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陽貨》#21/2022.08

 

《論語.陽貨》21/2022.08
宰我問:「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」曰:「安。」「女安則為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!」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?」

白話譯:
宰我問:「三年守孝期太長了,君子三年不行禮,禮必壞;三年不奏樂,樂必崩。陳谷吃完,新谷又長,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該改一改了,守孝一年就夠了。」孔子說:「三年內吃香飯,穿錦衣,你心安嗎」?「心安」。「你心安你就做吧。君子守孝,吃魚肉不香,聽音樂不樂,住宅不安,所以不做,現在你心安,那麽你就做吧。」宰我走後,孔子說:「宰我真不仁德,嬰兒三歲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。三年的喪期,是天下通行的喪期。難道他沒不能對父母三年的尊重之愛嗎?」

這句,在現代社會大概沒人會想去談。

因為,做不到。

禮,是一種制度,一種儀軌,這種外在的形式,是為了表達內在的感情。

任何感情,都需要有某種形式或形式,才能被人這種存在者,看到,意識到,感知到。

但,任何外在的儀式,都必須奠基於外在的物質條件,才有可能被形構出來。

沒有車子的時代,就談不上什麼「紅綠燈」。

再來,是「那被像徵而被表現出來的」那一種感情面向,有什麼重要?

宰我想問的那一個問題,我年輕時也問過,想過,然後「就是在這一面向的問題追索」上,被老師震了一大下,開始對「生命」而不是「生活」有一種不同的思考。

下面要問的,你先忍一下。你可能會受不了,但的確是可以追問的?

為什麼一定要「孝順」,或著「愛父母」?

不知有多少人,在看這一文章的人,和父母的感情是不合的?是無法「相親相愛的」?不會太少吧。

對父母養育我們,我們知道,這不容易。但不知為什麼,就是無法有好感情?憑良心講,感情無法勉強。

所以,「孝」是德性的根基是憑什麼被講出來的?

來,聽好。

孝,不是感情。孝是「良心」的一種聲音。所以,孝不是「經驗的、感性的」好像你談戀愛那樣的一種「情感愛」。

不是。

孝是養育之思的一種形而上的回饋反應。孝是「形而上」真理性的展現,孝本質上不是「感情的」。

你和父母感情好,那是你的「殊性性」,正如同你有「好朋友」一樣。但這無法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基礎

正因為孝,是形而上的聲音,是良心的聲音,是人之所以為人,人的德性的表現形式。

所以「女安則為之!」「予之不仁也!」心安與仁,在儒家系統中,是良心這種形而上的象徵,本來就不是一種私人化感情性的呈現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,甚至兄弟的感情好不好,那是一回事。孝和兄友弟恭,又是一回事,那是「人要和動物不樣」而要去做的。

只有人這種動物,才會有「孝」這種行為的形成。動物性是愛小厭老,不是嗎?人也差不多啦。

所以「孝」是一種動物性的「逆反」,是一種「修行」的行為,是有形而上意義性的基礎。

儒家重視孝,是為「德性」,而不是「感情」。所儒家談家庭倫理才值得重視,那是一種生活態度,但這種態度本身亦是修行行為,如果你「有心去做」。

儒家,修行,不用到名山大水,家庭之中,即是「道場」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感情好不好,你都要「尊重」父母。

尊重,是一形而上的「感知」,是人人都做得到的,真的。談,「愛」這種感情,真的,無法勉強。

《论语.阳货》21/2022.08
宰我问:「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旧穀既没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」曰:「安。」「女安则为之!夫君子之居丧,食旨不甘,闻乐不乐,居处不安,故不为也。今女安,则为之!」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?」

白话译:
宰我问:「三年守孝期太长了,君子三年不行礼,礼必坏;三年不奏乐,乐必崩。陈谷吃完,新谷又长,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,守孝一年就够了。」孔子说:「三年内吃香饭,穿锦衣,你心安吗」?「心安」。「你心安你就做吧。君子守孝,吃鱼肉不香,听音乐不乐,住宅不安,所以不做,现在你心安,那么你就做吧。」宰我走后,孔子说:「宰我真不仁德,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。三年的丧期,是天下通行的丧期。难道他没不能对父母三年的尊重之爱吗?」

这句,在现代社会大概没人会想去谈。

因为,做不到。

礼,是一种制度,一种仪轨,这种外在的形式,是为了表达内在的感情。

任何感情,都需要有某种形式或形式,才能被人这种存在者,看到,意识到,感知到。

但,任何外在的仪式,都必须奠基于外在的物质条件,才有可能被形构出来。

没有车子的时代,就谈不上什麽「红绿灯」。

再来,是「那被像徵而被表现出来的」那一种感情面向,有什麽重要?

宰我想问的那一个问题,我年轻时也问过,想过,然后「就是在这一面向的问题追索」上,被老师震了一大下,开始对「生命」而不是「生活」有一种不同的思考。

下面要问的,你先忍一下。你可能会受不了,但的确是可以追问的?

为什麽一定要「孝顺」,或着「爱父母」?

不知有多少人,在看这一文章的人,和父母的感情是不合的?是无法「相亲相爱的」?不会太少吧。

对父母养育我们,我们知道,这不容易。但不知为什麽,就是无法有好感情?凭良心讲,感情无法勉强。

所以,「孝」是德性的根基是凭什麽被讲出来的?

来,听好。

孝,不是感情。孝是「良心」的一种声音。所以,孝不是「经验的、感性的」好像你谈恋爱那样的一种「情感爱」。

不是。

孝是养育之思的一种形而上的回馈反应。孝是「形而上」真理性的展现,孝本质上不是「感情的」。

你和父母感情好,那是你的「殊性性」,正如同你有「好朋友」一样。但这无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基础

正因为孝,是形而上的声音,是良心的声音,是人之所以为人,人的德性的表现形式。

所以「女安则为之!」「予之不仁也!」心安与仁,在儒家系统中,是良心这种形而上的象徵,本来就不是一种私人化感情性的呈现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,甚至兄弟的感情好不好,那是一回事。孝和兄友弟恭,又是一回事,那是「人要和动物不样」而要去做的。

只有人这种动物,才会有「孝」这种行为的形成。动物性是爱小厌老,不是吗?人也差不多啦。

所以「孝」是一种动物性的「逆反」,是一种「修行」的行为,是有形而上意义性的基础。

儒家重视孝,是为「德性」,而不是「感情」。所儒家谈家庭伦理才值得重视,那是一种生活态度,但这种态度本身亦是修行行为,如果你「有心去做」。

儒家,修行,不用到名山大水,家庭之中,即是「道场」。

所以,不管你和父母感情好不好,你都要「尊重」父母。

尊重,是一形而上的「感知」,是人人都做得到的,真的。谈,「爱」这种感情,真的,无法勉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