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季氏》#02/2022.07

 《論語.季氏》02/2022.07
孔子曰:「天下有道,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無道,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。自諸侯出,蓋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執國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則政不在大夫。天下有道,則庶人不議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天下太平時,實權都在中央。天下混亂時,實權都在地方。實權在省級,最多能傳十代,很少有不垮臺的;實權在市級,傳了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;縣級官員為所欲為,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臺的。天下太平,則實權不在地方;天下太平,則百姓不會抱怨社會。」

這是一種「歷史的觀察」,還是一種對理念的宣示?

先來看看,儒家有沒有理念?

有。

多著呢。

那麼,那些儒家的理念是如何來的?

是「天啟」的嗎?還是從歷史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,觀察而做出結論的?

是從歷史社會發展中得出的。

所以儒家重歷史,孔子做《春秋》,所以儒家重禮樂,而不是宗教制度。

為什麼儒家重視歷史社會發展的經驗值呢?又是以什麼標準來做為判斷的框架的呢?

良心的呈現,良心的直冒。所以,談仁、談性。這二者,都是從「個體身上」感受出來的。

但儒家之所以是具有「普世性」,是因為,良心是超越的、是形而上的、是普遍的。

所以「天下歸仁」。

這是一種從人人個體性身上開出的普遍性,而不是天啟的普遍性。

所以,人可以談修行,可以談禮樂、可以談教育、可以談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」。

所以,人能立地成佛,所以人能「非禮勿視」,所以人可以成聖。

所以,「天下有道,則庶人不議」。這是太平盛世,這是個體性的「仁心」都能有最好運作的社會。

這是儒家從歷史經驗而來的美好社會想像。

《论语.季氏》02/2022.07
孔子曰:「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则政不在大夫。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天下太平时,实权都在中央。天下溷乱时,实权都在地方。实权在省级,最多能传十代,很少有不垮臺的;实权在市级,传了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;县级官员为所欲为,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臺的。天下太平,则实权不在地方;天下太平,则百姓不会抱怨社会。」

这是一种「历史的观察」,还是一种对理念的宣示?

先来看看,儒家有没有理念?

有。

多着呢。

那麽,那些儒家的理念是如何来的?

是「天启」的吗?还是从历史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,观察而做出结论的?

是从历史社会发展中得出的。

所以儒家重历史,孔子做《春秋》,所以儒家重礼乐,而不是宗教制度。

为什麽儒家重视历史社会发展的经验值呢?又是以什麽标准来做为判断的框架的呢?

良心的呈现,良心的直冒。所以,谈仁、谈性。这二者,都是从「个体身上」感受出来的。

但儒家之所以是具有「普世性」,是因为,良心是超越的、是形而上的、是普遍的。

所以「天下归仁」。

这是一种从人人个体性身上开出的普遍性,而不是天启的普遍性。

所以,人可以谈修行,可以谈礼乐、可以谈教育、可以谈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」。

所以,人能立地成佛,所以人能「非礼勿视」,所以人可以成圣。

所以,「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」。这是太平盛世,这是个体性的「仁心」都能有最好运作的社会。

这是儒家从历史经验而来的美好社会想像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