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鄉黨》 #3

《論語.鄉黨》 #3
君召使擯,色勃如也,足躩如也。揖所與立,左右手。衣前後,襜如也。趨進,翼如也。賓退,必復命曰:「賓不顧矣。」
***
白話譯:
國君召孔子去接待來賓,孔子表情莊重,腳步迅速;與兩旁的人作揖,左右拱手,衣服前後擺動,很整齊;快速向前時,步伐輕快;來賓走後,必定回報說:「客人走遠了。」

這是孔子對外賓的言行舉止。

很典雅。

你有覺得美嗎?

對,我是指「美」!

這個世間,一定有某種人與人之間,相處的、對待的某種「模式」或「儀式」?

你怎麼去看待這種「要約束人」的社會化的東東?

年輕時,大概都想打破一切,對這種「給人約束」的東東,很少有正面的看法。

但慢慢的,當生命的原始衝動,不再是某種「唯一的價值標準」,
你還能有其他什麼能力去給「非動物性衝動」之外的社會性約束,進行欣賞和評價呢?

人為什麼在成長的過程要被約束,亦即,孔子常說的「制禮做樂」之「禮」呢?

因為,動物性之衝物本來就無法給出價值和意義!

而且,年紀大了,就沒了。

如果你對某種具恆久性的價值和意義是有感受的,
那,就是對某種社會性的美,有感受。

你看到同學跟老師說:老師好,
你心中是什麼感覺?

覺得噁心,或是忽然覺得「很美」。

你為什麼有能力去看到對老師說「老師好」是一種美呢?

因為你生命中朝向著某種永恆性之美感的能力,在社會的某種禮儀教養的實踐中,被「長了出來」,亦即「你有能力去感覺這種東東了」。

不要小看日常人與人之間的應對接物。
成道,成德,從這裡入手。

這是儒家的行法。
也是儒家的解脫法門。
解脫什麼?哦,在儒家,那是指:看到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