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顏淵》# 14

《論語.顏淵》# 14
子張問政。子曰:「居之無倦,行之以忠。」
***
這句大家都看得懂。
但,
相信的,反正也幾乎沒有。

「無倦」,難。

「行之以忠」,最大的被反問在於:什麼是「忠」?

真是煩人的追問啊!

來,《章句》,看看古人如何去解釋他們心中的疑惑:
行,謂發於事。以忠,則表裏如一。

表裡如一。

朱熹真的解的很好,不是嗎。嗯,表裡如一。

但,這幾乎不可能被做到,誰能呢?

但,這終究是一種判斷上的「指南針」,或著用康德的術語:理念。

但,人,為什麼要向著指南針的方向而去行事呢?
這蠻難的,而且有時是痛苦的。

這是現代的我們忍不住要去問的。

對傳統古典學問而言,正是在這種折磨和痛苦的過程中,
在這種面向著指南針而行事的過程中,
人,
才會有某種「質變」的可能。

質變,也沒那麼難了解,
就是,
別人一定會覺得你的「氣質」不同了,而且真的不是裝出來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