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2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2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,餒在其中矣;學也,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君子追求道義而不謀求外在豐足。耕田,有時還會挨餓;學道,卻能有好的發展。君子衹擔心沒學好道義,不擔心貧困。」

這句,大概你會覺得挺好笑的。

有點太道德理想主義。

而且也沒有「經驗值上的」可驗證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,豈以在外者為憂樂哉?」

這講得很有架勢,但恐怕難以說服人。

我常想,康德為什麼一定要去證明「福德一致」。

即,德性的成熟,必會有外在豐足的保證。

保證哦。理論上證明的保證。

而最後,「上帝」的存在,是這保證的最後根據。

儒家,沒有論證。

孔子用自己人生的經驗,直接的就談了出來。

古典文本,往往如是,就是「聖人」用其自身的生命體驗,直接的就談了出來。

單憑這句,你不會信的。

如果你是對儒學有浸沈的,那麼你往往就會去注意,聖人用自己親自的生命,告訴了我們什麼。
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2/2022.06
子曰:「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君子追求道义而不谋求外在丰足。耕田,有时还会挨饿;学道,却能有好的发展。君子衹担心没学好道义,不担心贫困。」

这句,大概你会觉得挺好笑的。

有点太道德理想主义。

而且也没有「经验值上的」可验证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,岂以在外者为忧乐哉?」

这讲得很有架势,但恐怕难以说服人。

我常想,康德为什麽一定要去证明「福德一致」。

即,德性的成熟,必会有外在丰足的保证。

保证哦。理论上证明的保证。

而最后,「上帝」的存在,是这保证的最后根据。

儒家,没有论证。

孔子用自己人生的经验,直接的就谈了出来。

古典文本,往往如是,就是「圣人」用其自身的生命体验,直接的就谈了出来。

单凭这句,你不会信的。

如果你是对儒学有浸沉的,那麽你往往就会去注意,圣人用自己亲自的生命,告诉了我们什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