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顏淵》# 19

《論語.顏淵》# 19
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:「如殺無道,以就有道,何如?」孔子對曰:「子為政,焉用殺?子欲善,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,必偃。」
***

這句很有名。
成語:風行草偃,就是指這種狀況。

人與他人之間的某種關係,即廣義而言的社會運作,若要維持可運行,需要某種穩定性。

方法有二。

一種是用某種強制性的方法,如法律。

第二種是,讓人喜歡也那樣去做。

第二種是很難的。難在,你如何讓人去喜歡:放下部分的自我意識而去成就更大的社會秩序。

孔子從這裡談到德性:子欲善,而民善矣。

德性是弔詭的。

為什麼?

因為你喜歡的東東,你佔有了,不但不會妨礙他人的也去佔有;
更有趣的是,
你還希望別人也去佔有。

他人佔愈多愈好。

正如同愛情,你愛他,同時也希望那個人更愛你。

在這裡,他人與「自我」並沒有成為某種邏輯上的相互排斥之矛盾,反而成為一種共有,共存,共在。

這是德性的社會性特色。這也是人,如果有德性,可能可以成就的一種在身上展現出來的氣質。

你想要有那樣子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嗎?

來,從自己做起。

孔子說: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,必偃。

德性之風,用講的沒有用。

自己在身上展現出來了,
他人,
看到了,感受到了,他人才有可能想去:也做看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