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顏淵》# 18

《論語.顏淵》# 18
季康子患盜,問於孔子。孔子對曰:「苟子之不欲,雖賞之不竊。」
***
白話譯:
季康子苦於盜賊,問孔子怎麽辦。孔子說:「如果他們並不想如此做,即使賞貴重東西勸去做,也沒有人要幹。」

在現代,管理的問題,
馬上就一定用各式管理理論來談。

這沒錯,而且是反射動作。

孔子不是這麼去想的,孔子想的是「人性」。

孔子這麼想,有什麼是和管理理論不同的?

有。

管理,基本上就把「要被管」的東東,當作「物」。
不會變動的物。

因為是物,所以才管理。

例如,今天有二十隻羊。

如果,今天二十隻羊,明天忽然變成二十頭牛,
那管理系統會當機。

但,人,不一樣。
今天是小偷,明天【可能】覺得不要那樣了,
於是用功讀書,
明年可以考上台大醫學系了。

人,是會變的,人不是物。

所以,用人性來思考人,雖然,這並不排斥管理理論。

小偷,不是「物」,小偷會變化的。
但這變化要如何去思考呢?

人心。

苟子之不欲,雖賞之不竊

用現代的例子,
如果你不想算數學,
算一題給十元,你也不會想的。

恐怕,你會倒過來說:
我給你錢,請你不要讓我算數學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