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憲問》# 12

《論語.憲問》# 12
子路問成人。子曰:「若臧武仲之知,公綽之不欲,卞莊子之勇,冉求之藝,文之以禮樂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」曰:「今之成人者何必然?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」
***
白話譯:
子路問怎樣算完美的人,孔子說:「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,孟公綽的清心寡欲,卞莊子的勇敢,冉求的才藝;再加上知禮懂樂的修養,就可以算完人了。」
又說:「現在的完人就不必這樣了,見到利益時,考慮道義;見到危險時,奮不顧身;長期貧窮也不忘平日的諾言,也可以算完人了。」

這你可以看看就好,
當然,
也可以把其中的幾個「模範」當作自己,
可以讓自己朝向的標的。

智、不欲、 勇、藝、禮樂。

哇,說這些如果都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都「發生」,那真是「太神奇了」。

但,人之所以為人,就在於「可能性」。

可能性是一種「超越於自己的」某種朝向的過程。

因為這些願力、目標、理想,所以,我們才能推動自己的變化。

「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」,這幾個,我覺得「更難」。

你呢?我不知。

大乘佛學,把「願力」放在第一位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阿德勒:

當人生的原型(即懷有具體人生目標的早期人格)成形時,一個人的發展方向與行為模式從此確定。

《阿德勒心理學講義》(The science of living)。
Alfred Adler。

人生的原型,即目標,即理想,即願力。

讓我更驚訝的是,阿德勒更強調,這會影響到一個人的「行為模式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