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里仁》#3

《論語.里仁》#3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
***
這句,對現代的人而言,當然是有爭議的句子。

從句子的形式而言:
只有XX人,能夠握有評比別人,價值別人的權力,而XX之外的人就不具有那種權力。

這樣的一種「XX」的抽象形式來理解,當然會有爭議。講白了,就是某種獨佔性的權力。

就社會面而言,說只有某人有某種議題某種領域獨佔的權力,大概都說不過去。
雖然這是我們在目前所活的社會中常看到的,某些議題,某些口號,某些領域到最後,不也是被獨佔。

但,人,這種動物,真的,有沒有什麼權力是可以獨佔的呢?

有啊。修行。或著,德性的成長,道德。

修行,或著德性成長,只跟自己有關,別人想有關也沒有用。
在人性結構上,修行、德性的成長,本來就是獨佔的。

在修行這一獨佔的領域,也只有他自己能做出評值,不管是對別人,還是自己。

這是結構本質上必然的如此。

你不喜歡,不高興,不爽,
和你的所認為的公領價值相反,
那也是無關之事。

修行、德性成長,道德,只能和自己相比,只能是對自己有沒有「用」,只能是對自己有沒有「利」,只能是自己覺得有沒有價值。

修行、德性成長,道德,一旦成為某種對外要求的藉口,就不是修行德性和道德,而是權力的外衣。

玩弄道德的,道德必定反撲。
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這裡談的是「仁者」,是指修行之一。
修行之人,本來就可以好人、惡人。但這好人和惡人,藉由別人之相所指向的是自己。

《章句》:游氏曰:「好善而惡惡,天下之同情,然人每失其正者,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。惟仁者無私心,所以能好惡也。」

仁者,指向的是一自我修行,「無私心」。

這裡用的動詞,是好、惡。那是感性上的字眼。
只有德性的感受,才能是以感性的經驗,成為一種敬畏的力量。

真正有修行的人,有眼著於德性成長的人,必然會有好、惡,那是必然的。
因為,如果你沒有好惡之心,即對修行方向上的某種判斷上的情緒,
那你怎麼可能會是有修行的人呢?不會的。
那一定從來沒有思考過「德性」這種名詞的人。

可能,想了很多,講了很多,什麼偉大的社會德性名詞,但就恰恰沒思考過屬於完全個人性的「德性」。

公共的社會德性,要的是掌聲和認同。
巴結都來不及了,還會去好惡嗎?
公共的社會德性,只有認同和反對,而沒有好惡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