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子罕》 #19

《論語.子罕》 #19
子曰:「語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與!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聽我之言而能不懈怠的人,衹有顏回吧!」

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。
對,做不到。是的,我是如此。

但,我愛去想,想:什麼是「不惰」?
又,這如何可能?

不要小看這「如何可能」四個字。
我大學時,第一次在課堂聽古典,
最被先王淮老師震撼到的畫面,
就是他在在台上,自問自答的說:這如何可能?

古典的學問,更多的是去談人:人如何去成為某種人,這某種人是有人格性價值意義的人。
既是價值意義的,就不是直接式本能的。
所以,「如何可能」就是必要的追問?

在現代的說法,這就是「修行」。

所以,如何可能呢?

來,看一下古注,
古人其實也都有如此追問的啦,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顏子聞夫子之言,而心解力行,造次顛沛未嘗違之。

心解力行。

一定先要有某種程度的「心解」,
亦即對某種要去實踐之事物的「先行了解」,
可能是來自老師,來自書本,來自經驗……
雖然在心中伏著,
可能不是很清楚,但一定有某種「非對象性」的感受,先在你的心中,
於是你才會去做,去實踐。

這去做,去實踐,
就是把那模模糊糊的伏藏在心中的,
「非對象化」「非專題化」的前理解性感受、前語言性感觸,
讓之可以被對象性的,被理解性的呈現出來。

「心解力行」,用現象學的說法,這就是「理解」。

所以,不惰之前題是「先有什麼東東存在著要被去理解」,
亦即,
先要有某種程度的,非專題化的在內心的某種東東,
然後,你想把那東東,清清楚楚的講出來或弄明白。

所以,你可以有「不惰」之可能。
只要你想要把「那」弄清楚了,你願意克服之中的困難,你就會不惰。

如果,你都沒有「先行」的某些東東,
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惰不惰的問題,
因為,你根本不會去「 實踐什麼」,
你沒有什麼「先行的」,讓你去呈現出來啊。

所以,佛學說:聞、思、修。

聞,是最先的。
亦即,你要先去具有某種先在的什麼感受,
然後,
去思考它,
去把它實踐出來。

你心中先有個什麼模模糊糊的感受先在嗎?
只有如此,你才有行動的「根基」。

老樣子,讀書,(厲害的人可以是人生的反思),是讓你具有「先行感受」的最好方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