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子路》# 18

《論語.子路》# 18
葉公語孔子曰:「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證之。」孔子曰:「吾黨之直者異於是。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」
***
白話譯:
葉公對孔子說:「我家鄉有正直的人,父親偷羊,兒子告發了他。」孔子說:「我家鄉正直的人不同:父為子隱瞞,子為父隱瞞,正直就在其中了。」

這大概是對論語的解釋,最難的一篇。

如果你想罵孔子,這是很快可以讓你罵得很大聲的一篇。

我大學在王淮老師的帶領下,開始對古典學問有不同的思考面向後,這是我一直百思不解的篇章之一。

對我而言,如果這三十年來,對古典的閱讀、實踐和感受,真的有什麼變化的話,
就在於如何解釋這一篇了。

現在,往下寫的壓力是大的。

來,論語是從活生生的人性反應,來觀察的,來立基的。

假設,
你的父母去逝了,
那你對這事的感覺,會不會和某一位(認識或不識)的同父母年紀的長者的去逝,是相同的呢?

應不會相同。

同樣的,你對你男女朋友要分手說「再見」的反應,
是不同於和對一位在7-11的陌生人說再見。

這種不同的感覺,冒出來,是不控制不了的,也是自然的。
這種自然性,是人性,是人心,是形而上的,是談「仁」的根基。

如果人有良心,有仁心,而且是它們的倫理性(真理性)的指導力是比你更高的,是你要去遵守的,是形而上的。
那麼,良心,仁心,在經驗界的證明,
就在上面所舉的例子中。

亦即,一種「不容於己」的感受,會冒出來。

如果,
你父母的去逝,你的反應是不同於其他的長者。
那麼,
如果你知你的父母「犯法」,你會有什麼反應呢?

你對你父母犯法的反應,應是會【不同於】其他長者的犯法吧。

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」,就是這不同反應的一種「表現形式」。

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」,並不是說,你認為父母就是對的。

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」,並不是說,於你有權力去破壞社會體系。

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」,只是如實的說明了,我們一般而言有「人性的」人,會有的如實反應。

你總會想要去做什麼,因為那滋味不好受,是不同的。是不同於其他人的犯法。

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」,只是你這種人性感受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
如果你連這種反應都沒有,
那大概是一般言語中的「沒有人性」的人。

沒有人性的人,最殘酷。

話又說回來,
人性是形而上的,一直如此,是最接近真理的一種形式之一。
而法,
嗯,
很少有不變的法,
而且,有些未必有什麼真理的含量,或許只是一種權力的工具而已。

所以,史記的游俠列傳,才那麼的一直感動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