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#03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3/2022.08
子曰:「唯上知與下愚不移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那些聰明的和愚蠢的人是不想改變自己的。」

這句,又是容易挨罵的句子。

從抽象的平等主義,這是現代性的代表,這種句子很不上道。

但,從真實的人生來看,這才是實相。

放眼看,人人真的是天生的不同。就有人長得比你漂漂……

儒家,是從真實的人生實相,下手來思考問題。其實,古代的經典,往往也都是從人的真實實相出發。

佛學《唯識三十論頌》:
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
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
誑諂與害憍 ……

這把人性的「真實面」談的如此的微細。

為什麼?知道了,才能對治。

修行,是指調整自己。如何調整,知道了有什麼「不好的」,所以才能調整。

上知與下愚,為什麼被孔子放在一起?

這二者,是看不到自己「不好的」那一面,的人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「人性本善,有不可移者何也?語其性則皆善也,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謂下愚有二焉:自暴自棄也。」

認真講,並不是自暴自棄,而是自好自讚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3/2022.08
子曰: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那些聪明的和愚蠢的人是不想改变自己的。」

这句,又是容易挨骂的句子。

从抽象的平等主义,这是现代性的代表,这种句子很不上道。

但,从真实的人生来看,这才是实相。

放眼看,人人真的是天生的不同。就有人长得比你漂漂……

儒家,是从真实的人生实相,下手来思考问题。其实,古代的经典,往往也都是从人的真实实相出发。

佛学《唯识三十论颂》:
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
随烦恼谓忿 恨复恼嫉悭
诳谄与害憍 ……

这把人性的「真实面」谈的如此的微细。

为什麽?知道了,才能对治。

修行,是指调整自己。如何调整,知道了有什麽「不好的」,所以才能调整。

上知与下愚,为什麽被孔子放在一起?

这二者,是看不到自己「不好的」那一面,的人。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「人性本善,有不可移者何也?语其性则皆善也,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谓下愚有二焉:自暴自弃也。」

认真讲,并不是自暴自弃,而是自好自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