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36/2022.06

 《論語.衛靈公》36/2022.06
子曰:「當仁不讓於師。」

師,是指老師,象徵起來說,是指某種社會化的權威。

仁,是內在的真理性追求。

《章句》:
蓋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為之,非有爭也,何遜之有?

師,是指維持外在社會化穩定必要的權力架構。

這起看起來,好像有「內」「外」的二種對立。

但對儒家而言,將內在真理性的感受,能以外在的形式或對象化的形式,展現出來,是人生意義之所在。

人生意義之所在,是指,你死的時候,會是處於一種「心安」的狀態。

內、外,需要的是,並不是對立狀態下的對另一方的某種「克服」,而是超越於對立的另一種辨證性的可能之存在。

辨證,是一種轉化,轉化是把「對立面」也成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國中,不同於國小。國中,在質性上是不同於國小。但國中是把國小包含進來的而更上一層的過程。

只有把對立面也包含進來的過程,才能看到「向著更有意義的向上」的轉化。

《论语.卫灵公》36/2022.06
子曰:「当仁不让于师。」

师,是指老师,象徵起来说,是指某种社会化的权威。

仁,是内在的真理性追求。

《章句》:
盖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为之,非有争也,何逊之有?

师,是指维持外在社会化稳定必要的权力架构。

这起看起来,好像有「内」「外」的二种对立。

但对儒家而言,将内在真理性的感受,能以外在的形式或对象化的形式,展现出来,是人生意义之所在。

人生意义之所在,是指,你死的时候,会是处于一种「心安」的状态。

内、外,需要的是,并不是对立状态下的对另一方的某种「克服」,而是超越于对立的另一种辨证性的可能之存在。

辨证,是一种转化,转化是把「对立面」也成为自己的一部分。

国中,不同于国小。国中,在质性上是不同于国小。但国中是把国小包含进来的而更上一层的过程。

只有把对立面也包含进来的过程,才能看到「向着更有意义的向上」的转化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