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雍也》 #22/ 2021.04


樊遲問知。子曰: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。」問仁。曰:「仁者先難而後獲,可謂仁矣。」

白話譯:
樊遲問智,孔子說:「做事替人民思考,尊重宗教卻遠離宗教,就算明智了。」又問仁,答:「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後,就算仁了。」

學生問了二個核心問題,「智」與「仁」。

孔子並沒有用「定義」的方式去問答,而是舉例子來比喻。

古典文本,往往不同於現代文本的地方,是在這點。不喜歡去「定義」,而是用例子讓人去「體悟」。

智與仁,是人可以在肉體身上發生而呈現的「特色」;
懂了定義,對於「呈現」沒有什麼幫助;
掌握了某種感受,所以,人才能在其肉體身上去呈現出來。

依現象學詮釋學對「理解」的論述,也是如此;
理解是指將「模模糊糊」的感受,用「邏輯語言」表現出來。
感受在先;語言在後。
所以是「先有」。

這是存在論。

那麼,可以用「現代的方式」再多說幾句嗎?

我的看法,
智是一種判斷;仁是一種態度。

判斷,就需要去談「根據」什麼而下判斷;
態度,就要去問,這種態度有什麼意義。


《论语.雍也》 22/ 2021.04
樊迟问知。子曰:「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」问仁。曰:「仁者先难而后获,可谓仁矣。」

白话译:
樊迟问智,孔子说:「做事替人民思考,尊重宗教却远离宗教,就算明智了。」又问仁,答:「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,就算仁了。」

学生问了二个核心问题,「智」与「仁」。

孔子并没有用「定义」的方式去问答,而是举例子来比喻。

古典文本,往往不同于现代文本的地方,是在这点。不喜欢去「定义」,而是用例子让人去「体悟」。

智与仁,是人可以在肉体身上发生而呈现的「特色」;
懂了定义,对于「呈现」没有什么帮助;
掌握了某种感受,所以,人才能在其肉体身上去呈现出来。

依现象学诠释学对「理解」的论述,也是如此;
理解是指将「模模糊糊」的感受,用「逻辑语言」表现出来。
感受在先;语言在后。
所以是「先有」。

这是存在论。

那么,可以用「现代的方式」再多说几句吗?

我的看法,
智是一种判断;仁是一种态度。

判断,就需要去谈「根据」什么而下判断;
态度,就要去问,这种态度有什么意义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