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陽貨》#20/2022.08

《論語.陽貨》20/2022.08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。使之聞之。

白話譯:
孺悲想拜訪孔子,孔子推掉,說有病不見。傳話的人剛出門,孔子就取瑟彈唱起來,讓他聽見。

這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呢?

《章句》:孺悲,魯人,嘗學士喪禮於孔子。當是時必有以得罪者。

反正,這是孔子不想見的人。

人,有喜怒哀樂,儒家並沒有要「滅絕」情緒。

相反,情緒的表現「正常」,是修行的重要指標。

情緒,不是「心理雜亂」,當然不是。你有能力控制情緒嗎?沒有。

老朋友來了,你會「無聊」的情緒冒出來嗎?考了數學一百分,你會「悲傷」了起來嗎?

不會。

情緒的「冒出」,超出你「個人」的控制。你最多只能偽裝,而已。

會是什麼情緒冒出,由不得你。情緒具「超越性」,是一種「形而上」在肉體的指示器。

海德格爾說,情緒是「存在」的結構。是的。

情緒的反應,是不是對了,很重要的。就儒家而言,這是「天」「人」合一的一種表現。

孔子不想見,「尊重」情緒所帶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判斷。

但,情緒也要求「通達」。這是情緒要求你的,由不得你。

你高興,就想和別人一起高興。

有戀愛過嗎?

孔子想讓那個人知道,我真的「不開心和你的相處」,但「你知道什麼嗎?」

這是情緒的「通達性」。也由不得你。

情緒,只是一種「指示器」,要去看透情緒所要帶給我們去「思」的是什麼?

不要把指示器,當真理。

情緒會什麼會是那樣的以那種樣態冒出來,是有「根基的」,只要你願意去「探究」。

去感受,情緒所由之而來的「根基」。

所以,最後,《禮記.中庸》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

這是儒學的修行。

對的「情緒」,美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0/2022.08
孺悲欲见孔子,孔子辞以疾。将命者出户,取瑟而歌。使之闻之。

白话译:
孺悲想拜访孔子,孔子推掉,说有病不见。传话的人刚出门,孔子就取瑟弹唱起来,让他听见。

这到底是怎样的故事呢?

《章句》:孺悲,鲁人,尝学士丧礼于孔子。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。

反正,这是孔子不想见的人。

人,有喜怒哀乐,儒家并没有要「灭绝」情绪。

相反,情绪的表现「正常」,是修行的重要指标。

情绪,不是「心理杂乱」,当然不是。你有能力控制情绪吗?没有。

老朋友来了,你会「无聊」的情绪冒出来吗?考了数学一百分,你会「悲伤」了起来吗?

不会。

情绪的「冒出」,超出你「个人」的控制。你最多只能伪装,而已。

会是什麽情绪冒出,由不得你。情绪具「超越性」,是一种「形而上」在肉体的指示器。

海德格尔说,情绪是「存在」的结构。是的。

情绪的反应,是不是对了,很重要的。就儒家而言,这是「天」「人」合一的一种表现。

孔子不想见,「尊重」情绪所带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判断。

但,情绪也要求「通达」。这是情绪要求你的,由不得你。

你高兴,就想和别人一起高兴。

有恋爱过吗?

孔子想让那个人知道,我真的「不开心和你的相处」,但「你知道什麽吗?」

这是情绪的「通达性」。也由不得你。

情绪,只是一种「指示器」,要去看透情绪所要带给我们去「思」的是什麽?

不要把指示器,当真理。

情绪会什麽会是那样的以那种样态冒出来,是有「根基的」,只要你愿意去「探究」。

去感受,情绪所由之而来的「根基」。

所以,最后,《礼记.中庸》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」

这是儒学的修行。

对的「情绪」,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