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顏淵》# 10

《論語.顏淵》# 10
子張問崇德、辨惑。子曰:「主忠信,徙義,崇德也。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『誠不以富,亦祗以異。』」
***


白話譯:
子張問提高品德、明辨是非。孔子說:「以忠信為宗旨,弘揚正義,就可以提高品德。對一個人,愛的時候,就希望他長生不老;恨的時候,就希望他馬上去死。既盼他長生,又盼他快死,這就是不辨是非。這樣做對自己沒好處,衹能使人覺得你不正常。」

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。」

這句很有名;
這是大家都感受過的在我們身上會發作的某種對人的反應樣態,
誰都一樣,
我也是。

從自然狀態下的人性反應而言,這「很正常的」。不是嗎?因為我們往往都是如此本能的反應。

為什麼不可以這樣?

你這樣問是追問理由,這是知識取向的,各大哲學,各大宗教,都有一套說法,來說明那是不好的。

但,有了說法,又如何?你未必能去「挑戰」你的自然反應。
因為,太痛苦了。

所以,這裡有二個問題:

一、你想去挑戰你的自然人性反應嗎?
二、如果想,那方法是什麼?

第一個是最難的。
因為,你感受不到為什麼你要去挑戰自然人性,正如同為什麼你不可以在夏天吃冰一樣。

聽道理,往往無用。

通常,往往,我們被別人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」過後,尤其是某種親近的人對你如此做,
你才有某種機會將心比心的「讓自己不要再那樣了」。

人往往在被痛苦被傷害的狀態下,但同時,又願意「反思自己的苦」之,而不是發洩自己的苦之思維下,
才能徹見「人人在人性上的感同身受」。

如果沒有這種切身的經驗,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」往往也只是被你拿來檢討別人的工具和手段。

痛過,才能將心比心。但,也只是可能而已…

於是,如果你想,那方法呢?

這是行法,尤其是「對治法」,例如佛學中「慈悲觀想法」,那恐怕又讓你覺得更難了。

往往,
人,因痛而發起悲心,才能有足夠的力氣去實踐行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