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里仁》#22

《論語.里仁》#22
子曰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。」

***
這也是很棒的人生小格言。跟著做,對人生的平順,是沒有壞處的。

但,論語又不是人生格言集。

孔子為什麼講了這個人生事件呢?
他為什麼不說:走路不要撞到別人呢?這也對人生有益啊。

會被記錄下來的,不是因為那種句子對人生的順遂有關,
雖然,也的確對人生有益,
而是,
那與儒家哲學所要指向的理念指引有關:德性與智慧的相連性。

先看 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古人不輕易說話,是怕自己說到做不到。」

這有什麼了不起,都聽到發霉了。

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…人惟其不行也,是以輕言之」。

輕言。

佛教修行中,把「口業」,也當作重要的而「嚴重的」事情來看待。

你,有感覺嗎?
你對於亂講話這事,有什麼特別的警覺性嗎?

如果我們對生命的追求,不只是外在的一切功成名就。

我們對於「人」這種動物的內在性,那種屬於德性的內在性,也有某種渴求,
那麼如何去讓德性在自已的身上呈現出來呢?

這樣一問,這樣一想,人對自己的看重之點,人要如何去處世之點,就不同了。

對功成名就而言,輕言,沒什麼了不起。甚至,那是偉大的口號,人潮才會來。

但對德性的追求而言,
輕言如果不當一回事,
那還有什麼你會當作是一回事呢?

是的,
人不可能永遠的言行一致,
我也不能。

但,把輕言當作一件要警覺事,放在心中,那是「改變自己」的開始的重要下手處。

呵呵

幹嘛那麼累,天天德性德性的。

你開始思考「德性」,你才會開始想「改變自己」,
一旦你開始改變自己,那成長的不只是德性,
你的能力,你的智慧,也跟著向上改變。
這是人生命的整體性的結構。德性與智慧是相連貫的。

來,你開始想改變自己,
去做,
有一天你會發現,
「傳播理論」你看得懂了。真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