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季氏》#11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11/2022.07
孔子曰:「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見到良善,好像是可能趕不上一樣;見到不善,好象被水燙到。我見到過這樣的人,我聽到過這樣的話。隱居起來遂求自己的志向、實踐義理達致自己的理想,我聽到過這樣的話,沒見到過這樣的人。」

二種生命的樣態。

孔子區分了出來。

第一是「見」,是對外在事物的抨判。

第二是「去做」,這是難的。

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

去做的內容,如上。

孔子為什麼提出這樣的內容?這項有什麼重要性?

一是「志」,一是「道」。

志與道,都是一種超越性的用語。都是指向著一種對未來可能性的實踐。但這實踐並不是指經驗上的利害,而是指向一種「應然」的實踐。

本來就是難。

所以,孔子再三而嘆。

這一種思維方向,我更欣賞佛學的表達方式,一種試著以「論證」的努力。

儒學只是,就講出來。如果你相應,你會有感,有「聖人」之言在側。

但這不多,這難。

從一種知識論或存在論的方式來論證,例如唯識理論,「去做」與「不去做」,就不只是應不應該的「感受」問題,而是一定會有什麼效果或果效的問題。

「應該」,不是一種「心理上的感受」而已,「應該」是一種生命整體性變化,向上變化的一種指示器。去做,就會向上變化。

這是可論證的。

想考上好研究所嗎?試著去「鼓勵其他想讀書的同學」。去做和「道」相應的行為,你自己一定會起向上的變化。

《论语.季氏》11/2022.07
孔子曰:「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吾见其人矣,吾闻其语矣。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见到良善,象是可能赶不上一样;见到不善,好象被水烫到。我见到过这样的人,我听到过这样的话。隐居起来遂求自己的志向、实践义理达致自己的理想,我听到过这样的话,没见到过这样的人。」

二种生命的样态。

孔子区分了出来。

第一是「见」,是对外在事物的抨判。

第二是「去做」,这是难的。

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

去做的内容,如上。

孔子为什麽提出这样的内容?这项有什麽重要性?

一是「志」,一是「道」。

志与道,都是一种超越性的用语。都是指向着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实践。但这实践并不是指经验上的利害,而是指向一种「应然」的实践。

本来就是难。

所以,孔子再三而叹。

这一种思维方向,我更欣赏佛学的表达方式,一种试着以「论证」的努力。

儒学只是,就讲出来。如果你相应,你会有感,有「圣人」之言在侧。

但这不多,这难。

从一种知识论或存在论的方式来论证,例如唯识理论,「去做」与「不去做」,就不只是应不应该的「感受」问题,而是一定会有什麽效果或果效的问题。

「应该」,不是一种「心理上的感受」而已,「应该」是一种生命整体性变化,向上变化的一种指示器。去做,就会向上变化。

这是可论证的。

想考上好研究所吗?试着去「鼓励其他想读书的同学」。去做和「道」相应的行为,你自己一定会起向上的变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