不是如此论证的。某种行为的实践,一定是指向着「特定目标」,只是那种目标是「解脱烦恼」这目标。

但并不是没有目标,没有目的,的行为实践。

所以,行为的实践,又称之为「修行」,修正自己的行为。这是为了让生命「自在的能力」之成熟,更上一层楼。

儒学,也有修行的概念。

今天这句,就是例子。

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

行为的实践与其个人性、社会性的果效之间,孔子谈的很清楚。

加上,年纪有一点点了,觉得似乎真的是如此,还真的有一些人生的真实案例出现。

你,有在外头工作过吗?「宽则得众」,这句有没有很有感。

佛学,会把每一行为与其实践效果之间,做出论证。

儒家,没有这麽拼。

但,如果你愿意去「细细思量」,给行为之实践的必要性有所理论上的说明,你其实会更愿意去做,即使是咬着牙,而这就是修行。

「惠则足以使人」,有没有看过这种例子啊。你有没有那种「把你使得动的」长官或朋友,想想他的特质是不是「惠」。

这是果效。

果效一定有,但这是「副作用」。真正对你有益之处在于:你的视野又上了一层。



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05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5/2022.08
公山弗擾以費畔,召,子欲往。子路不說,曰:「末之也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。」子曰:「夫召我者而豈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為東周乎?」

白話譯:
公山弗擾占據費市反叛,來請孔子,孔子想去。子路不高興:「沒地方去就算了,何必去那裏?」孔子說:「他來召我,難道是說空話?如果有人肯用我,我應能建立又一個強盛的仁道之邦。」

儒、道、佛學,這三者,在中原大也不斷開展過程中,已交融了不少。

但,既然可以被區分出來三種不同的思維樣態,那也就一定有某種相融不了的地方。

某個角度而言,這些幾無法,或在人間世無法,被消融的部分,大概就有一些「道理」在。

儒家,一直強調,對這人間世的投入,這投入是指去「改造」。

佛學,核心是去煩惱,但行法的大方向是「離世間」。

道家,用藝術的美感去看世間。美,是為了「真」,美是為了「去偽」。

來,儒家的投入改造,不要被誤會了,不是以「人的意志」去改造,而是人要以「相應於道心」之姿態去改造。

「用我」,指向著「東周」。

《尚書·泰誓中》:「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」。

這不是現代那種「資本主義下個人原子化式的民主思維」,而是「人與天理相應合的生命情調」所能產生的社會性效果。

古人看「天理」,不是看「人數」。

當然,這種說法也容易「起偽」,所以就有很多歷史上的「禪讓大戲」。

道家,的核心,就在於「讓儒家的偽」被看清清楚楚。

《老子》: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;六親不和,有孝慈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

仁義、智慧、孝慈、忠臣是人之性之自然,不值得嚷嚷,因為如同渴了要喝水一樣的自然。

仁義、智慧、孝慈、忠臣,當這幾個概念成為「口號」時被大喊時,這社會一定是「出問題了」,所以需要「偽」。

道家是儒家的陰影面的那面鏡子,想搞通道家,一定要讀儒家。

佛家是「另一套系統」。比較接近心理學,成佛心理學。

道家,真的很美,談政治也美。《莊子.應帝王》:無名人曰:「汝遊心於淡,合氣於漠,順物自然,而無容私焉,而天下治矣。」


《论语.阳货》05/2022.08
公山弗扰以费畔,召,子欲往。子路不说,曰:「末之也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。」子曰:「夫召我者而岂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为东周乎?」

白话译:
公山弗扰占据费市反叛,来请孔子,孔子想去。子路不高兴:「没地方去就算了,何必去那里?」孔子说:「他来召我,难道是说空话?如果有人肯用我,我应能建立又一个强盛的仁道之邦。」

儒、道、佛学,这三者,在中原大也不断开展过程中,已交融了不少。

但,既然可以被区分出来三种不同的思维样态,那也就一定有某种相融不了的地方。

某个角度而言,这些几无法,或在人间世无法,被消融的部分,大概就有一些「道理」在。

儒家,一直强调,对这人间世的投入,这投入是指去「改造」。

佛学,核心是去烦恼,但行法的大方向是「离世间」。

道家,用艺术的美感去看世间。美,是为了「真」,美是为了「去伪」。

来,儒家的投入改造,不要被误会了,不是以「人的意志」去改造,而是人要以「相应于道心」之姿态去改造。

「用我」,指向着「东周」。

《尚书·泰誓中》:「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」。

这不是现代那种「资本主义下个人原子化式的民主思维」,而是「人与天理相应合的生命情调」所能产生的社会性效果。

古人看「天理」,不是看「人数」。

当然,这种说法也容易「起伪」,所以就有很多历史上的「禅让大戏」。

道家,的核心,就在于「让儒家的伪」被看清清楚楚。

《老子》: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仁义、智慧、孝慈、忠臣是人之性之自然,不值得嚷嚷,因为如同渴了要喝水一样的自然。

仁义、智慧、孝慈、忠臣,当这几个概念成为「口号」时被大喊时,这社会一定是「出问题了」,所以需要「伪」。

道家是儒家的阴影面的那面镜子,想搞通道家,一定要读儒家。

佛家是「另一套系统」。比较接近心理学,成佛心理学。

道家,真的很美,谈政治也美。《庄子.应帝王》:无名人曰:「汝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,顺物自然,而无容私焉,而天下治矣。」



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04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4/2022.08
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。夫子莞爾而笑,曰:「割雞焉用牛刀?」子游對曰:「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:『君子學道則愛人,小人學道則易使也。』」子曰:「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戲之耳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去武城,聽到彈琴唱歌聲音。孔子一笑說道:「殺雞用不上牛刀啦?」子游對他說:「以前您說過:『感受道之真理性的人就會同理他人,如果沒有體悟的那麼深的人,至少不會太招搖。』」孔子說:「同學們,子游說得對,剛才我是在開玩笑。」

一則日常生活。

聖人不是死板板的那種樣子。

聖人只是讓「道」這樣的真理性,在生命中最大可能的被顯露出來。

這顯露出來的「果效」,就是生命中的一種「自在」與「樂」。

儒學是從「尋找生命之樂」,那種不隨肉體變化就產生變化之樂,而開始的生命轉化過程。

樂,就會無我,就會放下,因為,生命在於「應道」,而不在於「我執」。

所以,孔子說,「前言戲之耳」。

這不容易,不然,你去觀察看看你的「長官」,是不是可以很自在的說自己玩過頭了。

《论语.阳货》04/2022.08
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「割鸡焉用牛刀?」子游对曰:「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『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』」子曰:「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戏之耳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去武城,听到弹琴唱歌声音。孔子一笑说道:「杀鸡用不上牛刀啦?」子游对他说:「以前您说过:『感受道之真理性的人就会同理他人,如果没有体悟的那麽深的人,至少不会太招摇。』」孔子说:「同学们,子游说得对,刚才我是在开玩笑。」

一则日常生活。

圣人不是死板板的那种样子。

圣人只是让「道」这样的真理性,在生命中最大可能的被显露出来。

这显露出来的「果效」,就是生命中的一种「自在」与「乐」。

儒学是从「寻找生命之乐」,那种不随肉体变化就产生变化之乐,而开始的生命转化过程。

乐,就会无我,就会放下,因为,生命在于「应道」,而不在于「我执」。

所以,孔子说,「前言戏之耳」。

这不容易,不然,你去观察看看你的「长官」,是不是可以很自在的说自己玩过头了。


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#03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3/2022.08
子曰:「唯上知與下愚不移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那些聰明的和愚蠢的人是不想改變自己的。」

這句,又是容易挨罵的句子。

從抽象的平等主義,這是現代性的代表,這種句子很不上道。

但,從真實的人生來看,這才是實相。

放眼看,人人真的是天生的不同。就有人長得比你漂漂……

儒家,是從真實的人生實相,下手來思考問題。其實,古代的經典,往往也都是從人的真實實相出發。

佛學《唯識三十論頌》:
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
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
誑諂與害憍 ……

這把人性的「真實面」談的如此的微細。

為什麼?知道了,才能對治。

修行,是指調整自己。如何調整,知道了有什麼「不好的」,所以才能調整。

上知與下愚,為什麼被孔子放在一起?

這二者,是看不到自己「不好的」那一面,的人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「人性本善,有不可移者何也?語其性則皆善也,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謂下愚有二焉:自暴自棄也。」

認真講,並不是自暴自棄,而是自好自讚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3/2022.08
子曰: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那些聪明的和愚蠢的人是不想改变自己的。」

这句,又是容易挨骂的句子。

从抽象的平等主义,这是现代性的代表,这种句子很不上道。

但,从真实的人生来看,这才是实相。

放眼看,人人真的是天生的不同。就有人长得比你漂漂……

儒家,是从真实的人生实相,下手来思考问题。其实,古代的经典,往往也都是从人的真实实相出发。

佛学《唯识三十论颂》:
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
随烦恼谓忿 恨复恼嫉悭
诳谄与害憍 ……

这把人性的「真实面」谈的如此的微细。

为什麽?知道了,才能对治。

修行,是指调整自己。如何调整,知道了有什麽「不好的」,所以才能调整。

上知与下愚,为什麽被孔子放在一起?

这二者,是看不到自己「不好的」那一面,的人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「人性本善,有不可移者何也?语其性则皆善也,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谓下愚有二焉:自暴自弃也。」

认真讲,并不是自暴自弃,而是自好自赞。

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陽貨》#02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2/2022.08
子曰: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」

如果你是讀「學術儒學」的各種文本,那「性」字就有得讀了。

雖然,這是「值得去思考」的字。

重點是,「去思考」,那是一種會藉由「識性」而讓一個人的生命整體性向上改變的方法,行法。

識性,在一般的哲學概念中,往往是和「感性直觀」相對立的。而生命性的東東往往遍向「感性直觀」。

所以,在傳統修行的行法中,「識性」往往是被「抑」的一方。

不過,佛學的大乘唯識,倒是把「識性」當作修行的重要媒介的流派。藉由識性去超越識性。

儒學,也是對識性有看重的一宗門。所以,談教化、禮樂、文化,所以《論語》第一句,學而時習之……

這恰恰就是指學習的「習」字。

學習,讓我們能以一種反思的姿態來看態「感性直觀」的重要性以及超越性,例如良心。

儒家,對「性」,並不是一種盲目的相信,而是來自一種反思後的確信。

人性是在超越性上的「平等」。人人都有良心。只是你聽不聽。

為什麼要聽良,聽良心有什麼重要性,儒學強調教育、文化而來的一種可以反思式的相信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2/2022.08
子曰:「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」

如果你是读「学术儒学」的各种文本,那「性」字就有得读了。

虽然,这是「值得去思考」的字。

重点是,「去思考」,那是一种会藉由「识性」而让一个人的生命整体性向上改变的方法,行法。

识性,在一般的哲学概念中,往往是和「感性直观」相对立的。而生命性的东东往往遍向「感性直观」。

所以,在传统修行的行法中,「识性」往往是被「抑」的一方。

不过,佛学的大乘唯识,倒是把「识性」当作修行的重要媒介的流派。藉由识性去超越识性。

儒学,也是对识性有看重的一宗门。所以,谈教化、礼乐、文化,所以《论语》第一句,学而时习之……

这恰恰就是指学习的「习」字。

学习,让我们能以一种反思的姿态来看态「感性直观」的重要性以及超越性,例如良心。

儒家,对「性」,并不是一种盲目的相信,而是来自一种反思后的确信。

人性是在超越性上的「平等」。人人都有良心。只是你听不听。

为什麽要听良,听良心有什麽重要性,儒学强调教育、文化而来的一种可以反思式的相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