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 #29

《論語.子罕》 #29
子曰:「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
***
這是一句可以談很多的句子。
因為我們可以從我們的思路訓練中,來進行各種面向發問和思考!

什麼是智、仁、勇?
什麼是惑、憂、懼?
這是WHAT式的問法?

這種問法可以滿足我們智性上的追問,但未必對你有什麼實踐上的影響?

另一種是關係式的問法:
知 → 不惑
仁 → 不憂
勇 → 不懼

一定是這樣嗎?
難道說,智就不可以對主體產生出不憂、不懼的某種人性品質嗎?

為什麼,仁就不可以讓主體有智慧呢?

這種問法,和上一種問法有什麼差異,能帶出什麼「不同之處」呢?
這種問法的特色在於,依理論而言,我們就可以追問:行法?

例如,
智如果與不惑產生關係,那麼,
智如何可能達到不惑?
而且這種達到之過程,要如何來被實踐?才有可能。

正因為可以有行法上的追問,所以,智仁勇與惑憂懼之間的關係,是不是一種確定性的關係,就重要起來了。
因為,這是「驗證」行法的「標準」。

是不是你沒有實踐對了什麼,於是你在主體上就無法形成智與不惑的這樣一種特定的關係性質呢?

再者,思考「如何實踐」問題,
這會再涉及「容不容易」的再追問。

論語,就我的閱讀,更多的是關係式的問法?

孔子用他的人生體悟說,有三種人性上的特定關係式。

於是,對我們而言,我們可以接下去問:
智與不惑,仁與不憂,勇與不懼,這要如何去實踐,才能在主體身上「活出」這種關係式的品質呢?

有這種實踐式的疑問,你才會去思考「如何實踐」問題,
於是你才會有實踐的動力。

知、仁、勇,如果你要在身上「給出」這種品質,
「思考」是跑不出來的。
但,要如何實踐才有效呢?去做了,你才會知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