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陽貨》#07/2022.08

 《論語.陽貨》07/2022.08
佛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「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: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』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!」子曰:「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堅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緇。吾豈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?」

白話譯:
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想去。子路說:「以前您說過:『親自做了壞事的人,君子是不去跟的。』佛肸占據中牟反叛,你卻要去,你怎麽說?」孔子說:「對,我說過。但你沒聽說過嗎:堅硬的東西嗎?磨也磨不壞;沒聽說過潔白的東西嗎?染也染不黑。我豈能象個瓠瓜?光掛在那裏而不讓人吃呢?」


到這裡,有二個類似的案例,一是前po文的公山弗擾,這一位是佛肸。

都想召孔子來做事。

孔子都想去。

子路,都有意見。

我對子路比較有一種好奇心。真敢跟老師講話講得大小聲。

孔子,這二次都沒去成。

《章句》:
張敬夫曰:「子路昔者之所聞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夫子今日之所言,聖人體道之大權也。然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,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,無不可為之事也。其卒不往者,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。一則生物之仁,一則知人之智也。」

講的很有意思,說這一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二種生命水平:一則生物之仁,一則知人之智也。

生物之仁,所以想去。

則人之知,所以知道去也沒有用。

用佛學的另一角度,則又可以說是「慈悲」與「智慧」。

二者,二合一。

理論上,成熟人格之生命,這二者一定共同作用。

如果,某種事,最後讓「慈悲」與「智慧」陷入了相互矛盾,最後,呈現的樣態就是如此:想去,沒去成。

慈悲與智慧所共同作用而成的「事件樣態」會是什麼?那要看是什麼事情而定。

真正的水,一定可以變成冰,也一定可以變成水蒸氣,那要看什麼情況而定。

修行,不是讓生命僵化掉,條目化。

修行,是讓生命能夠成受到「經驗界存在而必有的矛盾性」,那是智慧。

在矛盾中,看到可以超越於二者的另一種「更好的」可能解決方案,是慈悲。這是「生物之仁」。

慈悲不是於「既有矛盾中砍掉另一方」的解決方式。慈悲是指向另一種更好的可能性。

慈悲在西方哲學的術語是,超越性,或是辯證性。

生物之「仁」,或是說超越性或是辯證性,那是來自於「超出既有現狀」的一種視角。

也就是說,那不是來自「你所認為的那個經驗性的我」而來的「想法」,經驗我只能在「既有的現狀中」想出解決方案。那往往是二元對立下的刪除法。

超越性的、辦證性的那種「靈感」,來自於與你共在,但你並不會注意到的一種「生命內自有的指導性的力量」。

所以我們說:「『靈』光乍現」。

這是智慧。那往往冒出於悲天憫人的情境中,亦即來自於某種「無我」之境中。其果效是「慈悲」。

所以傳統術語亦稱之為「形而上」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07/2022.08
佛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「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:『亲于其身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』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!」子曰:「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?」

白话译:
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想去。子路说:「以前您说过:『亲自做了坏事的人,君子是不去跟的。』佛肸占据中牟反叛,你却要去,你怎么说?」孔子说:「对,我说过。但你没听说过吗:坚硬的东西吗?磨也磨不坏;没听说过洁白的东西吗?染也染不黑。我岂能象个瓠瓜?光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?」


到这裡,有二个类似的案例,一是前po文的公山弗扰,这一位是佛肸。

都想召孔子来做事。

孔子都想去。

子路,都有意见。

我对子路比较有一种好奇心。真敢跟老师讲话讲得大小声。

孔子,这二次都没去成。

《章句》:
张敬夫曰:「子路昔者之所闻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夫子今日之所言,圣人体道之大权也。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,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,无不可为之事也。其卒不往者,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。一则生物之仁,一则知人之智也。」

讲的很有意思,说这一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二种生命水平:一则生物之仁,一则知人之智也。

生物之仁,所以想去。

则人之知,所以知道去也没有用。

用佛学的另一角度,则又可以说是「慈悲」与「智慧」。

二者,二合一。

理论上,成熟人格之生命,这二者一定共同作用。

如果,某种事,最后让「慈悲」与「智慧」陷入了相互矛盾,最后,呈现的样态就是如此:想去,没去成。

慈悲与智慧所共同作用而成的「事件样态」会是什麽?那要看是什麽事情而定。

真正的水,一定可以变成冰,也一定可以变成水蒸气,那要看什麽情况而定。

修行,不是让生命僵化掉,条目化。

修行,是让生命能够成受到「经验界存在而必有的矛盾性」,那是智慧。

在矛盾中,看到可以超越于二者的另一种「更好的」可能解决方案,是慈悲。这是「生物之仁」。

慈悲不是于「既有矛盾中砍掉另一方」的解决方式。慈悲是指向另一种更好的可能性。

慈悲在西方哲学的术语是,超越性,或是辩证性。

生物之「仁」,或是说超越性或是辩证性,那是来自于「超出既有现状」的一种视角。

也就是说,那不是来自「你所认为的那个经验性的我」而来的「想法」,经验我只能在「既有的现状中」想出解决方案。那往往是二元对立下的删除法。

超越性的、办证性的那种「灵感」,来自于与你共在,但你并不会注意到的一种「生命內自有的指导性的力量」。

所以我们说:「『灵』光乍现」。

这是智慧。那往往冒出于悲天悯人的情境中,亦即来自于某种「无我」之境中。其果效是「慈悲」。

所以传统术语亦称之为「形而上」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