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季氏》#04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4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。」

這句,在要求什麼都要抽象平等式齊頭的時代,會被罵的。

儒家是從人的「經驗上可見的現象」著手,從這個起點,來說明,人如何可能的讓自己超越出既有的自己,變得更好。

人,生下來就是「不平等的」。

有人漂亮,有人聰明,有人會運動。

這無可奈何。

有「現象上的差異」,所以,我們才能看到我們可以「改變的方向」和「可能的效果」。

人,都可以超越自己,這一點,才是「平等的」。

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到別人更好的一面,所以,人有去改變自己的動力。

三友為什麼是益,因為,友直,友諒,友多聞,讓你看到生命中既存的活生生的差異。

三友為什麼是損,因為,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他們不斷的告訴你你和別人是一樣好的,躺著就會讓別人對你說讚。


便辟、善柔、便佞,會讓你很爽。

同學,你受教育這麼久了,你的教育體系是是不是讓你活在很爽的人人都一樣的想像中?

你有,友直,友諒,友多聞的朋友嗎?這種朋友會讓你「很不舒服」,但,卻是改變自己的最好可能環境。

多讀書,也是找好朋友,讀書會讓你看到「直、諒、多聞」。

你為什麼沒有「直、諒、多聞」的朋友,可以回頭看看自己,是不是可以接受「直、諒、多聞」的那種人。

有時,物以類聚。

所以,要突破自己,真的很難。

多做「善事」吧。積德可以累積智慧。

積功累德,漸開智慧,所以,直諒多聞就可能和你「相應」。

這是迷信嗎?

我在不是排名前面的地方教書教很多年之後,往往會想,在這種環境,在這種學校和同學都相互標榜「你好棒」的環境,
人如何可能改變自己?

難。

所以,除了「多做善事」之外,我還真想不到其他方法。


《论语.季氏》04/2022.07
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」

这句,在要求什麽都要抽象平等式齐头的时代,会被骂的。

儒家是从人的「经验上可见的现象」着手,从这个起点,来说明,人如何可能的让自己超越出既有的自己,变得更好。

人,生下来就是「不平等的」。

有人漂亮,有人聪明,有人会运动。

这无可奈何。

有「现象上的差异」,所以,我们才能看到我们可以「改变的方向」和「可能的效果」。

人,都可以超越自己,这一点,才是「平等的」。

承认自己的不足,看到别人更好的一面,所以,人有去改变自己的动力。

三友为什麽是益,因为,友直,友谅,友多闻,让你看到生命中既存的活生生的差异。

三友为什麽是损,因为,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他们不断的告诉你你和别人是一样好的,躺着就会让别人对你说赞。


便辟、善柔、便佞,会让你很爽。

同学,你受教育这麽久了,你的教育体系是是不是让你活在很爽的人人都一样的想像中?

你有,友直,友谅,友多闻的朋友吗?这种朋友会让你「很不舒服」,但,却是改变自己的最好可能环境。

多读书,也是找好朋友,读书会让你看到「直、谅、多闻」。

你为什麽没有「直、谅、多闻」的朋友,可以回头看看自己,是不是可以接受「直、谅、多闻」的那种人。

有时,物以类聚。

所以,要突破自己,真的很难。

多做「善事」吧。积德可以累积智慧。

这是迷信吗?

我在不是排名前面的地方教书教很多年之后,往往会想,在这种环境,在这种学校和同学都相互标榜「你好棒」的环境,
人如何可能改变自己?

难。

所以,除了「多做善事」之外,我还真想不到其他方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